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19
2015 1 ISSUE 13 贊助出版 : 今期文章 : 洋人眼中的奇幻中國 書籍的故事 憂世感時小說史 百年前的「港女」生活 百年前的世界

Upload: read-monthly-publishing-limited

Post on 14-Jul-2015

135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2015 年 1 月ISSUE 13

贊助出版 :

今期文章 : 洋人眼中的奇幻中國 • 書籍的故事 • 憂世感時小說史 • 百年前的「港女」生活

百年前的世界

Page 2: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目錄 Content 2015年1月 • ISSUE 13

出 版 :Read Monthly Publishing Limited

顧問委員會 :雷鼎鳴教授、呂大樂教授、羅乃萱女士、張灼祥先生、李偉榮先生

執行編輯 :華少

編 輯 :田佑珍

助理編輯 :菲獵

美 術 :JK Design

說 書 人 :華少、謝毅、彭礪青、柯景騰、何民傑、佳如、小書、四斗米士、素彌、 盛韻、戴雲露、薇言輕、邵頌雄、阿哲爸爸、葉在飛、雲淡風輕

地 址 :香港北角渣華道 8 號威邦商業中心 1008 室

網 址 :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

索取《閱刊》,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香港編印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030406081012141620222426283032

說書人自白 • 回頭已是百年身

閱讀 Crossover • 洋人眼中的奇幻中國

序人書話 • 帝國之路

追過的股神 • 隔世之交 帶你看100 年前的強國人

思前想後 • 百年前的親子 WhatsApp

字得其樂 • 書籍的故事

小書說書 • 百煉千錘 徠卡傳奇

春歸樓 • 人類總是要犯同樣的錯誤

彌天亙地 • 憂世感時小說史

非常讀者 • 一戰中的詩人

性情中人 • 回顧辛亥革命百周年

仁薇言輕 • 百年前的「港女」生活

同場加映 • 沙治里奧的最後傑作

兒童理財 • 中國象棋的理財奧秘

我們都是說書人 • 宗師揭秘 • 五味紛陳的最後晚餐

回頭已是百年身

百年前 1915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開始不久,

奧匈帝國及鄂圖曼帝國在此戰後從此成為歷

史,而在東方,大清帝國又剛被推翻,在歷

史上,帝國時代過去,世界的大局步入現代的全球化。

百年時間,感覺上離我們很遙遠。要知道百年前世界在

發生甚麼,當時印刷術已成熟,今天的我們才可以從文

字及珍貴的老照片回顧昔日的事情。雖然,過去的已發

生的,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智慧是由經驗累積成的。借

用看書,代入作者的角度看事情,從而得到作者的體會。

華少說書人

此印刷品由環保紙製成 Printed on recycled paper此印刷品可循環再造 This product can be recycled

贊助出版 :

《閱刊》公開派發地點

說 書 人 自 白

剛好本人手上有一本著作《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

太后》,作者用另一個角度解構這位清末統治者,

作者眼中的慈禧和我們中學歷史科的慈禧,性格上有

很大出入。可是今期說書人十分踴躍投稿,而篇幅有

限,本人只好藏拙,留待下次有機會再說。

本人提出以上例子,是想帶出同一件事,總是有很多

不同角度的看法,正如莊子所說的「吹萬不同」。多

讀書,自然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思考,對貼近事實真

相,有莫大的益處。

書店三聯書店(中環、灣仔、 西環、九龍灣、觀塘、紅磡、 將軍澳、荃灣、葵涌、青衣、 元朗廣場、元朗文化生活薈)序言書室博學軒春藤書坊樂文書店(旺角及銅鑼灣)開益書店(旺角及銅鑼灣)綠野仙蹤書店(旺角及銅鑼灣)天地圖書(灣仔及旺角)森記書局上海印書館國風堂天窗出版社田園書屋城邦書店人民公社書得起讀書好棧精神書局(北角及西環)

實現會社陳湘記書局(旺角及灣仔)尚書房新亞圖書中心 基道書樓

CafeRoundavy's Kitchen青木咖啡店ThinkTC2 cafe & workshop

大專院校浸會大學城市大學(社會科學系) 嶺南大學珠海學院(會計及銀行學系)專業教育學院(HKIVE)

(摩利臣山、觀塘)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東華學院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

中學拔萃女書院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協恩中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香港華仁書院香港培正中學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聖保祿學校(銅鑼灣)香港真光中學聖若瑟英文書院聖若瑟英文中學迦密柏雨中學藍田聖保祿中學荃灣官立中學聖嘉勒女書院英華女學校華英書院瑪利曼中學

港青基信書院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佛教善德英文中學佛教大雄中學香港培道中學寧波第二中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幼稚園仁愛堂葉德海幼稚園仁愛堂劉皇發幼稚園暨幼兒園仁愛堂吳黃鳳英幼稚園暨幼兒園仁愛堂鄧楊詠曼幼稚園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

商場及酒店天際 100 香港觀景台新鴻基中心新世紀廣場

創紀之城 5 期新都會廣場九龍貿易中心環球貿易廣場帝京酒店帝都酒店

其他Noah's Ark教協(旺角服務中心)伯樂音樂學院S Fashion Adecco Personnel Limited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聯保醫務所(尖沙嘴、 中環、浸會大學)環宇醫務協會有限公司聯合醫務保健集團(中環)維健醫務有限公司(尖沙嘴) 東安健社區圖書館離島婦聯

Page 3: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喜歡和中國商人打交道。」今日讀之,豈不叫人感慨萬分!

雖然作者以西方的眼光看中國,印象不離負面,但亦承認,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中國人眼中同樣不可思議。作者在書中詳列各項中西習慣異同,非常有趣,篇幅所限,不能盡錄,讀者不妨從作者的記載中,認識 100 年前的奇幻中國,當中的趣聞軼事,必會令你意想不到。

康復後又再繼續。」初聽覺得奇怪,但想深一層,又覺得有點道理,因為醫生為求長期飯票,不敢有絲毫怠慢,一定想盡辦法把病人醫好。

清朝乾隆年間,英國特使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率團訪華,要求兩國通商不遂,回國前,乾隆特意安排他們沿京杭大運河遊覽中國,見識大清盛世。不料弄巧反拙,他們見識到的,是中國的貧窮和骯髒,回國後如實稟報,令大清顏面無存,亦間接促成日後的鴉片戰爭。100 年後,情況不但無改善,而且變本加厲。作者說:「在上海兜一轉,簡直臭不可擋,真想把自己吊在晾衣架上被大風吹上一個星期;天津的骯髒程度更甚,即使在北京,大街小巷亦污穢不堪,衞生環境之差,遠超想像。首都尚且如此,何況洋人罕至的內陸城市!」

不論風俗習慣或市容衞生,作者皆有彈無讚,唯獨中國商人的誠信,作者倒是推崇備至:「英國和德國的商人告訴我,中國的商業信譽是最高等級的,相比日本人,他們更

我經常跟友人說,若嫌歷史沉悶,不妨棄正史而讀遊記,一如聽歌劇,先由音樂劇開始,循序漸進,待培養起興趣後,再深入認識也不遲,總好過向高難度挑戰,最後半途而廢,白白浪費了時間。

19 世紀末,洋人來華不絕,或經商,或旅遊,回國後寫成一系列著作,分享所見所聞,包括民間風俗、社會面貌或日常瑣碎事,趣味十足。眾多遊記中,我特別推介美國作者 John L. Stoddard 的《1897 年的中國》,全書不足百頁,圖文並茂,認真看的話,一兩日便可看完,適合都市人在忙裡偷閒中閱讀。

作者遠道而來,經日本再到香港,那時港島仍叫維多利亞城,歷半世紀的英殖統治,市容煥然一新,街道寬闊、平坦、乾淨,建築以歐式為主,大理石的柱廊,氣派盡顯。加上商舖林立,華洋雜處,經濟繁榮,19 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城早已是「亞洲國際都會」。所以作者在港期間沒有不適應的問題,感覺好親切,直至他坐船北上,進入大陸,才真正的「大開眼界」。

百年前的中國,不少地方仍未開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跟西方有好大出入,尤其飲食,廣東名菜「龍虎鳳大雜燴」,莫說作者,就連我們這些「中國香港人」,也沒有多少人夠膽試。作者平時習慣「鋸扒」,但中國人一向少吃牛,因為牛是農耕工具,太珍貴了,捨不得吃。作者豈不是要改吃「香肉」?非也,一樣可以「扒照鋸」,不是掛牛頭賣狗肉,真的是牛肉來的,但名堂稍有不同,叫「懸崖肉」── 野牛誤墮山崖而死,其肉用來供奉洋人。不知道這種「懸崖肉扒」,肉質會否較鬆軟呢?

飲食固然難「頂」,但一日三餐終不可免,唯獨醫療,假如閣下身體好,或小病自己好,還是可以避之則吉。當年的西洋旅客,非必要也不會光顧中國的大夫,他們覺得中醫跟巫醫只是一線之差,甚至可以畫上等號。比方說,飲蠍子湯可止鼻水;蚱蜢磨粉可治思覺失調等,洋人完全無法理解。診金支付亦非常有趣。作者說:「中國人的習慣是只要平時身體健康,會定期給醫生付款,一旦生病,馬上停止,待

洋人眼中的奇幻中國

閱 讀 Crossover說書人 謝毅

書蟲,主修歷史,副修心理,自修經濟,愛音樂,好軍事;以文會友,自得其樂;人生無所求,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作為對人文知識的一種獨特而有效的學習,我認為這是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段經歷。」

── John L. Stoddard 被問到對中國旅遊的感想,總是這樣回應。

美國著名旅行家及作者,熱衷環遊世界,足跡遍及歐美、中東、印度、日本和中國。

作者John L. Stoddard

(1850-1931)

《John L. Stoddard’s Lectures V3(1897)》中譯本:

《1897 年的中國》(山東畫報出版 / 2004)

Page 4: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7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從本年算上 100 年前(1915 年)正好是第一

次世界大戰開始未幾,也是英國左翼史學家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所謂「帝國的年

代」的終結不久,他借用年鑑史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的「漫長世紀」概念,算到 1914 年才當作

19 世紀承平氣象的終結。在 19 世紀,英國極力成為貿

易帝國,亦使歐陸保持承平歲月。但這不是刻意為之的

結果,政治經濟史家 Niall Ferguson 在《帝國》書中描

述的英國,便釐清了人們過分溢美之辭。

300 年前,沒有人預料到英國會成為工業革命及全球

商貿的領頭者,事實上英國並不是開創現代貿易和殖

民事業的強權,她曾與荷蘭結盟並劃分各自的貿易範圍,她所獨專的紡織業恰好比荷蘭包辦的香料貿易獲得更多倍利潤,她也快速學成後者的商業制度。在18 世紀,英國在貿易競爭和七年戰爭中勝過法國,使她不經意間成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國,坐擁全球最有經濟價值的殖民地 —— 印度。人們說,印度成為了英女皇冠冕上最美麗的鑽石,事實上她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荷蘭及法國同行進行競爭中的戰利品,本來英女皇無意過問,但在 19 世紀,尤其是 1853 年的印度兵變過後,英女皇企圖修正英國傳教士嘗試改變印度宗教的做法,並逐漸廢除東印度公司及其在印度的統治,英國政府正式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印度成為英殖制度的楷模。

人們畢竟誇大了這種統治的惡而忽略其作用。以奴隸制度為例,作者發現英國是 19 世紀最努力廢除各國奴隸貿易的西方強權。英國有不少滿腔理想的傳教士,當中以勘探尼羅河源頭的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為佼佼者,與之相比,仰慕他的美國記者士丹利(Henry Morton Stanley)則是不擇手段的機會主義者,也反映出英美帝國的分別。作者在最後章節中說,美國人鮮少在殖民地或勢力範圍裡殖民,學習該國文化,而英國人則相反。英國在各地的殖民甚至關心各地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推動議會政制,改革社會風俗。英國雖是軍事強權,但致勝關鍵在於自馬爾他、埃

及至印度及亞洲各城市的電報網,還有先進的運輸系統。

本書作為 BBC 節目原稿,作者無意過分溢美大英帝國,只是想展示英國是一個從失敗中不斷學習茁長的帝國,今日香港的經濟制度,還有美國獨立後在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發展起來的議會政治,以及印度等英聯邦國家傳承的文官制度,都並非英國統治者最初的設計。然而正是英國在一戰前夕將這些制度推向高潮,也使現代世界的各種制度有了雛型。回顧當下分崩離析的世界,還有這幾十年來美國霸權下的世界秩序,大英帝國展現的是另一種智慧。

序 人 書 話

1964 年出生,大不列顛國籍的歷史學者,現任職哈佛大學的提胥講座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等大學機構的資深研究員。專長是世界史、經濟史、惡性通貨膨脹、美國暨英國的帝國主義等的相關研究。2004年登上時代雜誌的世界前 100 大具影響力人物。

作者Niall Ferguson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Basic Books / 2003)

中譯本:《帝國:大英世界秩序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

(廣場出版 / 2012)

說書人 彭礪青

遲熟的 70 後,畢業於浸會大學,主修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文史哲愛好者,人到中年遂立志閱讀,為香港及國內報刊撰寫書評,間中創作文學作品,亦為序言書室之義工。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7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英國傳教士李文斯頓 年鑑史家布勞岱爾 殖民時期的貨幣

英國左翼史學家霍布斯邦之國帝 路

Page 5: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像很多倫敦商人銀行,早期在華爾街的猶太人銀行由乾貨商起家:雷曼兄弟由阿拉巴馬棉花代理起家;高盛是賓州製衣店的老闆;Kuhn、Loeb 是辛辛那提的成衣商;瑞德經營新奧爾良的乾貨生意。」

── Ron Chernow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若今日有人發明時光機,回到 100 年前的香港,原來,早於 1866 年,香港已經有股票交易,以「恃老賣老」的原則,在亞太區內,香港

股市絕對屬於「阿爺」級。但縱然歷史悠久,香港也沒有太多股票從業員自覺是「阿爺」,反而謙卑地自認「孫子」;或許正是這種能屈能伸,才令港股這間百年老店不致成為夕陽工業。

證券交易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12 世紀的法國,而一般較多人引用的 16 世紀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股市行業有過百年的歷史,但沒有自稱

追 過 的 股 神說書人 柯景騰

追女神,可以令你傾家蕩產;追股神,跟風落注,可以興家創業。作者細時追女神,大時追股神,無黨無派,不信圖,又忌fundamental,炒股彷彿回到那些年,一起追過的股神。

隔世之交

「阿爺」的條件,因為股市急速發展,不過是近 100年的事情,特別是「價值投資之父」格拉咸(George Graham)發明分析系統後,讓一般家庭子弟得以入行才興起。100 年前的金融界,是銀行家的天下,高調得讓全世界人知道,其中一位,便是 JP Morgan,就是今日的投資銀行 JP Morgan 的創辦人。

今期推介的書,名叫《The House of Morgan》,以小說形式敍述摩根家族的發跡史。跟過去柯某推介的股票書有點不同,過往的書是理論型,介紹人物或該「股神」自吹自擂之外,總會談到股票理論,此書是

個故事,沒有太多大道理,看到不明之處照「飛」可也,不用重讀,不用掩卷。

從摩根家族的發跡,卻像是回到過去。正如本欄曾寫過,格拉咸之前的股市,是關係大於一切,只有能拉生意的富後代才有資格入場,名副其實的小圈子。所以百年之前,股市並不普及,沒有甚麼股神,買賣證券的都是銀行家, 又 或 如 JP Morgan 一 樣, 企業家及銀行家相通。

現代人的眼光,看到高盛、雷曼兄弟之類,便覺得很酷,能進身投行,是不少商科生的夢想,沒有人願意做實業,例如乾貨或成衣,大抵覺得這些行業不入流。不過,今日風風光光的投資銀行,例如高盛或雷曼創的「初衷」,據此書所講,其實都是些賣乾貨成衣的商人,例如提攜摩根父親的合夥人 George Peabody,也是出口乾貨再轉開銀行的。也就是說,今日全職炒賣的金融才俊的前人,原來曾殷實地工作過。

今日「美帝」是精英的代名詞,年 輕 人 爭 入 美 資 行、 鬥 快 炒 賣

美國記者、作者、傳記作者及歷史學者。擅寫有關世界商業、經濟及美國政治歷史人物傳記,從上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屢獲年度書刊獎項提名及得獎。

作者Ron Chernow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Grove Press/2010)

iPhone、臉書戶口朋友多寡量化人脈關係、又或視擁有美國護照為一生保障,不論如何「反美」,美國文化始終搶佔地球的話語權。

然而,百多年前,跟歐洲生意來往頗繁的新進經濟體——美國,已經很強,當時的美國人更可稱「強國人」。

當年,英國人看美國人是這樣的:「英國投資者詛咒美國是個騙子、無賴、忘恩負義者,州債違約玷污聯邦政府的信用,華盛頓派代表到歐洲解畫,James de Rothschild怒道:告訴他們你見到歐洲的金融負責人,他告訴你,你們一元也借不到!一元也沒有!」連顯赫的歐洲銀行家族 Rothschild 的後人也失態怒罵美國來使,不願買債,足證當日的美國人的信用何其之低。美國由「強國」,演變成今日第三世界高官子弟的移民天堂。今日如有雷同,實屬不幸,但或許個別國家也值得多讀歷史,學習美國人如何「洗底」。

讀歷史好玩,但選書不易,其中一大問題,是作者以整個國家民族的角度看歷史,由於牽涉太多,一般

都處理得不好,就像跟旅行團一樣,九天玩轉廿個國家,結果只是在旅遊車上看公路;退而求其次,看人物傳記,以介紹人為主,歷史為背景,像出國探朋友一樣,順道遊覽,反而看得更多風景。

摩根家族是壟斷者的象徵,幾乎賺錢的行業都有沾手,以他為軸心,一場隔世之交,看百年前的光景,是的,即使今天已有時光機,他帶你看的風景,也會比你自行回到過去看的更精采。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帶你看 100 年前的強國人

Page 6: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大師.慈父.愛》是梁啟超家書選輯,收錄了他和九名成年子女的書信。在今日家 長 可 能 只 憑 WhatsApp 和 子 女 溝 通

的電子世代來看,百年前一紙一墨寫下了一代宗師與子女從生活點滴到人生理想的種種對話,似乎匪夷所思。

香港學生接觸梁啟超,大都是中學中文科修讀一篇《為學與做人》,談不憂仁者的人格目標,都是大道理。《大師.慈父.愛》卻閱讀到梁啟超真實人生的面貌,信件內容雖略有談及國家大事,但更大部分是記下梁啟超的個人情感,談及交友、工作、家事,有時讓人有可愛之趣。

其中他談及看中了北戴河的房子,還和子女分析房子的地利和市值,幾封書信往來,最後決定買下房子日後安老。梁啟超也如當今香港市民,為找個安樂居所而憂心,梁啟超在信中連鄰居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也考察了,猶如現今的樓市分析員。

「專門科學之外,還要選一兩樣關於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但做學問原不必太求猛進,像裝罐頭樣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見得便會受益。」書中是慈父給子女的話,百年前相信沒有港式補習班和皇家音樂考試,梁給子女的告誡也適合現今父母參考。

「至於未能立進大學,這有甚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百年前入大學,比今天考讀博士還要困難,求學問和求文憑的本末倒置原來早已發生。「叫你對於正事,如做功課,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今日港孩自理能力差,梁啟超作了父親的典範,適當提點,勸諫有時,可惜本書未能收錄梁的子女回信,編者林洙稱或許文革期間散失了,實是文化傳承的一憾。

信中也能看見梁啟超柔情一面,向子女坦率自己的弱點,不是一般父母可以做到。「你們都知道我是

感情最強烈的人,但經過若干時候之後,總能拿出理性來鎮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牽動,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業。這一點你們雖然不容易學到,但不可不努力學學。」

談及妻子去世時,情感最是激烈,還引唐詩「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以表心意,還在信中詳細囑咐子女他自己的身後事,要和妻子合葬一墓。

梁 啟 超 去 世 時 57 歲, 書 中 附 錄收集了他患病後期的紀錄,「小小病何足以灰我的心,我現在早已 興 會 淋 漓 地 做 我 應 做 的 工 作了」,原來他患上腎病,時有便血。當年西方醫學已引入中國,梁啟超一生推廣科學,篤信西醫,友人建議去看中醫他也不接受,後來更接受割腎手術。可是術後病況未見改善,反而轉壞。原來

百年前的親子

當年操刀的名醫誤將健康的左腎割掉,留下了壞掉的右腎,此「醫療事故」一直保密,直至該名醫去世。梁啟超也可說是因「醫療事故」而亡,百多年後的今日,醫療事故又有沒有減少?

閱刊 Read Monthly • DEC 2014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敦 煌 石 窟 位 處 黃 沙 荒 漠, 吸 引 無數 國 內 外 研 究 專 家 及 遊 人 前 往。一群曾親身踏足敦煌研究的學者,包 括 敦 煌 研 究 院 特 別 研 究 員 李 美賢 女 士 及 香 港 敦 煌 之 友 委 員 會 委員 紀 文 鳳 女 士, 以 專 家、 學 者 及學生的角度寫成《立體看敦煌》,發 掘 敦 煌 人 文、 宗 教、 藝 術 的 成就, 讓 大 家 較 全 面 和 清 晰 地 了 解敦 煌 的 歷 史 和 文 化 藝 術, 從 而 體會保育和傳承的意義。

《立體看敦煌》

編 著:李美賢、紀文鳳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年輕人或許嫌傳統結婚禮俗繁瑣老套兼過時,然而不被時間洪流淘汰的婚俗是「禮」和「美滿良緣」的象徵。現職大妗姐兼導師 Eva,和命理師黃震宇攜手編寫婚嫁禮儀程序和擇日須知,並提供未來四年的結婚吉日。

《男婚女嫁禮儀事典》

編 著:Eva Tsui、黃震宇出版社:萬里機構

新上榜 • 必讀選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1

思 前 想 後說書人 何民傑

遊走議會、教室和街頭,現於香港教育學院和恒生管理學院教授「思考方法」等通識課程。

別號飲冰室主人,清末民初年的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及文學家。曾與老師康有為合作推動戊戌變法,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九名子女均有所成,梁思成、思永和思禮先後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作者梁啟超

(1873-1929)

《大師.慈父.愛 —— 梁啟超家書選輯》

(三聯書店〔香港〕/ 2013)

WhatsApp

Page 7: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字 得 其 樂說書人 佳如

中學教師,常在趣味與知識的書海間遊走, 望能尋覓兩者兼備的作品,傾力演出知識速遞員的角色。

一個說書人,閱書、買書、藏書,書籍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它的的發展和歷史,似乎認識不足。誰能在浩瀚的歷史洪流中正本溯源,為書籍說故事?法國的侯瑞夏提葉(Roger Chartier)教授,窮本極源地整理資料,為書籍重塑歷史。他以 14 至 18 世紀為立足點,因這段時期的書籍,跟隨印刷術向

前邁進,默默起革命,書籍的秩序亦逐步建立。

夏教授的研究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讀者社群〉,先指出遠在法國舊制度時期,精明的書商為迎合大眾,將本來只適合學歷較高的富裕階層的書本改版,使其用字變成平民百姓也能理解,故出現同一個文本,以不同程度出版發售的情況。這時期出版的書籍,不論是否屬文學性質,也常預設讀者會朗讀書籍內容,寫作時會顧及朗讀音調。如《唐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的劇情安排,就可見文本與朗讀音調之間的連結關係。

此外,為更切合閱讀需要,印刷形式也有大規模的改變,相對過去行句之間不間斷的排版形式,這段時間印刷的書頁,多增加了段落的空白空間,文本呈現分段有致的視覺效果,更切合閱讀的需要,是現今書籍印刷方法的雛型。

第二章〈作者的形象〉,夏教授談及著作權概念的歷史背境,是源自書籍生意(book’s trade)對印刷特許權的捍衞。在英國和法國的歷史上,王權都企圖對書籍的「特許權」(privileges)進行限制,但不論是倫敦或巴黎的大書商,都以作者對其著作應擁有永久著作權作申訴。書商希望作者奪得擁有權後,就能向作者購入出版書籍的權利,可依賴再版的生意而活。他更引述在 1690 年,弗爾提耶(Antoine Furetière)的法語《通用字典》(Dictionnaire universel)中,對「作者」(auteur)一詞的七個定義,提及「文學上的作者指的是曾經撰寫書籍者」、「唯有印刷出版讓人成為作者」,故在 17 世紀末的法文使用中,「作者」不同於「撰文者」(escrivain),因後者只有寫作,但與印刷無關,揭示了作者一詞的深層意義。 第三章〈沒有牆的圖書館〉,夏教授再三強調「當談及圖書館能囊括了所有的書籍時,人們的第一個反應總是,此乃不敢奢求的幸福」,章節的重點亦不是如何搜集世界各地的書籍,反而詳述目錄的概念。歷史上,不同的學者對如何分類或編排圖書,各有不同的見解,例如以年代順序排列、以著作名稱編排、以一國領土範圍作為分類,如德意志、英國等大國為主導,甚至有以作者的洗禮名,而非名字來分類。在莫衷一是的時期,任何決定也要面對挑戰,正如在 1584 年出版的《拉克瓦杜曼爵爺 總 集 第 一 冊 》(Premier volume de la Bibliothèque du sieur de La Croix Du Maine),呈給國王亨利三世的獻詞中,瓦杜曼向國王陳明依照字母順序排列人名,可能會令國王的名字排在臣民之後,令他感到不悅,但為了保持公平,避免爭議,是必須如此做。 書籍在歷史的洪流中不斷進化,過程值得深思細味,是愛書人應該知道,但又常常忽視的文化史。文中,作者提及「書籍之所以改變,不是因為本身有何轉變,而是因為世界在變」,書籍的故事不會完結,只會一直說下去……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法國歷史及歷史學學者,在法國社會科學高 等 學 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及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任 教,研究範圍包括書籍歷史、出版及閱讀等。

作者Roger Chartier

《書籍的秩序:歐洲的讀者、作者與圖書館(14-18世紀)》

(聯經出版公司 / 2012)

法文原著:《L'ordre des livres: lecteurs, auteurs, bibliothèques en Europe entre XIVe et XVIIIe siècle》

書籍的故事

Page 8: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百煉千錘

曾經,我不屑一位同事花 $350 去買一顆快門按鈕、也譏笑過那位同事賣掉幾支「重炮」鏡頭,再補 $20,000 買一部二手相機。現在,

我為當初的愚昧感到慚愧。 徠卡(LEICA)不只是相機,它更是一件追求零像差的藝術品,一個蘊含百年歷史的光學品牌,這一點也沒誇張,特別是當你嘗試過按下它的快門。2014 年是徠

卡相機誕生一百周年,我也在這一年首遇徠卡,只是短短半年便足以令我著迷。在百周年紀念的日子,除了徠卡專門店推出折扣優惠,書店中亦紛紛出現有關徠卡相機的書籍,我先後買了其中兩本。 我不是攝影達人,小時候有幾次父親拿著相機和紙筆教我光圈、快門和曝光之間的關係,但我總欠缺耐性和慧根,只希望他快快說完,然後可以拿相機去玩,

結果現在我對這些基本操作仍是一知半解。然而徠卡相機就像它那穩重的黑色機身和堅固的機頂蓋一樣,擁有那種低調卻震懾的魅力,令專業的、業餘的甚至不諳攝影的都折服在它的傳奇中。 「LEICA」 一 詞, 取 自「LEItz」 和「CAmera」,《LEICA 徠卡相機故事 —— 經典的探索(第二版)》是一部完整的「尋根」記錄,全書以徠卡發源地 —— 德國的光學重鎮威茲勒(Wetzlar)為中心,從山坡上一家專門生產望遠鏡及顯微鏡的光學小工場說起,到光學設計師恩斯特徠茲(Ernst Leitz)的繼承和發揚,至一戰前夕發明徠卡相機的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的加入,為徠卡相機面世埋下伏線,以至今天徠卡相機仍堅持在德國生產,人工打磨鏡片、全機數百件配件全由人手組裝檢測。 全書的亮點是三位作者:資深攝影工作者伍振榮、胡民煒和黎韶琪親自帶領讀者重遊巴納克帶著 Leica-Ur 原型機試拍而走過的路,一幅幅古今照片對照成了徠卡百年來追求完美精確的見證;讀者不但可以飽覽完整的徠卡「族譜」、徠卡在總部的生產流程、更可以讀到現任徠卡攝影產品部門總監 Stefan Daniel 的專訪,全面了解這個百年品牌歷久彌新的奧秘。 接下來要介紹同系列的《LEICA 像布列松一樣 SNAPSHOT》,其實

本地攝影師、攝影講師及攝影雜誌總編輯,目前是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評審員,著有多本關於攝影的作品,包括《Nikon相機全集》、《影像謊言》、《Photoshop數碼攝影:專業執相手冊》等。

本地攝影師,香港大學理學院榮譽學士,1990 年代中任本地攝影雜誌編輯,曾多次參與攝影書刊的拍攝、寫作及編輯工作,及後主力從事數碼影像及色彩管理,又主講數碼攝影講座,並任攝影比賽的評判,曾奪國際攝影獎。

本地攝影師,數碼攝影雜誌編輯,出版攝影著作《CONTACT:52 位香港當代攝影家》,專訪多位本地攝影師,記下香港當代攝影史。

作者伍振榮

作者胡民煒

作者黎韶琪

《LEICA 徠卡相機故事 —— 經典的探索 (第二版)》

(博藝集團 /2013)

《LEICA 像布列松一樣SNAPSHOT》

(博藝集團 /2013)

是已絕版的《The Legend of Leica 徠 卡 相 機 傳 奇 》 和《Snapshot & Documentary Leica M9 獵攝與紀實》兩書的綜合版本。全書以徠卡M 系列相機為主線,前半部分深入介紹相機的操作和不同鏡頭的運用、特色及拍攝效果,後半部則集中剖析快門安靜、輕巧低調、精確準繩、操作簡易的徠卡相機,跟法國著名攝影家、精於用徠卡相機拍攝街頭 Snapshots 的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之間微妙而深刻的關係。 有別於一般介紹相機功能和機械操作的天書,作者伍振榮不單親身帶著數碼的 Leica M 上陣,遊走於巴黎街頭,以布列松慣用的35mm 鏡頭進行抓拍,更以此次拍攝經驗具體說明了布列松的著作《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於 1952 年出版)中一些有關紀實攝影的見解,釐清大眾對 Snapshots(獵攝)過分簡化及隨意的概念。在伍振榮看來,Snapshots 絕非碰運氣的盲拍,而是經過攝影師精密部署卻又不介入攝影主體的博奕,誠如布列松所說:「攝影者必須防止那種甚麼都想拍的傾向,我們必須從生活素材中進行提煉……在確定拍攝時,攝影者必須非常明確他該幹甚麼。」 兩本書的封面貫徹徠卡沉穩的精髓,無論你是否徠卡迷,一看便會愛上這件百年精煉的藝術品。

Ur-Leica 的意思是徠卡原型機(original Leica),Ur 是德文urbild 的縮寫,就是指原型。

發明徠卡相機的奧斯卡巴納克 油麻地果欄(攝影:小書) 相機:Leica X Vario

小 書 說 書說書人 小書

曾經的英文教師。浸大 HUM、嶺南 MCS,現為全職自由人。主力寫作、攝影、做手作。愛書如命,在蝸居中自設小型圖書館,與書為伴。

徠卡傳奇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9: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71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例 如, 西 諺 所 謂「 歷 史 會 重 演 」(History repeats itself), 確 有 所 本。《 錫 菲 電 訊 晚 報 》(Sheffield Evening Telegraph)在 1887 年 12 月報道,有人將老馬宰殺後,混合腐爛的牛肉等,製成肉腸發售,審判後被判處三個月苦役。但正如以色列的所羅門王所言︰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百餘年後,英國超級市場出售的牛肉,也被揭發含有大量馬肉,一時全國為之震動,因為英國人一直十分抗拒以馬為肉食。

又例如,民智與科技不一定同步。在溫暖的圖書館裡讀歷史書,總會覺得,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即 19 世紀中晚期),已進入文明年代。那時,早有無遠弗

春 歸 樓說書人 四斗米士

70 億分之一,好讀書,餘無足道。

英國傳媒人,在傳媒及公關界有超過 30 年經驗。曾從事報章及電視台的新聞工作。

作者 Rona Levin

《Comic, Curious and Quirky: News Stories from Centuries Past》

(The British Library Publishing Division/ 2014)

屆的火車、有巴斯德消毒法,有萬國博覽會,也有各式各樣的科學學會……可是,在 1879 年,也就是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那一年,《鴨巴甸 晚 間 快 報 》(Aberdeen Evening Express)仍 刊 出 報 道 說 ︰ 多 實 郡(Dorset)某村有女巫出現。據說,就算門窗緊密,雜物還是會給拋出街外,在空中橫飛;有老婦人化身為野兔,在村內四處奔跑。

《鴨巴甸晚間快報》的這則新聞,令人聯想到香港人常有的慨嘆︰今時今日,報章水平日遜一日,不僅文字欠佳,而且充斥色情暴力、怪力亂神,記者立場偏頗,在查證前已刊載報道,罔顧事實……

要證明現況的不堪,其中一種手法是訴諸比較。比較對象有兩種︰一

報紙記者的文字,最不值一文。無論耗費多少心力時間撰寫,報道最多只在讀者眼球短暫停留,然後就會落入回收者的手中,很快循

環再造為白紙一張。

Rona Levin 則 改 為 循 環 再 用 這 些 文 字, 使 之 得 享新生。她在大英博物館的數碼化報紙庫內,翻閱大量 18 至 20 世紀初的英國報紙,從中選出多篇短篇報 道, 然 後 結 集 成《Comic, Curious and Quirky: News Stories from Centuries Past》一書。這些百年以外的新聞,或聳人聽聞,或引人發笑,但從這個窗口,卻能看到嬉笑驚訝之外的風光。

1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人類總是要犯同樣的錯誤

《華僑日報》承接香港早期的辦報傳統,開創中文報紙的嶄新局面,二戰後初期成為香港第一中文大報,刊行長達 70 年,在香港報業史、華南報業史乃至海外華文報業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香港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研究香港社會發展的珍貴材料。

〈《華僑日報》與香港華人 社會 —— 1925-1995〉

作 者:丁潔出版社:三聯書店

無錢無樓的 80 後、90 後如何衝破困局、力爭上游?陳振康由寂寂無名的打工仔,憑正面思維、努力求變、加強人際互動及聯繫,激發上流力量成為 CEO。《CEO 上流三部曲》結集作者三部著作,分享他脫宅、拉闊人脈的方程式,實行加(為自己加料)、減(減去性格盲點)、乘(認識新朋友)、除(分享正能量訊息),從內到外改變自己,攀上職場管理高位。

《CEO 上流三部曲》

作 者:陳振康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新上榜 • 必讀選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7

種是與其他國家地區相比,另一種是與過往光景相比。為求更具說服力,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的美化他者。能讀這本書,看看昔日的外國報章報道,便知道︰中,未必不如外;新,未必不如舊;今,也未必不如昔。倒似是這百年以來,我們都不曾進步過。

Page 10: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拉闊閱讀 全年推動

過往短短一年,「新閱會」已舉辦了超過 35 個活動,當中不少別具特色,包括名人嘉賓講座、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濃情 • 家書」新地閱讀寫作比賽、「新地齊讀好書」、「拉闊生活 —— 賞創營」等,受惠人次近 15,000 人,並透過「我的喜『閱』指數」研究,了解本港市民的閱讀習慣。同時,更出版《悅閱》及《閱刊》兩本雜誌,免費送贈會員和公眾人士。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表示︰「我們希望透過『新閱會』分享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期盼所有人都能夠從中發掘自己的閱讀新天地。來年,『新閱會』計劃推出一系列新項目,涵蓋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包括本地中、小學生、青少年、長者、基層人士及全港市民,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如書籍共享、創意閱讀活動獎勵計劃、文化交流聚會、網上閱讀及導賞團等,進一步向香港社群推廣閱讀,讓更多人細味『悅』讀的樂趣。」

於一周年慶祝活動,「新閱會」公布五項為不同社群而設的社區項目,把閱讀風氣進一步散播出去。這些項目包括「閱讀世界」(以本地和歐美青少年為對象)、「閱讀 • 分享」(以小學生為對象)、「老有所閱」(以長者為對象)、「循環.閱讀」(以全港市民為對象),以及「穿閱 • 香港」文化導賞團 (以基層人士為對象),進一步在香港廣泛地推動閱讀文化。

在同場舉行的「閱讀大世界」講座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包括台灣作家張鐵志、香港理工大學韓文專任導師韓惠珉,以及資深傳媒人黃永,就個人經驗分享各地有趣的閱讀文化及現象,亦為香港當下的閱讀環境帶來反思的空間。韓惠珉指出韓國的閱讀風氣自去年好轉,當地人平均每年閱讀 7.6本書;而韓國人的閱讀喜好也受流行電視劇集影響,如曾大受歡迎的《大長今》就引起了閱讀歷史書的風潮。韓國政府近年積極推出閱讀文化推廣計劃,資助不同公司成立讀書會和建立兒童圖書館,成效不俗。

台灣作家張鐵志指出在政府的經濟支持下,台灣開獨立書店的熱潮持續,不同個性的書店老闆帶來不同的閱讀品味,書店中也常舉辦不同的活動,對推動多元閱讀文化有很大幫助。不過,張鐵志認為香港在推出閱讀刊物方面的成績比台灣出色,除了《悅閱》及《閱刊》兩本閱讀雜誌,不少媒體也設有書評的欄目。

「新閱會」一周年

五大社區項目持續推動「悅」讀體驗

好書推介

《Please Look After Mom》《政治的道德 —— 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

作者:Kyung-sook Shin出版社:Vintage出版年份:2012

作者:周保松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

於一周年慶祝活動,眾主禮嘉賓啟動「新閱會」五項社區項目。主禮嘉賓包括新地執行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右三)、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左三)、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主席麥建華博士(右二)、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左二)、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右一),以及AFS 國際文化交流總幹事張育興(左一)。

「閱讀大世界」講座上,台灣作家張鐵志(右一)、香港理工大學韓文專任導師韓惠珉(中),以及資深傳媒人黃永(左一)就自己的經驗,分享各地有趣的閱讀文化及現象。

「閱讀」世界浩瀚,而文字可以透過不同形式來重新認識

及呈現。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地)多年來致力推

動閱讀和創作,於 2013 年成立「新閱會」,透過多元化

的活動,喚起社會不同階層人士對閱讀的興趣。在剛於

12 月 11 日舉行的一周年慶祝活動中,「新閱會」公布了

五項為不同社群而設的社區項目,將愉快閱讀的概念進一

步伸延,滲透到弱勢社群、學生、青少年、長者及更多市

民當中。

•「循環 • 閱讀」:與世界綠色組織合作,於新地旗下的住宅網絡等回收書籍,再轉增有需要人士

• 「閱讀 • 分享」:與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合作,為中小學提供支援,並設獎勵計劃以鼓勵校內推動閱讀風氣

• 「老有所閱」:與香港耆康老人褔利會合辦 「老有所閱」計劃,透過分享網上資源及舉辦不同活動,鼓勵長者持續閱讀,享受生活

•「閱讀世界」:與「AFS 國際文化交流」合辦促進本地兒童與海外交換生互相交流

•「穿閱 • 香港」:聯同社企「活現香港」合辦文化導賞團,將環繞年輕作家筆下所描述的社區,設計出獨特兼具本土特色的路線,並提供建議書單

2015 年「新閱會」五大社區項目

立即掃描此 QR Code 登記做會員

網上登記 www.shkpreadingclub.com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1: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彌 天 亙 地

新年伊始,少不免回望過去。讓思緒穿越時空,百年前到底是甚麼光景?歷史年表上寫著:1915 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

改名為《新青年》),鼓吹新文化運動。沒錯,正是新時代一場史無前例的新文化運動,把整個中國文學史的路向改變過來,繼而令這片土壤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1915 年,在美國留學的胡適,生起了提倡白話文、改良文學的構想。兩年後,他在《新青年》發表《文

學改良芻議》的文章,推廣白話文寫作,不避俗字俗語。著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先生的《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譯本:中國現代小說史,劉紹銘等翻譯),正是以胡適這篇文章作開端,道出民國以後白話文興起,以致西方小說模式如何在中國遍地開花,正式展開中國現代小說之路。

其實,在胡適在提倡白話文之前,已有《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等晚清流行小說是以白話文寫

成,反映文言文那講求韻調、好用典故的一套,已不合時宜。至1919 年的五四運動,亦有助文學革命的推展,其後各式各樣的語體文雜誌,包括文藝性的、綜合性的,紛紛出版。

既然是文學評論,且開宗明義說歷史,此書自然有不少論證部分,也有很多冗長理論,但由於夏志清引用大量小說原文去解說寫作手法、背景或動機等,就像一幕幕過場電影,大大增添趣味性。最難得的,是夏志清作為評論家,雖然其個人政治立場鮮明,但分析文學作品時往往能撇除黨派之分、中肯地評論,只要是好的文章、好的故事,不管那是否宣傳工具,都會毫無保留地介紹。

如小磚般厚的《小說史》,全書分 為 三 大 部 分: 初 期(1917 至1927 年 )、 成 長 的 十 年(1928至 1937 年)、抗戰期間及勝利以後(1937 至 1957 年),並揀選了多位作家以專題介紹,解讀其作

品的重要性,在瞭解文學之餘,也猶如瀏覽了亂世的風景。

今日在文壇地位崇高的張愛玲,雖然早在 40 年代的上海文壇闖出名堂,但當時她不過被視為通俗作家,直至夏志清在《小說史》中以大篇幅推介張愛玲,指出張對人性的透徹解讀以及其獨特美學觀,自此造就了張愛玲無可比擬的地位。

除 了 張 愛 玲、 錢 鍾 書、 魯 迅、 茅盾、老舍、沈從文及巴金等知名作家,夏志清特別在附錄介紹了台灣作家姜貴的作品。光看書中引用的一段小說文章,已令筆者大感興趣,並慨嘆自家孤陋寡聞,未曾看過姜貴作品。其後上網查看姜貴資料,竟發現他與民國知名女作家蘇青(《結婚十年》作者,也是張愛玲的閨中密友)原來有過一段情。世事,就是那麼千絲萬縷。

百載轉眼過去,從前被列強魚肉的東亞病夫已躋身列強,洋人爭相學習普通話,這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說書人 素彌

不學無術,愛讀閒書的文字工作者。

以及阿 Q 所不能想像的。只是,在精神文明上,我們又進步了多少?資訊氾濫,只要上網打開社交平台,不同的文章經「朋友」分享,有理無理衝擊眼球,當中有多少正不知不覺令我們潛移默化?惟擁有獨立的思想、清晰的判斷能力、高尚的品味,才能從茫茫字海裡找出有營養的小方塊,讀出箇中真義與優雅。

21 歲於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已大量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1946 年取得獎學金赴美國,於耶魯大學攻讀英文碩士、博士。在紐約州立學院任教時,獲贊助完成《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一書,並奠定文學評論家地位。

作者夏志清

(1921-2013)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中譯本: 《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文大學出版社 / 2015)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憂世感時小說史

《新青年》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胡適

茅盾

魯迅

張愛玲

錢鍾書

Page 12: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非 常 讀 者說書人 盛韻

文學博士、《上海書評》編輯、《倫敦書評》撰稿人。理想生活是每天睡懶覺看書看電影聽音樂,順便寫寫字。

一戰中的詩人

在英聯邦國家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的 墓 園 裡, 都 會 有 一 塊 紀 念 碑 刻 著「 他 們的 名 字 永 垂 不 朽 」(Their name liveth for

evermore)。此句出自聖經,由英國小說家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 選 取, 他的長子於 1915 年戰死沙場。電影《My Boy Jack》(港譯:戰地淚痕)講的就是這段心碎的家庭故事,傑克由《Harry Potter》男主角 Daniel Radcliffe 飾演。他有深度近視,根本不適合作戰,但是吉卜林動用了種

種社會關係送他上前線報效國家,最後等來的卻是噩耗。之後自責的父親寫下了「如果有人問我們為甚麼死,告訴他們,因為我們的父輩說了謊」這樣痛心疾首的詩句。

百年前的世界愁雲慘霧,整整一代英國青年在戰壕裡斷送了大好青春,其中不乏才華橫溢的詩人和作家。1914 年 8 月一戰爆發後,「布魯姆斯伯裡文化圈」裡的一位詩人、文學評論家,年僅 27 歲的光彩青年

Rupert Brooke 參戰。他微溫的喬治風格在著名的詩篇《格蘭賈斯特的牧師古宅》中一覽無餘,「教堂的鐘停在了兩點五十分,喝茶的時候還有蜂蜜嗎?」

Rupert Brooke 英俊逼人,雙性戀,人脈廣。通過時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的引薦,進入了皇家海軍志願預備隊。他寫於戰時的十四行詩之後結集出版,題為《1914 及其他詩》(1914: and Other Poems),其中以那首視死如歸的《士兵》最著名:

假使我戰死疆場,只請不要忘記:

異國他鄉的某處,

將永屬英倫。在那片豐饒的土地,

埋藏著一粒更加肥沃的塵土。

它生於英國,在那裡成長,並得以啟智,

曾愛戀她的鮮花,在她的小路漫步,

流淌著英倫的血液,呼吸著英倫的空氣,

在她的河流裡濯洗,受著故鄉陽光的庇護。

Rupert Brooke 當然曾經揚帆遠航過。可他並不知道,在船上和腐爛的屍體一起漂流毫無詩意可言。1915年 2 月 28 日他所在的軍艦離港,去 Gallipoli 參加戰鬥。在途中的 4 月,被蚊子叮咬引發敗血症,殞命海上。他的遺體被草草葬在希臘的 Skyros。

Rupert Brooke 的愛國詩太有力量了,被戰時的國家機器大肆宣傳利用。1915 年 3 月 22 日的復活節,印格教長在聖保羅大教堂的講壇上朗誦了《士兵》。他的評語是:「純粹而升騰的愛國主義激情從未有過比這更為高貴的表達。」

英國空想主義詩派詩人。一戰期間,創作大量優秀詩歌,《士兵》為代表作。1915 年,因敗血病死於戰事中。

作者Rupert Brooke

(1887-1915)

《1914: and Other Poems》(Nabu Press / 2010)

當時詩人已在走向死亡的路上。邱吉爾在《泰晤士報》上的訃文盛讚 Rupert Brooke 是「英格蘭最高貴的孩子之一」。

1915 年 5 月,Rupert Brooke 的《1914 及其他詩》出版。據估計,這本詩集在戰爭中每兩個月就會再版一次,大不列顛的士兵們在陰慘的戰壕裡讀著愛國詩歌,然後與之一同化為灰燼。

吉卜林 Rupert Brooke 之墓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3: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於1911 年的發生的辛亥革命,至今已有 104 年。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發生的史實都有定論,有趣的是史學家至今對辛亥革命的影響仍未有一致評價,

於是作者在辛亥百周年時寫成此書,希望客觀地分析辛亥革命對後世影響。 簡單來說,辛亥革命雖推翻 268 年的滿清政權,建立民國,但無法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貫徹實行。據台灣張玉法教授的看法,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在於革命陣營存在分裂,「如共進會人因在南京臨

時政府不得志,走向擁護黎元洪的路,而光復會與同盟會失敗後的殘餘勢力則投靠袁世凱。」由於革命黨人的內部分裂,據香港徐中約教授的看法,亦造就了張勳復辟、袁世凱掌政權及其後的軍閥割據事件,令中國陷入半世紀的戰亂。 整本書用了頗大篇幅引述不同史料分析孫中山與香港的關係。我們經常聽到孫中山革命思想發源地始於香港的說法,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923 年,他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曾表示「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於香港」。實際上,孫中山革命思想主要來自三方面:一、自創;二、兒時學習中國正統道德思想;三、13 歲跟隨母親於檀香山讀書接觸西方民主、自由及人權等價值觀。 雖 則 如 此, 作 者 指 出 孫 中 山 的確 以 香 港 作 為 推 翻 滿 清 的 革 命基 地。 辛 亥 革 命 於 1911 年 爆 發之前有八次的武裝革命是於香港

作 為 策 劃 基 地(1895 年「 乙 末廣 州 之 役 」、1900 年「 庚 子 惠州 之 役 」、1903 年「 洪 全 福 廣州 之 役 」、1907 年「 潮 州 黃 岡之 役 」、1907 年「 惠 州 七 女 湖之 役 」、1907 年「 汕 尾 運 械 事件」、1910 年「廣州新年之役」及 1911 年「廣州黃花崗之役」),其中「洪全福廣州之役」更是香港人 —— 富商李陞之子李紀堂自己一力策劃。由於當時李父去世,李紀堂得到遺產約 100 萬,於是和興中會會員謝日昌及洪春魁(即洪全福,太平天國洪秀全從姪)策動革命,他們派革命同志於廣州設立機關及聯絡當地黨友,於 1903 年除夕發動革命,惜東窗事發,被清廷發現,革命最終流產。 孫中山的為人常被形容為生活樸素、愛國愛民、有無私奉獻精神,作者在此書中引用史料,卻稱孫中山的為人具「江湖味道」。據悉,孫中山於 1904 年在檀香山加入

「洪門致公堂」,即舊時的三合會組織。這類會黨組織於 20 年代初在香港勢力雄大,雖以反清為目的,但當中參與非法地下賭檔及鴉片煙檔。孫中山先生雖無參與該類活動,但在會黨組織中擔任要職,於是有人指孫中山為人具「江湖味道」。雖然以上只是有關孫中山的其中一段史料,但這些另類「評價」,令讀者在閱讀此書時倍感趣味。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

性 情 中 人

說書人 戴雲露

鍾情亞當斯密,著重情感互通,心靈交流,夢想成為道德倫理學家。

李谷城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榮譽研究員、曾任廣洲中山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問題,其著作包括《中國大陸政治術語》及《中共黨政軍結構》等。

作者 李谷城

《孫中山、辛亥革命 與香港》

(華夏書局 / 2011)

百周年

回顧辛亥革命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4: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性 要 求 女 性 具 備 沙 漏 形 身 材 的美 感, 同 時 體 現 禮 貌、 貞 潔、謹慎、節制等等道德價值,因此歐 洲 女 性 被 要 求 穿 著 束 腹 內 衣(Corset)。 不 過, 束 腹 內 衣 令女性的身體出現不少毛病,例如呼吸困難、手腳冰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等。後來另一位女性解放論者 Mrs. Bloomer 帶頭脫下束腹內衣,並穿上仿效男裝的衣飾,上身為一排前扣的上衣,下身則為寬鬆的燈籠褲。

20 世 紀 初, 帶 有 解 放 感 的 女 裝終於面世。法國時裝設計師 Paul Poiret 棄 用 束 腹 內 衣, 以 腰 為 基準,設計上衣和裙子。之後由人人熟悉的裝設計師 Coco Chanel 為女士們設計出輕便的衣飾,她認為,20 世紀的女性跟男性一樣都要在工作,需要活動自如的輕裝。因此她筆下的小圓帽、短裙、黑色套裝、直線風格、短髮,淋漓盡致地造塑了摩登女郎的形象。這個經典仍流傳至今,走到街上,穿短

仁 薇 言 輕說書人 薇言輕

本土 80 後,藝術畢業,擁有三名小孩的毛家長。有感藝術家也是弱勢社群,志願是成為擁有強大財務實力做善事的美麗聰明人氣小富婆。

同時間,由女性主義者先驅 Mary Wollstonecraft 帶頭,發揮自身的影響力,讓歐洲女性漸漸從維多利亞父權價值的社會裡,在生活各個層面逐漸被解放,爭取自身權益。加上受惠於經濟發展,歐洲女性開始走出戶外,經常逛街購物、騎單車、打獵、打網球。

之後火車和單車問世,在 Thomas Cook 的主導下,火車和輪船作交通工具,大眾旅遊正式誕生。曾為牧師的 Thomas Cook 積極鼓勵女性外出,加上其旅行社信譽良好,光顧的女性旅客日漸增多。當時踏單車已經在民間非常流行,Thomas Cook 靈 機 一 動, 推 出 歐陸單車「女」遊,讓女士們感覺解放。從此女士們享受到在郊外踏單車、在海邊弄潮、或者享受海水浴或者溫泉浴(spa)的樂趣。

因為兩者的緣故,歐洲女性的服飾亦出現重大的變化。以往歐洲女性為了迎合父權社會支配,男

裙、黑色套裝、蓄短髮的女士們隨處可見。

言輕同意辜老師於《布爾喬亞》所言,在歷史的洪流中,口袋書、照相寫真集或束腹內衣也許都是微不足道的瑣事,但正也是這點滴尋常的小事融匯出歷史。以另一角度觀察細味,不難發現女性的生活歷史。

不少人都討厭資本主義社會帶來非人性化負面影響,女性在這種社會裡,雖然比男性多付出不少血汗,但終可撐起半邊天,體現了女性天賦超越男性的韌力。

作家,生於嘉義,留學英國。曾任教東吳大學及板橋社區大學,長期研究流行時尚與消費文化,擅長從生活事物切入詮釋歷史,解讀歐洲文化深入淺出,獨樹一格。同時亦從事翻譯工作,2013 年翻譯詩集《惡之華》。除了為人熟悉的《布爾喬亞》、《歐洲摩登》、《時尚考》、《時尚金光黨》之外,著作還包括《日趣 —— 日本風新動向》、《漫遊書海》、《時代精神》、《東京讀書筆記本.新宿街頭照相簿》。

作者辜振豐

《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

(花神文坊 / 2009)

《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果實出版 / 2003)

百年前的

2015 年 1 月,除了元旦日,只有四個星期日。先不等西方情人節打後的農曆新年那一次長假期,其實短短的周末也可以很輕鬆自在,姊妹們可以當宅女安在家中煲劇敷面膜,或

跟一眾姊妹一起去咖啡室開是非大會、購物、做水療、做瑜伽,甚至組團出門來個短期旅行,卸下平日上班全副武裝,換上輕鬆自在的便服。

香港女生之所以如此快樂度周末,除了英國人為香港人引進西方思維、西方生活模式、資本主義經濟模式,還要拜英國工業革命以及之後女性解放先驅跟和應者所賜,由百多年前,由歐洲開始,解放歐美女性以至亞洲女性,正向中東及非洲伸延。

18 年紀中期,英國爆發工業革命,機器漸漸取代人力,鄉村人口大量往城市遷移。直到 19 世紀中期至末期,是布爾喬亞(Burgensis,即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成熟期,因為民主革命,貴族階級沒落,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開始過模仿貴族的生活。因為印刷術進步,令不同的報紙雜誌、小說、旅遊指南等等讀物,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廣告亦隨之而起,而且其力量漸漸強大穩固,女士們從這些途徑接收購物、娛樂及旅遊的資訊,大眾消費社會亦漸漸形成。

「港女」生活 Mary Wollstonecraft 20 世紀的歐洲,女性服裝走向輕便的風格。

Coco Chanel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5: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92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同場加映

已故大導沙治奧里昂(Sergio Leone,1929 -1989)的《 義 薄 雲 天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獲 邀於 1984 年法國康城電影節中作全球 首 映。 故 事 主 角 Noodles 對 於30 年前發生在紐約下東城區的種種往事,充滿傷感回憶。如今,這部電影的誕生也剛踏入 30 周年。此電影於碧麗宮放映的那個年頭,香港街頭巷尾響起的,是梅艷芳的《似水流年》、譚詠麟的《幻影》、張國榮的《Monica》,電視播放的是《鹿鼎記》、《新紮師兄》;當然,那年的大事還有年底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前摔了一跤。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和事,筆者也感惘然,同樣無限感慨。

這齣老電影令人惆悵的,除戲內主人翁晚年回首前塵的落寞外,還有創作背後的辛酸。雖然近年不少人驚嘆王家衛花上十年籌備《一代宗師》,但相比沙治奧里昂為《義》片灌溉的心血,還是小巫見大巫。這部 「史詩式」製作, 以 Harry Grey 的 小 說《The Hoods》 作 藍 本, 縷 述 一 個 以 百年 前( 約 1920 前 後 ) 紐 約 猶 太貧民窟為起點的故事。沙翁對此故事情有獨鍾,早於拍攝《獨行俠決戰地獄門》(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1966) 時,已構思如何將小說搬上大銀幕,甚至為此推掉派拉蒙電影公司請他執導《教父》(The Godfather, 1972)的邀約。電影卻因小說版

權而遲遲未能正式籌備,直至 70年代中才得妥為處理。

沙翁找來五位編劇,與他編寫劇本。經多年推磨後,於 1982 年終於有了定稿而正式開拍。然他早已於各地尋找合適場地、監督演員試鏡,甚至已請來 Ennio Morricone為電影譜上配樂。據說,每個鏡頭沙翁都有精準的要求和掌握,拍攝時還能即場把配樂播出,讓演員更易投入。整部電影,尚未拍攝之前已於沙翁腦海裡播放過千百遍。

電影通過有關友情、愛情、背叛等情節,細緻無遺地把不同年代的美國刻畫出來,剪接上卻大膽將1920s、1930s、1960s 三個年代

的時序顛來倒去,從而帶出電影的真正「主角」,實為虛無飄渺的「時間」及對前塵往事的「回味」。當中展現的失落、對人事的感傷,那份深情、那種欷歔,在 Morricone的音樂襯托下,深深觸動觀眾的心弦。擔當主角的,是同樣於紐約東城區長大的 Robert De Niro,當時演技正處巔峰狀態,是為電影的另一看點。

然而,整體上能深刻動人心扉,依賴的是對細節的完美追求。電影重構 100 年前的美國,從服飾、建築、市集、店舖、家具等,都一絲不苟。戲中提到的「禁酒時期」(Prohibition,1920-1933)、鴉片煙館、工會勢力,都是構成美國 20 年代歷史的重要部分,以至令 Noodles 坐牢的那位角色名字 Bugsy,也令人聯想到那時的黑幫頭目 Bugsy Siegel。此外,配樂也用上那一年代的 Joseph Lacalle名 曲《Amapola》, 攝 影 亦 刻 意模 仿 Norman Rockwell、Edward Hopper、Edgar Degas 等 同 代 畫家的意象,令觀眾神馳其中之際,恍如置身百年之前。30 年代的一段,則突出當時才傳入美國的中國皮影戲。片末兩位主角最後對話的

說書人 邵頌雄

熱愛音樂、喜歡電影,亦好文史哲學、 宗教命理。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

沙治里奧的最後傑作

高潮戲,Noodles 回憶童年往事,所用配樂竟然是 George Gershwin的歌劇《Porgy and Bess》中的詠嘆調《Summertime》 ── 此歌劇於 1935 年首演,故事則環繞 20年 代 的 美 國, 配 合 Noodles 的 回想,實為一絕。

沙翁把原來拍得超過十小時的影像,先剪成一個六小時版本,原分上下兩部推出,但在電影公司反對下,再剪成一個 3 小時 49 分鐘的版本,拿到康城作首映,大受好評,觀眾站立鼓掌達 15 分鐘。然而美國片商對沙翁的誠意,卻未領情,於美國公映時,竟自行大刀砍掉 90 分鐘,時序也棄用原本極具詩意的時空穿插,改為平鋪直敍。此刪節版受到美國影評的極力鞭撻,沙翁因此大受打擊,幾年下來也沒再拍攝電影,於 1989 年鬱鬱而終。

2012 年,Martin Scorsese 資 助把 22 分鐘從未曝光的片段重新加入,於康城影展再度首映,片長4 小 時 11 分 鐘 。 出 席 首 映 的,還有片中的三大主角:Robert De Niro、James Woods、Jennifer Connelly。幾位演員為沙翁再度聚

首,看見失落了近 30 年的一些時空片段,竟能重見天日,都為這位偉大導演流下淚來。這是沙治奧里昂的最後傑作,也是他畢生最好的作品。

《義薄雲天》

導演 : Sergio Leone演員 : Robert De Niro、James Woods、

Jennifer Connelly

片長 : 251 分鐘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2928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6: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哥頓是一名資深的桌上遊戲玩家,也是我的多年棋友,稱得上資深玩家,家中當然收藏了不少經典遊戲,數量之

多堪稱桌遊圖書館,因利乘便,那裡慢慢變成我們主要的對戰場所。某天他買了一套新鮮出爐的年度大作,召喚

我與阿哲一同試玩;難得遇上長假,我們自然樂意奉陪。

一如以往,我在玩樂期間發掘遊戲可用的教學元素,順道與阿哲講解相關的理財知識。哥頓聽罷,笑說想不到一

套簇新作品也能隨手用於「遊戲學理財」,理財解讀方面居然絲絲入扣,說得頭頭是道。我對他說,家長(或遊

戲主持)才是「遊戲學理財」的真正關鍵,遊戲只不過是一件工具,對於理財嫻熟的人來說,不論甚麼遊戲也可

用來教導孩子。

哥頓對此表示懷疑,笑說正好要我示範一下。阿哲居然落井下石,規定由他們二人來決定遊戲,不得異議。兩人

商量完畢,拿了一個盒子出來,笑嘻嘻地說為了減低難度,他們選了一款「桌上遊戲」給我,打開盒子,看到的

竟是一副中國象棋。二話不說,我們擺好棋盤,與他們一邊下棋,一邊解說。

吃掉對方的棋子,便是我的「收入」;我的棋子被對方吃掉,便是「支出」。懂得如何增加收入(多吃對手的棋)、減少支出(別被對手吃棋),就是邁向理財目標的竅門(也是象棋致勝的關鍵)。總計棋子的價值得失,如能一直保持「收入大於支出」,鎖緊盈餘,很快便可完成理財目標;相反長期處於「支出大於收入」,赤字連連,很快便會陷入存亡危機。

取得盈餘的方法看似簡單,如何能夠實際執行,才是真正的難題。以下是我們在對奕過程中得到的啟發:

• 我們雖然盡力減少支出,但是支出有時卻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最重要是付出代價之後,換來同等或是價值更高的東西(就算不能以馬換車,也要以馬換馬);

• 小心觀察,留意時局變化,有助避免因大意而失棋(減少一切無謂的損失);

• 學習控制欲望,例如哥頓一心追求「食人隻車」的快感,衝動之下付出兩馬一炮的高昂代價(那是非常名貴的車);

• 即使身處優勢,坐擁大量盈餘,只要棋局還未結束,也絕不能鬆懈,慎防「一子錯,滿盤皆落索」(貪勝不知輸的例子俯拾皆是)。

理財解讀

後記

兒 童 理 財

阿哲爸爸

會計師,深信學習理財,應該從小開始, 提倡「遊戲學理財」。

回家途上,阿哲忽發奇想,假如有人在開局之初,已瞬即被人將軍完場,是否代表他已經不需理財?我笑著回答,在個人理財的範疇內,一個人的性命理應是他最寶貴的事物,一旦失去了,這個人當然毋須繼續「財富管理」,因為那一刻他需要的是「遺產管理」!

相信不少人對中國象棋略有認識,故此玩法及規則不在這裡介紹。理財象棋玩法與傳統方式無異,只是視角略有不同,如果被人奪「帥」,象徵失去性命,紅方落敗,遊戲因而結束;對手的「將」則是紅方的理財目標,如果成功奪得,代表完成理財目標,紅方勝出,遊戲也因而結束。

餘下的棋子則根據盲棋「車、馬、炮、仕、象、卒」的排列次序,從大到小給予不同價值,例如車是十、卒是一。

至於數值多少並無成規,數字只是幫助孩子理解個中概念。

遊戲簡介

的理財奧秘中國象棋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Page 17: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我 們 都 是 說 書 人說書人

葉在飛

武藏姍姍來遲,小次郎早已不耐煩,武藏一下船,小次郎即撲出來, 拔刀棄鞘,準備出擊。

武藏笑道:你竟棄鞘,勝負已分。

小次郎大怒,舉刀突擊武藏眉間,同一時間,武藏也 閃電般揮出木刀,率先擊中小次郎頭部。

小次郎應聲而倒。

而小次郎方才揮出的一刀,尖端也劃破了武藏 的額頭布帶。

武藏追擊,小次郎掄刀掙扎。

最後,武藏重重擊中小次郎的腹側,他受此重擊, 口鼻流血,失去意識,之後傷重而亡。

武藏勝後,匆匆上船離開。

以上是宮本武藏與佐佐木小次郎在巖流島之戰的速寫。

宗師揭秘

佐佐木小次郎

宮本武藏

閱刊 Read Monthly • DEC 2014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作者 Kip Thorne 就是早前大熱電影《Interstellar》的科學顧問。在書中Kip 逐一解讀片中令大眾摸不著頭腦的科幻情節及其原理。熱愛科學的讀者不可錯過。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作 者:Kip Thorne出版社:W. W. Norton & Company

軍事評論界翹楚馬鼎盛,以兒子角度,側寫一代粵劇大師紅線女的生平點滴,娓娓道出紅線女對粵劇的熱忱與奉獻。

《我與母親紅線女》

作 者:馬鼎盛出版社:天地圖書

新上榜 • 必讀選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3

久保田英一的《歷史揭密!武藏 vs. 小次郎》,在森森史料中撥霧尋真,追查

武藏與小次郎的真實面貌。作者將史料分為 ABC 級:A 為可信性最高,B 是有參考價值,C 為可信性較低。其中最可信的古籍要數《五輪書》、《二天記》、《小倉碑文》。 巖流島之戰的餘音,是有另一些說法:小次郎並非敗戰而死,後來他清醒過來,但被他所效力的小倉藩主一早安排的手下殺死。因為有傳當時佐佐木家族勢力冒升,威脅到小倉藩,故此小倉藩早有殺念;小次郎無論在決鬥中是勝是負,也只有死路一條。 決戰之地的無人島本叫船島,後改叫巖流島;「巖流」正是小次郎的劍術流派名號,當地人為了紀念小次郎,將小島命名為巖流島,可見其當時的名望地位。而武藏贏了之後,匆匆上船離開,有說是武藏怕被小次郎的弟子報復。 一般認為,兩人決戰時,武藏 29歲,小次郎則只有 18、19 歲。但據可靠史料推算,小次郎不可能那麼年輕,而且他是大名之家細川家的劍術指導,不足 20 歲就被委任指導整個藩,並不合理。作者認為小次郎與武藏年紀相若。

史料載,身高 1.8 米的武藏不修邊幅,非常邋遢,被視為異人、異形。武藏醉心劍道,不對戀愛之事抱任何關心。但有傳武藏晚年有一喜愛女子,兩人深入交往並生下小孩。

1951 年生於日本埼玉縣,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編輯作品包括:《伊能忠敬漫談》、《秘密日本史有趣雜學》等歷史相關書籍。

作者 久保田英一

《歷史揭密! 武藏 vs. 小次郎》

(遠流出版 / 2007)

小次郎則是一個謎樣劍客,有關他的史料極少。《二天記》記載了他天賦異稟,是細川家的劍術指導,自創流派「巖流」。 武 藏 從 13 歲 開 始 打 贏 並 棒 殺 對手, 出 招 非 常 兇 狠, 之 後, 一 生60 多次決鬥,從未落敗。其致勝關鍵除了自身的天賦之外,就是懂得善用一切有利條件,包括取巧。例如武藏在決鬥當日經常遲到,令對手焦躁不耐煩。 巖流島之戰亦如是,宮本武藏遲到足足三小時,並且使用了以船槳改造而成的的 1.2 米超長堅硬木刀,小次郎的刀則不足 1 米。故此,1932 年日本文壇兩大代表作家直木三十五和菊池寬,筆戰激辯宮本武藏是否夠資格被稱為劍聖。

後來,武藏寫的《五輪書》傳到外國,被捧為武術甚至是人生境界的超凡之作,宮本武藏的威名再也無人能擋。

Page 18: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353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新劇發展計劃劇本集 2010-2012》

(其中《最後晚餐》 作者為鄭國偉)

(香港話劇團 /2013)

劃是否成功?透過男(兒子)女(母親)主角的深情對話,觀眾不但為飽受丈夫欺凌的婦人而哀傷,亦為自責無法保護母親的兒子而難過,更為沒有克盡己職的父親而憤怒!

由香港話劇團出版的《新劇發展計劃劇本集 2010-2012》,除了《最後晚餐》之外,亦輯錄了三部舞台劇作品,包括:意珩的《盛勢》、陳煒雄的《半天吊的流浪貓》及張飛帆的《危樓》,讓讀者一窺戲劇結構方程式的六大元素:關注人物(主角)、目標(主角的需求)、重重困難(主角遇到的障礙)、真理(劇本的理念)、性格缺陷(主角的個人風格),以及成功 / 失敗 / 永遠失敗或死亡。有興趣嘗試戲劇創作的,不妨參考這些劇壇前輩的佳作,為自己構建理想的創作藍圖。

如閣下有好書介紹,請與其他讀者分享,題材不限。

投稿字數約一千字,編輯會因應版面修改閣下文章。

來稿一經刊登,本刊將付上薄酬。

稿件請投至 [email protected]

來稿者請註明文題、筆名、個人資料及作者簡介。

本期書目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1914: and Other Poems Rupert Brooke Nabu Press 2010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C.T. H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Comic, Curious and Quirky: News Stories from Centuries Past Rona Levin The British Library Publishing Division 2014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Niall Ferguson Basic Books 2003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Please Look After Mom Kyung-sook Shin Vintage 2012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Ron Chernow Grove Press 2010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Kip Thorne W. W. Norton & Company 2014

《華僑日報》與香港華人社會 —— 1925-1995 丁潔 三聯書店 20141987 年的中國 John L. Stoddard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4CEO 上流三部曲 陳振康 天窗出版社 2014LEICA 徠卡相機故事 —— 經典的探索(第二版) 伍振榮、胡民煒、黎韶琪 博藝集團 2013LEICA 像布列松一樣 SNAPSHOT 伍振榮、胡民煒、黎韶琪 博藝集團 2013大師.慈父.愛 —— 梁啟超家書選輯 梁啟超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中國現代小說史 夏志清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立體看敦煌 李美賢、紀文鳳 商務印書館 2014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辜振豐 果實出版社 2003男婚女嫁禮儀事典 Eva Tsui、黃震宇 萬里機構 2014我與母親紅線女 馬鼎盛 天地圖書 2014政治的道德 —— 從自由的觀點看 周保松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4孫中山、辛亥革命與香港 李谷城 華夏書局 2011書籍的秩序:歐洲的讀者、作者與圖書館(14 -18 世紀) 侯瑞夏提葉(Roger Chartier) 聯經出版公司 2012新劇發展計劃劇本集 2010 -2012 集體創作 香港話劇團 2013歐洲摩登:美感與速度的現代記憶 辜振豐 花神文坊 2009歷史揭密!武藏 vs. 小次郎 久保田英一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34 閱刊 Read Monthly • JAN 2015

我 們 都 是 說 書 人

一個醉心舞台演出的編劇,誠意為每位父親、母親、兒子及女兒呈獻第 21 屆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劇本」:《最後晚餐》。

作者 鄭國偉

五味紛陳的最後晚餐

在梅雨紛飛的夜,沏一壺香茶,細味我的《最後晚餐》之際,冷不防 WhatsApp 群組傳來一條訊息:「有興趣把劇本刊印出來嗎?」原來

是新鴻基地產舉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而劇本創作正是其中一種參賽作品體裁。既沒有劇場團體演出過,亦沒有票房保證……未完成的劇本也有機會被印製成書?這不是開玩笑吧? 本地創作的劇本在香港圖書市場裡,可算是冷門類別。雖說劇本主要目的是供演員閱讀,但寫得精采的劇本有時比小說更富閱讀趣味。就以《最後晚餐》為例,故事由一幕場景(公屋單位)、兩個前後呼應的動作(母親先後致電兒子及丈夫回家用膳),以及三段關係(夫妻、父子、母子),交織出草根階層的絕望和悲涼,同時亦給觀眾留下一個懸念:兩母子的殺人計

說書人

雲淡風輕

Page 19: Read Monthly January, 2015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