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yzx.jssnd.edu.cn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Sep-2020

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江苏省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自 评 表

学校名称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现有星级

四星级

校长姓名

仲尧明

电 话

0512-69581588

学校地址

苏州高新区 金山东路72号

邮 编

215011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

填 写 说 明

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无汇总数据或不愿公开数据可不填写,但必须在相关项目空白处注明。

二、页面规格统一为A4纸,字号、字体一般用5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word文件制作。

三、信息与数据截止日期应为每年的2月底或8月底。

四、分项自评现状阐述明晰,内容详实,数据全面、准确。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申报时所在的学年初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执行。

五、所有表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相关栏目填写不下,可自行增加篇幅。

六、25条“自评结果”分别以A(达标)、B(未完全达标)、C(不达标)标识。

七、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备注”,按要求填写。

八、学校须在封面“学校名称”上加盖公章,并报主管部门审核盖章。

目 录

一、学校简况1二、自评报告2三、分项自评11(一)办学条件11办学条件1-111办学条件1-212办学条件1-313办学条件1-414(二)队伍建设16队伍建设2-116队伍建设2-217队伍建设2-318队伍建设2-419队伍建设2-521(三)管理水平25管理水平3-125管理水平3-226管理水平3-328管理水平3-433管理水平3-536管理水平3-638(四)素质教育40素质教育4-140素质教育4-244素质教育4-347素质教育4-451素质教育4-554素质教育4-656(五)办学绩效60办学绩效5-160办学绩效5-263办学绩效5-366办学绩效5-468四、申报当年常态数据71五、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77

本人已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表各栏目填写要求,认真审核了所有填报的数据和内容。

现郑重确认:本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

学校法人代表(签名):

年 月 日

一、学校简况

曾用校名

苏州实验中学

办学时间

1994年5月

学校地址

苏州高新区金山东路72号

邮政编码

215011

现有星级

四星级

现有星级评定时间

2000年4月

校长姓名

仲尧明

办公电话

0512-69581588

移动电话

13962155565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传真电话

0512-68253686

学校网址

www.szsyzx.net

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数

50多项

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数

30多项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62305

学校建筑面积 (平方米)

75510

在校生总数

1353

高中生总数

1353

教职工总数

165

专任教师总数

150

中学一级教师数

38

中学高级教师数

90

特级教师数

6

教授级高级教师数

2

现有班级数

36

高中班级数

36

固定资产总值

8499万元

教学设备总值

1097万元

年度教育经费总收入

985万元

年度财政拨款数

2996.96万元

年生均公用经费数

3691元

年教师培训经费数

28万元

学业水平测试一次 合格率

100%

近年大专以上录取率

100%

二、自评报告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办评〔2016〕1号)精神和对照《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2014年修订版》,我校自2009年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以来,始终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星级评估宗旨,立足创新驱动,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加快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步伐,取得明显成效。按照要求,我校认真组织了自查自评,现将复审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汇聚狮山脚下 成就光荣与梦想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位于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西畔,地处国家级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狮山之麓,学校创办于1994年, 1998年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2000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14年高新区管委会斥资5亿人民币将学校原址重建,2016年全新学校启用,学校总占地面积93.74亩,总建筑面积76561平方米,新校设计理念一流、教学设施一流。

目前教学规模为12轨制3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353人。在职教职员工165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高级教师90人,一级教师38人,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6人,市名校长名教师10人,大市学科带头人15人。

学校办学思路清晰,本着“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理念,遵循并践行“唯真唯实”的校训,以“高质量、现代化,具有实验性、开放性、示范性全国名校”为办学目标,在顺利完成“一三六工程”(一年成为苏州市窗口学校,三年成为省重点中学,六年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基础上,实施“三名”工程:培养名学生、多出名教师、办社会公认的名校。近五年来,学校弘扬优良办学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锻造办学特色。全体实验人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高新区精神,奋发图强,学校教育教学持续发展,校风严谨,学风纯正,办学业绩有口皆碑,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20多项省级荣誉;获“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 苏州市普通高中科学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等40多项市级荣誉。

第二部分 近五年来学校发展情况

本着“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理念,遵循并践行“唯真唯实”的校训,以“高质量、现代化,具有实验性、开放性、示范性的全国名校”为办学目标,以课堂改革为抓手,以新校启用为契机,以雄狮精神为引领,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思路进一步清晰,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内涵进一步深化,办学绩效进一步彰显。

一、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苏”式校园。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给师生创造更加现代、优雅、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斥资5亿元人民币,在苏州新区金山东路72号将实验中学原址重建。全新校园现已启用。新校园硬件上具有超前性。教室、运动场所、图书馆、餐厅和宿舍等设施都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准,如学生宿舍均有配套的独立卫生间和盥洗室,温水游泳馆、篮球馆、健身房、乒乓房和羽毛球馆一应俱全。其中新校建设投资6490万元用于学校的设施设备,其中用于教学仪器设备的为3423.55万元,学生人均已达2.53万元。

1、校园布局科学人本。苏州实验中学的原址重建方案,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新校各类建筑的功能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整体的思考和规划,着力打造传统苏式浓郁的文化气息,采用“一轴双廊五区”的整体布局,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多个功能区将最大化地体现实用性、舒适性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整体建筑、道路、绿化、文化景点等设计中,体现了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强化了校园对外规范大气的整体形象和对内朝气蓬勃、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2、教学设备设施过硬。原地重建的实验中学设施齐全,配置先进,设施一流。新校有普通教室48间,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各类办公室60余间,教学楼每个层面设有集体备课室二间。并建有二个未来教室,设施先进。学校图书馆实行智能化管理,建筑面积达3361平方米,纸质藏书72450册,学生人均53.5册。学校建有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物化生实验室各5个,历史、地理探究实验室3间。新校还建有不同需求的通用技术实验室4间,最具特色的为机器人实验室,设备先进,为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学校课程基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基地的宗旨,为了让基地建设富有成效,学校增设9间专业实验室为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学校建有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片标准足球场,5片标准塑胶篮球场,2片标准塑胶排球场,并建有5750平方米艺体楼,内设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馆、舞蹈房、乒乓活动室等,体育活动器材丰富,能满足所有师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新校建有总建筑面积5527万平方米的教师和学生餐厅,宽敞明亮,建有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医务室,功能分区清楚,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学生就诊方便。整个校园内各类防火设施齐全,配有摄像监控系统,学校在周界安装了电子围栏防盗系统,确保了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全校每一名学生通过校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3、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建有先进智慧校园平台。48个教室安装触控一体机,实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学校启用千兆校园网网络系统,所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都开通网络节点,主要场所无线覆盖。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让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学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6个。全校配置学生用电脑300台,供学生使用的电脑达1台/4.5人,并保证正常使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广播台等一应俱全,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对外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

二、打造狮山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我校设学于苏州新区核心区域狮山之麓。苏州新区狮子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狮文化更是两千年中华精神文化的象征。面对这样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我们自然要守望这方水土,延续千年的文化光华。我们认为,充分挖掘和利用狮山文化的精髓,研究和弘扬中国雄狮精神,不仅能更好地彰显我校办学特色,也是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立足于世界优秀民族文化之林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我校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方面紧紧围绕“狮山文化”和“雄狮精神”做文章,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纲”的办学思路,凝炼苏州实验中学办学精神,突出特色,争创一流;体现国际化办学特色,加强跨文化交流,营造校园开放气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建成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我校的原址重建方案,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它取意于苏州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力图打造传统书院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一轴双廊五区”的整体布局。在整体建筑、道路、绿化、文化景点等设计中,体现了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较高的文化品位,以狮子的精神特质为灵感,强化了校园对外规范大气的整体形象和对内朝气蓬勃、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布局紧密结合。我校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电子屏、宣传橱窗、讲座论坛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宣传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渗透“雄狮精神”的要素,要求学生学习雄狮追求卓越、自信勇敢的精神,学习狮山“志士招国魂”的壮士们心怀天下、自尊自强的爱国主义品格,像雄狮一样有大气魄、大情怀。为此,我校校徽采用了雄狮盾牌的图案,学校行政楼的主题为“雄狮之史”、“雄狮风采”、“雄狮成果”,庭院的主题为“雄狮之路”、“雄狮之志”、“雄狮之梦”、“雄狮之韵”,连廊的主题为“雄狮风采”、“雄狮智慧”、“雄狮活力”,实验楼主题为“雄狮之旅”、“雄狮之智”、“雄狮之魂”、“雄狮之语”。 将雄狮精神贯穿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浓郁的狮子文化的氛围中,实验人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汇聚狮山之麓,成就光荣与梦想”。

三、创新管理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符合改革的要求,有学校特色,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

1、以科学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发展的背景是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快速建设和高速发展,建校20多年来,学校遵循“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理念,发扬苏州高新区“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制定并实施了《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二•五”》、通过并着手实施《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详细分析了我校的发展过程中优势与面临的困境,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特色建设、办学业绩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涵盖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全部内容。规划突出立德树人的首要地位和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把新课改作为核心内容,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人的核心素养要求,在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认证专家认为,《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措施扎实,规划起点高、定位准、特色鲜明、创意新颖,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示范性。学校的《发展规划》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学校对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的追求。

2、以制度建设保障学校发展。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了具有学校特色、统领全局的《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并经三届一次教代会审议通过。《章程》明确了学校办学宗旨,指明了学校发展方向,并成为制定其他各项制度的指导性文件。学校各职能部门顺应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章程》的统领下,分类制定了一系列的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制度并由校长室汇集编印成《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制度集》,不断完善健全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培养良好“三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校发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注重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学校管理网络,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注重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人文管理,加强团结协作,形成了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网络化、人本化管理模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科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奖”等多项荣誉并多次接待陕西榆林、河南安阳、省内连云港、扬州校长培训班学员来校跟岗学习学校常规管理经验。

四、弘扬“雄狮精神”,打造育人团队。

1、组建“狮子型”干部团队。

拿破仑有句名言“狮子统帅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统帅的狮子部队”,强调的就是“狮子型”干部的统率力、决断力对于队伍战斗力的决定性作用。学校行政一班人认为,“狮子型”干部指的就是那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有魄力、有热情、有干劲,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干部,其最为核心的特质就是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我校干部团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狮子型”干部面对工作时,要像“狮子”一样,有勇气,有智慧,敢决断,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敢于冲前,无所畏惧,拼劲全力亦要拿下目标,同时要善于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各尽所用,各出其力,精诚团结,从而更加高效快速地达成目标。基层中无论任何工作,任何难题,只要学好用好“狮子”精神,一心为公,无所畏惧,充分运用智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那么所有问题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我校校级班子全部由高新区工委组织部根据干部选拔程序进行任用,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均通过岗位公开、竞聘选拔上岗。学校干部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学校干部队伍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进取,团结协作,各方面工作相互沟通协调,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正职不专断,副职不越权,分工不分家,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独当一面的统率力、决断力,善于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锐意推进各项改革。正因为如此,我校干部团队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每年校级班子成员在区组织部和区教育局组织的全校测评、中层干部在公开述职考核中,教职工对管理队伍的满意率都在95%以上。

多年来,我校干部团队在管理风格上绝不照搬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加班加点的“县中模式”,也不会采取“放羊式”的放任管理。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实事求是地采取“严格有序,张弛适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举措,在工作创新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倡导“向德育要质量、向体育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和谐要质量”的办学理念,加强过程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目标高远,自加压力,殚精竭虑,奋力拼搏,用老师的汗水换取学生学习的高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事实证明,我校的这种管理风格实现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学校办学绩效突出,声誉鹊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2、造就“狮子型”教师团队。

“狮子型”教师团队要求广大教师在机遇面前坚定果敢,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在展望未来时壮志凌云。学校倡导教师要像狮子一样胸怀壮志,深谋远虑;像狮子一样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像狮子一样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像狮子一样专注目标,全力以赴;像狮子一样忠诚团结,睿智果敢。

为充分体现我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雄狮精神”,增强全体教师的进取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使学校始终充满活力,多年来,我校在教师人事制度方面实行逐级聘任,分层培养。我校实行以领导班子为核心、教职工为主体、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全员管理模式,推行全员聘用制:每个学年校长室先选聘年级工作组,年级工作组选聘年级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班主任选聘班级任课教师;这种选聘是双向的,每个主体都有应聘和拒聘的权利。这样,真正做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有效地促使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超越自我极限,加强团结协作,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认真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开展诸如“集慧式备课”等方式的校本研究活动,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标准。学校还聘请专家,组建研究团队,结合我校实际,深化我校的课程改革。全体教师还以我校仲尧明校长正在领衔申报的《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与课程材料互动的创生研究》省级课题为抓手,不断完善“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深化“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打造人文·创新·精品学校”的办学要求,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教育模式。在教师专业化方面,认真落实“青蓝工程”方案,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促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真正做到“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成熟”;不断落实“三层九级”教师培养发展方案,促进骨干教师发展和名师成长。通过这两个方案,确保教师任职5年后,应能写出基于解决知识点教学这个层次的论文;任职10年后,教师能批判性的看待常规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性做法,能探索和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写出反映自己的教学实践的科研论文;任职15年后,教师能创新学科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实施和研究上形成一定的系统,将教科研融于教学实践,能写出学科教育层次的科研论文。各学科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核心成员为主体,探索我校本学科教学的特色,培养了一群乐于思考,善于研究,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我校目前已逐步形成了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领衔,大市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得到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充分信赖。

四、开辟“狮山讲堂”,创新德育机制。以思想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经常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学生管理自主化、教育活动开放化、德育渠道网络化为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德育模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建设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德育教育。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还十分注重以狮山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丰富的人文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狮山文化的德育价值,提炼“狮子精神”中的富有正能量的因子。为此,我校依托社会资源,创设育人大环境,着力开发以“狮山文化”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寓德育于拓展性课程,开辟“狮山讲堂”,通过“讲堂”的系列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构建德育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实施开放性主题活动,寓德育于综合实践活动等拓展性课程之中。德育活动贯穿了以下主题:弘扬雄狮精神,学习雄狮自信勇敢、勇于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学习传说中的青狮见义勇为、为民除害、不破牺牲的正义品格,学习“志士招国魂”的壮士们心怀天下、自尊自强的爱国主义品格,像雄狮一样有大气魄、大情怀,敢于争先,敢于成就王者风范。有效的德育工作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学校先后获“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 “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五、整合“狮山文化”和“雄狮精神”,深化课程改革。

1、建设“资源循环技术与环境保护”课程基地。

苏州高新区是一个山环水抱,真山真水的福地。它以山水人文为特色,以科技、人文、生态为主题,是一个集创新科技生产、高端现代服务业、生态居住和旅游休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真山真水园中城”已经成为描述苏州高新区的经典话语。山水有情,自然无价,今天,这片神奇的土地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开放型经济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现代化新城区”三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和可靠的舞台。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是建设这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园中之城的最佳途径。透过“真山真水”的打造,新区人追逐的是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产业更先进、生活更方便、百姓更富裕”的低碳生态型山水新城区。这是苏州西部发展的终极目标,它让野趣的“真山真水”与灵秀的“小桥流水”比翼齐飞。无疑,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赋予了狮山文化以新的内涵。

基于依托区域特色和优势,强化地方文化内涵的原则,我校“资源循环技术与环境保护”课程基地应运而生。我校课程基地是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首批38所课程基地之一。其建构包括两个模块:资源循环技术和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课程基地的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的宗旨、重心和具体实施办法等在全省相关学校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我校课程基地的建设突出生态和科技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课程资源的整合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秉持“体验、探究、综合、自主和拓展”的学习原则,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综合和创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快学校整体优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相关课程资源,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狮山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课程基地还能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心,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目前,我校课程基地投资已逾1000万元,已建成污染检控和资源循环实验室、环保摄影工作室、创客空间工作坊、低碳环保互动体验馆、环保展示馆、环保模型展示厅、纸文化展示及废纸再生实验室等。

2、彰显“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培养“名特优”学生。

雄狮精神是集超凡的自信、拼搏、坚持和霸气于一身的强者精神。雄狮精神就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踏平坎坷、一往无前,激励我们纵横四海、雄视九州。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狮子般的雄心、智慧、意志、勇气和力量,才能成为赢家和强者;只有拥有了狮子心、秉承狮子精神、培育王者风范,才能打开未来之门,成就光荣与梦想。

多年来,尽管我校在苏州市区四星级高中的中招录取分数线处于第二位(个别年份为第三位),录取的新生中尖子生群体单薄甚至缺失,但全师生发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正视现实,振奋精神,勇于拼搏,力攀高峰。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亮点纷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

(1)学科奥赛。学科奥赛是我校传统优势项目,多年来,我校在学科奥赛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大批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竞赛中获高级别奖项,并通过保送和自主招生升入著名高校。以近年来为例,2014届高三方程同学在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系这届集训队唯一来自江苏省的队员),获北大和清华保送资格。2015届高三有7名学生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其中严星尧同学同时获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个省级一等奖。2016届有19名学生获省级奥赛一等奖。

(2)文科教学。在协调各学科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多年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文科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培养了很多尖子生,形成了我们的“拳头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我校的文科教学无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教材和相关原著,引导学生对书本内容自主进行梳理和整合,引导学生不断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给学生创设各种表达锻炼的机会,如文学社及其社刊、模联、辩论队等等,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如书写、体现思维过程、规范答题习惯等等)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导师制等个性化的辅导,因材施教。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一、本二率分别保持在70%左右和90%以上,高考总均分等指标在苏州市区稳居四星级高中第二位(有的年份主要指标居第一位),在苏州大市也名列前茅。其中,我校的文科高考成绩非常亮眼。2012届陈润曦、吴晓玥同学高考均超400分,被北京大学录取。2013届周缘和张思婕同学分获苏州大市文科高考第一和第三名,双双获得“李政道奖学金”(苏州大市每年仅六人获此殊荣),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2015届王刘琴同学以406分的高分列江苏省文科第8名,并成为2013年周缘之后又一位苏州大市文科状元,录取北京大学;2016届沈宁同学以高考文科415分的优异成绩夺得苏州大市第二名,苏州市区文科状元,也录取北京大学。

(3)社团活动。我校坚持新课改方向,坚持 “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育人理念,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开发并实施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也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我校语文组青年教师蔡衡臻近期撰写的5万多字的论文《校本课程“吴文化与语文”的开发与实施——以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为例》就从一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我校教师自主研发多门校本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选题均既遵循科学性、地方性、民俗性、生活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原则,更强调核心素养的体现。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强化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我校高一年级就开设了30多门校本选修课,内容涉及科技、文史、体艺、棋牌、旅游、手工和学科奥赛等,其中,辩论、模联、文学社、奥赛培训等都是传统优势项目。

学校还十分重视和支持学生自主组织的社团活动,社团涉及到法律、文学、艺术、体育、劳动、社交、辩论等多个领域,精彩纷呈。我校每年都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筹办元旦文艺汇演、新年歌会、诗歌朗诵等艺术节目,学校每年都定期举办校运会、各种体育专项比赛等等。我校江枫文学社先后获“第六届新作文杯全国高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称号,《江枫文学》杂志被评为“全国第四届优秀校办报刊一等奖”、“银瑞杯”江苏省首届中学优秀校报校刊评选特等奖,该社已经成为华东地区影响最大、最成功的文学社团之一。在苏州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作为唯一的一所中学代表团,我校高一学生组成的中文代表队获得团体“最佳表现奖”,英文代表队获个人“最佳立场阐述奖”。“根与芽”社团获苏州市“高中生十佳优秀社团”荣誉称号。2016年5月,我校辩论队“过五关,斩六将”获得苏州市第三届“看我72辩”中学生辩论赛总决赛冠军。2016年8月5日,由东吴模拟联合国大会组委会主办,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承办的东吴模拟联合国大会第五届会议在我校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多位代表怀着对国际政治的热情相聚于此,参加了为期五天的会议,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我校模联成员的风采又一次得到了展示。

六、加强内外交流,发挥教育教学示范效应。学校积极加强内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推广办学成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我校“派出去”“请进来”的活动计划落实,内容丰富多彩。学校加强了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的联系。多次组织教师到浙江镇海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华中师大附中、上海中学、上海七宝中学、上海市西中学和常州一中、江苏省常熟中学、昆山中学、木渎中学、无锡天一中学、如东高级中学等名校学习和考察。在走出去的同时,我校每年还有计划地请进来一些国内外高校专家、教授、教育界名人、知名优秀教师等来我校讲学。近三年校外专家来校讲学达30多人次。同时,还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实现与名校间的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2、着力提高教育教学开放度,真正担当起示范性与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着力提高对外教育教学开放度。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的教育教学优势,进一步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我校多次举办较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教学展示活动;如:2014年11月,我校与江苏省常熟中学联合举行了“互动.合作.探讨”为主题的“同题异构”对外教学活动,实现名校之间资源共享,效果好,评价高。2015-2016年第一学期,我校举行了大型对外开放性教育教学活动,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收到了200多位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三年来,我校有数十人次的名师或骨干教师受邀或由我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派到外校及各地作报告或讲学,仅我校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陈平老师就应邀到校外讲学达50余次。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的开放度与国际化。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先后委派顾丽萍、刘亚新、支珍、曹莹等老师到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习培训,与英国巴斯市Beechen Cliff School 、Hayes field School和美国Franklin Middle Schoo结为姐妹学校;2016年我校又与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就全球化课程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2016年6月,我校承办了来自全国三十多所著名高中国际课程学校或国际课程中心外教学术校长会议,与会者给与了高度评价。近年来,我校国际教育取得了骄人成绩,我校考入国外名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戴子奇、陈文睿、曹逸凡、王恺闻、何羿、金晓彤等一批同学分别录取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外一流名校。

4、发挥我校资源优势,向社会、社区开放学校资源并提供服务,社会反响好。 我校地处高新区核心地区狮山片区,交通方便,各种体育活动场所、会场、图书馆设施齐全。学校体育馆和运动场实行社会化运行,丰富了各级各类部门和社区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我校图书馆除了在正常教学日为学生提供借书服务外,周六、周日还为学生、家长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入社区为群众提供家庭教育、学法指导、心理健康等咨询活动和科普宣传。如,物理老师李志云、马朱林曾在苏州电视台“乐活六点档”“新闻夜班车”栏目就某些事件中的物理现象作讲解,宣传科普知识,破除迷信谣言;我校连续16年为贵州省从江县200多名贫困生、失学儿童提供资助,捐款资助接力棒一届传一届,始终不间断,多家媒体均作了专题报道。由于我校长期坚持 “开放资源,服务社区”,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 “苏州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称号。

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实验人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高新区精神,奋发图强,学校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为100%,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超过100%,高考成绩屡创新高,校风严谨,学风纯正,办学业绩有口皆碑,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30多项省级荣誉;获“苏州市文明单位标兵”“ 苏州市普通高中科学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等50多项市级荣誉,是江苏省内一流名校,苏州教育最优质的品牌之一。

第三部分 反思与展望

总结近几年来的工作,学校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新期盼,学校仍存在着一些差距。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勇当素质教育的排头兵,争做课程改革的引领者。

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魅力校园。优化学校布局,完善人性化设施建设,利用现有空间,通过立体绿化等形式扩大绿化种植,增加学校的绿化率。同时深度挖掘以雄狮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好环境育人的作用。

进一步壮大优师群体,推动学校持续率先发展。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实施好“三大工程”:即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校园和谐工程。同时抓好抓实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科学研究。

进一步提升国际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多元发展。加强对外沟通,挖掘自身潜力,创设交流新途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发展。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全体实验人将进一步弘扬雄狮精神,凝心聚力,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学校内涵,用实际行动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成就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三、分项自评(一)办学条件办学条件1-1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1条

1.1独立设置的高中;

1.2规模一般在36个班以上,每班学生不超过 50人。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高新区,创办于1994年。1996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苏州附属中学”,1997年11月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更名为“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2000年4月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验收,2004年2月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1.独立设置的高中

学校是独立设置、独立法人的公办高级中学,没有“校中校”“分校”等设置。

2.办学规模适中

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五严”规定和市教育局下达招生计划,坚持市、区招生“三限”政策。目前办学规模为12轨制36个教学班, 平均每班人数在37人左右。

近三年学生在校人数为: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466名学生,班均38.8人;高二年级420名学生,班均35人;高三年级409名学生,班均34人。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459名学生,班均38人;高二年级461名学生,班均38.4人;高三年级417名学生,班均34.7人。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446名学生,班均37.2人;高二年级455名学生,班均37.9人;高三年级452名学生,班均37.7人。

我校始终贯彻执行省教育厅相关政策,从无计划外招生,从无高考补习班和插班复读生。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办学条件1-2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2条

2.1校园校舍充分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2.2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2014年,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投资5亿元人民币,对苏州实验中学进行原址重建,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2月投入使用。新学校在前期规划时就要求把苏州实验中学打造成一所设计理念先进和教学设施设备一流的全新学校。

1、原址重建学校总占地面积93.46亩,62305.15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510.16平方米,不含宿舍建筑面积为:65869.89平方米,目前在籍生人数为1353,生均建筑面积达48.7平方米(不含学生、教工宿舍)。

2、学校建有400米8道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一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5片标准室外篮球场,二片标准室外排球场。

3、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750.49平方米,内设25米长6道宽地下温水游泳馆以及篮球馆、健身房、乒乓房和羽毛馆,学生体育活动总面积为21975.9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为16.2平方米,体育器材丰富,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

4、学校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9640.27平方米,共有177间,能满足约1000多名学生住宿,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为9.6平方米。每间宿舍都安装空调并设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淋浴房。

5、食堂总建筑面积5527.56平方米,其中学生餐厅1572座、教师餐厅212座。食堂功能设施齐备,安全卫生,菜色品种众多。

6、综合实验楼及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4537.21平方米。学校有普通教室48间,都配有多媒体一体机。理化生实验室各5个。通用技术实验室4个。计算机网络教室6个。另建有1000人高标准大礼堂、200人报告厅2个、100人多功能报告厅1个。并设有地下汽车停车场,能同时容纳320辆汽车停放。消防、安保监控系统覆盖全校,全校实行智能信息系统管理,能充分满足当前师生教学、学习、生活及安全的需要,并为今后学校进一步发展留下较大空间。

主要不足和问题

学校属原址重建非新建,占地面积不足100亩(只有93.46亩,62305.15平方米),而建筑面积达75510.16平方米,建筑密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绿化覆盖率。

改进措施和目标

利用现有空间,通过立体绿化等形式扩大绿化种植,增加学校的绿化率。

办学条件1-3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3条

3.1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

3.2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

3.3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000 元。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原地重建的实验中学设施齐全,配置先进,既能满足当前学校教学需求,又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留有空间,硬件设施一流。设有普通教室48间,每间教室均配有空调、电扇及多媒体设备,保证了教学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各类办公室60余间,教学楼每个层面设有集体备课室二间。并建有二个未来教室,设施先进。

1、各类设备设施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

(1)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达省一级图书馆要求。学校图书馆实行智能化管理,建筑面积达3361平方米,纸质藏书72450册,学生人均53.5册。阅览区面积达1100平方米,其设有电子阅览室,电脑80台,共有阅览座位300个,约为学生人数的1:4.5。学校现有报刊杂志295种。有丰富与现行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录音带308盒,CD/光盘405片。学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开放式、自动化管理,对师生全面开放,图书流通率高。高一、高二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览课,深受学生欢迎。

(2)音乐、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学校建有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根据不同要求,配置不同的设施设备,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3)实验室:学校建有物理实验室5个,配有仪器室2个、准备室1个;化学实验室5个,配有仪器室2个、药品室2个、准备室1个;生物实验室5个,配有准备室1个、标本室1个、仪器室2个,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目前还建有历史、地理探究实验室三间。

(4)通用技术实践室和其它专用教室:新校建有不同需求的通用技术实验室4间(1间必修实验室,1选修实验室,1间探究实验室,1间机器人实验室),设备先进,为课程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学校省课程基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基地的宗旨,为了让基地建设足有成效,学校增设9间专业实验室课程基地建设创造条件。

(5)食堂:学校是苏州市最高等级的A级食堂。新校建有总建筑面积5527万平方米的教师和学生餐厅,宽敞明亮,厨房使用面积达845平方米,有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供应间,安全卫生设施设备齐全。餐厅就餐面积达4805平方米;学生就餐座位数达1572座,座位数与就餐数学生之比约1.2:1,能保证全校学生正常就餐。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的相关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伙食价格合理,菜谱配置科学,营养搭配均衡,服务质量优良。

(6)卫生室:新校建有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医务室,功能分区清楚,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学生就诊方便。校医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疫情防治和视力保护等专项活动。

(7) 体育设施设备:学校建有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片标准足球场,5片标准塑胶篮球场,2片标准塑胶排球场,并建有5750平方米艺体楼,内设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馆、舞蹈房、乒乓活动室等,体育活动器材丰富,能满足所有师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8) 实验中学拥有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建筑面积达9640平方米,寄宿生人均建筑面积近7.3平方米,宿舍内设施齐全,每间宿舍设有单独卫生间和淋浴房,均安装空调。

(9)校园安全设施:整个校园内各类防火设施齐全,配有摄像监控系统,学校在周界安装了电子围栏防盗系统,确保了学校的安全。全校每一名学生通过校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2、学校信息化设施达第三层次要求。

学校建有网络中心,每位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48个教室安装触控一体机,实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学校启用千兆校园网网络系统,所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都开通网络节点,主要场所无线覆盖,配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通过网络,让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学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6个。全校配置学生用电脑300台,生均电脑4.5:1台。图书馆配有80座的电子阅览室。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学校各部门均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学校基本形成了办公 “无纸化”, 管理数字化,交流网络化,设备现代化,资源共享化的运行通畅的先进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广播台等一应俱全,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对外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

3、学校教育教学、办公设备投入大。

新校建设投资6490万元用于学校的设施设备,其中用于教学仪器设备的为3423.55万元,学生人均已达2.53万元。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办学条件1-4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4条

4.1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4.2有独特的设计,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1、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苏州实验中学的原址重建方案,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它取意于苏州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力图打造传统书院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体布局上采用了 “一轴双廊五区”的整体布局,具体包括: “一轴”,以校园中心广场与建筑形成南北轴线,依次布置校门、礼仪广场、行政楼、图书馆、活动广场、食堂及生活区; “双廊”,在主轴两侧辅以“观书廊”、“体艺廊”两条步行廊道,有机地串连起校园各功能区域,加强了校园的整体性并提高了校园的使用效率; “五区”,分别是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及休闲区,根据校园功能要求及场地条件,我们将主要教学用房置于校园东南侧,运动场地置于校园西侧,生活用房置于校园东北侧,学校教学楼西侧是图书馆、南侧是实验楼和信息中心,三者通过廊道紧密相连,布局合理,方便使用。每个区域既互相独立不受干扰又紧密相连,动静结合,虚实对应。

2、有独特的设计,寓意深厚,文化品位高。

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则通过在主要墙面采用白色涂料及面砖,屋面采用深灰色瓦屋面,与苏州传统建筑青瓦白墙的意向相呼应;同时在“观书廊”立面及空调格栅处采用仿木铝合金格栅进行点缀,既能耐久又不失传统木结构的韵味。在景观空间设计上,则根据传统苏州园林“园”、“廊”、“庭”三个空间要素进行诠释,塑造出饱含深厚历史底蕴同时富有活力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

在整体建筑、道路、绿化、文化景点等设计中,体现了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强化了校园对外的整体形象和对内朝气蓬勃的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学校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到环保节能理念,把雨水回收、顶层绿化、光伏发电、墙面保温等溶入到新校的设计方案中,与我校课程基地所倡导的理念紧紧相扣。

学校还依托深厚的狮山文化,展开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实验中学一直要求学生要有“雄狮”精神,向“雄狮”学习,学习“雄狮”追求卓越、自信勇敢的精神,学习狮山招国魂的壮士心怀天下、自尊自强的品格,像“雄狮”一样有大气魄、大情怀。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布局紧密结合,行政楼一楼的“雄狮之史”展示了实验人二十多年来求学办学的光荣历史,展示了“和谐、求实、创新、奋进”校风,四楼的“雄狮成果”展示了学校多年来的办学成果。庭院的主题为“雄狮之路”、“雄狮之志”、“雄狮之梦”、“雄狮之韵”体现了学校“勤学、善思、进取”的学风,培养学生勤学之习惯,引导学生善思之方法,唤醒进取之精神,为国育才,成就学生未来。连廊的主题为“雄狮风采”、“雄狮智慧”、“雄狮活力”,进一步展示 “根与芽”“模联”“银石”等为代表的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优化了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实验楼主题为“雄狮之旅”,引导学生要像雄狮一样目标专注、全力以赴。图书馆的主题为“雄狮之智”,号召学生为了能有雄狮一样的智慧,需要不断的吸取知识,也体现了“博学、严谨、求精”的教风。体育馆主题为“雄狮之魂”,号召学生作好学问之前首先要有强壮的体魄,也体现了学校“向体育要质量”的理念。在新的软硬件环境下,实验人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汇聚狮山之麓,成就光荣与梦想”。

主要不足和问题

在新校建设中,由于时间紧,校园文化建设某些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进措施和目标

争取一到二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优化、更趋完善。

(二)队伍建设队伍建设2-1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5条

5.1 校长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5.2主持过省级及以上重大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省辖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现任校长仲尧明,196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是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曾获新疆自治区优秀教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学校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强的行政决策能力和较高的校务管理水平。

仲尧明校长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管理学校,既继承、坚持“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又提炼、确立“唯真唯实”为学校校训,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致力于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打造“人文、创新、精品”学校,弘扬雄狮精神,建设狮山文化,让广大师生“汇聚狮山之麓,实现光荣与梦想”,创建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一流高中,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发展定位准确,有系统的学校发展规划指导和规范学校发展。

仲尧明校长善于思考,思路清晰,积极主动规划和探索学校发展,反映其教育、管理理念的文章入选《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办学思想辑录》和《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近年来,学校校风严谨,学风纯正,办学业绩有口皆碑,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现已成为苏州市乃至全省颇具影响力的学校,是社会公认的苏州市最好的学校之一。

仲尧明校长任职期间十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课题研究、论坛活动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师生幸福成长。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仲尧明校长身体力行,每学年都能为全校教师2~3次开设引领性的学术讲座或教育管理类报告。他主持的省级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师生积极情绪的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现已完成结题,课题研究论文参加第三期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研班答辩时获优秀奖,文章入选《学校管理变革的实践智慧》一书已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近5年他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江苏教育》、《校长参考》、《校长》等省级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很有见地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有《特色学校建设中实践主体的力量》、《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校组织文化变革》、《大规模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与教师主动发展》、《基于学生积极情绪的学校文化建设》、《互联网+教育下,学校培养人才模式的新思考》等6篇学校管理类)。

仲尧明校长精心组织教育教学改革,他正在主持开展《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与课程材料互动的创生研究》,以此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领导力。他每学期在各年级听课、评课达30节以上,覆盖面广。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队伍建设2-2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6条

6.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校级班子全部由高新区工委组织部根据干部选拔程序进行任用。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有4人,其中校长1名,党总支书记1名,副校长2名。4人平均年龄47岁,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职称。班子成员学科搭配合理,其中历史1人、政治2人,数学1人。

学校现设置中层干部岗位职数14个,均通过学校公开竞聘,民主推荐相结合选拔上岗。从33岁至50多岁,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平均年龄43岁。都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5人,硕士学位1人;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3人。专业结构分布合理,遍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体育及信息技术10门学科。

近三年,有四位领导干部(季红斌、陈平、仲尧明、李建军)参与校际任职交流,占干部总数22.2%。另外,有三位教师(胡学文、朱广、李梦)也参与了校际任教交流。

仲尧明校长是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曾获评新疆自治区优秀教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李建军书记曾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是苏州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是区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副校长戚春志是苏州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副校长杜颜曾获江苏省政治学科评优课一等奖、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等荣誉。

中层干部队伍敬业爱岗教学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双肩挑。他们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具有创新意识。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1人,大市学科带头人5人,区学科带头人1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有市“五一奖章”获得者、市“双十佳”教坛新秀、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等,另外还有省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高级教练员、参与江苏省高考命题工作的专家等。

学校干部队伍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教师、关注教师,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支行政队伍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进取,团结协作,各方面工作相互沟通协调,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正职不专断,副职不越权,分工不分家,深受广大教师的好评,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称赞。每年校班子成员在区组织部和区教育局组织的全校测评、中层干部在公开述职考核中,教职工对管理队伍的满意率都在95%以上。无违法犯罪等现象。

教职工对学校管理队伍测评:2013年度,满意率96%;2014年度,满意率96.7%;2015年度,满意率97.2%。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队伍建设2-3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7条

7.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7.2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

7.3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60%以上;

7.4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具中级以上职称。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十分重视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和技术职务层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参加新课程、骨干教师、网络培训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教师通过“三层九级”分层次归类并设定其个人发展目标,目前已构成一支以正高级、特级教师、名教师为引领,以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为主体,以优秀大学毕业生为补充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合作进取的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并有一定数量的硕士,中高级职称比例高。

现有专任教师150人,本科122人,硕士33人,硕士达标率为22%,本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为100%;15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特级教师6人),具有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38人,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总数为12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高达85.3%。

2、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8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校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4人,馆长蔡玮老师是副研究馆员,图书馆管理学本科毕业,多次为其他学校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另3人均具有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并都取得苏州市图书管理专业培训合格证书。理、化、生实验室现有9位老师,按照3、3、3比例配备,其中中、高级职称7人,9位老师均通过苏州市实验管理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校医室现有2名在编专职医务人员,具有医疗系统专业中级职称。图书馆、实验室、校医室三室工作人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比例达86%,满足了师生的需要。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队伍建设2-4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8条

8.1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

8.2大多数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

8.3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省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各主要学科有特级教师、有省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大部分科目的师资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

8.4对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学生比较满意。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1、 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尤其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领衔,大市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梯队,目前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6人、市名校长名教师10人,大市学科带头人15人(学科遍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所有学科组都有区级学科带头人。学校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还涌现了一大批市、区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骨干教师,基本形成了胜任高中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群体。

2、 教师兼教一门选修课、高中循环教学以及进行双语教学所占比例都达标。

学校可以兼教一门以上选修课老师130人,占教师总数87%;有136位教师具有高中各年级循环教学经历,占教师总数90%以上;有50多位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占教师总数30%以上。

3、 学校每年都有数名教师在省、市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每年在省、市组织的教育教学比赛(评优课、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以及微课比赛)中均有一批教师分别获得省、市一、二等奖,获奖人数列高新区乃至苏州市前茅(详见《2013-2015年教师获奖一览表》)。

4、 学校教授级高级教师和省特级教师除承担相应教学,能发挥“传帮带”作用,成绩

显著。大部分科目的师资开设示范课,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

我校目前有省特级教师6名(分布在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生物、体育),其中省数学特级教师陈平、省化学特级教师王希俭、省生物特级教师章青、省体育特级教师张俊四位老师均是本校培养。同时学校正在培养3名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语文、数学、英语),已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我校教授级高级教师和省特级教师在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能指导、引领学科建设并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仲尧明校长: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既是苏州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市高中历史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又是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双料“融合体”,曾获新疆自治区优秀教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他是高新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每年开设示范课、观摩课,指导、引领区域内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方向.在他指导下,青年教师加快了成长周期,迅速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和区域名师。他既是一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还是一位课改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陈平: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担任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教师Ⅰ组组长、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数学学科主持人、高新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组织过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教师Ⅰ组10多次小组研修活动,每次活动均深入当地学校的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同时为当地区域、学校的师生上示范课、作讲座50多次,指导区域内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作出贡献。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区域内外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方向,为打造省、市教育人才高积极规划、推动和宣传,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苏州乃至江苏教育的影响。他个人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项课题研究10多项。

章青: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劳模,高新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章老师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教研组与区名师工作室的平台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他指导的青年教师无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学,所带的班级生物成绩始终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先后带领全组老师参加“十一.五”与“十二.五”课题研究,培养他们教育科研素养。他指导的周晓强老师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公开课《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在省教研室名师课堂展示中受到同行一致好评;指导的帖步霞老师在苏州市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和制作的《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在市微课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

王希俭: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师德模范,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积极主动关心年轻教师成长,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他指导的王云华老师近几年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之余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学化学》等期刊,并参加了《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等书籍的编撰工作,制作的课件在参加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课评比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另外指导的张建林等老师在教学中也有出色的成绩,参加市、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和解题能力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王希俭老师还带领他们参与了由其主持的全国、省、市级课题的研究,2014年《新课程背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荣获江苏省教育科研一等奖。

近三年以来,学校始终站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每年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2015年举行的以“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打造“人文·创新·精品学校”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活动,苏州大市范围内30余所学校的近200名老师参加,活动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5、 每门学科都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满意率高。

学校11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及信息技术)组内都有教师曾获得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详见《实验中学教师各类荣誉汇总表》》)。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对教师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管理能力进行测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学校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科学高效的教学、全面优异的质量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队伍建设2-5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9条

9.1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大,形式多样。优秀教师传、帮、带形成制度;赴外校挂职锻炼、出国进修渠道畅通;“派出去”、“请进来”活动丰富;个人提高与组织培训结合较好;每年都有专题培训;

9.2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8%以上;

9.3培训效益显著。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1、健全培训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将教师培养和培训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且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学校制定有《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2013-2016学年校本培训规划》、《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校本培训制度》、《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班主任培训制度》、《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骨干教师发展梯队方案》等制度,从培训工作的目标、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奖惩措施、晋级评优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从评价、激励、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德育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学术委员会成员作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研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推进,形成长效机制。学校培训工作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和延续性,在培训形式上采用集中培训、专题培训、拓展培训、体验式培训、讲座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每位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都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形成书面文字,向大家汇报,实现了“一人培训,全体受益,资源共享”的培训目的,培训实效好,目标达成度高。

2、实施“青蓝工程”,推动教师发展。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采取校内外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培养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发展,目前已有八位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参加了苏州高新区“名师工作室”,系统接受本学科名师的指导,加速个人专业发展。学校制订了《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暨“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健全制度来形成长效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学校每年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召开“青蓝工程”推进和总结会,表彰优秀师徒,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使之做到“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成熟”, 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双过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胜任高中阶段的循环教学。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公开课,如评优课、汇报课、结业课、督导课等,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优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学科解题比赛等,在比赛实践中提升业务水平,提升各方面的素养。学校青年教师在省、市、区教师业务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三年比较突出的有:2013年,黄盈倩获苏州高新区高中地理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三命题比赛二等奖,朱吴彦、许霞萍获苏州高新区中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帖步霞获苏州高新区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辅导学生严星尧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张昕远、钱铮远、蒋雷江二等奖,王佳怡三等奖;2014年,章晏获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政治)二等奖,张湘君获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区一等奖,李志云、张家富、丁益民、吴菲、帖步霞获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范志国获苏州市高三地理教师命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丁宗国、马朱林、戴天竹、黄盈倩获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二等奖,周晓强、徐美玲、蔡衡臻、季娟、许霞萍、朱蓉、俞玮、董逸婷获苏州高新区中学青年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2015年,周祥老师获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国家级一等奖,李慈获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优课评比一等奖,丁益民老师获苏州市高中数学评优课比赛二等奖,朱仁林老师获高新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三等奖,马朱林获苏州市高中物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三等奖,邓磊获苏州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岳晓兰获苏州市心理辅导课评比二等奖,吴晓龙获苏州高新区高中地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孙志亚获苏州高新区体育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学校依托特级教师、名师成立了各学科 “名师共同体”,为学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同时推荐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以谋求教师更高的发展。

3、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益。

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制定计划,扎实开展好“派出去、请进来”活动,丰富教师培训渠道,拓宽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视野,提高培训效益。

学校重视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的联系,采取“派出去”学习方式,先后组团到浙江镇海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上海中学、上海七宝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和常州一中、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昆山中学、木渎中学等名校学习和考察。

我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高校专家、教授、教育界名人、知名优秀教师等来我校讲学,近三年校外专家来校讲学达30多人次。来校专家主要有:南京大学文学院徐雁教授,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朱芒芒老师;苏州市教科院原副院长、省特级教师傅嘉德老师;第3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优秀校长浙江省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安徽省安庆一中校长沈波、北京市育才学校校长刘继忠、天津市崇化中学校长马淑苓;江苏省省特级教师、张家港教研室副主任蔡明老师;苏州市教科院教研员毛明老师;苏州市教科院原教研员陈兆华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校长郭慧老师;苏州科技学院潘扬和张俊强教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教师李岚老师;英国巴斯教育代表团比彻克里弗学校的Edward Gill 先生;苏州市十佳心理辅导教师吴文君老师。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我校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 加强内外交流,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配合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学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服务社会,辐射周边的方针,利用开放式课堂、共享式讲座、对口支援方式,积极支持兄弟学校建设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根据区文教局统一部署和我校相关规划,充分发挥我校优势,派遣优秀教师外出交流或支教。近三年先后派出32名教师赴区内高中交流任教或支教,仅校级和中层干部就有8位同志到外校或其它教育部门挂职流动。学校每年还选派1—2名教师离岗研修或出国研修。交流任教和离岗研修的人数占本校教师总数的22%。学校还经常接受省内外教育部门和兄弟学校领导来校进行挂职锻炼。学校通过人员交流、岗位互换、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传播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办学品位,扩大了社会影响。

5.规划教师发展,目标达成度高。

学校有《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骨干教师发展梯队方案》,《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暨“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等教师发展规划。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并进行年度总结。学校为每位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参加特级教师后备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培训,进行在职学历提升和读研,对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专业发展成果显著的教师,通过《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科研奖励条例》进行奖励。近三年来,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达数十次,全员参与,加上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我校确保每位教师在职培训5年不少于500学时,其中县级以上的培训不少于25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成果丰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达成度较高。近三年,我校张家富、李志云、吴菲、帖步霞老师获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丁益民老师获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章晏老师获江苏省高中政治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帖步霞老师获苏州市微课竞赛特等奖,丁益民、徐美玲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省优,李慈老师在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优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章晏、居津、丁益民、季娟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杨宇学、范志国、张文海老师被评为苏州市名教师,特级教师仲尧明被评为苏州市名校长,特级教师章青被评为教授级高级教师。目前,学校有教授级特级教师2名,省特级教师6人,市名教师10人,大市学科带头人16人,区学科带头人3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8名(另有5名课程班结业和4名在读硕士)。近三年,学校总计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大多数都是省级以刊物上;获得全国、省、市、区级荣誉称号的教师达50多人次。

6.培训主题突出,培训成效显著。

学校根据校本培训计划,每年都举办专题培训,主题突出,全员参与。三年来,学校举办了十八大精神学习辅导、两会精神学习辅导、师德师风、信息技术、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效教学、教科研等系列专题学习培训。学校每年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对外开放教学、课题研究等形式,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全体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来,我校在之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展“构建原味、灵动、高校课堂,打造人文、创新、精品学校”活动,举行了系列针对性的课程培训和研讨活动,教师钻研新课程,探究课堂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校教师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等形式,探索实践新课程和新的教学模式,并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展示任务,充分发挥了重点中学的教学高地作用。苏州市教育督导专家、苏州高新区教研室教研员、兄弟学校教师来校听课,充分肯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优良率都在98%以上。 在省、市级各种类型的教学比赛中,学校每年选出参加比赛的老师都能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

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对教师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管理能力进行测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2013年96%,2014年97%,2015年98%。学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管理的科学高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7.确保经费投入,保障培训工作。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着力培养后备人才,学校将教师学习、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切实保障培训经费的落实。我校近三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分别占当年教师工资总额的8.42%、11.12%和8.65%。

主要不足和问题

改进措施和目标

(三)管理水平管理水平3-1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自评结果

第10条

10.1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

10.2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先进性、示范性;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

A(达标)

自 评 概 述

主要实践和成效

学校遵循“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理念,发扬苏州高新区“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精神,于2015年末制定了《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高质量、现代化、具有开放性、示范性的全国名校”的办学目标。

1、办学目标明确、发展规划论证充分

高新区管委会历来重视教育事业。苏州实验中学创建之初,管委会领导就提出了高起点、高品位建设学校的指导性意见,为苏州实验中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打造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的优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2014年,管委会投入5亿人民币在高新区核心地段原址重建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全新学校。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充分依托南京大学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南大的领导和专家多次考察学校和指导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成为实验中学制定规划的理论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积极吸纳了专家、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又经过高校、行政主管、教科院等部门专家的论证、鉴定,再经过学校教代会的充分讨论而形成。在此基础上学校与时俱进,围绕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学校实际,依据省星级高中、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评估标准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经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在《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该规划通过有关领导与各方专家的充分论证后,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送交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审定,已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总纲。

2、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标题是“拓展增长空间,打造品牌特色——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具有开放性、示范性的全国名校”,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及策略措施、组织机构及保障机制。发展规划详细分析了我校发展过程中优势与面临的困境,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特色建设、办学业绩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涵盖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全部内容。规划突出立德树人的首要地位和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把新课改作为核心内容,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人的核心素养要求,在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论证专家认为,《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措施扎实,规划起点高、定位准、特色鲜明、创意新颖,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示范性。学校的《发展规划》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学校对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的追求。

3、发展规划措施扎实,近期实施情况好

《发展规划》措施扎实:从成立组织,专家论证,教师培训,到树立榜样,总结经验,分解子目标等方面都有明确的安排。苏州高新区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都与学校签订《教育目标责任书》,要求学校依法治校,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绩效。在长远目标下,学校有逐步实现的子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措施。学校每学年都有工作计划,各部门、各年级均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平时学校工作按月安排,逐日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到部门,落实到负责人。

我校地处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整体水平高,但多元的教师文化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发展规划强调在抓好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以学校科学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向“向德育要质量、向体育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和谐要质量”的管理策略,同时明确提出“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打造人文·创新·精品学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