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播报 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Post on 13-May-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聚焦主编宋蕾 责编明军 美编吉思进 校对周琳 /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A05

其他省区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发表了意见建议:

近年来那曲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那曲建设。长江源头80%的水来自格拉丹东的冰川,为了切实加大格拉丹东冰川保护,果断放弃了实施旅游开发的念头,实行封闭式保护措施,并从每年财政收入中支出 20 余万元用于长江源头生态保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那曲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敖刘全

青海作为三江之源,担负着筑牢

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视察青海时指出,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誓让“一江清水向东流”,让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之窗”。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副市长金花

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水污染治理是一个关键问题。国家能否以嘉陵江试点,建立跨省的水环境补偿机制,流经省份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共享、重大项目会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动形成“谁

改善(水质)谁受益,谁污染谁赔偿”的良好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于会文

建议应尽快启动长江全域湿地保护行动,在长江上游建立湿地联盟,启动湿地重大修复与湿地恢复,树立“山河湖海”流域一体化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制定长江上游流域湿地分区、分类、分级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同时,应推进长江上游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实施流域区际间湿地生态补偿,有效调动长江上游省区市流域湿地治理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

正所谓“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如何让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聚焦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党和政府念兹在兹的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的“民生红包”,既有过往承诺的延续,又有需求变化后的新应对,也有新时代下的新举措,精准聚焦民生关切,令人鼓舞、让人期待。

拿“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来说,其实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顶层设计之所以抓着网络提速降费不放,实乃在“互联网+”时代,“提速‘提’的是企业竞争力,降费‘降’的是社会总成本”,利国利民。

民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育和医疗虽然是老话题,但如今却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 40元”也好,“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也罢,前者直指“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民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后者则意味着政策资源开始向幼儿教育倾斜,小孩的托管更加受到重视,也有益于增加人们生二孩的意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房产税方面,尽管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产税的征收都有所提及,但今年却是首次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众所周知,房产税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若落实到位,势必会起到抑制“炒房”、稳定房地产价格等作用,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方面是强调公共部门的责任,要想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民生红包”的分量和温情,需要在接下来的每个工作日子里,一点一滴地落到实处,从细节处见真章。另一方面也是对个人的启迪和鞭策。“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站在新时代的风口,只要个人努力奋斗,一定会实现“我的中国梦”。

筑牢上游生态屏障让长江清水向东流

5省区市代表委员给出建议

看云南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长江经济带建设。今年两会期间,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5省区市党报联合采访各省区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他们建言献策,为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智慧和力量。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中获取发展良机、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能力。昭通市在保护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中地位特殊、角色非凡。记者就推动绿色发展、共享黄金水道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郭大进。

更多内容请浏览本报APPwww.ccwb.cn

郭大进坦言,昭通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自然生态敏感脆弱。与此同时,发展不足与保护不够并存的矛盾同样制约着昭通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昭通市来说,他建议,当前和今后都需要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大力推进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

障为引领,先后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和“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同时,建成各级各类自然

保护区16个。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实现金沙江昭通境内流域水系河长全覆盖,以“河长制”的实施来统领和带动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依托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等水电站,积极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努力把金沙江流域建设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开发带。

●积极推进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在通航能力提升、综合交通网络

构建、产业规划布局上下功夫推进建设。推进高等级航道整治,加强翻坝

转运设施建设,打造宜宾至巧家500公里金沙江航线,提高金沙江的通航能力。着力构建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抓好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支撑和助推黄金水道建设,服务地方和流域沿线省区市发展。

●促进贫困群众生态脱贫致富昭通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生态扶贫,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林业生态扶贫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落实,促进贫困群众生态脱贫致富。

云报全媒体记者 左超

两会系列评论之三

“民生红包”精准聚焦民生关切

昭通抓好三方面工作

更多建议

□ 本报评论员 刘孙恒

生态保护好,黑颈鹤年年飞临昭通大山包。

动态播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