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8
中国: 1. 中国计划增加一倍全球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2. “土十条”已上报国务院,拟用6-7年强化土壤污染治理 3. 中国首只巨灾债券境外发行成功 国际: 1. 新时期,新规则:重塑金融体系以适应可持续发展 2. 斯蒂格里茨:绿色经济有助于摆脱金融衰退 3. 莫迪:金砖银行首个项目应以环保为先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中国项目 责任编辑: 苏亭 连頔 欢迎您的意见和反馈:[email protected] 1. 全球气候相关债券已达 5977亿美元 2. 第一只中资企业海外绿 色债券发行 3. 绿色债券报告:是否应 该要求更多披露 Issue No. 2 July 2015 Green Finance Newsleer 绿

Upload: di-lian

Post on 14-Apr-2017

1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中国:

1. 中国计划增加一倍全球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2. “土十条”已上报国务院,拟用6-7年强化土壤污染治理

3. 中国首只巨灾债券境外发行成功

国际:

1. 新时期,新规则:重塑金融体系以适应可持续发展

2. 斯蒂格里茨:绿色经济有助于摆脱金融衰退

3. 莫迪:金砖银行首个项目应以环保为先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中国项目

责任编辑: 苏亭 连頔

欢迎您的意见和反馈:[email protected]

1. 全球气候相关债券已达

5977亿美元

2. 第一只中资企业海外绿

色债券发行

3. 绿色债券报告:是否应

该要求更多披露

Issue No. 2 July 2015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聚焦 :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

Page 2: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2

数字

本期摘要

5977亿美元

据《债券与气候变化:市场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气候相关债券总

量为597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0%。新增的债券(950亿美元)中近

三分之一是由于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增长。

3亿美元

7月17日,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成功协助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完成3亿美元境外债券发行,票面利率2.5%,期限3年,成为中

资企业发行的首单绿色债券。

6-7年 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被称作“土十条”的“全国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已经基本成型,并向国务院汇报,等待审批通过。

根据编制该计划的前期研究,环保部拟定了一个目标,即争取利用

六七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500亿美元

在上周四举行的乌法峰会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

国称将为新开发银行提供500亿美元(31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

资金,从而与西方借贷机构相抗衡。

本期聚焦在绿色债券。第一

篇新闻是关于绿色债券的市场规

模:全球唯一一份估算绿色债券

市场规模的报告发布。我们发

现,直到2015年中期,全球符合

“绿色”要求的债券已经有接近

6000 亿 美 元(3.64 万 亿 人 民

币),较上一年增加20%。其中有

“绿 色”标 签 的 为 660 亿 美 元

(4000亿人民币),仅占11%。在

“未贴标”债券中,中国发行的

比例最大,为33%,其中大部分来

自中国铁路总公司发行的铁道

债。

在绿色债券市场报告中,中

国还没有发行过“贴标”的绿色

债券,然而这个事实在简报发行

前几天被改变:第二篇新闻报道

了金风科技在7月18日发行了第一

只境外绿色债券,规模为 3亿美

元。尽管这是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

上的绿色债券,但是中国实质上的

绿色债券市场远不止此。由于没有

对绿色债券范围的明确界定,对这

个市场规模的估测差距很大,从上

万亿到几千亿美元不等。然而即使

是这些预测中的最低值也大大超出

全世界其他地区的总量。这说明中

国绿色债券的潜力巨大,只是因为

缺少对绿色债券的标准界定和相应

的操作规范而无法被纳入正式的绿

色债券范畴。

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最大的区

别在于募集资金的使用,而确保资

金使用的途径就是出具报告。第三

篇新闻从发行人和投资者各自的角

度分析了双方对于提高绿色债券

报告要求的对立观点。尽管投资

人希望得到更具体的债券信息披

露,但是并不愿意承担增加披露

所带来的资金成本上升。这使得

发行人更没有动力去支付额外的

成本增加信息披露。但是也有多

边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人自愿承诺

提高披露。在资金成本还没有明

显优势的情况下,专门披露环境

效果更多是市场营销的手段。随

着中国绿色债券相关规定即将出

台,笔者相信关于监管部门一定

会对资金使用的报告机制作出要

求。但是要想保证绿色债券对投

资者的吸引力,一些利息、税收

或者降低风险的政策扶持措施也

很重要。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Page 3: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3

聚焦

全球气候相关债券已达

5977亿美元

日前,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

了第四年的《债券与气候变化:市

场状况报告》,这是唯一一份预测

全球气候相关债券规模的报告。气

候相关债券包括没有贴标但是符合

气候相关要求的债券,以及贴上

“绿色”标签的债券。前者是指那

些募集资金用于气候方案融资但是

没有得到绿色标签的债券。

气候相关债券总量为5977亿美

元,较去年增长20%。新增的债券

(950亿美元)中近三分之一是由

于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增长。

气候相关债券的票据期限各有

不同,大多数在十年以上。这反映

出气候资产,如铁路基础设施,期

间较长的属性。与去年一致的是,

气候相关债券中的大部分都属于投

资级别(BBB-及以上)。所有气候

相关债券中,低碳交通最多,占到

70% (4188亿美元),其次是清洁

能源,占20%(1184亿美元)。其

余10%中包括建筑和工业、农林

业、废弃物和污染处理、水以及

其他。

截至2014年底绿色债券共发

行366亿美元,是2013年发行量的

三倍。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预测增

长的势头还会持续,2015年将到

达7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

除了数字增长之外,“绿色”标

签的债券市场也逐渐多元化,包

括用于废弃物和交通项目的公司

债券、美国绿色市政债券的发行

以及高收益绿色债券的增加。

绿色债券另一振奋人心的发

展在新兴市场。印度和中国是这

方面的先驱。从没有贴标的气候

相关债券规模考虑,这些市场,

特别是中国,有巨大的发行潜

力。

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各

类合格的绿色项目,大部分是可

再生能源或能效(建筑和工业)

项 目,其 他 项 目 类 型(水、交

通、废 弃 物、气 候 适 应、农 林

业)也在缓慢增长。

报告最后对政府作出十条建

议:

1. 公共部门进行战略性发行

2. 增加绿色项目在规划期间的透

明度

3. 增强绿色债券的风险回报

比:信用增级

4. 税收优惠

5. 通过国内基金要求刺激市

场需求

6. 人民银行刺激需求并召集

各方力量

7. 推动标准的建立,提高市

场一致性

8. 通过小型项目集合推动市

场创新和发展

9. 金融监管方法很重要

10. 加强国际合作

来源:http://www.climatebonds.net/2015/07/report-

launch-climate-aligned-bonds-universe-5977bn-2015-opportunities-climate-focused

第一只中资企业海外

绿色债券发行

7月17日,中国银行作为全

球协调人成功协助新疆金风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金风科技”)完成3亿美元境

外债券发行,票面利率2.5%,

期限3年,成为中资企业发行的

首单绿色债券。

这是继印度,台湾,澳大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图1:气候相关债券规模以

及贴标、不贴标债券比例

图2: 全球各行业绿色债券

发行分布

Page 4: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4

利亚和韩国以来,中国大陆发行的

第一支绿色债券。

本次债券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

提供备用信用证担保,穆迪评级公

司给予 A1的国际评级。债券在发

行认购环节获得了来自全球66个机

构投资者账户近5倍的超额认购。

绿色债券是满足发行透明、环

保承诺等条件,并保证募集资金专

门用于绿色项目的债券。中国银行

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承销

推广绿色债券,获得了国际投资人

的青睐,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融

资探索了新的融资概念。

金风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风

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以及风电整

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该笔债券是新

疆企业发行的首支境外债券,为金

风科技打通了国际债券市场的融资

途径,为企业提升海外综合竞争力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http://www.boc.cn/aboutboc/bi1/201507/

t20150717_5308785.html;

http://af.reuters.com/article/energyOilNews/idAFL4N0ZT25820150713

绿色债券报告:是否应

该要求更多披露

发行者的绿色债券环境影响报

告从在网站上难找的寥寥几段到长

达80页的文件都有。然而,考虑到

成本,有人质疑是否长就意味着更

好。

随着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对

于提高透明度、披露资金去向和环

境效果的呼声越来越高。

绿色债券的发行者群体进一步

扩大,目前已经包括了地产公司、

私募公司、车企和炼油公司,来

自分析师和非营利组织对于“洗

绿”风险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几家领头的金融机构在三月

发布了《绿色债券准则》(下称

《准则》)的第二版,作为对这

些要求的回应。这份自律性准则

旨在鼓励发行人提高透明度,以

便加强市场一致性。然而批评者

认为这还不够。

在近日的一封公开信中,17

家非营利组织写到:“《准则》

中声称的目标是增加透明度和披

露,然而在它的内容中,却明确

允许对绿色债券的重要信息有所

保留。这一点让人担忧。我们强

烈建议在《准则》中明确要求把

第二意见或其他保证、募集资金

使用和年度报告公诸于众。”

对成本的考虑

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都认为

绿色债券应该与其他一般债券定

价方式相同。有些发行人担心过

于细节的报告会增加债券的额外

成本,使这个正在爆发式增长的

市场急停。

少数一些发行人反对披露绿

色债券投向的项目,少数是因为

涉及到客户商业机密,大部分原

因是因为测量和报告环境影响会

增加繁重的负担。

美 林 银 行

美洲地区债务

资本市场总监

Suzanne Buchta

说,《准 则》

已经让绿色债

券的发行人增

加了一些额外“负担”,而定

价上又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她

也表示,包括大的投资人在内

的很多人都呼吁在《准则》中

要求更多细节报告。

投资者的声音

一些主要投资者通过“气

候风险投资者网络”(INCR)

(包括代表13万亿美元的110家

机构)通过2月发布的对于绿色

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期望声

明》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27家缔约方包括贝莱德集

团、加州教师退休基金、加州

公务员养老基金、太平洋资产

管理公司和苏黎世保险等,一

方面表示了对《准则》的支

持,一方面希望加强报告的结

构和内容。他们声称“落实该

准则或许会增加发行人的额外

成本,但是我们迫切希望他们

能在可行的范围内做到最

多。”

在新兴市场上的大型发行

人,即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MDB是)很乐意遵守该准则。

二月份,几家大型地区性发展

银行联合发布了《共同创造影

响报告的和谐框架》。该文大

体上与《准则》一致,鼓励发

行人报告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

目的总数和项目名称,并对能

效和新能源项目应报告的四个

指标进行规范。

来源:https://www.environmental-finance.com/

content/analysis/under-scrutiny-green-bond-impact-reporting.html?utm_source=706na&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alert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Page 5: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5

中国 证据表明投资者应遵循巴黎气候

大会的结果。”

但是,简报警告说中国减排

的努力可能偏离预期如果经济发

展受阻或是无法获取足够的天然

气来取代煤。 简报说,尽管中国

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并不

是一蹴而就的。 除此之外,潜在

的经济下行压力也是一个极大的

挑战。 其他的挑战包括需要鼓励

年轻人减少消耗以及为因产业升

级转型而失业的人找到新工作。

中国还需改善其相对较弱的

温室气体排放会计系统,并促进

各个领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简

报补充道,关键利益方在气候变

化的能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因

而提升公众意识,完善社会机制

依旧任重道远。

来源:http://www.rtcc.org/2015/07/02/china-plans-to-

double-global-capacity-of-wind-%20solar/#sthash.bxnuwtK4.1nVw1aQu.dpuf

“土十条”已上报国务

院, 拟用6-7年强化土

壤污染治理

在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

护部共同主办的“土壤与生态环

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

高层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李干杰透露,环保部会同相关部

门编制的被称作“土十条”的

“全 国 土 壤 污 染 防 治 行 动 计

划”,已经基本成型,并向国务

院汇报,等待审批通过。

他还透露,根据编制该计

划的前期研究,环保部拟定了

一个目标,即争取利用六七

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

遏制。为此,我国还将在第一

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

础上,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

详查工作,全面会诊土壤污染

现状,尽快摸清土壤污染家

底,为进一步搞好土壤污染防

治规划、计划和污染治理修复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

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

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

问 题。”李 干 杰 说,长 期 以

来,人们提到环境保护、污染

防治,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大

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而对

土壤环境保护则相对陌生。

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

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的人类活

动,我国因污染退化的土壤范

围不断扩大,土壤质量恶化加

剧。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结果,我国土壤环境

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

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

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

环境问题突出。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环

境形势,中国加快推进土壤污

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李干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中国计划增加一倍全球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

容量

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所表示,自 2020到2030年,中国

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相当于英国

每年国家电网发电总量。

最近中国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气

候变化承诺简报表示,在21世纪40

年代,平均每年新增非化石燃料装

机容量将会上升到90GW。

到2030年,新增的风能,核能

和太阳能将达到900GW。中国计划

安 装 比 当 今 全 球 更 多 的 风 能

(345GW)和太阳能(325GW),从

而使得装机容量总量翻一翻。

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所副主任邹冀联合编写的简报强

调,要实现中国的长期能源规划,

需要投资约6.6万亿美元。 简报说

中国对联合国气候协议所作出的贡

献将会为202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

后更快速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报还说中国将实现经济增长和降

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双重目标。简

报预测到2050年,单位能源消耗排

放量将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

61%。

GWG Energy 分 析 师 Gerard

Wynn表示,他们的分析表明了中国

减排目标对国内风能以及太阳能涨

幅的影响。“这显示了气候行动将

如何影响全球能源体系,并且提供

Page 6: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6

杰说,除了土壤环境问题的隐蔽性

和累积性使人们对脚下土地表层的

“变 化”不易觉察或不易感知

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一部像

《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

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要

素的专门性保护法律。目前,我国

土壤 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基本处

于空白状态。

来源: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98287.html

中国首只巨灾债券境外

成功发行

日前,中再产险发行的巨灾债

券PandaRe在境外获成功配售。该

债券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第一只由

中国保险机构发行的巨灾债券,也

是中国的巨灾风险首次在国际资本

市场得以分散。

PandaRe为本金不确定型浮动

利率债券,面值为5000万美元,到

期日为2018年7月9日。该债券由中

再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再产险作

为发起人,发行主体为设在百慕大

的特殊目的机构(SPV)PandaRe。

中再集团及中再产险以再保险转分

的方式,将其所承保的部分国内地

震 风 险 分 保 给 特 殊 目 的 机 构

PandaRe,再由PandaRe在境外资本

市场发行巨灾债券进行融资,以融

资本金为这部分风险提供全额抵押

保险保障。

该债券的承销商佳达证券常务

董事郭虹说,PandaRe债券发行已

于6月30日结束。投资者认购额超

出计划发行额5千万美元。在全球

巨灾债券发展的二十年历史中,

PandaRe债券是第一只由中国保

险、再保险公司作为发起人,并

将债券本金用于为中国的巨灾风

险提供保障的债券。

巨灾债券是保险机构通过发

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

的债券,将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

债券投资者。保险公司或者再保

险公司发行债券给投资人,承诺

定期支付利息,但是,一旦特定

的巨大自然灾害发生,投资者将

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投资本金。

一般来说,巨灾债券的发行

需要发行人(以再保险公司为

主)成 立 一 个 特 殊 目 的 机 构

(SPV),该SPV作为发行主体向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发行债券。与

普通公司债券不同的是,SPV会将

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用来持有低

风险证券,如国库券等,而且并

不会反映在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

上。巨灾债券的期限一般为2至3

年,按季度向投资者支付利息,

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上浮500到

1500个基点。巨灾债券的评级一

般在A到B级之间。由于巨灾债券

的支付取决于自然风险发生的概

率,与金融市场波动周期的相关

性弱,所以,一些机构投资者会

将其作为多元化配置的选择。

较高的收益反映出巨灾债

券相对高风险的特质。巨灾债

券的设计围绕着“超级”灾难

发生的概率,这种风险每年发

生的概率在1%左右,飓风、地

震为最常见的种类。一旦承保

风险发生,债券投资者的部分

或所有本金都会被用于灾难的

赔付。

不过,自从巨灾债券90年

代发明以来,只有卡特琳娜飓

风、日本东北大地震等极少违

约案例。全球范围内,巨灾债

券的发行规模呈上升趋势,

2013年全球发行在外的巨灾债

券总额已接近200亿美元。

目前,中国正加紧建立巨

灾保险制度,其中,涉及巨灾

保险的证券化问题,巨灾债券

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关于PandaRe债券发行对中

国保险市场的意义,郭虹说,

首先,该债券打通了通过可交

易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中国巨

灾风险的通道,为中国的巨灾

风险提供传统保险市场之外的

承保能力;其次,是多年来在

国内保险风险证券化理论研究

的落地实施,并为今后探索在

国内市场进行保险风险证券化

提供参照物;第三,保险风险

是众多另类投资资产中的一个

子类,PandaRe债券的发行也是

广义上的金融证券化的一个实

施案例。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

__biz=MjM5NDQ3Mzg0MQ==&mid=207986037&idx=2&sn=c2f2360472f264da8a12edbc72273783&scene=1&key=c76941211a49ab58de5e3ad250a58ab904ba31b2f78915aad00d1e9f9ffc5dcd09cfc973704ca6e49623f2f9e7d9d500&ascene=1&uin=MTMyMDM3MTkyMA%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4Ul1fjuULlvf9%2F0btKJXIoPRXsKmO3JUHSpo%2Bc9CYLXNP7qy4X0m0Nzz1%2BXOrwPR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Page 7: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7

国际

新时期,新规则:

重塑金融体系以适应可

持续发展

安盛保险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Inquiry”在巴黎安盛总部召开

高级研讨会。各方就“新时期,新

规则:重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进

行了讨论。

此 次 高 级 研 讨 会 由

“Inquiry”和安盛保险在巴黎共

同举办,与会者则来自于不同背景

和国家。会议起初阐述了自2008年

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监管成果,接

下来则主要关注在一些未决问题

上。这其中包括金融监管以及对可

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必要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和

副秘书长 Achim Steiner表示:

“当我们放眼今年年底即将在巴黎

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时,我们应当

明确培育新型的、资源高效技术,

完善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投

资,而这些投资是政府财政支出远

远无法满足的。这也就是联合国环

境 规 划 署 成 立‘Inquiry’的 原

因,希望通过它来调整金融体系,

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与会者重点讨论了五个“预警

信号”。这些“预警信号”会对金

融系统支持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经

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1. 金融体系缺乏稳定性:虽

然在市场监管上取得了一系列成

就,但是由于接二连三的风险,金

融体系仍然缺乏稳定性;

2. 缺乏管制:尽管有许多旨

在提高整个金融业的报告和透明

度的新标准;

3. 资本流动性:由于在资本

市场内,资本流动性过高,利率

过低,因而无法带来公共和私人

的长期投资;

4. 新兴经济体:可获取的全

球资本流动和资金来源较少;

5. 时间错配:尽管越来越多

的投资者需要长期多样的投资,

但是金融监管更倾向于流动性高

的,短期的同质投资。

会议期间还强调一些新兴经

济体应当在协调金融和可持续发

展的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巴西

中央银行副行长Luiz Avazu Pe-

reira da Silva表示:“巴西正

致力于通过金融教育限制过多债

务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特别

是针对于收入较低的群体。除此

之外,巴西在发放贷款时,针对

于生态环境风险较大的地区,也

会考虑该地区的环境标准。所有

这些努力的目的是把信贷供给和

社会责任更好地联系起来,促进

金融稳定。”

会议讨论的初步结果是:金

融风险的概念应当拓宽,需充分

考虑社会今天所面临的重大挑

战,首先就是气候变化。此举旨

在将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融入到监管机制中,并通

过修改过后的风险定价引导大型

金融机构的决策过程。

上述的五个“预警信号”及

其后果表明,目前仍有许多工作

要做。讨论主要围绕几个必须开

展的项目进行,比如推动规则制

定来囊括更多的政治视点,减

少制度化碎片。

来源:http://www.axa.com/lib/en/library/pr/

group/2015/document-unep_inquiry.aspx

斯蒂格里茨:

绿色经济有助于摆脱

金融衰退

在一次国际科学会议上自

由主义经济学家和紧缩政策的

抨击人、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

瑟 夫 约 瑟 夫 · 斯 蒂 格 里 茨

(Joseph Stiglitz)表示:污

染定价必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

一部分。

斯蒂格里茨表示:“创建

绿色经济不仅和经济发展的目

标相一致,而且还能促进经济

的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

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他认

为气候变化是全球经济发展中

最重要的问题。

斯蒂格里茨在气候变化大

会《我 们 共 同 的 未 来》中 呼

吁:在自愿联盟的基础上,对

碳排放采取强制性定价,才是

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

全球约有40个国家和20个

地区现已通过征税或者碳排放

交易计划对碳排放进行定价,

这覆盖了全球12%的温室气体。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Page 8: 绿色金融简报第2期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_Issue 2

8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碳排放的价格

过低,无法刺激低碳投资。

反对者表示对污染征税只会导

致企业向不征税的地方转移。这种

转移被称作“碳泄漏”。“为了应

对这个问题,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

应向外来转移企业收取关税”,斯

蒂格里茨说。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教授对当下

主导碳市场的跨国总量管制与排放

交易系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该系

统注定要失败。

在该系统下,国家与国家之间

可以在限定范围内对碳排放进行交

易。他认为给污染大国更多的排放

权并不公平。

斯蒂格里茨补充道,在今年12

月预计签署的国际协议基础上,各

国自愿减少碳排放并不足以规避气

候变化带来的危险。

目前碳减排的目标是保证全球

气温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不超

过2摄氏度。

来源:http://www.rtcc.org/2015/07/10/green-economy-

route-out-of-financial-slump-stiglitz/

莫迪:金砖银行首个项

目应以环保为先

本周,新兴经济体国家将签

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

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表

示,新开发银行的首个投资项目

应锁定在清洁能源领域。

在上周四举行的乌法峰会

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和南非五国称将为新开发银行提

供500亿美元(3110亿元人民币)

的“启动”资金,从而与西方借

贷机构相抗衡。

莫迪在距莫斯科东南部730英

里的乌法召开的峰会开幕式上说

道:“我希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

行的首个大型投资项目能够锁定

在清洁能源领域。”

与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开发银

行相比,联合国目前规模仅为100

亿美元的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就显得微不足道

了。乌法峰会召开前,新开发银

行主席就已表示,银行或将于明

年四月启动首个投资项目。

有人担心新开发银行缺少对

碳密集型投资项目的限制,如能

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廉价能源的

燃煤电厂等。而莫迪的话打消了

他们的疑虑。

尽管如此,太阳能电站、

抗旱作物等环保项目在新开发

银行投资金额中所占的比例依

然不甚明朗。

莫迪称气候变化问题是

“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

一”,并且各国需要在今年12

月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上做出 “重大决策”。他表

示,金砖国家有能力也有资源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

从而“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和

用得上这些技术”。

莫迪的中国伙伴习近平主

席表示,气候变化和全球发展

是2015年的“重中之重”。

新开发银行的各成员国分

别提供了100亿美元的资金,并

共同筹集了1000亿美元建立了

一个应急储备。

金砖国家共有30亿人口,

其GDP占全球GDP的20%,几乎与

美国持平。

2010年,金砖五国的温室

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40%,其中中国占 22%。因此,

金砖国家在国际气候协议谈判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到2030年,新兴经济体的

能源消费将大幅提高。然而印

度至今仍有3亿多人口无法获得

稳定的电力供应。中国和印度

在太阳能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将使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独

占鳌头。

来源: https://www.chinadialogue.net/blog/8042-

BRICS-bank-s-first-project-to-be-green-says-

Indian-PM-Modi/ch

Green Finance Newsletter

“创建绿色经济不仅和经济发展

的目标相一致,而且还能促进经济

的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需

求不足的情况下。”

约瑟夫·斯蒂格里茨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