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5
Ming Pao Monthly 明月.2015 年 8 月 劉麗榮 在巴爾扎克看來,十九世紀 的巴黎街道具有類似人性的 特質:某些街道聲名狼藉, 某些街道體面正派,還有一 些年輕的街道,人們尚未對 其形成道德性的判斷。這種 心理地理學的說法,放在二 十一世紀初的蒙馬特,依然 適用。 明月.2015 年 3 月 使 沿 沿 西 西 穿 西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Sep-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Ï H )] / hñ ^ G 7¾ $Ð ì ¥ N ¼ UØ / p] S )] 6È a¯ H Nß 9+ ¸ 4 IÃ.¨

萬花筒

Mi ng

Pa oMon thl y

明月.2015年8月

劉麗榮

市井巴黎

在巴爾扎克看來,十九世紀

的巴黎街道具有類似人性的

特質:某些街道聲名狼藉,

某些街道體面正派,還有一

些年輕的街道,人們尚未對

其形成道德性的判斷。這種

心理地理學的說法,放在二

十一世紀初的蒙馬特,依然

適用。

明月.2015年3月

在巴黎訪學的日子,我就住

在蒙馬特高地一幢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

代的老式公寓裏。與巴黎五區、六區、七區

和十六區那些規劃齊整、舒展大氣的街區相比,位

於十八區的蒙馬特很市井。彎彎曲曲的街巷,依山而建

的住宅,各種小店散布其間,到了晚上,燈紅酒綠,人潮湧

動。周末,走過古老的勒皮克街的露天市場,到處都是鮮花蔬

果,人們坐在街邊小店窄窄的椅子上,悠閒地享受着美食和咖

啡,燦爛的陽光,傾斜的街道,讓人想起︽摘星奇緣︾和︽天使

愛美麗︾中溫暖明媚的城市風景。

蒙馬特是巴黎市內的一座小山丘,聖心教堂坐落在一百三十

米高的丘頂。通往聖心有多種路徑,或是搭乘斜行升降車,或是

選擇教堂前方寬闊平整的景觀階梯。此外,還有許多幽靜的、不

知名的小路。子夜時分,沿着槐花舖地的僻靜山道上山,到達聖

心前的開闊地帶,整座巴黎就在腳下了。

巴黎是一座適合行走的城市。從艾菲爾鐵塔沿着塞納河岸逆

流而上,經過亞歷山大三世橋、榮軍院、奧賽博物館、法蘭西學

院、羅浮宮、古監獄,可以到達西岱島的巴黎聖母院;黃昏時

分,從羅浮宮出發,穿過樂麗宮,迎着夕陽,一路西行,經過橘

1

Page 2: 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Ï H )] / hñ ^ G 7¾ $Ð ì ¥ N ¼ UØ / p] S )] 6È a¯ H Nß 9+ ¸ 4 IÃ.¨

萬花筒

園美術館、協和廣場,沿着香榭麗舍大道繼續前行,

經過愛麗舍宮和大小皇宮,就是凱旋門,遠遠地,可

以看到拉德芳斯新區的新凱旋門。在巴黎街頭漫步,

不經意間,會看到蒙馬特高地上那幢通體潔白的穹頂

建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夜晚,當射燈點亮時,聖

心綻放出空靈的白色,漂浮在橘色的城市天際線上。

蒙馬特的宗教與文化氣息

在法文中,蒙馬特是

﹁殉道者山﹂的諧音。早期

的天主教徒,把山上廢棄的採石場作為避難所。高盧

│羅馬時代,巴黎的天主教徒遭到迫害,主教聖丹尼

被當眾斬首。蒙馬特作為巴黎城市主保聖人的殉道之

處,成為歐洲天主教的聖地之一。普法戰爭結束後,

巴黎公社在蒙馬特宣告成立。在左翼工人與君主派軍

隊的對壘中,政府軍的兩位將軍被處決,成為右翼保

守勢力的殉道者。巴黎公社後來遭到鎮壓,委員瓦爾

蘭被捕之後,在蒙馬特高地上被槍殺。至此,巴黎的

左派在蒙馬特也有了自己的殉道者。

聖心教堂在一片爭議聲中破土動工。反對者認

為,在巴黎的制高點建造一座天主教的紀念性建築,

是對法國大革命和現代性原則的一種反動。但是,君

主派與天主教徒組成的強大聯盟確保了聖心堂的修

建。一戰之後,歐洲大部分國家最終實現了從君主立

憲到共和政體的轉變。一九一九年,聖心堂舉行落成

典禮,作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同時也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巴爾扎克看來,十九世紀的巴黎街道具有類似人性的特質:某些

街道聲名狼藉,某些街道體面正派,還有一些年輕的街道,人們尚未對

其形成道德性的判斷。這種心理地理學的說法,放在二十一世紀初的蒙

馬特,依然適用。從位於半山的住所出發,向山下走,從皮嘉勒廣場到

白色廣場,是巴黎夜生活放縱不羈的歡樂場;往山上走,從阿貝斯地鐵

站到聖心旁的小丘廣場,樸素的街巷中散落着許多個性化的店舖,或喧

鬧或清幽,浪漫而閒適。在蒙馬特,比鄰而居的兩條街道性格各異,卻

可以做到互不相擾,各得其所。先後步入電影史的紅磨坊歌舞廳和天使

愛美麗的咖啡館,不過幾步之遙,演繹的卻是迥異的人生。

在一八五九年併入巴黎城區之前,蒙馬特的鄉村生活富足而平靜。

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一八三〇年的七月革命,一八四八年的二月

蒙馬特高地彎彎曲曲的街巷與依山而建的住宅。(作者提供)

2

Page 3: 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Ï H )] / hñ ^ G 7¾ $Ð ì ¥ N ¼ UØ / p] S )] 6È a¯ H Nß 9+ ¸ 4 IÃ.¨

萬花筒

Mi ng

Pa oMon thl y

明月.2015年8月

革命,三次革命的血雨腥風在蒙馬特並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十九世紀

中葉,奧斯曼的巴黎舊城改造工程,使巴黎市中心的生活變得更為昂

貴,大量工人移居蒙馬特,有名望的家庭也開始在這裏定居。自由的生

活氣息同樣吸引了眾多藝術家,雷諾瓦、梵谷、勞特雷克、布拉克、莫

迪里亞尼都曾經在蒙馬特生活。一幢形似塞納河上洗衣船的半山建築,

使蒙馬特走入了藝術史。在這裏,畢卡索創作了︽阿維尼翁的少女︾,

洗衣船也因此成為

立體主義的誕生之

地。

今天的蒙馬特

街頭,依然瀰漫着

濃厚的藝術氣息。

蒙馬特博物館、達

利博物館和洗衣

船,大都坐落在昔

日的尋常建築裏,

山回路轉,花樹掩

映,全然不需要時

代元素的點綴。聖

心教堂旁邊的小丘

廣場,每天都有許

多畫家在這裏作

畫。幾十歐元一幅

的肖像速寫,談不

上創作,卻是蒙馬特高地不可或缺的標誌性風景。

風和景明的日子,聖心前的廣場和寬闊的台階

上,總是聚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背倚聖心,

面對山下的繁華,或野餐,或閒談,或對酒當歌。蒙

馬特的夜色永遠都不會缺少音樂:美少女組成的弦樂

組合,中年男士的民謠合唱,隨性的吉他彈唱,還有

孤寂悠揚的蘇格蘭民歌。晨光微曦的時候,站在巴黎

的制高點俯瞰這座城市,遊人散去,聖心前的廣場上

一片狼藉,是繁華散盡後的落寞。山下,主城區蒼白

的建築群點綴着星星點點的綠色,沉浸在橘色的萬家

燈火中。

巴黎主城區的城市面貌,是十九世紀中葉巴黎舊

城改造的結果。拿破崙三世和城市規劃師奧斯曼男爵

計劃把巴黎變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奧斯曼用寬闊的

林蔭大道、劇院、紀念性的建築物、公園和花園裝飾

巴黎,使整座城市容光煥發。市區的房租也因此上

漲,原本居住在市中心的普通市民被迫遷移到城市的

邊緣地帶。巴黎市區的貧富差距逐漸表現在地理差別

上。富裕的有產者聚居在城市西部,北部、東部和南

部是工人的聚居區。

同一的城市,迥異的生活

以貧富為標誌的地理差異,在今天巴黎的行政區

劃中依然存在。社會居住空間的裂變往往導致社會經

位於蒙馬特高地山腳下的紅磨坊歌舞廳。從皮嘉勒廣場到白色廣場,是巴黎夜生活放縱不羈的歡樂場。 (作者提供)

3

Page 4: 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Ï H )] / hñ ^ G 7¾ $Ð ì ¥ N ¼ UØ / p] S )] 6È a¯ H Nß 9+ ¸ 4 IÃ.¨

萬花筒

濟空間的隔絕,這一矛盾更多地表現為移民融合的問

題。如今,市郊與市區的空間劃分已經成為法國社會

斷層的象徵。貧困總是與高犯罪率相伴。與主城區的

風雅浪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黎的一些郊區成為被

遺忘的角落,甚至淪為暴力街區。

奧斯曼的城市規劃理想,是

﹁放眼望去、視野開

闊的通衢大道﹂。本雅明認為奧斯曼的真正目的在於

確保巴黎免於內戰。鑑於此前幾次革命街壘巷戰的慘

痛教訓,巴黎的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拓寬街道,消除

未來構築街壘的可能性。但是,在巴黎公社時期,新

的街壘照舊被修建起來,橫貫林蔭大道,比以往更

高、更寬、更堅固。不管初衷如何,得益於奧斯曼的

改造工程,香榭麗舍大道成為巴黎乃至歐洲最宏偉、

最美麗的街道。一年一度的法國國慶閱兵、環法單車

賽的終點衝刺和頒獎儀式,都在這裏舉行。

中學時代喜歡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家裏收

藏了他所有作品的中譯本。訪學的研究所位於巴黎第

十六區,巴爾扎克的故居就在附近。為了躲避債主,

巴爾扎克用管家的名義在塞納河右岸租了一個簡樸的

住所,是個帶有玫瑰花園的低矮小屋。用現代人的眼

光看,該是一種奢侈與浪漫,但當時只是荒僻之所,

遠離人間喜劇的喧囂浮華,奧斯曼改造巴黎的宏偉計

劃也沒有關照到這裏。巴爾扎克的工作室只有一桌一

椅,一個咖啡壺和一個茶壺,窗外是一片寧靜的青葱

色彩。除此之外,想像不出一個作家還需要什麼。

巴爾扎克與雨果差不多是同時代。巴爾扎克在窮困潦倒中寫作︽人

間喜劇︾時,雨果正住在孚日廣場的豪宅裏創作︽悲慘世界︾。巴爾扎

克英年早逝,雨果在亂世中安享天年,以八十三歲的高齡離世,死後充

滿榮耀地進入先賢祠,和伏爾泰、盧梭在一起。巴爾扎克被葬在貝爾拉

雪茲神父公墓,和莫里哀、王爾德一起經歷巴黎的風霜雨雪。

藝術巴黎

雨果的豪宅,坐落在瑪黑區的孚日廣場,高大寬敞的房間,充滿了

作家本人的中國風設計。塞納河右岸的瑪黑區,位於共和廣場和巴士底

獄之間,是巴黎最古老也是最時尚的街區:炫酷的酒吧和餐館、租金高

昂的風格化公寓、時尚前衛的品牌店舖、美味溫馨的蛋糕店和熟食

店︙︙瑪黑區原是巴黎城外的一片沼澤地,十四世紀隨着巴黎城牆的拓

寬,被納入城區。十七世紀,這裏一度是巴黎貴族的聚居地,建造了許

多別墅和城市宮殿。法國大革命之後,貴族遭到驅逐,瑪黑區逐漸走向

衰落。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對十九世紀的瑪黑區進行了描述:那裏

聚集了吉普賽人、沉淪的學生、迷惘的僧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還有

來自各國的遊蕩者,白天乞討,晚上偷盜。瑪黑區也因此在奧斯曼的舊

城改造中倖免於難。

漫步瑪黑區,常常會看到頭戴小圓帽的猶太人。瑪黑區擁有法國最

大的猶太人聚居區,其中,薔薇街是巴黎猶太人生活的縮影,那裏的餐

館、肉店、麵包店都有大拉比頒發的合乎教規的食品證書。下班之後,

常常不辭辛苦,從十六區轉車到隸屬於三區和四區的瑪黑區,只為了享

用巴黎最美味的法拉費三明治,一種用鷹嘴豆泥和調味料混合而成的中

4

Page 5: p]homepage.fudan.edu.cn/liulirong/files/2011/11/paris... · 2015. 7. 28. · CW Aú ¼ ¸ / p] Ê)] $Ï H )] / hñ ^ G 7¾ $Ð ì ¥ N ¼ UØ / p] S )] 6È a¯ H Nß 9+ ¸ 4 IÃ.¨

萬花筒

Mi ng

Pa oMon thl y

明月.2015年8月

東料理。薔薇街有許多法拉費店,有一家是全巴黎最好的,小店門前總

是排着長龍。堂食的座位有限,食客大都選擇外賣,一份只要五歐元。

在薔薇街附近的街巷,總能看見舉着法拉費在石板路上四處遊蕩的各國

食客。地

鐵是巴黎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地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

史,四通八達

的地下交通網

絡,為市民提

供了便捷、高

障。巴黎的地

鐵站並不追求

現代與奢華的

裝修,每個車

站都有自己的

特色。主城區

的許多線路依

然沿用老式車

廂,在寒冷的

冬日和炎熱的

夏日堅守着自

己的歷史。最

早建造的八十

六個地鐵出入

口,統一採用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風格,古樸的綠色、

流動的線條、輕盈優雅的玻璃和鋼架結構,成為巴黎

獨特的風景。

巴黎地鐵是音樂家的天下。在地鐵站演奏的都是

有執照的樂師,擁有固定的領地。黃昏時分經過協和

廣場,常常會看到一個彈奏琵琶的中國女人。她已經

不再年輕,乾淨的短髮,清瘦靦腆,面對匆匆而過的

遊客,多少有些心不在焉。在凱旋門站有一個來自南

美的排簫組合,悠揚動人的旋律,極具穿透力。研究

所位於托卡德羅侯爵車站,早晨經過一號出口,會看

到一位小提琴手,演奏時總是面向一個開滿向日葵的

燈箱廣告,背向地鐵通道的人流,就那樣一心一意沉

浸在自我中。兩個月過去了,常常擔心那個燈箱廣告

會在某一天被換成面目猙獰的圖景。誰知道呢?也許

會換作一大片薰衣草地。

在巴黎,最愜意的時光,莫過於夏日的早晨,找

一家簡樸的小咖啡館,面向街道,坐在露天的咖啡座

上。陽光暖暖的,看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過客:不同

的膚色,不同的髮型,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表情,不

同的色彩,來自不同的街區,又去往不同的街區,每

個人都各懷心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

︵作者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

德國波恩大學哲學博士。︶

小丘廣場的畫師。幾十歐元一幅的肖像速寫,談不上創作,卻是蒙馬特高地不可或缺的標誌性風景。 (作者提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