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報告 - ctma.nccu.edu.tw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archive/56_ed193141.pdf ·...

3
編輯報告 一、本期共收稿件 21 篇(國內稿件 15 篇,海外來稿 6 篇)。初審委員審查 不通過 2 篇,逕予奉還。餘 19 篇,除特稿 1 篇外,其餘 18 篇分送兩 位外審委員審查。外審 18 篇計通過 6 篇。特稿不計,20 篇共通過 6 篇,通過率為 30%,退稿率為 70%。本期刊登 8 篇正式學術論文,其 中有 3 篇為本系專任教師的稿件,內稿率為 37.5%。提升水準,開拓 研究視野,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誠摯邀請前輩時賢,惠賜鴻文。 二、本期特稿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Du Family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e)商偉所撰寫的〈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 凰臺〉。本文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入手,考察其對崔顥的〈黃鶴樓〉 詩做出的不同回應,並將前後相關的一系列詩作串聯起來解讀,藉此 探討唐代題寫名勝的詩歌實踐、與之相應的批評話語及其核心議題。 商偉教授採用串聯的手法,講述唐代詩人通過題寫名勝而模仿競爭的 故事,注重詩歌文本與批評話語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質疑即景詩的 理想範式及其前提,同時探討古典詩歌的所為與不為,潛力與極致。 三、本期專題為本系周志煌教授協助策劃,名為「博物誌:知識何以成為 文學」。三篇論文通過審查。一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范宜如的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 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本文以鄺露《赤雅》為主要討論對象,旁及其他 粵西筆記。相對宦遊者書寫筆記的志書趨向及當代感受,他以女土司 的文書,參與觀察了異族的生活;《赤雅》被視為《山海經》之後的南 方書寫,指涉其傳奇與神話色彩,更成為清代文人屈大均的粵西知識 內容,聯繫了粵西一地的知識來源。復次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 學系助理教授葉倬瑋〈文物之光下的話語建構與不朽追求論翁方 綱的金石詩〉,當現代的文學史一般採用了袁枚等性靈派人士的評價, 批評金石詩死氣滿紙、缺乏性情,本文細析翁方綱對廣州九曜石考訂 後寫出的金石詩,認為他有意與詠物詩分別開來,以新的物我關係發 展出新的創作方法,重新演繹了知識和文學的關係,並在當時構成一 個附帶政治權力的話語系統,參與者利用這種詩去完成自我想像,在

Upload: lamquynh

Post on 29-Aug-2019

2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編輯報告 - ctma.nccu.edu.tw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archive/56_ed193141.pdf ·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 ... 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

編輯報告

一、 本期共收稿件 21 篇(國內稿件 15 篇,海外來稿 6 篇)。初審委員審查

不通過 2 篇,逕予奉還。餘 19 篇,除特稿 1 篇外,其餘 18 篇分送兩

位外審委員審查。外審 18 篇計通過 6 篇。特稿不計,20 篇共通過 6篇,通過率為 30%,退稿率為 70%。本期刊登 8 篇正式學術論文,其

中有 3 篇為本系專任教師的稿件,內稿率為 37.5%。提升水準,開拓

研究視野,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誠摯邀請前輩時賢,惠賜鴻文。 二、 本期特稿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Du Family

Professor of Chinese Culture)商偉所撰寫的〈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

凰臺〉。本文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入手,考察其對崔顥的〈黃鶴樓〉

詩做出的不同回應,並將前後相關的一系列詩作串聯起來解讀,藉此

探討唐代題寫名勝的詩歌實踐、與之相應的批評話語及其核心議題。

商偉教授採用串聯的手法,講述唐代詩人通過題寫名勝而模仿競爭的

故事,注重詩歌文本與批評話語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質疑即景詩的

理想範式及其前提,同時探討古典詩歌的所為與不為,潛力與極致。 三、 本期專題為本系周志煌教授協助策劃,名為「博物誌:知識何以成為

文學」。三篇論文通過審查。一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范宜如的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赤雅》的知識傳述與書

寫型態為討論核心〉,本文以鄺露《赤雅》為主要討論對象,旁及其他

粵西筆記。相對宦遊者書寫筆記的志書趨向及當代感受,他以女土司

的文書,參與觀察了異族的生活;《赤雅》被視為《山海經》之後的南

方書寫,指涉其傳奇與神話色彩,更成為清代文人屈大均的粵西知識

內容,聯繫了粵西一地的知識來源。復次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

學系助理教授葉倬瑋〈文物之光下的話語建構與不朽追求─論翁方

綱的金石詩〉,當現代的文學史一般採用了袁枚等性靈派人士的評價,

批評金石詩死氣滿紙、缺乏性情,本文細析翁方綱對廣州九曜石考訂

後寫出的金石詩,認為他有意與詠物詩分別開來,以新的物我關係發

展出新的創作方法,重新演繹了知識和文學的關係,並在當時構成一

個附帶政治權力的話語系統,參與者利用這種詩去完成自我想像,在

Page 2: 編輯報告 - ctma.nccu.edu.tw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archive/56_ed193141.pdf ·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 ... 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

文物光耀的皇清盛世下尋求不朽可能。最後為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

學系副教授黃莘瑜〈周作人「博物」論述中的《花鏡》〉以「文學」連

結「博物學」的關懷為開端,探討明清之際文人譜錄《花鏡》,在周作

人「博物」論述中的意義。本文指出周作人既肯定「多識鳥獸草木之

名」的詩學傳統,且重視以「物」為對象之「考察」、「疏狀」、「說明」,

能夠「典雅」、「有致」的書寫方式;而周氏「博物」論述中的《花鏡》,

即在人生問題與書寫方式的重疊觀照下,與現代知識及文學運動產生

交集。 四、 第 29 期專題由本系陳英傑教授策劃,題為「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

踐」。復古派盤踞明代文壇百有餘年,儘管不無遭遇外界批判、挑戰,

其流派勢力始終鮮活;緣此,復古派堪稱是明代最「重要」的文學流

派。但直至今日,幾部深具影響力的文學史書,對此一明代最重要的

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

成為年輕學子的「常識」。在文學史書中,關於「明代」的篇幅,更多

地用於小說、戲曲等通俗文類─這誠然是深具意義的─但對傳統詩

文領域,卻較缺乏進一步關注和探索;即使就詩文領域而言之,與「復

古」對舉而出的「性靈」,更常被凸顯為一種「進步」的價值。緣此,

明代復古派乃至於一代復古文學主潮的「意義」,長期以來恐怕遭到嚴

重的掩蓋。本學報策劃「明代復古文學理論與實踐」專題,並非預設

為復古派「翻案」,也無意強調復古一路的「正確性」,而是衷盼匯聚

學界新近的學思研究力量,突破前行視域,拓展、激發相關議題的前

沿。本專題可包括下列幾項具體的研究議題:明代復古文學理論的研

究、明代復古思潮下文學創作的研究、文化史視域下的明代復古文學

研究、明清以降的復古派接受史研究、從復古派的「摹擬」爭議談到

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方法論議題。本專題將於 2018 年 3 月初截稿,廣邀

海內外學者同好,共襄盛舉,積極建構此一學術領域,歡迎投稿。 五、 第 30 期專題由本系廖棟樑教授策劃,題為「梁宗岱與中國現代詩學研

究」。梁宗岱(1903-1983)既是詩人、詩論家,同時又是著名譯者,

一生浸淫中、西文學,不但創作詞與新詩,翻譯陶淵明詩選,留法期

間,尤其與梵樂希親密交往,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詩壇象徵主義的重

要旗手。對於現代詩學而言,梁宗岱的詩論不僅具有中西比較文學上

的重要性,他的實際創作也同時成為傳統詩詞與白話新詩轉變關鍵的

Page 3: 編輯報告 - ctma.nccu.edu.tw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archive/56_ed193141.pdf · 〈被隱蔽的文學想像?─以明代粵西筆記 ... 文學流派仍缺乏好感,甚而通過學校教習的管道,也使此一刻板印象

具體見證。本專題可包括下列幾項具體的研究議題:梁宗岱與傳統詩

文研究、梁宗岱與比較文學研究、梁宗岱詩歌創作研究、梁宗岱文學

批評研究、梁宗岱翻譯研究或梁宗岱研究相關論著之譯介。本專題將

於 2018 年 9 月初截稿,廣邀海內外學者同好,共襄盛舉,積極建構此

一學術領域,歡迎投稿。 六、 本刊繼 97、98、99、100、102、103、104、105 年連續得科技部人文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審核通過提供編輯費用補助,並進入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後,

2016 年以來,又獲選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 THCI 第一級。在此對長期

以來支持並協助本刊成長的所有學界師友,以及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

研究中心的支持,深致由衷的謝忱。未來,我們更期待能進入 A&HCI、SCOPUS 等國際學術資料庫。

七、 為使本刊能成為專業化、國際化、資訊化的嚴謹學術期刊,本刊新建

置《政大中文學報》專屬網頁,支援中英日三語介面,即時更新發刊

與徵稿訊息,並提供歷年期刊線上瀏覽及下載。期望能夠建置一更通

暢的投稿、交流平臺,既增進閱覽流通,也與國內外學界接軌。網址

http://ctma.nccu.edu.tw/chibulletin/main.php,歡迎學界多加利用。 八、 本刊自創刊起即同時發行電子期刊,現已收錄於 TAO 臺灣學智慧藏

Taiwan Academic Online(tao.wordpedia.com)、hyread 臺灣全文資料庫

(www.hyread.com.tw)、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www.airitilibrary. com)、月旦知識庫(www.lawdata.com.tw)、聯合百科臺灣人社百刊

(db1.udpweb.com.tw)、臺灣引文資料庫(award.libraryandbook.net)等電子期刊資料庫供下載。此外,本刊也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學術期

刊資源網,歡迎學界多加利用。 九、 本期學報得以順利出刊,要感謝所有投稿者的支持、審查委員的撥冗

審稿,以及編審委員會全體委員、編輯部同仁和秀威公司的鼎力協助,

在此一併致上誠摯的謝意。 《政大中文學報》編輯部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