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12
砥砺奋进的 . 186 . 5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 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调整完善 生育政策,卫生计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建立,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 按照“一体两翼”的思路,将发展医疗联合体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两个重要抓手,健全完善 分级诊疗的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高血压、 糖尿病为重点,在 80% 以上的地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鼓励大医院和基层形成 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截至 2017 6 月底,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 14 个省份正式出台医联体建设指导性文件。全国约 90% 的三级 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数达 321 个,占地市 级以上城市的 94.7%;截至 2017 6 月底,817 个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全国 832 个贫 困县的 98.2%2017 1-5 月,全国医疗机构上转患者 958.6 万例次,下转患者 239.6 万例次。加大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力度,推动改变基层服务模式,加快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 医秩序。2016 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22.2%,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 38.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达 80% 以上。 18 卫生计生事业长足发展 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Jul-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86 .

5年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

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调整完善

生育政策,卫生计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建立,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

按照“一体两翼”的思路,将发展医疗联合体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两个重要抓手,健全完善

分级诊疗的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高血压、

糖尿病为重点,在 80% 以上的地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鼓励大医院和基层形成

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截至 2017

年 6 月底,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 14 个省份正式出台医联体建设指导性文件。全国约 90% 的三级

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数达 321 个,占地市

级以上城市的 94.7%;截至 2017 年 6 月底,817 个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全国 832 个贫

困县的 98.2%;2017 年 1-5 月,全国医疗机构上转患者 958.6 万例次,下转患者 239.6 万例次。加大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力度,推动改变基层服务模式,加快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

医秩序。2016 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22.2%,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 38.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达 80% 以上。

18 卫生计生事业长足发展 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Page 2: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87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以药补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确立了 4 个国家级改革示范县,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扩大到 200 个,

1568 家城市公立医院已实施改革,2017 年所有公立医院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90% 的地市已经调整了医疗

技术服务项目价格,推动建立新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立医院公益

性,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国公立

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 10% 以下,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已从 2012 年 44.3% 降至 2016

年 38.1%,政府办医疗机构总收入增幅由 2012 年 21.3% 降至 2015 年 10.9%。

(三)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看病就医安全网更加牢固。

截至 2016 年,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合)人数超过 13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城乡居

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012 年的 240 元提高到 2017 年的 450 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

销比例分别稳定在 50% 和 75% 左右。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着力促进城乡居民享受公平受

益待遇。基本医保全面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基本

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6 年全国超过 1000 万人次受益,实际

报销比例比基本医保报销高 13 个百分点左右。创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截至 2016 年,已累计救助近 60 万

人。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范围从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

收入救助对象和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衔接,

全国 93% 的地区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费用“一站式”结算。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群众多样

化健康保险需求,2016 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 4042.5 亿元。

(四)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同步改革耗材采

专栏一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2016 年 5月,国务院医改办等 7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

医改办发〔2016〕1 号),标志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满足

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革新,是推动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全国范围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有序,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群众获得感

得到提升。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城乡居民就诊下沉效果逐步显现,健康管

理效益逐步提升,家庭医生“朋友”的概念和“贴心人”服务模式深入人心。

Page 3: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88 .

5年

购办法,全国已有 29 个省份对全部或部分高值耗材实行阳光采购,切实挤压虚高价格。全面实施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 88% 以上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启动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实现国

家药管平台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互联互通。确定医疗机构监测点开展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加强短缺药品、

低价药品和儿童用药的供应保障。加快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

中采购办法,推行“两票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逐步完善药品定价机制,大力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开

展专利药国家价格谈判,首批国家谈判的 3 个专利药降价幅度达 50% 以上。通过逐步放开或调整价格管理

权限,价格分类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逐步理顺,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

逐步开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正趋于合理。

(五)综合监管制度加快建立,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完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建立起政府监管主

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创新医疗保险监管方

式,加大对骗保欺诈等医保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应用医保智能审核技术,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购药

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及时、高效监控。强化药品全流程监管,以基本药物为重点,加大药品生产、

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抓好药品抽验和不良反应监测,中成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合格率持续保持在

97% 以上。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 2016 年底,民营医院达到 1.64 万个,比 2012 年增加了 6658 家,占医院总数的 56.4%;非公立医

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数达到 17.6 亿人次,占全国总诊疗人次数的 22%。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休闲娱乐、互联网等融合发展,鼓励和

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健康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医疗服务体系取得长足发展。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超过 98 万个,卫生人员总量达到

1117.3 万人,与 2012 年相比,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 1.94 人增加到 2.31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数由 1.85 人增长到 2.54 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 4.24 张增加到 5.37 张。

Page 4: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89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2-2016 年,中央共安排专项投资 1147 亿元,重点支持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地市级医院、儿童医疗服务机构、重大疾病防治设施等方面建设,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全面建设健康中国不断夯实基础。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已基本实现每个街道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个乡镇有一所卫

生院和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取得新成效,按照“省选设、

市县合、乡增强、村共享”的方式,启动全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工作。截至 2016 年底,

全国市、县、乡三级资源整合率达到 86.3%。

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口支援、技术辐射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国 1640 家三级

医院与 3758 家县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每年有约 17 万城市医务人员下基层常驻工作。

卫生总费用保持较快增长。2013-2016 年,卫生总费用年均名义增长 13.3%。2016 年卫生总费用为

46344.9 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分别为 30.0% 和 41.2%,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到

28.8%,为近 20 年来最低水平。

(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2016 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845.4 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

2012 年 26.7% 提高到 2016 年 32.2%。医护比由 2012 年的 1:0.95 转变为 2016 年的 1:1.10。

基层人才筑牢网底。2016 年底,基层卫生人员达到 367.4 万人,全科医生达到 20.9 万人,每万人口全

科医生 1.51 人。2016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达到 43.7 亿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诊疗人次的

55%。

高层次人才高端引领。2016 年底,医药卫生科研人才总量达到 9.19 万人年,卫生计生领域共有 200 名

4.24 4.55 4.85 5.11 5.37

1.942.04 2.12

2.22 2.31

1.85

2.042.20

2.372.54

1.5

2.0

2.5

3.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0

2

4

6

Page 5: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90 .

5年

院士,38 名“国医大师”, 48 人获得“白求恩奖章”。

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建立。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

度试点。十八大以来,基层卫生计生人才累计参加岗位培训 701.1 万人次,提升了服务能力。

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不断创新。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启动“农村订单定

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创新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

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工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促进人力资

源合理配置。

持续加大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招收规模突破 1万人,定向免费培养了 3.8

万名本科医学生,基本实现了为中西部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 1名本科医学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累计参加岗位培训 700 余万人次。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面向基层卫生计生人员的继续教育,通

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人数年均近 300 多万人。2011-2015 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约 60 亿元,支持各

地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卫

生管理人员培训以及县级骨干医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培养培训约 600 万人次。

(三)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得到强化。

开展以解决疾病诊疗问题为核心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对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引导医疗技术向

“强、精、尖”的方向发展。中央财政共支持包括中医在内的 90 个临床专科的 1701 个项目,覆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500 余家三级医院,20 个省份设立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

设项目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定印发了 30 余个专业、1212 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近 7000 家公立医院实行

了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全程管理转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加强了处方点评。2016 年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率降至 37.5%,较 2012 年降低 6.7 个百分点;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降至 8.7%,较 2012 年降低 5.4

个百分点。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6 年

对全国 3 千多家医疗机构 6400 万人次住院患者的医疗数据分析显示:三级公立医院总死亡率、手术患者死

亡率、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较上年分别降低 0.03%、0.07%、0.02%;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 10.18 天,

较上年减少 0.22 天;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 11836 元,较上年下降 1039 元。

(四)医疗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等活动,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2014 年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80% 的受访者认为过去 3 年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

变好、就医环境改善、医药费用报销更方便,超过 3/4 的人认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半数以上的人认为

Page 6: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91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就医时间变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增加、个人支付水平降低。2016 年,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达到 79.3

亿人次,出院人数 2.26 亿人,较 2012 年分别增长 15.2%、26.7%,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加快发展。

启动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31 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 44 家委属(管)医院均

实现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

20 个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联通,实现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积极发挥居民健康卡

保障群众健康的“金钥匙”作用,29 个省份共发放居民健康卡 1 亿多张。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实现基于电子

病历的信息化,部分医院开始探索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诊间结算、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移动支付

等服务。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稳步推进,6800 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

应用发展,在两省四市启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

专栏二 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产出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提升了医疗卫生临床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新

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自专项实施以来,累计 100 余个品种获得新

药证书,临床批件超过 150件,全球首个晚期胃癌治疗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

突破一批重大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为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覆盖

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在突发疫情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甲型 H1N1 流感

防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国产医疗设备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

常规设备已实现国产化,CT、MR、PET/CT 等大型医疗设备也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并走向国际

市场。三是微创技术等新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丰富了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手段。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探索出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挽救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无

数患者的生命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四

是加快科研基地体系建设。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11 个疾病专业领域认定了 32 家国家临

床医学研究中心,并联合千余家医疗机构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显著提升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和成果转

化效率。五是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与优秀的创新团队。在 2012-2016 年间,医学

科研共获得27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奖励,其中一等奖15项,

二等奖 264 项。

Page 7: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92 .

5年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工作成效显著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 2012 年的 25 元提高到 2016 年的 45 元,

截至 2016 年,服务项目扩大到 12 类,实施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逐步显现。截至 2016 年底,

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76.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 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 91.6% 和

91.1%,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 14562.8 万人。

(二)重大疾病防治策略不断优化。

一些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 艾滋病。艾滋病检测人次数由 2012 年的 1.0 亿人次增加到 2016 年的 1.7 亿人次,抗病毒治疗在治人

数从 17 万人增加到 49.5 万人,高危人群月均干预覆盖率保持在 70% 以上。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新发感

染率从 2012 年的 0.2% 下降至 2015 年的 0.11%,病死率从 2012 年的 8.1% 下降至 2015 年的 4.6%,母婴传

播率从 2012 年的 7.1% 下降至 2016 年的 5.7%。

2. 肺结核。2013-2016 年,全国累计发现并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 414 万例,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 2012

年的 70.6/10 万下降至 2016 年的 61/10 万,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 85% 以上。

3. 血吸虫病。认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人畜感染率明显下降,连续两年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国所有流行县(453 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广

西均通过了消除状态复核,不再作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4.地方病。十八大以来,全国 94.2%的碘缺乏病流行县实现消除目标,大幅降低了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

有效控制了大骨节病和克山病。

5. 包虫病。《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 年)》终期评估结果显示:全国流行区 6-12 岁儿童患

病情况达标率、犬感染情况和家畜患病情况总达标率分别为 96.6%、92.9%、92.8%,基本实现了防治目标。

6. 疟疾。2015 年,全国 99.86% 的流行县实现《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 年)》中期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疟疾报告(2015 年)》中已将我国由控制阶段国家列入消除阶段国家名单。

7. 慢性病。全国已建成 265 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高血压患者 9023 多万人、糖尿病患

者 2781 多万人。在高危人群中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等工作,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和早诊早治。

8.精神卫生。截至 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 2936家,开设床位数 43.3万张,精神科执业(助

理)医师 2.77 万人,较 2012 年增长 20.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严重精

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加大患者登记报告和随访服务。

Page 8: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93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推进。

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 2 亿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 2012-2016 年累计补

助约 4800 万人,农村住院分娩率从 2012 年的 98.8% 提高到 2016 年的 99.6%。截至 2016 年底 , 共为 452 万

贫困地区 6-24 个月婴幼儿每天提供一包营养包 , 为贫困地区 469 万新生儿开展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国

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2010-2016 年累计为 6045 万名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健康检查、风险评

估、咨询指导等 19 项孕前优生服务,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平均达 80% 以上。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累计筛查

214 万高危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累计筛查 610 余万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

干预项目累计筛查 338.9 万人。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饮用水水质和环境卫生监测网络,截至 2016 年底,

水质监测覆盖所有地市、县和 80% 的乡镇。2013 年启动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已覆盖

60 个城市 126 个监测点。加强职业病监测报告,截至 2016 年底,重点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和医用辐

射防护监测的地(市)覆盖率分别达到 84%、78% 和 75%。

(四)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

社会卫生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全面展开,2016 年,国家卫生城市比例达到

46%,国家卫生县城(乡镇)比例达到 3.58%。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6年,

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60% 左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0.4%,较 2012 年提高了 8.7 个百分点。

全民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 2012 年的 8.8% 提高到 2016 年的 10.3%,健康生活理念日益

深入人心。

(五)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管理不断强化。

十八大以来,不断健全血液管理制度,围绕“开源、节流、保安全”三个重点环节,综合施策,狠抓落实,

血液保障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不断提高。采血网点不断健全,2016 年,全国共设置固

定采血点 1262 个,采血车 1584 辆,分别较 2012 年增长 41.3% 和 2.3%。采血量逐年增加,2016 年全国共

有 14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采血总量达到 2360万单位,较上年分别增长 6.1%和 6.2%,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2010 年启动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2015 年底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血液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六)以科学监测评估为基础构建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防护网。

合理规划标准体系,全面完成食品标准清理整合。2016 年,完成近 5000 项食用农产品、食品质量、

食品卫生等标准的清理整合,统一公布为 400 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前标准总数达到 1224 项,涉及食

品安全指标 2 万多项。构筑覆盖全国城乡的风险监测网络。已在 2660 个县(区)设置食品污染监测点,将

8481家二级以上医院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累积获得1100万监测数据和70万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Page 9: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94 .

5年

四、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先后作出启动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的重大决策,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实

现了生育政策、服务管理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欢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增长进入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专栏三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以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

救援力量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具有

行业特点的卫生应急体系。卫生应急法规制度、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健全,

卫生应急运行机制全面优化。卫生应急基础建设得到强化,建立了 4 类 37 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

成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基地正在全

国布局。卫生应急学科建设积极推进,卫生应急科研创新和技术储备正在不断加强。已建成各级各

类卫生应急队伍 1.55 万支,平急结合的队员人数超过 20 万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尤其是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指挥协调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处

置能力得到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从原来的 5 天缩短到 4 小时内,实验室网络

已经具备在 72 小时内检测 300 余种病原体的能力。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围绕现场

检伤分类救治、伤员快速安全转运和医院批量收治“两点一线”,强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建设,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指导支持地方医学救援工作。按照“三最原则”和“六同步”措施

成功开展了四川芦山地震、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等多起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

国际影响大幅提升,积极引领了相关国际卫生应急救援行动,先后派遣 1200 多名医疗和公共卫生专

家赴西非工作,实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国内防控工作“严防控、零输入”和援非抗疫工作“打胜仗、

零感染”双重胜利。先后派员赴安哥拉、圭亚那、菲律宾、尼泊尔开展医学救援。

Page 10: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95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互联网 + 计划生育服务”为抓手,切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全面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推进多证合一、网上登记,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2016 年,全国生育登记共计 1370 万例,其中一

孩 909 万例,二孩 461 万例。全面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落实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安全避孕,

控制和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2016 年全国共完成避孕节育手术 2000 万例,提供避孕节育咨询 1

亿人次,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保持在 85% 左右。做好再生育咨询指导服务,2016 年提供取环、复通手

术 470万例。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人口基础信息共享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成全员人口数据库,

25 个省份实现在线实时更新,国家级全员人口数据库质量逐步提高。2016 年底,基本实现国家与省级计划

生育信息互联互通,初步形成国家出生人口和生育登记信息库。

( 三 ) 做好妇幼健康服务。

2016 年,中央下达预算内投资 29.1 亿元,支持 45 个市级和 202 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母婴安全

得到有力保障。婴儿死亡率由 2012 年的 10.3‰下降至 2016 年的 7.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 2012 年的

13.2‰下降至 2016 年的 10.2‰,孕产妇死亡率由 2012 年的 24.5/10 万下降至 2016 年的 19.9/10 万。开展重

点地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监测,重点监测孕妇建档人数、产科门诊量、产科床位使

用率、活产数等,定期收集各地母婴安全数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扩增服务资源,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四)家庭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稳步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加大计划生育特殊

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在全国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10.39.5 8.9

8.1 7.5

13.212 11.7

10.7 10.224.523.2 21.7

20.1 19.9

0

5

10

15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0

10

20

301/10

‰ 5 ‰ 1/10

Page 11: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砥砺奋进的

. 196 .

5年

项目,开展“健康家庭行动”和家庭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养老照护试点项目,切实增强广大家庭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全国整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示范活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五、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

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医院总诊

疗人次由 2012 年的 4.1 亿人次增加到 2016 年的 5.1 亿人次,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由 1636 万人增加到 2270

万人。2016 年,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3.48 人,97.5% 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4.3% 的乡镇卫生院、83.3% 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 62.8% 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

院普遍建立了中医“治未病科”或“治未病中心”。

(二)中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中医药“走出去”迈出重要步伐,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有 29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

18 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在服务外交大局中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卫生外交影响力不断提升,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卫生事务,提升我国在全球卫生外交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与全球卫生领域重大问题的讨论以及相关国际标准、规范的制订,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全面、务实、系统的推进多双边机制下的卫生合作,大力推动卫生领域合作纳入中美、中俄、中英、中法、

中以、中印尼和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紧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健康丝绸之路”

的建设,发布卫生领域“一带一路”三年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加强同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合作。

不断改革创新援外医疗队工作,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优化援外医疗队布局,探索医疗机

构间对口合作,派出短期义诊医疗队,卫生援外由单一的医疗援助逐步向涵盖公共卫生、医疗、对口合作、

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立体卫生援助方式转变。

推进两岸四地医疗卫生务实合作,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积极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港澳台地区签署的 8

项合作协议,推动与港澳台地区在医疗卫生服务及科研领域的合作,逐步形成了两岸四地卫生领域大交流

大促进大发展的格局。

报告及专栏撰稿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

Page 12: 18 - stats · (六)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 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6658家,占医院总数的56.4%;非公立医

. 197 .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新医改创出历史速度,走出构建健康中国关键一步。图为北京协和医院的药师给患者发放药物。

(罗晓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