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5
痛症 百科 醫管局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總監關少琼醫生 表示,中西合療可有助紓緩長期痛症。 10 痛症 系列 11 港人以工作狂著名,但一生打拼、不眠不休的結果,隨時是在痛楚下被迫結束事 業,無奈退休。本港11%人口患長期痛症,7萬人一世要食止痛藥,有人40歲起已 不能斷藥。 有專家警告,若香港維持現行經濟模式,打工仔拼命捱、常用電腦,以及甚麼都講求快, 料很快超越美國,每7人就有1人長期疼痛,其中頸痛增長料最多,十年間求診上升1至2 倍。 40歲本是人生與事業的高峰時間,卻也是長期痛症求診的高峰年齡。香港人以工作狂聞 名,但這「美譽」卻增加我們患上長期痛症的風險,並譜出不少打工仔悲歌。 「痛」失工作力 40歲求診高峰 醫管局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總監關少琼醫生說,香港人主要在30至40歲開始出現長期痛 症,尤其是40歲,卻礙於「工作要緊」,加上這個年紀多屬身居要位,多不容許經常請 假,他們多採取「忍」的策略,食止痛藥或用另類治療,冀忍至退休。 能忍至退休固然好,但部分病人痛至連工作能力也喪失,終被僱主「炒魷」。但其實不少 長期痛症都拜工作所賜,關醫生說,由人口老化及生活模式引起的長期痛症,各約佔一 半,而在職者最多是患肩頸痛,「某程度是工作勞損造成」。 倘拼命捱常用電腦 情況惡化 「香港人口約11%﹙即9人有1人﹚患長期痛症,美國及澳洲分別是14%及13%,若繼續我 們現在的經濟模式,即拼命捱、整天常用電腦、甚麼都要快,我相信香港很快會追上美 國。經濟差亦會加速惡化情況,因為打工仔會更加捱,更加不敢請假,擔心老闆長痛不如 短痛,不如炒了他!」關醫生分析道。一旦香港追上美國,即每7個人就有1個人患長期痛 症。 人口老化及體重增加亦加劇本港長期痛症,65歲或以上長者已有三分一患痛症,而小童超 重嚴重,長大後會面對關節、膝蓋及髖骨痛症。 工作狂長期痛症增 料七分一人患病 痛與苦,密不可分。本港每9個人就有1人患上長期痛症﹙Chronic Pain﹚, 此症不單令生活苦不堪言,更可影響家庭關係、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折壽。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痛症百科

醫管局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總監關少琼醫生

表示,中西合療可有助紓緩長期痛症。

10 痛症系列 11

港人以工作狂著名,但一生打拼、不眠不休的結果,隨時是在痛楚下被迫結束事

業,無奈退休。本港11%人口患長期痛症,7萬人一世要食止痛藥,有人40歲起已

不能斷藥。

有專家警告,若香港維持現行經濟模式,打工仔拼命捱、常用電腦,以及甚麼都講求快,

料很快超越美國,每7人就有1人長期疼痛,其中頸痛增長料最多,十年間求診上升1至2

倍。

40歲本是人生與事業的高峰時間,卻也是長期痛症求診的高峰年齡。香港人以工作狂聞

名,但這「美譽」卻增加我們患上長期痛症的風險,並譜出不少打工仔悲歌。

「痛」失工作力 40歲求診高峰醫管局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總監關少琼醫生說,香港人主要在30至40歲開始出現長期痛

症,尤其是40歲,卻礙於「工作要緊」,加上這個年紀多屬身居要位,多不容許經常請

假,他們多採取「忍」的策略,食止痛藥或用另類治療,冀忍至退休。

能忍至退休固然好,但部分病人痛至連工作能力也喪失,終被僱主「炒魷」。但其實不少

長期痛症都拜工作所賜,關醫生說,由人口老化及生活模式引起的長期痛症,各約佔一

半,而在職者最多是患肩頸痛,「某程度是工作勞損造成」。

倘拼命捱常用電腦 情況惡化「香港人口約11%﹙即9人有1人﹚患長期痛症,美國及澳洲分別是14%及13%,若繼續我

們現在的經濟模式,即拼命捱、整天常用電腦、甚麼都要快,我相信香港很快會追上美

國。經濟差亦會加速惡化情況,因為打工仔會更加捱,更加不敢請假,擔心老闆長痛不如

短痛,不如炒了他!」關醫生分析道。一旦香港追上美國,即每7個人就有1個人患長期痛

症。

人口老化及體重增加亦加劇本港長期痛症,65歲或以上長者已有三分一患痛症,而小童超

重嚴重,長大後會面對關節、膝蓋及髖骨痛症。

工作狂長期痛症增

料七分一人患病

痛與苦,密不可分。本港每9個人就有1人患上長期痛症﹙Chronic Pain﹚,

此症不單令生活苦不堪言,更可影響家庭關係、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折壽。

Page 2: 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痛症百科12 痛症系列 13

圖一:預防頸痛動作4式 表一:長期痛症與一般痛症6大分別

慢慢向左望,維持

5秒然後向右望,維

持5秒,重複動作5次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然後向後仰,維持

5秒,重複動作5次

慢慢的將頭向左

側,維持5秒,重

複動作5次,然後

向 右 側 , 維 持 5

秒,重複動作5次

一般痛症 長期痛症1. 手術後、炎症或急性創傷 1. 即使受傷或受創部位已癒合,疼痛持續

2. 有明顯的患處,而痛楚會隨著患處的 2. 罕見表徵,別人難以體會 痊癒而消失

3. 疼痛期少於3個月 3. 疼痛期持續或間歇性出現超過3個月

4. 對藥物有顯著反應 4. 單靠藥物不能處理痛患

5. 休息有助痊癒 5. 休息非但沒有改善痛患,反礙治療進展

6. 心理影響較輕及短暫 6. 所帶來心理及生理問題比較複雜,令患者 更加難受及挫敗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另一個潛在隱憂是年輕一代愛長時間上網打

機,導致「頸梗」。「多是後生仔,食止痛

藥、濫藥,或飲酒去按住痛楚,有事則會去

急症室,少有正式求診,他們長大後會很

『大鑊』。」關醫生預言。

關醫生警告,痛症不單影響生活、工作及家

庭,更要負擔昂貴的醫療費。約70萬長期痛

症患者中,約一成即7萬人要一世服食及倚賴

止痛藥,有人早在40歲已確診須一生食止痛

藥,部分嚴重患者單是藥費,成本每月逾萬

元。「醫療成本可與心臟病媲美。」關醫生

說。

頸痛現3問題 手麻痺宜即求醫 未來港人的長期痛症主要增長會在關節、頸

肩及脊椎,其中以頸痛情況最差。按醫管局

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營運十年的經驗,過去

嚴重長期痛症病人中,每20個才有1個是頸

痛,但已增至每10個有1至2個都是頸痛。

「頸痛會有3個問題,一是有勞損;二是可能

有骨刺;三是當頸痛出現,頸的肌肉會僵

硬,令有關位置的情況更差,壓住神經綫,

出現手部麻痺。」關醫生忠告,一旦出現手

痺就要處理,否則會失去知覺,若持續不處

理,手部肌肉會萎縮,影響功能。有病人靠

服止痛藥「死捱」,待肌肉萎縮才求診。

所謂病向淺中醫,關醫生明白大家都為生活、要搵食,但若能及早求醫,可保存較多正常

的組織,改善生活質素,並可延長壽命。 持續痛3月 成因不明難根治長期痛症﹙Chronic Pain﹚的定義,是指痛楚持續3個月或以上,並要有持久性,例如每

日痛楚都會出現,即使每日只有10分鐘,又或每周、每月重現,都屬長期痛症﹙見表

一﹚,而並非所有長期痛症都可以找到原因及治癒。

關少琼醫生坦言,部分長期痛症根本找不到原因,也無法根治,病人要學習與痛同活,醫

生只能減低痛楚對生活及身體的影響,並減低病人對藥物的倚賴。

學習與痛同活 減對藥物倚賴「我們會以多方位去治療病人,例如看心理專家,給予正面思想,以及教導病人掌握減痛

技術,例如知道坐下10分鐘已經捱不住,就應8分鐘去行一行,加上職業治療、針灸及訓

練,將來可能坐到30分鐘才痛,以提升功能及配合工作需要為目標。」關醫生說。

Page 3: 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痛症百科14 痛症系列 15

醫生另一治療目標是減低長期痛症病人對藥物的倚賴,包括服用量及種類。「有些情況必

須食藥,亦會叫他們適當食藥,例如有背痛,平時食定量,明知天氣轉冷會較痛,可以教

他們自行加藥捱過那幾天。天氣冷總會有回暖的一天,下雨總有停雨的一天!」

源於保養差 隱疾機會少於1%關醫生又促病人要摒除痛一定是有隱疾的觀念,注重身體保養以預防痛症。「痛症只是一

個信息,告知你身體保養得不佳,但有些市民,以為痛一定是有隱疾,有隱疾的機會,其

實少於1%!」

她忠告,市民應關注體重,並由30歲起定期運動。事實上有數種運動是已知可預防痛症,

包括游泳及到健身室做運動;而減重、少油、少脂肪及少鹽,亦可預防痛症。

食藥也不能止痛 應求診一旦患上長期痛症,究竟何時才需看醫生?應看哪一科醫生?求診公立還是私家醫生較

佳?

關少琼醫生說,長期痛症其實如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壓及膽固醇,出現了未必一定要看醫

生,因為痛是很主觀的,缺乏一個客觀指標。

「視乎該痛楚是否有影響你的功能,而該功能是否對你很重要,例如痛至無法返工、集中

精神、睡眠,以至進食。」關醫生說。簡單而言,若每日食3至4次止痛藥,每次兩粒,仍

不能止痛,甚至食止痛消炎藥也未必止到痛,晚上還要敷暖水袋,就應求醫。

那該看甚麼科的醫生?關醫生認為,最理想是先由家庭醫生嘗試找出痛因,例如發覺只是

痛風,可即接受治療。「家庭醫生未必能好肯定給予一個確診,但會分辨到嚴重性。」

若病情不嚴重,可觀察3個月,待覆診再決定;若嚴重,則家庭醫生會盡快轉介病人看專

科醫生,包括骨科及痛症科等。

關醫生特別提醒市民,最好不要自行向專科醫生求診,否則「7至8成機會是浪費金錢」。

「香港人愛快,想甚麼都快快得個知字,以為錢可解決到的就用錢解決,故找收費較貴的

專科醫生,但其實這模式對保持身體健康不利,因無一個醫生可一直跟進你的詳細病

情。」她認為港人看醫生的模式要改變。

關醫生說,有些痛症是解決不到的,例如找不到原因的背痛,又服很多止痛藥都不能止

痛,這時或要找痛症專科醫生。至09年,痛症專科醫生全港僅約30名,他們用藥經驗較

佳,除了止痛藥,也會用抗抑鬱藥及抗抽筋藥等,亦會用小手術方式治療痛症,例如以無

綫射頻或注射方式進行神經阻隔。

表二:長期痛症患者求診路

第一階段 有疼痛何時才需求醫 ?

問︰疼痛是否有影響身體功能 ? 

問︰有關功能是否重要,例如影響到工作 ?

問︰是否每日痛至要食3至4次止痛藥,每次兩粒仍不能止痛 ?

問︰服食更強的消炎止痛藥也未必能止痛 ?

問︰食止痛藥後晚上仍要敷熱水袋紓緩痛楚 ?

第二階段 若上述問題答案屬「是」

→ 確診痛因 → 治療

求診家庭醫生 → 嚴重個案 → 轉介專科醫生

→ 無法確診但情況不嚴重 → 觀察一段時間後覆診再決定對策   

資料來源:醫管局東九龍疼痛治療中心總監關少琼醫生

Page 4: 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痛症百科176 看圖學改善痛症 177

食療小貼士

Omega.3有助減少製造導致發炎和肌肉疼痛的化學因子,

對肩頸痛症極具裨益。

Step 1右手跨過頭頂,觸及左耳頂。

第3式:肩頸伸展運動

定時伸展肩頸

紓緩膊頭不適Step 2用輕力把頭向下拉按,使頭部向右側

耳際下垂,同時感到左頸肌肉有拉扯

感,維持15秒後,頭部慢慢返回正方

位置。完成後換邊再做,每邊各進行5

至10次。

Step 3兩邊動作完成後,雙手按後腦,慢慢將

頭部向前壓,以作紓緩。維持10秒再返

回正方,連續做3次。

時進行肩頸伸展運動﹙見177頁第3式﹚,鍛練頸肌肉,有助紓緩膊頭長期受壓所帶

來的不適,但由於動作涉及拉扯頸膊,而此動作視乎每個人不同的柔軟度,故應量

力而為。

除此之外,一般聳肩動作亦有不俗的紓緩作用。

用電腦工作時長時間俯前看屏幕,都會令上肢容易疲倦,長期重複性的動作

,有可能令肌肉勞損。

式辦公室運動─肩頸背16

Page 5: m1993 hkpc 1-2mkt1.hket.com/hbtrialread/healthbook.pdf · 資料來源:醫管局《長期痛症知多啲》 慢慢的將頭向下垂, 維持5秒,重複動作5次 用手承托後頸,

痛症百科194 看圖學改善痛症 195

食療小貼士

石榴蘊含超級抗氧化劑「鞣花酸」﹙Ellagic Acid﹚,

能深層保護細胞,潤滑關節,故石榴精華對紓緩關節

痛楚很有效。

紓緩

高跟鞋惹的痛

L經常穿高跟鞋、長時間站立、鞋子太窄或者是軟骨退化,都有可能引起肌腱炎及

慢性發炎,導致腳部痛楚。

適當地鍛練大腿四頭肌有助改善腿部疼痛及酸軟的感覺,一些涉及收緊及放鬆大腿四頭肌

的運動,或蹲腿運動,亦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按着牆壁及椅背來進行拉筋,亦有助紓緩小腿疲勞。

O

Step 1站立在椅子後面,右手扶穩椅背。

第14式:改善腿部疼痛運動

Step 2向後提起右腳,大約提至

臀部高度,以左手扶着,

維持動作約10秒,放低。

Step 3

轉邊再做,以左手扶

椅背,將左腳提至臀

部附近,以右手用力

向 後 拉 , 同 樣 維 持

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