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pdf.jsp

5
China Examinations 2008 年第 7 引言 题型的选择是考试命题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 人类考试实践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考试功能需 求的变化,试题的种类始终在改革中不断翻新。在 各种教育考试的试卷中,可以看到填空题、选择题、 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综合题、作文题等 试题,题型丰富多彩。试题分类原则不同,结果不 一。其中,廖平胜主编的《公务员大词典指出: “根据评方法的不同,考试试题可分为客观性观性试题。 ”关于客观题的功能, 基本上已 达成共识通常认为客观具有试题多、 广知识点多、 容易优点。主题则题面窄点内容突出,着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 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主与客观孰优孰 劣?在教育考试中如何使用?本关于客观题的 探讨希望有助于回题。 1 主客观题的起源及发展 什么是主?说法不一。按照顾编的《教育大题是试题的一种类 型。 特点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评标准题作 考试的重要题型一, 出现最早历史最悠 仍广泛采的一种试题。 帝时期, 他就将自己国家的实践中到的重大提炼试题, 生回答, 是主题的雏形唐时繁荣起来科举考试则题发大,考试形式日益后来产八股格式过于固定和程序过化, 反而限制了思路使题的功能根本上了摧毁。新 其是恢复后关于题的 探讨考各广泛开起来,不试题种类 更加丰富,试题内容也更加注联系其中 以文材料试题最具代表学生习过 程由 “知识为“问题中,以对考生“力” 的考以选择题代表客观题则是随着美国标准化考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0 世纪 40 ,随着考试技术手段的不断新,考试计、实 、结果价科化、 规范化、 客观化的日趋增 主观题与客观题辨议 关丹丹 摘要主客观题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袁野主观题客观化客观题主观化在这个连续体上向对方无限 趋近袁野客观题主观化在教育考试中有借鉴意义文章以我国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为例探讨了 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设置问题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各国考试理念的融合题型的设计不仅 与考查目标有关还与学科特点有关并随着认识的深入而发展关键词考试主观题客观题连续体 中图分类号G4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427(2008)07-0051-5 51

Upload: zouk9696

Post on 13-Dec-2015

2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m

TRANSCRIPT

Page 1: showpdf.jsp

China Examinations

2008年第 7期

引言

题型的选择是考试命题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

人类考试实践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考试功能需

求的变化,试题的种类始终在改革中不断翻新。在

各种教育考试的试卷中,可以看到填空题、选择题、

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综合题、作文题等

试题,题型丰富多彩。试题分类原则不同,结果不

一。其中,廖平胜主编的《公务员大词典》中指出:

“根据评分方法的不同,考试试题可分为客观性试

题和主观性试题。”关于主客观题的功能,基本上已

达成共识。通常认为,客观题具有试题多、出题广、

考核的知识点多、评分容易等优点。主观题则题少

面窄,但重点内容突出,着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

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观题与客观题孰优孰

劣?在教育考试中如何使用?本文关于主客观题的

探讨希望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1 主客观题的起源及发展

什么是主观题?说法不一。按照顾明远教授主

编的《教育大辞典》一书,“主观题是试题的一种类

型。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主观题作

为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出现最早、历史最悠

久,现在仍广泛采用的一种试题。早在汉文帝时期,

他就将自己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提炼成试题,让考生回答,这就是主观题的雏形。隋

唐时期开始繁荣起来的科举考试则将主观题发扬

光大,考试形式日益多样。后来产生的八股文由于

格式过于固定和程序过于僵化,反而限制了考生的

思路,致使主观题的功能从根本上遭到了摧毁。新

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高考恢复后,关于主观题的

探讨在高考各学科中广泛开展起来,不仅试题种类

更加丰富,试题内容也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这其中

以文科的材料性试题最具代表性,将学生的学习过

程由“知识中心型”转变为“问题中心型”,以最大限

度地实现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以选择题为代表的客观题则是伴随着美国的

标准化考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自 20世纪 40年代末,随着考试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考试设计、实

施、结果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化的意识日趋增

主观题与客观题辨议关丹丹

摘要院主客观题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袁野主观题客观化冶和野客观题主观化冶在这个连续体上向对方无限趋近袁野客观题主观化冶在教育考试中有借鉴意义遥 文章以我国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为例袁探讨了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设置问题遥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各国考试理念的融合遥题型的设计不仅与考查目标有关袁还与学科特点有关袁并随着认识的深入而发展遥

关键词院考试曰主观题曰客观题曰连续体

揖中图分类号铱 G405 揖文献标识码铱 B 揖文章编号铱 1005-8427(2008)07-0051-5

51

Page 2: showpdf.jsp

中国考试

强,追求考试的标准化逐步成为考试模式变革的基

本取向,从而促进了客观性试题的快速发展。尤其

是进入 20世纪 90年代末,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试图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进行标准

化测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标准化考试在美国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更为广泛的应用。客观题

尤其是选择题基本上成为各种考试的主要题型,甚

至许多考试完全由客观题组成。

2 关于主客观题的一些探讨

2.1 主观题与客观题不是绝对的两端,而是一个连

续体

一般情况下,试题被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大

类,但实际上主观、客观并非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

这两端之间在多个维度上存在着渐变的过程,因此

可视为一个“连续体”。正因为它是一个连续体,人

们在一分为二的时候,切点不同,划分主客观的标

准也略有差异。有的学者一分为三,提出客观题、半

主观题、主观题,也有的学者将试题类型分为客观

题、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主观题,诸如此类等。常

见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

题、综合题、作文题等各种各样的题型就分布在这

个连续体上。一份好的试卷往往也是由连续体上不

同的题型组成的。在这个连续体上,由于切点不同,

有时候把填空题、简答题看作客观题,有时候又把

它们归入主观题之列。

2.2“主观题的客观化”与“客观题的主观化”不易评分或者说评分的一致性差,一直是主观

题不可回避的难题。尤其是注重标准化考试的今天,

如何设计主观题,特别是使评分如何尽可能客观化,

成为考试追求的一个目标。司法考试中甚至有将一

个案例题变成若干个选择题的组合的现象。对这个

客观化目标的过分追求正在导致主观题的异化,答

案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把本来是一种便于学生自由理

解、充分发挥的题型,推向了呆滞死板、牵强附会、东

拉西扯的死胡同,这就是所谓的“主观题的客观化”。

“客观题主观化”指的是客观题(主要是选择

题)的题干以案例或大量材料的方式出现,不是以

往直来直去的叙述,所以这类客观题从检测学生的

思维水平和能力上来讲具有主观化的色彩。

主观题的评分一直是各类标准化考试集中要

解决的问题,将主观题客观化无疑能增强阅卷效

率,减少争议,但这是以牺牲主观题的本质属性为

代价的。而将客观题主观化尽管能更好的考查学生

的分析理解能力,但阅读量的增加必然以减少题

量、失去覆盖面为代价,并最终摆脱不了猜测的因

素。当然,“主观题客观化”与“客观题主观化”对教

育考试题型设计也还是有一些启示的。“客观题主

观化”其实只是表面上有一定主观色彩,实际上还

是客观题,又能考查一些只有主观题才能考查到的

能力,只要控制好这类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也还

是利大于弊的。而主观题的本质就是要强调主观

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反对客观化、单一化和非个性

化,尤其是在我们的试卷中已经有填空题、简答题

这种客观化非常强的主观题时(可称之为“弱主观

题”),对于那些材料题、综合题这种“强主观题”,一

定不能再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所以,我们

要特别注意防止“主观题客观化”的趋势改变主观

题设置的初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观题客观化”与“客观

题主观化”恰恰又再次印证了题型本身是一个连续

体的概念。由于主客观题处在一个连续体上,“主观

题客观化”和“客观题主观化”就是无限趋近对方,

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只是这两种做法,就目前来

看,“客观题主观化”如果在试题和试卷设计中处理

的合适,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形式是为功

能服务的,如果没有达到预设的功能,而只是从形

式上片面追求“主观题客观化”和“客观题主观化”,

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主、客观题最终沦为特点全无

的非客观、非主观题。

xamination Exploration考试论谈

52

Page 3: showpdf.jsp

China Examinations

2008年第 7期

2.3 各国考试理念与题型设置如果对各个国家同类考试项目的试卷进行比

较,试题和试卷结构的差异显而易见,而这背后蕴

涵的实质,是考试理念、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科学

方法的不同。

美国考试以注重效益和考试信度而著称,特别

强调测验标准化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一直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多年来,客观题以高效、准

确满足现代考试的要求。但以选择题为主的这种考

试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这种形式对考查学生的创

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确实具有局限性,而

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考生运用猜测及应试技巧得

分。尽管凭借其强大的测量与统计专家队伍,从试

题筛选上对试题的猜测性进行了控制,事后对得分

进行了校正,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客观题的天然缺

陷,因此,关于题型功能的这些问题还是引起了社

会各界及教育测量专家的注意,并呼吁对目前实行

的考试进行改革。ETS 在 2005 年 3 月推出的新SAT,取消了自 1926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测定智商高低的逻辑类比(the analogy questions),取而代之的是短文阅读理解;数学部分去掉了数值比较

(quantitative comparison),新增加了高等数学的部分基础内容;同时,新增设了一个单独计分的写作

部分。SAT之所以加大了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权重,就是为了测量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另外,ETS 的GRE一般能力测验在 2006年也做了调整,但在专业测验中,客观题则仍然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例如,

GRE心理学考试中,212题全部为多项选择题。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则钟爱主观题,

例如英国的 GCE和 GCSE,基本上以问答题为主,而且教师评定的课程作业(coursework)也计入成绩。由于主观题作答时间长,为了保证覆盖面,则需要

增加题量,分阶段多次考试。以 GCE(A Level)心理学为例,无论参加评价与资格联盟(AQA)设计的考试,卓越教育委员会(Edexcel)或者牛津剑桥考试中

心(OCR)设计的,至少都要参加 5次考试,完成 14个左右的主观题。其中,卓越教育委员会提供的心理

学课程考试的累计时间最长,达 7.5小时。每次1.5小时,每次考试完成 2~3个主观题,主要是简答题(short-answer questions)和小论文(essay)。再如与 TOEFL和GRE相近的雅思(IELTS)考试,虽然也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观题由于包括了口语和写作,所占

比例极大。类似雅思考试的实际能力测试正在成为

语言类考试变化的主流,这也致使劲敌 TOEFL不得不做出改革。而雅思为了提高主观题的评分质量,

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正在不断进行调整。

受西方考试科学化浪潮的影响,主客观题在我

国教育考试中的使用情况也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了

不同的特点。庄美金在其硕士论文中的分析显示,从

1987年起,我国高考各科试题开始大量采用客观性试题,除 1988年客观性试题的分值有所回落外,一直到 1991年,客观性试题的分值均大大超过主观性试题。而近几年,主观题又开始占有优势地位,特别

是文科考试中,主观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同样,综观各个国家多年来试卷结构的变化,尤

其是把现在的试卷和 10年前、20年前的试卷放在一起比较,试卷结构的巨大变化也显而易见,而且

有趋中的趋势,那就是重客观题轻主观题的国家开

始研究主观题,而重主观题轻客观题的国家则开始

反过来探讨客观题。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考试实践中

对考试理念和方法的一种反思,主客观题型的搭配

不仅弥补了单一客观题与单一主观题的不足,也反

映了各个国家在考试理念和考试科学方法上的融合。

3 教育考试中主客观题比例设置

对试题类型划分,是希望找到一种测量智能活

动水平的合理试卷结构,从而提高命题的科学性、

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观题与客观题孰优孰劣,国内

外不少学者对两类题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两类题型对评价学生认知领域各层次知识水平各

53

Page 4: showpdf.jsp

中国考试

有其优缺点。单用一种题型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全面测量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趋向一致的意

见是主张一份试卷配合两类题型。当主观题与客观

题结合来实现考查考生能力的这一大前提确定了

以后,接下来要确定的就是二者比例的问题了。龚

爱云等人以医学考试为研究对象,对客观题与主观

题不同比例匹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

7颐3~3颐7之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无差异。关于教育考试中主客观题比例的设置显得更

为复杂,本文以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做一分

析。由于主客观题是一个连续体,要探讨主客观题

的比例问题,首先要给出对主客观题的界定。鉴于

在教育考试尤其是高考中,往往分第玉卷和第域卷,第玉卷为选择题,第域卷为非选择题。因此,本文中客观题专指选择题;而主观题则包括除选择题

以外的如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解答题、

作文题等。这种分法有一定心理学依据,从信息加

工的角度来说,由于选择题给出了正确选项,主要

考查的是在几个选项中对正确知识的再认;而非选

择题,由于在试卷上没有提供答案,考查的则是对

知识的再现,再现要难于再认。但实际上,如今的选

择题已不仅仅限于再认,一道好的选择题同样可能

会考查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内容,而且也离

不开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再现。尽

管如此,为了明确起见,仍以此为标准来界定主客

观题,主观题与客观题实际上对应的就是非选择题

和选择题。对近 5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的主客观题的试题数量比例和分

值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1和表 2。由表 1可知,高考各科试卷中,数学、英语的主

客观题比例 5年来稳定一致,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在 2004年调整后也开始保持稳定;语文试卷中主观题的题量比例及分值比例高于客观题,英语则

恰恰相反,其他学科的试卷则呈现客观题数量多于主

观题,但分值低于主观题的现象。另外,文科综合的

客观题试题数量比例和分值比例要高于理科综合。

由表 2可知,研究生各科试卷中,近 5年都略有调整,但除数学以外其他学科考试近 2年趋于稳定。5年来,数学试卷中主观题的题量比例及分值比例高于客观题,英语和心理学则恰恰相反,其他学

科的试卷则呈现客观题数量多于主观题,但分值低

于主观题的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综合和西

医综合目前都是由 180个选择题构成。尽管全部是

表 1 2003~2007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试卷中的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

题量比 15颐11 20颐12 10颐11 10颐11 10颐11分值比 45颐105 60颐90 30颐120 30颐120 30颐120题量比 12颐10 12颐10 12颐10 12颐10 12颐10分值比 60颐90 60颐90 60颐90 60颐90 60颐90题量比 75颐11 75颐11 75颐11 75颐11 75颐11分值比 115颐35 115颐35 115颐35 115颐35 115颐35题量比 35颐6 35颐4 35颐4 35颐4 35颐5分值比 140颐160 140颐160 140颐160 140颐160 140颐160题量比 22颐12 21颐10 21颐10 21颐10 21颐10分值比 132颐168 126颐174 126颐174 126颐174 126颐17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客观题颐主观题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英语

政治

数学

中医综合

西医综合

法硕基础

法硕综合

教育学

心理学

历史学

题量比 60颐6 45颐7 45颐7 45颐7 45颐7分值比 70颐30 60颐40 60颐40 60颐40 60颐40题量比 30颐7 30颐7 33颐5 33颐5 33颐5分值比 45颐55 45颐55 50颐50 50颐50 50颐50题量比 8颐15 8颐15 8颐15 10颐14 8颐15分值比 32颐118 32颐118 32颐118 40颐140 32颐118题量比 150颐0 150颐0 150颐0 180颐0 180颐0分值比 300颐0 300颐0 300颐0 300颐0 300颐0题量比 150颐0 150颐0 150颐0 180颐0 180颐0分值比 300颐0 300颐0 300颐0 300颐0 300颐0题量比 50颐11 50颐10 50颐10 50颐10 50颐10分值比 60颐90 60颐90 60颐90 60颐90 60颐90题量比 63颐7 64颐7 63颐7 63颐7 63颐7分值比 76颐74 81颐69 81颐69 81颐69 81颐69题量比 — — — 45颐12 45颐12分值比 90颐210 90颐210题量比 — — — 75颐8 75颐8分值比 160颐140 160颐140题量比 — — — 20颐14 20颐14分值比 40:260 40:26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客观题颐主观题

科目

表 2 2004~2008年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试卷中的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

xamination Exploration考试论谈

54

Page 5: showpdf.jsp

China Examinations

2008年第 7期

客观题,但根据考核要求和侧重点不同,也分别设

有 A型、B型、C型和 X型四种选择题,X型选择题主要是临床案例,颇有些“客观题主观化”的色彩。

相同学科比较会发现,研究生英语的主观题所

占比例明显增加,尤其是分值增加幅度更大。高考

英语中尽管有 11个主观题,但其中 10个题为改错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在庄金美的论文中是按客

观题统计的;而研究生英语中 7个主观题,其中 5个题为英译汉,另外 2个题为两个小作文,主观性比较强。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研究生英语考试更加

注重考查语言的产出能力,增加主观题无疑是达成

这一目的有效措施。另外,在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

都有数学考试,相比高考数学考试,研究生数学的

主观题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客观题的

数量,大量计算题、解答题的出现反映了研究生数

学能力考查的侧重点是与高考有别的。

从两个入学考试的题型设计比较就可以推知

在其他各类教育考试中,主客观题的比例问题也一

定是复杂多变的。主客观题的比例从来都不是固定

的,主客观题的比例不仅与考查目标层次有关,还

与学科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从主客观题的起源与发展趋势来

看,从各国考试理念的融合来看,从我国教育考试

近些年的发展变化来看,客观题无法代替主观题,

主观题也无法取代客观题。主客观题实际上是一个

连续体,“主观题客观化”和“客观题主观化”是在这

个连续体上向对方的无限趋近。在“客观题主观化”

倾向的选择题中,如果题干更为案例化、材料化,则

可以考查更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另外,通过调整选

项的数量和陷阱的设计,也有助于评价考生的真实

水平。因此,如何发挥“客观题主观化”的作用是值

得研究的一个话题。

在教育考试中,主客观题的比例是复杂多变

的。题型的设计不仅与考查目标有关,还与学科特

点有关。随着人们对学科评价目标的不断认识,题

型设计也在为满足考核功能而与时俱变。

Discussion on Subjective Items and Objective ItemsGUAN Dandan

Ab str act: The type of item is regarded as a continuum, on which “objectivating subjective item”and“subjectifying objective item”show a general tendency to the other side, and the latter is valuable in educationaltest design.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ratio between subjective items and objective items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examination an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graduate school for a maser’s degree. The test of combiningsubjective items and objective items properly is undoubted the best choice, which reflects the blendingphenomenon of testing idea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type of item design correlates with both assessmentobjectives and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 with the cognition of that.Keywords: Test; Subjective item; Objective item; Continuum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廖平胜,主编.公务员大词典.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132.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92.

杨学为.考试的起源.考试研究,2003,(l):90.

唐滢.美国标准化考试反思———兼议中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试。湖北招生考试,2005(12).

QCA. Review of standards in A level psychology. 2007.

庄美金.基础教育考试主观题命题改革与发展研究[硕士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安仲明,译.自由应答型———论述题与固定应答型———多选题

考试的比较研究.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3(3),1982:43.

龚爱云,等.客观题与主观题不同比例匹配考试的比较.中国高

等医学教育,1993(1):18~20.

作者单位院教育部考试中心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