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ary/word/pg7/pg7-3-89/pg7-3-89-4.doc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行政業務

一.教務處

■ 註冊組

(一) 製訂教務相關法規

1.教務會議組織章程

2.課程委員會組織章程

3.招生委員會組織章程

4.學則

5.保留入學資格

6.註冊須知

7.選課須知

8.校際選課實施辦法

9.學生考試規則

10.學分抵免辦法

11.外國學生入學辦法

12.研究生招生辦法

13.碩士班研究生甄試作業要點

14.碩博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辦法

15.學生出國期間學業及學籍處理要點

16.成績繳交及更正辦法

17.逕行修讀博士班學位辦法

18.講座課程開設辦法

19.開放社會人士修讀學分

20.外國學生就讀期間優惠辦法實施要點

(二) 招生業務

A.八十九學年度碩士班招生

1.報名:89.08.10~89.08.14

2.筆試:89.08.28

3.口試:89.08.31

4.放榜:89.09.05

5.考試名額統計:

所別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文學研究所

33

15

藝術學研究所

57

15

生命學研究所

81

15

未來學研究所

64

15

資訊學研究所

62

15

政治學研究所

34

15

總  計

331人

90人

(三) 註冊

A.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1.註冊日期:89.09.21

2.開學日期:89.09.22

3.註冊人數:88人

4.保留入學資格人數:2人

B.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1.註冊日期:90.02.21

2.開學日期:90.02.22

3.註冊人數:80人

4.休學人數:5人

5.退學人數:3人

■ 課務組

(一) 課務行政作業

A.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1.初選:89.09.21

2.抵免學分申請:89.09.29

3.辦理加、退選:89.10.05~89.10.06

4.統計各學門選課人數:89.10.09

5.作第一學期正式點名冊分送各任課教師:89.10.09

6.印發第一學期專、兼任教師授課鐘點統計表:89.11.02

B.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1.初選:90.01.04~90.01.05

2.辦理加、退選:90.03.08~90.03.09

3.補選:90.03.16

4.統計各學門選課人數:90.03.19

5.製作第二學期正式點名冊分送各任課教師:90.03.20

6.印發第二學期專、兼任教師授課鐘點統計表:90.03.26

(二) 課程

A.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

15

15

0

中國文學理論專題

15

14

-1

中國文學史專題討論

9

8

-1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中西比較文學研究

8

11

+3

台灣文學研究專題

6

6

0

當代西方文學理論選讀

4

4

0

文化研究專題討論

4

5

+1

大陸地區文學研究

6

6

0

華文文學研究專題

1

2

+1

小說專題研究

4

4

0

作家創作經驗談

4

3

-1

文化美學

15

15

0

藝術人類學

10

10

0

中國戲曲專題研究

5

4

-1

藝術創作的國民性研究

9

4

-5

美術史研究

8

8

0

禪藝術專題

30

29

-1

中國人文與中國藝術專題

7

7

0

電腦音樂實習

0

0

0

當代造型藝術研究

11

11

0

生命學概論

14

13

-1

物理學概論

15

15

0

中醫學概論

16

17

+1

文化人類學

16

16

0

經典導讀(一)

15

14

-1

實習(1)禪修與身心健康

14

14

0

實習(2)種田

15

14

-1

實習(3)書法

14

13

-1

未來學專題講座

16

16

0

未來學研究方法論

17

16

-1

資訊社會學專題

3

3

0

環境未來研究

2

1

-1

傳播未來研究

7

12

+5

未來社會文化研究專題

10

6

-4

國際經濟與全球化

9

9

0

未來世界圖像與構造

13

13

0

國家發展專題講座

30

30

0

資訊專題討論

14

14

0

資訊學導論

14

14

0

高等資料庫

10

12

+2

電子商務專題

11

10

-1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高等演算法

1

2

+1

軟體方法論

2

3

+1

資訊政策

2

0

-2

政治學研究方法

13

13

0

國際衝突理論

7

7

0

比較政治理論

5

5

0

比較公共政策

4

4

0

高齡化政策

2

2

0

中國政治思想專論-宋以前

3

2

-1

中國政治史專題

5

5

0

族群與少數民族政策

2

2

0

質化研究方法

3

4

+1

西洋政治思想專題

10

7

-3

亞太新秩序

3

3

0

B.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中國文學理論專題

13

13

0

中國文學史專題討論

8

8

0

台灣文學研究專題

6

6

0

文化研究專題討論

4

4

0

大陸地區文學研究

6

6

0

華文文學研究專題

1

1

0

作家創作經驗談

2

2

0

文學研究方法與習作

12

10

-2

歐洲文學專題

7

7

0

戲劇專題研究

1

1

0

比較文學專題

5

4

-1

後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8

8

0

中國音樂文學專題

1

3

+2

宗教文學藝術研究

3

3

0

藝術方法論

15

15

0

音樂藝術的文化美學研究

13

13

0

中國音樂-作品與人文專題

9

9

0

戲曲藝術專題

6

3

-3

中國人文與中國藝術專題(二)

0

1

+1

中國戲曲專題研究(二)

3

3

0

美術品鑑研究

5

2

-3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文人畫研究

11

10

-1

台灣美術人文專題

8

5

-3

博物館原論

3

8

+5

文化政策與文化思潮

4

11

+7

生命學概論

9

11

+2

物理學概論

9

11

+2

中醫學概論

12

14

+2

文化人類學

10

11

+1

經典導讀(一)

9

11

+2

實習(1)禪修與身心健康

9

11

+2

實習(2)書法

10

12

+2

生活環境與身心的互動

8

9

+1

未來學專題講座

13

13

0

未來學研究方法論

14

15

+1

資訊社會理論專題

3

3

0

環境未來研究

1

1

0

傳播未來研究

12

12

0

未來社會文化研究專題

5

5

0

未來世界圖像與構造

12

13

+1

亞洲文化復興的未來

2

1

-1

資訊學專題討論

14

13

-1

資訊政策

0

0

0

軟體評估模式

1

1

0

資料工程

7

6

-1

資料模式與知識探索

10

11

+1

資訊學研究方法

9

9

0

網路行銷模式

4

3

-1

資訊倫理專題

1

1

0

企業程序工程

1

0

-1

供應鍊之整合與管理

1

2

+1

類神經網路

8

4

-4

管理資訊系統專題

0

0

0

電傳通訊及資訊網路

0

0

0

多媒體系統設計

0

0

0

國家發展專題講座

28

28

0

當代西方政治理論

15

14

-1

公共政策之理論與實踐

10

8

-2

地緣政治學

2

3

+1

科目名稱

初選人數

修課人數

加退選人數

城鄉發展政策專題

1

4

+3

政治文化專題

2

3

+1

兩岸關係專題

4

4

0

研究設計

2

7

+5

中國政治制度史

3

3

0

宗教與政治

5

5

0

國際關係理論

2

4

+2

問卷調查與抽樣方法

9

5

-4

中共政治專題

7

6

-1

比較政黨制度

4

4

0

日本政府與政治

4

4

0

■ 會議紀錄

(一) 教務會議

89.08.16 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教務會議

89.12.19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

90.05.02 八十九學年度第三次教務會議

(二) 課程委員會

89.06.23 校務籌備會議

89.12.19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課程委員會議

90.05.29 八十九學年度第三次課程委員會議

(三) 招生委員會

89.05.12 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招生委員會議

89.09.04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招生委員會議

二.學務處

■ 概況

學務處剛成立暫與教務處共同使用205辦公室,然學生事務工作繁雜眾多、雖然現在學生數不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舉凡學生的食、衣、住、行、育、樂,都與學務處息息相關。

雖然辦公室小,人員編制少僅學務長戚國雄博士兼任、組員李坤灶、護士李淑茹等三人,但服務熱誠與精神並不因而減少,僅就各組活動分述如下。

■ 課外活動指導組

(一) 本會計年度教育部補助本校研究生獎助學金3,478,273元,經90年3月1日召開研究生獎助學金審查委員會通過,八十九學年度各所助學金分配金額如下:

文學所

藝術所

生命所

未來所

資訊所

政治所

合 計

人數

14

14

10

15

13

14

80

金額

226,492

226,492

161,780

242,670

210,314

226,492

1,294,240

(二) 本校書卷獎學金,各所每班每學期推薦一名,每名獎學金5,000元。

(三) 各機關、團體、學校之獎學金資料多種,均公告張貼週知,以利學生申請。

(四) 89年11月27日於雅風卡拉○K店,舉辦全校師生盃卡拉○K歌唱賽,氣氛非常熱烈。

(五) 89年12月5日於宜蘭市日安保齡球館舉辦師生盃保齡球賽,共41人參加,比賽進行熱烈。

(六) 90年5月29日19:30~21:30本校藝術所學會,在宜蘭演藝廳舉辦茶與樂的對話活動,演出非常成功,普獲好評。

■ 生活事務組

(一) 新生資料寄發

寄發入學相關資料給新生,包括:學生基本資料表、自傳、減免學雜費標準表、申請就學貸款辦法、賃居處所一覽表等資料。

(二) 新生入學輔導

1.本學年新生入學輔導於9月21日實施新生入學座談會。

2.新生入學座談會課程計有校況簡介,各單位業務報告,安全教育及系所師生座談等。

(三) 學生宿舍

本學年宿舍尚在趕工興建中。

(四) 學生就學優待

本學年申辦減免學雜費五人,減免金額212,400元。

(五) 學生助學工讀業務

1.工讀助學金協調會:分別於11月22日、3月1日召開會議。本學年工讀助學金17萬元,會前請各單位提出申請,會中依單位需求,分配工讀時數事宜。

2.工讀生人才資料庫:鼓勵有工讀需求學生登記其專長及相關資料,建立資料庫,提供各單位工讀人才所需。

(六) 學生操行

1.10月25日學務會議訂定學生操行成績評定辦法。

2.1月10日、6月19日分別完成上、下學期學生操行成評定。

(七) 法治教育

12月7日舉辦法治教育宣導系列講座,分別聘請戚國雄博士主持「自由主義與民主」、郭冠廷博士主持「民主法治與人權」、朱春生博士「未來台灣民主法治發展趨勢」等。

(八) 消防災變逃生演練

分別於89年12月14日、90年6月6日邀請宜蘭縣消防隊長至校作消防災變逃生專題演講及演練。

(九) 學生兵役業務

本學年辦理緩徵人數計6人、儘召人數16人。

■ 心理輔導組

(一) 工作目標

1.維護與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習適應能力。

2.輔導學生解決心理上、學習上、生活之問題,以發揮所長,適應學校及社會生活。

(二) 工作職掌

1.落實導師制度

本校專任老師25人,每人均擔任3至5位學生之導師。由各所所長擔任主任導師,由於每位導師所輔導的學生人數少,可以關心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況與生活起居。為落實導師責任制,因導師身兼經師、人師,為輔導工作之主要執行者,應該設法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進而為學生解決疑惑,力求貫徹教、訓、輔三合一之輔導政策。經師、人師兼具之教育政策,力促師生關係及校園和諧之改善。

a. 導師會議:89年12月26日、90年6月12日

b. 辦理導師輔導知能研習:89年9月18日至19日至棲蘭山莊舉理第一次導師研習。90年4月27日至28日至兆豐休閒渡假村舉辦第二次導師研習。

2.購買心輔組圖書50餘冊充實輔導知能資源。

3.籌組輔導委員會:90年7月18日行政會議通過。

4.籌組兩性平等委員會:89年10月25日校務會議通過。

5.籌組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89年10月25日校務會議通過。委員為戚國雄、翁玲玲、趙孝萱、宋光宇、詹素娟、林淑娟、李淑茹。學生代表:鄧淑美、蔡玉萍。

6.籌組學生申訴委員會:89年8月8日行政會議通過。委員為孫以清、周春堤、陳信元、謝正一、翁玲玲、杜潔祥。學生代表:王亞國。

■ 衛生保健組

(一) 八十九學年度新生入學健康檢查,發給每位學生健康資料卡,由學生自行至地區級以上之公私立醫院檢查,註冊時繳回。

(二) 配合八十九學年度新生入學健康檢查之B型肝炎檢查結果,針對B型肝炎帶原者給予平日生活衛教並發予肝炎衛教單張。無B型肝炎抗體者,鼓勵學生至醫療院所施打B型肝炎疫苗,並追蹤注射情形。

(三) 89年12月7日邀請開蘭聯合診所陳柏瑞演講「認識肝炎」醫療講座。

(四) 90年4月18日邀請羅東博愛醫院吳意真營養師演講「營養教育」衛生保健講座。

(五) 八十九學年度學生平安保險由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

三.總務處

■ 概況

目前第一期工程已興建完成行政教學大樓、學生宿舍大樓及污水處理廠機房,光雲館正開挖興建中。第二期工程為圖書館、體育館、第二行政教學大樓及教職員宿舍等,正規劃進行中。

■ 事務組

(一) 購置訂製財物事項

1.完成蘭陽文教中心一至六樓窗簾安裝工程。

2.完成蘭陽文教中心一至五樓之教學及辦公設備購置。

3.完成蘭陽文教中心各單位一級主管辦公室木製書架訂製。

4.辦理全校電腦設備之公開招標事宜,共有八家廠商參與投標,開標結果,由國眾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並於89年10月底交貨驗收完成。

5.辦理單槍投影機及投影布幕之上網公告事宜,購入三台單槍及二架布幕,以方便各項教學活動之使用。

6.辦理生命學研究所之穴道電檢儀器設備公開招標事宜,購入可攜式18套及桌上型1套,供教學使用。

7.辦理西文圖書及中文圖書之上網公告事宜。

8.辦理圖書館工作站及相關軟硬體之公開招標事宜,共有四家廠商參與投標,開標結果由傳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並於89年12月27日交貨驗收完成。

9.辦理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昇級採限制性招標之報部相關事宜,教育部於89年10月30日核准該採購案採限制性招標辦理,於89年12月27日交貨驗收完成。

10.辦理校區行道樹植栽工程之公開招標事宜,共有七家廠商參與投標,開標結果由福林景觀工程得標。

11.辦理政治學研究所民調系統之招標事宜,經報部核准後,本案採最有利標方式辦理。

12.規劃校區行政教學大樓各教室課桌椅之樣式及放置數量,並辦理公開招標事宜,共有四家參與廠商投標,開標結果由軒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13.辦理圖書館傢俱設備之公開招標事宜,共有五家廠商參與投標,開標結果由慶和圖書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14.規劃校區行政教學大樓之辦公設備,並辦理公開招標事宜,共有四家廠商參與投標。

15.辦理校園網路暨設備建置之公開招標事宜。

16.辦理單位一級主管辦公室及教師研究室木製書架公開招標事宜,共訂製190座。

17.辦理校區冷氣設備之公開招標事宜。

(二) 校園植栽養護事項

1.規劃校區植栽長期澆灌用水,引山泉水儲用,已完成主幹管舖設及部份區域灑水設施,以節省人工澆水成本。

2.完成行道樹植栽工程,以不同樹種,種植道路各區段,以顯現校園不同之風貌。

3.完成佛光學舍邊坡杜鵑花、萱草及扶桑花之種植,可增添校區景觀特色。

4.完成校區原有贈樹移植及整理,重新規劃定植,添加有機肥並以支架固定,以利其成長。

5.完成雲起樓前植栽美化工程,種植雪松、草花及草坪,以美化行政大樓之景觀。

6.完成校區道路兩旁整地植草工程,原校區道路旁亂石、雜草叢生,經規劃整理並種植草坪後,已成翠綠之草地。

7.完成校區道路安全島植栽美化工程。

8.完成信徒贈送之棰榕移植工程。

(三) 校車調派及場地佈置

1.購置校車3輛(轎車1輛、7人座廂型車1輛、8人座廂型車1輛)。

2.公務車支援各項活動共派車148車次。

3.支援各項活動、研討會場地佈置共128人次。

(四) 其他

1.完成蘭陽文教中心各辦公室、教室門牌製作。

2.完成聯外道路引導路標設置(5面)。

3.辦理車輛通行證發放、管理。

4.完成行政、教學單位電話編號。

5.完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採購作業要點」及「採購作業方式及權責劃分表」。

6.完成「場地借用管理辦法」、「場地借用要點」、「臨時住宿申請辦法」、「物品借用辦法」、「公務車申請要點」及申請表單。

■ 文書暨保管組

1.89年8月至90年7月共處理外來文1,753件。

2.89年8月至90年7月共發文396件。

3.上述公文之分印、整理及歸檔。

4.完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財物管理辦法」之訂定。

5.89年9月盤點本校借用南華大學財物(置於蘭陽別院一樓至五樓)共1,525項。

6.90年3月1日與南華大學簽訂財物借用合約,借用南華大學教學設備668項(置於蘭陽別院六樓)。

7.89年8月至90年7月完成1,586筆財產登錄。

8.製作上述財產條碼標籤,並完成黏貼工作。

■ 營繕組

1.完成蘭陽文教中心各辦公室電源及電話線路整理。

2.蘭陽文教中心飲水機8台於89年10月份起委託佳霖企業社(賀眾牌宜蘭總經銷)定期維護保養,期限一年。

3.完成蘭陽文教中心之國際電話節費系統(康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89年11月份起使用,共裝設8線,約較中華電信省20至30﹪。

4.完成蘭陽文教中心總機計費系統安裝,作為各單位電話費拆帳依據。

5.向消防隊提報消防防護計劃書,並於89年12月及90年6月進行消防防護演練。

6.與淡江大學及自來水公司協商自來水之設置。

7.完成校區行政教學大樓辦公區及研究室之電源及電話線路安裝整理。

8.自來水公司未供水前,規劃引用山泉水經自設簡易自來水設備處理後,供校區日常生活用水,飲用水方面則外購蒸餾水飲用。

9.完成雲起樓及雲來集冷氣機及電扇等空調設備規劃及發包施作。

10.完成校區危險及重要場所安全圍籬施作。

11.校區新建大樓工程變更之提案及施工缺失之提報改善。

12.雲起樓及雲來集各項設施配合查驗及操作維護。

13.各項緊急事件之處理。

■ 出納組

1.薪資鐘點費奬助學金工讀金發放。

2.商貨款工程款支付郵寄及簽收。

3.現金的收付及開立支票。

4.零用金的支付及報支。

5.學生註冊繳費。

6.銀行轉帳每月對帳單調節及日報表製作。

7.各類帳款的繳費。

四.電算中心

■ 概況

本校為提供全校師生電子計算機在行政、教學及研究上之需要及應用,並因應電腦資訊與網路發展對教育與研究之影響,特設立電子計算機中心負責綜理與推動相關業務,並規劃本校資訊與網路之發展方向。因此,本中心主要工作任務可綜括如下:

(一) 本校電子計算機資源之規劃與管理。

(二) 支援使用電子計算機之教學與研究。

(三) 支援校務行政資訊系統之建立與維護。

(四) 支援有關校內外資訊活動之策劃與執行。

(五) 支援運用電子計算機之建教合作與資訊教育推廣事宜。

■ 各組業務

為順利推動相關業務,本中心設立系統發展、網路作業與支援服務等三組,以專業分工的精神,分別擔當中心各項業務及發展。以下分別介紹各組工作職掌暨現有人力分配與分工。

(一) 系統發展組/編制技術師二名以負責系統發展組的工作,其主要工作職掌如下:

1.各種軟體系統之研究發展。

2.各種應用程式之維護與研究發展工作。

3.支援本校計算機相關之教學與研究工作。

4.系統與應用程式之設計、測試與維護並支援其使用之訓練。

5.協助學校推展行政業務電腦化事宜。

6.進行計算機專案研究計劃。

7.技術支援硬體維護與改良。

8.舉辦計算機有關之研討會、學術演講或競賽。

9.其他系統支援。

(二) 網路作業組/編制技術師二名以負責網路作業組的工作,其主要工作職掌如下:

1.網路系統之規劃、實施與維護。

2.電腦與通訊整合之規劃、實施與維護。

3.網路上的資源管理與運用。

4.有關資訊網路之教學、研究支援與服務事項。

5.各類電腦硬體相關空間設施之操作、維護與運作管理。

6.使用各類電腦之登錄建檔及使用情形之記錄通告。

7.辦理與校外各單位機器合作及相互支援。

(三) 支援服務組/其工作現由網路作業組支援,工作職掌如下:

1.一般行政管理。

2.提供資料及諮詢服務。

3.辦理計算機程式語言套裝程式等短期講習課程。

4.辦理計算機之推廣教育訓練。

5.出版中心通訊、提供資訊雜誌、介紹資訊科學新知。

6.其他行政諮詢服務。

7.各類設備及消耗品之請購、使用與庫存運作。

■ 八十九學年度業務報告

電算中心業務方面,除行政支援與校園網路維護等例行工作以及協助各處室工作自動化外,對於網路與系統作業以及系統開發等相關業務敘述如下:

(一) 校園網路

1.建構全校網頁架構,已完成學校首頁三次改版,且建立各處室獨立之網頁,並協助各處室網頁上傳與建置。

2.協助各單位建立各處室之網頁,並於90年3月1日至4月13日每週五下午開設網頁設計課程與提供網頁設計之諮詢服務。

3.為防止伺服器資料毀損所可能之傷害,進行定期資料備份工作。

4.針對電算中心相關業務使用空間,進行空間使用之建議,並已做若干之工程變更之作業,以利往後相關業務之順利運作。

5.針對礁溪校區與蘭陽文教中心之網路連線方面,委請廠商規劃與建議,並進行無線網路之網路傳輸測試。

6.針對礁溪校區之校園網路,收集相關空間與管線資料,進行規劃依相關使用空間進行規劃工作。

7.礁溪校區(校本部)之第一期校園網路建置規劃已完成規劃,並將網路建置規範需求書以招標方式上網公告,並於90年7月進行開標與簽約工作,10月完工驗收。

(二) 行政自動化

1.發展教務處系統

(1) 選課資料管理系統。

(2) 學籍資料處理和註冊名冊列印系統。

(3) 學生證列印。

(4) 抵免處理。

(5) 成績資料輸入及列印表單系統。

(6) 資料轉入。

(7) 伺服器和資料庫維護。

2.發展招生系統

(1) 89學年度碩士班招生考試系統。

(2) 90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系統。

(3) 90學年度碩士班研究生招生考試處理系統。

(4) 90學年度博士班研究生招生系統。

3.發展推廣中心系統

(1) 推廣中心系所學分班管理系統:學生資料、學期課程資料、學期各科成績、印學生名冊。

(2) 推廣中心研習班處理系統:學員基本資料、班別開課資料、班別學員資料、教師基本資料、印學員識別證、印地址名條、印班別學員表、查詢學員上課記錄、查詢教師授課記錄。

(3) 資料轉入。

4.支援協助人事室人事管理系統:部份更新、安裝。

5.支援協助圖書館

(1) 自動化系統使用者程式安裝。

(2) 伺服器操作支援。

6.支援協助會計室:「私立學校會計制度電腦作業系統」伺服器主機維護。

7.Window 98造字。

(三) 支援服務

1.進行資訊網路二次配線,使各處室同仁與老師的電腦皆可上網並順利作業。此次網路二次配線約建置80個資訊點。

2.針對學校行政與教學之需求,中心提供電腦相關諮詢服務與維護,並依實際需求派遣中心人員至現場做專業之安裝、維護及資訊網路佈線及服務。

3.為協助各單位採購資訊設備,中心於評估需求與預算後提供軟硬體規格之諮詢建議。

(四) 設備採購

1.採購個人電腦共100台,現已分配至各處室同仁、老師與電腦教室,同時回收之第一批電腦,現已重新安裝作業系統,並配置於圖書館查詢與業務需求之單位。

2.配合資訊點二次配線,採購10台8埠雙速交換式集線器,並依佈線需求裝置至各處室。

3.根據各單位之工作需求,已採購印表機等相關周邊設備並安裝完成。基本上各處室與老師研究室皆配置雷射印表機以利資料列印。

4.為使學校擁有合法軟體版權並協助各處室之電腦作業得以順利進行,已分別與微軟簽訂校園授權以及購置行政與教學相關軟體,並且安裝使用。

5.為提供較佳之電子郵件服務,添購一台Acer Altos 1200工作站作為學生之郵件伺服器,並將同學之電子郵件帳號資料由SUN工作站轉移至此新工作站。

6.為使各伺服器能提供較佳之運作空間,已擴充其硬碟空間以加強儲存能力。

7.為配合業務、教學及研究需要,已添購八部筆記型電腦以支援相關需求。

8.配合會計室會計資訊系統之建置,採購乙台會計資訊系統伺服器Acer Altos 350,以利相關業務順利進行。

(五) 電腦教室建立及維護

1.於城區部安裝47部個人電腦(含教師用),已測試完成並設置列印設備,同時於89年11月1日起開放使用。

2.購置單槍投影設備一台,做為電腦教學使用。

3.為維持電腦教室電腦高可使用率,購置Ghost軟體全校授權,便利電腦教室電腦之維護。

4.配合推廣教育中心之電腦課程,提供教學師資與協助相關軟硬體之建置。

5.協助佛光山資訊中心資訊教育課程,提供教學相關軟硬體與設備與諮詢服務。

6.購置視訊分配器與相關線材,以配合單槍投影設備之操作,實施電腦教學。

7.為維持電腦教室電腦高可使用率,定期維護電腦、網路與相關週邊設備。

(六) 例行性工作

1.行政與教學研究用電腦維護。

2.www、DNS、Proxy Server等伺服器管理及維護。

3.電子郵件、工作站伺服器管理及維護,以及校園網路使用諮詢。

4.中心工作站管理、維護與帳號建置、管理及維護。

5.例行維護與管理,如PC檢查及維修、印表機維護等。

(七) 教育訓練

1.為配合各單位網站將由各單位自行設計,為方便各單位能將單位網站中最新內容放入學校之重要公告內,電算中心以資料庫的方式設計重要公告內容,為教導各單位人員使用重要公告,於90年1月11日舉辦『學校網站重要公告之使用』之教育訓練。

2.為配合各單位網站將由各單位自行設計, 為訓諫各單位能設計各單位網站內容,電算中心於90年3月1日至4月13日每週五舉辦『網站設計Frontpage之應用』 之教育訓練,主要是教授網頁基本概念及Frontpage之操作。

3.除提供本校行政、教學及研究上之需要外,另一方面也積極地對宜蘭地區之資訊教育盡一份力。以蘭陽文教中心完善的電腦學習環境,結合本校優秀的師資並與研究發展處合作,不定期開設電腦相關課程,以提供蘭陽地區民眾一個良好的資訊學習環境。

4.89年11月10日,方順展參加Symantec Ghost產品訓練課程。

5.89年12月18日、90年3月20日、90年5月22日至23日,方順展參加教育部公文電子交換作業教育訓練。

6.89年12月28日,陳應南參加高教業務網內網路作業系統操作相關事宜會議。

7.89年12月28日,張紫容參加Delphi研討會(開發技術系列part Ⅲ)。

8.90年2月24日至3月2日,陳應南參加windows 2000實務網路服務技術+SFU應用實課程。

9.90年3月19日,張紫容參加Borland kylix新產品發表與研討會。

10.90年4月17日,張世杰參加校園資訊成果展示暨技術交流會。

11.90年5月8日至11日,方順展參加台灣微軟包班課程。

12.90年5月14日,張紫容參加私校教職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之『業務電腦化』講習。

13.90年5月16日至17日,張世杰參加Microsoft.Net程式開發菁英研習營。

14.90年5月31日,陳應南參加電腦軟體智慧財產管理研討會。

15.90年6月16日,陳應南參加校園網路規範研討會。

五.圖書館

■ 概況

除支援教學研究、讀者服務外,圖書館本學期之重點業務為充實館藏量,並以收藏人文社會學之圖書資料為主。此外,積極加入館際合作組織、利用遠距圖書服務協助讀者獲取資訊,使本校讀者充份掌握並利用各種圖書資訊資源。

■ 館藏狀況(八十九學年度)

項 目

館藏數量

總計

圖書

東方語文(含王雲五圖書,線裝書80,000冊及專題研究圖書15,000冊)

122,172

125,931

西方語文

3,759

非書資料

光碟資料庫

全文

3

3

書目

0

線上資料庫

全文

6

10

書目

4

視聽資料

1,379

1,379

期刊

東方語文

320

476

西方語文

156

報紙

19

19

■ 館務發展組

(一) 贈書處理:處理贈書及外包編目共約40,000冊。

1.王雲五線裝書打包寄送至城區部崇文館10,000餘冊。

2.申慶璧教授捐贈許多雲南、貴州地區少數民族研究著作及鄉志藝文等相關文獻資料。

3.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圖書館捐贈該館5,000餘冊之英、日文圖書與期刊。

4.宋龍飛先生捐贈約5,000冊

5.謝劍教授、陳信元教授亦捐贈近50箱圖書資料。

6.國家圖書館、文建會、中廣圖書館、傳記文學雜誌社、聯經出版公司亦相繼贈送大量圖書資料。

(二) 辦理研討會:90年3月29日,「網路化知識管理」研討會,參加人數70人。

■ 採訪編目組

A.採訪

1.圖書採購

(1) 中日文圖書:8,588冊。

(2) 西文圖書:3,639冊。

(3) 視聽資料:錄影帶259卷,錄音帶2卷,CD-ROM為92片。

2.期刊徵集:總計館藏期刊共476種刊物。

(1) 中文期刊:訂購92種。

(2) 西文期刊:訂購156種。

(3) 大陸期刊:訂購50種。

(4) 日文期刊:訂購20種。

(5) 贈閱刊物目前為158種,持續索贈中。

B.編目

1.中編:共編目建檔3,353冊。

2.西編:共編目建檔25,664冊(含外包回溯編目)。

3.視聽資料:共編目建檔1,392筆。

4.建立CBL分類法。

5.建立翻譯著者及團體作者之權威款目。

■ 讀者服務組

A.典閱股

1.王雲五圖書

(1) 89年7月至9月共整理上架王雲五圖書及期刊70,000冊。

(2) 90年1月起開始進行王雲五圖書鍵檔。

(3) 90年4月增加並整理王雲五圖書(線裝書)10,000餘冊。

(4) 目前王雲五圖書典藏於蘭陽文教中心城區部四樓。

2.專題研究圖書:收有陳信元老師近代文學藏書約15,000多冊。

3.89年9月開始開放夜間借書,開館時間從8:30至21:00。

4.89年10月開放圖書館借書證申請,共計有30位蘭陽別院工作人員、法師及10位校外人士申請。

5.90年1月為因應大量新增之圖書及期刊,圖書館重新移架。

6.90年7月開始為搬遷至校本部進行準備,開始進行規畫及打包作業。

B.參考股

1.89年10月加入館際合作組織。

2.89年12月配合圖書館週辦理資料庫利用講習。

3.90年2月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升級,由標準版更換為專業版。

4.90年6月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簽訂「圖書互借協議書」,增進讀者借閱對方館藏的便利,以促進雙方圖書資訊之交流與利用。

5.90年5月1日邀請EBSCO公司進行ASE及BSP資料庫利用講習。

6.製作各所「資料庫總覽」。

■ 未來工作計畫

A.館務發展組

1.協助新館興建所需各項需求及數據之彙整及協調。

2.擴大圖書索贈及交換。

3.舉辦圖書館相關演講與研討會。

4.增取及協助籌設圖書館相關系所。

B.採訪編目組

1.162種贈刊約100種待挑選處理及運用。

2.期刊模組系統化之應用。

3.校本部及城區部崇文館之圖書期刊及視聽資料之徵集。

4.未完成建入資料庫之資料陸續編目建檔:

(1) 已結案之研究之計劃用書

(2) 期刊

(3) 特藏書

(4) 所有視聽資料及附件

(5) 館員業務用書

(6) 待編書庫堆棧之贈書

(7) 各處室中心以圖書經費贈入之圖書

(8) 城區部崇文館圖書期刊及視聽資料

5.編目手冊工作規範之年度修訂工作。

6.集叢名權威檔之建立。

7.Catalog Path Finder之建立。

8.建立編目流程標準化。

C.讀者服務組

1.蘭陽校區崇文館之規劃及開館。

2.王雲五圖書處理。

3.學校館藏特色規劃。

4.圖書館網頁改版。

5.製作各所「資源示意圖」。

6.採購資料庫並撰寫使用指引。

7.尋求加入各圖書館資訊服務組織或聯盟。

8.光碟資料庫採訪及系統建置維護。

9.數位化圖書館規劃。

10.學科專家規劃。

■ 圖書館相關會議與研討會

(一) 全國技專院校圖書館電子資料庫教育訓練(89年9月18日,宜蘭技術學院,楊敏雅、蕭惠如)

(二)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新發展及系統轉換研討會」(89年10月26日至27日,淡江大學,王愛琪)

(三) 「使用網際網路電子資源相關網路問題」(89年11月8日,教育部,蕭惠如)

(四) CONCERT教育訓練(90年3月6日,科資中心,陳惠瑜)

(五) 「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趨勢研討會」(90年5月3日,玄奘人文社會學院,謝館長建成、王愛琪、胡德蓓、葉安芬)

(六) 「全國大學校院圖書館自動化規劃研討會」(90年6月7日,成功大學,陳惠瑜)

(七) 「圖書館經營實務」研習班(90年7月16日至20日,中興大學,葉安芬)

(八) 「知識組織與分析」研習班(90年7月16日至20日,世新大學,陳惠瑜)

(九) 「圖書館數位化服務與行銷」專題研習班(90年7月16日至20日,師範大學,王愛琪)

(十) 「數位典藏與電子圖書館」專題研習班(90年7月30日至8月3日,國家圖書館,蕭惠如)

六.人事室

■ 概況

因學校於89年7月中旬核准設立,本室工作首重制定人事法規及建立制度流程,期於實務運作上,確立明確流程及規範,不致於使教職員工無所依循。

(一) 人事法規分別按教育部及學校實務運作所需,依次序先後報部及陳本校各會議審查,共通過卅一項法規,維持學校法制上之運作。

(二) 制度部分則先考慮教職員工保險權益,8月下旬前已完成公保、勞保、健保等保險項,並於教育部核備辦法後,完成加入「私校退撫基金」,期能在最短時間內讓教職員工安心工作及教學。另外,規劃本校人事行政上之專兼任教師聘審、職員召募聘任、約用人員(含國科會人員及臨時人員)、加班(值班)、差假管理等工作流程,維持校務行政運作。

■ 業務介紹

(一) 人事服務組

1.編制員額配置及報部業務。

2.人力規劃、招募及人力儲備業務。

3.教職員工敘薪、薪額變更及報部作業。

4.每月薪資、年終獎金、考績獎金發放作業。

5.教師聘書、導師聘函及相關委員會聘函作業。

6.教師評審、教師資格審查申請、申覆、升等審查作業。

7.教師證書繕製、轉發作業。

8.教師校外兼課、他校徵求本校專任教師兼課作業。

9.職員任免、升等、遷調及退休作業。

10.人評會召開作業。

11.專兼任教師、職員相關統計表及名冊報部作業。

12.人事室、會計室主任資格報部作業。

13.教職員工之人事異動月報表作業。

14.校外機關函徵本校教職員兼任行政職務(顧問、委員)同意函。

1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案、研究獎勵費及延攬人才案之申請、申覆、請款作業。

16.委託機關來函徵求計畫之申請、請款及核銷作業。

17.本室網頁規劃、更新管理。

18.佛光校刊、職技人員行政講習等本室行政工作。

(二) 績效評量組

1.教職員調訓、講習案件作業。

2.辦理資深優良教師獎助案。

3.教職員服務證核發、IC卡作業流程。

4.教職員保險(公教人員保險、健保、勞保及團保)業務。

5.教職員保險費(公教人員保險、健保、勞保及團保)之核算及扣繳業務。

6.客座(或外籍)教師保險(意外險、醫療險)業務。

7.教職員工退休、撫卹、資遣業務。

8.教職員工退休、撫卹、資遣之保險給付(公教人員保險、勞保、私校退撫基金)申辦。

9.教職員工離職、服務證明書之製發。

10.教職員通訊錄製發作業。

11.教職員工考勤差假作業。

12.職員考績、考績申覆作業。

13.教職員工福利事項(福利金、健檢等)辦理。

14.教評會召開作業。

1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案、研究獎勵費及延攬人才案之核銷業務。

16.本室之採購作業。

17.本室零用金管理。

18.佛光大事記、佛光通訊等本室行政作業。

■ 八十九學年度工作內容

(一) 教師資格送審、升等

1.陳俊榮老師取得助理教授資格,年資自89年8月起算。

2.翁玲玲老師取得助理教授資格,年資自89年8月起算。

3.劉義鈞老師取得助理教授資格,年資自89年8月起算。

4.李宗焜老師升等助理教授資格,年資自90年1月起算。

5.許文傑老師取得助理教授資格,年資自90年2月起算。

(二) 核准(核備)案件、法規

1.行政機關核准案件

(1) 中央健康保險局89年8月核准本校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公保類健保自89年5月1日起承保,勞保類健保自89年7月20日起承保。

(2) 勞工保險局89年9月14日保承簡查字第七七五七九七七號函,核准本校成立勞保投保單位,自89年8月28日起承保。

(3)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89年9月4日八十九局資字第二二○一一八號函,同意編訂本校機關代碼,致能順利申請公教人員保險。

(4) 國科會89年8月10日(八九)臺會綜二字第○二八一一八號函,同意將本校納入國科會補助單位。

(5) 銓敘部89年11月18日八九退一字第一九六七九五五函,認定本校為公教人員保險要保機關。

(6)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教職員工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90年2月15日(九○)基安字第○三四五號函,核准本校加入私校退撫基金。

2.教育部核備案件

(1) 89年11月12日台(八九)人(三)字第八九一四五二○七號函,同意本校納入公教人員保險。

(2) 89年11月13日台(八九)會(三)字第八九一四二七八三號函,同意備查,羅燈嘉先生任本校會計主任。

(3) 89年12月22日台(八九)人(一)字第八九一五五五四四號函,同意備查,孫以清助理教授兼任本校人事室主任。

(4) 90年6月8日台(九○)文(四)字第九○○七九二九○號函,同意備查,本校自90年8月至91年7月聘外籍教授楊松年先生來校任教。

3.教育部核備法規

(1) 89年9月11日台(八九)高(二)字第八九一一二五五六號函,同意核定,本校「組織規程」。

(2) 89年10月台(八九)人(三)字第八九一三一八八○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職員工退休撫卹資遣辦法」。

(3) 89年11月2日台(八九)人(一)字第八九一三四四二一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職員工敘薪辦法」。

(4) 89年11月21日台(八九)申字第八九一四九三九六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統及評議要點」。

(5) 90年1月9日台(九○)審字第九○○○二○三八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6) 90年1月9日台(九○)審字第九○○○二○三八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師聘任及升等審查辦法」。

(7) 90年3月2日台(九○)審字第九○○二七二四九號函,同意核備,本校「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核辦法辦法」。

(8) 90年6月7日台(九○)審字第九○○八一○八九號函,同意核備,本校「講座設置辦法」。

(三) 人事異動

1.新進

日期

單位

職稱

姓名

88.10.11

祕書室

組員

陳晞如

88.11.15

總務處

總務長

郝武平

89.01.01

校長室

祕書

詹素娟

89.01.19

會計室

組員

釋覺紹

89.02.01

圖書館

組員

王愛琪

89.04.01

電算中心

三等技術師

張紫容

89.04.15

總務處

組員

邱美蓉

89.05.01

文學、藝術學所

組員

邱雅芬

教務處

組員

陳海南

總務處

技佐

蔡武雄

政治學、資訊學所

組員

簡清華

日期

單位

職稱

姓名

備註

89.05.17

圖書館

組員

楊敏雅

89.06.01

總務處

技佐

王健州

89.07.01

推廣教育中心

辦事員

王素玉

89.07.15

教務處

辦事員

邱香霏

89.08.01

文學所

教授兼校長

龔鵬程

兼任所長

文學所

教授

馬 森

政治學所

教授

毛漢光

政治學所

教授

宋龍生

政治學所

教授

周春堤

政治學所

教授

謝 劍

生命學所

教授

宋光宇

兼任教務長、所長

藝術學所

教授

林谷芳

兼任所長

藝術學所

教授

倪再沁

資訊學所

副教授

謝建成

兼任圖書館館長

資訊學所

副教授

王鄭慈

兼任電算中心主任

資訊學所

副教授

朱春生

兼任教務處組長

文學所

副教授

陳信元

文學所

副教授

趙孝萱

未來學所

副教授

戚國雄

兼任學務長

未來學所

副教授

李利國

未來學所

副教授

謝正一

兼任中心主任

政治學所

副教授

郭冠廷

兼任處長、所長

政治學所

副教授

趙介生

文學所

助理教授

陳俊榮

政治學所

助理教授

劉義鈞

政治學所

助理教授

孫以清

兼任人事室主任

生命學所

助理教授

翁玲玲

兼任中心主任

資訊學所

助理教授

駱至中

兼任所長

未來學所

講師

杜潔祥

兼任中心主任

祕書室

組員

鄭嘉琦

學務處

組員

李坤灶

人事室

組員

林淑娟

總務處

技佐

石萬財

總務處

辦事員

龍佩愉

總務處

書記

吳愛悌

89.08.16

生命學、未來學所

組員

楊文王

89.08.18

總務處

約僱工友

黃秀鳳

89.08.25

學務處

護士

李淑茹

日期

單位

職稱

姓名

備註

89.08.25

人事室

辦事員

陳美華

總務處

約僱工友

劉錦祥

89.09.01

祕書室

祕書

許文傑

電算中心

四等技術師

方順展

電算中心

四等技術師

陳應南

編譯出版中心

組員

王宏升

語言教育中心

組員

劉崇仁

總務處

技佐

邱慶豪

會計室

辦事員

劉叔欣

89.09.07

圖書館

組員

胡德蓓

總務處

辦事員

戴筱芳

89.09.15

圖書館

組員

蕭惠如

89.10.01

未來學所

助理教授

歐崇敬

圖書館

組員

葉安芬

89.10.16

推廣教育中心

組員

賴清柱

89.10.23

會計室

會計主任

羅燈嘉

89.11.01

電算中心

技士

張世杰

90.01.16

圖書館

組員

陳惠瑜

90.02.01

政治學所

教授

許介鱗

資訊學所

助理教授

蔡明達

90.02.12

事業發展中心

組員

黃晴郁

90.03.01

生命學、未來學所

組員

吳淳肅

90.05.01

新籌設研究所

組員

鄭玉萍

總務處

約僱技佐

雷立明

90.07.01

生命學、未來學所

組員

丁念慈

2.離職

日期

單位

職稱

姓名

備註

89.09.11

推廣教育中心

組員

林浩立

90.02.01

圖書館

組員

楊敏雅

90.02.28

生命學研究所

組員

楊文王

90.06.30

生命學研究所

組員

吳淳肅

90.07.31

政治學研究所

副教授

趙介生

3.退休

日期

單位

職稱

姓名

備註

90.07.31

政治學研究所

教授

宋龍生

(四) 法規

1.報部核備案

(1) 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2) 教師聘任及升等審查辦法

(3) 講座設置辦法

(4) 教職員工敘薪辦法

(5) 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

(6) 教師教學服務成績考核辦法

(7) 教職員工退休撫卹資遣辦法

2.89年8月10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行政會議通過「聘約附則」。

3.89年8月16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行政會議通過:

(1) 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辦法

(2) 教職員國內外出差報支旅費規則

4.89年9月26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教評會通過「教師評審委員會選任委員選舉暨遞補辦法」。

5.89年10月11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五次行政會議通過:

(1) 稀少性科技人員任用辦法

(2) 約僱人員僱用辦法

(3) 職工人事評議委員會設置辦法

(4) 職工人事評議委員會選任委員選舉暨遞補辦法

(5) 教職員工福利互助委員會設置辦法

(6) 教職員工福利互助金補助要點

(7) 職技員工外送訓練辦法

(8) 職技人員進修辦法

6.89年10月16日訂定簽准「演講暨車馬費支付標準」。

7.89年10月25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校務會議通過:

(1) 教師待遇及服務規則

(2) 職技人員任用待遇服務規則

8.89年11月15日八十九學年度第六次行政會議通過:

(1) 客座教授副教授設置辦法

(2) 加班費(值班費)支給標準。

9.89年11月29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七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教職員工福利互助金補助要點」。

10.89年10月16日修訂簽准「演講暨車馬費支付標準」。

11.90年3月21日八十九學年度第十二次行政會議通過:

(1) 職技人員遴用及升遷辦法

(2) 工友僱用辦法

(3) 職技員工考核辦法

12.90年4月25日八十九學年度第十四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聘約附則」。

13.90年5月23日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校務會議通過:

(1) 修正「職技人員任用待遇服務規則」。

(2) 校務會議教職員代表選舉暨遞補辦法

14.90年6月6日八十九學年度第十六次行政會議通過「職務代理人實施辦法」。

15.90年6月20日八十九學年度第十三次教評會通過「專兼任教師聘任作業要點」。

16.90年7月9日核准「延攬大陸地區優秀人才擔任客座教師原則」。

(五) 福利委員會

1.每月致贈同仁生日禮金、生育賀禮及喪葬病等慰問金。

2.致贈同仁中秋節、春節及端午節禮金。

3.89年9月致贈教職員工教師節禮金1,000元。

4.89年12月20日召開第一次福利互助委員會,籌劃歲末聯歡會籌辦事宜。

5.90年1月9日舉辦歲末聯歡會(尾牙)。

6.補助教職員「雲南學術考察暨遊學團」活動。

7.90年3月7日召開第二次福利互助委員會,籌劃教職員工國內旅遊事宜。

8.90年4月27日至28日,舉辦教職員工花蓮二日遊。

(六) 教評會

89.09.26 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89.10.24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89.10.26 八十九學年度第三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89.11.15 八十九學年度第四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89.12.27 八十九學年度第五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1.16 八十九學年度第六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3.07 八十九學年度第七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3.29 八十九學年度第八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4.11 八十九學年度第九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5.02 八十九學年度第十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5.09 八十九學年度第十一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6.06 八十九學年度第十二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90.06.20 八十九學年度第十三次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

(七) 人評會

89.12.19 八十九學年度第一次職工人事評議委員會

90.04.25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次職工人事評議委員會

90.07.31 八十九學年度第三次職工人事評議委員會

(八) 國科會各項業務

89.09.30 「九十年度研究獎勵費」申請。

90.01.31 「九十年專題研究計畫」申請。

90.05.24 政治學所毛漢光教授三年期計畫第二年執行報告作業。

90.06.08 楊松年教授「延攬科技人士來台教學」案。

90.07.06 「九十年專題研究計畫」申覆案。

(九) 講習會

89.08.07 八十九學年度行政人員講習會。

(十) 其他工作事項

1.辦理本校團體保險,由國泰人壽自89年10月21日起承保。

2.辦理本校客座老師及參訪學者意外險(含醫療險)作業,由南山人壽自89年12月4日起承保。

3.90年5月3日辦理謝劍教授「蒙藏委員會獎助開設蒙藏教學課程」申請案。

4.90年6月製「人事法規匯編」。

5.90年6月20日辦理九十學年度各項委員會委員選舉。

6.90年6月至7月辦理職技人員考績作業。

(十一) 本室參加校外會議、訓練

1.89年9月參加國科會「簡易公文系統管理」及「線上申請系統」研習。

2.89年9月20日參加國科會「應用系統代碼管理教育訓練」。

3.89年10月13日至14日參加教育部「新設立大專校院行政講習會」。

4.89年11月13日參加教育部「教師申訴業務研討會」。

5.89年12月6日參加全國私立大專校院人事業務研討會。

6.90年3月22日參加北區私立大專校院人事業務會議。

7.90年5月14日參加私校退撫基金會之「業務電腦化」講習。

8.90年7月26日參加「合法節省勞健保保費」課程訓練。

七.會計室

■ 例行工作

(一) 審核各項原始憑證之合法性。

(二) 整理原始憑證並編製傳票。

(三) 會計總帳及各類明細帳登錄。

(四) 編製固定資產明細表。

(五) 彙整財務報表呈董事會及教育部。

(六) 教職員工薪資所得及其他各類所得統計、扣繳申報。

(七) 會計憑證、帳簿、財務報表等有關檔案之保管。

(八) 採購事項招標、比議價及驗收作業之監辦。

(九) 年度預算之編製、執行與控制事項。

(十) 實際收支與預計數差異分析事項。

(十一) 會計相關法規與制度之修訂。

(十二) 業務溝通協調。

■ 完成事項

(一) 會計師於九月份完成本校89年1月至7月份之年度財務報表查核作業。

(二) 11月份完成89年1月至7月份決算資料呈報董事會審議及呈報教育部核查。

(三) 11月份完成89年1月至7月份決算所得稅申報作業。

(四) 各月份財務報表依規定呈報教育部核備。

(五) 各月份預算執行控制表之編製。

(六) 1月份完成八十九年度各類所得扣繳資料之媒體申報作業。

(七) 5月份完成九十學年度全校預算資料之彙整並呈報校務會議及董事會審議。

(八) 7月份完成九十學年度預算呈報教育部核備。

八.秘書室

■ 公關宣傳組

(一) 舉辦公關相關活動

A.積極參與募款活動

佛光山各別分院、興學委員對學校創建的募款辛勞與募款經驗,全體師生至為感佩。除積極學習其募款經驗,更主動參與各項募款活動,計有參加基隆極樂寺園遊會、宜蘭雷音寺園遊會。並在校務會議與行政人員講習時,特別講述募款經驗,期待全體師生都是學校的超級募款員。

B.有效拓展社團資源

學校自是社區的一分子,也是社團資源的提供者;如何有效結合社區資源,充分推展社團活動,讓學校的功能,除了作育英才、陶冶品德、培養智能外,更能因為資源的發揮,自然而然地接受更多資源的回饋。

1.社團方面

(1) 與宜蘭縣商業總會合辦投資理財班、電子商務研習班、電子化商務研討會。

(2) 與宜蘭縣工業總會合辦中小企業研習班。

(3) 與宜蘭縣職業總工會合辦幹部電腦基礎研習班。

(4) 與頭城婦女會合辦姓名學研習班。

2.社區方面

(1) 與交通部觀光局、礁溪鄉公所、礁溪形象商圈促進會合辦認識礁溪溫泉系列活動。

(2) 協助蘇澳鎮公所、南澳鄉公所編纂鄉志。

(3) 推動礁溪鄉玉田村編纂村志。

(4) 纂編頭城區漁會會志。

3.學校方面

(1) 定期與宜蘭縣各高中、高職校長聚會,共議如何提昇教學品質以及學校資源相互支援事宜。

(2) 舉辦「知識饗宴」,邀請宜、花、基三地高中學生到校參訪。

(二) 相關宣傳活動事宜

A.編纂文宣刊物

1.佛光大學簡介-中文5,000本、英文1,000本。

2.佛光大學通訊-發刊5,000份、第一期3,000份、第二期(招生專刊)5,000份。每期均寄發全國高中職以上學校、松山道場 、佛光山學校籌備處,以及各學術單位。

B.記者聯繫與新聞稿

1.定期舉辦記者會及記者聯誼活動。

2.發布新聞稿。

90.05.18 本校文學博士班招生公告。

90.06.01 本校在頭城鎮民眾服務社舉辦「法律小常識」、「現代姓名學」、「風水專論」三個研習班。

90.06.08 舉辦全國中小學教師暑假文藝營。

90.06.12 本校與中國當代思潮研究社舉辦「兩岸報導文學的發展與未來」。

90.06.13 本校九十學年碩士班研究所招生考試放榜。

90.06.14 本校政治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生論文發表會。

90.07.02 暑假「兒童戲劇與潛能啟發研習班」。

90.07.05 第一屆全國高中學生文學戲劇營。

90.07.10 常見疾病中醫治療保鍵研習班。

90.07.15 2001日本遊學自由行。

90.07.20 本校與大陸大連模特兒藝術學校「服裝舞台表演藝術夏令營」。

90.07.25 生命學與人相學研習班等課程,8月份開班。

■ 學術交流組

本組之特色為促進本校與國際大學合作暨交流,推動本校在海外之教學與研究工作,達到本校學術國際化之目的。

(一) 國內研討會

88.12.29 蘭陽新世紀研討會

「蘭陽新世紀研討會」,地點於宜蘭市城區部609會議室。應邀出席來賓包括:當時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游錫堃,主講「提升城市競爭力」;經建會副主委蕭峰雄,主講「加入WTO後的國際護動與對台影響」;及當時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毅,主講「加入WTO對台灣產業的衝擊與因應之道」。

此研討會雖在籌備處時期舉辦,但因講題與當地民眾未來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因此每場均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聆聽,成為本校在在地的第一場成功的研討會活動。

89.03.18 大選後兩岸關係研討會

「大選後兩岸關係研討會」,地點於台北籌備處所(台北道場13樓)。應邀出席之學者專家有劉義均(當時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朱新民(政大外交研究所教授)、劉邦典(台灣科技大學教授)、李炳南(新黨秘書長)及傅崑成(當時立法委員)。會議由龔校長主持,討論之議題有:現階段兩岸關係停滯的原因、探討大陸如何面對台灣的新政局、新政府因如何維護兩岸穩定關係、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台灣走向、北京-台北-華盛頓的新三角關係等。

(二) 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88.02-03 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龔校長、郭冠廷教授、孫以清教授赴香港參加,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之「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校三位教授分別以〈從台灣看八○年代的香港文化〉〈八○年代兩岸三地文學思潮的回顧〉〈林行止政經評論1989〉為論文主題發表。

89.03.05~05.05 學者交流

西南財經大學留學生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鄧時忠來校參訪,並蒐集有關中國文化及比較文學研究學術資料。

89.04.27~04.28 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龔校長、趙孝萱教授赴香港參加,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之「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於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本校二位教授分別以〈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選學妖孽」或是「桐城謬種?」清末明初文言小說的駢麗化、古文化的兩種趨向〉為論文主題發表。

89.06.01~06.02 九十年代兩岸三地文學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

龔校長赴香港參加,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之「九十年代兩岸三地文學現象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於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龔校長以〈九十年代兩岸三地文藝文化互動〉為論文主題發表。

89.10.26~10.27 何沛雄教授榮休紀念中國散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龔校長赴香港參加,由香港大學主辦之,地點於香港大學。龔校長以〈吃喝拉撒睡:散文的後現代性〉為論文主題發表,共有來自台灣、香港及大路學者30餘位參加並發表論文。

89.12.25~12.26 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與會來賓包括連戰(當時副總統)、胡自強(當時國民黨新聞發言人)。與會學者近三十位,包括﹝韓國﹞杜芳寺住持Chung Byung Jo、東國大學宗教系主任Choi Chang Sool、東國大學名譽教授吳亨根;﹝日本﹞立教大學教授橫山紘一、日本心理學研究所主幹岡野守也、龍谷大學文學部講師長谷川岳史、龍谷大學文學部教授寺井良宣、﹝美國﹞哈佛大學印度與梵文系系主任Leonard Van Der Kuijp、哈佛大學印度與梵文系教授Michael Witzel、當時哈佛大學印度與梵文系博士候選人黃柏棋、劉國威、﹝台灣﹞宋光宇教授、戚國雄教授、孫以清教授、郭冠廷教授、謝劍教授、周春堤教授、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素玟、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胡健財、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陳幼慧、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黃連忠、中正大學教授竺家寧、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明昌、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賴賢宗、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林仁昱、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朱文光、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藍吉富、台中技術學院教授蕭登福等。

90.03.15~05.15 學者參訪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講師晏紅來校蒐集博士論文資料,為期兩個月。

90.03.29~03.30 李白杜甫與盛唐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校與﹝香港﹞香港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珠海學院 、 ﹝中國大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台灣﹞東海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師範學院、﹝國外﹞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合辦「李白杜甫與盛唐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在香港大學綜合大樓。本校龔校長以〈盛唐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的意義〉為論文發表主題。

90.04.21~04.22 宋詞與宋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校與﹝香港﹞香港大學、香港公開大學、珠海學院、﹝中國大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台灣﹞東海大學、輔仁大學、東華大學、﹝國外﹞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合辦「宋詞與宋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在香港大學綜合大樓。本校龔校長以〈宋代文化在中國的意義〉為論文發表主題。

90.04.21~04.22 學者參訪

大陸清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啟龍來校參訪。王啟龍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博士,對於中華民族藏學史及歷史宗教有深入的研究。

(三) 承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經典與現代生活」活動

88.11.10至11.16 承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經典與現代生活」活動。活動下分「書院講學」「現代書院山長會講」「書院巡禮」「市民讀書運動」四項子活動。

【書院講學】

活動地點在台北市孔廟。活動主題為:後現古代書院講學之儀節」「夫子之道」。當天由文化局龍局長致詞後隨即開鑼,其講演內容包括介紹古時書院的講學活動的形式:首先鳴鼓入場,請聽眾入座,接著擊鼓鳴鐘,主講者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升座,並由忘樂小集演奏《詩經.小雅.鹿鳴》古樂。曾昭旭以《論語.里仁篇》第十五章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起頭,論述夫子之道為何?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葉海煙接著會講,他表示夫子之道可用一「誠」字含括,現代人面臨的一大危機即是「在生活中失了生命」,要找一個真誠的很難,年輕人雖然物質上過得很幸福,但精神上卻沒有幸福感。而歷代哲人都希望人們能「講道理」,因為那是一種知識的真誠。日本長崎大學環境學部副教授連清吉則說,丟掉了真誠的心,要透過「學」來找回來;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袁保新認為真誠就是真實的自我;台中師院教育系教授王財貴表示,教育乃從讀經中透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曾昭旭最後總結會講,他認為人們總是用過去與未來來強求現在,但其實過去與未來都依附於現在,人活在當,重點在於朝正確的方向開步,而不在於會走到哪裡。因此,「我欲仁,欺仁至矣」他勉勵大家以真誠的心,不惑於功名財富,即是頂天立地。

【現代書院山長會講】

活動地點在台北市長官邸。活動以座談方式舉行由主持人(龔校長)串場進行。 座談內容包括介紹現代書院之規制,辦學宗旨,講學內容及其與現代社會之狀況。參與座談來賓有德簡書院負責人王鎮華、淡江大學教授陳廖安、社會大學董事長呂學海。三位專家對於書院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及書院教育為主題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並強調書院的目的是讓人回到本心之後影響本體。書院與教育的目的,在提供人與人之間互動瞭解的機會,但改革與推行必須落實到學員個人的生活中。由生活中最小的地方做起,反省自身常犯難改的積習,書院教育才能落實,不流於空談。

【書院巡禮】

由卓克華教授培訓四位書院導覽員解說並設計路線來介紹台北市的四所書院包括:文昌祠義學(惠濟宮)、台北孔廟、老師府、學海書院。本活動雖只接受八十位台北市民眾名額,不過有將近三百位的民眾打電話報名參加,活動氣氛復古而熱烈,沸騰了台北市。

【市民讀書運動】

活動地點在台北市長官邸 。採座談方式,由主持人李瑞騰教授串場進行,活動內容對如何實際推廣及發展讀書會、如何選書及如何帶領讀書會為主題,並邀請台北市各大讀書會負責人共同參與討論。參與座談來賓有主持人李瑞騰(文訊雜誌社)、陳衛平(天衛出版社社長)、廖玉蕙 (世新大學教授)。參與座談讀書會代表有台灣愛山人讀書會、紳士淑女讀書會、講義讀書會、北市圖素書樓讀書會、台灣PHP素直友會、中華民國圖書發展協會、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史記讀書會會員代表。

(四) 學術交流備忘錄

89.09.08 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

佛光大學與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負責人會談備忘錄,地點在北京東方花園飯店。備忘錄內容包含兩校互相約定定期舉辦(一)負責人互談、(二)學者交流與互聘、(三)學生交流、(四)設聯合實體性機構,(五)推動深層合作、(六)設立相關學科的研究生獎學金、(七)聯合舉行兩岸大學生“中華科技文化”夏令營活動。

89.11.25 美國哈佛大學

佛光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印度及梵語學系(Department of Sanskrit and Indian Studies, Harvard)合作備忘錄,地點在本校宜蘭城區部。備忘錄內容包含兩校互相約定定期舉辦(一)教授互訪參訪、講學活動(二)學者交流與互聘(三)交換學生、合作指導研究生(四)規劃中的合作方式。

89.11.30 韓國圓光大學

佛光大學與韓國圓光大學合作備忘錄,地點在翰林大學。計畫與本校締結姐妹校,計畫進行兩校之間的學術會議、交換教授、學生,以及相互交換學術性資料與訊息。

90.02.11~02.18 越南

佛光大學與越南學術建立合作計畫,地點在越南外交部。其合作計畫內容有:

(一) 訪問越南教育培訓部,該部將派遣留學生來本校就讀。

(二) 訪問越南國家社會與人文科學中心,與該所簽訂備忘錄,雙方同意共同召開以中越經貿交流為主題之國際學術會議、交換學者、培訓學生及及合作研究等。

(三) 與越南外交部國際關係研究院會談,雙方同意就東北亞問題之研究進行學術合作,本校並同意代為培訓越南外交部之中文人才。

(四) 訪問胡志明市國家大學,雙方同意在儒學研究、舉辦儒學會議等方面進行合作。

(五) 訪問胡志明市當地僑社,其中客家會館以及義安潮州會館同意本校師生前往進行有關僑社之研究時,提供必要之人力、物力協助。本校亦同意提供傑出華人子女各種優惠措施,以鼓勵到本校進修。

90.03.27 鞍山鋼鐵學院、遼寧大學

佛光大學與鞍山鋼鐵學院及遼寧大學,簽訂合作計畫,其內容為:

(一) 教授與學生之交換訪問。

(二) 教授接受邀請至對方院校講學或進行其他教學相關活動。

(三) 共同設立系所、招收學生。

(四) 共同開設成人教育課程。

(五) 共同發展專業課題合作研究。

(六) 代理對方院校(在符合當地法規之原則下),在當地之招生事宜(雙方不得再委託他校招生)。

■ 行政管理組

(一) 安排召開會議

89.08.10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一次行政會議

89.08.16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二次行政會議

89.08.30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三次行政會議

89.09.27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四次行政會議

89.10.11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五次行政會議

89.10.25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

89.11.15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六次行政會議

89.11.29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七次行政會議

89.12.06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八次行政會議

90.01.03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九次行政會議

90.02.21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次行政會議

90.03.14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一次行政會議

90.03.21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二次行政會議

90.04.11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三次行政會議

90.04.25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四次行政會議

90.05.02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五次行政會議

90.05.23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

90.06.06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六次行政會議

90.06.20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七次行政會議

90.07.18 八十九年學年度第十八次行政會議

(二) 陳核及函發校務、行政會議紀錄及其決議、指示事項等之分工、追蹤事宜

(三) 法規彙編:90年4月30日統一彙整各單位經提行政會議或校務會議通過之法規,並上網公告。90年7月編印成冊。

(四) 大事紀:每二個月請校內各單位填表後,彙整建檔並上網公告。

(五) 編纂刊物

1.佛光校刊:每學年製作一期,每期發行五百本。

2.佛光人文社會學刊:90年6月30日創刊。每學期出刊一期,為園地公開的學術性刊物,歡迎各界有關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論著、研究討論與書評(編譯出版中心協辦)。

(六) 其他業務

1.陳核校務報告。

2.彙整簽擬修正本校組織規程及辦事細則及其相關事宜。

3.分層負責明細表條文之修正及公布。

4.提供教育部編印大專院校一覽表有關資料。

5.定期彙轉校外單位公告性之資訊及法令提要。

6.教育部督學視導程序協調與擬定。

7.行政流程之訂定及修正。

8.公布法令規章。

9.校長臨時交辦事項。

■ 校務發展組

(一) 校務發展業務

1.組成校務發展委員會及工作小組。

2.向教育部申請補助自我評鑑計畫。

3.辦理自我評鑑作業。

4.彙編校務中程發展計畫。

(二) 系所增設案規畫、彙整

(三) 校園整體規畫

九.研究發展處

研究發展處原名為教育事業處,自九十學年度起正式更名。本處主要業務目標為:提昇研究風氣、增加學校創收及推動社會服務。本處底下設有推廣教育、編譯出版、事業發展、語文教育、創新育成及研究計畫管理等6個中心,各中心業務簡介如下。

■ 推廣教育中心

(一) 概況

1.推廣中心主任:謝正一,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河川衛生碩士,現任未來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於89年8月就任。

2.中心成員:王素玉、黃秋蘭二名。

(二) 業務情況與推展

A.推廣教育碩士學分班

1.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七個課程,分別為:軟體方法論、文化人類學、中國人文與藝術專題、電子商務問題、生命學概論、易經專題討論、中國文學史專題討論等計94人。

2.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亦開設七個課程,分別為:高科技產業政策、文化人類學、中國人文與藝術專題、高等資料庫、生命學概論、易經專題討論、公共政策之討論與實踐等研修學生計85人。

3.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九個課程,分別為:比較公共政策、生命學概論、台灣經濟問題研究、電子商務專題、管理資訊系統專題、公共政策研究、行政程序法專題、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灣社會形勢分析等96人。

B.推廣教育非學分班

1.宜蘭城區部

從學校在宜蘭啟動開始迄今,已開辦五十多種供一般民眾研修之課程。分別為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工商婦女領袖成長班、蘭陽表演藝術班、婦女成長班、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高級班、蘭陽表演藝術進階、生命科學與人學、文學與影視的邂逅、暑期兒童表演藝術、婦女養生DIY、易經與現代生活、婦女家庭理財、國家未來發展系列名人專題講座、未來學系列名人專題講座、書法與篆刻、投資理財、活力養生、易經與現代生活進階班、大學企管班、陽宅學派、觀光美語會話、觀光日語會話、身心的了解與成長、藥膳養生、婦女生活電腦、未來學與生死學、實用易卦基礎、日語二月班、生活與生命的發展研習班、居家設計美化與身心健康研習班、新賞中國藝術美、道家的禪定與法門研習班、實用易卦進階班、咖啡研習班、美麗人生研習班、兒童戲劇&潛能啟發研習班、文書與資料處理應用研習班、基礎網路研習班、中國氣學與養生研習班、日文班第二級、生命學與人相學研習班、氣學的身體與修養研習班、禪宗頓悟法門研習班、論語研習班、養生與體重管理研習班、節稅技巧與租稅概論研習班等,前後來進修之民眾計2,400人次。

2.台北城區部

本中心除開設一般終身學習的學術文化課程以外,亦以服務社區,善盡社會責任的服務態度,提供學習生活藝能的機會。

本校台北城區部與中華和氣道振興會,在台北配合該會,開辦生命學與合氣道研習活動,基本免費提供合氣強身、武藝防身的機會,前後參加這樣活動的台北民眾,累積已有二百人次。

3.高雄城區部

寺廟經營與管理、殯葬禮儀與生死教育、紫微斗數、讀書方法、五行易卦與人生、禮儀師訓練班、姓名學與命理、紫微論命實務、生死學全人教育、宗教信仰與寺廟管理研習班等共開12班,計300人次。

4.桃園城區部

桃園城區部從90年12月開始,陸續開設下列研習班:傳統整復推拿講師、養生中藥應用、中醫基礎診斷、李林點穴療法、紫微斗數/八字生活應用、紫微氣功養生、民俗療法、美容經絡穴位療法、易經占卜生活應用研習班等,預計將有250人次參加。

C.接受政府單位委託合辦研習班

90.06.21 教育部委託辦理「蘭陽地區人人易上網」研習班。

90.06.21 內政部委託辦理「寺廟管理及營運」研習班。

90.11.30 行政院環保署委託辦理「台灣永續發展的環保策略」研習營。

■ 編譯出版中心

(一) 概況

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大英百科全書、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學習教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四百多人的編輯群……這些不是夢想,而是我們對自我期許的強烈企圖。因為我們要的,是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學。

本著這樣的精神,出版中心經過一年的努力後,開闢了三條主要的書系:「藝術書系」、「佛學書系」與「雲起樓論學叢刊」。

在「藝術書系」方面,我們即將出版《東西美學藝術對話叢書》和《西洋美學藝術學經典名著箋註叢書》二套叢書,前者是基於東西對話的事實,站在東西文化相互滲透的觀點,試圖讓我們客觀且詳實地認清我們民族的思想精髓,並且看清楚西洋以何種眼光來審視我們的價值。

後者則回歸思想發展的起始點,藉由相關原典,重建向來被忽視、受曲解的美學藝術學實貌。並基於著作的原著精神,藉由兩岸一流學者的翻譯、註解與箋釋,重新賦予美學‧藝術學的新生命力。

在「佛學書系」方面亦有兩個主軸,一為《當代台灣佛學通論》共8冊。收近20年來,台灣佛學研究的最新思潮,計有以下各類:〈原始佛教教義研究〉、〈學佛實踐論集〉、〈佛教與現代社會論集〉、〈佛教的現代化及其未來〉、〈佛學與當代哲學、科學論集〉、〈佛學研究的方法與現況〉、〈佛學書評與書目〉。一為《現代人的佛教》共12冊,係一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佛學入門讀物,對象為一般社會大眾的叢書。

本中心對學術性的著作,皆主動積極爭取,最近已出版的《龔鵬程學術論叢‧唐代思潮》、《佛教文史論文集》、《新文學史期刊》、《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等,皆為一流著作。因為,我們知道成為一流的大學出版社確實不容易,但我們是在努力。

(二) 出版品目錄

【八十九學年度出版書籍】

1.當代台灣佛教期刊論文目錄(已出版)

2.新文學史期刊-創刊號(已出版)

3.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已出版)

4.世界中國哲學學報-創刊號(已出版)

5.龔鵬程學術論叢-唐代思潮(上、下)(已出版)

6.書藝叢談(已出版)

7.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1999年報(已出版)

■ 創新育成中心

(一) 成立宗旨

創新育成中心係本校編制內單位之一,隸屬於研究發展處諸中心之一。本校教育一向以理論與實用並重,並且積極推動各項產學方案。為提升宜蘭地區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奉獻最大心力,全力加入培育新興科技產業的陣容。

本中心的任務及職掌如下:

【任務】1.向經濟部及政府相關機構或相關團體申請補助經費,辦理中小企業之創新育成工作。

2.充分運用學校資源,增進學校與廠商之溝通,提供進駐廠商場地、設備及各項技術、管理、行銷及財務之顧問諮詢服務。

【職掌】1.延攬中小企業進駐學校及協助創業與創新。

2.引介學校教師與進駐之廠商建立產學合作案。

3.申請政府各項研發補助案。

4.協助教師執行相關產學合作案。

5.協助尋覓適當教授開辦企業所需課程。

6.引介適當企業諮詢顧問或其他相關合作事宜。

7.管理育成中心經常收支及進駐廠商與學校各項合作經費。

8.提供政府機關補助經費資訊。

9.引介學校教師與進駐之廠商建立產學合作案。

(二) 籌設過程

本校於八十九學年度籌設創新育成中心(請參閱創新育成中心設置辦法)。其任務及職掌正如設置辦法的第二條和第三條所揭示,並報部核准成立。於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積極展開籌設工作。

(三) 輔導與培育

1.生物科技:由生命所宋光宇教授主持。輔導與培育範圍:花精療法。應用範圍:醫藥、健康食品、飲料業等。

2.資訊系統及產業電子化:由資管所駱至中所長及電子商務中心主任蔡博士明達主持。

3.觀光產業規劃與輔導:由經濟所所長梁榮輝博士及未來學所所長周春提博士主持。

4.企業營運-法務、商務等輔導:由朱春生副教及授經濟所所長梁榮輝博士主持。

5.數位藝術研發:由藝術所及資訊所共同主持。

■ 事業發展中心

(一) 概況

隸屬於研究發展處下之事業發展中心,本中心之終極目標為:於加強社會服務之前提下,擴大學校自籌建校經費來源,以降低對各界捐款之依賴。

(二) 業務

A. 建立書香社會,圖書證推廣活動(與圖書館共同推展及設計圖書證)

1.推展對象:本校推廣班學員及社會人士。

2.方法:推廣班學員及社會人士可依圖書館管理辦法申請「佛光大學圖書館圖書證」,使用學校館內藏書。

B. 天龍八部六脈神劍系列—大理遊學團

由龔鵬程校長領隊,於90年2月初成行,不但藉此擴展學生視野、加強師生互動,亦與大陸雲南科技大學達成學術交流之目的。

C. 文具禮品案

目前已發行的有「藏書票」及「典藏文具組」。

本校為鼓勵藏書、提倡讀書風氣,已邀集星雲大師、龔鵬程校長、版畫家雷驤及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等大師製作四款藏書票組,未來將陸續邀請文人墨客藝術家製作各款藏書票,吸引社會大眾蒐集。

D. 推展佛光大學認同卡

本校目前正與中國國際商銀洽談有關「佛光大學認同卡」發行事宜,主要推廣對象為本校教職員生、推廣班學生、本校興學委員及社會大眾。

E. 與華茂科技開辦「電子化專業人才訓練班」

為協助宜蘭地區產業推動企業電子化、完成產業升級,本校與華茂科技公司於90年8月15日簽署『電子化人才培訓供應鏈授權合約書』,以本校為推動企業電子化之東區據點。並於9月起陸續開設e-Sales、e-Controller等相關電子化人才培訓課程,為宜蘭地區企業培訓更多資訊人才。

F. 研討會

1.「21世紀台灣非政府組織建構及公民社會發展」研討會

由行政院青輔會補助舉辦「21世紀台灣非政府組織建構及公民社會發展」研討會於10月26日在本校國際會議廳舉行,會中邀集學者、專家、社會人士一同參與討論。

2.「自然生態與人文思想」研討會

由農委會、外交部補助,本校歐亞學術研究中心協同舉辦之「自然生態與人文思想」研討會於12月中旬假德國Sank Augustin聖.奧古斯丁Anthropos Institute舉行,會中邀集中德學者一同探討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交互影響下的人文思想。

■ 語文教育中心

(一) 概況

研究發展處語文教育中心已自本(89)學年度起設立,該中心主任係由生命學研究所翁玲玲助理教授兼任;劉崇仁擔任組員,職司日常行政事務。中心辦公室原設於佛光山臺北道場,預定自九十學年度遷移至本校宜蘭城區部。

(二) 業務

語文教育中心現階段主要業務包括開設「外籍人士華語班(簡稱華語班)」及開辦「華語師資培訓班」。

【外籍人士華語班】

針對外籍人士所施行的華語教學在臺灣地區已有四十餘年的發展歷程,參酌分析國內各大學華語教學中心的課程與講授內容後,語文中心認為,如何突顯課程特色、建立系統化教學模式是近程階段重要工作目標。此外,結合佛光山寺分布海內外的道場宣教體系,並招收來臺參習佛法的外籍出家眾,展開由淺入深的佛學語文研修,也是華語班中、長期課程規劃的目標。有鑑於此,語文中心將規劃九個月至一年期的全年學程,其中包含語言學習、文化講座,及文化藝能介紹等課程,使外籍人士能以全知觀點切入中國語言及文化的精髓。與此同時,在顧及市場效益前提下,語文中心也將開辦短期華語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