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36
2014 5 ISSUE 05 贊助出版 :

Upload: read-monthly

Post on 22-Jul-2016

2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人手一書,深入淺出閱讀經典著作。 請到《閱刊》專頁見識更多: https://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

TRANSCRIPT

Page 1: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2014年 5 月ISSUE 05

贊助出版 :

Page 2: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目錄 Content 2014年5月 • ISSUE 05

出 版:Read Monthly Publishing Limited社 長:利世民編 輯:田佑珍美 術:JK Design說書人:利世民、柯景騰、謝毅、華少、戴雲露、四斗米士、 若童、馬黑絲、彭礪青、紫霞、Mr Grey、梁鑑倫網 址: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索取《閱刊》,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03

04

08

10

12

14

16

20

23

24

26

30

32

說書人自白 • Angels' Share

以經解經 • 當理性主義遇上主觀願望

追過的股神 • 元祖級股神 樂在法蘭西

奇思幻想 • 是共生還是真愛:西蒙波娃與她的獨立宣言

浮世話書 • 法國藝術革命

蜂忙筆路 • Win in Translation

序人書話 • 書癡女編輯 字裡人間

黑絲物語 • 希特拉的酒窖

性情中人 • 夕陽 • 蒙田

飛一般角度 • 入門法國

春歸樓 • 士為知己者死

同場加映 • 靚仔四境

閱讀 crossover • Richard Clayderman 的法式風情

Angels' Share傳統蘇格蘭威士忌,在釀製時需要放在木桶中若干年份,而每年桶內酒精以 2% 的速度流失,古人認為,不見了的酒是天使飲了,作為交換,天使把桶內的酒變得更香更醇。酒桶中少了的酒,就是所謂「Angels' share」。

而「Spirits」這個詞泛指烈酒,出處有幾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說烈酒由穀物果實釀製,再經蒸餾法提煉,因此古人認為這些液體(即是酒精),是果實的精華,精華就是靈魂(Spirit),Spirits 是烈酒由此而起。

我們《閱刊》的說書人,正是飾演這個天使的角色,把世界各地的好書篩選,經過一番思量,撮要最精采的部分和自家心得,把書中的 Spirit 帶給《閱刊》的讀者品嚐。

自從我們在 3 月號開始呼籲大家投稿以後,反應十分熱烈,各界隱世高手賜稿,令今期生色不少。

今期主題「法蘭西」,法蘭西其一最出名的,就是多靚仔靚女。我們今次有四位新說書人,都是才貌雙全的俊男美女,剛巧他們全都對法國有一番體會。「文

華少駐刊說書人

青」彭礪青獨愛法國編輯,他介紹的《讀書年代》是法國女編輯 Annie François 的自傳。馬黑絲對法國的紅酒情有獨鍾,她為大家講二戰時法國酒莊與德軍的恩怨,從而分享品酒的境界。

空姐紫霞懂得五種語言,法文正是她的最愛,好為大家介紹一本法文入門書。若童是一女權至上的創業者,對現代女權主義鼻祖西蒙波娃的作品及生平,有其深刻感受。

社長也是講法國的哲學,他由笛卡兒的哲學出發,講理性主義對現今世界的影響。文學方面,戴雲露為大家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蒙田隨筆》。而謝毅今次講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指出表演者要紅,最關鍵的還是現場表演力。

藝術方面,《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為大家修一課現代藝術史。說到藝術,少不了息息相關的時裝和電影,我們有 Mr. Grey 評新片《聖羅蘭》。

另外還有其他說書人的文章,在此不能盡錄。大文豪海明威曾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閱刊》今次為大家準備了這埸法國的文字盛宴,希望大家細意品嚐。

說書人自白

此印刷品由環保紙製成 Printed on recycled paper此印刷品可循環再造 This product can be recycled

公開派發地點:• 序言書室 • 天窗出版社• 開益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樂文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綠野仙蹤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人民公社 • 書得起 • 博學軒 • 春藤書坊• 博雅小書店 • 田園書屋 • 讀書好棧• Think • Roundavy's Kitchen • 森記書局• 青木咖啡店 • TC2 cafe & workshop

贊助出版 :

首先講講甚麼是「Angels' share」及「Spirits」。

Page 3: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目錄 Content 2014年5月 • ISSUE 05

出 版:Read Monthly Publishing Limited社 長:利世民編 輯:田佑珍美 術:JK Design說書人:利世民、柯景騰、謝毅、華少、戴雲露、四斗米士、 若童、馬黑絲、彭礪青、紫霞、Mr Grey、梁鑑倫網 址: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索取《閱刊》,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03

04

08

10

12

14

16

20

23

24

26

30

32

說書人自白 • Angels' Share

以經解經 • 當理性主義遇上主觀願望

追過的股神 • 元祖級股神 樂在法蘭西

奇思幻想 • 是共生還是真愛:西蒙波娃與她的獨立宣言

浮世話書 • 法國藝術革命

蜂忙筆路 • Win in Translation

序人書話 • 書癡女編輯 字裡人間

黑絲物語 • 希特拉的酒窖

性情中人 • 夕陽 • 蒙田

飛一般角度 • 入門法國

春歸樓 • 士為知己者死

同場加映 • 靚仔四境

閱讀 crossover • Richard Clayderman 的法式風情

Angels' Share傳統蘇格蘭威士忌,在釀製時需要放在木桶中若干年份,而每年桶內酒精以 2% 的速度流失,古人認為,不見了的酒是天使飲了,作為交換,天使把桶內的酒變得更香更醇。酒桶中少了的酒,就是所謂「Angels' share」。

而「Spirits」這個詞泛指烈酒,出處有幾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說烈酒由穀物果實釀製,再經蒸餾法提煉,因此古人認為這些液體(即是酒精),是果實的精華,精華就是靈魂(Spirit),Spirits 是烈酒由此而起。

我們《閱刊》的說書人,正是飾演這個天使的角色,把世界各地的好書篩選,經過一番思量,撮要最精采的部分和自家心得,把書中的 Spirit 帶給《閱刊》的讀者品嚐。

自從我們在 3 月號開始呼籲大家投稿以後,反應十分熱烈,各界隱世高手賜稿,令今期生色不少。

今期主題「法蘭西」,法蘭西其一最出名的,就是多靚仔靚女。我們今次有四位新說書人,都是才貌雙全的俊男美女,剛巧他們全都對法國有一番體會。「文

華少駐刊說書人

青」彭礪青獨愛法國編輯,他介紹的《讀書年代》是法國女編輯 Annie François 的自傳。馬黑絲對法國的紅酒情有獨鍾,她為大家講二戰時法國酒莊與德軍的恩怨,從而分享品酒的境界。

空姐紫霞懂得五種語言,法文正是她的最愛,好為大家介紹一本法文入門書。若童是一女權至上的創業者,對現代女權主義鼻祖西蒙波娃的作品及生平,有其深刻感受。

社長也是講法國的哲學,他由笛卡兒的哲學出發,講理性主義對現今世界的影響。文學方面,戴雲露為大家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蒙田隨筆》。而謝毅今次講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指出表演者要紅,最關鍵的還是現場表演力。

藝術方面,《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為大家修一課現代藝術史。說到藝術,少不了息息相關的時裝和電影,我們有 Mr. Grey 評新片《聖羅蘭》。

另外還有其他說書人的文章,在此不能盡錄。大文豪海明威曾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閱刊》今次為大家準備了這埸法國的文字盛宴,希望大家細意品嚐。

說書人自白

此印刷品由環保紙製成 Printed on recycled paper此印刷品可循環再造 This product can be recycled

公開派發地點:• 序言書室 • 天窗出版社• 開益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樂文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綠野仙蹤書店 ( 銅鑼灣及旺角 )• 人民公社 • 書得起 • 博學軒 • 春藤書坊• 博雅小書店 • 田園書屋 • 讀書好棧• Think • Roundavy's Kitchen • 森記書局• 青木咖啡店 • TC2 cafe & workshop

贊助出版 :

首先講講甚麼是「Angels' share」及「Spirits」。

Page 4: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以經解經

當理性主義 遇上主觀願望

笛卡兒,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坐標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者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pour bien conduire sa raison, et chercher la vérité dans les sciences》(中譯:談談方法)第一次提出"Je pense, donc je suis"(我思故我在)的名言,還第一次引入笛卡兒坐標體系。

作者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in qua Dei existentia et animæ immortalitas demonstratur

法國哲學家對後世影響至深,首推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知識分子經常引用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拉丁文:Cogito ergo sum),好像很有型有格,而且在講這句話時,還要帶點勵志,眼泛淚光地,彷彿叫人多點想問題;彷彿想得多,人會更加實在。

對不起,依書直說,笛卡兒並非知識分子眼中那種充滿浪漫色彩的存在主義者。當年笛卡兒經過沉思然

後得出的這句哲學命題,讓我重複一遍 ── 並不是那種叫人多點思考去肯定自己存在的鼓勵說話。

一脈相承自柏拉圖哲學的心物二元觀點,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感覺和存在究竟有何關聯?有誰可以肯定,我們自以為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不能只是一個幻象的投射?」莊周夢蝶,大家一定聽過吧?笛卡兒的答案是:「就算要做夢,也要有個主體。有個主體,就有存在的基礎。所以,能夠思考,第一個不能否定的大前提,就是存在本身。」

笛卡兒單憑語意邏輯「否定了對存在的否定」。很禪,很離地吧?可是從這個形而上學的命題,笛卡兒重組了心物二元的思想框架,嘗試將人的意識世界重新組織起來。

年輕的笛卡兒已經立志,要由最基礎的命題去建立一套思想體系。除了「我思故我在」的形而上學命題,笛卡兒提出坐標幾何的 方 法(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 也就是那個有 x 和 y的十字直角),才是他對後世的最大貢獻。

形而上學和幾何數理,嚴格來說不是笛卡兒首創。不過,在 17世紀啟蒙年代,笛卡兒將古希臘的智慧帶到現代,是承先啟後的第一人。當年教廷將笛卡兒的著作列為禁

書。事實上,四個世紀以來,笛卡兒提倡的理性主義方法論,的確是奧古斯汀以來對神權衝擊最深遠的意識形態。

究竟理性主義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理性主義的信念:「單憑邏輯數理,人可以塑造物理世界的秩序。」才是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的觀點。

今天的北美洲,除了路易士安那州(Louisiana)的新奧爾良(New Orleans) 和 加 拿 大 的 魁 北 克(Quebec)是兩個少數的法語區,在其他地方明顯見到法國文化的痕跡不多。但正如一切世事,肉眼見不到的,往往才是影響最深遠。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在背後有策劃支援;意識形態上,由零開始起草的

美國憲法,就是建基於人可以憑藉主觀意願去設計社會制度的信念,勉強來講也可以說是理性主義的政治產物。

順帶一提,理性主義的影響之深遠,甚至可以見諸城市規劃。當年美國要為聯邦政府建立華盛頓市,城市規劃就是由法國建築師Pierre L'Enfan 操刀設計;市內主要街道,不是東西就是南北走向,直角交錯,橫向的街道以數字命名,縱向的就以英文字母排列,井井有條,儼然就是笛卡兒的坐標系統。

理性主義者眼中的世界,有結構框架,講求標準一致。在大西洋彼岸的歐陸,法國大革命之後,由政治的革命轉化成文化的革命,今天世

美國華盛頓市的主要街道,井井有條,儼然就是笛卡兒的坐標系統。

Page 5: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5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以經解經

當理性主義 遇上主觀願望

笛卡兒,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坐標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者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pour bien conduire sa raison, et chercher la vérité dans les sciences》(中譯:談談方法)第一次提出"Je pense, donc je suis"(我思故我在)的名言,還第一次引入笛卡兒坐標體系。

作者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in qua Dei existentia et animæ immortalitas demonstratur

法國哲學家對後世影響至深,首推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知識分子經常引用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拉丁文:Cogito ergo sum),好像很有型有格,而且在講這句話時,還要帶點勵志,眼泛淚光地,彷彿叫人多點想問題;彷彿想得多,人會更加實在。

對不起,依書直說,笛卡兒並非知識分子眼中那種充滿浪漫色彩的存在主義者。當年笛卡兒經過沉思然

後得出的這句哲學命題,讓我重複一遍 ── 並不是那種叫人多點思考去肯定自己存在的鼓勵說話。

一脈相承自柏拉圖哲學的心物二元觀點,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結:「感覺和存在究竟有何關聯?有誰可以肯定,我們自以為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不能只是一個幻象的投射?」莊周夢蝶,大家一定聽過吧?笛卡兒的答案是:「就算要做夢,也要有個主體。有個主體,就有存在的基礎。所以,能夠思考,第一個不能否定的大前提,就是存在本身。」

笛卡兒單憑語意邏輯「否定了對存在的否定」。很禪,很離地吧?可是從這個形而上學的命題,笛卡兒重組了心物二元的思想框架,嘗試將人的意識世界重新組織起來。

年輕的笛卡兒已經立志,要由最基礎的命題去建立一套思想體系。除了「我思故我在」的形而上學命題,笛卡兒提出坐標幾何的 方 法(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 也就是那個有 x 和 y的十字直角),才是他對後世的最大貢獻。

形而上學和幾何數理,嚴格來說不是笛卡兒首創。不過,在 17世紀啟蒙年代,笛卡兒將古希臘的智慧帶到現代,是承先啟後的第一人。當年教廷將笛卡兒的著作列為禁

書。事實上,四個世紀以來,笛卡兒提倡的理性主義方法論,的確是奧古斯汀以來對神權衝擊最深遠的意識形態。

究竟理性主義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理性主義的信念:「單憑邏輯數理,人可以塑造物理世界的秩序。」才是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的觀點。

今天的北美洲,除了路易士安那州(Louisiana)的新奧爾良(New Orleans) 和 加 拿 大 的 魁 北 克(Quebec)是兩個少數的法語區,在其他地方明顯見到法國文化的痕跡不多。但正如一切世事,肉眼見不到的,往往才是影響最深遠。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在背後有策劃支援;意識形態上,由零開始起草的

美國憲法,就是建基於人可以憑藉主觀意願去設計社會制度的信念,勉強來講也可以說是理性主義的政治產物。

順帶一提,理性主義的影響之深遠,甚至可以見諸城市規劃。當年美國要為聯邦政府建立華盛頓市,城市規劃就是由法國建築師Pierre L'Enfan 操刀設計;市內主要街道,不是東西就是南北走向,直角交錯,橫向的街道以數字命名,縱向的就以英文字母排列,井井有條,儼然就是笛卡兒的坐標系統。

理性主義者眼中的世界,有結構框架,講求標準一致。在大西洋彼岸的歐陸,法國大革命之後,由政治的革命轉化成文化的革命,今天世

美國華盛頓市的主要街道,井井有條,儼然就是笛卡兒的坐標系統。

Page 6: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7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利世民《閱刊》 社長。文史哲經管無一不好,尤好以經解經。相信人生在世,除了參悟客觀世界的知識,還要洞悉 主觀的世界,尋找意義。

說書人

19世紀法國的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政治經濟學家,以及法國立法議會的議員。

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以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而著稱。

《The Law》Frédéric Bastiat的遺作,堪稱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最精緻小品。

《The Road to Serfdom》對 20世紀下半葉的政治發展, 影響最深遠。

作者Frédéric Bastiat

作者Friedrich von Hayek

界通用的十進制度量衡,就是這個時代被寫進法律當中。

理性主義者眼中的社會,則簡單如一部機器。由形而上學到政治哲學,由美國的立國反饋到法國大革命,再到之後的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理性主義在政治哲學上得到最終極體現。理性主義革命,成為了一時的主流意識形態。可是由 19世紀開始,理性主義過份規劃的思維,走火入魔,最終令歐陸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實驗室。 自 1789 年,法國的革命其實一直未停止過。越亂,就越多人想去整治社會;越是整治,受影響的人反抗力越大,結果就是亂上加亂。將社會構造得井井有條的良好意願,往往未能盡如人意。物質世界的關係,或者可以化整為零,由組成的元素重塑出整體的系統。可是,由人所組成的社會,存在個人的主觀願望;理性主義將人的主觀意識看得太簡單、太直線,沒有想到人文社會中主觀意願互為因果的複雜性。

知識分子的特點,就是一廂情願。君不見他們就連「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也憑一己的理解,扭曲至面目全非嗎?將世界交到他們手上,結果會變成甚麼一回事,不用我再多解釋。由啟蒙時代走到現代,思潮上的轉變,也由歐陸主流的理性主義,走向探究主觀世界的現象的實驗主義傳統基礎。然而,各種主義的標籤,單從字面去理解,往往很易令人產生誤解;就像「理性」這個詞彙,總會令人以為是客觀和標準。

今年適逢《通往奴役之路》出版 70周年,版權已經開放。6 月 6 日晚上 7 時半,在《閱刊》出版社,我們將有一場小型讀書分享會,歡迎大家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報名參加,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當然,不是所有法國人都是盲目的理性主義者。在紛亂的19世紀,法國出了一位文筆極佳、可惜英年早逝的自由貿易運動倡議者 Frédéric Bastiat。當年他臨終前出版的《The Law》,堪稱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最精緻小品。知識分子或許沒有聽過 Bastiat這個人,可是在經濟學者當中,沒有讀過 Bastiat的,肯定是不入流。 "Socialism, like the ancient ideas from which it springs, confu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is, every time we object to a thing being done by government, the socialists conclude that we object to its being done at all.” 「社會主義將政府和社會混為一談。所以每當我們反對政府去做任何事,社會主義者就以為我們從根本反對這件事。」 Bastiat影響了一派實驗主義的經濟學者,一脈相承,發展成後世稱為奧地利學派。奧派思想家當中,又以 Friedrich von Hayek在 1944年出版的《The Road to Serfdom》(中譯:通往奴役之路)對廿世紀下半葉的政治發展,影響最深遠;這本書同樣對歐陸理性主義有深刻的批判。

自1789年,法國的革命其實一直未停止過。

Page 7: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7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利世民《閱刊》 社長。文史哲經管無一不好,尤好以經解經。相信人生在世,除了參悟客觀世界的知識,還要洞悉 主觀的世界,尋找意義。

說書人

19世紀法國的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政治經濟學家,以及法國立法議會的議員。

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以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而著稱。

《The Law》Frédéric Bastiat的遺作,堪稱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最精緻小品。

《The Road to Serfdom》對 20世紀下半葉的政治發展, 影響最深遠。

作者Frédéric Bastiat

作者Friedrich von Hayek

界通用的十進制度量衡,就是這個時代被寫進法律當中。

理性主義者眼中的社會,則簡單如一部機器。由形而上學到政治哲學,由美國的立國反饋到法國大革命,再到之後的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理性主義在政治哲學上得到最終極體現。理性主義革命,成為了一時的主流意識形態。可是由 19世紀開始,理性主義過份規劃的思維,走火入魔,最終令歐陸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實驗室。 自 1789 年,法國的革命其實一直未停止過。越亂,就越多人想去整治社會;越是整治,受影響的人反抗力越大,結果就是亂上加亂。將社會構造得井井有條的良好意願,往往未能盡如人意。物質世界的關係,或者可以化整為零,由組成的元素重塑出整體的系統。可是,由人所組成的社會,存在個人的主觀願望;理性主義將人的主觀意識看得太簡單、太直線,沒有想到人文社會中主觀意願互為因果的複雜性。

知識分子的特點,就是一廂情願。君不見他們就連「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也憑一己的理解,扭曲至面目全非嗎?將世界交到他們手上,結果會變成甚麼一回事,不用我再多解釋。由啟蒙時代走到現代,思潮上的轉變,也由歐陸主流的理性主義,走向探究主觀世界的現象的實驗主義傳統基礎。然而,各種主義的標籤,單從字面去理解,往往很易令人產生誤解;就像「理性」這個詞彙,總會令人以為是客觀和標準。

今年適逢《通往奴役之路》出版 70周年,版權已經開放。6 月 6 日晚上 7 時半,在《閱刊》出版社,我們將有一場小型讀書分享會,歡迎大家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報名參加,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當然,不是所有法國人都是盲目的理性主義者。在紛亂的19世紀,法國出了一位文筆極佳、可惜英年早逝的自由貿易運動倡議者 Frédéric Bastiat。當年他臨終前出版的《The Law》,堪稱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最精緻小品。知識分子或許沒有聽過 Bastiat這個人,可是在經濟學者當中,沒有讀過 Bastiat的,肯定是不入流。 "Socialism, like the ancient ideas from which it springs, confu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is, every time we object to a thing being done by government, the socialists conclude that we object to its being done at all.” 「社會主義將政府和社會混為一談。所以每當我們反對政府去做任何事,社會主義者就以為我們從根本反對這件事。」 Bastiat影響了一派實驗主義的經濟學者,一脈相承,發展成後世稱為奧地利學派。奧派思想家當中,又以 Friedrich von Hayek在 1944年出版的《The Road to Serfdom》(中譯:通往奴役之路)對廿世紀下半葉的政治發展,影響最深遠;這本書同樣對歐陸理性主義有深刻的批判。

自1789年,法國的革命其實一直未停止過。

Page 8: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追過的股神

元祖級股神 樂在法蘭西

「投資是:經過徹底的分析後,保證能夠保本並有足夠利潤。運作過程不符合這個條件,都叫做投機。」

Benjamin Graham and David Dodd──《Security Analysis》

柯景騰追女神,可以令你傾家蕩產;追股神,跟風落注,可以興家創業。作者細時追女神,大時追股神,無黨無派,不信圖,又忌 fundamental,炒股彷彿回到那些年,一起追過的股神。

說書人

股神系列寫到第三期,我才拿出價值投資之父格拉咸(Benjamin Graham)

的名作《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對於資深的股市投資者而言,相信會有點鼓噪。不過,120年前的 5月,一位改寫股市歷史的人出生,他就是格拉咸,亦是當代股神畢菲特的師傅。格拉咸為了一位女子,於 82歲之年在法國去世,為他在股海的成功史添上另一重傳奇。適逢他的 120周年誕辰,是時候登出股票報價機,拿起

價值投資之父,曾在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導學生投資,弟子眾多,最出名的弟子有股神畢菲特。

美國教授,同時是專業投資人,是Benjamin Graham的學生兼助理。

作者Benjamin Graham

作者David Dodd

他跟其學生兼助理 David Dodd的名作《證券分析》,再三回味。

格拉咸的價值投資,就是找尋市值低於公司資產價值的股份,計算公司內在價值,買入跟市價脫鈎的股份。現時趁低吸納可能已是炒股常識,但當年他稱股市只看價格上落的年代 —— 或許有點像 97金融風暴前的香港 —— 炒股純為投機,這種觀點自然是革命性的。畢菲特講過:格拉咸教過他,價錢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每當他倆談

到襪子或股票(socks or stocks)時,他會在優質公司大減價時才去買。

為甚麼格拉咸對於分析股票有此執著?他在一些專欄及演講中曾說,在他的年代,投行、基金招聘時的主要考慮,是求職者的家底,因為對銷售有直接幫助,窮人出身的學子變相難以打入這個圈子,所以便要發明一套有系統的分析方法,訓練他們成為分析師,透過揀股的能力為公司賺錢,從而得到一份聘書。這或許跟他母親在股市中失利、他年輕時捱過窮有關。

證券分析大部分內容,其實是在教你「趁低吸納」,知道甚麼是抵,現時看似是常識,但現實又有幾多人做到?這是內功多於招數,藝術性多於科學的一門學問。當中的道理,資深分析員都未必明白。

有本地基金公司高舉價值投資,並以此命名。先不論該基金的成敗,一名昔日任職分析員及投行的本地財經評論員曾在報章批評:基金名氣大,有追隨者,「買股票這消息變成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並建議該基金「多用汗水,少用口水」。

若以上評論來自一般散戶,當然言之成理,但若是出自專業的分析員,亦即是格拉咸的徒子徒孫,若格老仍在生,看見以上評論,可能會冷

笑一聲,然後含蓄地說句「Very Good」後便揚長而去。

以下這一段是本文重點,改變你對價值投資的看法。價值投資是甚麼:價值投資雖有查數、分析、預測等基本功,但真正的精髓,就是告訴別人當中價值所在。讓我再說一次:價值投資,就是在你買入股票後,跟人家說該股的價值。

讀不通書的「文化人」,當然會覺得自我修為、閉門造車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股市不是你一個人在進行的事,而是「眾人之事」,一隻有價值的股,只有閣下孤芳自賞,結論就是永世不升。

唯一能夠扭轉這個逆境,就是你去告訴別人它的價值所在,令大家都買入,價值才得以彰顯。若果仍然無效,像格拉咸的基金般夠本錢,便會清它的盤,寧可用剩餘價值去獲利。這一種道理,我曾以為在投資銀行做過分析員的,會較易明白,事實卻不然,亦證明本書內容是心法多於招式,是一種領悟的境界。

格拉咸是一位股神,但不如其徒弟般成為巨富,他在 1960年解散基金引退,過身時為 1976年,遺產300萬美元,非天文數字,這可能跟他多次離婚有莫大關係。他與世長辭之地,是法蘭西,剛好是今期《閱刊》的主題。

你可能會問:一介英裔美國人,為甚麼死在法國?原來,是為了女人。

在感情上,格拉咸多次結婚、多次有不同的關係以及女朋友,早在1937年 ── 美國社會仍未接受離婚的年代 ── 他首度離婚,翌年「換馬」戀上一名年輕演員,不久歷史重演,娶了自己的女秘書。如是者,據說他在兒子逝世後,跟兒子的女朋友相好,晚年同居,其後格拉咸在法國辭世。

炒股只有一個目的,正如上文所言,不是為了認威,不是為了刺激,而是為了保本然後賺錢。可是,金錢畢竟只是過程和手段,終極目標仍然是快樂。投資大師格拉咸在股票市場上得到金錢,最後在法蘭西得到快樂,撇開道德議題,他是個成功的人。正值他 120周年誕辰,在此,我為他對股票分析作出的貢獻致敬。

畢菲特講過:格拉咸教過他,價錢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每當他倆談到襪子或股票(socks or stocks)時,他會在優質公司大減價時才去買。

《Security Analysis》

Page 9: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9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追過的股神

元祖級股神 樂在法蘭西

「投資是:經過徹底的分析後,保證能夠保本並有足夠利潤。運作過程不符合這個條件,都叫做投機。」

Benjamin Graham and David Dodd──《Security Analysis》

柯景騰追女神,可以令你傾家蕩產;追股神,跟風落注,可以興家創業。作者細時追女神,大時追股神,無黨無派,不信圖,又忌 fundamental,炒股彷彿回到那些年,一起追過的股神。

說書人

股神系列寫到第三期,我才拿出價值投資之父格拉咸(Benjamin Graham)

的名作《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對於資深的股市投資者而言,相信會有點鼓噪。不過,120年前的 5月,一位改寫股市歷史的人出生,他就是格拉咸,亦是當代股神畢菲特的師傅。格拉咸為了一位女子,於 82歲之年在法國去世,為他在股海的成功史添上另一重傳奇。適逢他的 120周年誕辰,是時候登出股票報價機,拿起

價值投資之父,曾在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教導學生投資,弟子眾多,最出名的弟子有股神畢菲特。

美國教授,同時是專業投資人,是Benjamin Graham的學生兼助理。

作者Benjamin Graham

作者David Dodd

他跟其學生兼助理 David Dodd的名作《證券分析》,再三回味。

格拉咸的價值投資,就是找尋市值低於公司資產價值的股份,計算公司內在價值,買入跟市價脫鈎的股份。現時趁低吸納可能已是炒股常識,但當年他稱股市只看價格上落的年代 —— 或許有點像 97金融風暴前的香港 —— 炒股純為投機,這種觀點自然是革命性的。畢菲特講過:格拉咸教過他,價錢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每當他倆談

到襪子或股票(socks or stocks)時,他會在優質公司大減價時才去買。

為甚麼格拉咸對於分析股票有此執著?他在一些專欄及演講中曾說,在他的年代,投行、基金招聘時的主要考慮,是求職者的家底,因為對銷售有直接幫助,窮人出身的學子變相難以打入這個圈子,所以便要發明一套有系統的分析方法,訓練他們成為分析師,透過揀股的能力為公司賺錢,從而得到一份聘書。這或許跟他母親在股市中失利、他年輕時捱過窮有關。

證券分析大部分內容,其實是在教你「趁低吸納」,知道甚麼是抵,現時看似是常識,但現實又有幾多人做到?這是內功多於招數,藝術性多於科學的一門學問。當中的道理,資深分析員都未必明白。

有本地基金公司高舉價值投資,並以此命名。先不論該基金的成敗,一名昔日任職分析員及投行的本地財經評論員曾在報章批評:基金名氣大,有追隨者,「買股票這消息變成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並建議該基金「多用汗水,少用口水」。

若以上評論來自一般散戶,當然言之成理,但若是出自專業的分析員,亦即是格拉咸的徒子徒孫,若格老仍在生,看見以上評論,可能會冷

笑一聲,然後含蓄地說句「Very Good」後便揚長而去。

以下這一段是本文重點,改變你對價值投資的看法。價值投資是甚麼:價值投資雖有查數、分析、預測等基本功,但真正的精髓,就是告訴別人當中價值所在。讓我再說一次:價值投資,就是在你買入股票後,跟人家說該股的價值。

讀不通書的「文化人」,當然會覺得自我修為、閉門造車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股市不是你一個人在進行的事,而是「眾人之事」,一隻有價值的股,只有閣下孤芳自賞,結論就是永世不升。

唯一能夠扭轉這個逆境,就是你去告訴別人它的價值所在,令大家都買入,價值才得以彰顯。若果仍然無效,像格拉咸的基金般夠本錢,便會清它的盤,寧可用剩餘價值去獲利。這一種道理,我曾以為在投資銀行做過分析員的,會較易明白,事實卻不然,亦證明本書內容是心法多於招式,是一種領悟的境界。

格拉咸是一位股神,但不如其徒弟般成為巨富,他在 1960年解散基金引退,過身時為 1976年,遺產300萬美元,非天文數字,這可能跟他多次離婚有莫大關係。他與世長辭之地,是法蘭西,剛好是今期《閱刊》的主題。

你可能會問:一介英裔美國人,為甚麼死在法國?原來,是為了女人。

在感情上,格拉咸多次結婚、多次有不同的關係以及女朋友,早在1937年 ── 美國社會仍未接受離婚的年代 ── 他首度離婚,翌年「換馬」戀上一名年輕演員,不久歷史重演,娶了自己的女秘書。如是者,據說他在兒子逝世後,跟兒子的女朋友相好,晚年同居,其後格拉咸在法國辭世。

炒股只有一個目的,正如上文所言,不是為了認威,不是為了刺激,而是為了保本然後賺錢。可是,金錢畢竟只是過程和手段,終極目標仍然是快樂。投資大師格拉咸在股票市場上得到金錢,最後在法蘭西得到快樂,撇開道德議題,他是個成功的人。正值他 120周年誕辰,在此,我為他對股票分析作出的貢獻致敬。

畢菲特講過:格拉咸教過他,價錢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每當他倆談到襪子或股票(socks or stocks)時,他會在優質公司大減價時才去買。

《Security Analysis》

Page 10: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奇思幻想

法國作家、知識分子、存在主義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女權主義者、社會理論家,1970 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哲學散文《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現代女權主義奠基之作。她和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是非傳統的伴侶關係。

作者西蒙波娃

是共生還是真愛:西蒙波娃與她的獨立宣言

若童「禁不了常常打開冰箱看半凝固那些啫喱」 的好奇女子。

說書人

說到西蒙波娃,總要令人聯想到沙特。可就個人喜好而言,我喜歡這寫出經典

巨著《第二性》的女人,更甚於存在主義鼻祖 —— Jean-Paul Sartre。這個女人既閃著沙特所發出的耀眼光芒,又散發出自我智慧的芬芳。西蒙波娃無時無刻都在發送「活著」的實感,即便她已逝世,你還是會感覺到她的存在,強烈而鮮明。

自信,是西蒙波娃的基本的人生態度。她表現出來卻讓人以為她甘於做第二。《第二性》裡說,如果在「相對值」上,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表現一樣的優秀,那麼在「絕對值」上,這個女人其實就已超越了這個男人。想想看,她只說,超越!超越多少呢?可以是一個未知和無限的數。在班房裡如果男孩考第

一名而女孩考第二名,他們的平均分若相差一分,那麼女孩在「絕對值」上,很顯然是超越男孩很多了是吧?那如果是相差五分,或十分呢?女孩還是超越男孩的。這正是弔詭之處,人們永遠把沙特的成就放於波娃之上,而實際上呢?「絕對值」上呢?

西蒙波娃的一生豐富,複雜又富有色彩,她的生活形式表現出強烈的反叛性,而且她要別人每一刻都留意她。

她在自傳的第一集(20 歲前)談到妹妹伊蓮娜(人稱「洋娃娃」)的出生,關於當姊姊這件事,她自言是挺驕傲的,因為在妹妹甚麼也不懂的時候,她已是一個當了兩年人的小孩,她的傲慢來自妹妹知

道的世界她都知道,而她知道的世界,妹妹是從來都未經歷過的,而且也沒法去經歷。這隱藏的驚人妒忌心,50 年後,她用「予欲無言也甚是多事」的自負文字表現出來。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19 歲時,西蒙波娃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同時,沙特發表:「我們之間相愛,但是如果我們能同時體驗一下其他風流韻事,那也是一件樂事。」西蒙波娃更贊同並補充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永遠。」

波娃在後來的著作《第二性》中告白:愛情是由衷而出的,以婚姻來安排和維持的愛與親密,是很薄弱。

沒錯,波娃就是摒棄了任何世俗的形式,她以其激盪的人生,尤其與其他人的關係上顯露了率性。

人際關係上,掛念對方時,我們當中有誰能理性地做到像西蒙波娃所

說的:「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惟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出處:《越洋情書》)

共生的關係,麻子也看成酒窩,在與對方沒直接關係的世界過得幸福就有罪惡感,是甜美空洞的悲劇。而真愛卻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大方。

看西蒙波娃的著作,就如同中了溫柔、覺醒、美麗、哀傷交纏的符咒。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前美國總統 Jimmy Carter 指出,就算是現代社會,女性在各方面的待遇仍比不上男性,遑論在落後的國土,如中東、印度等地方,往往以宗教傳統作藉口,女性須面對奴役、童婚、割陰等不人道的 對 待。Jimmy Carter 走 訪 145 個 國家,見證到各種血淋淋的事例,呼籲大家留意女性權益的問題。

作 者 Ed Catmull 是 鼎 鼎 大 名 的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創 辦 人 之 一, 在 書中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告訴讀者如何在公司建立一種創意文化,同一時間,Catmull 相信透過表達自己的創意,會漸漸令自己的心靈更完善。作者並詳細地教你怎樣結合創意和商業,令公司以至個人邁向成功。

《A Call to Action: Women, Religion, Violence, and Power》Jimmy Carter

《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Ed Catmull

Jean-Paul Sartre,法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他是西蒙波娃的伴侶。

《第二性》

《越洋情書》

Page 11: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11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奇思幻想

法國作家、知識分子、存在主義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女權主義者、社會理論家,1970 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哲學散文《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現代女權主義奠基之作。她和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是非傳統的伴侶關係。

作者西蒙波娃

是共生還是真愛:西蒙波娃與她的獨立宣言

若童「禁不了常常打開冰箱看半凝固那些啫喱」 的好奇女子。

說書人

說到西蒙波娃,總要令人聯想到沙特。可就個人喜好而言,我喜歡這寫出經典

巨著《第二性》的女人,更甚於存在主義鼻祖 —— Jean-Paul Sartre。這個女人既閃著沙特所發出的耀眼光芒,又散發出自我智慧的芬芳。西蒙波娃無時無刻都在發送「活著」的實感,即便她已逝世,你還是會感覺到她的存在,強烈而鮮明。

自信,是西蒙波娃的基本的人生態度。她表現出來卻讓人以為她甘於做第二。《第二性》裡說,如果在「相對值」上,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表現一樣的優秀,那麼在「絕對值」上,這個女人其實就已超越了這個男人。想想看,她只說,超越!超越多少呢?可以是一個未知和無限的數。在班房裡如果男孩考第

一名而女孩考第二名,他們的平均分若相差一分,那麼女孩在「絕對值」上,很顯然是超越男孩很多了是吧?那如果是相差五分,或十分呢?女孩還是超越男孩的。這正是弔詭之處,人們永遠把沙特的成就放於波娃之上,而實際上呢?「絕對值」上呢?

西蒙波娃的一生豐富,複雜又富有色彩,她的生活形式表現出強烈的反叛性,而且她要別人每一刻都留意她。

她在自傳的第一集(20 歲前)談到妹妹伊蓮娜(人稱「洋娃娃」)的出生,關於當姊姊這件事,她自言是挺驕傲的,因為在妹妹甚麼也不懂的時候,她已是一個當了兩年人的小孩,她的傲慢來自妹妹知

道的世界她都知道,而她知道的世界,妹妹是從來都未經歷過的,而且也沒法去經歷。這隱藏的驚人妒忌心,50 年後,她用「予欲無言也甚是多事」的自負文字表現出來。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19 歲時,西蒙波娃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同時,沙特發表:「我們之間相愛,但是如果我們能同時體驗一下其他風流韻事,那也是一件樂事。」西蒙波娃更贊同並補充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永遠。」

波娃在後來的著作《第二性》中告白:愛情是由衷而出的,以婚姻來安排和維持的愛與親密,是很薄弱。

沒錯,波娃就是摒棄了任何世俗的形式,她以其激盪的人生,尤其與其他人的關係上顯露了率性。

人際關係上,掛念對方時,我們當中有誰能理性地做到像西蒙波娃所

說的:「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惟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出處:《越洋情書》)

共生的關係,麻子也看成酒窩,在與對方沒直接關係的世界過得幸福就有罪惡感,是甜美空洞的悲劇。而真愛卻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大方。

看西蒙波娃的著作,就如同中了溫柔、覺醒、美麗、哀傷交纏的符咒。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前美國總統 Jimmy Carter 指出,就算是現代社會,女性在各方面的待遇仍比不上男性,遑論在落後的國土,如中東、印度等地方,往往以宗教傳統作藉口,女性須面對奴役、童婚、割陰等不人道的 對 待。Jimmy Carter 走 訪 145 個 國家,見證到各種血淋淋的事例,呼籲大家留意女性權益的問題。

作 者 Ed Catmull 是 鼎 鼎 大 名 的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創 辦 人 之 一, 在 書中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告訴讀者如何在公司建立一種創意文化,同一時間,Catmull 相信透過表達自己的創意,會漸漸令自己的心靈更完善。作者並詳細地教你怎樣結合創意和商業,令公司以至個人邁向成功。

《A Call to Action: Women, Religion, Violence, and Power》Jimmy Carter

《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Ed Catmull

Jean-Paul Sartre,法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他是西蒙波娃的伴侶。

《第二性》

《越洋情書》

Page 12: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浮世話書

BBC英國廣播公司藝術總監,曾任倫敦泰特美術館媒體總監 7年,亦曾為英國《泰晤士報》、《衞報》及《BBC》撰寫藝術專文超過 20年。

作者Will Gompertz 在

普通人眼中,現代藝術難以理解,如果不明白藝術家的創作背景,面對那些

猶如垃圾場廢物卻被稱之為藝術品、還可以賣上幾億美元的夜冷貨,可是讓人無所適從,完全摸不著頭腦。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這本書,正好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作者Will Gompertz講解了自 19世紀以來,視覺藝術逐漸由寫實藝術一家獨大,變成現

在百家齊放,各門各派的起源及代表作均有提及,可說是一本簡單的現代藝術史。

正如作者所說,本書重點並不在於評論某一作品是好是壞,而是解釋作品如何、為甚麼那些藝術品能寫入現代藝術史。當你讀完本書,你會對現在的藝術有一點認識,下次去藝術館時不至於一頭霧水。 視覺藝術的改變的源頭,可追溯至 19 世紀中期的巴黎。當時的世

界,發生了兩件大事,對藝術界影響甚深:

一、 科技的發展:照相機的發明,令到寫實藝術變得沒有意義,畢竟無論畫得多神似,在速度上和精細度上也遠遠比不上相片。另外,可攜式顏料的發明,令畫家在野外寫生變成可能,在未有可攜式顏料之前,畫家們一般都是躲在畫室裡完成自己的大作。

二、 外來文化的衝擊:因為環球貿易的盛行,日本浮世繪、非洲土著雕刻等外來文化傳入歐洲,令巴黎的藝術家眼界大開,從而得到新意念。

從這個時期起,畫家重新思考甚麼是創作,開始嘗試各種新的繪畫方法,Claude Monet、Edgar Degas等等印象派大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出場。之後 Vincent van Gogh、Paul Gauguin、Pablo Picasso 等世界知名的藝術家相繼出現,藝術界百家爭鳴。畫壇的成功之道,由19世紀前藝術家在畫布裡模仿實物的畫功,變成藝術家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自己的概念。 這令我想起一個行業,面對的情況與藝術界遭遇十分相似 ── 傳媒業!

現今傳媒業,同樣是面對科技(互聯網及攝影器材普及)以及外來文

說書人

華少職業雲遊四海,但求人生貴而不富,各安天命。

要認識法國,一定要知道起源於巴黎的現代藝術發展史。

法國藝術革命

化(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增加)的衝擊。在互聯網未普及前,一個普通人,有一條絕世好橋,要公諸於世,惟有靠投稿到各大傳媒。現在只要有好的概念,你所製作的影片或文章,透過 Social Media 就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地,製作及發行成本之低,普通人也可輕易「找數」。君不見近年很多新進作家,單單靠網上貼文而冒起?

我不是說 Social Media 會取代傳統媒體,就正如寫實藝術在 150年前的現代藝術冒起後,到今天依然存在。我只不過感歎,我們現正經歷的一場資訊革命,百年之後回首,可是一齣傳媒界百花齊放的好戲。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Eugène Delacroix.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Claude Monet.《La Nona Oralso》, Maurizio Cattelan.《Composition C (No.III)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 Piet Mondrian.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Page 13: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31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浮世話書

BBC英國廣播公司藝術總監,曾任倫敦泰特美術館媒體總監 7年,亦曾為英國《泰晤士報》、《衞報》及《BBC》撰寫藝術專文超過 20年。

作者Will Gompertz 在

普通人眼中,現代藝術難以理解,如果不明白藝術家的創作背景,面對那些

猶如垃圾場廢物卻被稱之為藝術品、還可以賣上幾億美元的夜冷貨,可是讓人無所適從,完全摸不著頭腦。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這本書,正好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作者Will Gompertz講解了自 19世紀以來,視覺藝術逐漸由寫實藝術一家獨大,變成現

在百家齊放,各門各派的起源及代表作均有提及,可說是一本簡單的現代藝術史。

正如作者所說,本書重點並不在於評論某一作品是好是壞,而是解釋作品如何、為甚麼那些藝術品能寫入現代藝術史。當你讀完本書,你會對現在的藝術有一點認識,下次去藝術館時不至於一頭霧水。 視覺藝術的改變的源頭,可追溯至 19 世紀中期的巴黎。當時的世

界,發生了兩件大事,對藝術界影響甚深:

一、 科技的發展:照相機的發明,令到寫實藝術變得沒有意義,畢竟無論畫得多神似,在速度上和精細度上也遠遠比不上相片。另外,可攜式顏料的發明,令畫家在野外寫生變成可能,在未有可攜式顏料之前,畫家們一般都是躲在畫室裡完成自己的大作。

二、 外來文化的衝擊:因為環球貿易的盛行,日本浮世繪、非洲土著雕刻等外來文化傳入歐洲,令巴黎的藝術家眼界大開,從而得到新意念。

從這個時期起,畫家重新思考甚麼是創作,開始嘗試各種新的繪畫方法,Claude Monet、Edgar Degas等等印象派大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出場。之後 Vincent van Gogh、Paul Gauguin、Pablo Picasso 等世界知名的藝術家相繼出現,藝術界百家爭鳴。畫壇的成功之道,由19世紀前藝術家在畫布裡模仿實物的畫功,變成藝術家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自己的概念。 這令我想起一個行業,面對的情況與藝術界遭遇十分相似 ── 傳媒業!

現今傳媒業,同樣是面對科技(互聯網及攝影器材普及)以及外來文

說書人

華少職業雲遊四海,但求人生貴而不富,各安天命。

要認識法國,一定要知道起源於巴黎的現代藝術發展史。

法國藝術革命

化(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增加)的衝擊。在互聯網未普及前,一個普通人,有一條絕世好橋,要公諸於世,惟有靠投稿到各大傳媒。現在只要有好的概念,你所製作的影片或文章,透過 Social Media 就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地,製作及發行成本之低,普通人也可輕易「找數」。君不見近年很多新進作家,單單靠網上貼文而冒起?

我不是說 Social Media 會取代傳統媒體,就正如寫實藝術在 150年前的現代藝術冒起後,到今天依然存在。我只不過感歎,我們現正經歷的一場資訊革命,百年之後回首,可是一齣傳媒界百花齊放的好戲。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Eugène Delacroix.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Claude Monet.《La Nona Oralso》, Maurizio Cattelan.《Composition C (No.III)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 Piet Mondrian.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Page 14: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蜂忙筆路 Win in Translation

梁鑑倫數理底,電訊業,人文心。深信科技再進步、經濟再繁榮,沒有人的故事和感情,一切皆 徒然,因此好研掌故軼事,喜見文化承傳。

說書人

沒有多少香港人能認真了解法國人,甚至誤信美國人說的壞話,以為法國人傲

慢無禮、一年之中假期多、生活享受大過天。此外,對於經濟上的自由主義者,法國近乎資本家和僱主的地獄。但我可以大膽告訴大家,法國人和華人不乏相似之處 。作者甚至說:「香港人跟法國人一樣。」

我 們 來 看 看 僑 居 香 港 的 Nicolas Laignelet 先生(《法國人在香港》作者)如何閱讀香港: 一、「做個香港人」:他認為這是認識香港的最好方法。做香港人,不做過客、「鬼佬」的第一步,就是學廣東話。語言就是本地文化的載體,法國人深明此道。筆者有位舊同學為了明白法國畫家的生平,竟然走遍他們的足跡,而且沿途問路、點餐都堅持用法語。

二、食:這方面,是地道的食物,不是連鎖店,也不一定很貴,不一定要有法國美酒,甚至只是大牌檔美食。他欣賞香港美食,卻不留戀法國菜,不是他樂不思蜀,反而是

因為他貫徹法國人對地道美食的珍惜和堅持。在巴黎,餐廳多以小店

(bistro)為主,給食客有家的感覺,所以有很多「chez Anna」或「chez Stéphane」的餐廳,有點像香港的

「華園」、「祥記」的意味,就是以老闆名字作寶號。那些地道小廚都是只此一家,做的是街坊生意,餐廳就成了社區的聚腳點,我曾有幸光顧一家這樣的小店,一邊和朋友吃飯,一邊看幾位長者自編自導自演話劇。

香港比法國更多元,因為有中式茶樓,也有平民化的西式茶餐、麪檔和粥舖。作者不熱衷在香港找法國菜,也體現他的「地道」精神,因為法國食品蜚聲國際,但很難將食材原味運到香港,能到的也太 貴, 所 以 跨 國、 連 鎖、 特 許 經營都不是法國人的飲食精神。做好一家餐廳,哪怕只有街坊捧場,所以他們也欣賞香港的小店美食。而香港人,同樣對美食有所追求,去到異地,總是興致勃勃嘗試地道美食,不像某些亞洲地區人士,總

將心境困在「比不上咱們家鄉菜」的窠臼。

三、沙灘:Nicolas 看到「香港仔的怡人,赤柱的富庶,石澳的悠閒」。有人說法國人「為生活而工作」,絕不「為工作而生活」,就是這種心態。

四、市貌:香港的商業區和法國的有相似之處,但當中有亞洲韻味,就是香港的「市貌」。構成市貌的當然是建築物。商業區少不了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但較舊式的樓宇就透露了這個城市的亞洲身份。在巴黎,除了周邊包括 La Défense 的高樓大廈,巴黎 20 區內仍大量保留了舊樓或舊式五層的新樓,塞納河上很多道橋甚至是拿破崙時代落成並保留至今。法國人的房子舊一

點沒關係,會盡用,市內百年老住宅不算罕見。據我的法語老師說,這是法國人對「石頭的感情」。香港人對人都冷漠,遑論石頭,市區重建局更是對石頭和建築物有很嚴重的年齡歧視。 五、博物館:法國人去認識香港,就是去博物館。香港有很多博物館,但部分以無知為榮的香港人,可能連一些博物館的存在也不知道。去法國的香港人,究竟去博物館多,還是忙著逛名店如 Louis Vuitton ?

除此以外,法國人的做事方式卻與中國人也有點相像。對比英美人做事的理性和按部就班,法國人面對別人的請求,一般自己不太會做的事他們會說「不可以」,但只要請求的人鍥而不捨地游說,原本關上的門可能會就此打開。這種行為模式,不是和深圳河以北的有點似曾相識嗎?同一情況,習慣有規有矩的英美人,會以為真的碰壁而失望地放棄或不滿地吵起來。有人可能以為法國人的態度出於惰性,也許有一點吧。

話說回來,法國人在「文化」的事情上,那種對細節的嚴謹和固執,都比香港人強多了。例如法國人說話、打招呼和吃飯都很注意禮儀,也很介意別人不注意禮儀,法國人好酒也懂酒,寧點較貴的酒但不多點,更以醉酒為恥,視為失禮,所以不會有某些亞洲國家的「勸酒」行為;飯桌上風趣之餘卻不會說無聊的笑話,因為他們很重視個人文化素養。

法國人原來如此閱讀香港,我們又有將自己的風土人情讀懂了嗎?再有閒情,可以試閱法國。

港式大牌檔

僑居香港的法國人

作者Nicolas Laignelet

赤柱美利樓

原文:《A French guy in Hong Kong》 http://frenchhk.com/2012/04/25/a-french-guy-in-hong-kong/

中譯:《法國人在香港》

http://frenchhk.com/2012/04/24/ 法國人在香港 -a-french-guy-in-hong-kong/ (原載於《Art Plus》雜誌。)

Page 15: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5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蜂忙筆路 Win in Translation

梁鑑倫數理底,電訊業,人文心。深信科技再進步、經濟再繁榮,沒有人的故事和感情,一切皆 徒然,因此好研掌故軼事,喜見文化承傳。

說書人

沒有多少香港人能認真了解法國人,甚至誤信美國人說的壞話,以為法國人傲

慢無禮、一年之中假期多、生活享受大過天。此外,對於經濟上的自由主義者,法國近乎資本家和僱主的地獄。但我可以大膽告訴大家,法國人和華人不乏相似之處 。作者甚至說:「香港人跟法國人一樣。」

我 們 來 看 看 僑 居 香 港 的 Nicolas Laignelet 先生(《法國人在香港》作者)如何閱讀香港: 一、「做個香港人」:他認為這是認識香港的最好方法。做香港人,不做過客、「鬼佬」的第一步,就是學廣東話。語言就是本地文化的載體,法國人深明此道。筆者有位舊同學為了明白法國畫家的生平,竟然走遍他們的足跡,而且沿途問路、點餐都堅持用法語。

二、食:這方面,是地道的食物,不是連鎖店,也不一定很貴,不一定要有法國美酒,甚至只是大牌檔美食。他欣賞香港美食,卻不留戀法國菜,不是他樂不思蜀,反而是

因為他貫徹法國人對地道美食的珍惜和堅持。在巴黎,餐廳多以小店

(bistro)為主,給食客有家的感覺,所以有很多「chez Anna」或「chez Stéphane」的餐廳,有點像香港的

「華園」、「祥記」的意味,就是以老闆名字作寶號。那些地道小廚都是只此一家,做的是街坊生意,餐廳就成了社區的聚腳點,我曾有幸光顧一家這樣的小店,一邊和朋友吃飯,一邊看幾位長者自編自導自演話劇。

香港比法國更多元,因為有中式茶樓,也有平民化的西式茶餐、麪檔和粥舖。作者不熱衷在香港找法國菜,也體現他的「地道」精神,因為法國食品蜚聲國際,但很難將食材原味運到香港,能到的也太 貴, 所 以 跨 國、 連 鎖、 特 許 經營都不是法國人的飲食精神。做好一家餐廳,哪怕只有街坊捧場,所以他們也欣賞香港的小店美食。而香港人,同樣對美食有所追求,去到異地,總是興致勃勃嘗試地道美食,不像某些亞洲地區人士,總

將心境困在「比不上咱們家鄉菜」的窠臼。

三、沙灘:Nicolas 看到「香港仔的怡人,赤柱的富庶,石澳的悠閒」。有人說法國人「為生活而工作」,絕不「為工作而生活」,就是這種心態。

四、市貌:香港的商業區和法國的有相似之處,但當中有亞洲韻味,就是香港的「市貌」。構成市貌的當然是建築物。商業區少不了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但較舊式的樓宇就透露了這個城市的亞洲身份。在巴黎,除了周邊包括 La Défense 的高樓大廈,巴黎 20 區內仍大量保留了舊樓或舊式五層的新樓,塞納河上很多道橋甚至是拿破崙時代落成並保留至今。法國人的房子舊一

點沒關係,會盡用,市內百年老住宅不算罕見。據我的法語老師說,這是法國人對「石頭的感情」。香港人對人都冷漠,遑論石頭,市區重建局更是對石頭和建築物有很嚴重的年齡歧視。 五、博物館:法國人去認識香港,就是去博物館。香港有很多博物館,但部分以無知為榮的香港人,可能連一些博物館的存在也不知道。去法國的香港人,究竟去博物館多,還是忙著逛名店如 Louis Vuitton ?

除此以外,法國人的做事方式卻與中國人也有點相像。對比英美人做事的理性和按部就班,法國人面對別人的請求,一般自己不太會做的事他們會說「不可以」,但只要請求的人鍥而不捨地游說,原本關上的門可能會就此打開。這種行為模式,不是和深圳河以北的有點似曾相識嗎?同一情況,習慣有規有矩的英美人,會以為真的碰壁而失望地放棄或不滿地吵起來。有人可能以為法國人的態度出於惰性,也許有一點吧。

話說回來,法國人在「文化」的事情上,那種對細節的嚴謹和固執,都比香港人強多了。例如法國人說話、打招呼和吃飯都很注意禮儀,也很介意別人不注意禮儀,法國人好酒也懂酒,寧點較貴的酒但不多點,更以醉酒為恥,視為失禮,所以不會有某些亞洲國家的「勸酒」行為;飯桌上風趣之餘卻不會說無聊的笑話,因為他們很重視個人文化素養。

法國人原來如此閱讀香港,我們又有將自己的風土人情讀懂了嗎?再有閒情,可以試閱法國。

港式大牌檔

僑居香港的法國人

作者Nicolas Laignelet

赤柱美利樓

原文:《A French guy in Hong Kong》 http://frenchhk.com/2012/04/25/a-french-guy-in-hong-kong/

中譯:《法國人在香港》

http://frenchhk.com/2012/04/24/ 法國人在香港 -a-french-guy-in-hong-kong/ (原載於《Art Plus》雜誌。)

Page 16: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71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71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序人書話

彭礪青遲熟的 70後,畢業於浸會大學,主修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文史哲愛好者,人到中年遂立志閱讀,為香港及國內報刊撰寫書評,間中創作文學作品,亦為序言書室之義工。

說書人

曾在書店工作的我,實在不知道實體書何時會消逝,不過我可以肯定,即使電

子書如何方便易用,世上的確仍然有許多喜愛捧著實體書的讀者,他們愛書本不只是內容,也愛它的字體、排行、裝幀、封面設計、紙張的質感、書籍的氣味,讓書變成了活生生的人。

一本書之所以誕生,除了歸功於作者,還應該感謝相關編輯的辛勞── 一絲不苟地圈出錯字和病句,

就像為他人作嫁衣裳。能做到這份工作,想必也是心思細密之人。是的,如果你閱讀由法國瑟伊出版社(Éditions du Seuil)編輯安妮弗朗梭瓦(Annie François)所寫的《讀書年代》,你就能感受到編輯工作的心思。

瑟伊出版社是法國其中一間著名的大出版社,雖然知名度不及法國出版界的老大哥 ── 早於 1911 年創立的伽里瑪出版社(Éditions Gallimard), 但 卻

是出版現代文學和社會科學書籍的權威。安妮能與瑟伊出版社結緣,也源自她對讀書的愛好,她不但愛讀法國的和外國的小說,一旦成為某位作家的粉絲,就得買下其所有作品,有時還會買幾本相同的書,送給家人和子姪。對她來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成名作《百年孤寂》就像糖果一樣甜蜜,於是她不免要給家人、朋友送上無數本。結果有人介紹她在瑟伊出版社當打字員兼雜工,薪水雖低,但買書有六折優惠。正因為這緣故,安妮進入了這家出版社,最終更成為一名資深編輯。

能夠成為出版編輯的人,除了對文字的敏感,對書籍和出版事業的知識外,還必須是一個愛書人,這方面安妮絕對夠資格,甚至充分表現出法國人的細膩和瘋狂!她對於自己的閱讀癖好,都有細緻的描寫,例如享受在床上雙腿伸展放鬆閱讀至凌晨 4 點,喜歡在書頁上不經意地發現留下墨黑的

書癡女編輯 字裡人間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有沒有發覺工作的壓力排山倒海,似是沒完沒了?與其教你時間管理,此書教你只做對自己最重要的,減省所有不重要的工作,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讓其他人安排你的人生、消耗你的時間。總體來說,你會做得更少,卻更好,得到更多。

《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Greg McKeown

法國著名瑟伊出版社 (Éditions du Seuil)資深編輯。

作者Annie François

咖啡漬,令書頁變得透明的油漬。書頁間的沙粒、書頂的灰塵都令她感到驚喜。

她也喜歡浸浴時看書,甚至曾把一本書放進充滿沐浴液的泡沫(真是災難)。她不喜歡書本上的條碼和書連成一體,不習慣有書腰圍攏著書本,也討厭書店貼上的防盜磁條,諸如此類。這份細膩的執著,相信也是不斷與文字打交道過後培養而來的癖好與禁忌。

要成為一個稱職的編輯,你必須先好像安妮一樣像砍樹般閱讀。法國和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都以閱讀風氣濃厚著稱,也許閱讀已經與生活密不可分,而且是一種家庭習慣的遺傳,就像安妮的姑婆和躺在醫院病榻上的母親,都是身體力行的讀書人。就在這種氛圍下一邊成長,一邊培養閱讀習慣。而安妮對閱讀的瘋狂和認真,亦難得能一直堅持下去,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志業,當上大出版社的編輯。這是一個書癡最美好的結局。

最近經常聽見人家說,實體書的時代即將結束,電子書的時代正在來臨。

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餘額寶、一淘網、天貓 …… 一間接一間近年在網絡上氣勢如虹的企業,都是由馬雲所創立。《馬雲帝國真面目》一書以生動紀實的手法,再現馬雲非比尋常的奇想狂言。這位對電腦一竅不通、精懂英語的奇人,為何竟成為「中國互聯網教父」?書中揭示阿里巴巴帝國運營奇跡的同時,更披露鮮為人知的來龍去脈。讀者要了解馬雲、看清互聯網未來、透視世代的大勢,就要揭開這本書。

《馬雲帝國真面目》

魏昕、石海娥

《讀書年代》

Page 17: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71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71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序人書話

彭礪青遲熟的 70後,畢業於浸會大學,主修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文史哲愛好者,人到中年遂立志閱讀,為香港及國內報刊撰寫書評,間中創作文學作品,亦為序言書室之義工。

說書人

曾在書店工作的我,實在不知道實體書何時會消逝,不過我可以肯定,即使電

子書如何方便易用,世上的確仍然有許多喜愛捧著實體書的讀者,他們愛書本不只是內容,也愛它的字體、排行、裝幀、封面設計、紙張的質感、書籍的氣味,讓書變成了活生生的人。

一本書之所以誕生,除了歸功於作者,還應該感謝相關編輯的辛勞── 一絲不苟地圈出錯字和病句,

就像為他人作嫁衣裳。能做到這份工作,想必也是心思細密之人。是的,如果你閱讀由法國瑟伊出版社(Éditions du Seuil)編輯安妮弗朗梭瓦(Annie François)所寫的《讀書年代》,你就能感受到編輯工作的心思。

瑟伊出版社是法國其中一間著名的大出版社,雖然知名度不及法國出版界的老大哥 ── 早於 1911 年創立的伽里瑪出版社(Éditions Gallimard), 但 卻

是出版現代文學和社會科學書籍的權威。安妮能與瑟伊出版社結緣,也源自她對讀書的愛好,她不但愛讀法國的和外國的小說,一旦成為某位作家的粉絲,就得買下其所有作品,有時還會買幾本相同的書,送給家人和子姪。對她來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成名作《百年孤寂》就像糖果一樣甜蜜,於是她不免要給家人、朋友送上無數本。結果有人介紹她在瑟伊出版社當打字員兼雜工,薪水雖低,但買書有六折優惠。正因為這緣故,安妮進入了這家出版社,最終更成為一名資深編輯。

能夠成為出版編輯的人,除了對文字的敏感,對書籍和出版事業的知識外,還必須是一個愛書人,這方面安妮絕對夠資格,甚至充分表現出法國人的細膩和瘋狂!她對於自己的閱讀癖好,都有細緻的描寫,例如享受在床上雙腿伸展放鬆閱讀至凌晨 4 點,喜歡在書頁上不經意地發現留下墨黑的

書癡女編輯 字裡人間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有沒有發覺工作的壓力排山倒海,似是沒完沒了?與其教你時間管理,此書教你只做對自己最重要的,減省所有不重要的工作,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讓其他人安排你的人生、消耗你的時間。總體來說,你會做得更少,卻更好,得到更多。

《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Greg McKeown

法國著名瑟伊出版社 (Éditions du Seuil)資深編輯。

作者Annie François

咖啡漬,令書頁變得透明的油漬。書頁間的沙粒、書頂的灰塵都令她感到驚喜。

她也喜歡浸浴時看書,甚至曾把一本書放進充滿沐浴液的泡沫(真是災難)。她不喜歡書本上的條碼和書連成一體,不習慣有書腰圍攏著書本,也討厭書店貼上的防盜磁條,諸如此類。這份細膩的執著,相信也是不斷與文字打交道過後培養而來的癖好與禁忌。

要成為一個稱職的編輯,你必須先好像安妮一樣像砍樹般閱讀。法國和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都以閱讀風氣濃厚著稱,也許閱讀已經與生活密不可分,而且是一種家庭習慣的遺傳,就像安妮的姑婆和躺在醫院病榻上的母親,都是身體力行的讀書人。就在這種氛圍下一邊成長,一邊培養閱讀習慣。而安妮對閱讀的瘋狂和認真,亦難得能一直堅持下去,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志業,當上大出版社的編輯。這是一個書癡最美好的結局。

最近經常聽見人家說,實體書的時代即將結束,電子書的時代正在來臨。

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餘額寶、一淘網、天貓 …… 一間接一間近年在網絡上氣勢如虹的企業,都是由馬雲所創立。《馬雲帝國真面目》一書以生動紀實的手法,再現馬雲非比尋常的奇想狂言。這位對電腦一竅不通、精懂英語的奇人,為何竟成為「中國互聯網教父」?書中揭示阿里巴巴帝國運營奇跡的同時,更披露鮮為人知的來龍去脈。讀者要了解馬雲、看清互聯網未來、透視世代的大勢,就要揭開這本書。

《馬雲帝國真面目》

魏昕、石海娥

《讀書年代》

Page 18: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上.下禾輋》 《日月星傳》

作者:李香蘭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 郭家麒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生命像沙漏,人的生命有限,時光就像流沙一樣逐年流逝,我們要讓生命的精采灌注時間的沙漏,抓住每一粒沙,努力跑過人生的精采任務。年輕人為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跡,與人分享獨特的故事。

新鴻基地產(新地)一直致力推動閱讀及全人發展,透過「新閱會」推出多元化的文化活動,今年將再度與香港三聯書店(三聯)攜手舉辦「年輕作家創作比賽」,並於 4月 24日公布新一屆比賽詳情。今屆比賽將延伸至台灣及澳門,並邀請到十位來自兩岸四地的重量級人物擔任評審,包括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王安憶、台灣著名演員張艾嘉,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黃修平。今屆的比賽主題為「發現」。

啟動禮於天際 100香港觀景台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三聯副總編輯李安,以及其中七位星級評審,包括內地導演田沁鑫、作家鄧康延;香港網頁設計師兼新媒體藝術家朱力行、導演黃修平;台灣書籍裝幀設計師黃子欽、插畫家鄒駿昇;以及澳門作曲及填詞人李峻一。

自 2006年起,「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成功扶助 33位年輕人實現夢想,出版首部個人作品。當中,有很多得獎作家繼續他們的寫作路,並成功出版新書;也有不少得獎作家投身寫作及出版的相關事業。

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表示︰「今屆,我們進一步將比賽擴展到兩岸四地,歡迎中、港、台和澳門的青年朋友參加,令『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成為一個更具代表性的創作舞台。」初選入圍的參賽者將會接受評審的一對一創作指導,深入了解創作角度、內容鋪排和市場需要。在歷屆得獎的年輕作家中,其中多位已經出版第二部個人作品,成績令人鼓舞。

另外,為響應 4月 23日的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Day),與各地人們一起慶祝,分享閱讀的喜悅,「新閱會」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書名片中尋」競猜遊戲、學校活動巡禮以及年輕作家講座,向年輕一代推廣閱讀文化。

有關「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自 2006年以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已成功扶助數十位年輕人發行首部個人作品,包括在香港書展正式推出新書,並發行至各大書店,獲得社會廣泛迴響。2014年,新地與三聯再度攜手合作舉辦比賽,扶助熱愛文化創作及具潛質的年輕人,為他們圓夢。同時,為了促進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新一屆比賽將延伸至台灣及澳門,並請來兩岸四地專業創作人及資深文化界人士,為有志者提供個人指導,協助他們開展作家路,為華文世界培育創作新星。

張艾嘉、黃修平及八位星級評審 扶助兩岸四地有志者實現出書夢

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左五)與新一屆評審,同心灌溉「創作之樹」,讓創作的 種籽結成果實,標誌著「新閱會」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正式啟動。

由黃修平(左)和李峻一等組成的十人星級評審團, 會為初選入圍的參賽者,提供一對一創作指導。

過往得獎的年輕作家李香蘭 (左)及郭家麒分享經歷,並呼籲兩岸四地的年輕人把握機會,參加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Apple Tong @ ADAHK. All rights reserved.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資格: 35歲或以下,從未以個人身份出版書籍

主題: 發現

語言: 中文,字數不限

體裁 /形式: 不拘,文字、圖像或跨媒體創作均可

方式: 參賽者須遞交計劃書,內容包括創作目的、內容簡介、作品特色及讀者對象,並一併提交約 10%作品內容作參考

評審團會為 25位初選入圍者個別提供指導,並從他們的完成品中挑選 10份優秀作品,於內地、香港、台灣及澳門發行

參賽辦法: 網上遞交:填妥網上報名表,連同計劃書及 10%作品內容,一併遞交請以 MS WORD或 PDF檔案上載參賽作品,每次只可上載一份作品,而有關檔案須小於 10MB。

郵遞或親自遞交:填妥表格,連同計劃書及 10%作品內容,交往指定地點,信封面註明「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文字作品可以原稿紙書寫或電腦打印,如作品附有圖像或跨媒體內容,請以光碟或 USB一併遞交。

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參考資料

比賽詳情

評審團

王安憶 內地文學女作家

田沁鑫 內地話劇導演及編劇

朱力行 香港網頁設計師兼 新媒體藝術家

李峻一 澳門作曲及填詞人

張艾嘉 台灣演員、編劇和導演

黃子欽 台灣書籍裝幀設計師

黃修平 香港電影導演

鄒駿昇 台灣插畫家

廖偉棠 香港作家及詩人

鄧康延 內地作家及紀錄片製作人

年輕作家部分

好書推介

Page 19: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上.下禾輋》 《日月星傳》

作者:李香蘭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 郭家麒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生命像沙漏,人的生命有限,時光就像流沙一樣逐年流逝,我們要讓生命的精采灌注時間的沙漏,抓住每一粒沙,努力跑過人生的精采任務。年輕人為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跡,與人分享獨特的故事。

新鴻基地產(新地)一直致力推動閱讀及全人發展,透過「新閱會」推出多元化的文化活動,今年將再度與香港三聯書店(三聯)攜手舉辦「年輕作家創作比賽」,並於 4月 24日公布新一屆比賽詳情。今屆比賽將延伸至台灣及澳門,並邀請到十位來自兩岸四地的重量級人物擔任評審,包括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王安憶、台灣著名演員張艾嘉,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黃修平。今屆的比賽主題為「發現」。

啟動禮於天際 100香港觀景台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三聯副總編輯李安,以及其中七位星級評審,包括內地導演田沁鑫、作家鄧康延;香港網頁設計師兼新媒體藝術家朱力行、導演黃修平;台灣書籍裝幀設計師黃子欽、插畫家鄒駿昇;以及澳門作曲及填詞人李峻一。

自 2006年起,「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成功扶助 33位年輕人實現夢想,出版首部個人作品。當中,有很多得獎作家繼續他們的寫作路,並成功出版新書;也有不少得獎作家投身寫作及出版的相關事業。

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表示︰「今屆,我們進一步將比賽擴展到兩岸四地,歡迎中、港、台和澳門的青年朋友參加,令『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成為一個更具代表性的創作舞台。」初選入圍的參賽者將會接受評審的一對一創作指導,深入了解創作角度、內容鋪排和市場需要。在歷屆得獎的年輕作家中,其中多位已經出版第二部個人作品,成績令人鼓舞。

另外,為響應 4月 23日的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Day),與各地人們一起慶祝,分享閱讀的喜悅,「新閱會」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書名片中尋」競猜遊戲、學校活動巡禮以及年輕作家講座,向年輕一代推廣閱讀文化。

有關「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自 2006年以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已成功扶助數十位年輕人發行首部個人作品,包括在香港書展正式推出新書,並發行至各大書店,獲得社會廣泛迴響。2014年,新地與三聯再度攜手合作舉辦比賽,扶助熱愛文化創作及具潛質的年輕人,為他們圓夢。同時,為了促進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新一屆比賽將延伸至台灣及澳門,並請來兩岸四地專業創作人及資深文化界人士,為有志者提供個人指導,協助他們開展作家路,為華文世界培育創作新星。

張艾嘉、黃修平及八位星級評審 扶助兩岸四地有志者實現出書夢

新地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陳國威(左五)與新一屆評審,同心灌溉「創作之樹」,讓創作的 種籽結成果實,標誌著「新閱會」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正式啟動。

由黃修平(左)和李峻一等組成的十人星級評審團, 會為初選入圍的參賽者,提供一對一創作指導。

過往得獎的年輕作家李香蘭 (左)及郭家麒分享經歷,並呼籲兩岸四地的年輕人把握機會,參加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

©Apple Tong @ ADAHK. All rights reserved.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191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資格: 35歲或以下,從未以個人身份出版書籍

主題: 發現

語言: 中文,字數不限

體裁 /形式: 不拘,文字、圖像或跨媒體創作均可

方式: 參賽者須遞交計劃書,內容包括創作目的、內容簡介、作品特色及讀者對象,並一併提交約 10%作品內容作參考

評審團會為 25位初選入圍者個別提供指導,並從他們的完成品中挑選 10份優秀作品,於內地、香港、台灣及澳門發行

參賽辦法: 網上遞交:填妥網上報名表,連同計劃書及 10%作品內容,一併遞交請以 MS WORD或 PDF檔案上載參賽作品,每次只可上載一份作品,而有關檔案須小於 10MB。

郵遞或親自遞交:填妥表格,連同計劃書及 10%作品內容,交往指定地點,信封面註明「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文字作品可以原稿紙書寫或電腦打印,如作品附有圖像或跨媒體內容,請以光碟或 USB一併遞交。

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參考資料

比賽詳情

評審團

王安憶 內地文學女作家

田沁鑫 內地話劇導演及編劇

朱力行 香港網頁設計師兼 新媒體藝術家

李峻一 澳門作曲及填詞人

張艾嘉 台灣演員、編劇和導演

黃子欽 台灣書籍裝幀設計師

黃修平 香港電影導演

鄒駿昇 台灣插畫家

廖偉棠 香港作家及詩人

鄧康延 內地作家及紀錄片製作人

年輕作家部分

好書推介

Page 20: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黑絲物語

Don 與 Petie Kladstrup 是夫妻檔,二人均是記者,曾經在不同刊物寫過關於法國與紅酒。

作者Don & Petie Kladstrup

為更好的溝通又好,緩和氣氛都好,德國政府並沒有直接參與,反而安排了幾位與法國酒莊一直有生意來往的酒商做代表,稱為 「The Weinfuhrers」。法國酒商與這些Weinfuhrers的關係,是友好甚於敵對的。在德國政府無理要求增加供應時, Weinfuhrers 從中游說;當德軍企圖破壞酒莊時,他們介入調停。這裡營造的一種氣氛是:大戰當前,酒商還是識英雄重英雄的。

這並不稀奇,德法酒商本來就是長期的生意夥伴,私底下更是認識了幾代的家族朋友,是對方小孩的教父,在對方的酒莊受訓。Weinfuhrers甚至協助法國酒莊收藏佳釀,免落入德國政府高層手上,在他們眼中,這些軍官不懂欣賞法國佳釀。與此同時,法國酒莊把佳釀藏在酒窖的暗格,或加建厚牆密室,或分散藏於巴黎餐廳內。 德軍後期發現 Weinfuhrers 這安排是錯誤的,於是逐步收緊對法國酒貿易的監控。但戰爭已經接近尾聲。

為甚麼德軍不將酒莊據為己有?有酒莊,沒知識,沒技術,就沒有上等的出品。畢竟,法國葡萄酒的釀製是歷經數百年的經驗累積,在其他人的手上,出品的或只落得有形無神。

法國酒莊,在兩次大戰期間,不僅面對戰火,還遇上蟲禍、天氣惡劣等困擾。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狹縫中,度過了葡萄酒歷史中,最艱苦的時期。 曾有書評人指,此書所謂的口述歷史,不外如是:大戰中,酒莊籬笆倒下,莊園中人如何捍衞佳釀免被掠奪,熬過黑暗的日子。這些故事,幾乎在歐洲所有地區都找到。

對酒最好的處理,就是不處理,釀酒師應保留酒的原汁原味。 抽離書中直接展現的歷史,看見的是法國人對飲食的態度:戰事當前,對佳釀美食的熱愛不減。節日,周末,還是拿著菜籃子到市集,以有限的食材變出美食;德軍在家門外巡邏,法國人在家中酒窖拿出一瓶佳釀,與朋友家人分享;與德軍對峙,陷於苦戰時,不忘在稍事喘息的期間,找來一瓶紅酒,與同袍暢飲;更不用說,他們看見產自五大一級酒莊的佳釀運往德國時,那種極為可惜、卻又怦然心動的愛恨交纏。 站在道德高地的人,此時或急不及待地批評:國難當前,貪威識食,不該! Come on,法國人有多愛酒?姑且聽聽這個傳聞:據說,拿破崙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一卡車的香檳。可

惜,在滑鐵盧一役,時間關係,半支香檳也來不及拿,只能以比利時啤酒代替。結果,遭遇滑鐵盧。 不看歷史,走進法國街頭,橫街窄巷的小酒館,紅酒、白酒就如香片、鐵觀音般普遍。觥籌交錯,沒有年份,沒有酒莊,只有 House Wine,放在餐桌上的酒瓶,寫著One、Half、Full,意思是隨便喝,喝多少,算多少,喝完再算。 離開了酒館,走入小巧潔淨的街市,唯一一家酒舖,01年出產的波爾多,售價 16歐元,已是店內最貴的紅酒。自命「專家」的,會挑剔:甚麼年份,哪一個酒莊,是否次等,Robert Parker 評分如何……諸如此類。

在法國人的眼中,固然有值得深度欣賞、細緻品嚐的名釀;但更多的時候,是隨手拿起一瓶適合自己口味、反映個性的葡萄酒,倒進酒杯便喝。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所以,對法國人來說,品酒的口味,就如選伴侶一樣,沒有對不對,只有愛不愛。

希特拉的酒窖 這不是一場土豪擔綱演出的佳釀爭奪戰; 是希特拉兵臨城下,掠奪法國寶藏的攻防戰。

在巴伐利亞省內、阿爾卑斯山脈的某處,是希特拉大宅。大宅內有一「秘洞」,

藏著 50萬支法國五大酒莊的名釀;洞內的另一角落,藏有 19世紀的稀有波特酒及干邑。 希特拉不嗜酒,更形容法國酒為 「不過是低廉的醋」,但他知道法國佳釀有多賣錢。在法國人的眼中,這不是希特拉的酒窖,是納粹德國兇殘和貪婪的象徵。 1940年,德國揮軍攻佔法國。

希特拉不愛葡萄酒,其近身手下卻是甘之如飴:元帥戈林(Göring)獨愛波爾多酒,尤其是 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洗腦大臣」戈培爾(Goebbels)情迷勃根第;外長里賓特洛甫(Ribbentrop )本身就經營德國汽酒生意,最愛是香檳。這三人位高權重,覬覦五大酒莊名釀自享;希特拉則視葡萄酒與其他商品一樣,賣到錢可以支付打仗的費用。於是,德法展開了戰時的葡萄酒貿易。可以想像,這並非公平的交易,希特拉將法郎貶值,以低價獲得佳釀,再高價出售。

希特拉視葡萄酒與其他商品一樣,賣到錢可以支付打仗的費用。

據說,拿破崙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一卡車的香檳。

《Wine & War》

Page 21: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12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黑絲物語

Don 與 Petie Kladstrup 是夫妻檔,二人均是記者,曾經在不同刊物寫過關於法國與紅酒。

作者Don & Petie Kladstrup

為更好的溝通又好,緩和氣氛都好,德國政府並沒有直接參與,反而安排了幾位與法國酒莊一直有生意來往的酒商做代表,稱為 「The Weinfuhrers」。法國酒商與這些Weinfuhrers的關係,是友好甚於敵對的。在德國政府無理要求增加供應時, Weinfuhrers 從中游說;當德軍企圖破壞酒莊時,他們介入調停。這裡營造的一種氣氛是:大戰當前,酒商還是識英雄重英雄的。

這並不稀奇,德法酒商本來就是長期的生意夥伴,私底下更是認識了幾代的家族朋友,是對方小孩的教父,在對方的酒莊受訓。Weinfuhrers甚至協助法國酒莊收藏佳釀,免落入德國政府高層手上,在他們眼中,這些軍官不懂欣賞法國佳釀。與此同時,法國酒莊把佳釀藏在酒窖的暗格,或加建厚牆密室,或分散藏於巴黎餐廳內。 德軍後期發現 Weinfuhrers 這安排是錯誤的,於是逐步收緊對法國酒貿易的監控。但戰爭已經接近尾聲。

為甚麼德軍不將酒莊據為己有?有酒莊,沒知識,沒技術,就沒有上等的出品。畢竟,法國葡萄酒的釀製是歷經數百年的經驗累積,在其他人的手上,出品的或只落得有形無神。

法國酒莊,在兩次大戰期間,不僅面對戰火,還遇上蟲禍、天氣惡劣等困擾。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狹縫中,度過了葡萄酒歷史中,最艱苦的時期。 曾有書評人指,此書所謂的口述歷史,不外如是:大戰中,酒莊籬笆倒下,莊園中人如何捍衞佳釀免被掠奪,熬過黑暗的日子。這些故事,幾乎在歐洲所有地區都找到。

對酒最好的處理,就是不處理,釀酒師應保留酒的原汁原味。 抽離書中直接展現的歷史,看見的是法國人對飲食的態度:戰事當前,對佳釀美食的熱愛不減。節日,周末,還是拿著菜籃子到市集,以有限的食材變出美食;德軍在家門外巡邏,法國人在家中酒窖拿出一瓶佳釀,與朋友家人分享;與德軍對峙,陷於苦戰時,不忘在稍事喘息的期間,找來一瓶紅酒,與同袍暢飲;更不用說,他們看見產自五大一級酒莊的佳釀運往德國時,那種極為可惜、卻又怦然心動的愛恨交纏。 站在道德高地的人,此時或急不及待地批評:國難當前,貪威識食,不該! Come on,法國人有多愛酒?姑且聽聽這個傳聞:據說,拿破崙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一卡車的香檳。可

惜,在滑鐵盧一役,時間關係,半支香檳也來不及拿,只能以比利時啤酒代替。結果,遭遇滑鐵盧。 不看歷史,走進法國街頭,橫街窄巷的小酒館,紅酒、白酒就如香片、鐵觀音般普遍。觥籌交錯,沒有年份,沒有酒莊,只有 House Wine,放在餐桌上的酒瓶,寫著One、Half、Full,意思是隨便喝,喝多少,算多少,喝完再算。 離開了酒館,走入小巧潔淨的街市,唯一一家酒舖,01年出產的波爾多,售價 16歐元,已是店內最貴的紅酒。自命「專家」的,會挑剔:甚麼年份,哪一個酒莊,是否次等,Robert Parker 評分如何……諸如此類。

在法國人的眼中,固然有值得深度欣賞、細緻品嚐的名釀;但更多的時候,是隨手拿起一瓶適合自己口味、反映個性的葡萄酒,倒進酒杯便喝。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所以,對法國人來說,品酒的口味,就如選伴侶一樣,沒有對不對,只有愛不愛。

希特拉的酒窖 這不是一場土豪擔綱演出的佳釀爭奪戰; 是希特拉兵臨城下,掠奪法國寶藏的攻防戰。

在巴伐利亞省內、阿爾卑斯山脈的某處,是希特拉大宅。大宅內有一「秘洞」,

藏著 50萬支法國五大酒莊的名釀;洞內的另一角落,藏有 19世紀的稀有波特酒及干邑。 希特拉不嗜酒,更形容法國酒為 「不過是低廉的醋」,但他知道法國佳釀有多賣錢。在法國人的眼中,這不是希特拉的酒窖,是納粹德國兇殘和貪婪的象徵。 1940年,德國揮軍攻佔法國。

希特拉不愛葡萄酒,其近身手下卻是甘之如飴:元帥戈林(Göring)獨愛波爾多酒,尤其是 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洗腦大臣」戈培爾(Goebbels)情迷勃根第;外長里賓特洛甫(Ribbentrop )本身就經營德國汽酒生意,最愛是香檳。這三人位高權重,覬覦五大酒莊名釀自享;希特拉則視葡萄酒與其他商品一樣,賣到錢可以支付打仗的費用。於是,德法展開了戰時的葡萄酒貿易。可以想像,這並非公平的交易,希特拉將法郎貶值,以低價獲得佳釀,再高價出售。

希特拉視葡萄酒與其他商品一樣,賣到錢可以支付打仗的費用。

據說,拿破崙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一卡車的香檳。

《Wine & War》

Page 22: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性情中人

馬黑絲愛辯論,也愛煮食。兩種興趣,一個共通點:常人只見到結果,本小姐享受的卻是準備的過程。

說書人

書,購於倫敦最古老的書店、於 1797年成立的 Hatchard。其時,正在美食、生活品味一

類的書堆中,尋找有關法國飲食文化的書籍,遍尋不獲。正當要放棄,差不多離開書店時,在歷史書一列蹓躂,結果遇上了這本書。 所有事情都有過去,有歷史,那怕微不足道如布偶,博大精深如國家。對法國而言,飲食就是驕傲,是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許解釋了,為甚麼此書不歸類為飲食,而是歷史。 曾看過這樣一張明信片:三幅連環圖,最上是法國人以刀叉用膳,牛扒配紅酒,Bon Appétit;中間是德國人,豬手酸菜配啤酒,Prost(德文:Cheers!);最底是英國人,低頭看著自己眼前的罐頭豆,無語。 法國人對飲食的鑑賞力,不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更是世界公認。如何成就,是時間,是經歷,也是信仰。

不過,在這個城市,告訴別人,你愛的是法國甜白酒,很多時,都會被還以一副「飲呢啲?」、「唔識貨!」的嘴臉。Come on,在美酒佳餚的國度,沒有所謂「識食,梗係食呢啲!」 對甜白酒嗤之以鼻的你,知道嗎?位於羅亞爾河谷的 Huet,以生物動力自然種植法(Biodynamic)栽種葡萄,出產的甜白酒,花香果香迷人。酒莊莊主 Gaston Huet,被視為法國最勇敢、最偉大的釀酒師之一,在二次大戰期間成為階下囚,重獲自由後,他出產了特別限定葡萄酒,慶祝盟軍勝利。Gaston Huet 崇尚自然栽種,他說過:對酒最好的處理,就是不處理,釀酒師應保留酒的原汁原味。(A well treated wine is an untreated wine. Winemaker should allow Nature to follow its own course as much as possible.) 每一瓶酒,都藏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認識過去,品酒,就不再只停留於舌尖上,窺看的是整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精神面貌。

蒙田,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主要思想家及作家,開創了以法語為寫作體裁的文學。著作《蒙田隨筆》於 1580 至 1588 分三卷留名於世,為西方文學史上三大經典之一。蒙田於著作中完全把自己日常生活的思考與觀察與及自己的個性表露出來,他開卷即說:「吾書之素材無他,即吾人也。」(Je suis moi-même la matière de mon livre.)

作者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夕陽 ‧ 蒙田 生活是一本書 ──《蒙田隨筆》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戴雲露鍾情亞當斯密,著重情感互通,心靈交流,夢想成為道德倫理學家。

說書人

和好朋友 Stephanie最近去了法國巴黎,於第二大河塞納河旁一間咖啡店欣賞

河上的景色。

「咦?你手裡拿著甚麼?讓我看看!」格外調皮的她,就這樣伸手搶了我的書。

「你看過蒙田隨筆這本書嗎?作者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我嘻嘻地說道,在和暖的陽光下品嚐那杯 Caffe Latte。

「蒙田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所用的文筆能夠真實地反映他的性格,他會把自己日常生活好或不好的一面用文字表露出來。」寫文章,除了寫給讀者,也是寫給自己,當作一個紀錄,在若干年後能夠回顧自己的過去。

15世紀的法國文藝復興時期以至後期歐洲的科技革命的最大特點是人們開始脫離守舊的封建思想,發展科技,以觀察及科學的反覆驗證取代權威,迷信及教條。

Stephanie好奇地打看書,很快地揭開〈論婚姻與愛情〉那一頁,指著文中這一段,對著我甜美地微笑。

「如果世上真有美好的婚姻,在這樣的婚姻裡,友誼必然會取代愛情。婚姻是一種相依為伴的溫馨生活。不僅應該相互忠誠、信賴,還應提供無數有益而可靠的幫助和對彼此的義務。」

日落了,天色漸漸昏暗,我們在日落餘暉裡輕輕呷著 Caffe Latte,細味著我倆相互交織的人生,要把這個黃昏的回憶定格在幸福紀事之中。

後記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Page 23: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32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性情中人

馬黑絲愛辯論,也愛煮食。兩種興趣,一個共通點:常人只見到結果,本小姐享受的卻是準備的過程。

說書人

書,購於倫敦最古老的書店、於 1797年成立的 Hatchard。其時,正在美食、生活品味一

類的書堆中,尋找有關法國飲食文化的書籍,遍尋不獲。正當要放棄,差不多離開書店時,在歷史書一列蹓躂,結果遇上了這本書。 所有事情都有過去,有歷史,那怕微不足道如布偶,博大精深如國家。對法國而言,飲食就是驕傲,是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許解釋了,為甚麼此書不歸類為飲食,而是歷史。 曾看過這樣一張明信片:三幅連環圖,最上是法國人以刀叉用膳,牛扒配紅酒,Bon Appétit;中間是德國人,豬手酸菜配啤酒,Prost(德文:Cheers!);最底是英國人,低頭看著自己眼前的罐頭豆,無語。 法國人對飲食的鑑賞力,不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更是世界公認。如何成就,是時間,是經歷,也是信仰。

不過,在這個城市,告訴別人,你愛的是法國甜白酒,很多時,都會被還以一副「飲呢啲?」、「唔識貨!」的嘴臉。Come on,在美酒佳餚的國度,沒有所謂「識食,梗係食呢啲!」 對甜白酒嗤之以鼻的你,知道嗎?位於羅亞爾河谷的 Huet,以生物動力自然種植法(Biodynamic)栽種葡萄,出產的甜白酒,花香果香迷人。酒莊莊主 Gaston Huet,被視為法國最勇敢、最偉大的釀酒師之一,在二次大戰期間成為階下囚,重獲自由後,他出產了特別限定葡萄酒,慶祝盟軍勝利。Gaston Huet 崇尚自然栽種,他說過:對酒最好的處理,就是不處理,釀酒師應保留酒的原汁原味。(A well treated wine is an untreated wine. Winemaker should allow Nature to follow its own course as much as possible.) 每一瓶酒,都藏著一個故事、一段歷史。認識過去,品酒,就不再只停留於舌尖上,窺看的是整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精神面貌。

蒙田,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主要思想家及作家,開創了以法語為寫作體裁的文學。著作《蒙田隨筆》於 1580 至 1588 分三卷留名於世,為西方文學史上三大經典之一。蒙田於著作中完全把自己日常生活的思考與觀察與及自己的個性表露出來,他開卷即說:「吾書之素材無他,即吾人也。」(Je suis moi-même la matière de mon livre.)

作者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夕陽 ‧ 蒙田 生活是一本書 ──《蒙田隨筆》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戴雲露鍾情亞當斯密,著重情感互通,心靈交流,夢想成為道德倫理學家。

說書人

和好朋友 Stephanie最近去了法國巴黎,於第二大河塞納河旁一間咖啡店欣賞

河上的景色。

「咦?你手裡拿著甚麼?讓我看看!」格外調皮的她,就這樣伸手搶了我的書。

「你看過蒙田隨筆這本書嗎?作者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我嘻嘻地說道,在和暖的陽光下品嚐那杯 Caffe Latte。

「蒙田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所用的文筆能夠真實地反映他的性格,他會把自己日常生活好或不好的一面用文字表露出來。」寫文章,除了寫給讀者,也是寫給自己,當作一個紀錄,在若干年後能夠回顧自己的過去。

15世紀的法國文藝復興時期以至後期歐洲的科技革命的最大特點是人們開始脫離守舊的封建思想,發展科技,以觀察及科學的反覆驗證取代權威,迷信及教條。

Stephanie好奇地打看書,很快地揭開〈論婚姻與愛情〉那一頁,指著文中這一段,對著我甜美地微笑。

「如果世上真有美好的婚姻,在這樣的婚姻裡,友誼必然會取代愛情。婚姻是一種相依為伴的溫馨生活。不僅應該相互忠誠、信賴,還應提供無數有益而可靠的幫助和對彼此的義務。」

日落了,天色漸漸昏暗,我們在日落餘暉裡輕輕呷著 Caffe Latte,細味著我倆相互交織的人生,要把這個黃昏的回憶定格在幸福紀事之中。

後記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Page 24: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飛一般角度

入門法國

紫霞穿梭空港和浮雲,樂於腳踏實地。

說書人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這 本 書 是《Steal Like an Artist: 10 Things Nobody Told You About Being Creative》的續集。Austin上一本書教人如何有創意,今次告訴你,除了有創意,還需要積極地將你的創意告訴全世界。他提出不少建議,教人逐步建立自己的廣告渠道,當習慣一旦建立,你的信徒也會回饋大量創作點子給你。

《Show Your Work: 10 Ways to Share Your Creativity and Get Discovered》Austin Kleon

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法國巴黎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長期從事法語教學及繙譯工作。曾任巴黎《歐洲日報》新聞繙譯四年,譯有:《歐洲文明》(1989)、《文化全球化》(2002)、《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2005)。著有:《閱讀法蘭西當代文學》(2003)、及《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 100》(2006)等。

作者吳錫德

一宣之於口便讓人感覺平添幾分優雅的法國文化,你會想到甚麼?吃足幾個鐘

的豐富大餐?醉生夢死的美酒佳釀?走在尖端的時尚名牌?還是秒秒鐘說 je t'aime的浪漫愛情?

這個題目的確不是能夠用三言兩語便能說個明白。最有效去認識法國文化,除了親身踏足這個歷

史悠久的國家,便是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

透過文字,我們身在香港也一樣可以感受到法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其實很多法文字詞一早出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毋須刻意去跟隨 Michelin米芝蓮指南吃頓午餐,也不必揹

著 一 個 Chanel 2.55 手 袋, 簡單如淺嚐一件普普通通的牛角包── croissant,也可以輕輕細味段段法國故事。

《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介紹了牛角包的由來。法文 croissant原意指一彎新月,後來新月的形狀跟阿拉伯半島的波斯灣聯繫上,所以croissant也象徵伊斯蘭國家。傳說於 1683年的奧地利戰役,因為維也納早早起床工作的麫包師傅發現回教軍隊想黑夜突襲,拉了警報,使偷襲得以中止。為了紀念是次勝利,自始奧地利人製作新月形狀的麫包。

C'est la vie!法國人既浪漫又樂天知命,衍生出如此璀璨的法國文化。

其後,來自奧地利的法國末代皇后Marie Antoinette將此款麫包正式引入法國,再由法國宮廷麫包師將之發揚光大,演變成今天鬆軟酥脆的牛角包。法國大革命後,雖然法國

人親手將國家的皇后送上斷頭台,但沒有斬斷對這個奧地利「餘孽」的熱情,更將它據為己有,取了個法文名稱 ── croissant,自此成為了法國人早餐必備精選之一。

要細說代表法國文化的傳統美食,又豈止一件牛角包呢?松露(truffe)、鵝肝(foie gras)、法式薄餅(crêpe)等,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式食材,原來名稱背後都有它們的故事,幾乎可串連成一部文化史。作者希望讀者通過了解這些字的起源、用法與涵義,輕鬆掌握法國文化的精髓。當然,本身對法文有一定認識程度的讀者,作者也對他們照顧周到,書中有介紹一些法文日常短句,例如:C'est la vie! 這三個字文法簡單,但足以代表法國文化的一切態度。 「C'est la vie!」中文譯作「這就是人生!」 基本上法國人不論遇到好或不好的事情都可以高呼一句「C'est la vie!」,他們這種性格可以稱得上既浪漫又樂天知命,也可以令人覺得他們高傲自信而充滿激情。

就是因為擁有這樣可愛性格的民族,才會衍生如此璀璨的法國文化。

每間大公司,總少不了一些脾氣暴躁的老人家,人在上位,對下屬的一舉一動指指點點,令新人無所適從。作者 Charles身為老人家,他提供大量意見,教你如何留意自己的行為,從而在大量新人之中突圍而出,在職場上如魚得水。

《The Curmudgeon's Guide to Getting Ahead : Dos and Don'ts of Right Behavior, Tough Thinking, Clear Writing, and Living a Good Life》

Charles Murray

《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 100》

Page 25: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52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飛一般角度

入門法國

紫霞穿梭空港和浮雲,樂於腳踏實地。

說書人

新上榜 • 必讀選新上榜 • 必讀選

這 本 書 是《Steal Like an Artist: 10 Things Nobody Told You About Being Creative》的續集。Austin上一本書教人如何有創意,今次告訴你,除了有創意,還需要積極地將你的創意告訴全世界。他提出不少建議,教人逐步建立自己的廣告渠道,當習慣一旦建立,你的信徒也會回饋大量創作點子給你。

《Show Your Work: 10 Ways to Share Your Creativity and Get Discovered》Austin Kleon

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法國巴黎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長期從事法語教學及繙譯工作。曾任巴黎《歐洲日報》新聞繙譯四年,譯有:《歐洲文明》(1989)、《文化全球化》(2002)、《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2005)。著有:《閱讀法蘭西當代文學》(2003)、及《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 100》(2006)等。

作者吳錫德

一宣之於口便讓人感覺平添幾分優雅的法國文化,你會想到甚麼?吃足幾個鐘

的豐富大餐?醉生夢死的美酒佳釀?走在尖端的時尚名牌?還是秒秒鐘說 je t'aime的浪漫愛情?

這個題目的確不是能夠用三言兩語便能說個明白。最有效去認識法國文化,除了親身踏足這個歷

史悠久的國家,便是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

透過文字,我們身在香港也一樣可以感受到法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其實很多法文字詞一早出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毋須刻意去跟隨 Michelin米芝蓮指南吃頓午餐,也不必揹

著 一 個 Chanel 2.55 手 袋, 簡單如淺嚐一件普普通通的牛角包── croissant,也可以輕輕細味段段法國故事。

《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介紹了牛角包的由來。法文 croissant原意指一彎新月,後來新月的形狀跟阿拉伯半島的波斯灣聯繫上,所以croissant也象徵伊斯蘭國家。傳說於 1683年的奧地利戰役,因為維也納早早起床工作的麫包師傅發現回教軍隊想黑夜突襲,拉了警報,使偷襲得以中止。為了紀念是次勝利,自始奧地利人製作新月形狀的麫包。

C'est la vie!法國人既浪漫又樂天知命,衍生出如此璀璨的法國文化。

其後,來自奧地利的法國末代皇后Marie Antoinette將此款麫包正式引入法國,再由法國宮廷麫包師將之發揚光大,演變成今天鬆軟酥脆的牛角包。法國大革命後,雖然法國

人親手將國家的皇后送上斷頭台,但沒有斬斷對這個奧地利「餘孽」的熱情,更將它據為己有,取了個法文名稱 ── croissant,自此成為了法國人早餐必備精選之一。

要細說代表法國文化的傳統美食,又豈止一件牛角包呢?松露(truffe)、鵝肝(foie gras)、法式薄餅(crêpe)等,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式食材,原來名稱背後都有它們的故事,幾乎可串連成一部文化史。作者希望讀者通過了解這些字的起源、用法與涵義,輕鬆掌握法國文化的精髓。當然,本身對法文有一定認識程度的讀者,作者也對他們照顧周到,書中有介紹一些法文日常短句,例如:C'est la vie! 這三個字文法簡單,但足以代表法國文化的一切態度。 「C'est la vie!」中文譯作「這就是人生!」 基本上法國人不論遇到好或不好的事情都可以高呼一句「C'est la vie!」,他們這種性格可以稱得上既浪漫又樂天知命,也可以令人覺得他們高傲自信而充滿激情。

就是因為擁有這樣可愛性格的民族,才會衍生如此璀璨的法國文化。

每間大公司,總少不了一些脾氣暴躁的老人家,人在上位,對下屬的一舉一動指指點點,令新人無所適從。作者 Charles身為老人家,他提供大量意見,教你如何留意自己的行為,從而在大量新人之中突圍而出,在職場上如魚得水。

《The Curmudgeon's Guide to Getting Ahead : Dos and Don'ts of Right Behavior, Tough Thinking, Clear Writing, and Living a Good Life》

Charles Murray

《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 100》

Page 26: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春歸樓

士為知己者死

作者金雄白

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資深的報人,他以朱子家的筆名寫過《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書而轟動一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元帥貝當(Philippe Petain)屢立軍功,帶領原本處於

劣勢的法軍擊敗德國,從此贏得美譽。20多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再度入侵,已貴為法國總理的貝當今次卻選擇投降,還在傀儡政權「維希法國」(Vichy France)擔任國家元首,成為不少人眼中的「法奸」。

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也有類似的悲劇人物︰汪精衛。他年少投身革命,曾試圖行刺清廷的攝政王,事敗下獄。他在獄中寫下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壯舉與詩作一時廣為傳誦。獲釋後,汪精衛

繼續追隨孫中山,孫中山臨終的 《總理遺囑》便是出自他的手筆。後來日軍侵華,這位眾人眼中的英雄卻主張與日本議和,復又出走南京,在日本的扶持下另立政權,自此被視為叛國者。

由於汪精衛與貝當的經歷非常相似,所以不少人都喜歡拿兩者比較。在我看來,汪精衛就遠比貝當幸運。不單是汪精衛在戰爭結束前已經病死,免去了戰敗受審之辱,更因為他擁有一位願意與他出生入死的好友︰陳公博。

陳公博與汪精衛相知多年,但對於汪嘗試附日求和,一直反對,更曾

多次極力勸阻。到後來汪精衛已成騎虎之勢,陳公博為著朋友之義,終於選擇和汪一起與虎謀皮。《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是一本敘述汪精衛政權由來和結局的書,在提及汪、陳兩人的情誼之時,曾把汪精衛比喻為劉備、陳公博為關羽︰

當年關羽(陳公博)曾經身在曹營,孟德(蔣介石)對他不能不說優渥盡禮,而關羽(陳公博)徒以與劉備(汪精衛)有共生死禍福的深情,不惜封金掛印,過關斬將,歸為皇叔之佐。 「士為知己者死」的氣概,令關羽得享千秋血食;陳公博則無此運氣,身敗名裂之餘更漸被遺忘。前年汪精衛詩集《雙照樓詩詞稿》重刊,成為一時話題;幾個月前這本《陳公博詩集》面世,卻是波瀾不興。

陳公博本身不擅於詩,作品亦少,現在雖然經他的兒子努力編纂,但

詩集內的詩歌總數仍不足百數。可喜者,詩集網羅了陳公博在戰敗繫獄時期的作品十多首,這些詩多為世人所未曾見,當中透露的心境也頗堪玩味,可以讓讀者更了解陳公博的思想世界。

從巔峰一下子掉到死亡的邊緣,會有甚麼感覺?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遭人陷害,臨刑前跟兒子嘆息說︰如果還可以一起牽著黃狗,到故鄉打獵捉兔子,會是多麼的好啊。明朝崇禎皇帝治國無方,終於國破身死,自殺前在遺書上還不忘責怪 「諸臣誤朕」。陳公博沒有李斯的懊悔,也沒有崇禎皇帝的怨念,自此至終只求一死,以報汪精衛知遇之恩。正因有此想法,他才可以在臨刑前說一句「我此去有面目見汪先生於地下了」,也才可以寫出以下的詩︰

獵獵秋風冷白門, 鍾山東望又黃昏。 自期國士酬知己, 百劫歸來不顧身。

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歷史多沿用筆名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詩人,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縣),生於廣東三水(現屬佛山市)。

作者汪兆銘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總理貝當(左一)向希特拉(左三)投降。

福建上杭人,中國政治人物。曾經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大會中央執委。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隨汪精衛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長,是汪政府內第二號人物,被視為漢奸。汪精衛死後代理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

作者陳公博

《雙照樓詩詞稿》

《陳公博詩集》

《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

Page 27: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726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春歸樓

士為知己者死

作者金雄白

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資深的報人,他以朱子家的筆名寫過《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書而轟動一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元帥貝當(Philippe Petain)屢立軍功,帶領原本處於

劣勢的法軍擊敗德國,從此贏得美譽。20多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再度入侵,已貴為法國總理的貝當今次卻選擇投降,還在傀儡政權「維希法國」(Vichy France)擔任國家元首,成為不少人眼中的「法奸」。

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也有類似的悲劇人物︰汪精衛。他年少投身革命,曾試圖行刺清廷的攝政王,事敗下獄。他在獄中寫下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壯舉與詩作一時廣為傳誦。獲釋後,汪精衛

繼續追隨孫中山,孫中山臨終的 《總理遺囑》便是出自他的手筆。後來日軍侵華,這位眾人眼中的英雄卻主張與日本議和,復又出走南京,在日本的扶持下另立政權,自此被視為叛國者。

由於汪精衛與貝當的經歷非常相似,所以不少人都喜歡拿兩者比較。在我看來,汪精衛就遠比貝當幸運。不單是汪精衛在戰爭結束前已經病死,免去了戰敗受審之辱,更因為他擁有一位願意與他出生入死的好友︰陳公博。

陳公博與汪精衛相知多年,但對於汪嘗試附日求和,一直反對,更曾

多次極力勸阻。到後來汪精衛已成騎虎之勢,陳公博為著朋友之義,終於選擇和汪一起與虎謀皮。《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是一本敘述汪精衛政權由來和結局的書,在提及汪、陳兩人的情誼之時,曾把汪精衛比喻為劉備、陳公博為關羽︰

當年關羽(陳公博)曾經身在曹營,孟德(蔣介石)對他不能不說優渥盡禮,而關羽(陳公博)徒以與劉備(汪精衛)有共生死禍福的深情,不惜封金掛印,過關斬將,歸為皇叔之佐。 「士為知己者死」的氣概,令關羽得享千秋血食;陳公博則無此運氣,身敗名裂之餘更漸被遺忘。前年汪精衛詩集《雙照樓詩詞稿》重刊,成為一時話題;幾個月前這本《陳公博詩集》面世,卻是波瀾不興。

陳公博本身不擅於詩,作品亦少,現在雖然經他的兒子努力編纂,但

詩集內的詩歌總數仍不足百數。可喜者,詩集網羅了陳公博在戰敗繫獄時期的作品十多首,這些詩多為世人所未曾見,當中透露的心境也頗堪玩味,可以讓讀者更了解陳公博的思想世界。

從巔峰一下子掉到死亡的邊緣,會有甚麼感覺?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遭人陷害,臨刑前跟兒子嘆息說︰如果還可以一起牽著黃狗,到故鄉打獵捉兔子,會是多麼的好啊。明朝崇禎皇帝治國無方,終於國破身死,自殺前在遺書上還不忘責怪 「諸臣誤朕」。陳公博沒有李斯的懊悔,也沒有崇禎皇帝的怨念,自此至終只求一死,以報汪精衛知遇之恩。正因有此想法,他才可以在臨刑前說一句「我此去有面目見汪先生於地下了」,也才可以寫出以下的詩︰

獵獵秋風冷白門, 鍾山東望又黃昏。 自期國士酬知己, 百劫歸來不顧身。

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歷史多沿用筆名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詩人,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縣),生於廣東三水(現屬佛山市)。

作者汪兆銘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總理貝當(左一)向希特拉(左三)投降。

福建上杭人,中國政治人物。曾經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大會中央執委。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隨汪精衛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長,是汪政府內第二號人物,被視為漢奸。汪精衛死後代理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

作者陳公博

《雙照樓詩詞稿》

《陳公博詩集》

《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

Page 28: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92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四斗米士70 億分之一,好讀書,餘無足道。

說書人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說的是陸游到了趙家莊,聽到有人評唱漢朝人蔡邕的故事。雖然說唱人口中關於蔡邕的醜事與史實完全不符,但蔡邕既已離世千年,也就管不上了。

陳公博用上這個典故,表面上是自陳無情於毀譽,但想深一層,他又何嘗不是引用蔡邕的心情來自況?蔡邕曾因得罪宦官而棄官出奔,後來得到權臣董卓賞識,因此再次出仕,而且甚見重用。眼見董卓跋扈不臣之舉,蔡邕曾加以諷諫,令董卓有所收斂。後來董卓被司徒王允誅殺,蔡邕想起知遇之恩,不免感觸,惹來殺身之禍。《三國演義》第九回裡對蔡邕的下場略加潤色,讀來比正史的記載更令人動容︰

正飲宴間,忽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遂喚武士:「與

在另一首詩裡,陳公博則用較隱晦的方法,道出汪精衛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赤眉橫肆寇方張,拒夷前門後進狼。功罪是非休再論,盲翁瞎唱蔡中郎。 「盲翁瞎唱蔡中郎」一句,脫胎自陸游的《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

吾擒來!」須臾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邕伏罪曰:「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原。」……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當下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一時士大夫聞者,盡為流涕。後人論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殺之,亦為已甚。

戰後審判期間,陳公博曾撰寫自辯書,其中說︰「我對汪先生的行動是反對的,而對汪先生的心情是同情的。」讀過陳公博的詩集,自然而然為其愚忠而嘆息,為其一報知己之志而感動 ── 我對陳先生的行動是反對的,而對陳先生的心情是同情的。

本刊將舉辦讀書會,說書人與愛書的你討論交流。

《閱刊》說書人沙龍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請上我們的 Facebook專頁登記。《閱刊》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

日期:2014年 6月 6日時間:7:30pm - 9:30pm地點:北角渣華道 8號威邦商業中心1008室

如閣下有好書介紹,請與其他讀者分享,題材字數不限。

來稿一經刊登,本報將付上豐厚酬金。

稿件請投至 [email protected]

來稿者請註明文題、筆名、個人資料及作者簡介。

《The Road to Serfdom》

作者 : Friedrich von Hayek

好書推介

上世紀 30年代,汪精衛曾登上《TIME》封面。

Page 29: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2928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四斗米士70 億分之一,好讀書,餘無足道。

說書人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說的是陸游到了趙家莊,聽到有人評唱漢朝人蔡邕的故事。雖然說唱人口中關於蔡邕的醜事與史實完全不符,但蔡邕既已離世千年,也就管不上了。

陳公博用上這個典故,表面上是自陳無情於毀譽,但想深一層,他又何嘗不是引用蔡邕的心情來自況?蔡邕曾因得罪宦官而棄官出奔,後來得到權臣董卓賞識,因此再次出仕,而且甚見重用。眼見董卓跋扈不臣之舉,蔡邕曾加以諷諫,令董卓有所收斂。後來董卓被司徒王允誅殺,蔡邕想起知遇之恩,不免感觸,惹來殺身之禍。《三國演義》第九回裡對蔡邕的下場略加潤色,讀來比正史的記載更令人動容︰

正飲宴間,忽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遂喚武士:「與

在另一首詩裡,陳公博則用較隱晦的方法,道出汪精衛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赤眉橫肆寇方張,拒夷前門後進狼。功罪是非休再論,盲翁瞎唱蔡中郎。 「盲翁瞎唱蔡中郎」一句,脫胎自陸游的《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

吾擒來!」須臾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邕伏罪曰:「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原。」……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當下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一時士大夫聞者,盡為流涕。後人論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殺之,亦為已甚。

戰後審判期間,陳公博曾撰寫自辯書,其中說︰「我對汪先生的行動是反對的,而對汪先生的心情是同情的。」讀過陳公博的詩集,自然而然為其愚忠而嘆息,為其一報知己之志而感動 ── 我對陳先生的行動是反對的,而對陳先生的心情是同情的。

本刊將舉辦讀書會,說書人與愛書的你討論交流。

《閱刊》說書人沙龍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請上我們的 Facebook專頁登記。《閱刊》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readmonthly

日期:2014年 6月 6日時間:7:30pm - 9:30pm地點:北角渣華道 8號威邦商業中心1008室

如閣下有好書介紹,請與其他讀者分享,題材字數不限。

來稿一經刊登,本報將付上豐厚酬金。

稿件請投至 [email protected]

來稿者請註明文題、筆名、個人資料及作者簡介。

《The Road to Serfdom》

作者 : Friedrich von Hayek

好書推介

上世紀 30年代,汪精衛曾登上《TIME》封面。

Page 30: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片名:《聖羅蘭》導演: Jail Lespert監製: Pierre Niney, Guillaume

Gallienne, Charlotte Le Bon片長: 106分鐘

同場加映

入場看電影《聖羅蘭》只有一個原因:睇靚仔。別誤會,我是一個比青馬大

橋更筆直的男子漢。睇靚仔,純粹是參考其他靚仔怎樣打扮。That's all!要知道,廣告界的各路人馬,都是時裝品牌的忠實擁躉。除了時裝界本身,沒有人比我們更信奉 You are what you wear這套永恒真理。廣告人,尤其是未結婚的,大都未「上車」。不是我們買不起,只是我們寧願多買一套 Dior Homme,都不願供樓而已。 電影開場,見到飾演聖羅蘭、氣質跟本尊有九分相似的 Pierre Niney,身穿錦衣華服,飛快地說著法語,我不得不承認,他真的好吸引、好靚仔。再看一看現場女觀眾的表情,我更肯定自己沒有錯。要知道,我對靚仔,有極嚴格的要求。但我都要承認,他是靚仔中的靚仔。 靚仔有四個境界。一、chok,但唔靚仔。這類人,旺角招牌跌下來,起碼砸中十來個,不贅了。二、chok,但靚仔。劉德華是表表者。他演的角色,就算多坎坷,靚仔樣卻是 50年不變的。我尊重有堅持的人,不過我肯定你不是我杯茶。三、唔 chok,但靚仔。 我心目中,張國榮就是這種境界。你不會見到「哥哥」刻意維持自己的靚仔形象,但偏偏,他的靚仔,卻自自然然流露出來。四、Wait,還有比哥哥更高、更靚仔的境界?是的。最高境界,是靚仔之餘,帶點脆弱。飾演聖羅蘭的 Pierre Niney,或者是 30年前

在《Another Country》飾演 Tommy Judd的 Colin Firth,就是人辦。他們全都是年輕,卻脆弱,彷彿一陣風就會把他吹走。但他的眼神,卻是倔強之餘帶點憂鬱。他的俊美,恍如古希臘中的美男子一樣。最重要的,是這種俊美,只會是短暫,待他們成長後,就蕩然無存。不信?自己在 google image search 輸入Colin Firth+Another Country ,再比對他在《皇上無話兒》的樣子,你就會明白。因為短暫,所以美麗。 聖羅蘭年少時,除了靚仔,才華橫溢擋也擋不住。才華橫溢這四個字,真是活靈活現,才華不但多,還要多到滿瀉,用在聖羅蘭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他 19歲時,已在國際羊毛局的時裝設計比賽中打敗現任 Chanel創作總監、人稱「老佛爺」的 Karl Lagerfeld,贏得全場第一。同年,他獲 Christian Dior賞識,擔任其助手。聖羅蘭 21歲時,Christian Dior急病去世,他臨危受命,擔任 Christian Dior的首度設計師。The rest is history。 成功的男人背後,都總有另一位男人。聖羅蘭背後的男人,就是Pierre Bergé,亦是這套戲的焦點所在。聖羅蘭雖然在時裝界上大放異彩,不過私生活卻問題多多。聖羅蘭曾酗酒、濫藥、情緒病、甚至被Dior公司出賣,不過 Pierre Bergé一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他甚至鼓勵聖羅蘭創立自己的品牌,並替他打理公司的日常業務,讓他可以專心創作。可以說,沒有 Pierre

Bergé,就沒有現在的聖羅蘭。可惜我對兩個男人的愛情故事,沒有太大興趣。但身為大師的忠實擁躉,見到一襲襲經典美服在銀幕前翩翩起舞,確是賞心樂事。以一套聖羅蘭回顧展及廣告雜誌而論,電影《聖羅蘭》還是相當不錯。 完場時,見到有一對情侶,衣著平庸的女朋友跟衣著更平庸的男朋友講:「個男主角係幾靚仔,不過套戲好悶囉,都唔知佢講乜。」男朋友搶答:「係囉,都叫咗你睇《美國隊長 2》,你又唔聽!」女朋友沒理會,繼續講:「不過啲衫又真係幾靚嘅。BB啊,不如我哋等陣上淘寶睇吓 YSL啲衫啊?」聖羅蘭生前講過,dressing is a way of life,我信。

Mr. Grey靚仔四境「廣告人,尤其是未結婚的,大都未『上車』。不是我們買不起,只是我們寧願多買一套Dior Homme,都不願供樓而已。」

"Clothes make the man. Naked people have little or no influence on society." —Mark Twain

1. 大師剛成為 Dior的首席設計師,設計的春裝已驚為天人,並為風雨飄搖的 Dior打下強心針。

2. 聖羅蘭的 Mondrian系列,啟發自Piet Mondrian 的 Composition 系列,可說是把 Neoplasticism 和時裝 crossover的第一人。

3. 一代經典 Le Smoking,開創女裝tuxedo的先河。

1 3

2

有圖有真相,Pierre Niney扮演聖羅蘭,確是形神俱似。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Page 31: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片名:《聖羅蘭》導演: Jail Lespert監製: Pierre Niney, Guillaume

Gallienne, Charlotte Le Bon片長: 106分鐘

同場加映

入場看電影《聖羅蘭》只有一個原因:睇靚仔。別誤會,我是一個比青馬大

橋更筆直的男子漢。睇靚仔,純粹是參考其他靚仔怎樣打扮。That's all!要知道,廣告界的各路人馬,都是時裝品牌的忠實擁躉。除了時裝界本身,沒有人比我們更信奉 You are what you wear這套永恒真理。廣告人,尤其是未結婚的,大都未「上車」。不是我們買不起,只是我們寧願多買一套 Dior Homme,都不願供樓而已。 電影開場,見到飾演聖羅蘭、氣質跟本尊有九分相似的 Pierre Niney,身穿錦衣華服,飛快地說著法語,我不得不承認,他真的好吸引、好靚仔。再看一看現場女觀眾的表情,我更肯定自己沒有錯。要知道,我對靚仔,有極嚴格的要求。但我都要承認,他是靚仔中的靚仔。 靚仔有四個境界。一、chok,但唔靚仔。這類人,旺角招牌跌下來,起碼砸中十來個,不贅了。二、chok,但靚仔。劉德華是表表者。他演的角色,就算多坎坷,靚仔樣卻是 50年不變的。我尊重有堅持的人,不過我肯定你不是我杯茶。三、唔 chok,但靚仔。 我心目中,張國榮就是這種境界。你不會見到「哥哥」刻意維持自己的靚仔形象,但偏偏,他的靚仔,卻自自然然流露出來。四、Wait,還有比哥哥更高、更靚仔的境界?是的。最高境界,是靚仔之餘,帶點脆弱。飾演聖羅蘭的 Pierre Niney,或者是 30年前

在《Another Country》飾演 Tommy Judd的 Colin Firth,就是人辦。他們全都是年輕,卻脆弱,彷彿一陣風就會把他吹走。但他的眼神,卻是倔強之餘帶點憂鬱。他的俊美,恍如古希臘中的美男子一樣。最重要的,是這種俊美,只會是短暫,待他們成長後,就蕩然無存。不信?自己在 google image search 輸入Colin Firth+Another Country ,再比對他在《皇上無話兒》的樣子,你就會明白。因為短暫,所以美麗。 聖羅蘭年少時,除了靚仔,才華橫溢擋也擋不住。才華橫溢這四個字,真是活靈活現,才華不但多,還要多到滿瀉,用在聖羅蘭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他 19歲時,已在國際羊毛局的時裝設計比賽中打敗現任 Chanel創作總監、人稱「老佛爺」的 Karl Lagerfeld,贏得全場第一。同年,他獲 Christian Dior賞識,擔任其助手。聖羅蘭 21歲時,Christian Dior急病去世,他臨危受命,擔任 Christian Dior的首度設計師。The rest is history。 成功的男人背後,都總有另一位男人。聖羅蘭背後的男人,就是Pierre Bergé,亦是這套戲的焦點所在。聖羅蘭雖然在時裝界上大放異彩,不過私生活卻問題多多。聖羅蘭曾酗酒、濫藥、情緒病、甚至被Dior公司出賣,不過 Pierre Bergé一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他甚至鼓勵聖羅蘭創立自己的品牌,並替他打理公司的日常業務,讓他可以專心創作。可以說,沒有 Pierre

Bergé,就沒有現在的聖羅蘭。可惜我對兩個男人的愛情故事,沒有太大興趣。但身為大師的忠實擁躉,見到一襲襲經典美服在銀幕前翩翩起舞,確是賞心樂事。以一套聖羅蘭回顧展及廣告雜誌而論,電影《聖羅蘭》還是相當不錯。 完場時,見到有一對情侶,衣著平庸的女朋友跟衣著更平庸的男朋友講:「個男主角係幾靚仔,不過套戲好悶囉,都唔知佢講乜。」男朋友搶答:「係囉,都叫咗你睇《美國隊長 2》,你又唔聽!」女朋友沒理會,繼續講:「不過啲衫又真係幾靚嘅。BB啊,不如我哋等陣上淘寶睇吓 YSL啲衫啊?」聖羅蘭生前講過,dressing is a way of life,我信。

Mr. Grey靚仔四境「廣告人,尤其是未結婚的,大都未『上車』。不是我們買不起,只是我們寧願多買一套Dior Homme,都不願供樓而已。」

"Clothes make the man. Naked people have little or no influence on society." —Mark Twain

1. 大師剛成為 Dior的首席設計師,設計的春裝已驚為天人,並為風雨飄搖的 Dior打下強心針。

2. 聖羅蘭的 Mondrian系列,啟發自Piet Mondrian 的 Composition 系列,可說是把 Neoplasticism 和時裝 crossover的第一人。

3. 一代經典 Le Smoking,開創女裝tuxedo的先河。

1 3

2

有圖有真相,Pierre Niney扮演聖羅蘭,確是形神俱似。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130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Page 32: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讀c

rossover

Richard Clayderman的法式風情原名 Philippe Pagès的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以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紅遍全球,

唱片銷量超過一億。

作者Pagès

原名 Philippe Pagès的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以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紅遍全球,唱片銷量超過一億。

記得廿幾年前,有一次返大陸探親,親戚有一部彩電,那個年頭的大陸,

家有彩電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親戚當然第一時間給我們開眼界。熒光幕上,只見一個身穿淺藍色西裝的金髮俊男,一本正經在彈琴,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法國輕音樂鋼琴大師、人稱「浪漫王子」的Richard Clayderman。 那 時 我 當然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他在彈甚麼,只覺得好好聽,心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像他這樣瀟灑就好了。後來才知道,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代琴童,十居其九都受他影響;學琴,是為了彈《夢中的婚禮》,將來風靡萬千少女。

Richard未出道前,跟你我一樣,都受正統的鋼琴訓練,後來被唱片公司相中,登台演出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大受歡迎,之後再推出多首金曲,包括《Lyphard Melody》、《A Comme Amour》等,彈到街知巷聞。整個 80、90年代,Richard的風頭一時無兩,除了他的個人魅力,唱片公司的商業眼光也應記一功,當中國還是遍地牛屎之時,即安排他訪華,大賺「人仔」,這也是我在那部光宗耀祖彩電中看到他的原因。

雖然 Richard粉絲無數,對他嗤之以鼻的人也為數不少。最常見的理

由是膚淺 ── 樂曲無內涵、技巧無變化、演繹無深度。我奇怪,一個「三無」鋼琴家,竟然可以風靡全球?畢竟,無做過研究就無發言權。樂曲有無內涵,視乎閣下用甚麼標準來衡量,拿貝多芬的交響曲跟莫扎特的比較,後者當然不夠 「內涵」,但馬勒迷可能會說,樂聖的大作也「不外如是」。別忘記,Richard是玩輕音樂,我想知道,在同行裡,誰比他更有「內涵」?至於技巧無變化,倒是真的,即使按輕音樂的標準,和弦部分也略嫌簡陋,難怪我認識的鋼琴老師中,沒一個會建議學生彈Richard的歌。

演繹的問題比較複雜。批評者無疑是以偏概全,但 Richard都有責任,尤其早期的錄音室作品,像學生彈練習曲,非常刻板,但如果你聽過他的音樂會,就會發現其風格截然不同,彷彿另一個人:如歌的造句,妙用搶板(rubato),加上

聽完《Dolannes Melodie》,你會相信Richard有本事令「鋼琴唱歌」。

《Eternal Romantic: The Latest Richard Clayderman Piano Collections》

Page 33: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332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閱讀c

rossover

Richard Clayderman的法式風情原名 Philippe Pagès的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以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紅遍全球,

唱片銷量超過一億。

作者Pagès

原名 Philippe Pagès的法國著名輕音樂鋼琴家 Richard Clayderman,以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紅遍全球,唱片銷量超過一億。

記得廿幾年前,有一次返大陸探親,親戚有一部彩電,那個年頭的大陸,

家有彩電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親戚當然第一時間給我們開眼界。熒光幕上,只見一個身穿淺藍色西裝的金髮俊男,一本正經在彈琴,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法國輕音樂鋼琴大師、人稱「浪漫王子」的Richard Clayderman。 那 時 我 當然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他在彈甚麼,只覺得好好聽,心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像他這樣瀟灑就好了。後來才知道,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代琴童,十居其九都受他影響;學琴,是為了彈《夢中的婚禮》,將來風靡萬千少女。

Richard未出道前,跟你我一樣,都受正統的鋼琴訓練,後來被唱片公司相中,登台演出一曲《Ballade pour Adeline》,大受歡迎,之後再推出多首金曲,包括《Lyphard Melody》、《A Comme Amour》等,彈到街知巷聞。整個 80、90年代,Richard的風頭一時無兩,除了他的個人魅力,唱片公司的商業眼光也應記一功,當中國還是遍地牛屎之時,即安排他訪華,大賺「人仔」,這也是我在那部光宗耀祖彩電中看到他的原因。

雖然 Richard粉絲無數,對他嗤之以鼻的人也為數不少。最常見的理

由是膚淺 ── 樂曲無內涵、技巧無變化、演繹無深度。我奇怪,一個「三無」鋼琴家,竟然可以風靡全球?畢竟,無做過研究就無發言權。樂曲有無內涵,視乎閣下用甚麼標準來衡量,拿貝多芬的交響曲跟莫扎特的比較,後者當然不夠 「內涵」,但馬勒迷可能會說,樂聖的大作也「不外如是」。別忘記,Richard是玩輕音樂,我想知道,在同行裡,誰比他更有「內涵」?至於技巧無變化,倒是真的,即使按輕音樂的標準,和弦部分也略嫌簡陋,難怪我認識的鋼琴老師中,沒一個會建議學生彈Richard的歌。

演繹的問題比較複雜。批評者無疑是以偏概全,但 Richard都有責任,尤其早期的錄音室作品,像學生彈練習曲,非常刻板,但如果你聽過他的音樂會,就會發現其風格截然不同,彷彿另一個人:如歌的造句,妙用搶板(rubato),加上

聽完《Dolannes Melodie》,你會相信Richard有本事令「鋼琴唱歌」。

《Eternal Romantic: The Latest Richard Clayderman Piano Collections》

Page 34: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53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謝毅書蟲,主修歷史,副修心理,自修經濟,愛音樂,好軍事;以文會友,自得其樂;人生無所求,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

說書人

何謂輕音樂?

輕音樂源於 20世紀初,因為錄音普及,創造了一個大眾市場,音樂開始平民化,流行曲應運而生,同時也有一種介乎古典與流行之間的音樂,格調比流行曲高,但又不及古典音樂之嚴肅,是為輕音樂。

輕音樂有原創,也有改編自世界名曲,結構簡單,旋律優美,容易聽,又名 Easy Listening。演奏形式多元化,有樂隊,如 Mantovani、Paul Mauriat 和 James Last;有鋼琴,如 Richard 和 Raúl di Blasio;有小提琴,如André Rieu;也有唱歌的,如 Sarah Brightman 和 IL Divo。其餘像 Secret Garden、久石讓等,也可歸為輕音樂之列。

即興而有節制的裝飾音(太多會喧賓奪主 ── 主旋律),讓感情自然流露,令人如癡如醉。但奇怪的是,Richard 出道至今逾 30 年,只有一張現場錄音(91 年英國Mayflower Theatre 實況)的 DVD在市面流通。一般人只聽他的早期錄音,難免得出「演繹無深度」的印象。

慶幸近年來,Richard的現場風格開始見於錄音室,特別是日本版,例如 07年,日本 JVC Victor為慶祝Richard出道 30周年,推出了一張紀念專輯《A Thousand Winds》,舊曲新唱,也有部分新作,那首《Ballade pour Adeline》, 是 91

年的現場版以來最精緻的演繹。《Dolannes Melodie》更無法挑剔,聽完後,你會相信 Richard有本事令「鋼琴唱歌」。

音樂史上,法國有一項重大的貢獻(即使談不上偉大),即「印象樂派」,跟同期的畫風一樣,特點是朦朦朧朧,疑幻疑真。無獨有偶,Richard的偶像之一,正是德布西,也就是印象樂派的掌門人。明白這一點,有助了解 Richard的演奏特色。德布西的觸鍵有過人之處,把手指當畫筆,彈出最豐富的音色。繪畫的光與影,用琴聲來表達,是另一個境界。Richard的觸鍵一如偶像,細膩多變,例如改編自李斯特的《Liebestraum》,他把多個八度拆開來彈,再透過踏瓣,把高低音重新融和,營造如夢似幻的音色效果(《On TV:VICP-60177》)。

演繹是一門學問,越高深的藝術,演繹的變化就越大。輕音樂是「下欄貨」,難登大雅之堂,但經Richard之手,馬上提升了一個層次,就像 19世紀的沙龍音樂,原

本只供貴族女子在宴會上彈奏娛賓,格調不高,但在蕭邦手上則變成永恒的經典,萬世流芳。當然,論內涵,Richard跟蕭邦差天共地,論觸鍵,也不及德布西之精妙,但玩區區的輕音樂是綽綽有餘了。

要欣賞 Richard 的風采,最好是聽現場,他每年都會去世界各地表演,中國是必經之地,幾年前我就在深圳聽了,雖然伴奏是「播碟」,也總算滿足了我的心願。退而求其次,聽較近期的錄音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上述的《On TV》和《A Thousand Winds》外,他的《Tango Passion》和《101 Gypsy Soloists》都非常精采,但事先聲明,他的彈法絕不正宗,而是結合了法式浪漫風情,激情而不失典雅,或許有人會嫌「未

夠喉」,但鹹魚青菜,各有所好,表演藝術最吸引人之處,正是無限的可能性。

 去年,英國的 Decca 唱片公司替 Richard 出 了 一 張 全 新 專 輯《Romantique》,聲稱「暌違十年」,當然是騙人,但考慮到之前幾張專輯都是日本版,不計網購,只限國內發售,這個「大話」也不是全錯。內容包括古典名曲,也有著名電影配樂、音樂劇選段和百聽不厭的流行金曲,這種大雜燴式製作,驚喜欠奉,演繹尚可,但不是最高水平。

本刊是書評集,我當然會為大家介紹一本「書」── Richard 最新出版的琴譜。一如唱片,他的琴譜最喜歡玩「新瓶舊酒」,難得今次有四首新曲,全部來自《Romantique》, 分 別 是 《Someone Like You》、《You Raise Me Up》、《Schindler's List》和《Nessun Dorma》。彈厭了《夢中的婚禮》?這本「書」適合你,大家一起練吧。

演繹是一門學問,越高深的藝術,演繹的變化就越大。

Page 35: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3534 閱刊 Read Monthly • MAY 2014

謝毅書蟲,主修歷史,副修心理,自修經濟,愛音樂,好軍事;以文會友,自得其樂;人生無所求,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

說書人

何謂輕音樂?

輕音樂源於 20世紀初,因為錄音普及,創造了一個大眾市場,音樂開始平民化,流行曲應運而生,同時也有一種介乎古典與流行之間的音樂,格調比流行曲高,但又不及古典音樂之嚴肅,是為輕音樂。

輕音樂有原創,也有改編自世界名曲,結構簡單,旋律優美,容易聽,又名 Easy Listening。演奏形式多元化,有樂隊,如 Mantovani、Paul Mauriat 和 James Last;有鋼琴,如 Richard 和 Raúl di Blasio;有小提琴,如André Rieu;也有唱歌的,如 Sarah Brightman 和 IL Divo。其餘像 Secret Garden、久石讓等,也可歸為輕音樂之列。

即興而有節制的裝飾音(太多會喧賓奪主 ── 主旋律),讓感情自然流露,令人如癡如醉。但奇怪的是,Richard 出道至今逾 30 年,只有一張現場錄音(91 年英國Mayflower Theatre實況)的 DVD在市面流通。一般人只聽他的早期錄音,難免得出「演繹無深度」的印象。

慶幸近年來,Richard的現場風格開始見於錄音室,特別是日本版,例如 07年,日本 JVC Victor為慶祝Richard出道 30周年,推出了一張紀念專輯《A Thousand Winds》,舊曲新唱,也有部分新作,那首《Ballade pour Adeline》, 是 91

年的現場版以來最精緻的演繹。《Dolannes Melodie》更無法挑剔,聽完後,你會相信 Richard有本事令「鋼琴唱歌」。

音樂史上,法國有一項重大的貢獻(即使談不上偉大),即「印象樂派」,跟同期的畫風一樣,特點是朦朦朧朧,疑幻疑真。無獨有偶,Richard的偶像之一,正是德布西,也就是印象樂派的掌門人。明白這一點,有助了解 Richard的演奏特色。德布西的觸鍵有過人之處,把手指當畫筆,彈出最豐富的音色。繪畫的光與影,用琴聲來表達,是另一個境界。Richard的觸鍵一如偶像,細膩多變,例如改編自李斯特的《Liebestraum》,他把多個八度拆開來彈,再透過踏瓣,把高低音重新融和,營造如夢似幻的音色效果(《On TV:VICP-60177》)。

演繹是一門學問,越高深的藝術,演繹的變化就越大。輕音樂是「下欄貨」,難登大雅之堂,但經Richard之手,馬上提升了一個層次,就像 19世紀的沙龍音樂,原

本只供貴族女子在宴會上彈奏娛賓,格調不高,但在蕭邦手上則變成永恒的經典,萬世流芳。當然,論內涵,Richard跟蕭邦差天共地,論觸鍵,也不及德布西之精妙,但玩區區的輕音樂是綽綽有餘了。

要欣賞 Richard 的風采,最好是聽現場,他每年都會去世界各地表演,中國是必經之地,幾年前我就在深圳聽了,雖然伴奏是「播碟」,也總算滿足了我的心願。退而求其次,聽較近期的錄音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上述的《On TV》和《A Thousand Winds》外,他的《Tango Passion》和《101 Gypsy Soloists》都非常精采,但事先聲明,他的彈法絕不正宗,而是結合了法式浪漫風情,激情而不失典雅,或許有人會嫌「未

夠喉」,但鹹魚青菜,各有所好,表演藝術最吸引人之處,正是無限的可能性。

 去年,英國的 Decca 唱片公司替 Richard 出 了 一 張 全 新 專 輯《Romantique》,聲稱「暌違十年」,當然是騙人,但考慮到之前幾張專輯都是日本版,不計網購,只限國內發售,這個「大話」也不是全錯。內容包括古典名曲,也有著名電影配樂、音樂劇選段和百聽不厭的流行金曲,這種大雜燴式製作,驚喜欠奉,演繹尚可,但不是最高水平。

本刊是書評集,我當然會為大家介紹一本「書」── Richard 最新出版的琴譜。一如唱片,他的琴譜最喜歡玩「新瓶舊酒」,難得今次有四首新曲,全部來自《Romantique》, 分 別 是 《Someone Like You》、《You Raise Me Up》、《Schindler's List》和《Nessun Dorma》。彈厭了《夢中的婚禮》?這本「書」適合你,大家一起練吧。

演繹是一門學問,越高深的藝術,演繹的變化就越大。

Page 36: Read Monthly Issue 5 l 《 閱刊》2014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