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筑起安全壁垒epaper.heyuan.cn/resfile/2019-06-27/02/02.pdf ·...

1
全市动员 全员投入 全力以赴 坚决打赢抢险救灾复产重建这场硬仗 2019627 星期四 责编/剑锋 美编/伟平 校对/建军 特别报道 坚定信心恢复生活 全员投入积极复产 奋战一线抢险救灾 当灾祸突如其来,有一种颜色, 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就是橙色。 在“6·10”“6·12”两场特大洪 灾中,连平、龙川、和平、东源相继 告急!市消防救援人员闻警而动, 用“橙色”在灾区筑起了一道保护 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他们,用“橙色”架起生命通道 灾情发生后,我市消防救援队 伍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展 开救援,先后调集 7 个消防救援中 队、 1 个战勤保障大队、 21 个专职消 防队、指战员 265 人、舟艇 10 艘、消 防车 78 辆,投入到抢险救援中。 6 10 日,连平上坪镇新陂 村唯一通向外界的桥梁坍塌,全 村群众聚集在断桥边无法通过。 生命危在旦夕,救援刻不容缓。 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到达现场 后,决定先由一名消防员利用绳 索横渡到对面的桥梁处,再利用 2 艘橡皮艇和 15 米金属拉梯架等 救援工具,开通两条生命通道,经 4 小时奋战,该村 1500 余名村 民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飞抵“孤岛” 6 12 日,连平县上坪镇三洞 村唯一的进村通道被洪水、泥石流 全部淹没,该村断水、断电、信号中 断成为“孤岛”。村里完全失联,救 援人员尝试徒步进“岛”无功而 返。市消防救援支队决定成立 10 人的救援突击队,分两批次乘坐直 升机深入“孤岛”,并与当地村干部 分别向村民派送物资,耐心劝告村 民撤离。最终,全村 35 名被困人员 通过直升机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持续作战 6 10 日至 14 日,受持续强降 雨影响,龙川多地因洪灾发生山体 滑坡,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抵达老 隆、龙母、登云等地,救援被困群众。 在老隆镇,该镇东江酒店附近 发生山体滑坡,大量泥浆冲进山下 民房,屋内两人被不断涌入的泥浆 掩埋。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中队 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清理泥浆,成 功从淤泥中抢救出两条生命。由 于山洪暴发水位激升,该镇水坑风 景区路口、果园新村技工学校等地 有多名群众被困在湍急的洪流中, 情况危急。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 中队救生员们携带救生衣、保险绳 等救援装备,涉水将被困群众逐一 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逆流而上 6 10 日,市消防救援支队 和平中队接警称,热水镇南湖村 因洪水导致大量村民和 29 名外 地游客被困。接警后,该中队消 防员立即赶到现场,分成 3 组展 开救援。一组消防员利用橡皮艇 对被困群众开展救援工作;一组 消防员利用百米安全绳,固定两 端,以每 5 1 名救援人员的形 式,徒步逆流前行,经过 4 个小时 的紧张救援, 118 名受困群众全部 被安全转移;最后一组救援人员, 徒步涉水挺进度假村,将 29 名被 困游客转移至安全区域。 一次次危险的行动,就是“橙 色”救援的有力证明。此次抢险 救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力以赴, 彰显了消防队伍不畏艰险、连续 作战的拼搏精神。 此次抢险救援,全市消防部 门众志成城、逆风而上、溯流而 行,开展专业救援,得到了地方党 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 赞誉。截至目前,全市消防部门 累计派出消防车 500 辆次、出动 指战员 3213 人次、完成 36 个作业 点的抢险任务、排险 56 处、清障 69 处、送水 170 吨、转运物资 136 吨、冲洗学校和街道等 60 余处, 解救转移被困群众 3000 余人。 (本报记者 欧阳瓒) “橙色”筑起安全壁垒 —我市消防救援人员解救转移被困群众 3000 多人 前日一早,天又下起了雨,龙川 县贝岭镇委副书记黄建华正在上盘 村排查山体滑坡隐患点等险情。 十几天前,他掉进泥坑里,赤 着脚,一身泥,在雷雨交加的漆黑 夜晚,和其他镇村干部挨家挨户搜 寻受困村民,并将他们转移出米贝 村。发生洪灾的这 20 多天,黄建华 天天连轴转,除了 14 日凌晨回 10 公里外的麻布岗老家拿衣服洗澡 外,其余时间都在和洪灾搏斗。 赤脚挨家挨户搜寻受困村民 12 日下午 5 时,黄建华从县里 开完会就赶回米贝村,和镇村干部 会合后分成 3 个小组,分片区巡查 村里的安全隐患。当晚 8 时左右, 米贝村倾盆大雨,河水猛涨。路灯 灭了,黄建华打开手机的手电筒, 靠着微弱的光亮继续前行。 当晚 10 时,他们发现村道下方 住着 4 户村民。村民袁永传夫妻俩 刚入睡不久,儿子儿媳妇和两岁的 孙子正在看电视。此时,屋外的暴 雨敲打着窗户玻璃,突然“轰”的一 声从屋前传来,儿媳林小花听到声 音后,往远处望去,一山体瞬间滑 落一大块,在雷电闪烁下,隐隐看 到山体露出了黄色。山体滑坡 了!林小花边告诉丈夫边急促地 敲袁永传的房门:“爸,快起来,不 好了,村里发生山体滑坡了。”袁永 传担心自家房屋后山是否会发生 滑坡,跑到楼顶看了看,一些山泥 已落了下来,泥水正从楼顶顺着楼 梯流到一楼。这时林小花大声喊: “爸爸,快下来,我们要赶紧转移。” 在一旁居住的村民袁集文、刘 梅香夫妻俩和 70 多岁的婶娘刘桂 金一起生活,这时水已漫入大厅。 3 人望着外面雷雨交加的夜晚,心 里一阵恐惧。 屋外,河水已漫上村道,黄建华 只好从一条小路走下去。突然一个 趔趄,黄建华掉进泥坑里,一只鞋子 怎么使劲也拔不出来。事后,黄建 华回忆说:“样子确实很狼狈,但当 时救人要紧,哪里还顾得上。” 黄建华脱掉鞋子,光着脚来到 袁集文家门口喊道:“赶紧撤离,什 么东西都不要,保住命要紧!”看到 镇村干部后,袁集文一家人心里稍 稍平静了一些,连忙跟着紧急撤离。 随后,黄建华一行来到袁永传 家,提醒他们不要往后山村道走, 那里已经塌方了。袁永传一家人 这才知道屋后山体已经滑坡了。 相互搀扶转移 13 名村民 黄建华一行把 4 户人家 13 名村 民召集后准备撤离,可是,洪水越来 越急,浸没了来时的小路。“从田埂 上走!”黄建华当机立断,带着村民 摸索着向田埂上走去。雨水冲刷后 的田埂,像泼了油一样滑。没走出 多远,同行的一些镇村干部脚底一 滑,重重地摔了一跤。刘桂金和刘 梅香也摔到田里,大家赶紧把他们 扶起来,来不及冲洗身上的泥巴, 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 走。黑夜里,靠着手电筒微弱的 光,摸索着前行,平时只要几分钟 的路程,他们却用了 20 多分钟。 临时确定的安全地带位于村 里的一处高地,这里居住着两户人 4 位老人。黄建华反复叮嘱跟 着他过来的 13 名村民:“待在这 里,哪都不要去。”。 “阿叔,借双鞋给我,我要去其他 地方。”黄建华向袁钦章老人借来一 双鞋穿上。 “这还有一套衣服,赶紧换 了。”袁钦章说。黄建华看了看刘梅 香等人说: “不要了,给他们换上吧。” 看到黄建华要离开,有几个村 民以为是丢下他们不管了,想跟着 出去。“这里地势高,比较安全,外 面的雨越下越大,水已淹没村道, 不要走出去,等水稍退后再撤离。” 黄建华近乎哀求他们。 带着救援队员先行探路 13 日上午,雨势稍小些, 377 村民转移到村委会等安置点。经受 一夜惊吓的村民稍稍平静了些,有 些村民想回家拿一些衣服等物品, 黄建华等镇村干部及时制止,在附 近小卖部购买一些饼干、水等食物 让村民果腹。就在这时,村外的救 援人员挖通另一条通往村里的道 路,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当天,黄建华和救援队员分头 行动,先行探路。遇到泥泞的地 方,用木板、石头垫路,再让村民通 过,行动不便的老者则由镇村干部 和救援队员背出去,最后由龙川县 汽摩运动协会的越野车队等救援 力量送往贝岭镇政府。 13 日下午 6 时,米贝村 377 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镇政府、 贝岭中学等安置点。可黄建华没 有随村民一起撤离,而是返回村里 排查险情,“还有险情没有排除,我 必须继续留在村里”。 前日下午 5 时,刚从上盘村排 查完险情的黄建华回到镇政府,又 准备开会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他 说:“已经习惯这样的工作节奏了, 只希望米贝、雁化等重灾区快点复 产重建,群众能够赶紧过上正常生 活。” (本报记者 曾俊霖) 本报讯 记者 张平 通讯 员 李伟强 郭发祥 连日来,全市 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防汛救灾, 一手抓灾后复产。据统计,截至 前日,全市已修复水毁农田 4154.5 亩,补种改种农作物面积 3372 亩,修复农业设施超过 6 平方米,修复养殖设施 5791 平方 米,消毒场所 2348 个。 此次洪涝灾害中,和平县源镇山下村、洪村,连平县上 坪镇新陂村、石陂村农业受灾相 对严重,农业设施损坏,农田过 水面积大。市农业农村局驻和 平、连平工作组积极协调当地部 门,组织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 辆等机械设备,修复水毁农田及 水利设施,加强技术指导,发动 当地群众因地制宜恢复生产,保 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组 还协调市养猪行业协会,向连平 县上坪镇、内莞镇和溪山镇提供 各类猪饲料 15 吨。 目前,和平县源镇已复耕 补种水稻约 110 亩,其他农业类 别正在补种改种中。市农业农 村局驻连平工作组正组织力量 对该县上坪镇新陂村、石陂村 国道两旁受损农田、果园开展 沟渠、淤泥清理等复产复耕工 作。驻龙川工作组到佗城镇新 渡村养殖基地,督导灾后死亡 畜禽无害化处理和防疫消毒灭 原工作,科学安全开展畜牧业 救灾复产工作;到佗城镇高涧 村蔬菜基地,督促当地抢抓排 水降渍、做好田间蔬菜管理工 作。驻紫金工作组到各受灾地 区发放灾后复产技术资料,指导 县农业农村部门对辖区内水域 江河、公路沿边、村屯等区域展 开巡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 疫,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清理消毒 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特 约记者 谢鑫 17 日,受灾严重 的连平县上坪镇旗石小学在 停课一周后正式复课。截至 目前,连平受灾的中小学校均 已全部顺利复课。 前日下午,记者在旗石小学 看到,校园内淤积的泥沙等大量 杂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工作人 员正在清理器材,更换被洪水损 毁的课桌。校园东面的一排瓦 房,洪水浸泡后的印记清晰可 见,出于安全考虑,该校在瓦房 前面拉起警戒线,禁止任何人靠 近。教室里,学子们正在认真听 课,参与互动教学。 旗石小学校长谢伟路说, 洪灾中,学校三面围墙不同程 度被水冲毁,操场被洪水淹没, 一楼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生 活设施全部被洪水浸泡,师生 工作、学习、生活用品全部被 淹。洪水消退后,校园内淤泥 厚度达 3040 厘米。 “洪灾过后,每天都有 150 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来帮我们 清理灾后淤泥和垃圾,不然我 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复课。”谢 伟路说, 14 日开始,当地党委 政府和社会各界连续作战,帮 助学校清理淤泥,维修校舍和 围墙。经过连续 3 天的奋战, 校园内的淤泥已经基本清理 完毕,灾后消杀工作也全面完 成,教育部门也为学子们紧急 调运大量教科书,为学校复课 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不少爱心物资也 先后被送到旗石小学:初心爱 心社联合一车友会为学校捐赠 课桌、办公桌、电脑和广播设备 等,还给学生们捐赠书包、文具 等学习用品;东莞连平商会为 学校捐献善款 5 万元,缓解学校 教育教学压力…… “到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 给学生讲解逃生知识,进行疏散 演练和心理辅导。”谢伟路告诉 记者,旗石小学的 123 名学生复 课后悉数到校。与往常不同的 是,复课的第一课,学校为同学 们统一安排安全教育课。 据了解,此次洪灾中,连平 县部分中小学校遭受不同程度 的损失。洪水过后,各级各部 门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全力 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目前,全 县中小学校已经全面恢复正常 授课,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们正 安心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龙川县贝岭镇委副书记黄建华搜救群众掉进泥坑里 “样子很狼狈,但救人要紧,哪里还顾得上” 6月10日,连平县上坪镇新陂村唯一通往外界的桥梁被洪水冲断,救援人员用消防梯和冲锋舟搭起一条 生命通道,成功转移1500余名被困群众。 本报记者 冯晓铭 通讯员 肖瑶 摄 6 6 13 13 日下午 日下午 3 3 35 35 黄建华护送村民撤离米贝村 黄建华护送村民撤离米贝村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冯晓铭 冯晓铭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守救灾复产一线 补种改种农作物 3372 连平受灾学校顺利复课 旗石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本报记者 谭绍丁 摄 和平县源镇已复耕补种水稻约110亩。截至前日,全市已 补种改种农作物面积 3372 亩。 本报记者 张平 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橙色”筑起安全壁垒epaper.heyuan.cn/resfile/2019-06-27/02/02.pdf · 他们,用“橙色”逆流而上 6月10日,市消防救援支队 和平中队接警称,热水镇南湖村

全市动员 全员投入 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抢险救灾复产重建这场硬仗 ○2019/6/27 星期四

○责编/剑锋 美编/伟平 校对/建军

特别报道

坚定信心恢复生活

全员投入积极复产

奋战一线抢险救灾

当灾祸突如其来,有一种颜色,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就是橙色。

在“6·10”“6·12”两场特大洪灾中,连平、龙川、和平、东源相继告急!市消防救援人员闻警而动,用“橙色”在灾区筑起了一道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他们,用“橙色”架起生命通道灾情发生后,我市消防救援队

伍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先后调集 7个消防救援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21个专职消防队、指战员265人、舟艇10艘、消防车78辆,投入到抢险救援中。

6 月 10 日,连平上坪镇新陂村唯一通向外界的桥梁坍塌,全村群众聚集在断桥边无法通过。生命危在旦夕,救援刻不容缓。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决定先由一名消防员利用绳索横渡到对面的桥梁处,再利用 2艘橡皮艇和 15 米金属拉梯架等救援工具,开通两条生命通道,经过 4 小时奋战,该村 1500 余名村民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飞抵“孤岛”6月 12日,连平县上坪镇三洞

村唯一的进村通道被洪水、泥石流全部淹没,该村断水、断电、信号中断成为“孤岛”。村里完全失联,救援人员尝试徒步进“岛”无功而返。市消防救援支队决定成立 10人的救援突击队,分两批次乘坐直升机深入“孤岛”,并与当地村干部分别向村民派送物资,耐心劝告村民撤离。最终,全村35名被困人员通过直升机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持续作战6月10日至14日,受持续强降

雨影响,龙川多地因洪灾发生山体滑坡,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抵达老隆、龙母、登云等地,救援被困群众。

在老隆镇,该镇东江酒店附近

发生山体滑坡,大量泥浆冲进山下民房,屋内两人被不断涌入的泥浆掩埋。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中队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清理泥浆,成功从淤泥中抢救出两条生命。由于山洪暴发水位激升,该镇水坑风景区路口、果园新村技工学校等地有多名群众被困在湍急的洪流中,情况危急。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中队救生员们携带救生衣、保险绳等救援装备,涉水将被困群众逐一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逆流而上6 月 10 日,市消防救援支队

和平中队接警称,热水镇南湖村因洪水导致大量村民和 29 名外地游客被困。接警后,该中队消防员立即赶到现场,分成 3 组展开救援。一组消防员利用橡皮艇对被困群众开展救援工作;一组消防员利用百米安全绳,固定两端,以每 5 米 1 名救援人员的形式,徒步逆流前行,经过 4 个小时的紧张救援,118名受困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最后一组救援人员,徒步涉水挺进度假村,将 29 名被困游客转移至安全区域。

一次次危险的行动,就是“橙色”救援的有力证明。此次抢险

救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力以赴,彰显了消防队伍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

此次抢险救援,全市消防部门众志成城、逆风而上、溯流而行,开展专业救援,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誉。截至目前,全市消防部门累计派出消防车 500 辆次、出动指战员 3213人次、完成 36个作业点的抢险任务、排险 56 处、清障69 处、送水 170 吨、转运物资 136吨、冲洗学校和街道等 60 余处,解救转移被困群众 3000余人。

(本报记者欧阳瓒)

“橙色”筑起安全壁垒——我市消防救援人员解救转移被困群众3000多人

前日一早,天又下起了雨,龙川县贝岭镇委副书记黄建华正在上盘村排查山体滑坡隐患点等险情。

十几天前,他掉进泥坑里,赤着脚,一身泥,在雷雨交加的漆黑夜晚,和其他镇村干部挨家挨户搜寻受困村民,并将他们转移出米贝村。发生洪灾的这20多天,黄建华天天连轴转,除了 14 日凌晨回 10公里外的麻布岗老家拿衣服洗澡外,其余时间都在和洪灾搏斗。

赤脚挨家挨户搜寻受困村民12日下午 5时,黄建华从县里

开完会就赶回米贝村,和镇村干部会合后分成 3个小组,分片区巡查村里的安全隐患。当晚 8时左右,米贝村倾盆大雨,河水猛涨。路灯灭了,黄建华打开手机的手电筒,靠着微弱的光亮继续前行。

当晚10时,他们发现村道下方住着4户村民。村民袁永传夫妻俩刚入睡不久,儿子儿媳妇和两岁的孙子正在看电视。此时,屋外的暴雨敲打着窗户玻璃,突然“轰”的一声从屋前传来,儿媳林小花听到声音后,往远处望去,一山体瞬间滑落一大块,在雷电闪烁下,隐隐看到山体露出了黄色。山体滑坡了!林小花边告诉丈夫边急促地敲袁永传的房门:“爸,快起来,不好了,村里发生山体滑坡了。”袁永传担心自家房屋后山是否会发生滑坡,跑到楼顶看了看,一些山泥已落了下来,泥水正从楼顶顺着楼梯流到一楼。这时林小花大声喊:

“爸爸,快下来,我们要赶紧转移。”在一旁居住的村民袁集文、刘

梅香夫妻俩和 70多岁的婶娘刘桂金一起生活,这时水已漫入大厅。3人望着外面雷雨交加的夜晚,心里一阵恐惧。

屋外,河水已漫上村道,黄建华只好从一条小路走下去。突然一个趔趄,黄建华掉进泥坑里,一只鞋子怎么使劲也拔不出来。事后,黄建华回忆说:“样子确实很狼狈,但当时救人要紧,哪里还顾得上。”

黄建华脱掉鞋子,光着脚来到袁集文家门口喊道:“赶紧撤离,什么东西都不要,保住命要紧!”看到镇村干部后,袁集文一家人心里稍稍平静了一些,连忙跟着紧急撤离。

随后,黄建华一行来到袁永传家,提醒他们不要往后山村道走,那里已经塌方了。袁永传一家人这才知道屋后山体已经滑坡了。

相互搀扶转移13名村民黄建华一行把4户人家13名村

民召集后准备撤离,可是,洪水越来越急,浸没了来时的小路。“从田埂上走!”黄建华当机立断,带着村民摸索着向田埂上走去。雨水冲刷后的田埂,像泼了油一样滑。没走出多远,同行的一些镇村干部脚底一滑,重重地摔了一跤。刘桂金和刘梅香也摔到田里,大家赶紧把他们扶起来,来不及冲洗身上的泥巴,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黑夜里,靠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摸索着前行,平时只要几分钟

的路程,他们却用了20多分钟。临时确定的安全地带位于村

里的一处高地,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 4 位老人。黄建华反复叮嘱跟着他过来的 13 名村民:“待在这里,哪都不要去。”。

“阿叔,借双鞋给我,我要去其他地方。”黄建华向袁钦章老人借来一双鞋穿上。“这还有一套衣服,赶紧换了。”袁钦章说。黄建华看了看刘梅香等人说:“不要了,给他们换上吧。”

看到黄建华要离开,有几个村民以为是丢下他们不管了,想跟着出去。“这里地势高,比较安全,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水已淹没村道,不要走出去,等水稍退后再撤离。”黄建华近乎哀求他们。

带着救援队员先行探路13日上午,雨势稍小些,377名

村民转移到村委会等安置点。经受一夜惊吓的村民稍稍平静了些,有些村民想回家拿一些衣服等物品,黄建华等镇村干部及时制止,在附

近小卖部购买一些饼干、水等食物让村民果腹。就在这时,村外的救援人员挖通另一条通往村里的道路,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当天,黄建华和救援队员分头行动,先行探路。遇到泥泞的地方,用木板、石头垫路,再让村民通过,行动不便的老者则由镇村干部和救援队员背出去,最后由龙川县汽摩运动协会的越野车队等救援力量送往贝岭镇政府。

13日下午 6时,米贝村 377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镇政府、贝岭中学等安置点。可黄建华没有随村民一起撤离,而是返回村里排查险情,“还有险情没有排除,我必须继续留在村里”。

前日下午 5时,刚从上盘村排查完险情的黄建华回到镇政府,又准备开会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他说:“已经习惯这样的工作节奏了,只希望米贝、雁化等重灾区快点复产重建,群众能够赶紧过上正常生活。” (本报记者曾俊霖)

○本报讯 记者 张平 通讯员 李伟强 郭发祥 连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防汛救灾,一手抓灾后复产。据统计,截至前 日 ,全 市 已 修 复 水 毁 农 田4154.5亩,补种改种农作物面积3372亩,修复农业设施超过 6万平方米,修复养殖设施5791平方米,消毒场所2348个。

此次洪涝灾害中,和平县浰源镇山下村、洪浰村,连平县上坪镇新陂村、石陂村农业受灾相对严重,农业设施损坏,农田过水面积大。市农业农村局驻和平、连平工作组积极协调当地部门,组织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修复水毁农田及水利设施,加强技术指导,发动当地群众因地制宜恢复生产,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组还协调市养猪行业协会,向连平县上坪镇、内莞镇和溪山镇提供

各类猪饲料15吨。目前,和平县浰源镇已复耕

补种水稻约 110亩,其他农业类别正在补种改种中。市农业农村局驻连平工作组正组织力量对该县上坪镇新陂村、石陂村国道两旁受损农田、果园开展沟渠、淤泥清理等复产复耕工作。驻龙川工作组到佗城镇新渡村养殖基地,督导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防疫消毒灭原工作,科学安全开展畜牧业救灾复产工作;到佗城镇高涧村蔬菜基地,督促当地抢抓排水降渍、做好田间蔬菜管理工作。驻紫金工作组到各受灾地区发放灾后复产技术资料,指导县农业农村部门对辖区内水域江河、公路沿边、村屯等区域展开巡查,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清理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本报讯 记者 谭绍丁 特约记者 谢鑫 17 日,受灾严重的连平县上坪镇旗石小学在停课一周后正式复课。截至目前,连平受灾的中小学校均已全部顺利复课。

前日下午,记者在旗石小学看到,校园内淤积的泥沙等大量杂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器材,更换被洪水损毁的课桌。校园东面的一排瓦房,洪水浸泡后的印记清晰可见,出于安全考虑,该校在瓦房前面拉起警戒线,禁止任何人靠近。教室里,学子们正在认真听课,参与互动教学。

旗石小学校长谢伟路说,洪灾中,学校三面围墙不同程度被水冲毁,操场被洪水淹没,一楼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施全部被洪水浸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用品全部被淹。洪水消退后,校园内淤泥厚度达 30—40厘米。

“洪灾过后,每天都有 15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来帮我们清理灾后淤泥和垃圾,不然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复课。”谢伟路说,14 日开始,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连续作战,帮

助学校清理淤泥,维修校舍和围墙。经过连续 3 天的奋战,校园内的淤泥已经基本清理完毕,灾后消杀工作也全面完成,教育部门也为学子们紧急调运大量教科书,为学校复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不少爱心物资也先后被送到旗石小学:初心爱心社联合一车友会为学校捐赠课桌、办公桌、电脑和广播设备等,还给学生们捐赠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东莞连平商会为学校捐献善款 5万元,缓解学校教育教学压力……

“到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学生讲解逃生知识,进行疏散演练和心理辅导。”谢伟路告诉记者,旗石小学的 123名学生复课后悉数到校。与往常不同的是,复课的第一课,学校为同学们统一安排安全教育课。

据了解,此次洪灾中,连平县部分中小学校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洪水过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全力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目前,全县中小学校已经全面恢复正常授课,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们正安心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龙川县贝岭镇委副书记黄建华搜救群众掉进泥坑里

“样子很狼狈,但救人要紧,哪里还顾得上”

■6月10日,连平县上坪镇新陂村唯一通往外界的桥梁被洪水冲断,救援人员用消防梯和冲锋舟搭起一条生命通道,成功转移1500余名被困群众。 本报记者冯晓铭通讯员肖瑶 摄

■■66月月1313日下午日下午33时时3535分分,,黄建华护送村民撤离米贝村黄建华护送村民撤离米贝村。。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冯晓铭冯晓铭摄摄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守救灾复产一线

补种改种农作物3372亩

连平受灾学校顺利复课

■旗石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上课 本报记者谭绍丁摄

■和平县浰源镇已复耕补种水稻约110亩。截至前日,全市已补种改种农作物面积3372亩。 本报记者张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