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無物

2
原文 索取無物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有一人將胡麻車,在嶮路中不得前。時將車者語彼 二人:「佐我推車,出此嶮路。」 二人答言:「與我何物?」 將車者言:「無物與汝。」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於平地。 與將車人言:「與我物來。」 答言:「無物。」 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 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和,是為假名。 世俗凡夫,若無物者,便生無所有處,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 無作。 ◎白話 從前有兩個人在路上走,看見有一個人推著一車胡麻,在坡道上進退不得。 推車的人對他們說:「請幫我推推車,通過這段坡道吧!」 他們二人問說:「要給我們什麼報答啊?」 推車的人說:「沒有東西給你們啊!」 當時這兩人就幫他把車子推到平地,跟他說:「給我們東西吧!」 推車的人說:「沒有東西!」 其中一個人又要求:「那就給我們沒有東西吧!」 第二個人笑笑著說:「算了吧,他沒有東西給我們,也沒關係啦!」 第一位堅持說:「他說沒有東西給我們,就應該有『沒有東西』這個東西!」

Upload: ken-king

Post on 24-Mar-2016

2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索取無物, articles , essays

TRANSCRIPT

Page 1: 索取無物

原文 《索取無物》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有一人將胡麻車,在嶮路中不得前。時將車者語彼

二人:「佐我推車,出此嶮路。」

二人答言:「與我何物?」

將車者言:「無物與汝。」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於平地。

與將車人言:「與我物來。」

答言:「無物。」

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

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和,是為假名。

世俗凡夫,若無物者,便生無所有處,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

無作。

◎白話

從前有兩個人在路上走,看見有一個人推著一車胡麻,在坡道上進退不得。

推車的人對他們說:「請幫我推推車,通過這段坡道吧!」

他們二人問說:「要給我們什麼報答啊?」

推車的人說:「沒有東西給你們啊!」

當時這兩人就幫他把車子推到平地,跟他說:「給我們東西吧!」

推車的人說:「沒有東西!」

其中一個人又要求:「那就給我們沒有東西吧!」

第二個人笑笑著說:「算了吧,他沒有東西給我們,也沒關係啦!」

第一位堅持說:「他說沒有東西給我們,就應該有『沒有東西』這個東西!」

Page 2: 索取無物

第二位就說:「所謂『沒有東西』不過是幾個字合起來的一個名詞,只是一

種假名而已,不表示有個什麼東西啦!」

世俗凡夫若執著於「沒有」這個假名,以為必定有一個相應的實物,就會追

求「無所有」的境界,反而執著於這個「無所有」。第二個人所說的:「沒有東

西」指的就是「無相」、「無所願求」、「無所造作」。

◎意涵

佛法建立 在「因緣」的基礎之上,所謂「因緣生故有、因緣滅故無。」萬法

都沒有真實的存在、無自體性、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說是「無相」,但是又

不能執著這個 「無」,所以「無相、無不相」才是諸法真實之相。明白了這一點,

對一切事物就能無所願求、不強求、不執著,也就不造作生死之業。

但是「無願」、「無作」並非無所作為,《金剛經》說的「無所住」,還要

「生其心」,所以於六度萬行,要一一如法精進修行,然而心中若無其事,一切

事來則應、物去不留,才是「無相」、「無願」、「無作」的真實義。

撰集/天竺‧僧伽斯那尊者 譯/南齊‧求那毗地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