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广 还为“口哨”写出专业书籍 晏鸿鸣:向世界展...

1
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 责编 闵小丽 美编 霍志清 校对 骆津 10 吹口哨被批评“难登大雅之堂” 9年前,晏鸿鸣从江汉大学古代汉语 的教师岗位退休,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 了口哨艺术上。他说自己从小就会吹口 哨,也能很轻松地吹出动听的曲子,上初 中时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比赛吹口哨。 有一年,江汉大学中文系举行师生 联欢会,晏鸿鸣忍不住自动请缨,拿出 口哨技艺吹了一曲。联欢会现场,婉转 的口哨声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也引来 了阵阵惊叹。但联欢会后,有老师批评 晏鸿鸣:“吹口哨显得人很轻浮,不符合 大学老师的身份,更加不能在重要的公 开场合表演。” 难道吹口哨这种许多人都会、几十 年来就有的事物,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 样难登大雅之堂吗?晏鸿鸣忍不住发 挥了自己作为老师喜欢钻研的劲头,用 作科研的方法和态度研究起了口哨,结 果让他又惊又喜。 谈起自己关于口哨的研究,晏鸿鸣 如数家珍:“其实,我们俗称的口哨,在 2000 多年前就是一种艺术,叫做‘啸 艺’,是和音乐的一种结合,最早在《诗 经》里都有记载,诸葛亮、曹植和阮籍等 名人都很喜欢吹奏!”而且,晏鸿鸣发 现,即使是在现在,国内外都有许多的 口哨爱好者,甚至还有全国甚至全世界 范围内的专业的口哨大赛。 “这下可是为口哨‘正名’了!”自 此,晏鸿鸣更加热衷于吹口哨、研究口 哨,还利用各种机会向其他人推广。 2009 年至 2011 年间,他在江汉大学开 了三个学期的《啸(口哨)的理论和实 践》选修课,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报名选 修,其中还有不少女生。 利用各种机会推广吹口哨技艺 为了进一步推广口哨艺术,晏鸿鸣 无偿参加各种文艺汇演不下百场。 2015年,晏鸿鸣凭借高超的口哨技 艺获得武汉市“尖板眼”奖。比赛过程 中,他不断向参赛者畅谈自己的口哨心 得;颁奖过程中,他一直用口哨伴奏;颁 奖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地拉住记者聊未 来的口哨规划。“我一定要将口哨发展 成世界艺术。”晏鸿鸣说。 此后,在本报举办的“最好听口哨” 擂台赛中,晏鸿鸣忍不住大秀了一把二 胡口哨二重奏,一曲《喜洋洋》让人惊 叹,他给获胜者赠书,还义务收徒。 2009 年,晏鸿鸣写出了《啸乐 (口哨 音乐) 艺术基础》一书,其对口哨历史及 理论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 有,他还被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 聘为七常委之一,2010 年被第 37 届世 界口哨大会评为“杰出贡献奖”。 晏鸿鸣说,截至目前,口哨仍然都 只被视作是民间技艺,在许多“哨友”们 的努力和推动下,口哨已经有了一定的 社会影响,今后,他还将继续做好传统 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啸艺”这 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 带动儿子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在晏鸿鸣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晏然 也成为一个吹口哨的爱好者,父子俩经 常一起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推广这门传 统技艺。 晏鸿鸣说,现在他已经收到了50多 场活动的邀请,多数都是公益性质的。 平时,他还经常会利用各种机会到社区 和养老院里表演。最近,晏鸿鸣和几位 “哨友”联手举办了一个“梦想教室”的 活动,为想学习吹口哨、想了解更多传 统“哨艺”的市民免费进行培训教学。 上个月,晏鸿鸣父子俩到武汉经济 开发区沌阳街江大园社区参加“社区志 愿者迎军运”活动,表演了一首口哨二 重奏《我是一个兵》,收获热烈的掌声和 好评。老人们连声感叹,这是第一次了 解到吹口哨也能成为一门这么新奇的 艺术。 记者陈玲 长江公益 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广还为“口哨”写出专业书籍 晏鸿鸣:向世界展示 2000 多年的中国 啸艺一项在普通人看起来上不了台面的“吹口哨”技艺,被武汉一 位退休大学教师不仅玩到了各类尖板眼的比赛现场,还为武汉市 不少社区居民、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他甚至还为此写出了 专业书籍,让“吹口哨”从下里巴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阳春白雪。 近日,经一些热心“哨友”们的推荐,十多年来积极宣传湖北省 和武汉市口哨技艺的江汉大学退休教师晏鸿鸣成为我们的“最美 家乡人”候选人。 “吹口哨,研究口哨,是我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 化‘啸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晏鸿鸣展示了他 专门为口哨艺术撰写的著作、多项科研成果和来自国内外的各种 荣誉证书,为自己多年来宣传中国“啸艺”文化的行动备感自豪。 2019“最美家乡人”评 选活动已拉开帷幕,您身边 饱含人情味儿的凡人善举 和暖心故事,都可以向我们 爆料。您可以拨打新闻热 线 027-82333333 或者关注 “长江公益”微信来告诉我 们,也可以关注“天天正能 量”公众号或微博进行推 荐。 征集结束后,我们将联 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 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 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 例,授予地区十大“最美家 乡人”称号,并获得正能量 奖金 2000 元。 11月中旬,我们将根据 综合评价,推荐 2 人(组)参 与全国评选。最终当选全 国十大“最美家乡人”,将获 得奖金 10000 元。 已连续 10 年参加“捐一元”活动的 爱心志愿者耿艺嘉在肯德基餐厅劝捐 2019 年 8 月 10 日起,百胜中国旗下 肯德基、必胜客、塔可贝尔、东方既白、小 肥羊餐厅内,一幕幕有爱的画面正在上演 —“您好,这是我们为贫困地区儿童举 行的营养加餐爱心活动,请问需要为您加 上一份爱心捐款吗?”由此, “捐一元”第 12 年爱心之旅正式开启。 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百胜 中国发起了“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公 益项目 (以下简称“捐一元”) ,号召小额捐 赠、人人参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 吃上牛奶加鸡蛋的“营养加餐”,并为条件 匮乏的山区学校配备现代化“爱心厨房” 设备,以改善贫困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 8月 10日~9月 1日,是 2019“捐一元”爱 心活动募捐周。 消费者:“捐一元”是表达爱的平台 刚刚大学毕业的丹妮早在读书期间 就参加过“捐一元”项目。“工作人员会介 绍,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点餐时就多 付几块钱当作捐款。”今年 5 月,当得知自 己关注多年的公益项目在征集创意 T 恤 设计时,丹妮便毫不犹豫地参加了。 丹妮最真诚的设计表达也得到了很 多人的共鸣,“捐一元”公益募捐周期间, 志愿者们将穿上她设计的主题T恤,号召 消费者爱心捐款。 据悉,截至2019年3月底,“捐一元” 已累计募集善款1.8亿元,总参与人数超 过1.2亿人次,为10个省份贫困地区的儿 童提供营养加餐超过 4190 万份,为 973 所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 永峰是百胜中国武汉市场办公室的 一名普通员工,在今年公司组织的内部员 工“捐一元”义卖活动中,他将自己高价购 置的一套海贼王手办拿出来义卖,而义卖 的善款全部捐赠给“捐一元”。 爱心企业分享爱心 将爱传递 上周,百胜中国武汉市场供应链伙伴 工作会议在武汉举行,近百名供应链企业 代表出席。在活动现场的“捐一元”公益 活动推介环节,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积极参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奉献爱心。 “捐一元”始于营养加餐,而在 12 年 的爱心之旅中,“捐一元”不断升级,从传 统的线下餐厅劝捐,到线上支付时代的网 络点餐随餐捐;从影响供应链伙伴一起参 与捐款,到发动会员力量首次推出的“V 金捐爱心”活动……正是通过不断探索多 样化的募捐形式,才能调动最广泛的社会 群体,汇聚最多的爱心力量! 众人拾柴 为爱坚守 “捐一元”延续12年 今朝又启航 晏鸿鸣在表演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19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广 还为“口哨”写出专业书籍 晏鸿鸣:向世界展 …whwb.cjn.cn/images/2019-08/15/10/15W10C.pdf · 10 责编 闵小丽 美编 霍志清

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责编 闵小丽 美编霍志清 校对骆津10

吹口哨被批评“难登大雅之堂”

9年前,晏鸿鸣从江汉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师岗位退休,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口哨艺术上。他说自己从小就会吹口哨,也能很轻松地吹出动听的曲子,上初中时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比赛吹口哨。

有一年,江汉大学中文系举行师生联欢会,晏鸿鸣忍不住自动请缨,拿出口哨技艺吹了一曲。联欢会现场,婉转的口哨声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也引来了阵阵惊叹。但联欢会后,有老师批评晏鸿鸣:“吹口哨显得人很轻浮,不符合大学老师的身份,更加不能在重要的公开场合表演。”

难道吹口哨这种许多人都会、几十年来就有的事物,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样难登大雅之堂吗?晏鸿鸣忍不住发挥了自己作为老师喜欢钻研的劲头,用作科研的方法和态度研究起了口哨,结果让他又惊又喜。

谈起自己关于口哨的研究,晏鸿鸣如数家珍:“其实,我们俗称的口哨,在2000 多年前就是一种艺术,叫做‘啸艺’,是和音乐的一种结合,最早在《诗经》里都有记载,诸葛亮、曹植和阮籍等名人都很喜欢吹奏!”而且,晏鸿鸣发现,即使是在现在,国内外都有许多的口哨爱好者,甚至还有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的口哨大赛。

“这下可是为口哨‘正名’了!”自此,晏鸿鸣更加热衷于吹口哨、研究口哨,还利用各种机会向其他人推广。2009年至2011年间,他在江汉大学开了三个学期的《啸(口哨)的理论和实践》选修课,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报名选修,其中还有不少女生。

利用各种机会推广吹口哨技艺

为了进一步推广口哨艺术,晏鸿鸣无偿参加各种文艺汇演不下百场。

2015年,晏鸿鸣凭借高超的口哨技艺获得武汉市“尖板眼”奖。比赛过程中,他不断向参赛者畅谈自己的口哨心得;颁奖过程中,他一直用口哨伴奏;颁奖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地拉住记者聊未来的口哨规划。“我一定要将口哨发展成世界艺术。”晏鸿鸣说。

此后,在本报举办的“最好听口哨”擂台赛中,晏鸿鸣忍不住大秀了一把二胡口哨二重奏,一曲《喜洋洋》让人惊叹,他给获胜者赠书,还义务收徒。

2009年,晏鸿鸣写出了《啸乐(口哨音乐)艺术基础》一书,其对口哨历史及理论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他还被首届中国口哨艺术高峰论坛聘为七常委之一,2010年被第37届世界口哨大会评为“杰出贡献奖”。

晏鸿鸣说,截至目前,口哨仍然都只被视作是民间技艺,在许多“哨友”们的努力和推动下,口哨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今后,他还将继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啸艺”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

带动儿子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在晏鸿鸣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晏然也成为一个吹口哨的爱好者,父子俩经常一起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推广这门传统技艺。

晏鸿鸣说,现在他已经收到了50多场活动的邀请,多数都是公益性质的。平时,他还经常会利用各种机会到社区

和养老院里表演。最近,晏鸿鸣和几位“哨友”联手举办了一个“梦想教室”的活动,为想学习吹口哨、想了解更多传统“哨艺”的市民免费进行培训教学。

上个月,晏鸿鸣父子俩到武汉经济开发区沌阳街江大园社区参加“社区志愿者迎军运”活动,表演了一首口哨二重奏《我是一个兵》,收获热烈的掌声和好评。老人们连声感叹,这是第一次了解到吹口哨也能成为一门这么新奇的艺术。

记者陈玲

长江公益

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推广 还为“口哨”写出专业书籍

晏鸿鸣:向世界展示2000多年的中国“啸艺”

一项在普通人看起来上不了台面的“吹口哨”技艺,被武汉一位退休大学教师不仅玩到了各类尖板眼的比赛现场,还为武汉市不少社区居民、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他甚至还为此写出了专业书籍,让“吹口哨”从下里巴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阳春白雪。

近日,经一些热心“哨友”们的推荐,十多年来积极宣传湖北省和武汉市口哨技艺的江汉大学退休教师晏鸿鸣成为我们的“最美家乡人”候选人。

“吹口哨,研究口哨,是我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啸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晏鸿鸣展示了他专门为口哨艺术撰写的著作、多项科研成果和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荣誉证书,为自己多年来宣传中国“啸艺”文化的行动备感自豪。

2019“最美家乡人”评

选活动已拉开帷幕,您身边

饱含人情味儿的凡人善举

和暖心故事,都可以向我们

爆料。您可以拨打新闻热

线 027-82333333 或者关注

“长江公益”微信来告诉我

们,也可以关注“天天正能

量”公众号或微博进行推

荐。

征集结束后,我们将联

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

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

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

例,授予地区十大“最美家

乡人”称号,并获得正能量

奖金2000元。

11月中旬,我们将根据

综合评价,推荐 2人(组)参

与全国评选。最终当选全

国十大“最美家乡人”,将获

得奖金10000元。

已连续10年参加“捐一元”活动的爱心志愿者耿艺嘉在肯德基餐厅劝捐

2019年8月10日起,百胜中国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塔可贝尔、东方既白、小肥羊餐厅内,一幕幕有爱的画面正在上演——“您好,这是我们为贫困地区儿童举行的营养加餐爱心活动,请问需要为您加上一份爱心捐款吗?”由此,“捐一元”第12年爱心之旅正式开启。

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百胜中国发起了“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公益项目(以下简称“捐一元”),号召小额捐赠、人人参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吃上牛奶加鸡蛋的“营养加餐”,并为条件匮乏的山区学校配备现代化“爱心厨房”设备,以改善贫困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8月10日~9月1日,是2019“捐一元”爱

心活动募捐周。

消费者:“捐一元”是表达爱的平台

刚刚大学毕业的丹妮早在读书期间就参加过“捐一元”项目。“工作人员会介绍,当时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点餐时就多付几块钱当作捐款。”今年5月,当得知自己关注多年的公益项目在征集创意T恤设计时,丹妮便毫不犹豫地参加了。

丹妮最真诚的设计表达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捐一元”公益募捐周期间,志愿者们将穿上她设计的主题T恤,号召消费者爱心捐款。

据悉,截至2019年3月底,“捐一元”已累计募集善款1.8亿元,总参与人数超

过1.2亿人次,为10个省份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营养加餐超过4190万份,为973所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

永峰是百胜中国武汉市场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员工,在今年公司组织的内部员工“捐一元”义卖活动中,他将自己高价购置的一套海贼王手办拿出来义卖,而义卖的善款全部捐赠给“捐一元”。

爱心企业分享爱心 将爱传递

上周,百胜中国武汉市场供应链伙伴工作会议在武汉举行,近百名供应链企业代表出席。在活动现场的“捐一元”公益活动推介环节,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参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奉献爱心。

“捐一元”始于营养加餐,而在12年的爱心之旅中,“捐一元”不断升级,从传统的线下餐厅劝捐,到线上支付时代的网络点餐随餐捐;从影响供应链伙伴一起参与捐款,到发动会员力量首次推出的“V金捐爱心”活动……正是通过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募捐形式,才能调动最广泛的社会群体,汇聚最多的爱心力量!

众人拾柴 为爱坚守

“捐一元”延续12年 今朝又启航

晏鸿鸣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