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x 与智能驾驶深度解析 -a -...

16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V2X 与智能驾驶深度解析 V2X 是指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百分百车联网是自动驾驶的基础。V2X 是 指包括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行人)等方式车联网通 信技术,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特 斯拉事故说明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方案属于自 主式环境感知系统无法做到全天候、全路况的准确感知,而协同式环境感知 系统即 V2X(包括现代通信 4G/5G 与卫星导航 BDS/GPS 技术)与之形成良好 互补。如果说车联网最初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安全防盗、车载功放、信息娱乐 之上,随着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智慧交通行车安全的关注, 进一步满足高可靠性、低时延要求的 V2X 类主动安全业务成为推进车载网络 的新动力。 V2X 产业分为 DSRC 和 LTE-V 两个标准和产业阵营: (1)DSRC 专用短程 无线通信标准,以 IEEE802.11p 为基础(实际是 WiFi 的扩展),V2V为主要 应用方式,经过十多年发展历史,形成了以 NXP/ST/瑞萨/车企等传统汽车 电子产业链,美国、日本和欧洲在推进产业化。(2)LTE-V 是基于 LTER14 技术为基础(4G/5G),通过 LTE-V-D 和LTE-V-Cell两大技术支持包括 V2I、 V2V和 V2P 等各类应用,正处于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以大唐、华为、 高通(蜂窝式技术供应商)等通信产业链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汽车企业为主 的产业阵营。根据 3GPP 最近发布的计划, LTE V2V Core part 将在 2016 年 9 月完成,LTE V2X Core part 将在 2017 年 3 月完成。初步推断 LTE V2X 预计 到 2018-2019 年商业应用。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需要自己的车联网标准,LTE-V 可能性最大。 我国目前尚未推出任何标准,作为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汽车作为潜在 的第二大移动市场),车联网标准制定势在必行。相比基于802.11p 的 DSRC, 由华为、高通、大唐等提出的 LTE-V 优势明显:(1)可复用蜂窝网络,部署 成本低;(2)覆盖广,网络运营盈利模式清晰;(3)全球通用标准,单一LTE 晶片组,大幅降低模块、芯片成本;(4)5G 持续演进。虽然 LTE-V 成熟度 不如 DSRC,但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 LTE 网络的现状和 LTE-V 演进的技术 优势来看,我们认为 LTE-V 将是国内 V2X 技术标准首选。 投资建议: 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融合将催生 V2X 的巨大市场,正如 NB-IOT 在物联网低频低速率数据场景下的应用,我们中长期看好 LTE-V/5G 在车联 网 V2X 领域的发展潜力。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国内 LTE-V 标准制定主导推动 大唐电信,以及承担与大唐电信合作推动 LTE-V 车联网项目研发、车载设 备生产和产业链合作的大唐集团子公司高鸿股份,与高通、恩智浦合作的技 术型分销商润欣科技(重点布局芯片设计和 IOT 解决方案),关注车联网领 高新兴、盛路通信、永鼎股份、国脉科技等。 风险提示:1、国内车联网标准尚未制定;2、LTE-V 标准进度低于预期 2016 07 24 通信 行业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1.25 -2.19 -10.18 绝对收益 4.71 -0.61 -34.31 李伟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5080003 [email protected] 010-83321038 陈宁玉 报告联系人 [email protected] 021-35082003 石泽蕤 报告联系人 [email protected] 021-35082609 相关报告 顶层设计出台,民参军大潮开启 2016-07-22 运营商物联网布局再次提速,关注中报 业绩高增长标的 2016-07-18 平台为基,生态为本 ----- 物联网平台专 题深度分析 2016-07-18 信息安全和军工信息化再次成为关注焦 2016-07-10 通信行业国企改革投资机会梳理 2016-07-05 -41% -35% -29% -23% -17% -11% -5% 2015-07 2015-11 2016-03 通信 沪深30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V2X 与智能驾驶深度解析 ■V2X 是指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百分百车联网是自动驾驶的基础。V2X 是

    指包括 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行人)等方式车联网通

    信技术,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特

    斯拉事故说明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方案属于自

    主式环境感知系统无法做到全天候、全路况的准确感知,而协同式环境感知

    系统即 V2X(包括现代通信 4G/5G 与卫星导航 BDS/GPS 技术)与之形成良好

    互补。如果说车联网最初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安全防盗、车载功放、信息娱乐

    之上,随着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智慧交通行车安全的关注,

    进一步满足高可靠性、低时延要求的 V2X 类主动安全业务成为推进车载网络

    的新动力。

    ■V2X 产业分为 DSRC 和 LTE-V 两个标准和产业阵营:(1)DSRC 专用短程

    无线通信标准,以 IEEE802.11p 为基础(实际是 WiFi 的扩展),V2V 为主要

    应用方式,经过十多年发展历史,形成了以 NXP/ST/瑞萨/车企等传统汽车

    电子产业链,美国、日本和欧洲在推进产业化。(2)LTE-V 是基于 LTER14

    技术为基础(4G/5G),通过 LTE-V-D 和 LTE-V-Cell 两大技术支持包括 V2I、

    V2V 和 V2P 等各类应用,正处于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以大唐、华为、

    高通(蜂窝式技术供应商)等通信产业链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汽车企业为主

    的产业阵营。根据 3GPP 最近发布的计划, LTE V2V Core part 将在 2016 年 9

    月完成,LTE V2X Core part 将在 2017 年 3 月完成。初步推断 LTE V2X 预计

    到 2018-2019 年商业应用。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需要自己的车联网标准,LTE-V 可能性最大。

    我国目前尚未推出任何标准,作为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汽车作为潜在

    的第二大移动市场),车联网标准制定势在必行。相比基于 802.11p 的 DSRC,

    由华为、高通、大唐等提出的 LTE-V 优势明显:(1)可复用蜂窝网络,部署

    成本低;(2)覆盖广,网络运营盈利模式清晰;(3)全球通用标准,单一 LTE

    晶片组,大幅降低模块、芯片成本;(4)5G 持续演进。虽然 LTE-V 成熟度

    不如 DSRC,但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 LTE 网络的现状和 LTE-V 演进的技术

    优势来看,我们认为 LTE-V 将是国内 V2X 技术标准首选。

    ■投资建议: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融合将催生 V2X 的巨大市场,正如 NB-IOT

    在物联网低频低速率数据场景下的应用,我们中长期看好 LTE-V/5G 在车联

    网 V2X 领域的发展潜力。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国内 LTE-V 标准制定主导推动

    方大唐电信,以及承担与大唐电信合作推动 LTE-V 车联网项目研发、车载设

    备生产和产业链合作的大唐集团子公司高鸿股份,与高通、恩智浦合作的技

    术型分销商润欣科技(重点布局芯片设计和 IOT 解决方案),关注车联网领

    域高新兴、盛路通信、永鼎股份、国脉科技等。

    ■风险提示:1、国内车联网标准尚未制定;2、LTE-V 标准进度低于预期

    Tabl e_Title

    2016 年 07 月 24 日

    通信

    Tabl e_BaseInfo

    行业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Tabl e_FirstStock Tabl e_Char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1.25 -2.19 -10.18

    绝对收益 4.71 -0.61 -34.31

    李伟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5080003

    [email protected]

    010-83321038

    陈宁玉 报告联系人 [email protected]

    021-35082003

    石泽蕤 报告联系人 [email protected]

    021-35082609

    相关报告

    顶 层 设 计 出 台 , 民 参 军 大 潮 开 启

    2016-07-22

    运营商物联网布局再次提速,关注中报

    业绩高增长标的 2016-07-18

    平台为基,生态为本 -----物联网平台专

    题深度分析 2016-07-18

    信息安全和军工信息化再次成为关注焦

    点 2016-07-10

    通 信 行 业 国 企 改 革 投 资 机 会 梳 理

    2016-07-05

    -41%

    -35%

    -29%

    -23%

    -17%

    -11%

    -5%2015-07 2015-11 2016-03

    通信 沪深300

  • 行业分析/通信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特斯拉事故启示: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 3

    2. V2X 与当前车联网概念有什么不同 ............................................................................... 4

    3. LET-V 与 DSRC 的技术标准之争 .................................................................................. 5

    4.国内华为大唐主导 LTE-V 标准,各方积极推进 .............................................................. 8

    5. LTE-V 变革机遇与投资逻辑 ........................................................................................ 12

    6. 风险提示 .................................................................................................................... 14

    图表目录 图 1:V2X 是指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 .......................................................................................... 4

    图 2:车联网中车载信息服务 ...................................................................................................... 4

    图 3: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发展阶段 ........................................................................................... 4

    图 4:车联网两种应用模式对比 .................................................................................................. 5

    图 5:欧美日推进 DSRC 产业化 ................................................................................................. 6

    图 6: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网络架构 .............................................. 6

    图 7:LTE-V 支持多业务系统 ...................................................................................................... 7

    图 8:LTE-V 与 DSRC 优劣势对比 ............................................................................................. 7

    图 9:LTE V2X 系统架构 ............................................................................................................ 8

    图 10:多方组织推进 LTE-V 标准化和测试 ................................................................................. 9

    图 11:车联网生态圈 ................................................................................................................. 12

    表 1 V2X 的通信需求分析 ........................................................................................................... 5

    表 2:国内行业组织积极推进车联网标准研究制定 ..................................................................... 9

  • 行业分析/通信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特斯拉事故启示: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2016 年 5 月,在美国佛州高速公路上,一辆特斯拉 Model S 在启用 Autopilot 功能时撞上了

    一辆半挂卡车,导致司机身亡,Tesla 股价大幅下降(随后又反弹至原来位臵),引起了业界

    广泛对自动驾驶路线的讨论。我们在对此次事件惋惜的同时,也注意到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

    要经过大量的验证和不断完善,这个意义说自动驾驶事故的发生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从信息

    技术发展上来说,万物智能万物互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在自

    动驾驶领域更为迫切的表现为车联网是自动驾驶的基础。先说两个概念,自动驾驶系统和自

    动驾驶技术级别。

    自动驾驶系统分为 3 个层次:感知→认知→行动,然后不断循环。感知部分包括两方面,感

    知环境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设备,感知车辆自身的包括轮速计和三

    大控制器的反馈量;行动层包括转向、油门和制动三大控制器(以及执行机构);而认知部

    分,包括决策和规划,是通常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技术分为 5 个层次:第一个层级,仅提供信息提示,比如胎压监测;第二个层级,

    是传统主动安全以及辅助驾驶技术,比如车身稳定系统、防抱死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牵引

    力控制系统等;第三个层级是全自动泊车、车速保持与跟踪,转向与穿行辅助等;第四个层

    级是编队行驶、主动避障、汇入和离开车流等,主要是应用于高速公路或郊区道路;第五个

    层级,是完全自动驾驶,全路况,全天候。

    首先,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统属于三级自动驾驶系统,仍然需要人为干预。2015 年 10 月

    Tesla 把 AutoPilot 放到量产车上是个里程碑,特斯拉强调即使启用 Autopilot,用户也应该时

    刻将手放在方向盘,保持对于周边路况的警惕性,并随时准备好控制汽车。该系统利用车载

    摄像机、雷达、传感器得到车流、车速、周边物体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智能识别、判断这些

    信息,控制车速度、保持车道,撞到障碍前自动刹车属于三级自动驾驶系统,但消费者却按

    照四级甚至五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方式去使用。媒体或者车企对于辅助驾驶错误的宣传,导致

    驾驶员过分依赖系统,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其次,自主式环境感知系统无法做到全天候、全路况的准确感知。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Mobileye 把卡车当成了蓝天白云,毫米波把卡车当成了路牌。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方案属

    于自主式环境感知系统(与协同式环境感知系统相对),面对参差不齐的路况场景,一个显

    而易见的事实摆在这,就是没办法穷尽极端情况,特别是视觉传感器无法做到全天候、全路

    况的准确感知。解决路的问题可以通过现在的车联网技术(V2X),重视安全盲区的设计,假

    设卡车与 Tesla 靠近时相互预警,或者卡车左转的必经之路上埋一个线圈跟信号灯 Tesla 互

    动一下,驾驶者即使在被卡车挡住视线或靠近角落时也能接收到汽车发出的预警信息,就会

    轻松避免相撞。

    最后,100%车联网是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自主式环境感知系统即车载传感系统在视距范

    围、反应时间较短的场景下发挥作用,而协同式环境感知系统即 V2X(包括现代通信 4G/5G

    与卫星导航 BDS/GPS 技术)则在非视距范围及反应时间长的情况下更具优势,可探测到较大

    范围内的潜在关联车辆与路况信息、规划变更行车路线等,与车载传感系统起到良好的互补

    作用,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完备打下基础。我们可以预见真正自动驾驶时代到来,可能是在车

    辆 100%联网,智能决策和协同控制更加完善以后,在此之前只能做到辅助驾驶,并不是完

    全意义的自动驾驶。

  • 行业分析/通信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V2X 与当前车联网概念有什么不同

    车联网是使用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收集车辆、道路、环境等信息,通过车-车、车-路

    信息交互和共享,使车和基础设施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从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

    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以“车对外界”信息交换为主要功能的 V2X 技术正在成为车联网的新亮点,是继信息娱乐之

    后,推动汽车网络组建的新应用。

    图 1:V2X 是指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 图 2:车联网中车载信息服务

    资料来源:互联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V2X 是指包括 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行人)等方式车联网通信技术,

    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V2X 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

    站、基站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

    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基于 V2X 技术不仅可以

    大幅提升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而且可以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和车联网创新提供低

    成本、易实施的技术路线和基础平台。

    图 3: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华为,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 行业分析/通信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4:车联网两种应用模式对比

    资料来源:华为,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目前车联网主要通过 2G/3G/4G 模块的远程通信,运营商通道+车联网服务平台模式,主要

    的功能对消费者来说是信息、娱乐和导航,对于车企来说通过无线通信监控车辆重要部件的

    运营商状态、掌握用户的车辆使用行为习惯。通信流量模型和要求:低频率传输、大型覆盖、

    延时不敏感,如车载视频监控、多媒体娱乐、诊断数据和导航定位数据等。

    如果说车联网最初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安全防盗、车载功放、信息娱乐之上,随着辅助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智慧交通行车安全的关注,进一步满足高可靠性、低时延要求的

    V2X 类主动安全业务成为推进车载网络的新动力。目前主要有专用短程通信技术标准(DSRC)

    与研制中的基于 4.5G/5G 的 LTE-V 技术标准在性能上符合需求,V2X 的主流通信标准之争

    将在这两者之间展开。当前智能交通系统 ITS 正处在第三阶段,5G 标准在 LTE-V 的基础上,

    为满足未来自动驾驶的需求,性能指标会更进一步提升。

    表 1:V2X 的通信需求分析

    类型 业务场景 延时 数据包 覆盖范围

    主动安全 防撞、告警 短(20-100ms) 小

  • 行业分析/通信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5:欧美日推进 DSRC 产业化

    资料来源:互联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014 年 2 月 DSRC 被美国交通部确认为 V2V 标准,经过 10 年研发与测试已经定型。

    2015 年 9 月,美国交通部拨出 4200 万美元在美国三个地方开展安全测试,预计到 2017 年

    将试装 1 万辆。这三个地方包括纽约,怀俄明州,Tampa Bay。通用 2016 年上市的卡迪拉

    克 CTS 将装备 V2X。美国 ITS 关键的安全性应用领域要求采用 5.9GHz DSRC,未来美国

    主要路段将布设路侧设备,所有销往美国的车辆都必须加装 5.9GHz DSRC 车载设备。

    DSRC 关键指标:支持车速 200km/h,反应时间 100ms,数据传输速率平均 12Mbps(最大

    27Mbps),传输范围 1km。根据美国交通运输部的报告,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的时延要求是

    小于 100ms;车辆防碰撞指示的时延要求是小于 20ms。

    图 6: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网络架构

    资料来源:互联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 行业分析/通信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LTE-V 定义了两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

    对车辆主动安全应用通信技术的方案进行了重点优化,在帧结构、最大发射功率降低、拥塞

    控制、信息安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优化了系统性能,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充分体现了 LTE-V 技术对 802.11P 系统的比较优势。LTE-V 设计的基站参与调度的 D2D 通

    信方案,形成了支持自组织和基站调度两种调度模式下的全场景通信技术方案,满足智能交

    通多样化的应用需求,结合蜂窝和直通技术,全面支持行车安全、交通效率、信息娱乐等多

    种业务。

    LTE-V-Cell 关键指标:传输带宽最高可扩展至 100MHz,峰值速率上行 500Mbps,下行 1Gbps,

    时延用户面时延≤10ms,控制面时延≤50ms,支持车速 500km/h,覆盖范围与 LTE 范围类

    似。LTE-V-Direct 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技术指标,据悉 LTE-D 具备能寻找 500 公尺内数以千计

    装臵以及服务的能力,因此能让两个以上最接近的 LTE-D 装臵在网内通讯。

    图 7:LTE-V 支持多业务系统

    资料来源:高鸿股份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8:LTE-V 与 DSRC 优劣势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LTE -V DSRC

    优势

    蜂窝技术 、可管控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V2I实施

    有优势

    电信产业(系统 、芯片和运营

    商 )支持

    自主标准

    成熟度高,NXP等芯片商和大

    量汽车厂商已经接近可提供商

    用产品

    美国交通部的大力推动,2019

    年左右可能在美国强制安装

    V2V应用场景较为成熟

    劣势

    成熟较晚,预计2017年完成冻

    结标准 ,2019年才有可能实现

    试商用

    跨部门协调难度大

    CSMA/CA机制存在隐藏节点、

    5.9GHz频段穿透性 、传输距离

    受限,且由于干扰原因 ,在我

    V2I场景技术和实施挑战大

  • 行业分析/通信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LTE V2X 的最大好处在于能重复使用现有的蜂巢式基础建设与频谱,营运商不需要布建专用

    的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RSU)以及提供专用频谱。单一 LTE 晶片组,能为车厂降低整

    合成本。不过目前 DSRC 标准已经准备就绪发展较为成熟,LTE V2X 仍在研究标准制定阶

    段,市场应用还待检验和认可。

    4. 国内华为大唐主导 LTE-V 标准,各方积极推进

    中国需要自己的车联网标准,LTE-V 可能性较大。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意义重大,其一,

    交通、能源、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二,中国拥有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和较为强大的

    通信和互联网产业优势,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基础条件非常好。而汽车作为潜在的第二大移

    动市场,其高速增长的通信需求和有特殊要求的通信场景已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各主要国

    家争相发展各自技术标准,力求占领行业制高点。5.9GHz 的 DSRC 在中国会有潜在干扰的

    问题,中国需要一个不同的 V2X 解决方案,CCSA 已经在中国针对 LTE V2X 推出了工作项

    目(Work Item),而华为已经开始布局推广。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 4G LTE 蜂窝网络,营

    运商不需要布建专用的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RSU)以及提供专用频谱,可以和手机使用

    同一类型的单一 LTE 晶片组,能为车厂大大降低整合成本。相对于主机厂和电子零部件供应

    商推崇 DSRC,国内大部分电信领域厂家华为、大唐等更加支持 LTE V2X。

    图 9:LTE V2X 系统架构

    资料来源:大唐电信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目前 LTE-V 的国际标准刚起步。3GPP 已发布 LTE 支持 V2X 需求的技术报告,以及正式的

    需求规范(22.185);架构、安全、空口等方面还处于技术报告准备阶段(23.785、36.885

    等),正式规范研制将于 2016 年年中启动,计划于 2017 年发布。国内的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等多个

    标准组织与产业联盟也启动了 V2X 方面的通信标准研发。CCSA TC3 多个工作组同时开展

    架构、频谱、空口等方面的研究,基本与 3G PP 保持一致,处于讨论稿阶段,尚无实质性

    规范发布;C-ITS、TIAA 分别开展合作式 ITS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V2X

    信息安全及频谱方面的研究。

  • 行业分析/通信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LTE V2X 在 3GPP 仍在研究阶段,之后将成为 3GPP 正式标准 Release 14 下的工作项目。

    根据 3GPP 时程表,Release 14 标准可望在 2017 年完成,其中 LTE V2V Core part 将在

    2016 年 9 月完成,LTE V2X Core part 将在 2017 年 3 月完成。在标准化之后,通常需要至

    少一年的时间才有商业化晶片组生产。初步推断 LTE V2X 预计到 2018-2019 年商业应用。

    高通等芯片厂商可能会选择双模同时支持两种底层技。(1)2016CES 推出骁龙 820A 汽车

    处理器。骁龙 820A 搭载的机器智能平台 Zeroth 方案,支持汽车制造商利用面向高级驾驶辅

    助系统(ADAS)和车载信息娱乐情景的神经网络,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最先进解决方案并且

    高效运行在车内集成平台。(2)2016 年 6 月 8 日推出智能互联汽车参考平台。具备 LTE、

    GNSS、WiFi、DSRC/V2X 和蓝牙等关键无线通讯技术,可以解决目前车联网平台的可扩展

    性、无线共存以及未来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 10:多方组织推进 LTE-V 标准化和测试

    资料来源:互联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2:国内行业组织积极推进车联网标准研究制定

    牵头单位 专项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TC5WG3 立项:基于 TD-LTE 的车辆安全短程通信技术研究,

    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总体技术要求;TC5WG8 立

    项:智能交通车车/车路主动安全应用的频谱研究

    中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 车载信息服务与安全工作组:基于 LTE 车辆网无线通信技术

    总体技术要求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

    车车/车路通讯工作组:调研车车/车路通信系统,筹备基于不

    同通信技术的系统测试工作;无线频谱与电磁兼容技术工作

    组:承担国家职能汽车和车联网无线频谱划分和使用研究工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是由从事智能交通领域相关单位组成的行业性平台和协作

    组织。2013 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起成立,产业联盟由 45 家大型企业发起,其中包

    括中国电信、华为、大唐电信、百度、长安、奇瑞、高德、四维、英特尔、大众、奔驰等大

    型知名智能交通企业,产业覆盖通信、汽车、汽车电子、交通管理等多领域。联盟将重点开

  • 行业分析/通信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展合作式智能交通、车载信息服务与安全、智能公交、便携移动终端支持交通信息服务四个

    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国内大唐集团和华为主导 LTE-V 标准,大唐科技集团作为 LTE-V 标准的主要推动者和 3GPP

    的报告人。

    (1)大唐标准和产业进展

    2014 年 6 月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 LTE-V 车联网设备,可支持车联网 V2X 自组织通信,具

    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1.高可靠、低时延 2.基于 TD-LTE 通

    信技术,支持车车之间直接通信。3.面向业务及应用 4.灵活使用多种接入技术 5.安全可靠的

    信息传输 6.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架构。

    2014 年牵头完成“基于 TD-LTE 的车辆安全短程通信技术研究”

    2014 年牵头开展“车路协同系统的安全研究”

    2014 年联合牵头“基于 LTE 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总体技术要求”行标制订

    2015 年联合牵头“智能交通车车-车路主动安全应用的频率需求和相关干扰共存研究”

    3GPP 联合牵头无线接入网“基于 LTE 的 V2X 可行性研究

    2015 年南京第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演示

    第三届《交通信息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演示

    参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和演示

    (2)华为多方合作推动产业化

    2015 年 4 月,华为携手上海汽车集团(SAIC)业界首个基站参与的 LTE-V 外场演示亮相第

    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

    2015 年 6 月,华为携手沃达丰(Vodafone),与捷豹路虎在英国盖登共同进行 LTE-V 路测

    演示。联合浙江移动、阿里巴巴、上汽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打造面向 5G 的

    LTE-V 实验孵化基地。

    华为正在与更多顶尖运营商和车企联合开展 LTE-V 的性能测试、外场演示及标准、产业合作。

    德意志电信基础设施特别配备了由华为提供的 LTE-V 硬件,用于对各类测试情境提供技术支

    持。德国奥迪股份公司、丰田汽车欧洲公司和其它汽车制造商均提供了研究车辆,其车辆上

    也有由华为开发研制的 LTE-V 硬件。

    LTE-V 国内产业进展及重大事件:

    (1)工信部决定自 2015 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确定上海国际汽车城

    (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项目

    (2)2016 年度“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两个子课题“LTE-V 无线

    传输技术标准化及样机研发验证”与“面向自动驾驶的 5G 关键技术研究与演示”

    (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清华大学、长安等多方合作力量组成研究小组,

    支撑研究并推动《我国车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出台

    (4)2016 年 6 月 7 日,中国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

    海嘉定正式开园,目前可为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和 V2X 网联汽车提供近 30 种场景的测试验

    证。上海由此成为中国首个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试点城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

    透露,我国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已经有了,将成为我国无人驾驶领域的首个标准,预计两个

    月之内就会发布。

    (5)2016 年 7 月 19 日,2016 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汽车处处长佘伟珍

  • 行业分析/通信

    1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示,工信部委托工程学会牵头编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已基本完成,准备于

    8 月份对外发布,明确目前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

    2015 中国车联网大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提出了车联网的近期目标和中期目

    标:

    近期目标:在 2015 年到 2017 年大幅提升车载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完成汽车

    与交通安全及能效相关应用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从具体的指标上看,一是车载信息服务

    终端市场渗透率要达到 17%;二是针对 LTE-V 标准制订原型系统开发和频率规划,这是我

    国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起草的国际标准;三是 5G,构建国家级测试验证平台和市场试验外场。

    中期目标:从 2018 年到 2020 年全面构建车联网综合信息服务新生态;实现网联部分自动

    驾驶的技术示范和大规模道路实验。大幅提升车联网对汽车制造的支撑服务能力,全面形成

    车联网支撑汽车设计、开发、供应与远程运维的服务体系。测试区网联车辆的碰撞率要降低

    50%,燃油效率提升 10%,排放降低 10%,车载信息服务终端市场渗透率要达到 35%。

    目前 DSRC 产业链更为成熟,但 LTE-V/5G 可能后来居上,总体来看政府政策影响极大。智

    能驾驶和智能交通融合将催生 V2X 的巨大市场,正如 NB-IOT 在物联网低频低速率数据场景

    下的应用,我们中长期看好 LTE-V/5G 在车联网 V2X 领域的发展潜力。

  • 行业分析/通信

    1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5. LTE-V 变革机遇与投资逻辑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汽车作为潜在的第二大移动市场,其高速增长的通信需求和

    有特殊要求的通信场景已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 2016 年 6 月底,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2.85 亿辆,其中汽车 1.84 亿辆。2015 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去年全年销量 2459 万辆,同比增长 4.7%。

    目前已经开始布局智能汽车行业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科技公司,比如谷歌、苹果、

    微软、百度、腾讯、阿里、乐视等这些科技巨头。一类是汽车制造商,比如沃尔沃、奔驰、

    奥迪、福特、宝马、上汽、比亚迪等。目前整个行业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

    的竞争格局。

    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在性能和实现机制上不能满足面向未来智能驾驶和主动驾驶的需求。

    3GPP 在 4.5G/5G 的标准中针对车联网场景开展了专项标准化工作。“智能网联汽车”对移

    动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需求将促使产业生态环境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我国政府、通

    信企业、运营商、整车厂、行业协会等产业链各方都积极投入到技术标准研制开发和管理推

    进工作中。一些主流汽车厂商已经宣布将会在未来的车型上安装 V2X 模组,V2X 技术将是

    车联网的重要组成,在自动驾驶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尚未推出任何标准。而目前在通信标准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 DSRC 方案,这也

    是目前企业普遍在采用的通讯标准,第二种是 LTE-V 方案,这是由国内的大唐电信和华为在

    主导的通信方案。我国计划 2020 年实现 5G 商用的目标,4.5G 的 LTE-V 技术标准预期将在

    5G 前试验和测试应用,5G 时代将实现对 LTE-V 技术的继承和演进,并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真

    正商用推广。

    图 11:车联网生态圈

    资料来源:大唐电信,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国内 LTE-V 标准制定主导推动方大唐电信,以及承担与大唐电信合作推动

    LTE-V 车联网项目研发、车载设备生产和产业链合作的大唐集团子公司高鸿股份,与高通、

  • 行业分析/通信

    1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恩智浦合作的技术型分销商润欣科技(重点布局芯片设计和 IOT 解决方案),关注车联网领

    域高新兴、盛路通信、永鼎股份、国脉科技等。

    (1)高鸿股份

    高鸿股份是大唐科技集团子公司,高鸿股份主要从事数据通信领域产品、业务和整体解决方

    案的提供,以及行业信息化客户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2015 年,公司在开展车联网等

    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动 LTE-V 车联网项目的研发合作和产业链合作及 LTE-V 标准化工作进

    入实质阶段;协同集团创新中心建立“车联网实验室”,成功开发了 LTE-V 演示验证系统,

    累计提交 137 项专利申请,在 3GPP、CCSA、C-ITS 等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中获得标准立项。

    目前 LTE-V 车联网设备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均有测试,此产品是大唐高鸿联合大唐电信集团

    创新中心共同研发生产的设备。

    同时,公司围绕汽车电子产业链,公司积极与国内车企、地方政府等开展沟通,推动 LTE-V

    项目加入亦庄车联网创新基地等示范工程。随着 LTE-V 的商用趋势日渐明显,公司将会重点

    受益。

    (2)大唐电信

    公司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与应用、终端设计及移动互联网。布局汽车电子芯片,

    并实现了车灯调节器芯片规模化量产,同时门驱动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研发稳步推进。以大

    唐恩智浦将成为公司汽车电子的主要平台,围绕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及物联网四

    个领域聚集客户资源并落实产业布局战略。

    2014 年 6 月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 LTE-V 车联网设备,可支持车联网 V2X 自组织通信,具

    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1.高可靠、低时延 2.基于 TD-LTE 通

    信技术,支持车车之间直接通信。3.面向业务及应用 4.灵活使用多种接入技术 5.安全可靠的

    信息传输 6.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架构。率先展开多合作方的外场实验。

    (3)润欣科技

    作为技术型分销商,围绕高通创锐讯、新思、恩智浦、思佳讯、AVX/京瓷、普思等著名 IC

    芯片厂商销量巨大的芯片进行了设计布局。拟非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 1350 万股,募集不超

    过 8.17 亿元,用于新恩智浦产品线项目、高通骁龙处理器 IOT 解决方案项目及瑞声开泰金

    属机壳一体化产品线项目,绑定核心供应商与客户资源。

    润欣科技于 2016 年 6 月公司与高通签署合同,成为高通在低端骁龙处理器和物联网应用解决

    方案的增值服务提供商,使其作为分销商优势再次扩大,有望切入 V2X 车载模块、终端领域。

    高通通信技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十多年来,公司一直各大汽车制造商保持着密切合作,以

    提供车载互联体验,近来在汽车领域上动作频频,继发布了基于汽车平台的骁龙 820A 汽车

    处理器后,高通推出了一个针对智能互联汽车参考平台,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具备 LTE、GNSS、

    WiFi、DSRC/V2X 和蓝牙等关键无线通讯技术。

  • 行业分析/通信

    1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6. 风险提示

    1、国内车联网标准尚未制定;

    2、LTE-V 标准进度低于预期

  • 行业分析/通信

    1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行业评级体系

    收益评级: 领先大市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10%以上;

    同步大市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10%至 10%;

    落后大市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10%以上;

    风险评级: A — 正常风险,未来 6 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小于等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

    B — 较高风险,未来 6 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大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

    Table_AuthorStatement

    分析师声明

    李伟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勤勉尽责、诚

    实守信。本人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

    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特此声明。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公司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可以为证券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

    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间接的有偿咨询服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

    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

    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

    并向本公司的客户发布。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

    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

    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

    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

    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

    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

    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

    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

    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

    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

    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

    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

    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在任何情

    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

    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

    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

    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

    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且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 行业分析/通信

    1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Tabl e_Addr ess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深圳市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2008 号中国凤凰大厦 1 栋 7 层

    邮 编: 518026

    上海市

    地 址: 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38号国投大厦3层

    邮 编: 200080

    北京市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 2 号楼国投金融大厦 15 层

    邮 编: 100034

    Tab le_Sales

    销售联系人 上海联系人 朱贤 021-35082852 [email protected]

    许敏 021-35082953 [email protected]

    孟硕丰 021-35082788 [email protected]

    李栋 021-35082821 [email protected]

    侯海霞 021-35082870 [email protected]

    潘艳 021-35082957 [email protected]

    北京联系人 原晨 010-83321361 [email protected]

    温鹏 010-83321350 [email protected]

    田星汉 010-83321362 [email protected]

    王秋实 010-83321351 [email protected]

    张莹 010-83321366 [email protected]

    李倩 010-83321355 [email protected]

    周蓉 010-83321367 [email protected]

    深圳联系人 胡珍 0755-82558073 [email protected]

    范洪群 0755-82558044 [email protected]

    孟昊琳 0755-82558045 [email protected]

    邓欣 0755-82821690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