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映博士 理事長 - tarm.org.tŠ€術前瞻原理實務操作(ii).pdf · 2011.10.6~10. 7...

40
2011.10.6~10. 7 講師:李宜映博士/理事長 日期:2014/11/14 單位: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un-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2011.10.6~10.7

    講師:李宜映博士/理事長

    日期:2014/11/14

    單位: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 學員具備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

    學員熟悉技術預測工具應用與國際前瞻活動之體驗

    學員熟悉技術資訊的整合工具應用

    2

  • 最常使用:文獻分析(literature review)、專家(expert panels) 及情境分析法(scenarios)

    一般常使用:趨勢外推、腦力激盪、趨勢分析 (megatrend analysis)、調查、關鍵技術、訪談、德菲法及 SWOT分析

    較少使用:技術地圖、論述(essays)、掃描(scanning)、模式法、與倒續推演(backcasting)

    最少使用:利害關係人分析、結構分析、多重標 準、書目計量學、關連樹前瞻

    3

  • 4

  • STEP1:確定主題與分組

    STEP2:各小組依主題規劃預期情景

    STEP3:情景實現所需要的議題初稿與問項(問卷設計)

    STEP4:德菲調查

    STEP5:策略地圖規劃

    STEP6:完成報告

    5

  • 6

    演練題目:

    1.從學校殿堂走向產業應用之人才培育

    2.因應老齡化社會所需之生活科技

    3.農產品安全提升(例如產銷履歷等)

    4.因應氣候變遷的農業科技

    5.水土資源之永續利用

  • 學用落差

    用訓無法合一

    國際趨勢之掌握

    人才價值觀

    7

  • 學用落差

    知識多屬理論性,對產業發展現況不甚了解,且實務操作較為缺乏,使得廠商需增加教育訓練成本,從而降低聘僱畢業生的意願

    用訓無法合一

    高階經營管理、國際行銷及專利智財等商務發展能力及具備跨領域之人才需求殷切,但具備此經驗能力之人才,尚無法經由學校教育培育而得。

    8

  • 創造力(IQ)

    批判性思考

    解決問題(AQ)

    溝通能力(EQ)

    團隊合作(SQ)

    9

  • 高齡化將促使醫療成本支出增加及社會負擔

    4個勞動人口供給1個高齡人口,而20年後就變成2個對1個的比例

    成熟市場(美國與歐洲)勞動力將逐漸老化且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

    東亞與全球逐漸以營養食品/功能食品,預防或解決健康問題

    10

  • 網路社群為新社會脈絡及生活型態(通路的改變)

    貧富差距擴大,高GDP未必能反應在國民幸福的感受

    亞洲消費者團體與消費者會更重視產品標示,確保食品安全,也會更注重商譽。

    食品安全疑慮可能會限制中國食品的出口。

    為了建立信任體系,東亞會採取有效的食品安全管制措施,研發並施行新的食品安全技術與體制(例如監控感應技術、

    分子標誌等技術;可追蹤且帶有產品標示同時具備認證之食品)

    11

  • 溫室氣體排放量急遽竄升,環境永續受到重視,將影響生產技術及生活方式的價值觀

    氣候及自然生態環境變遷將影響農業體系

    全球人口增加,土地與水、石油等自然資源耗竭,造成糧食與環境壓力(糧食安全危機)

    12

  • 13

    議題(按照排名) 議題(按照排名)

    01:結合治理方法,面對全球永續發展的挑戰 11:發展”綠色城市"或"生態城市,增加城市永續力及回復力

    02:因應全球環境挑戰及邁向綠色經濟 12:土地爭奪-回應新的國家及國際壓力

    03:確保90億人口食物安全及糧食安全無虞的新挑戰 13:海洋系統遭受破壞,需要進行整體海洋治理

    04重新連結科學與政策以處理全球環境變遷 14:減少發展中國家內陸水質的劣化層度

    05強化公共政策以催化人類對環境行為的改變 15:對極端氣候事件變化頻率中所顯示的氣候變遷警訊,採取行動

    06水與土地之間互動關係的新研究與治理 16:改變廢棄物的面貌-解決目前戰略性礦物物質不足的問題,並避免電力浪費

    07:不僅止於保存,需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環境與經濟計劃中

    17:核子反應爐除役後對環境的影響

    08:減輕氣候變遷與因應之挑戰,管理非預期的影響(濕地破壞)

    18:利用適應性管理來治理沿岸生態系統漸增的壓力

    09:加速實施對環境友善的再生能源系統 19:建立有效的早期預警監視系統來因應環境不斷緩慢劣化

    10:需利用新方法來減少新科技及化學物質(生技與奈米)所帶來的風險

    20:將環境改變新因素所造成的遷移計劃納入國家政策

    21.發展因冰河融化造成人口生態影響之對策

    資料來源:UNEP, 2012

  • 資料來源:防檢疫領域命題委員會議結論

    主題 現況 未來2025年

    發展健康農業 目前動植物病害仍大多依賴化學藥物

    普及應用兼顧農產品安全及環境生態保育的有害生物整合性管理技術

    守護生物安全 農產品開放進口引發危險性檢疫有害生物入侵

    建構有害生物監測標準作業平台以確保國內生物安全

    本土疫苗研發 多數動物疫苗需仰賴國外進口 以本土分離病原研製重要疫苗

    資訊化科技 重要動植物有害生物數位化資料零散

    建立完善的重要動植物有害生物資訊數位化及其應用(預測 監測 預警)

    農產品外銷 外銷檢疫處理因各國標準不ㄧ而耗費資源

    國際調和(harmonization)之檢疫處理流程以利國際諮商順暢

    人畜共通傳染病 畜禽與人之間的傳染關係尚未釐清

    闡明重要人畜共通傳染病與海外惡性傳染病機制

    動植物有害生物抗藥性

    有害生物抗藥性株系、族群出現頻率漸增

    建立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系統,提供有效管理策略

    農業科技前瞻情境分析操作方式 (防檢疫為例)

    14

  • 農業技術領域-農業科技前瞻命題 (須符合對象、具功效之技術或措施)

    填寫原因

    1.動植物疫病蟲害發生資訊化預測及預警系統研發

    綜合氣象資料、疫病蟲害發生潛勢、動植物生育期及抗感性

    等因子,研發疫病蟲害發生電腦預測模式,應用於防範重大

    疫病蟲害之發生與流行;另,建立迅速且週延之預警系統,

    有效將警報傳達予所有生產者,俾利適時採取對策。

    2.利用分子生物學加速抗疫病蟲害作物品種選育

    優良之抗病蟲作物品種為確保生產、減少防治成本及維護環

    境生態最佳資材,亦是推動有機農業之基礎。應運用先進之

    分子生物學技術,包括分子標誌、安全的基因轉殖,加速抗

    疫病蟲害作物品種選育,優先項目為,大宗作物之主要病蟲

    害,例如:徒長病、稻熱病、紋枯病、白葉枯病、褐飛蝨、

    斑飛蝨,及主要瓜果、蔬菜類之病毒病、土壤傳播病害。

    根據上述您所填寫的情境描述,提出實現該情境的農業關鍵技術或措施

    15

  • 根據趨勢選定主題

    將主題目前的現況和未來(訂2025年後)的可能情景描述

    提出未來情景實現所需之必要關鍵技術(科技)或必要措施(非科技)

    16

  • 分項主題 現況 未來2025年

    *:請各組分別就主題進行討論:寫出主題在台灣目前的現況(通常以負面描述表列) 以及未來2025年該主題可能發展的情境(正面描述表列) *現況及未來描述需(1)突顯主要的差異(2)可導引改變所需之科技措施

    *主題:

    17

  • *根據上述所填寫的情境描述,提出實現該情境的必要關鍵技術(科技)或措施(非科技)及其原因 *必要措施內涵包括人才培育、軟硬體設施、政策法規、制度規範等

    科技命題 (須符合對象、具功效之技術或必要措施)

    填寫原因

  • 問題之定義: 標準值(期待值)與事實(現實)之間的差距

    解決問題: 弭平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19

    過去 現在

    理想情境

    現實情境

    偏離

    問題

    (行動)認清差距->採取適當措施

  • 20

  •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2 3

    預測年代區間

    回合 (Rounds)

    德菲法和傳統會議不同之處有二: 1. 在德菲法程序中,團體成員不知道有哪些其他成員參加,亦不知其他人之意見,因此較能自由地抒發自己的觀點。 2. 主持人萃取問卷中各種反映意見,再傳達給群體每一位成員,藉此促成個體與其他成員間的互動,以期最終能達到共識。

    21

  • 在採用德菲法下,科學及技術社群必須定期思考主要的科學技術應用趨勢,同時考量重要社經發展下之技術發展優先順序及可能阻礙。

    德菲法可引進外部科學專家參與,並提供資訊協助政府進行改善,同時預測未來對於基礎建設的需求。

    德菲法可協助處理較廣範圍的主題,包括新或跨領域的科學。

    22

  • 前瞻調查之方法,乃針對各種議題或關鍵技術設計問卷來調查專家們對各議題之意見。調查內容通常以議題(或技術)之重要度、國內水平之評估及可實現的時間點為主。

    題目之產生主要將依賴命題委員的專業知識。因此議題設計及議題產生方式是否適宜,乃成為前瞻研究重要的關鍵。

    23

  • 文字盡量簡潔易懂,在文句上以動詞+目標對象+功能目的+技術的方式進行表達。

    文句設計盡量符合將來科技處邀請研究計劃的需求為原則。

    刪減或整合排序較低的議題,以期各領域題目數的平衡。

    各命題內容的位階盡量一致,以減少作德菲調查時的偏差。

    技術項目參考目前中程綱要計劃之內容,以免流於過分理想化。

    24

  • 本調查表內容共74題,請您先勾選您熟悉的領域後,參考農業願景說明,再填寫問卷,亦可針對各議題提出個人看法,完畢後,請記得在意見調查表下方簽名。

    選項說明:以1分~5分為級數,1分代表分數最低,5分代表分數最高。

    1.開發高價作物穩定量產之精密設施園藝技術

    低 高

    1 2 3 4 5

    您對此題的建議與看法

    (1)對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的影響力 □ □ □ □

    (2)對提升環境品質的影響力 □ □ □ □

    (3)對提升產業發展的影響力 □ □ □ □

    (4)政府參與的必要程度 □ □ □ □

    (5)本議題對於國家的重要度 □ □ □ □

    *有效問卷定義為完成每回合80%題目(60項議題)之填答,且填答結果需顯現不同問題之差異性!

    25

  • 題目 可能 實現年 (2012-2015;2015-2020;2020-2025)

    議題重要度 (1-5)

    科技基礎成熟度 (1-5)

    1

    2

    3

    4

    5

    題目 可能實現年 (2012-2015;2015-2020;2020-2025)

    議題重要度 (1-5)

    客觀環境成熟度 (1-5)

    1

    2

    3

    4

    5

    科技問卷

    必要措施(

    非科技)

    問卷

    請計算平均值和標準差 26

  • 產生主題目標情境(根據問卷結果)

    主題願景描述(目標情境整合)

    策略地圖繪製

    科技發展策略規劃圖實練

    27

  • 前瞻科技議題與非科技措施 2025年情境

    前瞻科技議題與非科技措施 2025年情境

    28

    目標情境:

    目標情境:

  • 目標情境 目標情境A 願景X

    (由情境目標整合產生)

    時間軸 2010 2015 2020 2025

    命題2

    命題1

    必要措施1

    命題6

    必要措施2 命題4

    必要措施3

    目標情境B 目標情境C

    命題7

    29

    *必要措施與前瞻議題應有相關性或邏輯性

  • 30

  •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

    1.1分地可產74台斤小果油茶苦茶油 2.低酸價之初榨苦茶油 3.初榨苦茶油可食用期1.5年以上

    1. 初榨苦茶油酸價≦0.5 2.初榨苦茶油可食用期2年以上 3.茶粕廢棄物再利用於禽類飼料添加量≧2% 4.油茶精華液初榨小果苦茶油添加量≧10% 5.1分地可產74台斤小果油茶苦茶油

    儲存設計

    採收方法

    化學萃取

    田間選拔

    田間選拔

    採收及栽培處理

    乾燥處理

    推出農民品種 (高產油量、特殊油品、特殊萃取物及區域性品種) 、廢

    棄物再利用

    油茶廢棄物再利用產品、油茶多元化產品、選出優良家系(高產油量、特殊油品、特殊萃

    取物及區域性品種)

    油茶廢棄物再利用產品 、油茶多元化產品、醫療用之油茶產品、選出優良家系及雜交育種(高產油量、特殊油品、特殊萃取物及區域性品種)

    2024 2026 31

    儲存設計

    抗氧化能力分析

    化學萃取

    1. 初榨苦茶油酸價≦0.3 2.初榨苦茶油可食用期2年以上 3.茶粕廢棄物再利用於禽類飼料添加量≧10% 4.油茶精華液初榨小果苦茶油添加量≧15% 5.1分地可產74台斤小果油茶苦茶油

    田間選拔

    採收及栽培處理 乾燥處理

    儲存設計

    採收方法

    化學萃取

    儲配方最佳化調整

    採動物性試驗

    生物活性分析

    抗氧化能力分析

    微生物試驗 生物活性分析

  • 32

    預期目標 策略方案 科技面

    策略方案 資源面

    豐產

    (800株/公頃,

    每株小果20/大

    果40斤以上,

    含油率40%以上)

    1.豐產篩選策略及條件建立之

    研究

    2.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3.建立油茶理想樹形之研究

    1.產地基本設施的改良

    2.補助措施

    3.灌溉設備的開發

    4.灌溉肥培管理之建構

    降低勞力成本

    ( 小果採摘成本

    < 30元/公斤。

    大果採摘成本

    < 15元/公斤。)

    1.油茶掛網技術的研發

    2.修剪枝技術改良技術之研發

    3.油茶矮化品種之研究

    1.代採服務之輔導建立

    2.人力資源教育培訓

    3.嫁接專業人員之培訓

    品種統一性

    (同一產區的品

    種對栽培需

    求需較一致)

    1.油茶實生苗嫁接技術之研究 1.接穗圃之建立

    2.砧木種子的供應及選育體系

  • 33

    預期目標 策略方案 科技面

    策略方案 資源面

    建立最適儲存條件(苦茶油酸價0.5

    以下)

    1.原料倉儲管控之研究

    2.建立快速茶籽水分檢測模式

    3.鮮果快速乾燥之研究與利用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降低運送成本 開發鮮果集散平台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建立油茶製程標準(酸價0.5以下)

    1.建立油茶最適化、標準化製程之

    研究

    2.開發油茶籽篩選分級設備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開發多元利用

    (提高利用價值、

    降低成本)

    茶粕資源再利用之研發與應用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穩定油品品質

    (酸價0.5以下) 建立苦茶油最適儲存條件之研究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提升品牌價值

    (提升品牌價值) 苦茶油分級標準化之建置 與認證行銷組相配合

  • 34

    預期目標 策略方案 科技面

    策略方案 資源面

    提高購買意願

    1.建立生產履歷,生產加工品質認證,建立品種品質規範及應用手冊,建立產品包裝標示辦法

    2.油茶成分及功效驗證技術之開發

    1.建立國家苦茶油品質規範

    2.建立檢驗單位來提供認證證明

    供應鏈各端品

    質提升 平地品種選拔技術之開發

    1.訂定農民油茶作業規範(TGAP)

    2.建立組織油茶栽培產銷班

    3.加強農民教育並提供認證

    4.透過休耕地與混植油茶穩定原料供應來源

    5.建立示範區,包括示範採收後處理

    6.人才培育:強化學校教育,包括訓練品油師

    7.為解決休耕地推廣,建立油茶顧問團隊進行農

    民輔導

    提升油茶產業

    能見度

    建立油茶資訊平台,推廣油茶栽培知識及其相關產品

    1.發展產地觀光

  • 策略方案 政策重要性 產業需求急迫性 科技可行性

    01.豐產篩選策略及條件建立之研究 4.16 4.56 4.44

    02.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3.28 3.24 4.28

    03. 油茶實生苗嫁接技術之研究 3.88 3.92 4.24

    04.建立油茶理想樹形之研究 3.12 3.40 4.12

    05. 油茶掛網技術的研發 3.12 3.88 3.88

    06.修剪技術改良技術之研發 3.16 3.72 4.04

    07.油茶矮化品種之研發 3.16 3.60 3.76

    08.原料倉儲管控之研究 3.64 4.64 4.32

    09.建立快速茶籽水分檢測模式 3.64 4.64 4.28

    10.鮮果快速乾燥之研究與利用 3.40 4.40 4.44

    11.開發鮮果集散平台之建置 3.40 3.52 3.44

    12.建立苦茶油最適化、標準化製程之研究 4.12 4.80 4.56

    13.開發油茶籽篩選分級設備 3.16 4.12 4.00

    14.茶粕資源再利用之研發與應用 3.68 4.12 4.32

    15.建立苦茶油最適儲存條件之研究 3.56 4.28 4.44

    16.建立生產履歷,生產加工品質認證,建立品種品質規範及應用手冊,建立產品包裝標示辦法

    4.48 4.48 4.12

    17. 油茶成分及功效的驗證技術之開發 4.16 4.64 4.40

    18. 平地品種選拔技術之開發 3.88 3.48 4.00

    19.建立油茶資訊平台,推廣油茶栽培知識及其相關產品 4.20 4.52 3.88

    35

  • 36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方案6

    方案7

    方案8 方案9

    方案10

    方案11

    方案12

    方案13 方案14

    方案15

    方案16

    方案17

    方案18

    方案19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象限:

    政策重要性高

    產業需求急迫性高

    第二象限:

    政策重要性低

    產業需求急迫性高

    第三象限:

    政策重要性低

    產業需求急迫性低

    第四象限:

    政策重要性高

    產業需求急迫性低

    此計畫為的是”產業的科技佈局”,所以先以政策重要性與產業需求急迫性先行比較,再由科技可行性來決定短、中、長期之議題,以做為科技計畫之沿提。

  • 策略方案排序 位於象限 科技可行性 學會建議

    12.建立苦茶油最適化、標準化製程之研究 1 4.56 短期策略

    01.豐產篩選策略及條件建立之研究 1 4.44 短期策略

    10.鮮果快速乾燥之研究與利用 2 4.44

    15.建立苦茶油最適儲存條件之研究 2 4.44

    17. 油茶成分及功效的驗證技術之開發 1 4.40 短期策略

    08.原料倉儲管控之研究 2 4.32

    14.茶粕資源再利用之研發與應用 2 4.32 中期策略

    02.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3 4.28

    09.建立快速茶籽水分檢測模式 2 4.28 中期策略

    03. 油茶實生苗嫁接技術之研究 3 4.24

    04.建立油茶理想樹形之研究 3 4.12

    16.建立生產履歷,生產加工品質認證,建立品種品質規範及應用手冊,建立產品包裝標示辦法

    1 4.12

    06.修剪技術改良技術之研發 3 4.04 長期策略

    13.開發油茶籽篩選分級設備 2 4.00

    18. 平地品種選拔技術之開發 3 4.00 長期策略

    05. 油茶掛網技術的研發 3 3.88 長期策略

    19.建立油茶資訊平台,推廣油茶栽培知識及其相關產品 1 3.88

    07.油茶矮化品種之研發 3 3.76 長期策略

    11.開發鮮果集散平台之建置 3 3.44 長期策略

    37

    學會建議空白處為不明確的政策期限,需進行討論決定

  • 38

    WHY型問題

    鮮果快速乾燥之研究與利用

    (3)認證行銷 (2)栽培管理

    國人追求健康用油之世界趨勢,油茶市場需求逐年成長,但台灣本土供給量與品質無法達到需求

    建立油茶理想樹形之研究

    建立快速茶籽水分檢測模式

    豐產篩選策略及條件建立之研究 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油茶掛網技術的研發

    1.建構多元油茶產業 2.提高產量 3.穩定品質

    原料倉儲管控之研究

    建立生產履歷,生產加工品質認證,建立品種品質規範及應用手冊,建立產品包裝標示辦法

    油茶成分及功效驗證技術之開發

    平地品種選拔技術之開發

    開發鮮果集散平台

    (1)加工利用

    修剪枝技術改良技術之研發

    油茶矮化品種之研究

    油茶實生苗嫁接技術之研究

    建立油茶最適化、標準化製程之研究

    開發油茶籽篩選分級設備

    茶粕資源再利用之研發與應用

    建立苦茶油最適儲存條件之研究

    苦茶油分級標準化之建置

    建立油茶資訊平台,推廣油茶栽培知識及其相關產品

  • 39

    願景

    情景 目標

    時間軸

    國際 (市場) 趨勢

    執行策略(

    科技面)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1.豐產篩選策略及條件建立之研究

    12.建立苦茶油最適化、標準化製程之研究

    17. 油茶成分及

    功效的驗證技術之開發

    19.建立油茶資訊平台,推廣油茶栽培知識及其相關產品

    8.原料倉儲管控之研究

    9.建立快速茶籽水分檢測模式

    10.鮮果快速乾燥之研究與利用

    13.開發油茶籽篩選分級設備

    14.茶粕資源再利用之研發與應用

    15.建立苦茶油最適儲存條件之研究

    2.油茶病蟲害防治研究

    3. 油茶實生苗嫁接技術之研究

    4.建立油茶理想樹形之修剪技術之研究

    5. 油茶掛網技術的研發

    6.修剪技術改良技術之研發

    7.油茶矮化品種之研發

    11.開發鮮果集散平台之建置

    18. 平地品種選拔技術之開發

    大陸油茶種植總規模預計達7000萬畝,茶油產量250萬噸

    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油茶

    中國當前發展目標放在國內中、高檔消費市場與國際高檔油茶產品消費市場

    本土性油茶豐產有效改善國內油料作物供給能力,取代進口橄欖油,並與大陸市場區隔,以多元利用走向國際精品市場

    16.建立生產履歷,生產加工

    品質認證,建立品種品質規範及應用手冊,建立產品包裝標

    示辦法

    栽培管理

    加工利用

    認證行銷

    穩定品質,降低運輸成本

    提高產量降低勞力成本 提高多元利用,提高品牌價值

    有加外框之方案表示加入科技可行性之後未確定之方案

  • 40

    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地 址:台北市松江路65號8樓 電 話:(02)2508-4295 傳 真:(02)2508-1760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 址:http://www.tarm.org.tw

    簡報結束 感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