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32
The First Semaster of Sophomore Year YZU 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 Vincent Chou.

Upload: vincent-chou

Post on 07-Apr-2016

2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作品集

The First Semaster of Sophomore Year

YZU 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

Vincent Chou.

Page 2: 作品集

⺫⽬目錄 Contents

Page 3: 作品集

痕scar⽜牛⼑刀⼩小試 - 發想設計說明Final

NEST.結構嘗試設計說明製作⽅方式各種延伸Final

結語

Page 4: 作品集

⼤大學⼆二年級上學期我所做的作品全部都是使⽤用髮夾為媒材。總共兩項作品,第⼀一項作品使⽤用髮夾是因為髮夾編織的形象就像醫學縫線⼀一樣,之後的第⼆二項作品由於⽼老師⿎鼓勵我們承接第⼀一次使⽤用的媒材,於是我沿⽤用之後繼續發展。

hair clip

Page 5: 作品集

不可變形區域是髮夾形狀的關鍵,這個區域掌控了髮夾的原始形狀,只要這個部位變形,髮夾也會失去原有的功能性⽽而完全變形,這個過程基本是不可逆的。作品製作的過程中就有遇到許多根髮夾因為不可變形區域變形⽽而無法使⽤用

Page 6: 作品集

痕SCAR夢幻中燃燒般的⾎血痕收斂記憶裡雲煙般的光景悠遠曾經刻⾻骨的感觸侵蝕削減如今淺顯的傷痕獨守當年

Page 7: 作品集

⽜牛⼑刀⼩小試為這個作品選定媒材的時候嘗試了三種材質,最後因為造型兒決定使⽤用髮夾作為最終定案。

Page 8: 作品集

卡⽚片環snap ring第⼀一種

Page 9: 作品集

第⼆二種 IKEA⽩白⾊色蠟燭

Page 10: 作品集

最終定案 髮夾

Page 11: 作品集

這次的作品主要是希望由⼰己⾝身出發,使⽤用單⼀一媒材與單⼀一構法,強調或隱藏⾃自⾝身某些⾝身體特徵。我童年時受重傷⽽而在嘴⾓角留下傷痕,成⻑⾧長後卻完全沒有對傷痕的記憶,還以為那條疤痕是出⽣生就有的。以此傷痕與背後的故事,我想⽤用髮夾做出⼀一件作品,闡述「傷痕是記憶的⾜足跡」這個核⼼心想法。我們不⼀一定會記得所有事情,但是那些記意總會在我們⾝身上流下⼀一些什麼。

最後發展出了功能性,我延伸想到了⾝身體端正的姿勢正是我們最⼀一開始學習和經歷的記憶,然⽽而後天的習慣養成造成了駝背、斜肩等姿勢不良,我的作品可以幫助使⽤用者回歸最原始端正的姿勢,久了之後便能讓⾝身體形成記憶。

Page 12: 作品集

最終形態.儀態矯正器功能:脖⼦子與⾝身體前緣的兩條髮夾鍊會綁住⾝身體已達到阻⽌止駝背的功能,另有⼀一條⼩小辮⼦子 能強迫使⽤用者坐下前整理儀態與坐姿,達到整體矯正的⺫⽬目的

Page 13: 作品集

NEST.隨處是枝枒,翱向彼岸的⽅方⾈舟。落地,乘上⼼心靈最後⼀一⽚片淨⼟土

Page 14: 作品集

NEST.的媒材主要因為指導⽼老師的⿎鼓勵⽽而延⽤用髮夾,實際上我也想試試看髮夾這種媒材的極限,該如何製作成具備能夠穿戴於⾝身,⼜又能夠⽀支撐⾝身體的作品。因為這次主要是希望測試媒材在不被形變的前提下有多少潛⼒力可以成為擁有上述條件的作品,因此我放棄沿⽤用前作的主題,改從材料出發。

Page 15: 作品集

⿃鳥巢

我希望能夠使⽤用「編」的組合⽅方式處理髮夾,做出⼀一個能夠放置物品的隨⾝身包編織出了擁有⽀支撐性的結構之後我發覺形體很像⿃鳥巢,因此也研究了⿃鳥巢的結構⽅方式,我的「包包」造型與結構⽅方式上有許多參考。

中國國家體育館

Page 16: 作品集

將髮夾⽴立體化的各種嘗試

髮夾的形狀在不形變的情況下是不容易使⽤用單⼀一種結構法達到同時具有垂直和⽔水平結構,⽽而⼜又保持⽀支撐性的狀態的,於是我將嘗試出來最有彈性的⼀一種構法作為垂直結構,並使⽤用最強韌的交叉構法從兩麵固定,以維持整體受⼒力之後不易變形,同時也達到了複數單位接合時的⽅方便。

Page 17: 作品集

最終形成⿃鳥巢型的單位

此單位擁有良好的垂直受壓能⼒力,單⼀一單元可承受約六公⽄斤的垂直壓⼒力同時頂部與底部的網狀結構利於單元之間的接合,我的作品都是以此為單位製作

Page 18: 作品集

⿃鳥巢製作過程

Page 19: 作品集

⼀一開始的試作品還沒有明確的⽅方向,只是焚膏繼晷的拼命做了三⼗十多個出來,然後放在⼀一起以求分散壓⼒力,以此達到承載⾝身體重量的⺫⽬目的。雖然的確可以承重,但是兼顧度卻不夠。

Page 20: 作品集
Page 21: 作品集

本來「穿戴」會是我最⼤大的問題,我設計的⿃鳥巢單位承重⼒力⾜足夠強,但是單位太⼤大無法穿在⾝身上,為了解決穿戴的問題,開發了鏈條式的結構,以此製成背帶,由後背或⼿手提的⽅方式解決穿戴問題。

Page 22: 作品集

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嘗試將鏈條直接把每個單位練字⼀一起,但是後來發現這樣的做法雖然可以形成極有彈性與活動⼒力的關節,卻因為本來⽤用來卡接與固定的望狀結構反⽽而會打架造成單元崩潰。

Page 23: 作品集
Page 24: 作品集
Page 25: 作品集

這個原型是第⼀一個可以穿戴也同時可以當凳⼦子坐的原型,中間還有許多空隙可以裝載輕量,⼩小型的物品。到此為⽌止已經基本上達成了所要求的⺫⽬目標。

Page 26: 作品集

Final - NEST. Series

Page 27: 作品集
Page 28: 作品集

NEST.

Page 29: 作品集
Page 30: 作品集

結語 我必須說,雖然早有⽿耳聞設計相關科系的⽅方⽅方⾯面⾯面,但實際上進來之後才知道「知道是⼀一回事」。⼤大⼀一的設計訓練在當時的我們來看是⾟辛苦的,畢竟從來沒熬夜⼯工作過的⼀一群⼈人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挑燈夜戰」。然⽽而經過⼀一年半後,成⻑⾧長的我更知道,當時除了最後⼀一項「咖啡廳在⼯工作室計劃」外,其實⼤大⼀一的我們根本沒資格說我們有「⾟辛苦的做設計」。無關設計,⽽而是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都會對⾃自⼰己的事業有相同的結論,那就是:只要真正熱愛⾃自⼰己做的事,就不會嫌累。以前搞不清楚狀況,⼼心態也沒調整,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也就無法喜歡⾃自⼰己的⼯工作,我知道那時的確是⺫⽬目光短淺,只想看到現實的成效,只想知道我們就無法喜歡⾃自⼰己的⼯工作,我知道那時的確是⺫⽬目光短淺,只想看到現實的成效,只想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看似根本沒意義的事情,⽽而實際上這些「廢事」的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即使是做浪費⽣生命的事,認真的做也⽐比隨便的做要有成就的多,何況我們接受的是真正的訓練,是練習掌控細節與⼤大局的訓練。能夠完整掌握細節與⼤大局的⼈人,做什麼都會有成就的。

經過⼤大⼀一蓋咖啡廳的洗禮之後,我真正燃起對設計的興趣,也終於相信只要想,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上了⼤大⼆二,當別⼈人都在感嘆頂頭上司將是令⼈人⾊色變的楚卿⽼老師時,我真的很興奮,正好試試看我的熱情跟作業量哪⼀一種更加旺盛。儘管實際上楚卿⽼老師並不若想像中的兇殘,我也還是願意花⼤大把的時間在⼯工作室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把髮夾這樣的材料發揮到兇殘,我也還是願意花⼤大把的時間在⼯工作室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把髮夾這樣的材料發揮到多⾼高的境界。我可以理解為什麼以前格⼦子⽼老師和楚卿⽼老師都建議我們⼤大家⼀一起在⼯工作室⼯工作,實際上雖然我仗著⼩小聰明和在IKEA修理傢俱學習的結構經驗同時帶點臉⽪皮薄的因素⽽而不常向同學請教,但是當同學看到我的作品,不勞我問他們⾃自然會願意提出建議,同時我也貢獻許多同學許各種建議,從中更得到許多不同的靈感,因此我每每不遺餘⼒力想把⼤大家都騙來⼯工作室。我想設計的學習最棒的就是:我們是學習「解決問題」,所以無論別⼈人的作品有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幫忙解決,對雙⽅方都是提升,要抄也沒得抄,因為要抄就得⾃自⼰己先學會。

聽過許多⽼老師提起當年在建築系或設計系甚⾄至藝術系時被⽼老師極儘壓榨之能事,我想說雖然我知道在壓⼒力之中⼈人們能夠爆發出更強的能量,但前提是必須先「喜歡⽽而燃燒出熱誠」,否則壓榨只會帶來痛苦,⽽而喜歡了就不⼀一樣,這個學期我的⼯工作量⽐比⼤大⼀一更多,我甚⾄至有把握⾃自⼰己是在⼯工作室待得時間最⻑⾧長的⼈人,可是我⾮非常快樂,沈溺于挑戰⾃自⼰己的想法和設計。我很幸運我的學習過程不是⼀一上來就被壓榨,⼀一想到如果我⼀一開始學設計時也跟⽼老師在⼀一樣的環境,就很好奇⾃自⼰己撐不撐得過。但現在就不同,即使是夜深⼈人靜,燈⽕火闌珊的⼯工作室,孤單也多了⼀一種令⼈人沈醉的味道,因為我知道我正在完成⼀一件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

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指導,無論到了哪裡,我都會繼續學習,朝「了不起的設計師」邁進。

周靖翔 2014 .01 .21.

Page 31: 作品集
Page 32: 作品集

YZU DEPARTMENT OF DESIGN AND ART. DESIGN STUDIO.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