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列印圖紋再現性變數之研究 -...

19
數位列印圖紋再現性變數之研究 陳永輝 1 、周中興 2 、李憲霖 3* 、孫貴康 2 、林政松 2 1 中央印製廠總經理室 2 中央印製廠技術研究發展室 3 中央印製廠管制科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2156789 ext.134 摘要 在多元化社會,以電腦採數位列印方式輸出個人化印刷品已極為普遍,另受科技進步,電腦彩色 複製技術與自動化引進,印刷製作流程已隨時代而改變,尤其在少量多樣化市場需求下,致印刷品上 影像呈現方式已與昔日不同。 通常鑑定熟悉有價證券或重要證明文件真偽,可檢視比對各項防偽特徵,惟對日常接觸之一般印 刷品,或在有價證券、重要證明文件上以數位列印方式之文字與圖片等,則經常僅能藉與標準樣張進 行細微差異比對方式來判定。 然而,市面上數位列印設備種類繁多,列印原理與影像生成方式不盡相同,自然列印出來的效果 也有所差異。在實務上發現,即使係同一廠牌、同一型號之列印輸出設備,甚至同一台列印設備,如 果列印時設定條件不一樣,則所列印出來之影像於細微處,如網點排列位置與分佈組合方式等亦不相 同,此將造成鑑定上之困擾。 一般鑑定印刷文件前要先取得標準樣張,惟若每張標準樣張外觀有些微不同;或當要以數位列印 方式模擬證物時,若因列印環境無法完全控制而產生影像細微差異等,皆影響鑑定結果。本報告首先 探討常用數位列印方式,再選擇一標準圖檔,以同一電腦與列印輸出設備,採不同條件與設定下逐項 列印輸出,檢視影像細微處,並分別進行細微比對,分析其差異點,最後對從事鑑識工作者或擬規劃 採數位列印方式製作安全文件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數位列印、網點、印刷品、安全文件、有價證券、鑑定 B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數位列印圖紋再現性變數之研究

    陳永輝 1、周中興 2、李憲霖 3*、孫貴康 2、林政松 2

    1 中央印製廠總經理室

    2 中央印製廠技術研究發展室 3 中央印製廠管制科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2156789 ext.134

    摘要

    在多元化社會,以電腦採數位列印方式輸出個人化印刷品已極為普遍,另受科技進步,電腦彩色

    複製技術與自動化引進,印刷製作流程已隨時代而改變,尤其在少量多樣化市場需求下,致印刷品上

    影像呈現方式已與昔日不同。

    通常鑑定熟悉有價證券或重要證明文件真偽,可檢視比對各項防偽特徵,惟對日常接觸之一般印

    刷品,或在有價證券、重要證明文件上以數位列印方式之文字與圖片等,則經常僅能藉與標準樣張進

    行細微差異比對方式來判定。

    然而,市面上數位列印設備種類繁多,列印原理與影像生成方式不盡相同,自然列印出來的效果

    也有所差異。在實務上發現,即使係同一廠牌、同一型號之列印輸出設備,甚至同一台列印設備,如

    果列印時設定條件不一樣,則所列印出來之影像於細微處,如網點排列位置與分佈組合方式等亦不相

    同,此將造成鑑定上之困擾。

    一般鑑定印刷文件前要先取得標準樣張,惟若每張標準樣張外觀有些微不同;或當要以數位列印

    方式模擬證物時,若因列印環境無法完全控制而產生影像細微差異等,皆影響鑑定結果。本報告首先

    探討常用數位列印方式,再選擇一標準圖檔,以同一電腦與列印輸出設備,採不同條件與設定下逐項

    列印輸出,檢視影像細微處,並分別進行細微比對,分析其差異點,最後對從事鑑識工作者或擬規劃

    採數位列印方式製作安全文件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數位列印、網點、印刷品、安全文件、有價證券、鑑定

    B1

  • 油畫上中文簽名字跡筆劃特徵之分析-以李梅樹油畫為例

    劉耀隆 1*、張維敦 2、楊樹煌 3

    1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技士

    2 中央警察大學 鑑識科學學系教授 3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7697399 ext.2474

    摘要

    國內對於油畫拍賣的法令制度尚欠完備,更缺乏可靠的油畫鑑定單位或機構可以提供畫作真偽的

    辨識與認證服務,在這些情況下,司法偵查人員即便發現疑似偽畫的交易,但仍常處於難以偵辦的窘

    境,使偽畫製造與販售等相關犯罪問題,不斷上演,近年來國內油畫市場偽畫爭議事件層出不窮,造

    成藝術創作者及收藏者莫大的損失,嚴重影響文化藝術的創作環境。

    若從問題的根本談起,辨別畫作的真偽是遏止偽畫的第一步,因為無論要設置如何完善的認證制

    度或法令,仍需可信的鑑定或認證作背後的支持,在鑑識領域中,針對畫作上的落款簽名進行筆跡鑑

    定以釐清其真偽,是可行的鑑定方法之ㄧ。原因在於筆跡鑑定具有非破壞性的優勢,可降低珍貴畫作

    在取樣過程中遭受損壞的危險性,另因畫作上之字跡具有原創者的代表性,藉由畫作上落款簽名字跡

    之鑑定可對畫作真偽作出較直接關聯性之結論。

    然油畫上字跡與一般文件上字跡,兩者間因書寫條件不同,是否可能造成不同書寫特徵係亟需釐

    清的,而此不同點是否造成鑑定上的問題,此將影響筆跡鑑定能否運用於油畫真偽辨識。而在文獻研

    究及實務操作中發現,書寫條件之不同,將可能造成筆跡中筆劃細微特徵的改變,因此本文以油畫上

    簽名字跡上筆跡筆劃特徵作為研究的標的,並選擇深具臺灣本土代表性之前輩畫家李梅樹教授之畫作

    上中文簽名中特定文字作為範例,從其字跡之蒐集開始,配合查閱文獻及訪談方式了解各時期、以至

    各畫作創作當下李梅樹書寫簽名之狀態,再分析及歸納李梅樹油畫上中文簽名字跡中特定文字之筆劃

    特徵情形與其平日簽名字跡之不同處。藉由本研究以了解油畫上簽名字跡之筆劃特徵,提供為日後相

    關鑑定人員鑑定油畫時之參考。

    研究分析及歸納出李梅樹於油畫上中文簽名字跡具有穩定性的筆劃特徵,而將油畫上字跡與李梅

    樹平日使用毛筆書寫之簽名字跡進行比較,則發現 2 者簽名字跡之筆畫特徵出現變化,印證書寫工具

    與筆跡特徵型態的表現上具有關聯性。另外在本次研究中亦發現,李梅樹於油畫上簽名時,會在理應

    為連筆書寫處出現斷筆、添筆等書寫型態,且穩定出現某些特定筆劃上,使斷筆、添筆等被視為研判

    是否遭到模仿的觀察項目,此時反而成為李梅樹於油畫上簽名之特殊形態。

    關鍵字:偽造油畫、李梅樹油畫、筆跡鑑定、簽名鑑定、模仿字跡、筆跡特徵

    B2

  • 以實體顯微鏡配合偏光顯微鏡分析布料纖維受外力破壞後之變化

    蕭宇廷 1、2*、孟憲輝 2

    1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

    2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

    *E-mail:[email protected];Tel: 04-23284579

    摘要

    織物纖維在鑑識科學裏常被用來類化作為物證間之關連,可藉由實體顯微鏡可以觀察纖維表面及

    剖面形狀,纖維中的人造合成纖維結構、外型、長度較天然纖維具有一致性,其內的分子聚集態亦包

    括著結晶態及非結晶態,結晶化度通常介於 40%-90%之間,以外力對人造纖維拉伸、破壞可能會改變

    纖維結晶化度、厚度及外觀,這一些細微變化則不易由實體顯微鏡進行觀察,但纖維受力後應力對纖

    維結構、外觀所造成的變化可容易地經由偏光顯微鏡觀察顏色上的差異及形態。

    本實驗分別以手槍槍擊破壞、剪刀剪斷破壞、刀子切斷破壞、起子穿剌破壞、外力拉斷破壞等 5

    種不同的方式造成布料上纖維的斷裂,先以實體顯微鏡觀察布料表面有無產生變化及其他轉移跡證

    後,再細部觀察纖維束、纖維絲末端端點斷裂及捲曲情形,再配合偏光顯微鏡觀察纖維在偏光下厚度、

    結構及外型的變化,由於偏光顯微鏡可以明確地觀察到纖維結構內受到外力影響的區域及形態,本實

    驗以實體顯微鏡配合偏光顯微鏡觀察布料破壞之纖維,可以系統化地分辨上述 5 種外力對布料上纖維

    造成的破壞斷裂情形,這 2 種顯微鏡的配合觀察纖維可供研判造成纖維破壞的工具種類之用。

    關鍵詞:偏光顯微鏡(PLM)、微物鑑識、槍擊孔洞、纖維

    B3

  • 從 LEVA 研習心得,談 Adobe Photoshop CS4 影像處理軟體運用

    翁逸群、尹宏文、蔡坤良*

    法務部調查局鑑識科學處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9112241#3770

    摘要

    法務部調查局主要職掌係基於維護國家安全、維持社會安定與保障全民福祉之準則,執行犯罪

    調查工作。然在犯罪調查過程中,對於使用數位攝錄影機、數位照相機等設備,進行犯罪行為與過程

    蒐證所得之影像證據(人、物件、車輛),因案件需要,必須針對涉案標的與蒐證過程中所拍攝標的

    進行交互比對,亦或因拍攝條件、環境、地形地物、隱密攝錄、人為疏失等因素影響,造成所拍攝的

    影像證物出現模糊失真、畫質不清晰、影像晃動、曝光不足等現象。為有效與已知涉案標的(人、物

    件、車輛)進行比對驗證,強化證據力,需要使用專業影像處理軟體,針對前述影像證物進行影像處

    理或鑑定作為。此外,本局亦受理各地院檢單位囑託,協助偵審中案件相關影像與照片圖檔之影像處

    理及分析鑑定,並因應刑事訴訟法「無罪推定」與「交互詰問」原則,鑑定人員對於影像鑑定結果亟

    需力求證據力之明確,亦須符合未來在法庭上運用之要求,有必要學習先進國家影像鑑識之作法與應

    用。

    藉由赴美國印第安那州「LEVA 數位多媒體證據處理實驗室」研習數位影像鑑識與法庭運用實務

    課程,學習如何運用 Adobe Photoshop CS4 專業影像處理軟體,針對靜態相片與動態影像(攝錄影監

    視器拍攝畫面),從事影像鑑識處理之作法與應用,並引進國外鑑定報告以可攜式文件(pdf)製作之

    方法,強化本局鑑識人員在影像鑑識領域中的專業技能,與未來在法庭上運用技巧,進而提升本局整

    體影像鑑識的能量。

    關鍵字詞:影像鑑識處理、影像比較分析、人貌辨識、法庭運用

    B4

    mailto:[email protected]

  • 氣體動力式槍枝殺傷力判定之實例探討

    陳福振*、林弘杰、姚景岳

    新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

    *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

    我國為槍枝管制國家,槍枝管制對象之一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後半段

    所示:「其他可發射金屬或子彈具有殺傷力之各式槍砲」;上述「殺傷力」之定義源由司法院秘書長函

    釋示:「在最具威力的適當距離,以彈丸可穿入人體皮肉層之動能為基準。」,合先敘明。

    然殺傷力係屬客觀事實,現行實務上對於殺傷力認定之具體數據,主要以日本警察科學研究所

    之研究結果:「彈丸單位面積動能達 20 焦耳/平方公分,則足以穿入人體皮肉層。」為參考,惟該研

    究並未說明完整實驗方法及過程,而事實上要以活體人類皮膚做為殺傷力研究標的,亦顯窒礙難行。

    筆者在一次氣體動力式槍枝鑑定案例中,於實驗室環境下經以動能測試法試射 3 次並完整蒐集

    資料後,嗣於清槍之際意外擊發,造成彈丸穿入左手指皮肉層,計算前槍枝發射彈丸所得 3 次單位面

    積動能依序分為 22、21 及 21 焦耳/平方公分,足證彈丸單位面積動能達 21 焦耳/平方公分,則足以穿

    入人體手指部位皮肉層,為現行實務上殺傷力認定標準,多了一分佐證資料。

    鑑此,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特針對此意外事件辦理預防矯正措施,並修正氣體動力

    式槍枝操作標準書中有關清槍之作為,避免類此事件再度發生。

    關鍵字:殺傷力、皮肉層、預防矯正措施

    B5

  • 擊發後制式彈頭(殼)暨槍枝操作模式類化特徵在涉案槍種判斷之應用與現況

    李正勇、程志強、陳福振、姚景岳、林弘杰*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

    *E-mail: [email protected];Tel:02-80725454ext4214

    摘要

    槍擊案件現場處理,除彈道重建外,另一重要工作即為判斷使用槍種,由於臺灣係屬槍枝管制國

    家,制式槍枝取得不易,遂衍生出許多土(改)造槍枝,而具有殺傷力之空氣槍枝涉嫌傷害或毀損案,

    在近年亦非少數,擊發槍種係屬制式槍枝、土(改)造槍枝或空氣槍枝足以影響後續偵查策略與方向,

    故專案會議中常列為第一偵查要項。惟在偵查工作開始之初,涉嫌人情資以及被害人傷勢等資訊可能

    尚付之闕如,掌握的線索常常僅限於現場彈頭(殼)及監視器片段畫面,鑑識人員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運

    用前揭資訊,提供正確偵辦方向,實為首要任務。

    以往土(改)造手槍擊發制式子彈有許多特徵足資辨別[1],然而不法份子為減低土(改)造手槍卡彈

    等問題,遂不斷精進改造技術,吾人在本轄槍擊案件中發現,前揭特徵對部分土(改)造槍種而言已不

    復存在,包括近年常見仿 Walther P22 型製造之改造手槍,而以制式槍枝裝填口徑相同惟彈殼長度不

    符之制式子彈,亦有前述特徵出現,其出現部位及形成機制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現場勘察人員及槍

    彈鑑識人員在此類槍種判斷上不可不慎,應蒐集更多案件資訊並進行相關詴射實驗,方能做出正確判

    斷。

    土(改)造霰彈槍多擊發制式霰彈,除彈殼撞針洞型態或有差異外,難僅以此特徵判斷係屬制式或

    土(改)造槍枝,而土(改)造霰彈槍受限於製造技術及改造不易之故,以手動幫浦式或半/全自動操作者

    甚為罕見,故現場遺留彈殼與否、監視器畫面擊發間隔秒數、射擊者手部動作等線索必須加以整合。

    在現場未採獲彈頭、殼及被害人傷勢不明之槍擊案件,監視器畫面中射擊者動作及是否有槍口火焰等

    線索可能成為判斷空氣槍枝或火藥動力式槍枝的重要依據。在前述 2 例,必須整合偵查思維加以研判,

    鑑識人員在槍種判斷上,不應僅拘泥於被射物型態及現場彈頭(殼)工具痕跡之分析。

    本文蒐集新北市轄區 96 年至今具代表性之槍擊案件,提供是類案件勘察中槍種辨識之策略應用

    與現況,期能提供國內現場勘察及槍彈鑑識人員參考。

    關鍵字:土(改)造槍枝、制式子彈、手動幫浦式霰彈槍、空氣槍、現場勘察

    B6

  • 現行氣動式槍枝鑑定方法之探討

    陳慧娟

    桃園縣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

    E-mail: [email protected];Tel: 03-3380374

    摘要

    氣動式槍枝係以其彈丸推送之作用力作為區分,合法市售之商業產品-玩具槍枝亦屬氣動式槍

    枝,但由於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規範不夠明確,徒留管理之灰色地帶,並造成陷民於罪之不合理

    情景,輔以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 4條所言「殺傷力」不僅無法用現行法定鑑定方式加以明確確定,

    且現行鑑定書中所提及殺傷力參考資料各有不同實驗標的及結果,徒增司法審判人員斷訟時困擾;基

    於法律為生活事實之規範,應從現實生活實際面著手,配合實際鑑定實務情況,方符法律為社會生活

    事實之展現之要求。透過比較法之方式探討本國現行法令制度及鑑定實務之配合應然面為何,從切合

    實際的制度面下手,落實人民權益之保障。藉由審判實務案例的探討,探究現行作法是否符合人民期

    待。

    關鍵字:氣動式槍枝、鑑定、殺傷力

    B7

  •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法應用於彈頭包衣碎片、槍管及彈孔周圍射擊殘跡之分析

    趙明海 1*、孟憲輝 2

    1 彰化縣警察局鑑識課

    2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

    *E-mail:[email protected];Tel: 04-7619780

    摘要

    現行鑑識人員勘察槍擊現場採證時,主要在尋找槍枝、子彈、彈頭、彈殼等物證,冀望能藉由

    比對彈頭來復線來追查槍枝,進而做到以槍追人之效用。惟現場採得彈頭常嚴重變形或僅餘包衣碎片

    無法比對來復線。使用呈色試驗檢測鉛元素之確認彈孔方法,也可能因無毒底火之使用,造成疑似彈

    孔之誤判。為能得到更完整之槍擊物證鑑定結果,乃進行本研究。

    本研究使用 2 種具不同種類來復線之手槍,射擊 5 種警政署採購、具 NPA 彈底標記之不同年份

    9 公厘手槍子彈及 6 種非 NPA 彈底標記之子彈,使用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分析彈頭包衣碎片、射擊後

    槍管及彈孔周圍之射擊殘跡樣品。發現包衣測得元素銅和鋅之濃度比值(Cu/Zn)可用於排除包衣材料不

    符 NPA 規格之子彈,Cu/Ag 濃度比值有助於區別不同子彈來源。彈孔周圍及槍管樣品測得之底火成

    分 Al 及 Zn 元素濃度與 Cu 元素濃度比值,與包衣樣品測得之元素濃度比值差距,對於研判疑似彈孔

    是否為彈孔及槍枝是否擊發過子彈有助益。警政署較新之 9 公厘手槍子彈規格限定使用無毒底火,由

    4 種不同年份無毒底火警用子彈射擊後,槍管樣品測得之 Ba/Cu 及 Pb/Cu 濃度比值,進行統計分析後

    可擬定判斷 Boxer type 底火是否為無毒底火之研判標準,有助於研判槍枝是否擊發無毒底火子彈及底

    火種類。本研究結果可就槍擊現場之物證鑑定,提供 1 種區別包衣來源、辨識底火種類及確認彈孔之

    實用鑑識方法。

    關鍵字:鑑識科學、槍彈鑑識、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法(ICP-MS)、射擊殘跡、彈頭包衣。

    B8

  • 奈米鑑識-原子力顯微鏡在鑑識科學應用上之初探

    陳軒振 1、陳用佛 1*、林宏旻 2、陳彥甫 2

    1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 奈米鑑識實驗室

    2 台灣布魯克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E-mail: [email protected];Tel:03-3282321-4333

    摘要

    如同 DNA 檢驗技術對於近 50 年生物科技的貢獻,奈米科技對現代科技發展已產生重大的影響。

    而所謂的鑑識科學即應用自然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證物予以鑑定、個化、評估,用以重建犯罪現

    場,提供偵查方向及法院判定刑期參考依據的學問;推及到奈米鑑識來說,便是將奈米材料運用於證

    物分析,或是將常用的奈米分析技術用於證物分析,以建立證物之奈米資料庫。一般常見之奈米技術

    分析儀器包括穿透性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等。其中有關電子顯

    微鏡在鑑識科學上運用之文章已多如繁星,相較下原子力顯微鏡則較為陌生。本篇即利用原子力顯微

    鏡能掃描物體表面奈米程度的優勢,進行墨水中奈米顆粒的分析及玻璃上筆序先後判斷之運用,以期

    未來能推廣至鑑識實務上,在文書鑑識中提供更多檢測判斷之利器。

    關鍵字:奈米科技、原子力顯微鏡、文書鑑識

    B9

  • 數位化錄音對語者鑑定之影響

    詹明華 1、陳弘斌 2、曾宗毅 3*

    1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

    2 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 3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班

    E-mail:[email protected]:Tel: 0956-675011

    摘要

    數位科技不斷地進步,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類比訊號,都必須轉換成數位訊號,以利後續的數位

    化處理或儲存,語音資料也是如此。語音資料經數位化處理後,對語者鑑定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討論。

    語者鑑定依其鑑定內容可分為本文相關(text dependent)與本文無關(text independent)兩種,本文相關鑑

    定的內容為特定的語詞,而本文無關鑑定的內容為不特定的語詞。在本文中,將以本文無關為語音內

    容,並以錄音筆與個人電腦作為語音儲存裝置,針對語音共振峰(formant)進行語者鑑定(speaker

    verification),以探討語音數位化處理後對語者鑑定的影響。

    在本文中,以五個年紀相仿的男生做為實驗對象,每人各以正常速度唸完席慕蓉詩集「七里香」,

    並使用錄音筆與個人電腦音效卡錄製語音,錄音筆的量化位元數為 16,個人電腦音效卡的量化位元

    數為 8。實驗時,輪流以其中一人的語音做為樣本,另外 4 人的語音做為待鑑定。實驗結果顯示,錄

    音筆的語者鑑定錯誤率為 4.72%,個人電腦的語者鑑定錯誤率為 10.21%,為前者的 2.163 倍。因此,

    對於一般數位化語音處理設備,量化位元數對語者鑑定的影響非常大,而且量化位元數愈多,語者鑑

    定錯誤率愈低。

    關鍵詞:本文無關、共振峰、語者鑑定

    B10

  • WINDOWS 系統登錄檔結構應用於數位證據取證之研究

    蘇家慶 1、翁明義 2*、鄭鋒濱 3

    1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2、3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2308776#181

    摘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資訊科技因吾人生活之需求,產品日新月異且時時充滿驚奇,日常生

    活中處處可見運用資訊科技來處理各項瑣碎事務,舉凡電子交易、檔案傳輸、即時通訊軟體及文書處

    理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各類犯罪行為,亦與資訊科技息息相關,儼然成為現

    今司法機關所面臨一大課題與挑戰。面對不斷推陳出新的資訊媒體與技術,在遭受有心人士的不當利

    用,將成為作為犯罪一大利器,而執法人員面對是類案件時,所面對的困難度,往往比一般傳統的案

    件更加提高。

    Windows 為最廣泛使用之作業系統,Windows 登錄檔可以瞭解該部電腦桌面的桌布、網

    路設定、電腦名稱、硬體設定及應用程式安裝等資訊,當然也包含了系統中毒、駭客

    入侵等跡證,在作業系統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登錄檔是 Windows 中的一個重要的資

    料庫,用於儲存系統和應用程式設定的資訊,調查(鑑識)人員可以藉由登錄檔之訊息,瞭解當前

    電腦的相關資訊,並透過數位證據的呈現,協助案件偵辦。

    第一線調查(鑑識)人員在面臨犯罪偵證時,常因為對現場的環境不了解,抵達現場後,赫然發

    現資訊設備可能存在相關跡證,往往面臨無工具可用之窘境。因此,本研究將以分析整理及實作的方

    式,瞭解登錄檔機碼及數值所呈現之資訊,及其所代表之意涵,藉以提供電腦鑑識人員於數位證據取

    證之方向與案件偵查之線索。

    關鍵字:電腦鑑識、數位證據、登錄檔

    B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5%B0%E6%8D%AE%E5%BA%93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5%B0%E6%8D%AE%E5%BA%93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5%B0%E6%8D%AE%E5%BA%93

  • 從 Metadata 探討電腦鑑識取證之研究

    楊智凱 1、翁明義 2*、鄭鋒濱 3

    1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2、3 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02-22308776#181

    摘要

    由於數位媒體以及行動裝置的發展迅速,數位資訊透過網路散佈與流傳之擴散力,不容小覷,再

    加上各種編輯程式的普及,使得數位檔案易遭有心人士修改,無法直接辨識其真偽。在電腦犯罪的偵

    辦過程中,鑑識人員的工作是利用各式工具以及方法,蒐集並分析所有證據,然當鑑識人員面對這些

    因案扣押的數位證據時,如何在第一時間快速判定所鑑定之檔案是否為原件?或有無經過竄改或是變

    造?該項證據成為呈堂證供時是否具備效力?實為鑑識工作議題上之一大挑戰。

    Metadata 中介資料,又稱元資料、元數據,為描述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數

    據屬性(property)的資訊,以文字來說明原始作品或數位化資料相關屬性的資料,用來顯示基本描

    述項目如物件的名稱、作者、日期、出版者、提供者、形式及實體描述等儲存位置、歷史資料、資源

    尋找、文件紀錄等功能。中介資料算是一種電子式目錄,為了達到編製目錄的目的,必須在描述並收

    藏數據的內容或特色,進而達成協助數據檢索的目的。

    本研究著眼於數位檔案中介資料可能對數位鑑識工作之影響,針對目前使用最普遍之 Jpeg 圖片

    及 Word 文件之中介資料進行分析,藉由分析中介資料,尋找檔案中可供鑑識人員參考之資訊,使鑑

    識人員能於最短時間內尋找出可供參考之資訊,以增進鑑識人員案件偵證之效率。

    關鍵字:電腦鑑識、數位證據、Metadata、中介資料

    B12

  • 從 RAID 5 磁碟陣列探討電腦鑑識取證之研究

    林家弘、翁明義*、鄭鋒濱

    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2308776#181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科技產品均標榜體積小、價格便宜、攜帶方便,當淪為有心人士利

    用其為犯罪工具之同時,往往將面臨無法尋獲犯罪工具之問題。「凡走過必留痕跡」,雖然無法取得相

    關的犯罪工具,我們亦可以透過服務業者的伺服器等設備,找到可供查察之蛛絲馬跡。然而,這些設

    備為了加速電腦整體的資料流量,增加儲存得吞吐量,進階改進硬碟資料的安全,磁碟陣列的設計因

    應而生,亦使偵辦或鑑識是類案件的過程,即將面臨新的課題。

    自有PC以來,儲存是各類應用設備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磁碟是最常使用的儲存裝置,因此

    各個企業伺服器主機乃至重要的個人電腦,均採用磁碟陣技術來保存資料,藉以擴大儲存容量、加速

    資料的存取、降低成本。此外,其主要是利用磁碟陣列同位元檢查(Parity Check)的特點,在陣列中任

    一顆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資料,在資料重建時,將故障硬碟內的資料,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藉以還原資料。

    本研究將採情境模擬方式,進行探討RAID5磁碟陣列數位證據取證之研究,其一為RAID5磁碟陣

    列系統成功開啟原則下,伺服器於完整的硬碟及缺少一個硬碟的情況下實施比較,所擷取出的數位證

    據是否相同;其二為RAID5磁碟陣列系統無開啟的情況下,取出伺服器各個硬碟,針對每個硬碟分別

    製作Image檔,在利用工具將各個Image重新組合,是否能有效擷取具完整性、及證明力之數位證據,

    以掌握破案契機,提高案偵效率。

    關鍵字: 電腦鑑識、數位證據、磁碟陣列、RAID 5。

    B13

  • 3D 雷射掃描儀於現場測繪之應用

    林朝國 1*、溫哲彥 2

    1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研究生

    2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4-23284579

    摘要

    犯罪現場的紀錄是為了記錄與保存證物在犯罪現場的狀況、位置與相對關係,以進行犯罪現場

    案情之研判與重建現場,建立並確保現場證物之合法性與可信度,來達到完整證物鍊(chain of custody)

    之要求。現行記錄現場多採用照相(攝錄影)法來記錄現場,針對現場的全景進行大範圍拍攝,並對

    於證物及其相關位置進行全景、中景、近景的詳細記錄。然而,此類工作容易因操作者的經驗、細心

    程度、對於拍攝技術的了解等因素,而造成拍攝不連貫、模糊不清、光線不足與缺漏的缺點。而現場

    測繪圖,亦因完整的量測現場是一件非常巨大工程,現行測繪大多對證物間(相對)位置、室內現場格

    局進行記錄為其重點。對於交通事故、槍擊案件等距離、方向、高度為其主要內容案件時才會進行完

    整的測量,因此對於大多數案件的現場測繪圖來說,其主要功能為表示證物於現場的(相對)位置。對

    於案情陷入膠著,而現場卻未發現關鍵證物的情況下或是有新的線索出現時,鑑識人員經常採取的手

    段為履勘。然而在此情形下,若案件發生時間過久,現場可能已無法保持原有的狀態(遭更動或清理)。

    在無有利證據及新出現跡證的情況下,案情只能利用現有的證物或是期待新的人、事證出現。因此,

    若能於第一次勘察現場時即盡可能完整、無差別的記錄現場,對於後續的處理,將會是十分有利。此

    外,雖然連續攝影為一種有效的記錄方式,然而攝影容易因光線陰暗、手震、攝影者快速移動、忽略

    不起眼處等因素而造成無法有效辨識影片內容的問題。3D 雷射掃描儀為一種採用雷射投射物體表

    面,因反射值不同而有所差異的原理,記錄反射的雷射強度以形成 3D 點雲資料的一種儀器,它亦可

    結合 2D 照相貼圖,產生 3D 的彩色模型,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測量、建築設計與重現、工業塑模等方

    面。此篇文章中,我們採用 3D 雷射掃描做為協助記錄現場的工具,並嘗試以此法表示現場證物於空

    間中的相對位置,並製作現場測繪圖。

    關鍵字:3D 雷射掃描儀、現場測繪圖、測量

    PB14

  • 基於 3D 模型與 2D 照片之人貌比對

    邱致霖 1*、溫哲彥 2

    1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

    2 中央警察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3-5519440

    摘要

    警察機關因調查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需要,對於拘提逮捕之犯罪嫌疑人得拍攝犯罪嫌疑人照片,

    做為記錄犯罪嫌疑人當時之樣貌,並可供被害人指證或是偵辦刑案使用。目前實務上,警察機關拍攝

    犯罪嫌疑人照片之作法是讓嫌犯站立於身高標尺前使用數位相機平行於臉部高度拍攝犯罪嫌疑人正

    面照及左右 45 度角照各 1 張共 3 張照片。此外,警察機關因偵辦刑案需求經常需調閱歹徒影像畫面,

    而畫面來源主要是路口監視器。然而,因監視器架設的位置與角度,所獲得的犯罪嫌疑人畫面經常無

    法與警察機關所紀錄的照片做直接的比對。

    3D 掃描技術可用來記錄物體或環境的幾何形狀與外觀資料,利用蒐集到的資料進行計算,可建

    立實際物體或環境的 3D 模型。目前這類技術已逐漸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地理、醫學、遊戲等方面,

    近年來,亦被應用在記錄人貌。本研究使用光柵式 3D 人貌掃描器,建構出人貌的 3D 表面模型,再

    利用所獲得之 3D 人貌模型進行角度變換,以模擬出類似由監視器畫面所獲得之人臉影像,並進行比

    對辨識。由於 3D 人臉表面模型可做 3D 的角度變換,因此可提供比 2D 照片更多的資訊。

    關鍵字(詞):3D 掃瞄器、人貌比對。

    PB15

    mailto:[email protected]

  • PB16

    無綫網絡之數字證據研究

    許曉東1*、劉建偉 1*、李承龍 2

    1 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2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

    *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

    基于 802.11 協議運行的無綫網絡技術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無綫通信技術,它不但改變了網絡的通訊方式,同時也爲收集電子證據提出了新課題。因爲在無綫環境下,無綫信號傳播具有隱蔽性,一台

    看似孤立的電子設備有可能是無綫相連的,鑒識人員如果不具備相關知識和經驗,有可能會遺漏關鍵

    證據。本文的目的是探討在無綫網絡環境中如何確保提取的電子證據具有客觀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本文借鑒當前國際國內電子證據理論,參考最新無綫電子證據研究成果,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首

    先綜述計算機法庭科學(Forensic Computer Science)和電子證據(Digital Evidence)的出現和發展,綜合英美等國和中國電子證據的發展,簡述電子證據的歷史,現狀,以及電子證據固有的特性。 論文第二部分詳述無綫網絡法庭科學(Wireless Forensics)的出現和發展。無綫網絡法庭科學是計算機法庭科學(Forensic Computer Science)的分支學科。同時,無綫網絡技術特點,無綫局域網技術及缺陷,無綫局域網取證中技術挑戰等問題將被詳細論述。論文第三部分詳細論述法庭科學人員在

    無綫環境中獲取電子證據應遵守的程序,動態和靜態環境(取證現場)下取證注意事項,取證人員需

    具備的知識,準備的軟件和硬件工具,以及存儲,提取,等工作也將被詳細論述。

    關鍵詞:計算機法庭科學 電子證據 無綫網絡法庭科學

  • 3D 顯示技術對刑案現場勘查之應用-以實作 3D 數位相框為例

    陳聿廣 1*、李承龍 2

    1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班

    2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

    *E-mail:[email protected];Tel:03-5715131 ext. 33595

    摘要

    警方在處理刑事案件的過程中,落實犯罪現場勘查工作是最重要的步驟,關鍵在於保全並記錄犯

    罪現場的完整性,由於許多現場僅能保留短暫時間、甚至沒機會重返犯罪現場,此時若無法即時把握

    機會詳實、完整的紀錄現場狀況,錯失第一時間記錄的機會,許多可能成為破案契機的現場情景都將

    無法保留,且日後進行現場重建時,也可能造成誤判。

    在現行的現場勘查作為中,大多以數位相機拍照存證,配合繪製現場圖,日後對於現場的重建、

    討論,也只能以當時所拍攝的 2D 照片為主,但 2D 照片常受限於拍攝取景、角度、焦聚等因素,有

    時並無法完整的呈現案發現場的真實狀況,這些問題隨著 3D 掃瞄技術和 3D 相機(錄影機)的發明

    和普及,已經獲得初步的解決,但在 3D 顯示技術上卻面臨另一瓶頸。

    本研究將探討 3D 顯示技術對於現場勘察與記錄的可行性,並討論現行 3D 顯示技術的優、缺點;

    我們將嘗詴以軟、硬體協同設計的方式,設計出一套簡便、可攜帶至現場操作的 3D 數位相框,並說

    明如何應用於現場紀錄與現場重建工作,藉以解決當前 2D 照片的問題,此技術的研發,可讓現場的

    紀錄工作更紮實、更有效率,最重要的是 3D 照片可保留更多面向的證據,成為法庭上更加強有力的

    證據。

    關鍵字:3D 顯示技術、現場紀錄、現場重建、刑事攝影

    PB17

  • 現代科技管理在 CSI(犯罪現場調查)的運用

    林琪亞 1*、李承龍 2

    1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2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

    *E-mail:[email protected];Tel: 02-22308512 ext.2810

    摘要

    「犯罪現場是物證的寶庫」,物證是決定刑案偵破、嫌犯俯首認罪的主要關鍵,如何能讓證據為

    自己說話,CSI(犯罪現場調查)的結果扮演決勝的角色;大家都知道 CSI 是犯罪偵查的起點,多一分現

    場調查的努力,就少一分犯罪偵查的辛勞。有鑑於犯罪現場勘察人員在處理現場時,為了完整記錄現

    場原始的狀況,傳統的作法,必須多人同時進入現場蒐證,但採用一般的錄影、照相、測繪、標誌、

    採證等蒐證作為時,除了耗費較多的人力外,對於現場原始狀態和相關證物的破壞等等,都是無法避

    免的難題,尤其進入現場後,如何在第一時間從事最有效的勘察作為、記錄最完整原始現場的影像或

    影片等資訊,甚至如何有效傳輸影像和相關證物資訊的後端處理、如何讓學者專家在第一時間能從旁

    指導、如何整合各項資源,發揮勘察現場的最大效益等,都是當前勘察人員急迫解決的問題,如何在

    有限的時間和經驗下,立即做出正確的判斷與作為,更是一大考驗。

    本研究引進現代科技管理的觀念,設計了一套系統模組,意即勘察人員透過「穿戴式蒐證器材」,

    在第一時間將現場的「3D 影像」藉由「無線傳輸」技術,同時傳送到犯罪現場指揮中心和影像資料

    庫中,藉由網路「視訊會議」模式,邀請各領域的鑑識專家聯合會診,商討最佳的處理方針,整合多

    元的資源和提供必要協助;同時透過「雲端資料庫」和「專家系統」的協助,將所傳輸現場的 3D 影

    像 (如指紋、鞋印、工具痕跡、臉孔、車牌等)分析辨識,查詢出所需的線索;也利用「電子鼻」及其

    他攜帶型偵檢器,將在現場所檢測的分析資訊回傳,來比對出可能危害安全的可疑毒氣、爆裂物甚至

    核生化武器…等等,此系統模組的研究,相信對於犯罪現場的現況將有突破性的變革。CSI 科技目前

    在國內尚屬新興領域,鮮少有相關研究引進現代科技管理的觀念,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拋磚引玉,能夠

    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加入,協助提供勘察現場最簡便、最有效率的蒐證資訊,大幅提升現場勘察

    人員的效益,共同為強化科學蒐證、推動司法改革,降低冤獄的理想目標盡份心力。

    關鍵字:犯罪現場調查、科技管理、穿戴式蒐證器材、電子鼻、無線傳輸、雲端科技

    PB18

  • Speaker Identification using Cepstrum in Kannada Language

    C.Srividya1&Savithri,S.R2

    1Srividya,C.(M.Sc., PGDFSST),Incharge Scientific Officer,Physics Section,Forensic

    Science LaboratoryBangalore–560068.

    E-mail:[email protected]

    2Savithri,S.R.(Ph.D),Professor in Speech Sciences,Department of Speech Language

    SciencesAll India Institute of Speech and Hearing,Mysore-57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Speaker identi fication in forensic cases involves careful est imat ion of the features that

    are more specif ic to speaker .The anatomical dif ferences in vocal t ract depict speaker

    related differences .Cepstrum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possible parameter for speaker

    ident i f ica t ion . Fundamenta l f requency obt a ined f rom ceps t ra l coef f ic ients i ndi rec t l y

    depicts the shape and s ize of vocal tract . In the present study quefrency and ampli tude was

    e x t r a c t e d u s i n g c e p s t r u m s p e c t r a l a n a l y s i s t e c h n i q u e u n d e r v a r i o u s r e c o r d i n g

    condi t ions .30 normal males were selected .For reading intent ion , four paragraphs were

    selected having long vowels/a:/ , / i : /and/u: / embedded in the words of the paragraphs of

    Kannada passage.To el ici t spontaneous speech from the subjects , s ix Kannada words having

    l o n g vo we l s i n t he me d i a l p os i t i on wer e c on s id e re d . S u b j e c t ’ s s p e ec h a n d r e a d in g

    paragraphs were recorded in field conditions to sui t real is t ic forensic s i tuat ions. Using

    CSL-4500 sof tware, cepstral coefficients quefrency and ampli tude wer e extracted for the

    long vowels/a:/ , / i : /and /u:/ .Extracted parameters were normalized and Euclidian dis tances

    b e t w e e n s p e a k e r s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p e r c e n t c o r r e c t

    identif ication was above chance level for direct vs .direct and mobile vs .mobile recording

    (DS Vs.DS = 68%, MS Vs.MS = 64%, DR Vs.DR = 75%, and MR Vs.MR = 62%). Results of

    4-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peakers on

    q u e f r e n c y a n d 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p e a k i n g s t y l e , r e c o r d i n g , s e t a n d v o w e l s o n

    quefrency.Results of paired t -test reveals the s 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rect and

    mobi le recording for long vowels/a:/ , / i : /and/u:/on quefrency.

    K eywords: F o r e n s i c ,Ce p s t r u m, Qu e f r e n c y , A mp l i t u d e , F a s t F o u r i e r T r a n s f o r m ( F F T ) ,

    Euclidean distance,Correct Identi fication.

    P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