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观察 南阳 17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02/17/hnrb20150402b017c_print.pdf ·...

1
特写镜头 卧龙学子:袖纳七分灵性 胸藏三分王气 统筹 李宜鹏 李铮 责任编辑 李晓舒 HENAN DAILY 17 2015 4 2 星期四 地方观察 · 南阳 书记院长 为我做简历 用人单位的朋友们: 你们好! 植根南都帝乡钟灵毓秀沃土, 汲吮四圣故里物华天宝底蕴。被誉 为“小清华”的南阳理工学院,虽然 年轻,但如朝暾初生,生机无限,培 养出的“万千诸葛”,正形成耀眼茅 庐的生动局面。 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仅“能吃 苦、上手快”,而且“能力强、素质 高、留得住”,他们很多已在珠三 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唐)等地 就业,受到较高的社会赞誉。这是 因为: 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紧盯市场需求,瞄准地方 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行 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契合度 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应用型技 术人才。 培养出的学生能力过硬。把学 校搬到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与美 国通用电气、德国博世、中国长城计 算机公司等共建多个国内最先进的 实验室,与多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 班,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 位需求之间的距离。学校鼓励学生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在全国性 各类大赛中,我校学子摘金夺银,捷 报频传。 就业服务工作是最大的民 生。学校对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 工程,从学生入学伊始就介入他们 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全程 化就业教育,让毕业生“能就业,会 就业,好就业”。学校同时注重抓 就业市场和基地建设,与产业园 区、产业集聚区、电商园区和人力 资源公司等合作,为大量毕业生找 到心仪单位。 在这里,我向用人单位郑重推 荐:选择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是用 人单位的明智选择,选择南阳理工 学院毕业生,也会是用人单位的无 悔选择。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刘建 2015年3月31日 2011年学校获批 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 培 养 单 位 ,2015 年 第一批14位工程硕士 研究生全部获得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 2014 年 2 月 26 日,成功获批建立河 南省博士后研发基 地。 2013 年、2014 年 学校获国家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共 54 项,在全国 600 余所新升本科院校中 排名第一。 文化部民族民间 文艺发展中心“中原 曲艺研究基地”、河南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究基地、南阳发展战 略研究院等学术科研 平台。 毕业的狂欢季,更是就业的攻坚季。 丰富的简历里,闪耀着莘莘学子们四年大学的奋斗时光,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正与史上最严峻的就业进行博弈。 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老师,我们特别策划“书记院长为我做简历”专题,让南阳5所学校“掌门人”站出来推介他们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也给毕业生一个尽情挥洒才智的舞台。 南阳自古多英才,南阳高校更是孕育人才的摇篮。南阳师范学院,作为豫西南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综合型老牌名校,“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卧龙学子光芒 四射;被誉为“小清华”的南阳理工学院,虽然年轻,但如朝暾初生,生机无限,高薪就业在这里不是事儿;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医圣仲景故里“唯一”一所医学高校, “仲景学子”品牌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军工标准锻造出备受赞誉的精品学子;从邓州市卫生学校走出来的“邓州护 士”,小城市读书大城市就业,已成为全国著名特色职教品牌、河南省著名服务品牌。 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惟愿各方“伯乐”,通过我们为您提供的“人才菜单”,抱得“英才”归。 ●名字 卧龙学子 ●毕业院校 南阳师范学院 ●特色专业 生物科学、化学2个国家级特色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省级特 色专业。 ●个人荣誉 在2014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 验暨作品大赛中荣获创意作品单元大 学组冠军;在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 中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并列荣 获“团体优胜奖”。 永远座无虚席的图书馆,阳子 湖畔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操场小树 林里流利的绕口令……在南阳师范 学院的校园里,眼前闪现的总是同 学们匆忙的身影,他们说大学生的 青春应该留下奋斗的印记,他们说 青出于蓝更要胜于蓝…… 卧龙学子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 “创新。”今年大三的杨阳回答 这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在 去年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 作品大赛中,她和物理与电子工程 学院的同学李阳、刘秋歌共同设计 的“全智能节能灯系统”,荣获创意 作品单元大学组全国总冠军。“在 准备比赛的最后一周时间里,指导 老师与我们一同奋战在实验室里, 从早晨 8 点到晚上 12 点,一个个创 意被拿出,紧接着又被新的创意推 翻……”杨阳说,我们从大一开始就 参加电子培训班,几位老师给我们 培训,要求我们不断打破头脑中的 框框,创新的种子从那一刻起就被 种在了心中。 “笃行。”这不仅是崔云泽对自 己的评价,“上手快、上镜落落大方 不胆怯。”这是山东淄博电视台对她 的评价。作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的大三学生,崔云泽回忆说,自己从 一年级开始就参加学校的各种岗位 对接课程培训,当时主修的是播音 主持,增加了很多“上镜”和现场采 访的机会,至如今已具备扎实的“基 本功”。 “自强。”袁瑞祥的总结同样来 自于自身经历。 2006 年毕业于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他,目前已是 宇龙实业集团的一名高管。他说, 作为一位农家子弟,从大三开始在 外兼职赚学费,而且还是学生干部, 担任校报的编辑记者,每期都拿奖 学金,被同学们笑称“励志哥”。 “敢拼。”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毕 业生刘云杰说,大二那年,一位优秀 学长付强回母校做了一次演讲,他 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一无所有到 在深圳开办公司的心路历程,“当时 很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们下定 决心,将来也要拼出个样子来。”如 今的刘云杰已毕业 8 年,他创办了 深圳市鸿韬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 己的外贸团队、电商平台,成为电子 香烟行业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博爱。”历史文化学院江雨佳 用镜头记录革命老区百位爹娘的微 笑,她用“礼品换鞭炮”呼吁身边的 同学低碳过年、抵制雾霾……江雨 佳已被评为 2014 “感动中原”十大 年度人物,在她的带领下,去年成立 的“雨佳爱心服务队”,目前已拥有 200 多名成员,他们利用周末和节 假日,为养老院的老人们解闷,陪伴 退伍军人,为特教学校的孩子们送 去节日的礼物……江雨佳说,“爱如 雪球,会越滚越大。” “博学求是、笃行自强”。地处 帝乡南阳这个文化钟灵的城市,卧 龙学子的精神积淀,早已与这片土 地渊深的文化传承血脉相连,作为 豫西南综合型老牌名校的学生,一 位毕业多年的校友这样评价,“袖纳 七分灵性,胸藏三分王气”。 尊敬的用人单位: 南阳师院是豫西南唯一具有硕 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 科高校,也是河南省第二批转型发 展试点高校。 近年来,学校围绕特色鲜明的地 方性、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 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特别是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 需求,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应用性 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动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 求为导向,在“做精做优”教师教育 专业同时,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 的应用型专业,先后增设了土木工 程、信息工程、制药工程、物联网、文 化传媒等应用型专业。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 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探索和 完善“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 竞赛,搭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平台,加 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与北京尚观 科技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办“嵌 入式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与镇平 县共建珠宝玉雕学院,与中科遥感 集团共建空间技术学院等,以校企 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实践和创新能 力培养。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与服 务体系,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 力。首先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诚 信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 意识、创业能力和诚信品质;其次是 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在全国率先开 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 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基地,促进 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融合。 我们诚邀各用人单位与学校建 立人才资源合作关系! 我们坚信,“卧龙学子”一定会 在您提供的工作岗位上牢记责任、 不辱使命,共创辉煌!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黄荣杰 2015年3月31日 简历 简历 ACMTopcoder 等十余个工作室 内,从早晨 8 时到晚上 11 时,同学们埋 头研发, 80%的课余时间都在这里度 过;在创业孵化园内,学生们开办的创 意公司绝对够“潮”,校外企业主动跑 来对接合作……这就是努力研发、敢 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南工学子,他 们身上迸发出来的别样气质,被誉为 “当代大学生青春正能量”。 “有人说当代大学生非主流、 慵懒、不进取,我要说‘no’。在南 阳理工学院,每天早晨不到 6 时, 同学们就自觉跑到工作室忙编程、 做项目……”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工 程学院大三学生杜森说,大二下学 期,他便开始为企业做项目,一开始 是简单编程,现在已经可以根据市 场需求,为用户“私人订制”设计图, 开发出令他们惊喜的项目。 “高年级学长自发给低年级学 弟上课,每周一次,多少年来存留下 来的感人事迹,被传为佳话。”计算 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李杰 说,大一学生军训后的第一个国庆 节,就是师兄给他们“魔鬼式”讲授 C 语言的集训周, 7 天时间让他们掌 握了全部基础知识,心中从此种下 自信的种子,创新火苗愈烧愈烈。 “大学不能只为谈一场恋爱,不 能只为玩几个游戏,大学不是让你 来浪费青春的,你需要为未来负 责。”软件学院大三学生祁亚东说, 入学招新时,学长的话一直是他不 断进取的动力。去年 8 月和其他 4 位合伙人顺利通过答辩,入驻学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创办了数 亿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但实现 了网店和实体店同步运行,而且还 有专门的配送团队,让同城客户 “即时性消费”的梦想成为现实。 “有人说,南工学子大二就开始 ‘就业’,说的就是我们为企业做项 目,广泛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但赚 了外快,还为自己增加了高薪就业 天平上的砝码。” 2014 届毕业生丁 国强说。丁国强就职于国内最大的 CDN 网络运营公司,年薪 22 万多 元,作为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他的成 功并非偶然,“课程基础好,算法能 力强,代码能力较高,有互联网公司 的实习经验和做项目经验……”谈 起丁国强突破重围高薪就业,丁国 强的班主任老师这样阐释。 南阳理工学院学子还有一个知 名的金字招牌,那就是大学生编外 雷锋营,他们说:“我们做的好事,就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在这里,有 1+1 爱心热线、爱心加气站、失物招 领服务站……学校 16 个教学院的 编外雷锋连,定期到各自的爱心联 系单位,让正能量永续流传。 2011年,学校被批 准为河南省2000年以 来升本高校中唯一一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 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2年获“中原经 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 2013年获批国家 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 育基地。 2014年被确定为 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 试点高校。 在全省同类高校 中,学校取得了十多项 “第一”。如第一个在同 批升本院校中提前 3 年 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第一个和美国微软公司 共建重点实验室,第一 个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共建自动化系统实验 室,第一个和德国博世 公司共建汽车诊断实训 中心,第一个和中国长 城计算机公司共建云计 算实验室,第一个获建 院士工作站…… ●名字 南工学子 ●毕业院校 南阳理工学院 ●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 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软件 工程、中医学。 ●个人荣誉 学生荣获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 一等奖 25 项、二等奖 45 项、三等奖 28 项,省级奖励200多项。在ACM国际 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中获铜奖 7项,是河南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 南阳观察记者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王铁红 郭海玉 南阳观察记者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罗新宇 王亚迪 写在前面的话 河南高校首个校企共建“云计算”实验室 南阳师院西子湖畔 扫二维码可观看学校视频 扫二维码可观看学校视频 推荐信 特写镜头 南工学子: “就业”从大二开始 推荐信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Ju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地方观察 南阳 17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02/17/HNRB20150402B017C_Print.pdf · 就业服务工作是最大的民 生。学校对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 工程,从学生入学伊始就介入他们

特写镜头 卧龙学子:袖纳七分灵性 胸藏三分王气

●● ●● ●●

统筹 李宜鹏 李 铮 责任编辑 李晓舒HENAN DAILY 172015年 4月 2日 星期四地方观察·南阳

书记院长为我做简历

用人单位的朋友们:你们好!植根南都帝乡钟灵毓秀沃土,

汲吮四圣故里物华天宝底蕴。被誉为“小清华”的南阳理工学院,虽然年轻,但如朝暾初生,生机无限,培养出的“万千诸葛”,正形成耀眼茅庐的生动局面。

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仅“能吃苦、上手快”,而且“能力强、素质高、留得住”,他们很多已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唐)等地

就业,受到较高的社会赞誉。这是因为:

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盯市场需求,瞄准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行业,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契合度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出的学生能力过硬。把学校搬到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博世、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等共建多个国内最先进的

实验室,与多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班,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在全国性各类大赛中,我校学子摘金夺银,捷报频传。

就 业 服 务 工 作 是 最 大 的 民生。学校对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从学生入学伊始就介入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教育,让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好就业”。学校同时注重抓

就 业 市 场 和 基 地 建 设 ,与 产 业 园区、产业集聚区、电商园区和人力资源公司等合作,为大量毕业生找到心仪单位。

在这里,我向用人单位郑重推荐:选择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明智选择,选择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也会是用人单位的无悔选择。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刘建2015年3月31日

2011 年学校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 养 单 位 ,2015 年第一批 14 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全部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2014 年 2 月 26日 ,成 功 获 批 建 立 河南 省 博 士 后 研 发 基地。

2013 年 、2014 年学 校 获 国 家 自 然 科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目共 54 项,在全国 600余所新升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 艺 发 展 中 心“ 中 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基 地 、南 阳 发 展 战略研究院等学术科研平台。

毕业的狂欢季,更是就业的攻坚季。丰富的简历里,闪耀着莘莘学子们四年大学的奋斗时光,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正与史上最严峻的就业进行博弈。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老师,我们特别策划“书记院长为我做简历”专题,让南阳5所学校“掌门人”站出来推介他们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也给毕业生一个尽情挥洒才智的舞台。南阳自古多英才,南阳高校更是孕育人才的摇篮。南阳师范学院,作为豫西南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综合型老牌名校,“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卧龙学子光芒

四射;被誉为“小清华”的南阳理工学院,虽然年轻,但如朝暾初生,生机无限,高薪就业在这里不是事儿;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医圣仲景故里“唯一”一所医学高校,“仲景学子”品牌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军工标准锻造出备受赞誉的精品学子;从邓州市卫生学校走出来的“邓州护士”,小城市读书大城市就业,已成为全国著名特色职教品牌、河南省著名服务品牌。

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惟愿各方“伯乐”,通过我们为您提供的“人才菜单”,抱得“英才”归。

●名字

卧龙学子

●毕业院校

南阳师范学院

●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化学 2 个国家级特色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10 个省级特色专业。

●个人荣誉在 2014 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

验暨作品大赛中荣获创意作品单元大学组冠军;在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中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并列荣获“团体优胜奖”。

永远座无虚席的图书馆,阳子湖畔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操场小树林里流利的绕口令……在南阳师范学院的校园里,眼前闪现的总是同学们匆忙的身影,他们说大学生的青春应该留下奋斗的印记,他们说青出于蓝更要胜于蓝……

卧龙学子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

“创新。”今年大三的杨阳回答这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在去年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她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同学李阳、刘秋歌共同设计的“全智能节能灯系统”,荣获创意作品单元大学组全国总冠军。“在

准备比赛的最后一周时间里,指导老师与我们一同奋战在实验室里,从早晨 8 点到晚上 12 点,一个个创意被拿出,紧接着又被新的创意推翻……”杨阳说,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参加电子培训班,几位老师给我们培训,要求我们不断打破头脑中的框框,创新的种子从那一刻起就被种在了心中。

“笃行。”这不仅是崔云泽对自己的评价,“上手快、上镜落落大方不胆怯。”这是山东淄博电视台对她的评价。作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大三学生,崔云泽回忆说,自己从一年级开始就参加学校的各种岗位对接课程培训,当时主修的是播音主持,增加了很多“上镜”和现场采访的机会,至如今已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自强。”袁瑞祥的总结同样来自于自身经历。2006 年毕业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他,目前已是宇龙实业集团的一名高管。他说,作为一位农家子弟,从大三开始在外兼职赚学费,而且还是学生干部,担任校报的编辑记者,每期都拿奖学金,被同学们笑称“励志哥”。

“敢拼。”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刘云杰说,大二那年,一位优秀学长付强回母校做了一次演讲,他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一无所有到在深圳开办公司的心路历程,“当时很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们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拼出个样子来。”如今的刘云杰已毕业 8 年,他创办了深圳市鸿韬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外贸团队、电商平台,成为电子香烟行业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博爱。”历史文化学院江雨佳用镜头记录革命老区百位爹娘的微笑,她用“礼品换鞭炮”呼吁身边的同学低碳过年、抵制雾霾……江雨佳已被评为 2014“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在她的带领下,去年成立的“雨佳爱心服务队”,目前已拥有200 多名成员,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为养老院的老人们解闷,陪伴退伍军人,为特教学校的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礼物……江雨佳说,“爱如雪球,会越滚越大。”

“博学求是、笃行自强”。地处帝乡南阳这个文化钟灵的城市,卧龙学子的精神积淀,早已与这片土地渊深的文化传承血脉相连,作为豫西南综合型老牌名校的学生,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这样评价,“袖纳七分灵性,胸藏三分王气”。

尊敬的用人单位:南阳师院是豫西南唯一具有硕

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河南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近年来,学校围绕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特别是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同时,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专业,先后增设了土木工程、信息工程、制药工程、物联网、文化传媒等应用型专业。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探索和完善“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搭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平台,加

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与北京尚观科技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办“嵌入式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与镇平县共建珠宝玉雕学院,与中科遥感集团共建空间技术学院等,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 体 系 ,提 高 学 生 的 职 场 适 应 能力。首先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诚信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诚信品质;其次是

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基地,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融合。

我们诚邀各用人单位与学校建立人才资源合作关系!

我们坚信,“卧龙学子”一定会在您提供的工作岗位上牢记责任、不辱使命,共创辉煌!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黄荣杰2015年3月31日

简 历

简 历ACM、Topcoder等十余个工作室

内,从早晨8时到晚上11时,同学们埋头研发,80%的课余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在创业孵化园内,学生们开办的创意公司绝对够“潮”,校外企业主动跑来对接合作……这就是努力研发、敢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南工学子,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别样气质,被誉为

“当代大学生青春正能量”。“有人说当代大学生非主流、

慵懒、不进取,我要说‘no’。在南阳理工学院,每天早晨不到 6 时,同学们就自觉跑到工作室忙编程、

做项目……”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杜森说,大二下学期,他便开始为企业做项目,一开始是简单编程,现在已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用户“私人订制”设计图,开发出令他们惊喜的项目。

“高年级学长自发给低年级学弟上课,每周一次,多少年来存留下来的感人事迹,被传为佳话。”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李杰说,大一学生军训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就是师兄给他们“魔鬼式”讲授C 语言的集训周,7 天时间让他们掌握了全部基础知识,心中从此种下自信的种子,创新火苗愈烧愈烈。

“大学不能只为谈一场恋爱,不

能只为玩几个游戏,大学不是让你来 浪 费 青 春 的 ,你 需 要 为 未 来 负责。”软件学院大三学生祁亚东说,入学招新时,学长的话一直是他不断进取的动力。去年 8 月和其他 4位合伙人顺利通过答辩,入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创办了数亿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但实现了网店和实体店同步运行,而且还有 专 门 的 配 送 团 队 ,让 同 城 客 户

“即时性消费”的梦想成为现实。“有人说,南工学子大二就开始

‘就业’,说的就是我们为企业做项目,广泛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不但赚了外快,还为自己增加了高薪就业天平上的砝码。”2014 届毕业生丁

国强说。丁国强就职于国内最大的CDN 网络运营公司,年薪 22 万多元,作为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课程基础好,算法能力强,代码能力较高,有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验和做项目经验……”谈起丁国强突破重围高薪就业,丁国强的班主任老师这样阐释。

南阳理工学院学子还有一个知名的金字招牌,那就是大学生编外雷锋营,他们说:“我们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在这里,有1+1 爱心热线、爱心加气站、失物招领服务站……学校 16 个教学院的编外雷锋连,定期到各自的爱心联系单位,让正能量永续流传。

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河南省 2000 年以来升本高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2年获“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

2013 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14 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学校取得了十多项

“第一”。如第一个在同批升本院校中提前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一个和美国微软公司共建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第一个和德国博世公司共建汽车诊断实训中心,第一个和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共建云计算实验室,第一个获建院士工作站……

●名字

南工学子

●毕业院校

南阳理工学院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中医学。

●个人荣誉学生荣获全国特等奖 2 项,全国

一等奖 25 项、二等奖 45 项、三等奖 28项,省级奖励 200 多项。在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中获铜奖7项,是河南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

□南阳观察记者 李 铮 刁良梓本报通讯员 王铁红 郭海玉

□南阳观察记者 李 铮 刁良梓本报通讯员 罗新宇 王亚迪

写在前面的话

河南高校首个校企共建“云计算”实验室

南阳师院西子湖畔

扫二维码可观看学校视频

扫二维码可观看学校视频

推荐信

特写镜头 南工学子:“就业”从大二开始

推荐信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