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7
用建築翻轉一座城市 原廣司

Upload: jimmy-hsu

Post on 01-Feb-2016

2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huiyo house

TRANSCRIPT

Page 1: original

用建築翻轉一座城市 原廣司

Page 2: original

2 3

原廣司與Iso及Kuro,並列1960年

代日本三大最有前途的年輕建築

師,迄今已成為日本建築界一代

宗師,包括日本商業建築設計權

威隈研吾、設計北京建外SOHO

的山本理顯,以及在中東和東南

亞以學校建築著稱的小嶋一浩,

都出自其門下。

Page 3: original

4 5

另一方面,原廣司的作品雖然能夠讓人

置身在遠至地球外的想像空間中,卻又

同時充滿了人性關懷與實用取向。他曾

經率領學生走訪研究世界50餘個國家的

聚落,將歷史和每一地本土文化的精

髓,轉化為現代化的思維,在人們在走

向科技爆炸帶來的無限感與速度感之

中,仍然走在一脈相承的路上,如同握

有指南針般地篤定、自信與充實。

原廣司的聚落研究精髓,透過「原見

築」的誕生,為台灣住宅建築建立了新

一代的價值觀。其一,他認為理想的建

築方式是讓生活完全浸入自然裡,然而

在現代文明朝向垂直發展的集合住宅

裡,他以極具創意的手法,為大樓裡的

每一戶打造了可種植大樹、既位於戶外

又能保有隱私的私家花園,以及儘可能

地為住宅創造愈長的周邊,製造愈多的

與陽光、空氣、水接觸的機會,為台灣

的住宅建築開啟了新的視野與居家體

驗。

原廣司新價值之一:

自然才是住宅空間的主角

「對建築而言什麼是可能的?」在住宅

建築上,原廣司從不停止探尋新的表

現。他認為,建築既是文化的表現,而

「我和鄰居的連結等同我看地球另一頭

的連結」;於是,他曾經旅行超過地球

兩圈半的距離,踏查歐洲、非洲、中南

美、印度、中東等聚落,並嘗試以理性

的解析,透過田野調查找到能轉變現代

主義建築的原理。

他在建築生涯中,持續發展出許多膾炙

人口的建築理論與觀點,如空間文法、

離散論、住居集合論、樣相建築論,以

及「地球外建築」 (E.T.A,Extra Terrestrial

Architecture)等等,使得他在建築領域

享有「哲學家」的高度與美譽。

無論是京都JR車站,或是梅田天空之

城,甚至是未完成的橫跨在東京車站上

空的空中都市「Mid-air City」、邊長500

公尺足以提供10萬人生活的立方體都市

「500m×500m×500m」計畫、甚至以

月球為活動據點的「地球外建築」等,

不僅流露出原廣司超越自我的想像力,

同時也凸顯了他那形塑城市複合體的偉

大構想、勇氣、膽識與高超能力。

原廣司去年1月在德國阿亨大學(RWTH,

Aachen)演講時提到他的幾個理論,如

Discrete:個體分離、Traversing:空間連

結、Floating or Cloud:漂浮、覆蓋,以

及Flow:流動。而他仍持續研究數學理

論:Vector Field:向量空間,為建築領

域不斷地揭示新的思維和創意層次。

在月亮蓋房子,建築的無限可能,盡在原廣司手眼之間。

Page 4: original

6 7

south

north外觀手繪草圖

court_west

west

court_west

north

Page 5: original

8 9

light

光是自然的象徵,尤其要特別注意光的反射,讓光的無限變幻反應在建築上。

Page 6: original

10 11

TREES AND BIRDS 樹木與鳥

原見築親近樹木與鳥 突出樹木和鳥的存在 回家的綠洲意向精神

「原見築」不尋常的平面,表達了大師對生活不凡的見解。「沒有花園的住宅,就不

像是一個家。」原廣司認為住宅的「周邊」應該越長越好,它代表著與自然的接觸面

也越多。

於是,原廣司讓每個L型單元都包含一個挑高兩層樓陽台─在外,陽台錯落的結構關

係,展現數學般的次序感;在內,這個空間是每個家的生活核心:花園。也因此「原

見築」3米多的住宅空間,外頭的樹卻可以長到約6米高,客廳、房間與院子彼此融

合,空間內外自由流動,樹下有椅也可隨興逗留;陽台外的格柵結構不僅能引導視線

看見都市公園,又能避免對向鄰居干擾,讓住宅在簇群之中保有隱私,卻又充滿開放

感。

Page 7: original

極簡的光影跳脫了複雜的數理運算架構,以簡單的有機形體,創造人性思維空間的最

大寬容,極簡要返璞歸真,讓人與物體存於自然環境中,人的想法、及情緒的沉澱,

讓一切從原點出發,無論以何種形體的展現,極簡是餘白了,餘白不做設定,亦是表

現對於生活觀點的思維,從無色彩的光與影找到提昇的價值,而極簡主義的情感是相

當豐富。

光影,時間對話

12 13

Page 8: original

14 15

south

Page 9: original

16 17

其二,在聚落行為中,相當重視家庭與

鄰里概念,原廣司的研究深深地影響了

「原見築」的協力建築師張景堯以及室

內設計師陸希傑,打造出台灣少見的、

具有主動性的居家空間-主動凝聚家庭

關係,打破因隔間造成的疏離。如果書

房及臥房的動線是開放的,孩子們就不

會「被關在房間裡」,也不會培育出所

謂的宅男宅女,對家庭與社會的發展更

健康、更具開放力。

由於基地前有兩個公園斜對,在圍合的

建築中,原廣司以減法概念在後棟設計

ㄧ大開口,開口偏向一邊,打開一個斜

面的視角,讓斜對面的兩個公園可以貫

穿中庭,成為一個綠色的軸線。為了讓

每一個住宅單元都能接受南向的陽光,

原廣司打破台灣建築傳統的路徑安排,

將一般集中於中央的電梯反轉,使平面

中間留空,讓不同層次的風景與光線得

以進入,一個歡迎風、陽光與雨水的中

庭。

而棟與棟間則是以橋樑結構搭接,在外

形成「回」字造型,在內則是頂樓兩戶

的大陽台;那建築的入口則是保留了非

常大的退縮,成為一片可共享的森林,

讓回家的時候穿過綠意覆蓋的街、再進

開放的院,如穿過一片寧靜的公園。

原廣司新價值之二:具有主動性的都會文明住宅

Page 10: original

18 19

penthouse原廣司新價值之三:私人住宅出發,回歸上層社區意識

其三,社區是住宅的延伸,也是社區在現代聚落的精神層次上的中心場域。地面層及

屋頂層的公共空間,以綠和水的天然元素,同時做為私領域與公領域相互延伸,以及

相互區隔的介質。對聚落內居民而言,以綠和水舖陳的地面層,是一個孩子們可以放

心玩耍、大人們可以彼此交流凝聚社區意識的場所,對社區外而言則是一個無形的心

理界線,取代了高的圍牆和厚重的大門,在適當的距離之中,仍能營造親和的感受。

在「原見築」中,他認為住宅的精神性確實存在,甚至在東京或新竹這樣的都市更需

要被強調。他拿掉建築圍牆,透過水池來界定內外,中庭除了水和硬鋪面沒有其他,

而這片留白塑造出某種社區的意識,這實質的空間設計提昇到精神向度的設計,參與

合作的台灣建築師張景堯說:「這棟建築很簡單,但卻具有某種抽象的力量。 」

當建築能夠讓人們由實質的空間設計感受到獨特的精神向度,原廣司由私人住宅出

發,回歸上層社區意識,此種獨特的社區認同感,不但形成聚落居民的一種榮耀,同

時能夠在新竹,這個以科技人為主要組成份子的矽谷城市,消弭科技與無國界帶來的

疏離感,重新拉回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並打開更寬廣的生命境界。

Page 11: original

20 21

gate

volume study

Page 12: original

22 23

少一點裝飾以生活觀點的引導,

設計居家門,使與其環境周圍融為一體。

door

louverscreen

Page 13: original

24 25

原見築建築團隊見證日籍原廣司的親力親為,對於每一項

設計的風格與施工的過程,予以細節般地重視,如陽台隔

柵,實際尺寸放樣超過三次,一再求好心切,反覆溝通,

只為了達到對建築與生活的品質理想。

Page 14: original

26 27

Page 15: original

「我不要過不是生活的生活,因為生活太貴了」大衛‧梭羅 願意選擇、追求一種原

始、純樸與自然的生命印象。生活是一場旅行,思考的記號,熟悉的記憶,關於季

節、鄉愁、愛情與孩子的遊戲....樹的存在,藏著大自然生命力的奧秘,喚醒了對樹的美

麗回憶。一本累積生命厚度的能量,對大自然而言,一百年,是個美麗的夏天,一棟

想透了的建築;一座 自然能量新住宅。

早安,遇見樹

28 29

Page 16: original

30 31

以簡潔的垂直、水平、線條、開窗方式建構都會住宅,形塑建築輕盈感及陽光穿透性,中庭水池廣場, 一進入門廳轉為安靜再轉入放鬆的情緒,樹隱的生活場景、動與靜、亮與折的燈光,交錯著幻想空間;

Page 17: original

32 33

樹籬簇擁生活部屋 微氣候靜謐水花園

「惠友 原見築」基地約750坪,懂得謙讓退

縮近16米,融街廓綠化的景觀設計,以簡

潔的垂直、水平、線條、開窗方式建構都

會住宅,形塑建築輕盈感及陽光穿透性,

中庭水池廣場,一進入門廳轉為安靜再轉

入放鬆的情緒,樹隱的生活場景、動與

靜、亮與折的燈光,交錯著幻想空間;

同時藉由餘白格放的中庭廣場,以通透似

迴廊連結,建立人與人間的情感,並將公

共享用的設施,規劃為禮賓門廳、會議交

誼廳、健身房及兼具影視、兒童遊戲室等

多功能室等,同時又經過可對話的牆,每

每在不同角度,形塑建築輕盈感及陽光穿

透性,呈現不同層次的細緻紋理。

Page 18: original

34 35

樹舞般錯層的新視界 「樹與屋」立體陽光盒

原廣司教我們從一棵植樹開始理解建築,設計了宛如樹舞般錯層的「樹與屋」的立體

陽光盒子,從室內空間及平台能看見約6米的大樹,讓都市人也能保有一份與大自然相

處的寧靜與和諧。

自由尺度的平面空間遊走,不再拘泥在一個軸線沒有變化,從內而外,呈現的是大自

然相處的寧靜與和諧,每一空間延伸,樹舞般錯層秩序的視覺,集合在私有的「樹與

屋」的演藝細節精神,精裝新自適空間,立體陽光盒子,也豐實居家的內涵。

HEIGHT AND DIMENSIONS 高度與尺度

空中可以遊走散步 根據尺寸 將建築設計成 錯置的視覺畫面

Page 19: original

36 37

自由尺度的平面空間遊走, 不再拘泥在一個軸線沒有變化,

從內而外,呈現的是大自然相處的寧靜與和諧,

Page 20: original

38 39

每一空間延伸

樹舞般錯層秩序的視覺

集合在私有的「樹與屋」的演藝細節精神

精裝新自適空間

立體陽光盒子

也豐實居家的內涵

LANDSCAPE 風景 原見築的住家風景 展現社區聚落的願望與倫理關係

Page 21: original

40 41

跳動的色調,柔和的系統櫥櫃、吧台與空間對比演出⋯空間單純劃分為開放與私密空

間,運用材質、色彩豐富空間與空間的層次與光影變化,藉由開闊的視野所呈現不同

的層次。生活,因為設計而美好,機能,與點、線、面的美感,完美融合,美學與生

活品味的提升,引領生活不斷地向前⋯寧靜中,探見家的從容氣度。

美好。有為設計

Page 22: original

42 43

健身吐納 動態能量

設計的本意不以多樣取勝,完全以舒壓為設施的

生活主題,踏車機、登步機、跑步機、肌肉鍛鍊

機俱全,簡潔的空間陳設,讓主人可以放鬆心

情,運動身心吐納熱力。

為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圖1~5展示之公共空間與設備等3D圖面,部份無償二次工程增設美化,買方知悉同意無異議。圖 1

Page 23: original

44 45

交誼會議 鄰里聚會

樹淘、月色、影人,隨著四季更迭,倚窗設計的交誼廳,向

自然綠意借景,窗景就是一幅畫,在濃郁詩意的境地,回家

後可先在此稍作休憩,無論是想沉潛心念,或迎接朋友先泡

壺茶淺飲深談,自是一番清麗天地,光影流動間,展開悠閒

自在人際互動。

圖 3

親子心靈 能量基地

從孩子的影視設計,解放童年的想像力,可規劃

創意的兒童學習區,搭配樂高遊戲屋、玩積木益

智遊戲,陪孩子一起穿越時空走廊,在安全又有

趣的環境裡學習群體生活。

圖 2

Page 24: original

46 47

書卷沙龍 閱讀詩篇

資訊一日千里,一處沈靜的閱覽雅宴,引進最新

的雜誌書刊,提供如「誠品」書店般的讀書閱覽

氛圍,一方觀想、優然的吸取知識,用深層的人

文內涵,找回心靈深處最美的進昇課程。

圖 5

會客休閒 多功能室

一個舒壓的品味場域,利用綠籬軸線與落地玻璃穿透,形成室內空間與戶外庭園相互

輝映的風景,是設計大師對空間的巧妙展演,兼具商務、會議、休閒、餐飲、宴客等

功能於一體,兼具社交性與隱私性,行雲流水的空間饗宴。

圖 4

Page 25: original

48 49

工作群相

Page 26: original

50 51

住宅有風景 風景中有社會 社會裡有大自然的願望

Page 27: original

個案名稱 惠友原見築

座落位置 新竹縣竹北市高鐵特區

建築高度 59.2M(地下2層 地上14層)

基地面積 約750坪

建築座向 坐北朝南

銷售坪數 55 - 95坪 52席

投資興建 惠友建築團隊

綜合規劃 黃才丕.惠友建設

建築設計 原廣司.Atelier Φ建築研究所

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

公設展演 張景堯建築師

結構技師 大彥工程顧問

景觀設計 原廣司.張景堯

概念空間 陸希傑 CJ studio

創意整合 黃暉晴 天朵藝識

美術設計 張惠雯

裝置展演 陳玫珮 VIVIDESIGN

影像創作 馬慶鐘 Ma Studio、大川大立數位影音

攝影記錄 劉慶隆、張克智、Marc Gerritsen、黃暉晴、吳瑞哲、張惠雯

透視工程 鼎鴻影像設計

日文翻譯 傅敏雄、方薇雅

廣告策劃 王志遠.一研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