收故事的人 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 -...

1
1537 14 2014. 08.26 线 收故事的人 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 有一阵网络社交圈流行“树洞机器人”:你有什么秘密,可以发私信告知,它再将 其匿名发表。这样,既满足了倾诉欲,又神不知鬼不觉,将风险降到最低。日常生活中 也有“树洞”——总有些朋友特别善于观察,或者,他有一种使你吐露真言的气场。 l 唐骋华 l 受访者提供 我们可称之为“收集故事的人”。当然,他们必须十分可 靠,守得住秘密,才会获信任。这信任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来 找他们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故事库”也就日积月累。 我认识各种奇女子,最后她们在爱 情的选择上,至少在婚姻的选择上,革 新了我对女性之于相貌的忍受底线,其中 也不乏美艳的,最终沦为了胖子的“盘中 餐”。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人生辩证。 丁丁张 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 比起讲故事,丁丁张更喜欢讲道理。不过他明白,想要别人接受你的道理,最好让他 先接受你的故事。 比如,当谈论“暧昧”时,丁丁张举例说设计师小姐遇到个情圣,明知其有女友,还是 忍不住被他的“温度”所触动:“他到机场接她,飞机晚点,他带着两个苹果,吃掉一个,另 一个在等到她之后塞到她的手;他又在某个节日,飞到她所在的城市,只是为了跟她吃一 顿晚餐……”结局是,情圣携真命女友远赴异国,设计师小姐“好久都缓不过神来”。 这样的故事散落于《世界与你无关》,约有60个,涉及爱情、亲情、友情,涵盖职场、情 场、商场。每一个故事阐释一个观点。关于那位设计师小姐,张丁丁想提醒人们:“你配得 上暧昧吗?”说完另一个故事后他总结道:“没长大,别出来爱人。” “我必须借助亲自体验及发生的,来探究自己和这个世 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选择通过故事阐述观点。”丁 丁张说。他的上一本书《人生需要揭穿》,收集了65个“非典型 文艺青年”的隐秘故事。 “人物是有原型的,故事早就存在,我把它们收集起来。毕 竟,我不具备强大的虚构能力。”丁丁张坦承。张嘉佳、卢思浩 这类收集者,通常会征求原型的意见,甚至拿给对方看,丁丁 张则全然不理这一套。因此难免有虚构,甚至把讲述者给得罪 了。说到底,故事是为道理服务的,而后者才是他的兴趣点。 他本名张航,由于热爱《丁丁历险记》,自称“丁丁张”。现 任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无独有偶,畅销书作家刘同也出 自光线传媒,为视频事业部副总裁。这层关系很重要。因为正是 在共事期间,刘同发现丁丁张文笔很好,遂向出版公司引荐。于 是有了《人生需要揭穿》。 和刘同的青春励志不一样,丁丁张的笔触如同书名那般犀 利。他毫不留情地击碎幻想,揭露真相。这种文风,他称为“心 灵耳光”。谁也没想到,“心灵耳光”大受欢迎,《人生需要揭 穿》卖出20多万册,还改编成电视剧。主演虽为新秀,却请来张 亮、包小柏等客串,展示了丁丁张深厚的圈内人脉。 《世界与你无关》是丁丁张的第二本书,延续了“说狠 话”的风格。问他哪来那么多故事?他笑言:“生活中不缺好故 事,只要你留心收集。”况且,身为善解人意的金牛男,他从不担 心没有人来找他倾诉。“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而我叙 述出来。”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ul-2020

3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收故事的人 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 - app.why.com.cnapp.why.com.cn/epaper/shzk/images/2014-08/26/A14/A14.pdf · 1537 15 2014. 08.26 视 线 14 2014. 08.26 视 线 收故事的人

1537

15

2014.08.26

视线

1537

14

2014.08.26

视线

收故事的人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

有一阵网络社交圈流行“树洞机器人”:你有什么秘密,可以发私信告知,它再将其匿名发表。这样,既满足了倾诉欲,又神不知鬼不觉,将风险降到最低。日常生活中也有“树洞”——总有些朋友特别善于观察,或者,他有一种使你吐露真言的气场。

文 l 唐骋华 图 l 受访者提供

张嘉佳:2013年,凭借“睡前故事”系列张

嘉佳在微博上蹿红,结集成《我从你的全世界

路过》后,上架一周销量即突破40万。这些故事

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们并非“编”的,而是

发生在每一个80后身上。张嘉佳曾说,陈末、管

春、胡言等都有原型,但只是“核”。“核指世界

观。比如说,你是我朋友,我把你的世界观拿来

做核,再把各种事情,包括自己的经历,打散了重

新编排,用剧本、小说的方式写出来。”最近他推

出《让我留在你身边》,又从狗狗的视角,讲了37

个泪中带笑的故事。

卢思浩:二十出头,三本书,销量逾百万

册,粉丝无数。这是卢思浩的创作业绩。他十六

岁赴澳大利亚读高三,考入澳洲国立大学学金

融,2011年推出处女作童话故事《想太多》,两年

后成名作《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面

世,近期又出版了《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他收

集成长中自己的故事和朋友的故事,触动同龄人

的神经。

张皓宸:80后,“一个”APP常驻作者,也是

文章入选率最高、点击率最高的作者之一。平时

留心记录身边的各种小故事,并写成“暖文”。曾

与好友合作推出图文书《你是最好的自己》,收

入21个感人故事。

囧叔:男,1980年生,北京人,法学背景,从

事互联网行业。大学时写作,以随笔和短篇小说

为主,热爱观察生活。几年前在豆瓣上讲故事,有

“豆瓣说书人”之称,新近出版《我讲个故事,你

可别当真啊》。囧叔最爱收集小人物的故事,程序

员、失婚妇女、城乡结合部汽车修理工皆可入文。

更多 More

我们可称之为“收集故事的人”。当然,他们必须十分可

靠,守得住秘密,才会获信任。这信任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来

找他们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故事库”也就日积月累。

我认识各种奇女子,最后她们在爱

情的选择上,至少在婚姻的选择上,革

新了我对女性之于相貌的忍受底线,其中

也不乏美艳的,最终沦为了胖子的“盘中

餐”。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人生辩证。

丁丁张 ┃ 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

比起讲故事,丁丁张更喜欢讲道理。不过他明白,想要别人接受你的道理,最好让他

先接受你的故事。

比如,当谈论“暧昧”时,丁丁张举例说设计师小姐遇到个情圣,明知其有女友,还是

忍不住被他的“温度”所触动:“他到机场接她,飞机晚点,他带着两个苹果,吃掉一个,另

一个在等到她之后塞到她的手;他又在某个节日,飞到她所在的城市,只是为了跟她吃一

顿晚餐……”结局是,情圣携真命女友远赴异国,设计师小姐“好久都缓不过神来”。

这样的故事散落于《世界与你无关》,约有60个,涉及爱情、亲情、友情,涵盖职场、情

场、商场。每一个故事阐释一个观点。关于那位设计师小姐,张丁丁想提醒人们:“你配得

上暧昧吗?”说完另一个故事后他总结道:“没长大,别出来爱人。”

“我必须借助亲自体验及发生的,来探究自己和这个世

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选择通过故事阐述观点。”丁

丁张说。他的上一本书《人生需要揭穿》,收集了65个“非典型

文艺青年”的隐秘故事。

“人物是有原型的,故事早就存在,我把它们收集起来。毕

竟,我不具备强大的虚构能力。”丁丁张坦承。张嘉佳、卢思浩

这类收集者,通常会征求原型的意见,甚至拿给对方看,丁丁

张则全然不理这一套。因此难免有虚构,甚至把讲述者给得罪

了。说到底,故事是为道理服务的,而后者才是他的兴趣点。

他本名张航,由于热爱《丁丁历险记》,自称“丁丁张”。现

任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无独有偶,畅销书作家刘同也出

自光线传媒,为视频事业部副总裁。这层关系很重要。因为正是

在共事期间,刘同发现丁丁张文笔很好,遂向出版公司引荐。于

是有了《人生需要揭穿》。

和刘同的青春励志不一样,丁丁张的笔触如同书名那般犀

利。他毫不留情地击碎幻想,揭露真相。这种文风,他称为“心

灵耳光”。谁也没想到,“心灵耳光”大受欢迎,《人生需要揭

穿》卖出20多万册,还改编成电视剧。主演虽为新秀,却请来张

亮、包小柏等客串,展示了丁丁张深厚的圈内人脉。

《世界与你无关》是丁丁张的第二本书,延续了“说狠

话”的风格。问他哪来那么多故事?他笑言:“生活中不缺好故

事,只要你留心收集。”况且,身为善解人意的金牛男,他从不担

心没有人来找他倾诉。“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而我叙

述出来。”

说真的,子墨确实够义气。在叫兽最

穷的那段时间,子墨不离不弃地跟着在叫

兽旁边追逐着梦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当

剧组穷到吃不起的时候,只有子墨挺身而

出来替叫兽说话。

有时右逝 ┃ 从魔兽写到“叫兽”

几天前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谁最火?答案可能有些意外,不是张

嘉佳,不是郭敬明,也不是余秋雨,而是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的主创人

员——叫兽易小星、有时右逝和白客。他们携落地书《万万没想到:生活才

是喜剧》而来。

签售那天,友谊会堂二楼坐得满满当当,另有上千粉丝冒雨在楼外

排起长队。“我担心没人来,还雇了四十几个群众演员呢。”面对如此盛

况,有时右逝开玩笑说。由于粉丝太多,安保人员怕出意外,签售会提前了

半小时。最终,三人签掉5000多本书,创历届上海书展之最。“万万没想到

啊!”叫兽易小星感慨。

本书由80后作家有时右逝执笔,讲述了叫兽易小星如何忽悠他和白客投

拍网络剧《万万没想到》。有时右逝也成了叫兽的“御用编剧”。

编剧亲自出马,料肯定不少。有时右逝透露,尽管《万万没想到》每集仅

5分钟,但往往要拍七八天。叫兽对细节的苛刻标准更是令人抓狂。起初受

限于资金,剧组省吃俭用,一度连盒饭都吃不上。“偶尔吃顿肯德基,简直像

过年一样!”

书中还充满吵架、打架乃至绑架等“惨案”。可别全信,依照有时右逝

一贯的手法,故事处于虚实之间,有原型,也经过加工。这延续了《万万没想

到》的风格。

这是一支美好青春的纪念曲,纪念

我们都曾拥有过的纯真友情和浪漫爱

情;这也是一首残酷青春的挽歌,祭奠

我们曾经受过伤,流过泪的懵懂岁月。

一草 ┃ 听90后讲故事,为他们疗伤

网络剧《万万没想到》于去年8月上线,第一季共

10集,围绕“吊丝青年”王大锤展开。内容涉及面试、相

亲、欠薪等,走爆笑路线,“分分钟是笑点,句句出乎意

料”,特别是每每最后来个“剧情反转”。视频上线后大

受欢迎,首日播放数即超30万次,如今,每一集的播放数

都达到两三千万次。

《万万没想到》的火爆很简单:贴近现实,抓住当

代人的心理。“我们讲述年轻吊丝的故事。”有时右逝

说。每次确定主题。叫兽易小星都把他、白客(王大锤扮

演者)等拉到屋子里头脑风暴。“你讲个段子,我讲个段

子”,身边朋友的奇葩经历陆续被“出卖”。有时右逝先记

下,再配以当下热点,王大锤的“事迹”就源源不断了。

其实有时右逝很早就是一个“收集故事的人”,并

且,有别于丁丁张、张嘉佳。

他原名丁长宏,1986年生,17岁时网络游戏《魔兽世

界》风靡,他也沉浸其中。久而久之,结识不少朋友,听

到一大堆趣闻,便在博客上写点小文章。2010年恰逢大

学最后一学期,他创作《如果·宅》,专门讲“魔兽世界的

周边生活”。形式虽是小说,故事却是他悉心收集的。例

如主角BO,原型就是他最好的兄弟。“我断断续续地回

忆,感觉好像抽筋。”

《如果·宅》先是受玩家的热捧,很快又传遍校

园。大家发现,这部小说已超越魔兽世界——那些来自

网游的流行词汇、搞笑段子,那些在网游中经受考验的

“兄弟情谊”,以及那种85后特有的语气,都容易引发同

龄人共鸣。

此后,有时右逝陆续写了《如果·宅》第二季、第

三季,《盛世1》《盛世2》等等,尽情搜罗网游世界的故

事。遇见叫兽易小星后,他的故事来源日益多样化,从

“网游青年”转向更庞大的“吊丝青年”。同时,有时右逝

还保持着观察者的角色,收集工作和生活里的点滴滴。当

《万万没想到》第二季上线之际,他推出落地书《万万

没想到:生活才是喜剧》,记录了叫兽和他的小伙伴们不

为人知的故事。

三十岁以前,一草已经是成功的出版人。圈内认定,他

善于发觉和扶持作者,颇具市场眼光。人脉也逐渐累

积。他为冯仑出过书,和《步步惊心》作者桐华是好友。但

一草不满足。“我也想写作,记录下这代人的喜怒哀乐。”

从2011年2012年,顶着各种“不看好”,他推出了《那

时年少》《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写给年少回不去的

爱》。主角多为80后,故事则取材于自己和小伙伴,刻画

其如何在迷茫中奋斗、在挫折中前行。这构成了“那时年

少”系列前三部,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数十万字写下来,80后的故事差不多了。接下去怎么

办?一草将目光投向90后。第四部《青是受伤,春是成长》、第

五部《曾经的我们,最好的时光》都以90后为主角。

如果光看书名,你大概觉得一草改走“暖男”路

线。“其实内容写实,非常重口味。”有多重?以新出的第

五部为例,主角是4名90后女性,有女神、女王,也有女汉

子、女吊丝。表面看,这将是一连串浪漫的青春故事。而事

实是,你无法从中捕捉到八月长安式的清纯、郭敬明式的

奢华。相反,90后所遭受的伤痛触目惊心。一草笔下的校

园绝不梦幻,他记录的尽是些残酷故事——并非“残酷青

春”的那种残酷,而是实打实的残酷人生。

他从哪儿收集到那么多有关90后的故事?“征集,听

他们说。”由于积累了些名声,一草经常有机会受邀去中学

讲演。每一次,他都留下联系方式。他还公布QQ号、开放

微博私信,目的只有一个:希望90后找他“讲故事”。他承

诺,一经采用将亲手奉上样书。

这招还真灵。《曾经的我们,最好的时光》中的女汉

子严惜,原型即出自四川女生“鱼罐头”。“她曾在夜场上

班,见惯了逢场作戏、听多了谎话谣言,本已心灰意冷,偏

偏遭遇了最虐心的爱情,全情投入、奋不顾身,结果摔得

支离破碎。”女孩最后说,如果一草愿意写她的故事,请叫

她“严惜”。“和演戏谐音,现在的我,活着就像在演戏。”

所幸还有正能量。江苏泰州的“静蕊”写来一封长

信,历数多年来与绝症抗争的坚强毅力和乐观心态。“读

她的文字,感受不到一点儿抱怨和绝望,令人感叹。”一草

将这种品质赋予了严惜。“我希望我的故事有个光明的结

局,有治愈作用。”

如今,“那时年少”系列总销量突破60万册,一草也成

了90后的“心理咨询师”。几乎每天,他都会收到长篇邮

件。QQ也闪烁不停。“他们讲述着各自的成长和命运,让我

动容、感慨。我也将她们的故事糅合、融入小说。”《曾经

的我们,最好的时光》已确定筹拍电影,未来,更多人将在

大银幕上看到90后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