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64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 金秋之际,我们如收获果实一般迎来了 006 期《筑研》的出版。 本期筑研围绕建构主题。“建构”一词是对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译,在西方如德国、 意大利、希腊和美国等 ,“tectonic”一词历经发展变化 , 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 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 的表现形式。它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 的综合反映。对于建构的思考,应当贯穿建筑的全过程,既要符合力学规律,又要遵循 结构特征;建构亦应当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的美学法则。 本期杂志全程记录采访了结构建筑学论坛,整理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收录文 章也紧紧围绕建结展开,同学们展示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学院近期的一些课 程也与建构息息相关,如春季研究生实验课程——竹构鸭寮。论坛与实验课程等一系列 学术活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一致好评。 杂志的成功出版离不开同学们勤劳的汗水和老师悉心的指导。本期的采访报道工作, 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老师同学的帮助,读者们的敦促亦是我们不 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在此,由衷地感谢大家! 本期主编:杨 2 0 1 5 年 10 月 Editor's Note

Upload: seuzhuyan

Post on 25-Jul-2016

25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 金秋之际,我们如收获果实一般迎来了006 期《筑研》的出版。 本期筑研围绕建构主题。“建构”一词是对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译,在西方如德国、 意大利、希腊和美国等,“tectonic”一词历经发展变化, 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 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 的表现形式。它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 的综合反映。对于建构的思考,应当贯穿建筑的全过程,既要符合力学规律,又要遵循 结构特征;建构亦应当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的美学法则。 本期杂志全程记录采访了结构建筑学论坛,整理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收录文 章也紧紧围绕建结展开,同学们展示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学院近期的一

TRANSCRIPT

Page 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

金秋之际,我们如收获果实一般迎来了 006 期《筑研》的出版。

本期筑研围绕建构主题。“建构”一词是对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译,在西方如德国、

意大利、希腊和美国等 ,“tectonic”一词历经发展变化 , 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

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

的表现形式。它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

的综合反映。对于建构的思考,应当贯穿建筑的全过程,既要符合力学规律,又要遵循

结构特征;建构亦应当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的美学法则。

本期杂志全程记录采访了结构建筑学论坛,整理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收录文

章也紧紧围绕建结展开,同学们展示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学院近期的一些课

程也与建构息息相关,如春季研究生实验课程——竹构鸭寮。论坛与实验课程等一系列

学术活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一致好评。

杂志的成功出版离不开同学们勤劳的汗水和老师悉心的指导。本期的采访报道工作,

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老师同学的帮助,读者们的敦促亦是我们不

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在此,由衷地感谢大家!

本期主编:杨 兵

2 0 1 5 年 10 月

编 者 絮 语Editor's Note

Page 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Page 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师言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误区 从青果巷改造项目说起(中) 东南学人系列访谈(一)

记录

论坛序言环游结构的建筑缺失的结构作为记忆容器的建筑结构美的建筑表达与建筑美的结构实现作为环境过滤器的透明结构新结构、新建筑

吾思基于力流重构的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 隆福寺胡同便利性更新研究 ——以 “中间思库·暑期学坊”课题成果“瓮城计”为例 关于信息时代城市形态演变的展望与思考 关于 1980 年代 “民族形式”与“建筑传统”话语交替的讨论欲望之镜——从“欲望”理论看建筑主题化现象

视界竹构鸭寮:稻鸭共养的建构主题——2015 春季研究生实验设计课程

色眼 人物黑与白天地之间

陈晓扬 004郑 炘 006张 雷 009

韩雨晨 028郑 星 037兰文龙 040田梦晓 043翟 炼 046

杨 兵 / 整理 013茆 羽 / 整理 014白宇泓 / 整理 016 宋文颖 / 整理 018朱思洁 / 整理 020赵芸婷 / 整理 023肖华杰 / 整理 025

仙田满 / 讲演傅筱 / 讲演

宫本佳明 / 讲演汪大绥 / 讲演佐藤纯 / 讲演

孙逊 / 讲演

刘静萍 050

吴贝西 056黄盟等 058

魏云琪等 060

目 录

1

Page 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TEACHERS' WORDSSeveral Msunderstandings of 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Talking from the Qiguo Lane Renovation Project(Middle) Southeast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lumni Interview Series(First)

RECORDATION Forum PerfaceArchitecture of Rounding StructureLack of StructureArchitecture as the Memorial Container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 of Structural Beauty and StructuralAchievement of Architectural BeautyTransparent Structure as Environment FiltersNew structure、New Architecture

THINKING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DOM-INO Structure The Study on Convenience Renewal of Longfusi Region--A Case Study of 'Barbican Strategy' in the Inside-Out School Outlook and Thinking about Urban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Discussion on the Discourse Transition of 'National Form'a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during the 1980sDesire in Mirr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re' Theories to the Phenomenon of Architectural Thematization

PERSPECTIVEBamboo Duck Stable: Tectonic Manifesto of Rice-duck Mutualism --2015 spring graduate design course

COLOURS PeopleBlack&whiteUnder the sky

CHEN Xiaoyang 004ZHENG Xin 006ZHANG Lei 009

LIU Jingping 050

WU Beixi 056HUANG Meng et al. 058

WEI Yunqi et al. 060

CONTENTS

HAN Yuchen 028

ZHENG Xing 037

LAN Wenlong 040

TIAN Mengxiao 043

ZHAI Lian 046

YANG Bing/ editor 013MAO Yu/ editor 014

BAI Yuhong/ editor 016 SONG Wenying/ editor 018

ZHU Sijie/ editor 020 ZHAO Yunting/ editor 023

XIAO Huajie/ editor 025

SENDA Mitsuru/ lecturerFU Xiao/ lecturer

Katsuhiro Miyamoto/ lecturer

WANG Dasui/ lecturerJUN Sato/ lecturerSUN Xun/ lecturer

2

Page 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吕氏春秋》有云:“疾学在于尊师。”吾师之道,仰之弥高 , 钻之弥坚。吾师之言,出于实践,源自历练。本栏目力邀老师以真知灼见,为广大建筑学子指点迷津。 本期杂志有幸邀请到郑炘老师。郑炘老师近期获得未来建筑奖总冠军,本刊记者就其获奖作品进行了采访,同时他还对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指导与建议,篇幅所限,我们将分两期刊登。

师言

借“东南学人”活动之东风,本期吾师之言有幸邀请到陈晓扬、郑炘和张雷三位老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位老师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卓有成就,在此为广大建筑学子指点迷津: 陈晓扬老师从建筑被动节能设计的角度,指出了当下设计教学和实践中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误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之道;紧接上一期的访谈,儒雅深刻的郑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作为建筑学子时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在与张雷老师访谈的过程中,张老师提出了“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教导我们建筑师只有靠专注、持续思考、点滴积累,才能培养出“四两拨千金”的能力。

栏目主编:陈 乐

Page 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越来越快,绿色建筑

教育成为建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领域。然

而在绿色建筑领域,诸多的误区让人不得

不认真面对,厘清这些误区,有助于在学

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建筑的本质。

1. 气候是什么?我们玩空间 按照长期以来的建筑设计套路,涉及气

候的内容寥寥。比较惊讶的是,学生对于

气候常识的忽略。当被问到南京属属于哪

一气候区及特征时,多数同学不能回答或

者回答相当不肯定。这种在中学地理就学

习过的知识,在大学设计课上忽然要被运

用时,同学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里就存

在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学知

识而不是运用知识。当一些基本原理被掌

握之后,很少有教学环节去逼迫学生主动

去运用这些知识。设计课程与学生以前的

知识结构连接是很紧密的,几何、物理、

地理、生物甚至语文,都对设计有帮助,

画图对应几何,结构重力分配对应物理,

地域特征对应地理,人体尺度和感官对应

生物,介绍方案对应语言组织吧……可见,

我们的中学教育还是很重要的。按照本人

对我国中学教育的认知,这些知识的掌握

肯定是杠杠的。但是问题是,综合运用的

能力没有重点关注,而要解决一个综合问

题的时候,需要运用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再看看我们的大学课程,绿色建筑相关

课程也很多,建筑方面的,技术方面的,

每门课都是很需要的知识,而问题又在于,

每门课也就是“每门课”而已,课程之间

的纽带关系较弱。而恰恰绿色建筑设计是

个很综合的问题,结构、构造、建筑物理、

设备的知识都要用到。学生认知中,设计

课就是设计课,把建筑做漂亮是首要任务。

所以,在这种惯性下,即使已经掌握了一

定的气候知识,在设计中忽然要用到的时

候,第一感觉会是“哇,跨领域了”。在

设计中也不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到

设计中。比如冬天在北宿舍是如何寒冷阴

沉,教室占座又是如何誓死要占靠窗阳光

专座,夏天又是如何无情拒绝阳光等等,

这些经验在设计模式开启的时候,忘光光,

不会设身处地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去考虑房

间的气候性,曰“我们设计是玩空间!”

但其实,空间容纳的就是生活。一切知识

都可以用到设计当中,生活经验如此,课

程知识也是如此。所以,当学习每一门课

的时候,需要想一想,这些知识在设计当

中该如何运用。每个科目不是一个独立的

盒子,而是拼图中的一块。

2. 性能是什么?空间即形式 关注气候是关注建筑性能,关注空间却

简化成关注形式。教学中以“空间“为核心,

但是有时这个空间直接被理解成为“空间

形式”,关注的是空间视觉感好不好,空

间内外关系也是狭义理解成空间内外视觉

关系。在设计中,漂亮是最主导的决定要素。

比如在做院宅时,案例分析里那种内外空

间通透的图片打动人心,立面大片落地玻

璃,让起居室和庭院融为一体,确实很漂

亮。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整面墙都是玻璃

的设计作业,殊不知南京的气候条件下,

夏天南面大面积玻璃,如果没有遮阳,那

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误区撰稿人 / 陈晓扬 编辑 / 隋明明

[ 人物简介 ]: 陈晓扬,男, 从事建筑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被动节能设计与适宜技术,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被动节能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参加承担多项省部级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

科研项目。出版著作 2 部,在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国内国际会议中发表论文 20 余篇。指导学生获多项全国和省级奖励。

工程实践的主要方向为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及规划。

4

Page 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是灾难性的。而且甚至北面也出现了这样

的大片玻璃,在南京的冬天,那也是悲剧。

这就是注重形式,不注重建筑性能的结果。

以空间为核心,在建筑设计中确实没有方

向性错误,但是这个空间不能窄化为“空

间形式”,它应该是空间形式、空间性能、

空间建造等等这些概念的集合。

3. 绿色建筑就是技术集合 ? 一般一提到绿色建筑,就是一些绿色技

术,光伏板、各种热泵、光纤维、智能系

统等等。这些当然也是绿色建筑组成部分,

但是忽略了一点,设计本身其实就是绿色

技术,学设计的同学尤其要注意。被动式

设计就是用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法,让建筑

达到能源需求减少的目的。说直白一点,

就是你画的那几笔,里面能包含绿色技术。

这比起运用那些昂贵的设备技术,岂不是

要“绿色”得多?

墙厚、保温层、密封性、材料性能这些

围护结构指标会影响室内热环境,更奇妙

的是,空间设计、立面设计也会影响室内

热环境。比如在南京的房子,设计大片玻

璃时,就要想到,立面是否朝南,夏季是

否有遮阳;平面布局时,就要想到,哪些

辅助空间可以作为热缓冲层把主要空间包

裹起来;空间塑造时,就要想到,贯通的

横向和竖向空间,能否成为光和风的通道;

气派的中庭空间,要想到顶部有没有通风

口,避免夏季成为蒸笼;形体系数过大又

不想压缩形体时,可以想想,能不能局部

覆土;体量布局时,是采取分散凉快式还

是抱团取暖式。种种这些空间设计手法,

莫不与内部热环境有关,这是最“绿色”

的技术。在绿色建筑学习当中,这块内容

是最基础的。

4. 绿色技术可以拿来就用 ? 除了设计本身做到绿色之外,还可以选

择一些绿色技术辅助提升建筑性能。现在

形形色色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很多,多数

都是玲琅满目的技术集成。所谓示范,就

是要推广技术。去一次世博会或者某个绿

建论坛,能拿回来一堆各种技术的册子。

那设计一个绿色建筑的时候,可不可以把

那些示范技术拿来就用?个人回答是否定

的,因为多数绿色技术不具有通用性,在

夏热冬冷这个气候区更要当心。寒冷区和

夏热冬暖区的绿色技术要应对的问题相对

简单,前者尽量保温,后者尽量通风隔热,

所以在技术选择上相对容易。但是在夏热

冬冷区,同时要兼顾两者,不同季节的需

求截然相反,这就导致技术选择两难了。

太注重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就不行,太注

重通风散热,冬季室内又偏寒冷。

很多把别人技术拿来就用的案例,结果

令人尴尬。南京现在不少高层建筑赶时髦

都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从鼓楼走到新街

口逛一逛,数量还真不少。但是这种技术

发源与北欧,主要适应的是寒冷气候,在

南京用时,冬季效果自当不错,但是夏季

就糟糕了,就像建筑穿上了一层羽绒服一

样。比如南京银城大厦把双层玻璃幕墙拿

来用了,开启扇又不多,利用通风散热效

率低,在冬季如果是晴天,为了防止过热,

窗户都要全部开启,那夏天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抵消得热,不得不长时间开启空调。

前一阵有地方把屋顶都刷成浅色,减少屋

顶得热,这在地中海南部民居较为常见,

但人家那里气候也主要是为了防热。我们

这地方如果效仿,夏季是减少了得热,冬

季又会觉得阴冷。这种就是技术拿来主义

的后果,绿色技术有地域性。说实话,夏

热冬冷区的绿色技术一直是个难关,只有

很少数技术如外墙保温和窗气密性具有通

用性,其他的种种技术都有待优化和创新。

综合看来,误区在于把空间理解狭义化

了,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而且是关乎性能,

关乎气候的,空间设计本身可以提升建筑

各方面性能。技术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因

地制宜加以创新。

5

Page 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接上期)

筑研:郑老师,您当初上大学为什么会

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

郑炘:这个是很偶然的。那个年代我根

本没听说过建筑学(笑)。这么说吧,我

是七七届的,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当时

我还在“上山下乡”呢,听到这个消息以

后就跟生产队请假回家复习。考场设在乡

下另一个公社里。当时生产队赶着大车把

我们这些考生送过去,也挺有意思的。那

是改变命运的时刻。中国可能就这个样子:

你要赶上这班车,赶上了你就比较幸运了。

那个年代是从一个极端社会向常态社会的

转折时期。

哈建工给了我录取通知书,可能是因为

我的志愿上填了爱好美术。当时来河北招

生的老师(我后来的班主任),他说:“我

从一堆人中就找到你了”(笑)。其实当

时我并没有报这个学校(笑),因为我是

张家口发电厂的子弟,从小是在电厂大院

里长大的,我的第一志愿都是工业自动化

之类的,这在我们发电厂是非常好的专业。

当时那个老电厂是一笔工业遗产,后来都

给拆光了,重建的一个发电厂很丑陋。那

座老的发电厂,全是用清水砖砌的,很高

大的一个建筑物,是当时我们那个区里的

地标,就在京包线旁边,走到哪儿远远都

能看到那三座大水塔,高高的烟囱和车间,

非常漂亮。

我拿到通知书之后看到“建筑学”三个

字把我吓了一跳,这是个什么专业啊,没

听说过啊,造房子居然也能作为一个专业。

我就急了,跑到我们发电厂的基建处,我

想这一定跟基建处有关。基建处有一个工

程师,是同济大学结构专业毕业的。他说

这个专业好啊,当时我们都很羡慕的。听

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受一点了。但跟我想

的不一样,我当时想的是自动化那种,结

果居然学了一个建筑。后来学了建筑,觉

得还是很有趣的,至少我的那点绘画爱好

用上了。

筑研:那后来您的大学学习经历是怎样

的呢?

郑炘:当时我们(本科)是四年制。哈

建是一个挺不错的学校。一座楼把我们所

有的专业都放在里面,现在还在用,现在

整个建筑学院还都在里面,挺大的,是俄

国人做的,挺好的一个建筑,底下的墙有

一米多厚,窗台上面是可以睡觉的。我在

那儿呆了四年。

在那里教我的有一个叫哈雄文的老教

授,和杨廷宝先生是一代人,民国时代做

过内政部营建司的司长。他也是从美国回

来的。在他的辅导下我做过一个哈尔滨松

花江边的一个小俱乐部。那老师挺棒的,

当时都七十多岁了,他给了我五分,觉得

我做得挺好,我自己也觉得我好像知道了

些什么。后来我想我大概是接触了一个透

明性的问题,就是外边一层里边一层,能

透过外面一层猜测到里面的结构状态。这

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但是还没有那种自

觉。老师有没有想到这样引导我,也不一定。

四年之后毕业的时候,我本来是留在哈尔

滨的,当时的老师觉得我挺好的,大概大

三大四的时候就要我帮他们带一年级的初

步,所以他们七九、八零的都管我叫老师

从青果巷改造项目说起(中)记者 / 陈乐、隋明明、魏云琪 编辑 / 陈乐

图 1: 人物照片,郑炘摄影:隋明明

[ 人物简介 ]: 郑炘, 东南大学低碳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风景环境与建筑、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硕士课程《外部空间设计》(1995—2006)、博士课程

《城市建筑》(2000—2007)、博士学位课程《建筑与哲学》。

2015 年度未来建筑奖前不久在在法国戛纳揭晓,唯一的年度大奖——未来建筑奖总冠军,由郑忻老师领导的

常州青果巷项目团队获得。这是中国建筑师历年来在该项国际设计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获

得这一大奖。

[ 背景资料 ]:哈雄文,1927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32 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曾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营建司司长。1979 年哈工大建筑系建系以来,哈雄文教授曾长期任教研室主任,是哈工大建筑系第二任系主任,为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6

Page 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笑)。后来考到了南京工学院,导师是

杨廷宝先生和齐康先生。对于杨廷宝先生,

我之前在哈建并不了解,我们那个时代比

较封闭,只是有时候听老师们聊天说到杨

老挺厉害的。齐康先生呢,我知道他是因

为我们资料室里有一本画册是齐康画的,

我当时临摹了他很多作品呢(笑)。

在东大学了两年半毕业,后来就到了瑞

士 ETH。在东大这边,我在杨廷宝和齐康

两位老师那儿两年多里面受到了比较严格

的古典方面的训练,不管是中国的古典建

筑还是西方的古典建筑,训练都是严格的。

我这个人画图就是乱画,正式的图纸我会

好好画,但草图我比较随意。我画草图的

时候,杨老在我后面走来走去,他没好跟

我说,他就跟齐老师说,郑炘的线条我就

从来没见他从头画到尾,东一条西一条,

最后看好像还能看出那条线来。然后齐老

师看了我的草图说好像是跟他们不太一样,

不过大概的意思也有了。其实我就是乱画,

对于我不清楚的线条,我会同时画出几条

线来判断,肯定了以后再画一条。后来我

明白在南工要一笔一划这样画,其实我也

会,这就是属于建筑师的做法,习惯问题。

我和单踊一起去的 ETH。我的导师是克拉

默教授。这个老教授挺有趣的,他不怎么

做设计,但他会教设计。方式也不一样。

每次你给他看图,他不直接改图,而是告

诉你这儿不对那儿不对,你回去想,发现

他每次说的都很有道理的。他挂在嘴边的

一个词就是 logic,他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

要这么做,不能随便画。比如说我们做一

个住宅,门口旁边我们很习惯画草坪,点

一大堆点。他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草坪,

他说这个地方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然后

他给你做一个小狗撒尿的动作(笑),然

后我就笑,明白他的意思了,的确也没意

义呀,那是北边嘛,搞那么一小块草坪是

干什么,又晒不到太阳,还不如干干净净

全是铺地。

他给我的启示是设计是要讲道理的。另

外一个就是教设计不一定要手把手教,老

师可以告诉学生道理,但具体的表达学生

自会有他的办法。他一直在问你为什么,

这让你很伤脑筋,但这也让你养成了一个

习惯。不只是做设计,还有做研究,看书,

写文章时,逻辑都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定要保持前后一致,要能连贯起来,变

成一个整体,至少在有限的范围内是能自

圆其说的。

筑研:从学生时代的学习到工作是有一

个过渡期的,会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您

觉得从学习到工作,需要做哪些准备?

郑炘:这个我倒是很难给你们一些建议。

因为我自己个人经历就是一直在学校里边,

所以这方面感受就没有那么强。而且我留

在学校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研究所,

是在齐老师那边,这一点跟系里的情况又

不太一样。

齐老师是看大方向的,他不会在意特别

具体的事情,我这一点上也是这样。我现

在也在办工作室,但我不会在具体的细节

上操心,我觉得空间要足够开阔,每个人

才能发挥自己。我的年轻时代也是这样。

当时留在研究所里干什么?我肯定也是迷

迷瞪瞪的,但那个时代跟现在不一样,没

这么忙,信息获取也没这么快。但是有一

点我是清楚的,就是你每天必须看点什么。

在你没设计可做的时候,你不能大眼瞪小

眼。你每天一定要做点事,这是我这么多

年下来的感觉。不管你在什么位置上,除

了你工作中正常的业务,你还需要做一些

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这很重要,也许你

当时觉得那些书没什么用,但时间长了以

后你会发现它们都是有用的。我们这代人

的知识构成很复杂,这跟我们所处的这个

转折时代是有关的。

我觉得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方面,也不一

定要按照既定的课程去学,知识是学不完

的,你知道怎么样获取它就可以了,这是

一个方法问题。所以我倒是不觉得我们这

代人在这方面有什么欠缺。可能对于没有

主动性的人来说,他会荒废掉,在我这代

人里荒废掉的太多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

事情。而你们这代人是接受过应试教育的。

现在有很多人对应试教育反感,我的看法

是它保证绝大部分人能受到基本的训练,

我觉得这也是对的。凭什么说应试教育就

出不了人才?人才培养不能过分强调外界

的作用,人才的出现最终是靠自己。你自

[ 背景资料 ]:在上世纪 80 年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曾大规模地派老师赴苏黎世高工(ETH)留学。今天香港中文大学的顾大庆老师,南京大学的丁沃沃,张雷老师等等都曾在 ETH 师从过克拉默(Klamel)教授,他们都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

7

Page 1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己是那块料,不管你在什么体制下你都是

人才。

在我们当时那个体制下是没有严格训练

的,最后凭什么来获得一定的位置呢?还

是要靠自己来做。我们那时候平时不和你

算账,但最终还是会给你设门槛,几百万

人拼高考的时候,那就是门槛,最后你能

不能进来是要拼的。而你们现在是一直给

你们设门槛,让你们习惯。道理都是一样的。

你要是有本事跨过这个门槛,那我就认为

你是人才。你说你有创造性,但就是跨不

过这个门槛,那还是你的能力有问题。

我刚才谈的好像没有回答你们的问题,

其实已经回答了。人生就是一个状态而已,

比如工作,我在一家设计单位工作。我不

去这家设计单位怎么办,好像现在还想不

到更好的方法,那我就去,去了以后怎么办,

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已,对不对,

你说是个螺丝钉啦什么的这都不重要,我

在这个位置上,我首先是要把这件事做好,

这是最基本的,你们要记住这句话——不

管到哪,只要是碰到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

你做成它了,就说明你有一定能力。在这

个基础上你再来谈别的。

我相信我们东南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做到

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所以这个你不要担

心。但是你不能满足于只做好这一点,否

则你就永远做那个螺丝钉了。不是说螺丝

钉不重要,我只是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要追

求的理想,去做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你

想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先把眼前的事情

收拾清楚,在这个之外,一定要开阔自己

的眼界。很多事情是有机遇在里边的,这

也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运气好你很快就

能够找到你想要的感觉,运气不好可能折

腾了好长时间还是达不到。有句老话说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点也对。

但是你总是要有些准备吧,机会是给有准

备的人。

另外一点是,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方向充

实自己。大学阶段的教育只是把你们引入

专业的领域,为你们打开一些专业的窗口,

帮助你们掌握学习方法。自学的能力是很

重要的,我更愿意称之为自我培养。

筑研:您从学生到现在的经历当中,有

做出哪些您觉得重要难忘的选择吗?

郑炘:这很难说,我这个人基本没选

择。比如说我本科生快毕业的时候,老师

让我留校我也觉得OK。但是因为那个时

代和苏联关系不好,那个地方离他们太近

了点儿,这个隐隐约约感觉有点不太舒服,

别的倒没有。我们这代人跟你们不太一样,

因为我们的历史记忆里面是有战争的阴影

在的。我从小在张家口。那个时候中国跟

苏联的关系非常紧张。我们厂区、学校地

下挖了一堆防空洞。也许觉得还是不安全,

后来又在山里修了防空洞。在漆黑的深夜

全厂职工家属做防空演习,摸黑往山里的

防空洞跑。

到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齐老师问我毕

业之后想干什么。那时候是国家组织分配,

不过已经人性化了,老师会问问你。当时

因为我老家在张家口,我觉得回北京离老

家近些。但是到北京什么地方会比较好呢?

我想的是到北京军区的设计院,研究生毕

业以后,至少应该是少尉的军衔吧,我觉

得这很棒。齐老师听我说要到北京军区的

设计院,愣了一会儿——因为我这个人组

织纪律观念比较差。齐老师常说我是慢半

拍。他没想到我这德性竟然还想去军队里

面混。“算啦,你哪儿也别去了,就留在

齐老师这儿吧。”我也没怎么想就说好。(笑)

我觉得留在学校里面还是挺好的。后来

想想,如果毕业以后跑到设计院里去干活

儿,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发展方向,可能现

在也会做得不错。但是我觉得那样可能会

少了些学术方面的思考。至少对我来说是

这样,我自幼体质较弱,没有能力从事强

度过大的工作,只能持之以恒地去做些事,

积少成多。在大学里,研究工作与我的兴

趣是一致的,这可能是我喜欢在学校工作

的原因。我一直在大学里面,我觉得教书

育人、做学问是很自然的事。教书育人要

求先行教育自己,对设计道理的探求、艺

术表现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就此意义而

言,做教师的就是要做到老学到老。不过,

教师还是要退休的,那么真正能作为毕生

去做的事就是做学问,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即为如此。

筑研:非常感谢。

8

Page 1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筑研:我们想了解一下张老师最近的实

践活动,比如您前不久成立的一个乡土建

筑研究中心,对于实践而言有哪些新的思

考?

张雷:去年年底,我在南京大学建筑与

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了“可持续乡土建筑研

究中心”。现在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

在上山下乡,实施项目主要在浙江杭州桐

庐县,正在实施的有六个项目,分布在桐

庐的三个乡,莪山乡,江南镇,富春江镇。

类型也挺多的,有住宅,先锋书店的公益

图书馆、民宿、精品酒店、博物馆 ( 陨石博

物馆和畲族文化博物馆)。莪山乡是杭州

的唯一少数民族乡,叫畲族乡,自称“山哈”,

意思是山里的客人。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下乡?我带了一门

研究生“基础理论课”,倡导“向没有建

筑师的建筑学习”,课上从来不讲国际大

师的案例,我给大家放的都是“没有建筑师”

的建筑。在这里,空间可以从“院落”和“聚

落”讲起,“院落”讲的是建筑内和外的关系,

“聚落”主要讲的是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是我一直以

来非常重要的想法。因为设计最终目的是

“为人”。我对大众所谓“设计感”是比

较反对的,因为真正关心生活,贴近生活

的设计越来越少。设计和生活越来越远,

也是因为现代资讯发达之后带来了纷繁的

信息,很多互联网的内容都是在考虑怎样

能吸引眼球,这些都是挺害人的。你要是

没有坚定信念,就会随波逐流,被时髦,

流行样式牵着鼻子走。

我在进行反思。实际上,中国开始接触

东南学人系列访谈(一)记者 / 陈乐、白宇泓、魏云琪 编辑 / 陈乐

图 1: 人物照片,张雷摄影:魏云琪

图 2: 八十年代南京工学院的学生作业,作者:许东亮

[ 人物简介 ]: 张雷,男,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1985 年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8 年东南

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 年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建筑设计与创作研究所所长;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12 年荣获第三届”瑞士建筑奖”(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s) 提名;2009 年 5 月获选英国 ICON 杂志全球

20 位最有未来影响力的青年建筑师;张雷建筑工作室被美国《建筑实录 (Architecture Record)》评选为 2008 年

全球十大设计先锋 (Design Vanguard 2008) 事务所。曾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千叶技术大学、瑞士苏

黎世高工等校客座教授、副教授、教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客座评审。

所谓“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是从我们这

一代开始的。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没学过

现代建筑,还是做古典的训练,通过做渲染,

学习风格来学习设计。例如,做中式的古

典立面渲染,西方的古典立面渲染,谈论

的是建筑的比例如何好看,还没谈到空间。

当时南京工学院老师都非常好,基本功很

扎实,虽然没有讲空间,但是画平面是非

常理性的。而这事实上是平面的理性主义

加上立面的风格。所以当时学建筑不会去

做模型,模型都是表现模型,不会像我们

今天研究三维的问题,而只是从平面的一

些泡泡图出发。好在老师自己都有很好的

修养,从中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今天

这种老师已经很少了。

事实上,今天说的中国当代建筑,中国

青年建筑师,都是近二十年来现代主义培

养出来的。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

国才出现有现代主义意识的建筑师。那么

为什么要反思现代主义呢?现代主义到今

天也就一百年左右,你们也学了大量的现

代主义作品。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当

时被称作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品流传至今并

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的还有多少?相比之下,

我们再看一下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如果到乡村聚落中去,它们中有的都已经

存在四五百年了,现在还使用得非常好。

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觉得

这个很好。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建筑师值得

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没有建筑师”

的建筑这么有生命力?它们为什么能打动

人?

实际上,建筑和人是直接对应的,中间

9

Page 1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并不存在一个叫做“设计”的东西。也就

是说“建筑”和“生活”是在一起的。建

筑是完全从需求来的,它所有材料,建造

方式的选择都是非常合理的,所以它才能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也不是因为个人的一些“怀旧恋乡”,

才成立的乡土建筑研究中心。现在的一些

建筑师也很喜欢“乡下”,觉得很有感觉。

但是觉得很好玩很有感觉,和在里面工作

是两码事。因此,下乡能够在思想上,在

价值观上,让我们对建筑和生活有更好的

认知。然后我们就能找到因地制宜的可持

续的方式,创造出更加宜人,和人关系更

加好的建筑。多去发掘民间智慧,而不是

所谓形式感和设计感。最近我们在和几个

事务所一起做成都的一个综合体项目,实

际上,我们就在尝试怎样把“农村的东西”

用上去。

所以,我把它看做是解决现今设计困境

的一个途径,但是你确实需要花时间,你

需要有情怀,你需要敬畏自然。现在很多

建筑师也到农村去,把城里无法实现的理

想转移到乡村,制造一些话题……但我自

认为建筑师是“工科生”,所谓工科生就

是建筑师是要解决问题的,而设计就是解

决问题,而不是去制造“话题”。

筑研:“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

在学校教学方面如何落实呢?

张雷:就是应该下乡。老师应该带你们

下乡。今年研一的学生,我就把他们拉到

农村去了,并不是说去做设计,实际上是

去理解生活。设计是为人,为生活,听上

去很简单,design for people,但是要真正

理解它,恐怕得花几十年的时间。那么,

说到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很多人都没去过

农村,都是在城里长大的吧。

但是,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乡村生活的

年轻人,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东西叫故

乡。那是你祖祖辈辈通过基因传下来的。

你们可能认为人类的知识大部分是学校里

教的,但其实不是的,人的智慧是通过一

代代人传下来的。基因是进化的,但是它

又是传承的。以前没有城市,人们都在乡

下长大。所以,你让小孩画画,画出“故乡”

的样子,他们不会画出平顶的房子,都是

坡顶的。大部分都没生活过在这个地方,

是怎么知道这个形式的呢?这个其实是人

类的基本技能,造房子是人类的基本技能。

所以,不管你是否在农村生活过,你会对

那个地方的生活有亲近感。在农村生活的

小孩,也许感受的东西更加丰富。再回到

之前说的成都的项目,它是一个青年社区,

所谓“青年社区”就是说房子很小很便宜,

让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也能承担得起。当时

我给它取的名字叫“天上人间”。青年人

都想“飞翔”,怀有理想,都想出去,但

内心深处还是有个东西叫“故乡”,在故

乡,可以缓释你的工作压力,这是两个极

端。我对我的助手从来不谈设计手法,我

们最终还是要关注价值观的问题,因为设

计是跟人有关系的,而光有价值观也不行,

还要有智慧,要有具体的办法。

筑研:如何挖掘中国乡土建筑?中国

建筑师如何做到像日本建筑师那样有所传

承?

张雷:我不知道这个事情会导致什么结

果。现在我们谈日本建筑师要很多年很多

人的一个积累,而不是急功近利。中国当

代建筑发展起来 90 年代起到现在也就 20

多年。很多事情不是急于求成。要很多人,

像日本的传承是连续的,我一直认为中国

20 多年建筑的发展也已经算优秀了。建筑

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师能够与国际

对话。我们对于这件事情要有信心,至于

我们这个当代乡土有什么结果,我个人希

望在我退休的时候能有 10 个我还满意,还

有生命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中国大部

分的房子不是这样,经不起考验。一开始

很新鲜,但是一两年以后就不耐看,时效

过了。

筑研:您怎么将您在乡土建筑中所看到

的落实到实践中来?比如您刚刚说特别反

感“设计感”这些东西,那您在实际建造

中怎么加入这些(乡土建筑)元素并达到

想要的效果呢?

张雷:所谓的反“设计感”,是反那些

无病呻吟的,没有内容的,为了形式而形

式的东西。就建筑设计而言,你要对需求

有非常好的感知,但这并不妨碍你用创造

性的方式来满足需求。但是我们批的所谓

图 3:郑州郑东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具有公共性的漫步系统。

图 4:张雷老师在农村考察

10

Page 1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设计感”往往与需求无关,是建筑师的

个人趣味,是建筑师受一些潮流影响所表

达的形式上的东西,而不是说这么好看的

房子我反对,反对的应该是表面的,空洞的,

与需求无关的,受潮流影响的,完全表达

建筑师个人偏好一些东西。

筑研:能结合您扬州广福花园拆迁安置

小区的项目来谈一谈吗?

张雷:实际上我们拆迁不是拆的房子,

而是社区,是非常好的邻里关系。如果我

们认为规划是为人服务的话,那么最重要

的一点就是能够帮助在这儿生活的人重新

建立起社区归宿感。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往

往让大家失去归属感,安定不下来。那么

怎样通过规划设计来建立这种社区归属感

呢?你就需要研究这个项目里人员的活动

方式,更多地创造公共空间,让大家更好

地交流。所以建筑在规划设计中可能只是

很一般的东西,但是公共空间的营造上你

需要下功夫。你研究了这里人的生活习惯,

并通过公共空间把这些生活习惯表现出来,

促进了大家的交流。相比之下有时候公共

空间和建筑并没有多大关系,它可能只是

在景观营造里解决。

筑研:您当年在东大学习时有没有对您

影响比较大的老师或者课程?

张雷:比较喜欢的课程就是测绘吧。可

以出去玩嘛(笑)。当时很少有机会可以

出去,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大家一群同学

一起住在农村,一起测绘,一起玩,很开心。

大学里说实在的还是靠自己慢慢学慢慢

悟。建筑这个行业就是需要一直学习的,

没有毕业与否的差别,就算是毕业了,你

们也是不会做建筑的。你们刚开始工作时

一定是整天挨骂,因为你做的基本上都是

错的。我还好,没有人骂我(笑)。我可

能比较特殊,毕业之后直接留校开始教二

年级的设计。当时所谓的“教设计”也是

边教边学,这是当老师最好的状态。比学

生懂一点,但又不是全懂,所以会非常有

热情和学生一起研究。而我现在已经不适

合教学生了,在学校也很少上课,是职业

建筑师的角色,因为已经没有了耐心,好

多问题对我来说都非常简单,很容易就看

到答案。而最后这个答案都是非常简单的,

一个动作就解决了。建筑这个行业就是这

样,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决定,你

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想到。

筑研:您觉得您这种能力是怎么培养出

来的?

张雷:我觉得就是专注嘛。在东大做学

生的时候我的爱好非常广泛,几乎所有年

轻人的爱好我都玩得很好,画画,摄影,

写诗,舞蹈,田径。但是到现在,除了做

建筑之外我什么爱好都没有。到最后你会

发现只要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错了,这

就是专注。而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让你“不

专注”,比如互联网思维是很害人的,一

想到什么东西就想要成功,就是急功近利

嘛。但是建筑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专注,

没有这么多年一点点的积累,没有这么多

思考,没有花这么多时间,那你是不太可

能学好的。

筑研:对于国内建筑教育有什么看法?

张雷:教育的事情跟教师有关,和学校

和课程的设置无关。你们在大学里学到的

大部分课 3 年以后已经没有用了,重要的

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生时代根据自己

的爱好,各方面学一点,慢慢找到自己的

乐趣。乐趣这件事很重要,能保持对建筑

的热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变成

很苦的事情。在老师和业主那整天挨骂,

虽然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如果不是

热爱那就得烦心了。乐趣对我来说,我觉

得是一种挑战,是把房子一步步建起来,

是一种信念的培养。

筑研:谢谢张老师!

图 4:扬州广福花园拆迁安置小区,规划方案设定了尊重传统习俗和习惯、充分关怀老年生活等四项基本规划原则,对拆迁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11

Page 1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记录

暮春时节在东大举行了“结构建筑学论坛”,本期《筑研》全程记录并整理了六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建筑结构的报告。 仙田满展现了一个丰富变化的空间所指向的空间形式;汪大绥解释结构美应有的判断标准;傅筱阐述了合理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经济的建筑的语言,不仅需要高度跨度悬挑的技术挑战,也需要经济实用接地气的结构设计;孙逊认为结构理性需要适当的表达,需要建筑师更多的思考;宫本佳明借助自己三个作品阐述了建筑承托我们记忆的存在;佐藤淳表达了结构或新的材料,除了达到结构安全性外,更高要求上可以达到环境治愈。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报告对结构与建筑有非常全面的探讨,让我们聆听与学习吧。

栏目主编:黄甥柑

Page 1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是建筑学的基本问

题。结构技术的变化是建筑形式更迭发展

的动力之一。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建筑

形态与结构的关系一直以丰富多彩的方式

演绎着不同文化的物质特征。

日本建筑学会(A.I.J)在 2014-2015

年期间,与中国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所高校

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共同主办

“Archi-neering Design(A.N.D) 展 中

国巡展”。展览与 2015 年四月登陆南京东

南大学,与展览共襄盛举的还有结构建筑

学论坛。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建筑

结构等问题展开讨论,收获颇多。

本次展览与论坛致力于通过探讨结构技

术与建筑形态的关系,展现理性与感性在

共同创造下所能产生的各种可能。该系列

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当代中国建筑界对形态

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也能为我们重新思考

建筑形态与结构技术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

鉴。

论坛序言编辑 / 杨兵

论坛及展览照片

13

Page 1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大家好 , 这是我第一次到南京,但是我

第一次到中国是 1985 年,也就是非常久远

之前我就来到了中国。第一次到南京,我

非常荣幸的被邀请来参加此次的展览和论

坛。因为郭屹民在我的研究室,而且在中

国的项目也是和他一起完成的,所以这次

请郭屹民来翻译。

我 1967 年从东京工业大学毕业。然后

在事务所工作四年以后,就成立了自己的

环境设计研究所。我作为建筑师大概有 47

年了。有 35 年在大学教书。在今天宝贵的

时间里,我要把我的“环游结构”的理念

分享给大家。

在 1969 年,甚至在这之前,我就从

儿童玩具游戏里得到启发并运用到建筑,

72—82 年在日本大学当客座讲师的时候,

每年和学生一起做 5 个给儿童玩的设施。

老师也好,学生也罢,通过对这些游戏设

施的设计与制作,通过小朋友在里面玩时

对空间的反应,让学生理解,自己想做的

和他人的使用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这

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

生做的设计好不好,不在于教师,而在于

真正的使用者。把游具放那边,哪些游具

受小朋友欢迎,哪些游具不受欢迎。都是

能够通过游戏的人数,游戏的状态,一目

了然的。这才是对于一个建筑的真正评价。

通过一个玩具,人跟设计物的关系,我

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第一个阶段是

2-3 岁的小孩,他首先要学习这个东西怎

么玩,这是一个功能开发的阶段,然后 3-4

岁,通过对功能的掌握以后,他能够跳出

功能对他的限制,通过设计师预想之外的

方式来使用它。5-6 岁的小孩就是比较社

会化的。儿童成长的过称就是从个体向社

会前进的发展过程。无论是设计建筑还是

设计游具,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人

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性场所的提供。人和

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某一时间把他们结合

在一起,在我看来这在设计当中是非常重

要的。我们这里有15个不同游具,通过调研,

发现社会性大与小的区别。

怎么样的一种形式能与社会性结合?我

在学校三十几年的教书和调研中得到了原

型,也就是“环游结构”。将不同的道路、

广场,通过不同方式结合起来,这是我从

事建筑 30 几年来重要的原型图。

在当中没有写的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

件,一个是“环游性”,一个是“多样性”。

是所有环游建筑结构中必须具备的两个条

件。这是日本西北一个大概 20 万人口的小

城市的一个私立大学的图书馆。整个学校

的校园就这么大,是一个教会的学校,一

个年级 25 个人,规模非常小。学校要求用

这个地区非常盛产的木材作为主要材料来

造这么一个设施。我的基本想法是,像书

一样的,重新定义书和人的关系来表达空

间。和一般的图书馆平的地面表达不同,

通过不同种的阶梯状的方式,能够将书的

视觉性和空间感受呈现出来,

以半圆形为中心,将书形成环抱的空间

关系,平面上是半圆形的状态,剖面上是

钢筋混凝土加木结构加钢结构的混合结构。

书架和阅览台形成一体,阶梯状分布。图

书馆所在城市是秋田,秋田这个城市盛产

杉木,杉木木径较小,当地流行的材料大

约是 15 公分的方木材,设计条件是用这种

方木进行整个木结构的搭建。空间上的想

法是,用这种非常纤细的材料使得宽敞的

空间能够被感知。所有桌子在书架后面,

在看书的时候看不到你的头,当看完书,

把头抬起来时候,你就会看到整个空间。

环游结构的建筑仙田满 / 讲演 茆羽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仙田满

[ 人物简介 ]: 仙田满,男, 原日本建筑学会会长,日本著名建筑师。因环境设计而著称,自称为“环境设计师”,

研究时间、社会与建筑的关系。专注于儿童成长环境的研究和设计儿童空间,提倡“环游结构”。

14

Page 1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这次东南和南大的展览,土木学院也做

了这个结构模型。它和一般想法不大一样

的是用照相机快门方式开辟屋顶。这个网

球中心非常大,它有 1 万 5 千座的网球中心。

我们 2003 年做的这个设计,当时的日本是

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建造和结构,所以我

们在中国完成。日本有个特点:不做第一

个冒险的事情,而中国能做很多日本做不

到的事情,特别是很多 idea,中国愿意冒险。

这是剖面图,屋面关上去,这个顶还会

转。最大的问题除了结构上的,还有很多

构造上的要求。它有八片屋顶,也就造成

了屋面上有很长的缝。屋顶和屋顶闭合的

时候,怎么样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还有排

水问题。在下大雨的时候,如何能将水从

缝中排去以至于不漏水,是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派驻员工到中国 1 年半的时间,来全

程跟踪这个项目的最后的实施,也把很多

图纸换成了中文。这是个慢慢打开的情况。

下面一个项目是佛山的岭南民族体育馆。

这也是投标中了以后实施的项目。大概有

8 万平方米的规模。这是我的作品中规模最

大的项目。在一个公园中,他们要求做三

个馆——两个辅助馆,一个主馆——的体

育设施。这是三个馆的分布情况。这个馆

不仅是结构的问题,也是希望在亚热带地

区这种闷热的地方,能通过一种生态的方

法,得到采光,通风和人工控制光线。刚

才是把外面的条窗遮蔽起来,用人工照明

的方式来表现这张照片。这个就是把窗帘

全部打开以后,用自然光来表现的内部照

片。体育场馆的最大问题是能耗问题。它

的空调,灯光的用电是非常巨大的一笔费

用。我们不仅将一般的结构材料放在了外

面,使内部的空间显得更加的整齐。同时,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剖面,能够使采光,通

风能够自然地导向内部。在非必要的情况

下,尽量采用自然的能耗方式。这样能够

大大降低一般体育场馆能耗的费用。这个

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得到了国际

奥委会 IAKS 的最高奖。

这个是日本的一个棒球场,在兵库县,

在山区里面。所以该方案一半的屋顶是硬

顶,另一半的屋顶是用特氟龙的膜屋顶。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它同时要满足

进行棒球和足球两项比赛的要求。我们在

山谷里做的,所以也想做成人工的山的表

现。同时另一侧的特氟龙屋面是可以打开

的。当它打开的时候,可以在一个非常优

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比赛。南侧就是打开

的这样的一个照片。整个打开的屋顶是

60m,它的整个跨度是 230m。这是它的开

和闭的状况。这是入口。这个是 09 年完成

的广岛的一个棒球场。

棒球在中国很罕见,但是在日本,却是

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广岛的棒球场应

该是广岛最重要的体育设施。我们想在这

边解放一种既有的球场模式。球场是大家

买票以后才能去看比赛,买票进去的人可

以很好地看比赛,但是人不是很多的时候,

或者没有球票,或者是对这个体育项目感

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参与到这个

比赛当中,所以我们希望设计一个更开放

的球场。这是我们坐在新干线上看到的球

场情况。这是入口。因为时间有限,不能

具体讲。看台上有很多店铺,在买东西的

时候,可以直接看比赛。这也是一个混合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pc 结构和钢结构

三种混合在一起。通过三种不同的结构,

我们可以得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一种不

规则球场的可能性。这是个主要入口。我

做了很多的体育设施,我非常不喜欢的一

点是,很多体育设施非常封闭。它只对内

部的空间感兴趣。我的想法是,把内部环

境和外部环境联动起来。城市游泳馆它在

面对大的水面的时候,怎么使外面的水面

和里面的场馆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连续,这

是我一直以来在体育设施中思考的问题。

斋藤老师刚才在 PPT 里有所反映——我

九四年在京都做的游泳馆。这也是我和日

本的另一位建筑师,叫弹纪堰,一起完成

的设计。这个游泳馆就在桂离宫边上。上

面的那堆树就是桂离宫里的。这是它的一

个剖面图,整个游泳馆不是一个很大的体

量。它被埋在了地下,地面上只有一个屋面,

高出地面一点点。承蒙斋藤老师在这个设

计中花了很大精力,游泳馆非常敞亮。

这个是所有日本建筑师输给扎哈的日本

新国立体育场。这个屋面也是可开启式屋 (下转第 17 页)

15

Page 1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傅筱老师报告的题目是《缺失的结构》,

在整个报告中,傅老师以近代中国建筑发

展的这段历史为主线,回答了什么是“缺

失的结构”,以及当代建筑师如何理性和

正确地回应结构本身这件事情。

首先,傅老师向在座学生梳理 1920-

2015 年的这段中国的建筑历史,他大致以

风格为划分依据,将这段历史分为四个阶

段: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引入 - 技术理

性探索 - 建构研究。此处他强调后面两个

时期已经没有主义了,侧面反映我们于建

筑上拨乱反正的行事态度。

1、现代主义

1920 年以来,现代主义引入中国,该

时期务必提到的两个人——梁思成和杨廷

宝。两位堪称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究根

结底,他们是将布扎体系带到了中国,这

是一种基于美术体系在做建筑设计的方式,

但是他们的眼中不是没有结构,而是结构

没有被主动的应用。这个阶段在中国持续

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墨菲的“首都计

划”——可以接受西方的技术,但是不能

接受西方的形式,而必须用中国美术的优

点来统领西方的技术,而以“找到民族自尊”

为核心确定所谓固有形式,以致艺术和技

术是分离的。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 年起

中国筹建了“十个建筑”,这十个建筑基

本还是可以看出在是在寻求民族的自尊。

令人可悲的是在 1958-1978 年 20 年间,

诸如湖北麻城的“早稻可以猛产三万多斤,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黄牛拉不动”的新

闻数不胜数,整个中国陷入这种虚妄了谎

言中,建筑也难逃一劫,“双革”带来了“四

不用”——“不用钢筋不用砖不用水泥不

用木”,代以菱苦土和玻璃丝,菱苦土代

缺失的结构傅筱 / 讲演 白宇泓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傅筱

[ 人物简介 ]: 傅筱,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2008 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

青年骨干教师,现为集筑建筑工作室(Integrated Architecture Studio,1A)负责人,曾有许多建筑项目作品获奖。

1997 年 7 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 年 3 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

位。2006 年 1 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替墙,玻璃丝代替钢筋,以这种建造材料

建造的房子必然导致倾覆。与此对应的是

艰难的前进,大庆油田的“干打垒”的技术,

通过吸取夯土的技术为广大职工解决住宿,

但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僵化的原则使得

干打垒技术走向歪曲的方向。

2、后现代主义

八十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引入中国,

却是以一种误解的形式,真正意义上后现

代主义并非如此苍白,但在中国却被简化

成纯粹的装饰,所以冯世达先生说,“如

果说现代建筑是一部似通未通的历史,那

么后现代导致了一场混乱。”

3、技术理性探索

1998 年前后,张永和老师提出,“向

工业建筑学习,反对美术建筑”丁沃沃等

老师出版了《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张雷

老师提出“基本建筑”。这个时期被称为

技术理性探索。他们要把技术理性推向前

台,需要一种最合适的策略,这个时候他

们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表皮上,即窗户,这

也是正视中国现有的技术条件的结果。他

们选择对窗的探索,窗的开启扇和封闭是

分开的,这其实就是理性思维的结果,针

对了遮阳和视线不干扰的功能需求。

当时,建筑师还进行了许多技术讨论,

例如“拐角窗在砖砌的房子是不是具有合

理性,均质的框架,均质的梁隔构件是否

合理,木结构是要用螺钉还是用螺栓……”

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被大量的讨论,这些

讨论都非常有必要, 也正是这些讨论让大

家意识到建筑是一个理性建造的过程。

4、建构研究

建构与其说是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

法。当时是由杂志和学院课程共同推出的,

以朱涛等人的文章讲建构文化研究推向高

16

Page 1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潮。同时,一些建筑师也在做一些作品,

以丁沃沃老师做的江苏饭店为起点。建构

引入之后中国的建筑师对结构、构造、材料、

场地的认识已基本走向了正轨,但是建构

之后的问题在与我们从形式主义走向了技

术主流,所以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

中国来讲还是形式主流,但是技术理性探

索和建构研究是属于技术主流,结构并不

是那么清晰。

建构之后两个方向——“高大上”与“奇

奇怪怪”。然而建构之后的更可怕的答案

叫做“恶俗搞怪”。有幸的是,这不代表

中国的今天,中国的今天“建构之后的理

性回归”,新一轮的理性回归大家基本还

是从理性的技术的能源的场地本身需要的

功能的,去理性的从建筑的建造角度做出

了回答。

结构是什么?我们到底缺失了结构没

有,傅筱老师的理解是结构一直存在,缺

失的是对结构的意识,要懂得尊重结构,

合理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经济的建筑的语

言,我们不仅需要高度跨度悬挑的技术挑

战,也需要经济实用接地气的结构设计。

面,和上海的那个屋面的开关方式有点接

近。扎哈的体育场只有一个形态,它对于

体育进行的方式没有任何考虑。我希望这

个体育场是多功能的,外面的场地是全草

坪的,这个草坪在没有体育赛事的时候是

可以移进去的,球场可以移出来。场地可

以以一种变化的方式去实现。

最后,一个木结构的幼儿园。除了体育

设施,我还比较擅长儿童设施。日本的一

些幼儿园也在做一些更新,如何让儿童的

身心更加自由。通过全开敞的方式,儿童

在里面能够自由自在地学习和生活。它非

常自由灵活,中间是一个共同交流的大厅。

边上有一些非常自由的保育室,通过保育

室之间的连接和分割,能够让他们获得非

常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体验。结构上全是木

结构。这是三角形的木梁和折板屋面的结

合。这是中间的大屋面。用作结构的木型

材都不是很大,是因为希望用一种非常薄

的材料来形成大跨的空间。

不好意思,这才是最后一个。这是在熊

本的一个叫做南小国的木结构,也是木屋

顶的木结构。这个结构和日本的其他木结

构,通过抗震墙抗震的方式不同。它是通

过纯框架结构来做,所以用日本传统的掘

立柱,柱子插到基础下面的方式。这是镇

政府的小的会议场,平时不用的时候向市

民开放,作为市民用的多功能厅。这是小

的坡顶的小的建筑。

最后的结论。环游结构在我看来是开放

边界的多孔制的,是一个变化丰富的空间

指向的空间形式。通过内和外之间的打破,

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通过交流,能够唤醒

空间积极性。

谢谢大家!

(上接第 15 页)

17

Page 2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很多人认为建筑师只是做建筑,但对普

通人来说,建筑师更重要的是塑造诸多我

们生活的片段,例如日常的穿衣吃饭,这

些活动都是在建筑中发生的。 所以在我看

来,建筑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形体,

或许它们在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形

象,但又的确是承托我们记忆的存在。我

想借今天这个题目来大概介绍一下我的三

个作品。

第一个是我早期的一个住宅改建的作

品。也许大家并不清楚 1995 年 1 月份在日

本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在那场地震中,我

出生的房子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建筑受

到如此大的破坏,通常的反应是把它拆掉。

但作为一位职业建筑师,我想寻求一种可

以将它延续和保留下来的方式。图片所示,

这里有两套结构系统,右边的结构系统是

老房子原来的结构——传统的木构体系。

这所房子已经很古老,又遭受了如此大的

地震损毁,我们很担心它的稳固性,于是

增设了另一套结构系统与原有的木构系统

相配合,左边这张图反映的是新的结构系

统。原有的木结构加入钢结构后叠合形成

了现在这样的结构系统。这样的结构反映

在正面是一个大叉,很多人又称它作“大

叉房”(笑) 。原来的房子到如今大概有

115 年了,钢结构有 20 年,它不仅是拥有

两套结构系统,同时也使生活在其中的人

能感受到时间叠加的痕迹。在房间内榻榻

米的顶上,工字钢梁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

的叠合方式。在这个建筑的中央,大家看

到的这个斜向的桁架,是一个抵抗水平力

的非常重要的斜撑,而在传统建筑中通常

是用斜向的横梁。在二层,不同的结构方

式在空间中混合。我们希望时间能够在内

向的空间中得到叠加,并通过这种叠加,

作为记忆容器的建筑 宫本佳明 / 讲演 宋文颖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宫本佳明

[ 人物简介 ]: 宫本佳明,男,大阪市立大学教授,建筑家 2010 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工科建筑学专业特聘副教授;

2014 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环境学研究系社会文化环境学专业,副教授。

将记忆与现实重合在一处。

第二个设计是我继上一个住宅改建完成

十二年后的一个作品,当然也是受到了阪

神大地震的影响。前一个住宅的名字翻译

成中文是“全改建住宅”,这个作品则可

以称作“半改建住宅”。这所房子年代久远,

也在阪神大地震中受到很大破坏。我们的

想法是保留其中央两层的主体部分和屋面

结构,而对周围的一圈附属部分进行全新

改建。

如平面图所反映的,中央黑颜色的区域

是我们选择保留的部分,周围蓝颜色的区

域是我们重新建造的部分,不同的颜色代

表不同的建造年代,周围最老的部分已有

300 多年历史,中央主体部分是 100 年前

建造的。我们把周边的部分拆掉之后,新

建部分如图上红色部分所示,不仅得到新

加建的空间,而且新老部分间通过某种结

构系统连结在一起,这样老建筑在水平和

竖直方向的抗震性能都得到了提升。地震

发生的时候,中间的抗震墙可以将一部分

地震力消解,同时中央灰色主体部分的楼

板里加入的水平斜撑,能够将水平力均匀

传导到竖向支撑系统中。其中最难的地方

在于怎样排雨水。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在大

屋顶和小屋顶之间做了一些天沟,结构层

用了比较流行的 2*10 和 2*6 的木材。

这张照片上的墙构造工艺很古老,中间

是横向与竖向编织的竹子做骨架,然后将

土填进去。这片墙是 100 多年前扩建时加

建的一面墙,原本是内墙,所以施工是从

外侧展开,土是从外侧填进去的。同时,

我们不希望将原建筑漂亮的坡屋顶打掉,

这样正好可以形成新墙体上面承载一个老

屋顶的形象,我们在室内走着走着就可以

18

Page 2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看到老建筑的屋顶,通过这样一种直接的

关系将新老部分连结在一起。

这张照片在我看来是最有意思的一张,

这里有三种不同的墙,在这条线下面的白

墙正好是室内部分,线的上方是伸出老屋

顶的外墙部分,侧面是刚刚讲到的扩建时

的内墙,两种内墙一种外墙在此叠合在一

起。300 年前的房子扩建到 100 多年前,

再到如今,拆拆建建中建筑的形式不断融

合。我们不希望将建筑中所有时间的印痕

全部抹杀,而是希望通过某种形式将记忆

唤起。

第三个作品是在长野县深山老林中的一

座寺庙。它是一座新建的房子,如何以时

间为媒介在新建建筑中产生一种形式感,

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我希望建

造一个可以让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

场地附近有一幢 18 世纪 50 年代和 19 世纪

30 年代的房子,该如何建造新房子呢?我

们搜集了很多要素,认为原有的两座建筑

间最明显的联系是屋顶的形式,对日本人

或中国人来说,屋顶的形式至关重要,我

们希望借屋顶使新老建筑间产生对话。原

有建筑的剖面形式在新建房子中得到了一

定体现,通过这种具象与抽象的方式使时

代的印记再度呈现。

其次,关于流线,人们不是从正面或是

侧面进入建筑内部,而是从角部,所以角

部需要打开一些,从角部入口到偏殿通过

柱廊来承接。而且长野县降雪量很大,所

以除却结构本身及其形式感,我们同时需

要考虑建筑的雪荷载。我们试图建造一个

坚固的可持续利用的建筑,使其结构方式

能比较灵活地适应不同使用需求。将这种

持久性与临时性结合在一起,两种不同的

结构形式结合形成一种有趣的形式。

这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照片,先做好底

板,然后立三根柱子,上面再做屋面。这

些是建造屋顶时的木模板,非常精致,可

惜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想到在设计中将这种

美丽的形式凸显出来。可以看到的是配筋

做得非常漂亮。这边因为是短向,坡度非

常陡,我们没有支木模板现浇混凝土。屋

脊上吊了一根粉色的线,这根线在传统的

坡屋面的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中

它是帮助确认屋面形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标识,屋脊线非常重要。这是二十五个人

同时进行混凝土屋面浇筑的现场,因为坡

度很大,所以用的是流动性比较差的混凝

土,浇筑后基本是凝固的一堆,然后工人

用手抹匀,控制一下最后的形态。很多房

子是从下面开始建造,我们的这座房子却

是上部最重要。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下部是

灵活的木结构,两套结构系统的刚度不一

样,所以相互脱开。同时,因为需要玻璃

封闭形成内外气候边界,其安装就显得至

关重要,可以看到,玻璃的竖梃是从上面

的混凝土吊下来的。上下刚度不同的结构

系统通过玻璃幕墙来连接,幕墙的下部跟

木结构交接的地方是一条抗震缝,地震力

非常大的时候,这两部分是可以脱开滑动

的。如之前所说,我们的这座房子是从屋

顶开始建造的,也就是所有的构建都是从

屋顶开始的,通常幕墙的框是从地面开始

安装,我们的幕墙却是从屋面开始吊装的。

谢谢大家!

19

Page 2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建筑要美,结构也要美。因为美学本身

是一个很高深的学问,我自己认为我是不

好讲美学的,因为这个东西太深奥了。但

是作为一个结构工程师,我认为结构也应

该是美的。那么结构美应该有什么样的判

断标准呢?

结构美第一个方面是要符合力学的逻

辑。如果一个结构它在力学上是不合理的

话,它就没有谈美学的基础。符合力学逻

辑应该是结构美的一个前提。第二个方面

是构图要美。结构是由杆件和各种固件组

成。这个固件的搭配组合也要符合形式上

的美,简单的说,就是固件要匀称,各方

面要符合美的要求。第三个方面是细部的

美。我们过去粗糙惯了,现在建筑走向精

细化。在建筑走向精细化的同时,我们的

结构的部件也要力争这样。因为现在钢结

构多了以后,如果细部不讲究的话,结构

不会美。

谈几个我认为是比较经典的案例。西班

牙欧洲门在构图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结构最主要的元素,放在立面上表现出来

了。这个大门已经不少年了,在西班牙的

首都马德里,它的结构设计工程师是莱斯

利 . 罗伯逊,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美国结构

工程师。香港中国银行是跟我们中国华裔

建筑大师贝聿铭合作,创造了一个非常优

美的,巨型的结构。已经不存在的世界贸

易中心优美的形象,我个人非常留恋。现

在美国新建的 Freedom Tower,我觉得不

一定能代替它。所以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记

忆吧。

因为我认为美学这个东西很深奥,我讲

不好,还是结合两个具体的工程来谈一谈

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结构美的建筑表达的第一个工程是以中

结构美的建筑表达与建筑美的结构实现汪大绥 / 讲演 朱思洁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汪大绥

[ 人物简介 ]: 汪大绥,男,国家设计大师,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全国劳动模范。

央电视台的工程为例。中央电视台,华东

院和荷兰的 OMA 事务所,从 2002 年签订

设计合同,到 2012 年伦敦奥运会的前夕验

收竣工,花了十年的时间,解决了很多工

程上的困难,同时也有一些特点,我下面

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楼的形体的由来是什么呢?设想一

下地面上有一个边长为 160 米 *160 米的正

方形,这个正方形中心点的上空 760 米的

地方确定一个点,由这个点向正方形 4 个

角作 4 根射线,我们就得到一个四棱锥。

这个四棱锥就是央视体型的一个母题,它

所有的元素,都是由四棱锥的这个几何条

件所确定的。

这个四棱锥有四个角,我们中央是有两

个塔楼,一栋在东南角,一栋在西北角。

这个塔楼就顺着四棱锥的表面向上延伸。

这个四棱锥每个方向的倾斜度都是 6 度,

因此央视在每个方向的倾斜也是 6 度,因

为其表面跟四棱锥是吻合的,那么合成的

倾斜度大概就是 8 度左右。这两个楼对应

两个表面就是四棱锥的外表面。沿着往上

造,造到 160 米的地方,还是沿着这个四

棱锥的表面往外悬挑。两个楼悬挑以后呢,

它们的交线依然就是四棱锥的另外一条棱。

因为这个四棱锥的四条棱,每个楼各占了

一条棱,一个是东南棱,一个是西北的。

它们向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悬挑以后,这

两个面的交线,就是它的第三条棱。那么

后面的就是我们的裙房,是向东北方向挑

出,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裙房的东北角是

它的第四条棱。这四条棱就是我们央视大

楼最基本的要素。

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呢?央视的结构体

系,我们把它称之为支撑框筒体系,它是

没有内筒的。因为央视虽然有一个电梯井

20

Page 2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道,但是电梯井道起不到筒的作用,这是

因为央视大楼是斜的,而电梯井道是直的。

所以电梯井道在每层的位置都在变,在结

构上不好用它。我们充分利用他的外框,

外框的刚度不够,我们在外框上加斜撑。

央视创造了 75.6 米的悬挑,可能大家觉得

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数字,但是大家如果

看一下,它的悬挑部分的结构布置,也就

会觉得这个悬挑,其实还是可靠的。大家

可以看到我们是利用各层楼的梁中压杆,

在增加一些斜方向的斜拉杆,斜拉杆和压

杆组合起来,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弯矩。所

以这个悬挑虽然大,但它是非常安全可靠

的。现在整个的结构模型就是大家所看到

的这个样子。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外表皮的结构。投标

阶段曾设想它的外表皮是交叉双向支撑的,

但是对体型进行一些分析以后,我们判断

这个支撑所起的作用之后就得到了一张受

力图,通过受力图,我们会发现,它的受

力是非常不均匀的。那么从结构的合理性

角度出发,是不是可以把受力小的部分网

格弱化,把受力大的那部分网格强化,强

化也可能是加力,也可以是把断面加大,

总而言之使材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

力的分布对网格进行优化。我们感到非常

幸运的是,这种不均匀的网格,建筑师认

为也是非常不错的。于是在这一点上我们

达成共识,把力学受力合理作为一个前提,

然后用这种前提下布置出来的网格,来作

为我们建筑最终的外在表现。

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启示的。因为

央视大楼不是平面构成的,它是可以完全

展开的,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这个四条棱

围合起来是一栋楼,这个四条棱围合起来

是另外一栋楼。那么斜网格对这个棱相交

叉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到,所有的网格,

从这个面转到另一个面,都有对应的杆件

与它相呼应。不会出现一个杆件在这一个

面上终止,在另一个面上就没有了这个情

况。我们也是有意识这样做的。它的理由

一个是可以避免角部受力过大。我们也考

虑到,人看建筑物总是同时看到两个面,

如果同时看到两个面发现一些断头的斜撑

的话,视觉上就会不舒服,所以我们避免

了这种情况。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幕墙的布置,要把我

们这个斜撑网格反映出来。幕墙跟钢结构

是完全对应的。钢结构在节点部分做好连

接件,因为钢结构是钢结构厂加工的,幕

墙是幕墙厂加工的,然后给它们创造联系

的构件,幕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造起来。

给大家汇报的第二个题目就是建筑美的

结构实现。

以我们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个核

心项目——做世博轴为例。世博轴体量非

常巨大,长度要一公里,宽度要一百多米,

主要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主要是进退场的

安检,交通等等,非常重要。这个世博轴

是由索膜结构和钢结构组成,地下部分就

是常见的混凝土,两层地下室。它有六个

阳光谷,把阳光,空气和雨水引入到地下室,

使得地下室的通风,采光,能耗可以降低,

生态环境可以改善。但是这个阳光谷是非

常巨大的体量,最大的阳光谷,它的顶部

是个椭圆,它的直径达到 90 米,底部也要

20 米,一个大喇叭口。这个大喇叭口是一

个单层的网翘结构。

这么巨大的体量用单层的钢结构来实

现,有几个问题:第一,怎么找一个合理

的曲面?第二,在这个曲面上,它的杆件

应该如何布置?第三个,它的节点应该如

何造出来?

我们先确定了一个曲面的准则,因为建

筑师给了我们一个上面的边界和下面的边

界,中间他们有非常严格的定义,那么我

们结构就要给它一个定义。我们定义的结

构是什么呢?第一个最小势能的曲面,最

小变形能的曲面。它的准则是什么呢?是

应变能之和要最小。

怎么得到它的应变能之和呢?我们可以

从一个初始的形状做起,如果把这两点连

起来,就是一个直线,把这个直线作为起

始条件,然后在重力荷载条件下算它的应

变能。这个应变能可能不是最优的,然后

改变一下常量,改变了再来算,这样不断

地跌宕,最后会得到一个应变能最小的曲

面。这个曲面如果它的形状建筑师也满意

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下来。即曲

21

Page 2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面首先要找一个合理的形状。

然后我们就要划分网格。已经建成的网

格划分还是很漂亮的。但这个网格划分不

太容易。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首先用

等高线把它划出若干圈,我们可以跟建筑

师来商量,你希望的网格尺寸是在什么范

围以内。比如他说两米到两米五,我们就

可以把等高线上分出若干个点。这就是这

一圈上面网格的大体尺寸。然后我们再把

它展开到一个矩形上去,按照刚才的原则

就得到这个网格,然后对这个网格再逐步

加密。因为加密后的网格就符合建筑师的

要求了。比如两米到两米五,两米二左右。

我们在把这个网格投影到计算机的映射技

术上去,通过映射回到曲面上去。当然这

个网格不一定好看,它的疏密不均匀,因

为这个东西映射过来,原来大小差得很多,

投影过来还是差得很多。那怎么办呢?我

们就要对这个网格再进行优化。

这个网格的优化用了一种力学的方法,

就是我对所有杆件施加预应力。这个预应

力的数值是跟杆件的强度成正比的,因为

这个计算机最容易执行。我在施加预应力

的时候,我把所有的节点都锁定,把它约

束住,等到力加完以后把约束放开,放开

以后每个节点都是不平衡的。因为这个力

是我们任意定的,是根强度成正比的力,

在这个节点上显然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

时候力就会自己找地方,它就在这个曲面

上,长的就要缩短,短的就要拉长,根据

力密度软件,它能做到这一点。最后它就

会形成一个符合力学规律的杆件的分布。

比如说这个喇叭口的顶部,重量很轻,它

朝外翻,力是环拉力,它就有若干圈是水

平的,随着重力荷载的施加,杆件的受力

慢慢的也是以重力的压力为主了,他这个

杆件的方向自己就拐过来了。到底下就垂

直了,就变成压杆了。这种规律人工是叠

不出来的,但力学在这里起到了作用,最

后得到了一个很漂亮的网格布置,很均匀,

同时它也符合力的规律。

最后是节点。建筑师要求使用矩形方管

来做的,矩形管它就有两个轴,一个长轴

一个短轴,可是一根管子它在连接两个节

点,这两个节点的轴不是同一根轴,所以

杆件在交汇点,他们的角度之间的关系,

现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首先要从几何上解决问题,因为是用三

角形来模拟一个曲面,因此我们可以假定

相邻两个三角形,肯定不在一个面上的,

相邻两个三角形夹角的平分线,作为这根

杆件的主轴的方向。这种假定可以兼顾到

一根杆件的两端。然后在每个节点上有六

根杆件,六根杆件就有六个主轴,每根杆

件有个主轴,我们要找到这六根主轴的合

矢量,把他的矢量合成,合成以后就得到

一个主轴。这个主轴不是曲面上原来的主

轴,而是我们把杆件细分以后,我们人工

顶一出来的一个主轴。然后就可以找到这

个主轴跟所有杆件的夹角的一个关系,这

样才能定义一个节点。如果我们用圆杆的

话,这些问题都不存在,用矩形管这些问

题都来了。所以这个东西还是不太好办。

这个项目我们现在是离不了计算机,因

为几千个节点没有一个相同的,如果没有

计算机,用数据流来处理的话做不到。好

在现在我们都有这个手段。当我们可以确

定节点的各种要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

机器人的切割方法。然后可以组装一个节

点的模型。把这个模具拿到工厂里面去翻

砂做出毛坯。这个毛坯再经过加工,就成

了我们工程上所用的节点。这已经拿到工

地上,跟其他杆件已经焊上了,经过打磨

就非常漂亮。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建筑创作的优

美的体型,同样也给我们结构出了很多难

题,我们结构就是要迎难而上。好在现在

我们中国的建筑行业除了设计院之外,在

施工单位,钢结构制作单位,他们用计算

机的水平也已经很高。现在的机器人,在

我们的很多工程里都在用。

我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2

Page 2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作为环境过滤器的透明结构佐藤纯 / 讲演 赵芸婷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佐藤淳

[ 人物简介 ]: 佐藤淳,男,东京大学副教授,结构设计家。1993 年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1995 年 东京大学

研究生院工科建筑学专业硕士毕业,1995 ~ 1999 年 就职于木村俊彦结构设计事务所,2000 年 成立佐藤淳结构设

计事务所,2010 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工科建筑学专业特聘副教授,2014 年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环境学研究系社会

文化环境学专业,副教授。

我从事工作包括两个部分:在佐藤村事

务所和在东京大学关于结构设计研究的研

究室。无论是在结构设计事务所还是在学

校的研究室,都通过对材料和形态的分析

来研究结构设计的可能性。在我的研究和

分析中,通过透明和半透明的结构,一种

过滤环境的方式是可行的。我想通过我的

设计作品来和大家分享我的设计理念。为

了实现通过透明和半透明的材料将结构作

为环境的过滤器,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研

究:一是物理学方面,二是几何学方面,

通过两个方面的结合来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是物理学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玻璃

的结构性能的研究来实现透明的可能性。

这是我在 2008 年威尼斯双年展与石上纯也

合作的日本馆。高强度钢与玻璃结合实现

了非常纤细的结构形式。最初建筑师的模

型是一个极端的玻璃盒子,通过透明的玻

璃来制约环境。通过极端透明的玻璃盒子,

创造出与外界稍微不同的能生长植物的环

境。建筑师的想法是做一个给植物做的藤,

而不是给人用的空间,所以是一个物质消

失的建筑。我希望竭尽所能将结构做到最

细。第一个方法是加热使钢梁和钢板事先

反弯,荷载加上后使其变得竖直,这种方

法能够减少结构尺寸。然后我们开发了手

动解析系统,在无秩序的柱的分布中,通

过手动调整使力合理。通过这个方法实现

了 细 柱 直 径 为 16mm 到 32mm, 玻 璃 为

8mm 的纤细的结构。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在研究室所做的玻

璃结构的实验——用非常薄的膜贴在玻璃

上后增加玻璃本身的支撑强度的实验。这

个实验也是各种复杂情况中所出现的实验。

这是节点:中间是龙骨,龙骨两侧有玻璃

夹在中间。钢和玻璃的交接部分用弹性的

垫层将钢和玻璃交接在一起。这个材料并

没有暴露在外面,材料和结构的构成方式

是复杂的系统,首先有各种不同的材料,

材料的形状也有所不同,有杆件的也有板

状的,在此基础上,膜有不同的纹理贴附

在上面,膜的不同造成强度的不同。在这

个实验中,材料不仅是弹性的,同时还在

弹性的变化中呈现出塑性的反应。在此过

程中,会出现塑性铰的问题,和屈曲的结

构上的问题。为了解决通常结构杆件出现

的问题,我们利用复杂的骨骼组合增强结

构的性能。例如弹性垫层还有很好的吸能

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力学性能能够完美结

合。最难的就是玻璃,即如何将脆性材料

作为结构使用,如果玻璃的脆性性能得到

解决,就可以将这种材料推广,获得一种

真正的透明。这里还必须考虑塑性铰解决

屈曲的问题中,屈曲的固有值大小。通过

在力学范畴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希望实现

某种结构系统的可能性。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方法是手动最适化解

析的方式。这是和建筑师隈研吾合作的川

棚温泉交流中心项目。它的建筑形态是山

形多面体的不规则建筑。在钢结构形成的

三角形不规则框架内要将混凝土浇筑在里

面。我们首先在计算机中建立起多面体模

型,用手动的方式调节受力情况。为了简

化问题,用局部模型来说明原理。建模完

成后,通过颜色区分说明安全度,红色表

示强度不足的地方。在我们开发的软件中,

通过鼠标可以移动关节点,移动后,以红

绿蓝颜色杆件表示的结构强度会发生变化。

操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使红色的杆件消失。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自由地寻找自己想

做的形态,只要让红杆消失。红色的构件

出现就表示结构出现问题,在这个结构中,

23

Page 2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柱网是自由的。只有两个柱网时,我们可

以凭直觉判断结构是否可行,但是当出现

几百个柱网时,没有一个人能判断结构是

否可行。手动最适化解析的方式非常适合

不规则的柱网。通过这个软件还可以测试

在地震时结构对地震力的吸收力的大小。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知道力的实时的

情况。

下面这个项目就是用这个方法,以非常

肌理化的方式将结构表现出来。和山本理

显合作的函馆未来大学教学楼中,结构上

用菱形钢构件形成结构的基本支撑。这种

异性的钢结构支撑需要非常高超的焊接技

术。另一个用这种网格的方式所做的设计

是和小岛一浩合作的津田兽医诊所。6mm

的钢板形成的给兽医放药的隔板成为主要

的支撑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用的钢

网格没有背板。在这个方案中最重要的是

如何控制 6mm 钢板的屈曲问题。为了控制

钢板的屈曲,通过不同方向的组合抵消屈

曲。我们还用网格状的方式做了木结构。

在这个方案中对于几何学的控制就非常重

要。这是和隈研吾合作的 Sunnyhills,一

个极复杂的木构格构的建筑物。建筑师想

通过这个表皮控制光线和视线,抵御外部

的声音等,用日本传统的木构的方式,用

榫卯的交叉方式形成一个结构体。即便是

通过计算机的画面看也很难表现其复杂性。

如果能明白单一节点的组合方式,那么这

个结构的组合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结构的

原理是通过单一节点不断繁殖。在这个结

构中怎样让它发展出去又是不规则的方式,

我们需要对每一个部分的力学性能进行评

价。包括对力学性能中的荷载要求、变形,

还有物理性能方面的评鉴如防水、噪音隔

绝,同时还有建筑师的空间大小、尺度方

面的要求,这些方面综合评价。当然对于

最终繁殖形成的形状,建筑师最初是有一

个目标的形态的,我们尽量使最终形态与

目标形态接近。我们在做这样的由单元拼

接的结构时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对局部的

力的分析和对整体力学的分析,两者之间

是混合考虑的。还原到整体时,有时会有

复杂的几何学的问题,在与日本大学横川

老师合作的 icube 项目中就遇到了这个问

题。这个项目中要使 6cm 的木质 cube 在

尖角处连接起来,在顶点处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这个原则,结构可以很厚也可以很薄

也可以是渐变的方式。结构既可以非常粗

壮地堆积起来,也可以像布一样柔软的结

构,但是用同一个单元来完成。为了能够

将顶点和木块相互连接,我们设置了木块

交接的长度,分为三种不同的组合。然后

通过目标形态还原到局部。在连接时到底

取什么数值,我们采用了另外一个方案。

我们将两个方块作为一个单元解决,这样

两个木块的长度可以通过角度变化进行调

整,并且结构柔软性更好。通过这种方式,

形态得以形成。在连接当中,两个尖角的

连接也是有规则的。我们希望通过尖角的

连接使整体形态调整起来更方便。我们设

计了柔软的连接点。

我们刚才讲的力学和几何学的分析,在

workshop 层面上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这

是东京大学筱原老师研究室所做的研究:

把水桶打碎后通过桶形结构作为结构方式

连接,由于水桶两端大小不一,通过连接

可以形成非常自由的形态。连接有两个规

则,一是椭圆的周长应当一致,二是两者

之间的交点必须只有一个。通过一个四次

方程式,用计算的方法解析这种形式。

这是我们和美国学校今年三月份的

workshop,是用一种强度很高的玻璃做的

结构,比一般的玻璃强度高 8 倍。通过分析,

可以在玻璃上钻孔。我们做了 60cm 的高

强度板,让学生尝试这种材料能够做成什

么样的形态。这个玻璃的厚度只有 1.3cm,

因此结构上会遇到通常上的问题,即屈曲

该怎么解决。最终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设计,

一个非常不规整的拱一样的形态。外面还

有拉索。有三种不同的透明度,加上不同

的结构形态,形成了变化丰富的空间。这

在几何学上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态。有

一个问题就是在玻璃上钻孔时两个孔之间

的距离不能太大。我们希望用新的材料创

造我们没有看到过的空间。我们还可以做

灯光的实验,在晚上在玻璃上贴不同的膜,

形成和白天不同的效果。

我在东工大还做了一个结构设计的(下转第 26 页)

24

Page 2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交流非常荣幸,结构

才刚刚入门,却被逼来跨界,与建筑师来

交流。建筑师考虑文化、艺术美学多一些,

而结构工程师可能理性一些,更多考虑分

析与数值。

前面傅筱老师讲了近百年的历史,我可

能需要讲 2000 年,但是也非常快。(笑)

我这次主要想讲讲新结构,可能没有直接

的答案,需要大家从 2000 年里面去思考与

探索。后面还会讲一下结构的评价标准与

一些实践。

有一本书叫《建筑结构的奥秘》,作者

川口卫,讲了 1700 年结构没有什么进步。

从万神庙、索菲亚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

堂,还有唐代的木结构,比如我国的佛光

寺大殿,日本的东大寺。他们的跨度基本

在 30-40m 左 右, 都 在 50m 以 下。 但 是

18-19 世纪建筑跨度突飞猛进,例如新奥

尔良体育馆达到 200m 以上,用的是钢结

构网架结构,还有奈尔维的都灵展览馆,

巴黎的工业展览馆。公元 1700 年间,由于

材料没有突破,建筑的跨度没有很大跨越,

如果按照近几百年的发展速度,不知道未

来会发生什么,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高层

建筑上。高度上实现突破,比如美国的帝

国大厦,是钢筋混凝土的运用。1850 年的

水晶宫,采用了新结构,设计师是一个园

艺师帕克斯顿,平时只是一个搭搭花架的

园艺师,水晶宫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新结构,

一个进步。这些例子都是一些大跨度、超

高层,在这些例子里可能工程师的角色主

要一些。当然,也有一些结构建筑师,例

如沙里宁、奈尔维、卡拉特拉瓦,他们都

有学习结构的经历,他们做出来很多优秀

的结构建筑,比如坎培拉,弹性力学等等

有些地方甚至比结构工程师更加强,当然,

新结构、新建筑孙逊 / 讲演 肖华杰 / 整理

图 1: 人物照片,孙逊

[ 人物简介 ]: 孙逊,男,1971 年 5 月生,江苏省江都市人,博士学位。1990 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

3 年后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该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 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深造,

2002 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他们也有限制,经历有限,只能善于做某

一类型的建筑。这可能也是一个制约吧。

讲完历史,接下来我们讲讲新科技解放

思维。解决一个重力问题还是挺简单的,

他们有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所有的形式

都是空间的创造,墙面,楼板,曲面,离

散化后才有框架,网架。技术从简单到复杂,

现在有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比如钢制纤维、

GRC、3D 打印,还有什么透明建筑,透明

飞机,福斯特做的苹果店,玻璃楼梯,玻

璃扶手就是结构。可能这些材料颠覆了我

们的思维。这些新技术的问题是解决如何

连接,以前的材料钢铁和钢筋混凝土也是。

我再谈一个结构实践案例——深圳的安信

金融大厦。第一名的方案结构不是很合理,

好像还是国内四位建筑师评选出来的,没

有一个结构工程师,(笑),后来甲方选

择了第二名的方案。回归到结构建筑学,

我们结构主要讲跨越、遮盖与生长。从技

术的看,你只要给结构工程师一个支点,

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你想得到就必须

付出,例如你让一个人举哑铃,就必须让

他长出粗腿(笑),否则就是美女举一个

小哑铃,做一个样子。

前面的结构建筑学,都是讲一些大跨、

跨越与遮盖,我们应该向机械工程学习。

比如仙台研究中心,我不说它的建筑学成

就,用我的说法,他的楼盖就是用盖航母

的方法盖楼盖,双层钢板,中间带肋。我

们结构的评价标准,讲究的更多的是效率

与巧妙。

我们再讲几个失败的案例,一个是太原

美术馆,一个是渡边邦夫的赣州市民中心。

太原美术馆我们归为失败的案例,用一种

笨重的方法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结构的的

创新,结构非常混乱,外表光鲜亮丽,实

25

Page 2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施结果外表与效果图很符合,基本是幕墙

公司的功劳,内部惨不忍睹,我们用一种

切片的方法,切了几十次。当然,这也不

是全部我们的责任,甲方也有责任,只给

了我们三个月的时间,像这种项目,三年

也不为过。

渡边邦夫的赣州市民中心,我遇见渡边

邦夫大师时,我的第一个意见就是利用钢

筋混凝土结构,周边水平环梁,这样就可

以很简单的解决问题。但是渡边先生想用

PC 技术,类似于砌砖的方法,时髦的叫法

叫工业化,用索把混凝土块绑起来,但是

这个建筑不是一个小建筑,跨度很大,这

个做法比较困难。当然,后来由于政治的

原因,项目黄了。

结构工程师不是万能的,关键问题是经

济,谁出钱谁买单。在经济信息全球一体

化的今天,我可能比较悲观,在同一时期

建造的,用同样的材料和技术,建筑没有

什么区别,没有谁高明之说,在南京还是

东京建的都一样。有一点需要提出:我们

需要结构理性的表达,适当的表达,需要

我们建筑师更多的思考。

我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 图 2: 太原美术馆

图 3: 太原美术馆结构示意

studio,下面我想介绍这个 studio 的内容。

我们在日本青森有一个日本传统的祭祀,

在祭祀活动中有一些祭祀用具,例如用日

本传统的和纸做出野猪的形象。和纸做的

最有名的就是和伞。在和纸中,用传统的

方式途一层油,达到防水的效果。用最简

单的结构原理,学生做了一些实验。这在

东京大学校园里是最复杂的东西。东京大

学风很大,我们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对空气抵抗最小的结构,用半透

明的和纸完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透明,柔软的材料形成新的空间,

即使这种材料破坏,里面的人也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在和纸上涂油,

和纸立刻就会变成半透明,形成一种新的结构材料。

我想就介绍这些内容。我想说的就是结构或新的材料,除了达

到结构安全性外,可以再更高要求上达到环境治愈,让我们看到没

有看到过的柔软、透明的新的空间,谢谢。

(上接第 24 页)

26

Page 2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吾思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需要将平日所学所思流于笔下,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与更多人分享,请大家指正,如此方可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期“吾思”又有那些同学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呢? 韩雨晨的“基于力流重构的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关注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整合的设计方法,并运用多个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结构与形的关系。郑星与我们分享了其参加“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的经历,阐述了隆福寺胡同便利性的更新研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校外实践学习经验记录。兰文龙以信息时代为背景,论述对当下城市形态演变的展望与思考,为未来城市形态的演变提供一个有力的预测。田梦晓对 1980 年代前后的《建筑学报》、《建筑师》进行深入研究,重新梳理“民族形式”与“建筑传统”,向我们展示了 30 年前中国的建筑思考;翟炼以“欲望理论”的角度,哲学性地阐述建筑主体化的现象,是建筑折射自己内心的欲望,抑或是将内心的欲望映射到建筑上,种种观点和讨论均呈现在文中。

栏目主编:白宇泓

Page 3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 摘要 ]:多米诺体系作为现代主义以来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原型,它以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存在于建筑师的潜意识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建筑形态的塑造。力流重构作为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之一,试图使均质的、僵化的、试图

以不变应万变的多米诺体系转变为柔软的、灵活的、具有适变能力的结构形态。本文阐述了拉压整合、系统分化、

动态平衡以及板化这四种力流重构的方式,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有机整合的设计方法。

[ 关键词 ]:多米诺体系 ; 结构形态 ; 建筑形态 ; 变形 ; 力流 ; 重构

[Abstract]:As the most widespreadly applied structure model since Modernism, Dom-ino structure roots

deeply in the subconsciousness of architects, which, in some sence, proves to be constraint and restriction

for them to shape. Reconstruction of load transmission is one of the transformations strategies of Dom-ino

Structure. It tries to change the hard, homogeneous and rigid model into sof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form. The article describes four ways of reconstruction of load transmission, including integration of strength

and stress, differentia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orce, dynamic balance and slabbng, to show such

design method that organicaly integrate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form.

[Keywords]:Dom-ino structure;structural form; architectual form; load transmission;reconstruction

韩雨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博士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韩冬青

基于力流重构的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DOM-INO Structure

图 1: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 1914图 片 来 源:http://www.domu-sweb.it/en/architecture/2012/10/31/from-dom-ino-to-em-polykatoikia-em-.html

图 2:建造中的萨伏伊别墅图片来源:http://www.tocci.com/2011/11/building-views-a-counter-argument-of-the-architect-divide/

图 3:楼面大样,萨伏伊别墅测绘图片来源:http://j.droll.realisations.free.fr/villa-savoye.html

图 4:多米诺结构体系剖面分析图片来源:Yasemin lskenderoglu.Al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duate School of Natural and Applied Sciences[D].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2009)

1. 研究背景 自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出现专业分工以

来,建筑工程设计通常表现出一种先建筑

后结构的线性思维和单向流程特征。由于

结构知识匮乏造成的误解与偏见成为了建

筑形态塑造的约束与限制,同时,勉强服

从于缺乏客观结构规则基本判断的建筑设

计目标,会造成结构资源的巨大浪费,然

而,建筑与结构并非没有互动的愿望,只

是缺少一套可供交流的共同语言。在这种

情况下,结构原型的变形将改善既有结构

原型自身弱点与拓展建筑形态多样性并举,

有利于改变当今建筑与结构两专业在实践

与研究领域的二分状态。

多米诺体系作为现代主义以来应用最广

泛、最常规的结构原型,拥有最成熟的技

术与工程积累。然而,多米诺体系与其他

结构类型相比依然是“超结构”,其他结

构体系多能被置于其内来付诸实施,因此,

多米诺体系具有变幻出多种结构形态的极

高潜力,是拉近建筑与结构关联性的很好

着手点。(图 1)

1.1 多米诺体系 “多米诺体系”源自 1914-1915 年,柯

布西耶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化的高效生

产源于合理化和标准化” ,设计建造的一

系列钢筋混凝土预制骨骼住宅 “多米诺住

宅”(Dom-ino Houses),取自拉丁语

中的“住宅”(domus)之意,并用“多

米诺骨牌游戏”(game of dominoes)中

标准单元无限复制的特点隐喻该住宅体系

的构件与整体均可复制的工业化生产属性。

然而多米诺体系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

义的多米诺体系正如其表象——六根柱子,

28

Page 3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三片楼板和一部楼梯所呈现出,特指“钢

筋 混 凝 土 柱 - 板 体 系”(Column-slab

System)。但从其剖面及楼面大样来看,

隐藏在厚重的楼板中的是梁的骨骼系统,

板只是将骨骼包裹起来,因此板的厚度达

到了几乎与柱宽一样,确切说是肋梁厚板。

图 5:刚性框架的力学属性图片来源:[ 日 ] 川口卫,阿部优,松谷宥彦等,(王小盾等译). 建筑结构的奥秘——力的传递与形式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0

图 6: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化两种可以叠加的方式产生局部形变,网

络变形是将原正交网格以局部删减或扭曲

产生体系的形变。其三,力流重构通过拉

压整合、系统分化、动态平衡和板化四种

方式针对多米诺体系的重力及地机制、整

体刚度机制、整体稳定机制和力的改向机

制发生剧烈的变形,甚至发生脱离多米诺

体系的变型。本文将着重讨论其中由“力

流重构”引发的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图

6)

值得强调的是,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本章所描述的任何一种变形(型)

策略都会导致结构体系中其他方面的变化,

由此可见,多米诺体系并非柱板结构,而

在本质上是梁柱框架结构(Column-beam

Frame)。因此,广义的多米诺体系是框

架骨骼结构(skeleton frame structure)

这一大类的集合,与板结构体系相对(slab

structure), 包含板柱结构、梁柱结构等

结构原型。本文如不作特别说明,多米诺

体系均指代其广义概念。(图 2-4)

任何结构原型都是由力学、几何与材料

属性共同定义的。多米诺体系作为模数化

正交钢筋混凝土钢性框架,其力学特征是

梁与柱是刚性连接,这也就将现代意义上

的框架结构与古典时期的梁柱结构做了本

质上的区分。钢筋混凝土可以使梁与柱浇

筑成一个整体,梁与柱共同表现出抵抗变

形的能力,框架结构整体抗变形能力更强。

(图 5)

1.2 变形的策略 基于材料、几何、力学这三个定义结构

体系的角度,紧扣多米诺体系钢筋混凝土

(材料)模数化三维正交(几何)刚性框

架结构(力学)的三个属性,其变形策略

可以从材料置换、几何变形、力流重构三

方面展开。这三种变形策略存在变形强度

上的渐进关系,从材料置换的量变逐渐发

展为力流重构的质变,最终导致多米诺体

系的变型。

首先,通过材料置换获得的钢结构与木

结构多米诺体系以预制与组装的模式强化

了传统多米诺体系标准化、可复制的特征

与初衷。其二,几何变形可以通过构件变

形或网络变形实现,其中构件变形是将传

统多米诺体系的梁柱构件以微变形或空间

29

Page 3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例如力流重构注定会导致几何变形,也有

可能伴随材料置换,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这些变形策略不是以并列关系呈现

的不同类型,而是一个个从不同角度入手

实现多米诺体系变形的触发点,代表着特

定的技术思考路径和相应的技术动作,用

以激发多米诺体系内在的生命力,最终贡

献于建筑形态创新。

2.基于力流重构的多米诺体系变形策略 传统多米诺体系的力流传递路径与方式

简单明了,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高效与不

可突破,通过力流的重新组织分配对多米

诺体系进行的优化往往是剧烈的、甚至革

命性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多米诺体系经

过力流重构而发生变型,质变所得到的新

结构原型已不能再称为多米诺体系。但介

于“型”的界限之模糊,力流重构更应是

一个开放的议题,是对基于多样化建筑诉

求的多米诺体系变形潜力的展望。力流的

重构与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构件的形态、

构件的连接构造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是综

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节分别从拉压

整合——重力的传递机制、系统分化——

整体刚度机制、动态平衡——整体稳定机

制、板化——力的改向机制这四种力流重

构的角度展开讨论(图 7)。

2.1 拉压整合 传统多米诺体系中所有构件都以受压和

受弯为主,材料的结构效能并未充分发挥。

如果加入钢索与拉杆等构件,将压应力与

弯曲应力巧妙地转化为拉应力,充分发挥

钢材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用

量,纤细的拉杆代替粗壮的柱子会将更多

空间留给日常使用,使结构体系更加高效,

同时实现更大的空间跨度并减少建筑底层

落地的结构面积。

将多米诺体系力流重构为拉压整合的系

统,可以变化出两种基本原型:悬挂和杠杆。

两种方式都是用拉力平衡重力荷载,其中

前者为拉力直接平衡重力,后者则以间接

方式平衡。(图 8)

2.1.1 悬挂结构 由于钢材优良的受拉性能,悬挂结构多

用于钢结构中,指将各层楼板及其荷载通

过索或杆直接或间接悬挂在高强度立柱(核

图 10:悬挂的“多米诺体系”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性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9:拉杆、主梁、次梁的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心筒或格构柱)上。通过悬挂的方式将拉

力引入多米诺体系,不仅因结构效能的优

化可以创造更大跨度的空间,还可以使建

筑底层彻底免于柱网的干扰,以更开放的

姿态融入城市与自然。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HSBC Main

Building)[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详见附

录 55 页 ] 坐落于香港密度最高的中环地区,

该建筑地上 43 层,高 182 米,平面最大跨

度达到 35 米。在该设计中,建筑需要应对

的核心诉求有三点:其一,银行内部空间

需要最大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其二 ,建筑

形态独特且具有标志性,代表汇丰银行的

形象;其三,为拥挤的中环地区贡献积极

的城市公共空间。

根据以上诉求和条件,结构工程师提出

图 7:拉力平衡重力的三种方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8:力流重构的四种方式

30

Page 3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11:结构模型 图 片 来 源:Aita Flury. Coope-rtion, the engineer and the architect. Birhäuser, 2012:126

图 12:结构原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 模型制作:日本建筑协会

图 13:杠杆作用对梁弯矩再分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14:提高框架结构侧向刚度的方式作者自绘

图 15:建筑内部形态图片来源:Christian Kerez. Uncertain Certainty. Publisher Toto. 2013:196

图 16:结构模型 图 片 来 源:El Croquis 145. El Croquis.S.L. 2009:201.

图 17:重力需绕开歇穿的中庭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18:结构体系的异秩分化图 片 来 源:El Croquis 145. El Croquis.S.L. 2009:195.

了“衣架计划”,即巨型悬挂结构,以高效

地实现建筑形态诉求。首先,悬挂结构形

态为汇丰银行内部每层都创造了近 67x55

米的回形无柱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银

行灵活分隔和改变空间的需求;其二,巨

型悬挂单元不仅形成了完全敞开的建筑底

层以保证城市公共空间最大程度的连续性,

还在每个单元的悬臂层形成垂直方向与密

集办公空间间隔分布的内部公共空间,创

造建筑内部富有韵律与节奏的公共空间秩

序;其三,巨大的格构柱、悬臂桁架与拉

杆这些核心结构构件直接暴露于建筑立面,

将力流直接向城市展示,创造了独特的地

标式的城市形象。(图 9-10)

2.1.2 杠杆结构 除了悬挂体系中重力直接转化为拉应

力,重力还可以通过杠杆原理间接转化为

钢索的拉应力。通过杠杆作用调解构件弯

矩分配,可以有效地加大结构跨度。利用

这一结构原型的著名案例是巴黎蓬皮杜艺

术中心。

对于建筑师对展陈大空间的诉求,结构

工程师创造性引入拉力,对传统钢梁柱体

系进行了力流重构。建筑以钢柱为支点,

通过端部钢索的拉结 8 米长的“加布雷特梁”

(Gerberette)形成杠杆作用,抬起了 48

米长的桁架梁,创造了建筑内部 166x50 米

的无柱空间。负责跨越空间的钢桁架梁传

递来的重力荷载通过葛尔培梁(gerber)

的杠杆作用化为了柱的压力与索的拉力,

虽然这种方式相比与传统的简支梁会给柱

支座增加压力,但原来的用一根梁跨越的

空间现在通过三根铰接的梁共同完成,实

现了弯矩的再分配,使有效减小了单一构

件的弯矩,在同样的荷载状态下可以实现

更大的跨度。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建筑材料

内部流动的力通过杠杆作用最终全部转变

为轴力,充分利用了钢的材料特性,拓展

了钢结构多米诺体系跨越空间的能力。(图

11-13)

2.2 系统分化 抵抗重力与水平侧力是结构的两项最本

质的职责,传统多米诺体系将抗重力机制

与抗水平力机制统一由刚性框架这唯一的

体系完成,重力由柱转化为压应力传向地

面,侧向力由柱的弯曲应力抵消,柱构件

同时处于受压与受弯的不利应力状态。但

在高层建筑中或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

侧向力已然成为结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

果仅仅依靠加粗柱的截面尺寸以获得更大

的抗弯能力,不仅挤占建筑使用空间,还

造成结构自重加大,结构效率降低。由此

可见,如果不改变通过柱受弯这种低效的

机制来抵抗侧向力,就无法从根源上提高

多米诺体系抗侧向力的能力。如果可以另

加一套高效的通过轴向应力来抵抗侧力的

结构体系,进而把多米诺框架仅用于其擅

长的抗重力体系,即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构

件受弯的状态。因此,抗侧力系统与抗重

力系统的分化,是多米诺体系在侧力较大

的环境中提高结构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具体就抗水平力与重力的系统分化而

言,可分为异秩分化与同秩分化。前者是

两体系分化为彰显差异的两种形态体系,

如通过加斜撑体系抵抗侧向力,与抗重力

体系的正交秩序形成鲜明对比,带有强烈

的研究意义;后者则是仅在力学属性上分

化,两者依然保持统一的形态秩序,如通

过垂直向的张拉减小结构侧向变形,但拉

31

Page 3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21:受拉柱的施工程序图片来源:郭屹民 . 触发形态的机构:关于日本当代 1995-2011年期间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的研究 [D]. 同济大学,2013:181

杆与柱都统一在梁柱框架的形态秩序中,

这种修辞式的分化更具日常性。(图 14)

2.2.1 异秩分化 结构的抗重力体系与抗侧向力体系以

不同的秩序呈现,可以使力流传递更加清

晰简明,提高结构效率。同时对于建筑形

态来说,两个彼此独立的结构形态体系可

以从多角度回应建筑空间诉求。以克里斯

蒂安·克雷兹设计的瑞士豪瑞技术中心

(Holcim Competence Center)方案为例。

通过斜撑与框架的分化,抗重力机制与侧

力机制清晰表现为两种明显差异的秩序体

系,而这种体系的分化恰恰是由建筑空间

诉求激发的。

为了打破传统办公建筑中标准平面的格

局,克雷兹创造性地让中庭空间在巨大的

建筑体量中自由地穿梭,将阳光以更戏剧

化的方式引入建筑内部,并创造了更多层

间的视线交流机会。但这种斜穿中庭空间

布局与传统多米诺体系的重力垂直向下传

递的秩序冲突,为了让结构可以随空间一

起摆动,结构工程师提出了将结构的抗重

力体系与抗侧力体系分离,抗侧向力的结

构体系为外置斜撑体系与楼板的组合,而

建筑内部的柱只作为传递竖向重力构件,

不再承受弯矩,也就无需与水平构件刚性

连接,可以铰接的方式与支撑楼板,通过

柱体倾斜避让斜穿的中庭,将重力不断扭

转下传,而由柱体倾斜产生的侧向力则传

递给楼板,楼板汇集各方向的柱侧力,彼

此抵消或最终传递至外部巨型斜撑上。(图

15-18)

2.2.2 同秩分化 相比于抗重力机制与侧力机制清晰地表

现为两种有明显差异秩序体系,通过张拉

形成的抗侧力系统与传统抗重力系统可以

形成相同的形态秩序,两种抗力机制先在

力流逻辑上清晰地分开,再为了建筑空间

诉求消除差异,在这个一分一合的过程中,

创造出了更日常的空间形态。

以神奈川工科大学 KAIT 工房为例,这

座 1990 平方米的单层建筑由一个 47x46

米的混凝土底板,305 根角度与截面各不

相同的且看似随意分布的扁钢柱和一片以

1.6x1 米为基准格网的钢格构楼板组成。建

筑师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创造如同繁星一

样不规则、可形成模糊领域的空间,以容

纳丰富多样、充满变化的日常活动。柱作

为空间内唯一的结构要素,以及唯一的空

间要素,也因此被建筑师要求极尽纤细,

以弱化其结构要素的建构属性,强调其作

为空间要素的意义。传统多米诺体系的重

力与侧向力都由柱承担,尤其抵抗侧向力

需要柱子受弯,因此柱很难做到纤细。

为 此, 结 构 工 程 师 小 西 泰 孝(Yasutaka

Konishi)提出通过系统分化将重力体系与

侧向力体系在构件上分离,预张拉的钢杆

将建筑束缚为一个紧绷的整体,约束建筑

侧向变形,受压的钢柱只承受重力,以保

证钢柱与钢杆都只受轴向应力作用,构件

截面尺寸剧烈减小,最细的拉力杆件截面

仅为 16x145mm,最厚的压力杆件也不过

是 63x90mm。(图 19-22)

2.3 动态平衡 实现结构整体稳定可以有两种方式,静

图 19:抗重力体系与抗侧力体系的分化 图片来源:作者重绘

图 20:柱截面一览表图片来源:同图 2.2-7:27

图 22:纯粹而丰富的“柱空间”图片来源:同图 2.2-7:28

19 202122

32

Page 3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25:悬浮的建筑形态。地平线住宅,2005图片来源:同图 4.3-24

图 27:结构系统的整体平衡图片来源:UAL 巫文超绘

图 28:多米诺体系板化的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29:“板状柱”的结构特性:单向刚度强图片来源:作者自制模型并摄影

图 23:创造悬浮形态的几种方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24:设计概念草图 - 悬浮的地 平线,创造丰富的半室外活动空间 .图片来源:h t t p : / / w w w . a r c h d a i l y .com/16598/hemeroscopium-h o u s e - e n s a m b l e -studio/1434054955_ch-cr-002-150ppp/

图 26:结构秩序与空间秩序的关联性图片来源:h t t p : / / t e c t o n i c a b l o g .c o m / w p - c o n t e n t /u p l o a d s / 2 0 1 3 / 0 5 /CasaGarciaAbril

23 242526 28

27

29

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自身稳

定的个体构件组合成稳定的结构整体,由

于建造与设计的简便,包括传统多米诺体

系在内的大多数结构体系都是这种类型;

后者是由个体呈现不稳定状态的构件通过

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结构整体的平衡,

这种平衡状态由于其环环相扣的力学特征,

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一局部构件的破

坏都会导致整体体系的毁灭,因此鲜少用

于建筑中,但是由于其抵抗重力的特殊原

理,可以大大减少支座数量,创造出反重

力的戏剧性建筑形态。(图 23)

马德里地平线住宅(Hemeroscopium

House)将这种动态平衡的力学系统在建

筑设计中得以实现。业主希望住宅与户外

环境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建筑师将设

计的概念定位为“悬浮的地平线“,旨在

使建筑悬浮于地面上,将底层留给半室外

活动空间,在舒适宜人的前提下实现与自

然最大程度的互动。为了实现悬浮的建筑

形态,传统的多米诺体系只能通过如萨伏

伊别墅般由规则柱网架空的底层,但建筑

师认为悬浮感会被网络化的支柱所削弱,

更强烈的悬浮感需要将柱支座的数量减少,

以杠杆原理的反复迭代创造动态平衡的方

式重构梁柱体系。因此,结构工程师将多

米诺体系中的梁柱经过解构、再定义、重

构,用形态各异的 7 根“梁”与 5 根“柱”

搭成彼此以杠杆原理互相牵制的结构整体,

形成了杆件螺旋上升的结构形态,实现了

下层庭院空间被遮蔽却免于柱子干扰的开

敞空间,创造了悬浮于庭院之上的家。(图

24-27)

2.4 板化 多米诺体系是由刚性线性构件组成的

结构体,力流只能沿构件布置成的特定线

性路线传递。当线性构件逐渐加密成面

时,力的传递通过面内部的复杂抵抗机制

或面的特殊形态实现,不再以定向的线性

路线传递。简而言之,多米诺体系的板化

变 型, 是 骨 骼 框 架 结 构 体 系(skeleton

frame structure) 与 板 结 构 体 系(slab

structure)这两种最常用的结构体系之间

的转换,而正如结构工程师约格·康策特

(Jürg Conzett)所言,板结构体系代表

的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关联程度比骨骼

框架结构体系更高。“框架结构使建筑师

与结构工程师分离在各自的领域里,线性

的结构形态使两专业的‘交界面’最小,

可以各自回避与对方合作的问题。与之相

反,板结构要求结构工程师要采用墙体、

天花板或地板等建筑上定义空间的元素作

为结构承重要素,因此建筑的空间塑造和

结构的承重方式需要相互调整彼此融合。”

多米诺体系可以形成扁柱和深梁两种板

化形态,前者是以板的形态实现柱的秩序,

即将荷载沿竖直构件传至地面,后者则为

以板的形态实现梁的秩序,即水平跨越空

间。(图 28)

2.4.1 以板为柱 当柱截面单方向加长变形形成扁柱,再

继续拉长形成板的时候,沿横截面的伸长

方向则具备了单向抗弯性能,而与之垂直

的方向还维持了柱的抗弯能力弱的特征(图

29)。从这个角度讲,这种从地面垂直贯

穿各层楼板的板其实是多米诺体系中柱的

33

Page 3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变形形态,整体依然沿用柱通长落地生根

的结构秩序,同时又利用其单向抗弯强的

力学性能,将其沿多方向布置并与各层楼

板连结成刚性的整体结构,不仅提升了传

统多米诺体系的抗侧向力的能力,还以板

为要素创造了柱无法带来的空间形态。

一个典型案例是日本长野县盐尻市市民

交流中心。建筑师希望造出如当地森林般

宁静的当地传统天井空间,因此选择用板

状柱成为能够支撑各式各样活动的骨架。

97 根 200mm 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状柱

(剪力墙)支撑起铺有空心楼板的钢梁构架,

平面梁以预制剪力墙运输的最大宽度 2.5 米

的一半 1.25 米为基础网格排布,形成了建

筑的基本模数。剪力墙都是纵观三层,共

11.4 米高,宽度四种,以满足不同空间形

态的要求。所有剪力墙都在单侧锚固钢板,

既作为混凝土预制时的模板,有的可以增

加剪力墙薄弱的纵向刚性,抵抗地震时的

侧向力。这些板状柱与各层错位或通高的

大大小小的天井呈现不同的空间关系,形

成森林般的光影与空间效果。一根根站立

的板状柱以其展示、倚靠与围合功能激发

空间的各种使用方式,成为支撑各式各样

活动的骨架。(图 30-32)

2.4.2 以板为梁 事实上,柱的板化对多米诺体系力流

传递路径的改变并不剧烈, 而板作为一个

面状结构构件,其内部力流完全可以在面

的区域内自由转向与流动,从而产生多种

支撑与平衡的结构原型。墙也同样可以被

当做深梁,发挥与简支梁或悬臂梁同样的

功能。以板为梁更充分挖掘板自身的结构

属性,创造的专属于板的结构秩序,形成

众多只有板才能实现的结构形态,如结构

的上下错位与尺度巨大的悬挑空间。(图

33)

1)作为简支梁的板

梁的高度与其跨越的距离成正比,跨

度越大,梁高越大,因此当梁不断加深成

板状时,其跨度也会远大于传统概念的简

支梁,而同时作为划分空间的板避免了

结构厚度对使用空间的侵占。苏黎世卢

森 巴 赫 学 校 综 合 楼(School building in

Leutschenbach)就是利用板状深梁跨越

空间的能力,通过梁的板化重构力流,实

现其特定的建筑形态诉求。为了最大限度

地保护既有室外场地的空间环境,建筑师

选择了紧凑的空间堆叠作为设计策略(图

34-35)。建筑功能空间自身的使用特性及

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为结构设计提出

了具体的适应性要求:顶层体育馆大空间

的结构构件必须沿着其外部轮廓布置;二

至四层的教室可以形成与空间单元相对应

图 31:预制板状柱的布置 .(二层平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33:以板为梁的几种结构原型及其创造的空间形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34:卢森巴赫学校综合楼图 片 来 源:Christian Kerez. Uncertain Certainty. Publisher Toto. 2013:175

图 35:多米诺体系板化的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36:“板状柱”的结构特性:单向刚度强图片来源:作者自制模型并摄影

图 30:结构模型 . 盐尻市市民交流中心,柳泽润,日本长野县盐尻市,2010图 片 来 源: 作 者 摄 于 archi-neering 设计展,上海同济大学,2014.11

图 32:预制板状柱的装配 . 图 片 来 源: 作 者 自 绘 图片来源:同图 30

31

33

36

30

34

32

35

34

Page 3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的单元化结构布置;而地面层为了在感官

上最大程度地消解室内外的空间界限,垂

直向的结构构件必须向内核集中收缩,形

成巨大的悬挑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空间意

图,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的垂直方向形成与

建筑空间相适宜的四组依此堆叠的深梁,

并利用板的面状特性,通过上下支点位置

的滑动,在板内实现力的改向,从而形成

了荷载自上而下的立体收缩的传递路径。(图

36)

通过实验比较确立了最具综合价值的

结构形态后,各功能空间被具体植入结构

体系,空间的介入也使得力流路径做出了

相应的调整。从结构原型的选择到具体结

构形态的确立,既不是单纯从建筑形式美

学做出的判断,也不是仅仅依据结构效率

做出的单向度决策,而是建筑设计与结构

设计在互动的过程中综合了两个专业的价

值 评 估 后 得 到 的 综 合 优 化 成 果( 图 37-

39)。

2)作为悬臂梁的板

对于梁来说,悬臂是一种较难实现的不

利的受力状态,支点处需要依靠自身刚度

承受巨大的弯矩,但当悬臂梁的高宽比不

断加大为板时,就可以利用其面的几何特

征,通过施加水平方向的外力平衡重力造

成的弯矩,从而将刚节点为铰节点。当悬

壁伸出的距离不再受节点刚度制约时,就

可以实现更大的悬挑空间。

建筑师昆塔斯·米勒 [ 昆塔斯·米勒

(Quintus Miller,1960-),瑞士建筑师,

瑞士门德里西奥(Mendrisio)建筑学院教

授,米勒 - 马兰塔建筑师事务所(Miller

& Maranta Architects)创始人和主持建

筑师。] 与结构工程师康策特设计的沃塔学

校建筑(Volta School Building)创造性

地利用了板的结构特征实现了结构的悬挑。

这座位建筑是在原有储油仓库的基础上改

造的,由于建筑师希望保留这个作为街道

记忆的仓库空间,选择在原有仓库之上加

建用于教学与办公的建筑体量,原来椭圆

形储油仓库则作为体育馆垫于建筑底层。

为了实现单元式的小空间位于大空间之上

的建筑形态,上层划分单元的垂直结构构

件需要止于二层楼板,保证底层体育馆 45

米跨度内无梁无柱,为此,康策特创造性

地利用了板的结构特性:一点支撑的板一

定会向下旋转倾覆,此时在支点的对角线

点施加一个水平的抵抗倾覆的力就可以达

到稳定状态,通过力矩平衡实现板的悬挑。

因此将张拉了预应力加强刚度的剪力墙的

一端支撑于底层储油仓(体育馆)的外壁,

通过屋面板与大跨空间体育馆顶板的拉结

给予剪力墙一个抵抗重力倾覆的力矩,使

剪力墙稳定地悬挑于大空间之上,并承担

各层楼面荷载。(图 40-43)

同时,结构形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建筑

形态。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上,横向结

合教室空间的布置需求,两片剪力墙每隔

8.26 米设置一道,相邻的两道长短板颠倒,

形成横向错动的庭院与平台空间,给建筑

内部带来了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环境,

并创造了鼓励交流的空间形态。在建筑外

部立面形态上,上层悬挑的剪力墙与地面

层隔墙的错位布置凸显了剪力墙无需直通

地面的戏剧性效果,令人迷惑。(图 44)

图 38:空间需求导致结构形态的变形与调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40:沃塔学校,巴塞尔,2000 图 片 来 源:Jürg Conzett. S t r u c t u r e a s S p a c e .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06:53

图 37: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交互影响及评估比较图片来源:黄瑞绘

图 39:结构形态分析模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模型制作:黄瑞

373940

38

35

Page 3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3.结语

拉压整合、系统分化、动态平衡和板化

是对多米诺体系进行力流重构的四个角度,

他们并非四种并列的可以闭合的类型,而

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力流重构这一变型策略,

因此会有重合与交叠。多米诺体系的变型

作为一个开放的议题,远不止这有限篇幅

所枚举的几种类型,也无法穷尽,本文只

是提供四个重构多米诺体系力流的思考方

向。

无论变形抑或变型,只是变化强度的差

异,都是多米诺体系改进自身结构效率的

弱点,实现更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诉求的

努力,使均质的、僵化的、试图以不变应

万变的多米诺体系转变为柔软的、灵活的、

具有适变能力的结构形态。无论是提升建

筑形态塑造初始阶段的结构意识、增强建

筑形态优化阶段的结构动力,还是从结构

角度探索生态低碳的本质问题,抑或是建

立建筑与结构两专业合作与对话的平台,

多米诺体系的变形策略研究无疑对中国当

今建筑行业现状都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日 ] 小野晓彦等 ,(邹洪灿译). 激活建筑的结构

设计:充满生机的技术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 英 ] 塞西尔·巴尔蒙德,(李寒松译). 异规 .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兴鸿 , 戴航 . 多米诺结构体系的当代改造策略 [J].

世界建筑 ,2014,01:122-125+128.

[4] 约格·康策特 , 维雷娜·辛德勒 , 琳达·卡森斯·斯

托扬 . 工程师眼里的建筑 [J]. 世界建筑 ,2005,01:25-

29.

[5] 李博 . 康策特是谁 ? 一个瑞士结构师的诗意抗争 [J].

时代建筑 ,2013,05:40-49.

[6] 孟宪川 . 形与力的融合 对建筑师克雷兹和结构师

席沃扎三个建筑的介绍与图解静力学分析 [J]. 时代建

筑 ,2013,05:56-61.

[7] 徐向波 , 郭宝聚 , 陆可人 . 悬挂建筑——一种新的

绿色形态 [J]. 建筑节能 ,2009,03:53-55.

[8] 郭屹民 . 触发形态的机构:关于日本当代 1995-

2011 年期间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的研究 [D]. 同济大

学,2013.

[9]Jürg Conzett, Mohsen Mostafavi, Bruno

Reichli . Structure as Spac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06.

[10]Aita Flury. Cooperation, the engineer and the

architect. Basel: Birhäuser GmbH, 2012.

[11]Christian Kerez. Uncertain Certainty.Publisher

Toto. 2013

[12]Junya Ishigami . Smal l Images . INAX

Publishing, 2008.

[13]Junya Ishigami. Another scale of architecture.

Seigensha Art Publishing: 2010

[14]El Croquis 145: Christian Kerez. El Croquis.

S.L. 2009.

[15]El Croquis 156: Valerio Olgiati. El Croquis.S.L.

2011.

图 42:板悬挑的结构形态及其形成的建筑形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44:板的悬挑塑造的戏剧化建筑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41:板的悬挑策略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43:从力学原型到建筑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6

Page 3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1 胡同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2 胡同某公厕周边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 摘要 ]:隆福寺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二环内,商业传统悠久,以上世纪 90 年代的一场大火为转折,隆福寺地区

开始萧条,业态调整和改扩建都未能挽回其态势。萧条的商业让这一街区传统的四合院得以在城市开发中留存,但

又对原本便利的胡同生活产生挤压。研究目的是如何通过临时性,低成本的建设提高胡同生活的便利性。

[ 关键词 ]:胡同;便利性;中间思库暑期学坊

[Abstract]: Longfusi region which have centures-old commercial tradition is located in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After a fire disaster in 1990s, the commercial became falling. Adjustment of business type and

extension project failed to flourish the business. The business depression makes these hutong courtyard

survived. These businesses also squeeze the hutong life.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find a way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ving of residents by some temporary construction.

[Keywords]: hutong;convenience;inside-out school

郑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张彤

隆福寺胡同便利性更新研究——以 “中间思库·暑期学坊”课题成果“瓮城计”为例The Study on Convenience Renewal of Longfusi Region--A Case Study of 'Barbican Strategy' in the Inside-Out School

“中间思库·暑期学坊”是一次由中国

建筑设计研究院领导的公益性教学培训,

面向即将步入建筑设计行业的在校大学生、

研究生及青年建筑师。培训希望通过构筑

建筑教育和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营造一

个思考建筑的环境,传播源自设计实践的

本土与理性的设计观。

1. 研究缘起 笔者作为“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的首

期学员,参加了全过程的教学活动。20 名

学员在 5 位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进化·隆

福寺街区的复兴”这一总课题,进行了各

组的分课题研究。

隆福寺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二环内,

商业传统悠久,以上世纪 90 年代的一场大

火为转折,隆福寺地区开始萧条,业态调

整和改扩建都未能挽回其态势。

笔者所在组:“里外之间——隆福寺街

公共性导向”的题目,源于前期调研中发

现的问题。目前,这一街区的传统四合院

已经十分拥挤杂乱,很多生活设施甚至私

家物品,如储物柜、沙发、三轮车等自然

地溢出到胡同里,有的成了胡同中的“公

共家具”,有的则对公共空间造成了侵占。

2. 胡同便利性研究 造成胡同现状的原因是居民追求生活的

最便利化。比如,储物、停车、晾晒等活

动尽量发生在最近自己家门处,虽然杂乱,

但通过邻里协商,在既不影响通行的便利

又不占用私宅空间的情况下方便自己。这

就是一种里外之间的微妙平衡。下面从休

闲娱乐、生活、购物、儿童游乐与教育设

施的角度来探讨隆福寺胡同的便利性。

2.1 休闲娱乐设施 胡同居民区及其周边仅有少量健身设

施,都分布在道路两边的零碎空间中,地

方十分局促,只能进行少量的原地活动。

走访发现胡同里的老人一般是去较远的景

山公园跳操、跑步,近两公里的距离自然

造成休闲的不便。

2.2 生活设施 胡同中的四合院不同于多层、高层住宅,

它们不具有阳台或是伸出的晾衣架。四合

院绝大部分屋顶也不可用,晾晒只能利用

路边的空间。( 图 1) 私宅内大多没有卫生间,

37

Page 4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居民依靠政府建的公共卫生间生活。( 图 2)

由于没有便利的停车区域,大量汽车、摩

托车、三轮车、自行车被停放在路边,仅

为道路留出必需的通行宽度。

2.3 日常购物设施 这里的早市人气很旺,摊位租金较低因

而物美价廉,深受胡同居民喜爱。然而现

状是,早市不仅空间有限,还遭到一些胡

同内居民并不需要但高价值的商业形式的

挤压,如刺青店,咖啡馆。另外隆福寺早

市的营业时间被限定到上午 9 点,过时后

不少意犹未尽的商贩“转战”周边胡同,

给管理造成困难。而且,按照目前的规划,

早市的地块会被地产开发占用,早市迟早

面临搬迁。

2.4 儿童游乐设施与教育设施 虽然居民中儿童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

胡同内没有任何儿童游乐设施。和老人一

样,他们只能去到较远处的大型公园运动,

玩耍,十分不便。另外笔者注意到周边的

几所中小学场地十分局促,调查发现这些

学校均存在户外运动场面积不足的情况。(图

3)

3. 用地与设计3.1 场地限制与设计任务 这一区域内有一座大型变电站,( 图 4,

图 5) 是整个隆福寺地区的公共供电设施。

笔者所在课题的设计作业是围绕这个变电

站,进行一些临时性的贴建,提供公共性

较强的服务设施。通过低成本,临时性的

构筑物,提供合适的摆卖空间,让这些活

动能够留存在这里,就能为居民提供更多

便利。当然设计是在假定可隔绝变电站辐

射影响的条件下展开。另外,当地居民运

动娱乐设施匮乏,周边中小学运动场所缺

失严重,设计希望也能提供他们所需的场

所。依据对胡同现状的研究成果,实现现

有空间的整治、整理,建立起一系列便于

百姓生活的设施。总的来说,设计希望以

最小的代价为居民提供最大的便利。

3.2 概念提出 该变电站位于胡同地段边缘,与外部商

业空间接壤,处于类似门户的位置。(图 6)

从这里往外,是熙熙攘攘的商业空间,往里,

则是安静的胡同人家。这可以说是一种更

大范围的“里外”关系

设计概念取为 " 瓮城计 "。瓮城原本为

城市里外之间的防御性缓冲空间。瓮城不

是城,只是为城服务的设施,防御外敌又

不影响通行的便利。而在本案中,设计希

望能提供一个居住胡同与外部商业之间的

3 67

5

4

图 4 变电站在隆福寺街区中的位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6 大范围的里外关系与局部的“瓮城”格局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7 设计功能布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制

图 3 胡同周边中小学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5 变电站及周边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8

Page 4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缓冲场所,既能置换出 " 里 " 的宝贵公共空

间,提供居民活动所需,又能选择性引入 "

外”的商业活动。(图 6)目的是增强胡同

生活的便利性,提高生活品质,抵抗商业

化对居民生活的冲击。

3.3 方案构思 设计围绕变电站进行环绕式的加建,一

层架空,均用作集市及停车,穿过一层架

空的入口,通过一个环绕的缓坡可步行至

变电站屋顶。将变电站屋顶全部改造作为

市集,加上一层的架空空间,共同为早市

提供搬迁后的固定场所。

建筑尽量不对北面的居民区产生阴影,

因而产生东向和北向退台的体量。在这个

体量下,依据各种运动场对净空高的不同

要求,在剖面上错落排布以适应形体,同

时尽可能最大化运动场的数量。(图 7)利

用高差设置交通及停留观望的场所。建筑

内侧布置平坡两条跑道,跑道的一个入口

延伸到了胡同里。所有公共活动空间环绕

变电站屋顶的集市展开,交通上相对独立

而又能互相观望,形成类似“瓮城”的格局。

(图 9)

4. 结语 本文以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的设计研究

为例阐述了北京典型胡同的现状,浅析了

背后的原因,并介绍了一种低成本的改善

设计策略。虽然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拥有深

厚的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但在很多方面,

如居民的生活,对都市的影响,都与当代

社会格格不入。对于它的未来,路还很长,

值得讨论,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磊 , 吴朝辉 , 柴培根 , 于海为 , 张男 . 中间思库

课题分析 [J]. 世界建筑 ,2014.10.

[2] 崔恺 学坊随笔 [J]. 世界建筑 ,2014.10.

[3] 李文娟 . 宜居北京生活便利性空间分异研究 [D]. 南

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图 8 设计方案概念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9 设计方案剖轴测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10 设计方案效果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9

Page 4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关于信息时代城市形态演变的展望与思考Outlook and Thinking about Urban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摘要 ]:信息技术是当下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与未来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城乡关系、

地区差异、城市规模、中心区、空间关系和居住形态六个方面入手,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形态的发展导向进行了

展望。最后在回顾现代城市规划的兴起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信息时代城市规划学科的走向进行了思考。

[ 关键词 ]:信息时代;城市形态;城市规划;演变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area of hu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ssociated

with urban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mentioned from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differences, city scale, the central area, spatial relationships and living form, was discussed

about possible change of urban morph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fter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 author prospected the trend of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

[Keywords]:information age; urban morphology; urban planning; evolution

兰文龙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5 级博士生

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方向

导师段进

基于在信息容量、运算速度、传播效率

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

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信息对

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至关重要

的地位。科学家们曾经断言,正如蒸汽技

术之于近代西方的崛起,信息技术必将掀

起一场新的关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

1. 城市形态与信息技术的耦合 城市形态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各个时期科

学技术的直观反应。学者 Borchert(1991)

将美国城市的发展划分成不同技术主导下

的五个时代 [1] :前铁路时代、“铁马”时

代、有轨电车时代、汽车 / 廉价原油时代、

喷气式飞机 / 电子交流时代。虽然人类对

于空间的需求仍保有许多生理上的共性和

心理上的延续性,但今日城市之形态已与

过去大相径庭。

“聚集”是城市形成的基本前提。人们通

过空间上的集聚,能够完成诸如交流沟通、

安全防御、生产交易等公共行为,城市的

意义在于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社交场所,满

足了市民们“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

的需求。在机械化交通工具出现以前,城

市的规模普遍较小,步行尺度内的活动通

道保证了城市的良性运转。(图 1)工业革

命后,火车和汽车的广泛使用打破了原有

的平衡,城市的可承载范围大大增加,时

空上的距离被现代技术不断压缩。

如果我们肯定信息技术对人类未来发展

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它对当前城市形态的

动摇也将是必然的。在计算机网络日新月

异、蓬勃发展的今天,任何观念上的迟疑

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正如同环境问题

影响下的生态城市理论一样,回应信息时

代的城市形态研究和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2. 信息时代城市形态的演变特征 信息技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是全方位

的,然而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笔者将

其归纳为以下六个主要方面:

2.1 大城市的衰落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于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工业区位论”,

强调了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聚,能够带来

有效的产业竞争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整

体经济效益的增加。产业集聚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解释了当今中国大城市的飞速繁荣,

由产业聚集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主导了劳

动力的流向。然而这种现象很可能因为信

息技术的发展而反转,原有的空间集聚需

求被无时空差异的网络平台所代替,中小

城市反而因土地、环境、劳动力价格的优

势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从个体观感上看,大城市在经过长时间

的快速发展之后,交通、环境、住房等问

题开始凸显,其本身在教育、医疗、就业

等方面的优势又因网络平台的建构而重新

洗牌。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

教育、医疗诊断和商务办公,中小城市充

图 1:巴黎历史地图图 片 来 源:www.archreport.com.cn

40

Page 4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裕的居住空间和良好的居住环境与大城市

的阻塞、污染、拥挤形成鲜明对照。在住

房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行政干预看上去

束手无策,信息技术却可能会为房价的调

节增开一扇窗口。

2.2 地区差异淡化 计算机的普及加速了信息全球化进程,

地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任何基于

地方特色的形态都以数据库的形式被无差

别展示,先锋设计师和学术权威掌握了引

领潮流的话语权,数字化分析和设计工具

开始为城市形态寻求“标准答案”,人们

被“功效第一”的普世价值观所左右……

城市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设计师角力的舞

台,融合了各地区文化的混合设计思维主

导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建设。城市不再是某

个国家或地区的产物,而是浓缩了世界元

素的文化集合体。

正如同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在全球

得到推广一样,信息时代也必然会产生新

的城市建筑“范本”。那些曾经为了应对

地方地理气候而产生的形制,被新的建筑

结构技术和符号化元素所替代。城市美学

与经济因素的取舍仍然是一个难题,只是

在虚拟空间愈发重要的将来,人们对实体

空间的关注程度可能不会令人乐观。不过,

城市差异淡化的结果未必全是负面的,文

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千百年来人类生存

发展的真实写照,单纯为了文化而建造的

文化却与其初衷相背离,在信息时代人们

有必要重新审视起城市和建筑的本质。

2.3 城市可承载规模增大 当今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巨型城市,

没有人可以预言,城市的极限规模到底有

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再次拉

升了城市规模可能的上限。一方面,计算

机网络使人们对集聚的需求降低,与城市

中心的距离不再是限制条件,对于居住地

的选择有了更多的余地和灵活性。考虑到

经济因素,动辄几百米的“高楼竞赛时代”

可能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二维

空间的向外蔓延。正如同墨西哥城所经历

的那样(图 2),城市对市民的意义更多地

体现在平等的居住条件上。

另一方面,电子通讯让异地间的即时交

流成为可能,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使人们在

家中兼顾工作和生活,通勤因素因而被搁

置。相较于面对面交流在交通上的耗费和

污染,网络交流无疑更为廉价和低碳。在

3D 电子成像技术越发成熟的背景下,面对

面沟通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种种迹象表

明,网络交流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增

加,如果现有交往空间的吸引力下降,而

人们依然愿意留在城市的话,郊区或许会

成为潜在的增长区域。

2.4 城市中心萎缩 信息技术降低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依

赖。与美国的郊区化发展不同,欧洲与中

国的城市因过多的旧时遗存和公共设施,

保留了相对集中的发展态势。城市中心区

拥有大量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务办公机构,

高昂的地价又促使建设活动向三维竖向发

展。以南京新街口为例,核心地区的建设

强度是周围的 3 到 4 倍,几乎云集了整个

城市的高端商业商务功能,成为人群流动

最为活跃的区域。

随着电子商务业的兴起,传统的实体商

业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网络化的市民服务

系统,又使行政、医疗、教育等部门降低

了对空间的需求。聚集理论失效的结果是

中心区的逐渐萎缩,原来保有的大量人口

将会向周边和外围释放。从形态上看,由

于缺乏支撑高层建筑养护的必要,中心区

的天际轮廓线将会趋于扁平,原有的大尺

度开放空间被新的建设代替,与周边地区

的差异逐渐弱化直至消失。

2.5 空间壁垒消失 曾几何时,市民的空间安全感是依靠围

墙来实现的,各式各样的实体边界将城市

划分成若干个孤立的单元,城市空间的流

通性仅仅体现在街道、广场等公共领域内,

(图 3)类似大学校园这样的半公共领域利

用效率极为低下。相较于围墙,电子监控

和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打击犯罪。

正如同旧时城墙退出历史舞台一样,信息

技术使所有建筑外空间有机会成为一个整

体,破碎、断裂的消极场所被无限流通的

空间基底和网络所代替。

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手法,

依据主要活动内容,空间被强行赋予一定

图 2:墨西哥城的平面扩张图 片 来 源:www.archreport.com.cn

图 3:围墙对城市的割裂图片来源:www.my.gov.cn

41

Page 4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的功能属性。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明确的

功能分区有利于同类型空间的联系,彼此

在空间的相互聚集又形成规模效应,节约

了个体输出成本。但是这种方式却因忽视

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强行建立空间上

的壁垒而饱受质疑。信息技术彻底否定了

同质空间聚集的必要性,相反更鼓励了各

种功能在城市的充分融合,对于空间的选

择更像是随机过程,市民的日常生活开始

面临更多的可能性。

2.6 高度自治的混合社区模式 如果单从信息交换的角度来看,信息时

代人们的日均交流量必将超过当下,当然

这种提升是建立在网络媒介之上,甚至以

牺牲当面接触为代价。由于人行交通的必

要性大幅度降低,城市的路网将会发生变

化:方便日常出行的支路网被削减,与居

住地直接相连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已经能

够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城市主路成为各

种物资的输配通道,人们通过交通节点获

得供给和投放废物,实现居住环境的能量

守恒。(图 4)

高度自治的混合型社区是信息时代极可

能的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

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城市能耗降低到极

低的水平。类似于早期聚落的原型,规模

保持在步行范围内,人员构成以家庭或社

团的形式出现。区位因子的消失使空间可

以无差别混合,社区内部保持相当的自治

性,除了基本的生理健康维持外,学习、

工作和大部分交流通过网络完成,计算机

软件能够计算出维持社区运转所需要的设

施配比,人们依据个体喜好对居住空间进

行适度改造。

3. 展望与思考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起源于西方,以迅速

安排土地为核心的规划体系满足了现代经

济活动的需求,其近百年来的蓬勃发展印

证了城市规划不仅仅能够创造舒适美观的

空间,还可以实现经济产出。合理的空间

布局和土地集约是企业良性运转的前提,

科学的设施配套和建筑体型控制不仅保障

了公民权益,也成为城市管理者重要的营

销手段。在中国,城市规划实践的热潮也

是土地经济最为活跃的时期,“规划—空

间—经济”这一联合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信息时代无疑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

力,例如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空间拓展模

式的进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城

市问题,例如对传统就业领域的影响、智

能技术对体力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等多个方

面 [2] 。可以说信息时代对世界各国都提出

了相似的问题,同时构成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

这个背景下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加以适当的

规划控制与引导是一个新的课题。

信息时代的经济活动到底还有多少空间

需求潜力?合理的空间排布对信息产业的

提升还有多大?地理区位的好坏是否还左

右着企业的发展?身处市区或郊区甚至乡

村是否还困扰着人们?这些疑问使我们不

得不对城市规划的未来担忧,在一个可能

由机器人充当劳动力,人们转向虚拟空间,

世界如机器般运转的时代,规划师要通过

何种方式来体现自身工作的价值?转眼间,

韩国仁川、中国上海已启动了打造信息技

术未来城市的计划,我们的困惑与期待正

在一步步逼近……

注释:

[1] 卡莫纳 [ 英 ] 编著;冯江译 . 公共场所——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的维度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2

[2] 吴江 . 信息城市的若干特征和趋向 [J]. 现代城市研

究 .1998(05).

参考文献:

[1] 段进 . 城市空间发展论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

社 ,1999

[2] 段进 , 邱国潮 .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5)

[3] 卡莫纳 [ 英 ] 编著;冯江译 . 公共场所——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的维度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2

[4] 吴江 . 信息城市的若干特征和趋向 [J]. 现代城市研

图 4:信息时代未来城市设想图片来源:www.58pic.com

(下转第 45 页)

42

Page 4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田梦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3 级硕士生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导师陈薇

关于 1980 年代 “民族形式”与“建筑传统”话语交替的讨论Discussion on the Discourse Transition of 'National Form' a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during the 1980s

1970 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全国的建设开始复苏,随之而来的 1980 年

代,也是建筑话语恢复活力的一个时期,

许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的话题又被

重新提起,尤为明显的是关于“民族形式”

的讨论。这不仅包含有五六十年代“大屋

顶式”的“民族形式”所引起的建筑师与

建筑史学家的反思、对“民族形式”这一

话语本身的质疑,也有新时期建设需求所

促使的对建筑创作的探求。

文章通过对《建筑学报》、《建筑师》

两本杂志 1980 年代前后所刊文章的研究,

梳理“民族形式”这一词语在不同时期含

义的转变,以及其与“传统”一词的交替

过程,进而呈现建筑师在这一阶段关于建

筑创作的探索轨迹。

同时,1980 年代经济政治等外界条件以

及活跃的学术氛围、更深更远的学术视野

等内部条件,也让优秀的建筑期刊杂志不

断涌现及发展。在这其中,《建筑学报》

作为从文革前延续而来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建筑师》作为一本文革结束后创刊的综

合学术性期刊,聚集了当时大部分学者的

讨论,为研究提供的基础。

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民族形式”

的讨论再次开始时,正如同文革前关于此

的讨论的延续。建筑师与建筑历史学家不

约而同的对之前所做的建筑形式、风格等

的探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尤其在 1978 至

1981 年之间,《建筑学报》、《建筑师》

等杂志上刊登了大量文章。这个时期,最

核心的词语是“民族形式”、“大屋顶”、“社

会主义”。这个阶段中关键的问题似乎在于,

文革之前被广泛关注的,在“社会主义内容,

民族形式”的口号下,所提出的体现了中

国的民族形式的“大屋顶样式”——这个

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曾经经历过认同、反对、

再运用的形式,在新的时期是否还是中国

建筑创作的重点?如果不再认同“大屋顶”

是未来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体现,那民族

形式应该通过什么来体现?

许多学者谈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错

误并不在于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大屋顶样

式”,而是在当时全面向苏联学习的高潮

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的口号本身——“这种提法的实质不过是

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一种形式主义”[1]。而

对于“大屋顶”,并没有全盘否定,因为

在五六十年代还是出现过诸如北京美术馆、

火车站、民族文化宫等得到肯定的建筑的。

所以,“大屋顶的问题实质上是对建筑形

式民族化这样一个风格问题的探索”[2]。在

这个时期,“民族形式”一词似乎已经被

习惯地用来代替中国古代的建筑传统与独

特风格,而这种建筑传统,是“古典宫殿

式建筑形式”的突出表达 [3]。 “民族形式”

[ 摘要 ]:文章以 1980 年代《建筑学报》、《建筑师》两本杂志所刊文章为研究基础,梳理与“民族形式”及“建

筑传统”相关的话题,揭示两者之间语义交织与更替。进一步展现建筑师在这场现代建筑与传统继承的讨论中的影

响与推动,呈现这一阶段关于建筑创作的探索轨迹。

[ 关键词 ]:民族形式;建筑传统;继承与创新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on Architectural Journal and The Architect during the 1980s, this

paper reviews discussions related to “national form” a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reveal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transition between these two discourses. I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ab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by explicating the architects’ promo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debat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Keywords]: national forms; Chines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43

Page 4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是对这种片面的建筑传统进行抽象而得到

的范式。可以看出,在这种反思中,根本

批驳的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将西方

理论民族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式主义与

复古主义。

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这种批判

并不是中国未来建筑的出路,并没有为新

时期建筑创作引路 [4],建筑的创作不能禁

锢在特定的公式之下。而面对快速传播的

国外科学文化,学者们也谨慎地意识到对

于这些新的理论应该批判性地学习,不能

像过去一样盲目地追从 [5]。

建筑中应该需要某种民族的形式似乎是

被大部分人所默许的,但是这种民族的形

式不应该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范式。随着技

术速发展,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已经不能

简单地依靠木构体系中的大屋顶、琉璃瓦

等等来体现。“建筑形式从根本上说,取

决于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施

工方法。”[6]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建筑结

构体系的改变,新材料发展等等问题,建

筑的创作需要革新。所以,在新时期应该

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具有民族形式的建筑创

作的探讨?

由于 1950-1960 年代从继承传统而导

致的错误走向,以及同时期对“民族形式”

的批判,有学者对是否继承传统抱有怀疑

的态度,并忌讳说自己的建筑受到了传统

的影响。而也有认为传统是封建社会产生

的糟粕,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到中国现代建

筑的发展,或是认为脱离了传统就可以创

造赞新的建筑形式 [7]。

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师开始寻找建筑创

作的源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大屋顶”

的宏大叙事中追溯到民间,提出“建筑风

格来自民间”[8]。而民居的多样性与丰富的

艺术手法,也使之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 [9]。

与理论同时进行的,是汲取于民间而应用

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实践。例如 1980 年代初

期的广州白天鹅宾馆,“采取民族传统的

庭院体系”,使建筑形体与地形有机结合,

又不失传统的岭南园林风味 [10]。又如武夷

山风景建筑中的星村候筏码头,以闽北常

见的吊柱外廊为主调,采用民间建筑风格,

不破坏原有的乡土风貌,并融入自然环境

之中 [11]。这些建筑实践的成功展开,打破

了建筑传统是“一成不变并应该被摒弃”

的言论,而展现出了建筑传统丰富的地方

性与民族性。

换言之,新时期的建筑需要创新,也需

具有某种民族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源自于

传统。因此,在这个阶段问题的实质在于“传

统与创新是否可以相互融合”。

随着实践的展开与讨论的深入,开始有

学者思考,一直被推在风口浪尖的“民族

形式”到底指的是什么?对于中国丰富多

彩的建筑风格、民族特色及传统手法,这

种博大精深用“民族形式”一词是根本无

法囊括的 [12]。而“民族形式”这一提法本

身的含糊与暧昧,也使它无法明确引导讨

论的方向 [13]。取而代之的是“民族的形式”、

“民族化”、“民族风格”、“传统建筑

形式”、”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等。

在此所谈的“民族的形式”,是一种“民

族所要求和喜爱的形式”[14],而这里的“民

族”涵盖着少数民族,应该具有丰富的多

样性与地域性。

到 1980 年代中期,“民族形式”一词已

基本不再出现在讨论中。这种摒弃使建筑

师摆脱了文化大革命前延续下来的寻找一

种代表中华民族创作形式的禁锢,让话语

变的更为开放与丰富。

而一直徘徊在话语之中的“传统,则以

更高的频率参与进了讨论。在”民族形式

“逐步隐没的过程中,”传统“的含义也

由 1980 年代初期,以汉民族的建筑特点为

主导的概念变得更为全面。首先“建筑传统”

应该是放置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角度

下而讨论的过去时代的遗存 [15],因此,这

种传统具有多元性,跳出了单一的形式范

式。其次”建筑传统”被认为是具有时代

特征,并随之而发展的 [16], “传统本身是

创新的结果,而创新的积累就是传统”[17]。

所以民族、传统、创新之间并不是孤立或

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关联需要共同考虑的

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1980 年代中后期由“民

族形式”衍生而来的讨论的实质,变为传

统的继承发展与现代建筑创作之间的探索

与实践。在建筑创作中,对于传统与现代

44

Page 4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的权衡的尝试直到今天仍进行着。

在这场从“民族形式”到“传统继承与

创新”的讨论中,建筑师与建筑历史学家

都有所参与,而建筑师是话语的主导者。

建筑师的参与,使建筑创作的讨论逐渐摆

脱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而回到

创作与实践本身。虽然在 1980 年代早期还

有诸如从“双百”方针、“繁荣建设”的

政治方针而谈建筑创作的方向 [18.19] 这类宏

观上的探索,但到 1980 年代中后期,讨论

的重点回到了传统继承与现代建筑之上。

其次,在这场讨论中,面对大量的国外

建筑理论、现代建筑实践,建筑师清醒地

认识到新时期的建筑仍然需要具有民族性[20]。对历史的遗产应该批评地继承,大胆

地创新,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需求、

人的审美等等,而成为中国建筑的新传统。

这种认识在 1980 年代的末期,一定程度上

扼住了千篇一律的“国际式”的流行。

最后,在探索过程里,建筑师对民居与

地方建筑的重视,使“建筑传统”的民族性、

多样性为人所认识。而实践的同时,对民

居建筑空间的研究、对庭院空间的探寻等,

也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实践

之间的紧密联系。

注释

[1] 应若 . 谈建筑中“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的口号 [J]. 建筑学报 1982. (2):60-63.

[2] 陈重庆.为“大屋顶”辩[J].建筑学报 1980 (4):23.

[3] 陈世民 .“民族形式”与建筑风格 [J]. 建筑学报

1980(02):34-39,62.

[4] 艾定增 . 建筑创作中的几种错误倾向 [J]. 建筑

学报 1980. (1):21-22.

[5] 王 华 彬 . 古 为 今 用 推 成 出 新 [J]. 建 筑 师

1979.8(1):1-6,32.

[6] 渠箴亮 . 试论现代建筑与民族形式 [J]. 建筑学

报 1981.(1):38.

[7] 陈鲛 . 评建筑民族形式——兼论社会主义建

筑 [J]. 建筑学报 1981.(1):38-46.

[8] 徐尚志 . 建筑风格来自民间——从风景区的旅

游建筑谈起 [J]. 建筑学报 1981.(1):49-55.

[9] 成城,何干新.民居——创作的泉源[J].建筑学

报 1981.(2):64-68.

[10] 临江.白天鹅饭店建筑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

1980.(2):10-15.

[11] 赖聚奎,武夷山开发前景及其建筑探索[J].建

筑学报 1983.(2):41-45.

[12] 曹庆涵 . 建筑创作理论中不宜用“民族形式”

一词 [J]. 建筑学报 1980.(5):24-25.

[13] 沈浩.对建筑“民族形式”提法的几点意见[J].

建筑学报 1984.(5):41-45.

[14] 卢思孝 .“多样化“、”民族的形式“及其他

[J]. 建筑师 1987.1(27):61-64.

[15] 陈谋德 , 王翠兰 . 创作有时代性、民族性、地

方性的建筑 [J]. 建筑学报 1987. (3):18-21.

[16] 罗运湖 . 建筑传统与时代精神 [J]. 建筑师

1983.10(16):36-37.

[17] 刘婿 . 对建筑民族文化及其“传统”与“创新”

的再认识 [J]. 建筑师 1988.6(29):1-3.

[18] 顾奇伟.从繁荣建筑创作浅谈建筑方针[J].建

筑学报 1981.(2):18-20.

[19] 曹伯慰 . 解放思想,繁荣创作 [J]. 建筑师

1980.5(3):158-160.

[20] 刘婿 . 对建筑民族化及其“传统”与“创新”

的再认识 [J]. 建筑师 1988.6(29):1-3.

究 .1998(05)

[5] 斯皮罗·科斯托夫 (SpiroKostof)[ 美 ] 著;单皓译 . 城市的形成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

[6] 王建国编著 . 城市设计 [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999

[7] 卢济威著 . 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 [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8] 段进 .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 [J].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5)

(上接第 42 页)

45

Page 4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欲望之镜

翟炼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3 级硕士生

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导师是陈薇 

论文为课程作业,指导老

师李华、李士桥

——从“欲望”理论看建筑主题化现象Desire in Mirr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re' Theories to the Phenomenon of Architectural Thematization

在当下资本积累的消费时代,每个人都

被光怪陆离的商品消费所包围:小到名牌

箱包,珠宝服饰,大到名车豪宅,主题公

园……或许直到此时,人们才突然发现,

原来自己的欲望竟是这样的毫无止境,不

知餍足。可以说,欲望与商品犹如镜子的

内与外,互相映照出彼此的面目,两者之

间的互动几乎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全部。而

建筑作为最大的商品,也是欲望最大的镜

像。透过千变万化的造型,消费文化之下

建筑呈现出的却是单一的共性,即建筑的

主题化现象,那么欲望的本质是什么?欲

望和建筑主题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

中又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1. 关于“欲望”的理论溯源1.1“欲望”理论的发展 回顾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始一直强调身

心的二元对立,把心置于身之上,理性置

于欲望之上。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成三部

分,即理性、精神和欲望,欲望与理性对立,

需要理性调节。康德提出欲望是人的一种

能力,通过欲望,人的存在得到证实。但

是在康德那里,对象的真实性还是一种“精

神的真实”。因此,康德的观念不但没有

推翻柏拉图关于欲望的否定见解,反而强

化了这种见解。可见,欲望在西方传统哲

学中始终被边缘化,讨论和思考欲望也就

意味着压抑和消解欲望。

这种状况在文艺复兴中发生变化,尤其

在伊拉斯漠和蒙田等怀疑主义者那里,欲

望不再是直接受谴责的对象。在伊拉斯漠

看来,欲望、激情等情感可以引导人们迅

速地驶向智慧之港 [1]。蒙田也曾说过:“野

心可以让人学到勇敢、节制、自由甚至正义;

贪婪也可以使躲在阴暗角落偷懒的小学徒

奋发图强。”[2] 霍布斯基于这样的思想之

上更进一步,他认为“人没有欲望就是死

亡”[3],“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

个目标不断进展。”[4]

1.2 黑格尔与拉康的欲望说 欲望理论之后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两个线

索,一个是建立在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唯心

主义欲望,以弗洛伊德,拉康,黑格尔等

人为代表;另一个是强调欲望生产的后现

代唯物主义欲望观,以德勒兹和鲍德里亚

等人为代表。

[ 摘要 ]: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即通过对人主观世界的讨论来透视外在的客观世

界并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围绕“欲望”展开的哲学讨论便是这些讨论中的重要篇章。本文首先概述“欲望”理

论的发展进程,重点概说几位哲学家的思想成果,继而讨论建筑主题化现象与人的欲望之间的关联性,以期透过对

欲望的理论解读来看待客观的建筑问题,促进主客体之间的认识互动与现实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正确认识资本时

代下的欲望消费心理,合理疏导自身的欲望,控制好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欲望是控制资本恣意扩张的前提。

[ 关键词 ]:欲望;建筑主题化;资本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has been the focus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at

is, through discussion of the subjective world would lead to the perspective view towards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look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refore,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around the "desire" has

been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se discuss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esire"

theory by focusing on several philosophers’ thought first,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phenomenon of architectural theme and desire among people. The aim is to promote awareness and

refle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get the conclusion: we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sumers’ psychological desire in this capital era, and divert our desire in a reasonable

way. Controlling the desires of ourselves is the premise to control the arbitrary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

[Keywords]:desire;architectural theme;capital

46

Page 4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在欲望的性质上,黑格尔和拉康都指出:

欲望不等同于需要,不是对某个感知对象

的欲望。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

欲望是自我意识试图在作为知识运动的概

念和知识的对象之间的统一的欲望。欲望

不仅仅是生物性的需要,同时也是理性的

动力。拉康在这点上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

但他更强调欲望是无意识的主体的欲望,

欲望源于主体的缺失。在拉康看来,黑格

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是以幻觉的方式

被构成。

1.3 德勒兹的欲望生产理论 德勒兹认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

沿袭了霍布斯和叔本华的思路,仍然把欲

望理解为匮乏,而没有像尼采那样理解为

生产性的。欲望生产与社会生产是不可分

的,不可能一方是社会的现实生产,另一

方而是欲望的幻想生产。在确定条件下,

社会生产本身就是纯粹的简单的欲望生产。

因为社会领域充斥着欲望,社会现实也是

由历史决定的欲望产品。除了欲望和社会

生产之外,别无一物。

1.4 鲍德里亚的消费时代的欲望策略 鲍德里亚的欲望观与消费社会密不可

分。他认为,在当代社会的消费过程中,

整个物体的体系都是语言体系。这些物体

的生产过程本身也是语言的生产过程。所

以被消费的物的真实存在并不在于它的功

用性之中,而是在于它与其他物的关系和

意指过程之中,消费欲望也在此萌生。人

们占有的始终是有限的消费物,不可能拥

有全部无限的差异性的物。大众文化运作

是将符号变成物,使物成为符号的复制品。

人的消费过程就是被符号的意指体系所吸

收的过程。鲍德里亚因此得出结论,消费

社会的深度逻辑就在于消费被符号所操控。

2. 欲望与建筑主题化 以上理论展示了关于欲望的多维视角,

从大的维度上,对欲望的认知基本可以分

成唯心和唯物两类,唯心说强调了欲望的

心理学本质,强调主体性,唯物说强调了

欲望的社会性,生产性。透过欲望说去观

察周围的建筑现象,会发现外在世界是内

在世界的镜像。尽管建筑造型千变万化,

建筑类型多种多样,但资本时代的建筑却

有着同一的共性,即试图通过符号化的语

言体系来控制潜在的消费欲望,姑且称这

一现象为建筑主题化现象。该现象不仅体

现在建筑上,也是一切商品的共性。在资

本时代到来之前,建筑主题化现象也存在,

只不过它满足的并不是消费欲望。比如中

世纪人们对教堂建筑的需求。教堂不仅仅

是祈祷场所,更是与《圣经》的语言体系

密不可分,教堂作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意

义远大于它的实际功用。所以,教堂满足

的是人道德精神层面的欲望,而资本时代

的建筑满足的则是消费欲望。鲍德里亚认

为,物只有被编码为符号才可能进入社会

进行流通,才可能形成语言,个体的消费

只是被整个物的符号体系所控制。在我看

来,建筑主题化现象是资本时代的必然产

物和突出表现,它反映出消费欲和符号语

言体系之间的紧密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

认识到,对建筑主题化的需求其实可以理

解为人们内在欲望对象的匮乏和缺失的表

现,主题化俨然成为一种寄托和象征。而

这种欲望的动因正是社会链条的内在驱动

力,也是人们突然惊醒之际刹那间的无可

奈何。

现如今,无论是房地产开发的威尼斯

水城、王府花园、周公馆等各类楼盘的广

告炒作,还是常州恐龙园、方特乐园、迪

斯尼乐园等各类主题公园,消费时代下的

建筑学已经不再仅仅涉及建造逻辑,结构

体系这样建筑本体层面的知识,它变得更

加复杂迷惑。从积极的层面讲,主题化建

筑其实是静态的电影,它试图去呈现一个

超越现实的幻境。但是建筑终究不是文学,

不是电影,它是实体的存在,再美好的主

题也终究与现实有巨大的反差。所以主题

化建筑往往勾起了消费者的欲望,却在现

实中给欲望以重重的反击。

资本时代的人与建筑已经形成了一个

怪圈,建筑招摇着自己妩媚,用各种主题

极力包装宣传,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而

消费者也乐于购买这些虚幻的主题。鲍德

里亚说“就人而言,从未真正地面对自己

的需要。……在这种情境中,人从不是作

为人在生产出来—他仅仅是作为生存者再

生产出来。……如果体系不需要哺食它的

47

Page 5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工人,就不会有面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全处于体系的框架中,我们全是生存

者。”[5] 人的消费欲望只是体系将其作为

自己的一个要素被生产出来。这种消费欲

望是体系建构的欲望之镜,如同拉康在镜

像理论中提到婴儿在镜中确认镜中之它为

“我”时,他已经将真实的自我给抹杀了,

而这种体系所建立的他者的欲望之镜,使

得每一个进入体系的人都在镜前暴露无遗,

人们寻找镜中的自己,听从着镜中它的旨

意,他们只是渴望着让镜中之它与众不同,

虽然这个镜中之它最终不过是一个空洞的

虚像,所欲望的并不真实存在,但人们仍

然在无休止的欲望着这个“无”。

3. 结语 透过欲望理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资本

时代下建筑的欲望,而透过建筑的欲望,

我们反观的是自己内心的欲望。这样的欲

望之镜或许可以启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消费社会下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充斥周

围的商品和自己内心的欲望?建筑学在今

天的使命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值

得今后进一步去探索。但是可以明确地是,

欲望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我们每个人的

发动机,也是社会的发动机。欲望有着双

重机制,它既可以推动和促进一个人乃至

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可以起到反作用。正

确认识资本时代下的欲望消费心理,合理

疏导自身的欲望,控制好我们每个人自己

的欲望是控制资本恣意扩张的前提。

注释:

[1] 伊拉斯漠《愚人颂》,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 31 页。

[2]《蒙田随笔全集》( 中 ),译林出版社,1995 年,

第 450 页。

[3]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4]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5]Jean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New York:

Telos Press,1981,p.8

参考文献:

[1] 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 : 上海

二联出版社,2001 年

[2] 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4]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模山译,

译林出版社,2006 年

[5]《他者欲望的 _ 欲望 _ 鲍德里亚的身体欲望

解析》鲁杰

[6]《时尚 _ 身体 _ 诱惑 _ 鲍德里亚后期消费文

化理论的一个侧面》张聪

[7]《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研究》胡小丹

[8]《论德勒兹和加塔里的欲望机器》邰蓓

[9]《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_ 德勒兹的欲望说及其

评述》韩桂玲

[10]《德勒兹的欲望概念》高继海

[11]《伪 _ 我要 _ 他者欲望的欲望 _ 拉康哲学解

读》张一兵

[12]《欲望的精神现象 _ 黑格尔和拉康》居飞

[13]《拉康欲望理论阐释》刘玲

48

Page 5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视界

“竹构鸭寮”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 2015 年“实验设计”课程教学。本期“视界”由课程的参与者亲自编辑整理,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详实的介绍,希望对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与建筑学子的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 该课程以该课程以原生竹材和乡村技术为设定,从田野调查到 32 个研究生在田头劳作 12 天,历时 5 个月,共为临安太阳公社搭建起 22 个鸭寮。它们不仅为当地施行 “稻鸭共养” 的传统农作提供了必要功能的生产设施,也唤醒了当地朴素的资源和沉睡的手工艺。

栏目主编:刘静萍

Page 5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1 课程背景 竹子,生长迅速、力学性能良好,是一

种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它分布广泛,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将东亚

文明定义为“竹子”文明。从喜马拉雅南

麓到日本,从中国中部到南亚,竹因其速

生性和易获性,一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在各地的乡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催

生出轻质、可变、易移动、适应炎热气候

环境的建造体系。用竹子进行构造,是一

种与人为利、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建造。

在杭州西部一处竹林环绕的山区中,有一

个名为“太阳公社”的大家庭,那是一个

充满活力与作为的团队,他们怀揣梦想,

倡导原生态的农耕方式,一直在践行着可

持续性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着永续

农业这条道路,如今,在新的时代要求下,

那里在呼唤着原生态的田野营造。

于是,东南大学 2015 年研究生春季实

验设计课程——“竹构鸭寮:稻鸭共养的

建构主题”走进了太阳公社,走进了农田。

在东南大学张彤教授、焦键博士和客座教

授陈浩如博士的指导下,30 名朝气蓬勃的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习自然的定则,学习竹

材的特性,学习简单直接的竹构技术,为“稻

鸭共养”的生态农业搭建稻田鸭寮。

2 教学过程 这次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2014 年 12

月 -2015 年 1 月的预课程和 2015 年 4 月 -5

月的正式课程。预课程包括实地调研和竹

材特性研究,正式课程则包括关键的竹构

鸭寮方案设计阶段和极具意义的田野搭建

过程。

2.1 预课程 预课程始于 2014 年末,在张彤教授讲解

了关于竹构和太阳公社的一些基本知识后,

研究生们在张彤教授和焦键博士的带领下

走入临安市双庙村太阳公社,在2014.12.26-

28 号的三天内对永续农业、材料资源与建

造技术进行了调研。在那里,太阳公社的

陈卫社长讲述了太阳公社永续农业的理想

竹构鸭寮:稻鸭共养的建构主题--2015 春季研究生实验设计课程

编辑 / 刘静萍

[ 课程简介 ]:

课程时间:2014.12.26-2015.01.23( 预课程 ) 2015.04.02-2015.05.25( 正式课程 )

参 与 者:郭梓峰、吕彬、黎德圆、刘静萍、汤晓骏、刘耀坤、马丹红、郑星、仲文洲、方冬清、史伟浩、徐正平、

郭一鸣、于长江、张军军、姜方昕、孙璐、张苇弦、齐文举 张一波、钱坤、袁成龙、黄里达、陈雅婷、李雪倩、潘俊宇、

乔培森、杨浩腾、姚远、刘洁莹

指导老师:张彤教授、陈浩如博士(客座教授)、焦键博士

课程安排:2014.12.26 张彤教授进行课程介绍和竹构讲座

2014.12.26-12.28 师生赴临安太阳公社进行调研学习

2015.01.05-01.23 返校分组研究竹材及其相关,完成研究报告

2015.04.02-05.15 在校完成原型设计及竹材模型

2015.05.15-05.25 临安稻田搭建鸭舍、评论与庆典

图 1: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

50

Page 5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与实践,陈浩如博士也进行了“村落是文

化传承的最后宝藏”主题讲座,并且还有

当地竹工展示乡土竹构技术。通过这次实

地调研,研究生们了解了太阳公社的永续

农业实践与“稻鸭共养”的技术需求,调

研了当地的材料资源并学习了乡土竹构的

技术方法,并且通过参观已建成的猪圈、

鸡舍与茶亭,学习乡土竹构的当代发展。

返校后,30 名学生分成十组开始对竹材

与竹建筑的构造及建构文化展开研究,并

且完成了研究报告。通过这次的资料收集

和相关研究,同学们对竹材的物理性能、

工艺处理和建造施工都有了较为全面和深

刻的理解,在最后的汇报阶段,张彤教授

还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陈浩如博士、南京

大学赵辰教授、东南大学李海清教授等相

关专家学者对同学们的汇报成果进行了点

评指导,同学们收益颇丰。

这一阶段的预课程学习使同学们储备了

竹材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了竹材特

性,了解了竹构相关工艺与施工技术,为

接下来正式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2.2 正式课程 这次实验设计的正式课程开始于 2015 年

4 月 2 日,主要分为在校设计和临安实地建

造两个阶段。

2.2.1 在校设计 持续了将近一个半月的在校设计阶段,

由张彤教授、焦键老师亲自指导,陈浩如

博士莅临讲解和太阳公社积极反馈,研究

生们着重研究了原型的建立、演化与应用。

张彤教授提到,这种原型的研究旨在“从

竹材的材性特点出发,设计材料连接与结

构跨越的方式,以单纯的形式呈现材料、

构造与结构之间的建构关联,并使其在知

觉上具有双向可逆的逻辑透明度”。

除了对于原型的强调与追求,在整个研

究设计过程中,老师还要求学生进行较大

比例的实际模型搭建,并为大家提供真实

的竹材以便进行 1:1 比例节点的实际建造,

以确保大家更为准确地进行相关工艺和构

造的训练。同学们也都进行了 1:10、1:5

和 1:1 节点等大比例实体模型的制作,在

亲手对材料进行操作之后,同学们深刻的

32

654

图 2 当地竹工展示竹构技术图 3 陈浩如博士凉亭讲座图 4 陈浩如博士讲解构造图 5 陈卫社长分享永续农业实践图 6 田野勘测

图 7 张彤手绘节点大样图

感受到竹材这种各向异性的原生材料所具

有的魅力,同时通过双手对其物理属性有

了比较清晰深入的认知,在制作过程中经

常用到的连接构件有金属螺栓、绑扎带等,

工具主要有电钻、电锯、手锯、榔头,扳手、

螺丝刀和老虎钳等。这种通过实践来了解

新材料属性的认知方法与过程不仅为接下

来的实地搭建提供根本,也将使同学们终

身受益。

在这样每周一到两次的设计、汇报与调

51

Page 5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整之后,截止到 2015 年 5 月 15 日,十个小

组根据自己不同的基地选址、鸭舍规模和

业主要求,以及所想到的创造性拓展,分

别确定了各组不同的原型以及 1 到 3 种的原

型变体。

2.2.2 实地建造 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5 月 15 日,十

个组的同学带着自己完成的 17 个竹材模型

来到了太阳公社现场,开始在三公里长的

稻田里进行工期十天的实地建造。

因为施工工期仅有十天,为了方便统筹,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刚到太阳公社,老师

就要求十个小组绘制自己组的施工横道图,

对自己的工期与进度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此外,由于十个小组的基地从村头到村委

绵延三公里左右,各组不能在同一个地点

共同施工,为了及时掌握各组动态,焦键

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施工日志模板,便于掌

控各组每日的施工情况与相关问题。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持续十天的实

地建造出现了出乎师生们意料的这样或那

样的问题。材料、工具以及木工师傅的不足,

还有要么大雨要么暴晒的糟糕天气,这些

都给同学们的施工带来了困扰,但是在太

阳公社和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在老师

的及时协调下,还有木工师傅的帮助下,

辛苦的同学们最终还是认真地完成了预期

的施工任务。

整个实地建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

段:与业主协商、准备材料与工具、施工

图 8 各组最终模型

图 9 实地分布

52

Page 55: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10 各组施工日志模板

图 11 施工现场

与再备材、施工完成

与业主协商。和同学们以往仅限于纸上

的方案设计不同,这次实地建造是一次真

实的项目,并且这些来自城市的孩子们对

当地乡村实况并不了解,施工之前同学们

必须考虑到当地现实情况要求和业主们的

想法和意见。因此初到公社,同学们首先

和自己的业主碰面,以带过来的手工模型

为载体和业主们协商施工方案,包括鸭寮

数目、摆放位置、现实材料等。在最终达

到基本共识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建造过程。

准备材料和工具。为了方便到达基地后及

时有效地开始建造,出发之前老师们就统

计了各组的材料预计清单,并且传达给了

太阳公社。初到现场,虽然公社并没有准

备齐全所有的材料和工具,但是也保证了

每个小组都能暂时有材料和基本工具可用,

当然,这一点也是给一些小组大进度带来

了一定障碍。

施工与再备材。在材料和工具到位之

后,同学们先是经历了一小段的摸索阶段,

包括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特性的了解,由于

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学习模式,起步几天的

施工进度十个小组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延误。

庆幸的是,老师们和公社考虑到了同学们

施工技艺和工具使用的限制,在后来为每

个小组配备了一位当地的木工师傅,这一

点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同学们的施工进度。

该阶段还伴随着材料陆续到位和各组之间

材料工具的共享互换,焦键老师在中间协

调安排,很大程度地帮助到了同学们。

完工与验收。经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十天之后,十个小组成功搭建出共计 22

个鸭寮,基本完成了施工计划和要求,之后,

在张彤老师和焦键老师的组织下,中国美

术学院陈浩如博士、东南大学史永高教授、

李海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谭刚毅教授、

王家浩老师和李华老师共同对同学们的施

工成果进行了验收与点评,同学们在和老

师们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

是,在最后一天,这些老师们还在陈浩如

博士设计建造的凉亭内进行了一次丰富而

有趣的茶亭 TALK,对这次鸭寮建造课程及

其相关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也为这次实验

设计课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3 结语 在这次实验设计课程训练中,同学们从

了解竹构开始到最后完成实地建造,中间

经历了诸多辛苦,但是却一步步地得到了

提升,收获颇丰,张彤老师和焦键老师作

为指导老师、陈浩如博士作为客座教授为

这次课程付出了很多,太阳公社全体社员

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后勤保障,木工师傅和

业主们也都积极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可以

说,这次活动的成功是所有参与者们共同

努力的成果。

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课程设计,它是

各方面力量协调配合、脚踏实地的实际建

造,同学们在这次训练中掌握了知识与技

能、学会了交流与合作、收获了友谊与美好,

这次实验设计课程终将载入东南大学的教

学史册。

53

Page 56: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图 12 部分成果展示

简讯:【灿若繁星,荣归母校】 2015 年 11 月 8 日上午 11 点,东南大学建筑系 81 级11811 班纪念毕业 30 周年的同学聚会在大礼堂举行。在这个班里,有成为中国第一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的著名建筑师王澍,有包含 2 位省级建筑大师等在内的众多知名建筑师。

【中国第二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第二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于 2015 年 10 月17 日至 18 日在东南大学召开。这是继 2013 年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大会后第二次召开的国际性数字景观前沿会议。会议围绕“数字技术助力风景园林艺术”这一主题,开展 36 场次的学术报告,为数字景观的探索者、研究者、实践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现阶段国内外数字景观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 2 届建筑学研究前沿论坛 ——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2015 年 10 月 19 日,“第 2 届建筑学研究前沿论坛——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国际会议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大礼堂东侧二楼报告厅举行。会议围绕“建筑遗产保护技术”这一主题,开展 11 场次的学术报告,为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的探索者、研究者、实践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现阶段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研究最新成果。

【中国名城委 “数字名城”学部成立暨 2015 年会】 2015 年 11 月 24 日,中国名城委 “数字名城”学部成立暨 2015 年会在东南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已逾 30 年。当前,如何强化遗产保护、提升名城空间品质、改善名城生活环境依然是名城保护与发展所

面临的艰巨挑战。同时,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各类数字技术为名城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与手段。因此,如何借助新的技术提高名城保护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就是“数字名城”学部未来的工作与研究方向,也是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

【“水与历史城镇 - 互动及形态变迁”研讨会召开】 随着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跨学科交流合作成为必然。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寻求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契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将于2015 年 11 月 28-29 日举办首届“水与历史城镇 - 互动及形态变迁”国际研讨会。会议为来自建筑学、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就水与历史城市的交互发展、滨水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展开研讨。

【前沿课程】 2015 年 9 月,瑞士当代著名建筑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建筑系教授 Christian Kerez 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启动了本学期他所主持的名师前沿设计课程“从概念到模型”的教学。

2015 年 11 月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规划学院教授 Klaus R. Kunzmann 克劳斯·昆茨曼 和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易鑫 开展 2015 中德联合课程“城市发展战略前沿——智慧城市·城市更新”。

54

Page 57: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色眼 色眼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也许不知,但我们知道设备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手机的镜头也能留下一座城的模样。凹凹凸凸的青石板,午后和煦的阳光,街头巷尾的锅碗瓢盆……一景一物,动人良久。 缤纷的色彩对于一张好照片来讲或许也不是必须。由黑白灰来传达的空间和光影似乎被赋予了更大的张力,不再为色彩间的争斗所累,反而轻轻松松就获得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对你的拍摄对象,似乎也没有多大的要求。可放开于大江大河之滥觞,亦可聚焦于雕花上一抹微弱的阳光,朗朗天地之间,无一物不可入吾镜头。

栏目主编:魏云琪

Page 58: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56

Page 59: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57

Page 60: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58

Page 61: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59

Page 62: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60

Page 63: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

61

Page 64: 筑研006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6/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