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空间群 space groups 晶轴和直角坐标轴. [email protected]...

30
[email protected] 1 空空空 空空空 space groups space groups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Upload: meghan-blair

Post on 17-Dec-2015

29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

TRANSCRIPT

[email protected] 1

空间群 空间群 space space groupsgroups晶轴和直角坐标轴晶轴和直角坐标轴

[email protected] 2

空间群的概念 空间群的概念 晶体的对称性,不仅包括了宏观对称元素,而且也包括了微观对称元素。平移不变性( translation invariance )这样微观对称元素共有两个:螺旋轴( screw rotation )滑移面( glide )。

[email protected] 3

螺旋轴 螺旋轴 screw rotationsscrew rotations

平移对称与旋转轴对称结合,即形成“螺旋轴”。螺旋轴操作为绕此轴旋转 360/n后,再沿此轴方向平移 l/n周期,图形即可自身重合,其中n=1 、 2 、 3 、 4 、 6 , l=1 、 2 、…、( n-1 )。螺旋轴的国际符号为 21;31, 32; 41, 42, 43; 61, 62, 63, 64,65。

[email protected] 4

例如:国际符号 31表示三次螺旋轴,平移为 c/3;国际符号 32表示三次螺旋轴,平移为 2c/3。螺旋轴与螺旋线一样,可以有左旋和右旋之别,平移大于 1/2 时为左旋,平移小于 1/2 时为右旋,平移等于1/2 时无左旋和右旋之别。

[email protected] 6

滑移面 滑移面 slideslide

平移对称与对称面结合即形成“滑移面”。滑移面操作为对此平面反映后,再沿平行于此平面的某个方向上平移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周期,图形即可自身重合。滑移面的国际符号为a 、 b 、 c 、 n 、 d 等。

[email protected] 7

例如, a 表示沿 a 轴方向的滑移面,平移 a/2 ; n 表示沿对角线方向的滑移面,平移( a/2+ b/2 ),或( b/2+ c/2)或( c/2+ a/2 ); d 表示沿对角线方向的滑移面,但平移为( a/4+ b/4 ),或( b/4+ c/4)或( c/4+ a/4 )。

[email protected] 9

宏观对称元素的组合,可以导出 32 种点群;宏观对称元素与微观对称元素的组合,可以导出 230 种空间群。空间群的国际符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大写字母 P 、 C 、 I 、 F,表示 14种布喇菲格子中的原始格子( P )、底心格子( C )、体心格子( I)和面心格子( F );第二部分为对称类型的国际符号(与点群符号类似)。

[email protected] 10

例如:空间群 I 2d表示四方体心格子,在沿 c 轴方向为四次旋转倒反轴,在 a轴与 b 轴方向上为二次旋转轴,在 a 轴与 b 轴之间的对角线方向上为滑移面。又如空间群 P21212 表示是正交原始格子,沿 a 轴和 b 轴方向上为二次螺旋轴,沿c 轴方向为二次旋转轴。

4

[email protected] 13

Space group P212121 (222)

[email protected] 14

晶轴和直角坐标轴的选择晶轴和直角坐标轴的选择 晶面符号和晶棱符号的确定取决于晶轴的选择,晶轴选择方式不同,晶面符号和晶棱符号也不一样。其次,在讨论晶体的弹性性质、介电性质和压电性质时,采用直角坐标系是比较方便的。由于晶轴之间夹角不一定等于 90 ,所以选定晶轴之后,有时还要另选直角坐标系。选择不同的直角坐标系,所得到的数学表达式也不一样。为了避免混乱,必须对晶轴的选择和直角坐标系的选择作共同的规定。

[email protected] 15

三斜晶系三斜晶系晶轴。三斜晶系除了一次旋转轴或一次旋转倒反轴外,无其它对称元素。因此只能选择三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晶棱方向作为晶轴。晶轴的安排是 c轴为直立, b 轴为左右并向右倾, a 轴为前后方向并向前倾。晶格常数的大小为 b>a>c,晶轴间的夹角为,并有 >90 , >90 。

坐标轴( x、 y、 z)。目前都选择 z 轴与晶轴 c重合; x 轴在晶轴 a 和 c 组成的平面内,并指向+a 方向; y 轴垂直于 ac平面,并指向 +b 方向,如图 1-23 所示。

[email protected] 16

图图 1-23 1-23 三斜晶系中的晶轴与坐标三斜晶系中的晶轴与坐标系系

[email protected] 17

单斜晶系 单斜晶系 晶轴。单斜晶系的特点是具有一个二次旋转轴或二次旋转倒反轴。选二次轴为 b 轴,并在与 b 轴垂直的平面上选择相交的晶棱方向作为 c 轴和 a 轴。晶格常数大小为:abc , a>c,晶轴之间夹角为 ==90 , >90 。单斜晶系的实例如图 1-24 所示。

坐标轴( x 、 y 、 z )。目前选择 y 轴与 b轴重合; z 轴与 c 轴重合, x 轴垂直于 bc平面,如图 1-25 所示。

[email protected] 18

图图 1-24 1-24 单斜晶系中的晶轴单斜晶系中的晶轴

[email protected] 19

图图 1-25 1-25 单斜晶系中的坐标系单斜晶系中的坐标系 ,, 其中其中 yy 轴是二次旋转轴轴是二次旋转轴

[email protected] 20

正交晶系正交晶系 晶轴。正交晶系的特点是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旋转轴,或有二个互相垂直的对称面。在 222点群和 mmm点群中,分别选这三个二次旋转轴为 a、 b、 c 轴;在 mm2点群中则选唯一的一个二次旋转轴为 c 轴,选两个对称面的法线方向为 a 轴和 b 轴,晶格常数大小为: c<a<b,晶轴之间夹角为 ===90 。

坐标轴( x、 y、 z)。因为正交晶系的晶轴互相垂直,分别选晶轴 a、 b、 c 为坐标轴x、 y、 z。正交晶系的实例如图 1-26 所示。

[email protected] 21

图图 1-26 1-26 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 KNTKNT ))在非铁电相时属于在非铁电相时属于

222222 点群,其中点群,其中 aa 、、 bb 、、 cc 轴都是二次旋转轴轴都是二次旋转轴

[email protected] 22

四方晶系四方晶系 晶轴。四方晶系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四次旋转轴或四次旋转倒反轴。通常都是选四次轴为 c 轴,选一个二次轴为 a 轴,如果无二次轴,则选最小晶胞中的两个等长轴之一为 a 轴。晶格常数大小为: a=bc,晶轴之间夹角为 ===90 。

坐标轴( x 、 y 、 z )。因为四方晶系的晶轴互相垂直,分别选晶轴 a 、 b 、 c 为坐标轴 x 、 y 、 z。四方晶系的实例如图 1-27 所示。

[email protected] 23

图图 1-27 1-27 四方晶系的晶轴四方晶系的晶轴

[email protected] 24

三角晶系和六角晶系三角晶系和六角晶系 晶轴。三角晶系和六角晶系的特点是具有一个三次旋转轴或六次旋转轴。通常都是选三次轴或六次轴为 c 轴,选二次轴或对称面的法线为 a 、 b 轴。晶格常数大小为:a=bc,晶轴之间夹角为 ==90,=120 。

坐标轴( x 、 y 、 z )。通常选 z 轴平行于c 轴, x 轴与 a 轴一致, y 轴垂直于 ac平面。三角晶系和六角晶系的实例如图 1-28和图 1-29 所示。

[email protected] 25

图图 1-28 1-28 -- 石英晶体属于石英晶体属于 3232 点群,点群, cc 轴为三次轴为三次

轴,轴, aa 、、 bb 、、 dd 轴为二次旋转轴轴为二次旋转轴

[email protected] 26

图图 1-29 1-29 碘酸锂晶体属于碘酸锂晶体属于 66 点群,点群, cc 轴为轴为 66 次旋次旋转轴转轴

[email protected] 27

立方晶系立方晶系 晶轴。立方晶系的特点是具有四个三次旋转轴(包括旋转倒反轴),同时不是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四次旋转轴(包括旋转倒反轴),就是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二次旋转轴,分别选择这些四次或二次轴为 a 、 b 、 c轴。晶格常数大小为: a=b=c,晶轴之间夹角为 ===90 。

坐标轴( x 、 y 、 z )。通常选择晶轴a 、 b 、 c 为坐标轴 x 、 y 、 z 。

[email protected] 28

X-axis

Z-axis

Y-axis

[email protected] 29

summarysummary

Space groups,glide and screw

Crystal axis and Cartesian axis

Case studyCase study

画出七大晶系的晶轴和直角坐标轴的对应关系

[email protected] 30

线群 (line group)纳米线材料的出现使线群的概念得到了重新重视 .

Z M Li et al, Appl Phys Lett 84 (2004) 4101;V N Popov et al, Phys Rev B61 (2000)3078;

M Vujicic et al, J Phys A10 (1977)1271; I Bozovic et al, J Phys A11 (1978) 2133; I Bozovic et al, J Phys A14 (1981)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