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黎式英语变音换调始末 按 -...

1
LüHAIFUKAN 纵横 2016 10 14 星期五 编辑 龙平川 校对 李娜 电子信箱8259100sina.com 笔下春秋法律人的大学杂文百家稿 f l r d d x @ 1 6 3 . c o m 文史风尚IP 今年又是 IP 剧的热播年这个 夏天诸如幻城》《 青云志》《 微微一 笑很倾城等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 虽未成就现象级”, 但依然热度 未减出于打发闲暇的目的和对比原 著的强迫症我按着快捷键大致看了 幻城青云志》,一个扑面而来 的感受是按原著拍会死吗青云志来说普智和尚怎么 成了道士扮相林惊羽怎么还和碧瑶 眉来眼去卧底的萧逸才怎么成了黑 化的碟中谍》?这些电视剧情节与原 著的差异让原著粉大呼诧异 直想 把编剧拉出来枪毙五分钟”。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按原著拍或 许不会死还有可能大红大紫 成就 现象级”; 但不按原著拍不仅也可 以活得很好而且活得相对容易业的逻辑在于市场电影的逻辑在于 艺术但在如今的现实中 商业的逻 辑场远大于艺术追求那结果就异化 为对市场的极致追求与迎合其实反过来问自己一句 你一 眼就能看出的槽点编剧和导演看不 出来吗他为什么还非要这样拍本原因还在于他们要迎合的不是你 的喜好也不是他自己的喜好 而是 市场最大化的喜好有网友说之所以让天音阁代替 天音寺是因为剧中普智和尚被嗜血 珠反噬屠村有损佛门形象遭到佛 教协会反对但在我看来原因可能 不仅仅在此之前的影视剧中 以少 林为代表的僧人形象太多了 反派的既有天龙八部中的心 狠手辣的鸠摩智 也有 带头大哥 少林方丈玄慈 ,《 倚天屠龙 中也有奸邪之徒混元霹雳手成昆等 这些就不损佛门形象 了吗改成道士扮相道教不反对吗在我看来如果法相是和尚那么就没法谈恋爱了不谈恋 爱就少了很多你侬我侬的剧情 这些正是当下嗜爱刷剧的年 轻男女尤其是女性的最爱而他们是互联网观剧的主力军诸如 CP男男暧昧多角恋等剧情正是这批主力军所爱这个 理由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电视剧有了书凡暧昧”“ 羽瑶暧昧”, 至于黑化的萧逸才大师兄这就更是丰富剧情的需要了举个对比的例子在腾讯视频,《 幻城的评分是 9.0,《 青云 的评分是 9.3权力的游戏 6评分高达 9.7但和总播放 量高达数十亿的幻城青云志相比,《 权力的游戏 610 总共也就 1.6 亿口碑的好坏艺术水准的高低 并不完全和市 场反应的数据成正比这是合理而又正常的。《 权力的游戏术水准要比幻城》《 青云志高很多但是市场占比小很多 为看权力的游戏的人多为高知群体大学生以下的人群 的很少幻城》《青云志则要大众得多高知群体有别于普通大众拿歌曲来说,《 伤不起》《 两只蝴 》《小苹果大众喜闻乐见但精英往往嗤之以鼻但精英往往 又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便见到了 烂而繁荣”“ 口水与票房齐 的现象 这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 烂和口水 的评价来自精 繁荣与票房来自大众的买单就目前来看IP 改编的魔幻剧仙侠剧玄幻剧大多本质上 还是偶像剧对于这样的偶像剧来说或者再干脆精分成女剧来说不能谈恋爱的帅小伙角色要你有何用至于幻城中的艳 则纯粹是为樱空释谈恋爱新增的角色堂堂一个男主 没有两三个绯闻女友像话吗这便是偶像剧的逻辑偶像剧需要感情和情绪 而不是炫技比如 幻城 中武侠 水平的神仙打斗 ,《 青云志中电疗风格的神剑御雷真诀”, 效需要花钱但商人考虑的永远是划算 如果让几个主角多谈 几次恋爱就可以挣来收视率干吗还要花大钱去做那烧钱的毁 天灭地的场景所以鉴于影视剧尤其是网播剧时代受众的主要群体及 其喜好鉴于小说受众和影视市场的差异性 鉴于影视剧的制 作方从商业性的角度而非艺术性的角度出发 按原著拍 没有 一定决心和水平真的可能会死“牢骚”别如洪水 王永清 有人说:“怨言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大的礼物也是人类祷告 中最真诚的部分 。” 这里的怨言说白了也就是牢骚 人这一辈 子不可能没有牢骚 因为不可能事事如意 遇到不顺心的事难 免心生烦闷烦闷了就想倾诉说出来感觉轻松点这就是发牢 发牢骚首先要看对象 看对方愿不愿当受气筒 有没有雅 量接受你的牢骚 女儿就爱向我发牢骚 说我这个当爸爸的太 不尽责了将她送到外地上学就不管了 一给她打电话就唠唠 叨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女儿牢骚归 牢骚搁下电话又匆匆地去上课了 我知道她只是想宣泄一下 情绪历史上有个人叫冯谖 发牢骚也很注意对象 冯谖寄食于 孟尝君门下不受重视于是他就靠在柱子上弹铗抗议一曰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兮出无车!” 三曰:“ 铗归来兮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冯谖 竭诚为孟尝君效力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胆识冯谖弹铗作歌在今天看来大有伸手要待遇之嫌其实要想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落实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很 重要孟尝君能做到从善如流没有研究研究再说”, 也没有因 冯谖闹情绪发牢骚将其扫地出门可谓聪明之举发牢骚应注意方法艺术孔子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可以怨。” 我们读诗经》、 史记》、 读晚清的谴责小说 可以在里面找到满满的牢骚话 北宋有个叫苏麟的人 就通过 诗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可谓发牢骚的典范范仲淹在杭州当一把手时 某次提拔干部 大多数人都得 到他的推荐提拔 唯独一个叫苏麟的人没被提拔 不是这人能 力不行只因为当时苏麟被范仲淹外派很少在范仲淹眼前晃提拔干部时就把他给忘了苏麟心里不是滋味 直接找领导反映吧 给人一种争官要 官的感觉不说吧心理又不平衡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献给 范仲淹很虚心地请范大人指正 其中有两句:“ 近水楼台先得 向阳花木早逢春 。” 范仲淹一看此诗 立刻明白了苏麟的意 ,“即荐之”—— 将苏麟也提拔上来发牢骚还应有度心有块垒时适当发发牢骚是可以理解 问题是切忌太盛古人说牢骚太甚必多抑塞有的 人发牢骚如泄洪”,没完没了有的人见不得别人好只要有人 超过自己就愤愤不平 …… 这些怨妇情绪一方面让 自己不高兴另一方面也影 响了他人的情绪这实在不 是一种好的选择黎式英语变音换调始末 本报记者 王丽丽 从木匠到教授这是个在法 学教授圈子里几乎人人皆知的奇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人 民大学法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研究所所长海商法保险法研究 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建 59 岁的黎教授又做成了一件 让人惊掉眼镜的事儿 57 岁开始 重学英语音标每个音都发错 的黎式英语变音”“变调”。 黎建飞最早出国是在 1991 作为中国政府劳动立法代表 团的末位成员由于名牌前面有 Dr. ”, 所到之处都会发生德国人 绕过前面的各位领导来与他亲切 握手的盛况。“德国人完全不知道 我们国家有博士了而且有法学 博士了 。” 黎建飞说 他也勇敢地 使用他的黎式英语哇哩哇啦地畅 快交流 不料 晚上回到住所后 当时外经贸部的一位官员对他 我感觉你的每个音都发错了现在想起来 我自己也觉得尴 six 发成 sex 的音你流汗不?” 黎建飞说发音几乎全错的英语是那 个特殊年代勤奋自学的产物 1979 年脱下工服进入西南政法 大学读本科已经 9 年没有上学 的他真想大声喊:“ 读书太好了书太好了!”那时是他第一次接触 英语真是如饥似渴英语书上的内容熟悉得不 能再熟悉每次考试我都能清楚 地记得答案出自课本哪一页 一段话前面后面各是些什么种对话练习册 有什么我读什 。” 黎教授对记者说 你猜我用 什么时间读呢五个时段早晨起 床后午饭后午睡前晚饭后觉前各读半小时每周末拿出半 天把本周内的英 语学习全部复习 一遍用的都是零 散时间 ,“ 整块儿 时间我是用来学 专业课的。” 在同学里 我最刻苦。”年本科黎建飞没 有看过一场电影毕业了 要散伙 有人给他提了 个意见 说有一 说好跟同学 一起去看电影 结果走了一半路 他人不在了原来是回教室看书 去了 。“ 这算我头上的一条罪状 。” 不过 黎建飞的班主任可是 经常表扬他最常说的那句话就 他四年从没看过一场电影的硕士导师告诉他的师弟师妹 你们只要做到像黎建飞这样 天早晨起床后拎着水壶进教室只有吃饭才肯出来没有谁会读 不好书经过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年博士的自我强化训练,“ 我能搞 翻译 但是不能交流 。” 黎建飞工 作之后 翻译了六本著作 可是 他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英语发音 好像有点不对头”。 2011 重庆市检察院的检 察官石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 博士学位师从黎建飞老师石娟 对记者说:“黎老师让我纠正他的 发音我就把要练习的句子重新 读过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再让 他自己重读一次完了一切变回 原来的读法而且更掷地有声锵有力 这可怎么救 ?” 石娟好绝 黎老师自己没绝望。“ 我现在 到这个岁数 60 岁了 翻译出 版六本书了还能从音标重新开 不可思议吧 我下载软件 着读我利用参加出国访学等各 种机会练听力练口语。” 2012 2 北欧和中国社 会立法与社会治理国际会议在芬 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黎建飞教 授出席会议并就中国社会的福 利立法发表英语演讲。“ 我先笔头 翻译好再让我的英语教员剑桥 和耶鲁的两个孩子把我的译文 口语化然后一句一句地教我读 读不准的音给我纠正。” 演讲可以但他怕自己听不 懂观众提问就事先让学生坐边 等着帮他翻译。“但那一天恰恰听懂了听众问我的是生活 在家庭中的残疾人能得到什么保 ?’” 我专业很熟嘛 我一说 美一听surprise2013 9 访问学者黎建 飞刚到耶鲁大学时找到了一个 每天中午为访问学者配偶举办的 口语班于是欣然报名参加并未 感到一丝尴尬他与这些陪伴访 问学者的配偶们坚持了下来 行的教授一听这事儿surprise!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教授 黎建飞让他们 surprise因为他 们休息的时候他还在上班,“ 他们 要一个 report黎建飞提交了一份 中文的 一份英文的 ”, 他们从没 见过这样干活儿的中国教授早年一起出国的人现在再 听黎建飞的发音 估计要丢魂 —— 音与调全变了当然大多 数人是从他博客与朋友圈中的 英语鸡汤 词趣 栏目 惊叹 他巨大步伐的进步与非比寻常的 坚持工资是 Salary这处词源于 Salt既表明了工资如同盐一样不 可少也表明了从工资中不可能 发财进而还可以得出劳动者的 经济补偿金不可能太高等劳动法 学中很有意思的结论Book 是书 书是 Book看似 简单别有洞天正如中国人说中自有许多东西一样外国人也 Book 中夹带了不少私货 By the book 是照章办事 In my book 是在我看来 Throw the book at someboDy 是严惩某人Bring sb to book For sth 惩罚某人并要求作出解释……建飞说英语单词的学习对劳动 法专业研究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 促进作用二十年前黎建飞在一次动法讲座中说:“ 世界上最可怕 的事莫过于早上找不到起床的理 !”这句话教育了他的一代又一 代弟子被奉为黎门名言”。 二十 年后的某一天黎建飞在电脑上 看到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耶鲁大学 2015 毕业纪念日上的演讲特别 强调了他父亲的早年教诲 :“He useD to say, it is a lucky man or woman gets up in the morning, puts both Feet on the Floor, knows what they're about to Do, anD thinks it still matters. ”“如果翻译重在的话他父亲的话几乎就是我原话的英 文翻译。”黎建飞说临近毕业黎建飞的一名以 色列学生给他写了封邮件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the risk anD this is why you are so successFul person. There are people anD can live all their liFe anD not take even small risk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you are the opposite anD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you act as a moDel For m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being my teacher. 精神世界的相通 没有国 很多的凑巧与相通 不只在 词趣的故事里 不只在耶鲁的演 说里 也真实地发生在了黎教授 的身边他的一位中国学生 写来的邮件 就是那一封以色列 来信的汉语版 和您这样的老师 同行 让我接触了一些人 一些 活法 一些精神 看到了在我原 有的圈子里绝对看不到的世界 感恩您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世界 感恩与您同行这一段人生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歌哭与绝唱 唐宝民 1950 1 21 日午夜一位 年仅 47 岁的英国作家孤独地躺 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地吐血他虚 弱到无力按铃叫护士只能痛苦 地一声声呼喊喊声在封闭的空 间里徘徊却没有人能听到……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发现了 可是他已经咳血而死……位作家就是被称为 冷峻的良 的乔治 · 奥威尔 在奥威尔死 亡半个多世纪后我在灯下开始 阅读这本由美国作家杰弗里·耶斯撰写的 奥威尔传新星出 版社 2016 5 月出版回响在 我耳边的依然是奥威尔坚定的 信念 :“ 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 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 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1903 6 25 奥威尔生 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于著名的伊顿公学 毕业后考上了公职—— 成为一名 驻缅甸的帝国警察本来他可以 在这个令人羡慕前途光明的职 位上一直干下去可是当他目睹 了殖民地人民受压迫的情形后 他的同情心就站在了苦役犯的一 而且因为父亲曾参与过帝国 主义的掠夺使他极感内疚加之 他一直有建立一个公平社会的理 所以 他毅然辞职 过起了流 浪生活 接下来的 15 年中 他以 作家身份苦苦挣扎在社会最底 日子过得十分 1936 7 19 西班牙内 战爆发奥威尔赶到西班牙成为 几千名国际志愿者中的一员 着生命危险帮助西班牙共和军 也正是这次经历使他认清了极 权主义的本质认识到了极权主 义的危害性1944 奥威尔创作 动物庄园 出版了 引起极大 轰动奥威尔一跃成为著名作家但他并没有被财富和名气所左 而是隐居到偏僻的朱拉岛始不分白天黑夜地创作另一部伟 大作品—— 一九八四》。 这样的 写作自然极大地损害了奥威尔 的健康他咳血越来越严重变得 有气无力无力久坐了但他还是 坐在床上完成了最后一份 15 字的打字稿耗尽了最后一丝气 彼时 冷战大幕已经拉开 威尔笔下的极权社会已经成形 英国著名作家温斯顿如此评价奥 威尔:“当一些作家还在为自己及 作品存活于世而庆幸的时候 威尔为了他的一部小说咯血而 以至于我只能把妒忌换成尊 敬和怀念。” 奥威尔虽然过早地离开了这 个世界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 厚的思想遗产奥威尔一生短暂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 审视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 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动物庄园以寓言的形式对极权 主义的秘密进行了全面揭露 使 我们看到了极权主义的真面目 从而全面了解了极权主义的本质 及其危害性奥威尔对极权主义 的讽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阴 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图景在半个 多世纪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令 我们心惊肉跳一九八四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 恐怖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 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 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 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 家成为悲剧这一事实为我们认 清极权主义的真实面目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平台普里切特称奥威尔是 一代 人的冷峻良心”, 奥威尔无愧于这 一称号他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思 想先知他秉持捍卫自由的理想以写作为武器作出了许多超越 时代的预言。“ 他的个人品质—— 正直理想主义和执着—— 在其 文字中闪耀着光芒如同清溪中的 卵石 。”1984 年早已经过去了 望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奥威尔惊 人的预言和天才的洞察力他是我 们这个时代的圣徒虽然颠沛流 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但他始 终没有放弃对终极理想的守望奥威尔传》, 为我们走近奥威 了解奥威尔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平台,“杰弗里 · 迈耶斯为奥威尔勾 画出了一幅令人钦仰的肖像但是 他并没有隐去这位作家的那些并 非圣徒的特质……他的这部传记 是当下最为权威的一部。” “永不加赋”:帝王旨意何以不能通达 李文钊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 吸取 明亡于加赋 的历史教训 实施 轻徭薄赋的政策 特别是康熙帝 将人头税永远固定在康熙五十 1711 的数字上 也就是不 管国家人口增长多少 永远不再 增加税收 雍正年间又实行摊丁 入亩 把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 而且规定新开垦的土地也不再 增税 虽然政策这么好 但老百 姓的负担还是很重 甚至导致暴 乱接连不断 其实 所谓的 永不 加赋 名不副实 其政策的背后 隐藏着许多弊端 火耗就是其中 之一什么是火耗清朝文献通 卷四 田赋考四 记载 :“ 钱粮 出于田亩之中火耗加于钱粮之 ”,也就是说火耗是在正常征收 的钱粮之外加收的赋税地方政府向朝廷运送征收的 钱粮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损 从老百姓手中收来的散碎银 子在上缴国库之前要熔铸成统一 标准的大银子熔铸过程也会有 损耗因此官府会向老百姓额外 多征收一些钱粮以使赋税充足这就是火耗在清朝初期火耗本 是不合法但私下予以默认的 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那么为什 么会出现这一奇葩现象呢清朝初期 中央政府要平定 南明势力 消灭各路起义军和周 边部族如噶尔丹的反叛 筹措钱 粮成为首要问题 于是中央政府 便极力削减地方财政权力 减少 存留给地方的财政银两 压缩地 方开支 导致地方财政紧张 权容易放权难战争结束之后于享受了多年的财政好处中央 政府不愿意把到手的财政大权还 给地方另外为了防止地方形成 像三藩割据那样的势力中央仍 然严格控制地方财政占比到了 康熙中期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 配比例基本固定在 8218 左右并 被历代继承下来地方政府也要 建设和发展比如兴修水利和道 但是手里没有钱怎么办各地 官员只得巧立名目向老百姓摊 摊派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到火 耗上本来对于加征火耗这个事 朝廷是不允许的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朝廷不得不默许了这种做 深知地方政府因为财政不足 才出此下策,“若尽以此法一概绳 则人皆获罪无所措手足矣”。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不合理 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清代承袭 明制各级官员的俸禄非常少品官员全年正俸不过 180 两银 往下依次递减 九品官一年 的俸禄不过 45 除此以外每 正俸一两 还有一石禄米 虽然 雍正年间考虑官员收入水平低 便进行养廉银改革 地方各级官 员的俸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 但花费也非常庞大 清代官 员没有公房 公车 差旅费和公 费医疗 甚至连官服都要自己出 钱购买 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生 包括家眷和仆从 作为官员 每年还要在必不可少的社交上 花掉一大笔钱 此外 编制内的 人员太少 官员必须自掏腰包花 钱雇用办事人员 在督抚衙门 只有总督和巡抚属于在编官 其他人没有编制 朝廷只给 督抚发放工资 督抚衙门要想运 转必须自己出钱招聘大量的幕 书办和仆役 县衙中知县也 不得不自掏腰包雇用大批的师 书吏和衙役替他办事 这在 今天是很难理解的 俸禄不足以 弥补支出 官员们就只能加收火 耗或贪污腐败了 还有就是陋规的存在 在没 有独立经济来源和收入不足的 情况下 上级和底层官吏们只 能分别通过手中的权力来 或直接勒索下级和老百姓 获得收益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 陋规 各州各县征收上来的钱粮 除了上交国库之外还有盈余 些盈余的钱会分一部分给布政使 衙门官吏布政使衙门再分一部 分送给总督或巡抚各税关漕运 管理衙门和盐业莫不如此此外官员无论大小都要定期向上司 上交成为惯例的 ”, 这些礼包 括并不限于以下范畴下属参拜 刚刚到任的上司时的见面礼 年过节送的礼红白喜事及生日 时的礼感谢提拔而送的礼上司 升迁调动离任时送的礼官员们 一级一级地吃下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基层官员们就只能 吃老百姓了本来征收一百斤粮食火耗 加收一两斤还算是合理的但由 于没有明文规定官员在征收火 耗时呈现愈加愈重之势,“ 州县火 每两有加二三钱者有加四五 钱者 ”, 也就是说征收一百斤粮 会多收二三十斤甚至四五十 本应征收三两银子可火耗却 有三十两之多,“ 损耗率极其不 合理老百姓根本交不起最终导 致逃亡甚至造反雍正帝上台之后改革财税 制度实施火耗归公”, 把火耗由 私下征收变为公开征收把控制 权由州县收到各省督抚手中 时确定并降低火耗标准在此基 础上雍正帝禁革陋规虽然并非 全部取缔也不可能全部取缔 也暂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百 姓的隐形负担相对减轻但到了 乾隆时期财政制度僵化再加上 通货膨胀地方财政和官员收入 又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地方官员 没有别的选择不约而同地耗外 加耗 ”, 越征越多 最终导致火耗 归公改革失败老百姓的负担也 再次加重了,“ 永不加赋成为一 句空话黎建飞学生时代回家读书的情景 清代赋税票据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Feb-2020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LüHAIFUKAN

副刊 纵横 6版2016年 10月 14日 星期五编辑 龙平川 校对 李 娜

电子信箱:8259100@sina.com

■笔下春秋■

■文化时评■

■法律人的大学■

■杂文百家■

本栏目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史风尚■

IP

剧按原著拍会死吗

今年,又是 IP 剧的热播年。这个夏天,诸如《幻城》《青云志》《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虽未成就“现象级”,但依然热度未减。出于打发闲暇的目的和对比原著的强迫症,我按着快捷键大致看了下《幻城》和《青云志》,一个扑面而来的感受是:按原著拍会死吗?

拿《青云志》来说,普智和尚怎么成了道士扮相?林惊羽怎么还和碧瑶眉来眼去?卧底的萧逸才怎么成了黑化的《碟中谍》?这些电视剧情节与原著的差异,让原著粉大呼诧异,直想“把编剧拉出来枪毙五分钟”。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按原著拍或许不会死,还有可能大红大紫,成就“现象级”;但不按原著拍,不仅也可以活得很好, 而且活得相对容易。商业的逻辑在于市场,电影的逻辑在于艺术,但在如今的现实中,商业的逻辑场远大于艺术追求,那结果就异化为对市场的极致追求与迎合。

其实,反过来问自己一句,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槽点,编剧和导演看不出来吗? 他为什么还非要这样拍?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要迎合的不是你的喜好,也不是他自己的喜好,而是市场最大化的喜好。

有网友说,之所以让天音阁代替天音寺,是因为剧中普智和尚被嗜血珠反噬屠村,有损佛门形象,遭到佛教协会反对。但在我看来,原因可能不仅仅在此。之前的影视剧中,以少

林为代表的僧人形象太多了,反派的,既有《天龙八部》中的心狠手辣的鸠摩智,也有“带头大哥”少林方丈玄慈,《倚天屠龙记》中也有奸邪之徒混元霹雳手成昆等,这些就不损佛门形象了吗?改成道士扮相,道教不反对吗?

在我看来,如果法相是和尚,那么就没法谈恋爱了,不谈恋爱就少了很多你侬我侬的剧情,这些,正是当下嗜爱刷剧的年轻男女尤其是女性的最爱,而他们,是互联网观剧的主力军。而诸如 CP、男男暧昧、多角恋等剧情,正是这批主力军所爱。这个理由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电视剧有了“书凡暧昧”“羽瑶暧昧”,至于黑化的萧逸才大师兄,这就更是丰富剧情的需要了。

举个对比的例子,在腾讯视频,《幻城》的评分是 9.0,《青云志》的评分是 9.3,而《权力的游戏 6》评分高达 9.7,但和总播放量高达数十亿的《幻城》和《青云志》相比,《权力的游戏 6》10 集总共也就 1.6 亿。口碑的好坏,艺术水准的高低,并不完全和市场反应的数据成正比, 这是合理而又正常的。《权力的游戏》艺术水准要比《幻城》《青云志》高很多,但是市场占比小很多,因为看《权力的游戏》的人,多为高知群体,大学生以下的人群,看的很少;但《幻城》《青云志》则要大众得多。

高知群体有别于普通大众,拿歌曲来说,《伤不起》《两只蝴蝶》《小苹果》大众喜闻乐见,但精英往往嗤之以鼻。但精英往往又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便见到了“烂而繁荣”“口水与票房齐飞”的现象。这其实并不矛盾,因为“烂和口水”的评价来自精英,而“繁荣与票房”来自大众的买单。

就目前来看,IP改编的魔幻剧、仙侠剧、玄幻剧,大多本质上还是偶像剧。对于这样的“偶像剧”来说,或者再干脆精分成“宅女剧”来说,不能谈恋爱的帅小伙角色,要你有何用?至于《幻城》中的艳 旦,则纯粹是为樱空释谈恋爱新增的角色,堂堂一个男主角,没有两三个绯闻女友,像话吗?这便是偶像剧的逻辑。

偶像剧需要感情和情绪,而不是炫技。比如《幻城》中武侠水平的神仙打斗,《青云志》中电疗风格的“神剑御雷真诀”,特效需要花钱,但商人考虑的永远是划算,如果让几个主角多谈几次恋爱就可以挣来收视率,干吗还要花大钱去做那烧钱的毁天灭地的场景?

所以,鉴于影视剧,尤其是网播剧时代,受众的主要群体及其喜好;鉴于小说受众和影视市场的差异性;鉴于影视剧的制作方从商业性的角度而非艺术性的角度出发,按原著拍,没有一定决心和水平,真的可能会死。

“牢骚”别如洪水王永清

有人说:“怨言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大的礼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这里的怨言,说白了也就是牢骚。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没有牢骚,因为不可能事事如意,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心生烦闷,烦闷了就想倾诉,说出来感觉轻松点,这就是发牢骚。

发牢骚首先要看对象。看对方愿不愿当受气筒,有没有雅量接受你的牢骚。女儿就爱向我发牢骚,说我这个当爸爸的太不尽责了,将她送到外地上学就不管了;一给她打电话就唠唠叨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女儿牢骚归牢骚,搁下电话又匆匆地去上课了,我知道她只是想宣泄一下情绪。

历史上有个人叫冯谖,发牢骚也很注意对象。冯谖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不受重视。于是,他就靠在柱子上弹铗抗议,一曰:“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兮,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冯谖竭诚为孟尝君效力,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胆识。

冯谖弹铗作歌,在今天看来大有“伸手要待遇”之嫌。其实,要想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落实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很重要。孟尝君能做到从善如流,没有“研究研究再说”,也没有因冯谖闹情绪发牢骚,将其扫地出门,可谓聪明之举。

发牢骚应注意方法艺术。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们读《诗经》、读《史记》、读晚清的谴责小说,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满满的牢骚话。北宋有个叫苏麟的人,就通过诗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可谓发牢骚的典范。

范仲淹在杭州当一把手时,某次提拔干部,大多数人都得到他的推荐提拔,唯独一个叫苏麟的人没被提拔,不是这人能力不行,只因为当时苏麟被范仲淹外派,很少在范仲淹眼前晃。提拔干部时,就把他给忘了。

苏麟心里不是滋味。直接找领导反映吧,给人一种争官要官的感觉。不说吧,心理又不平衡。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献给范仲淹,很虚心地请范大人指正,其中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范仲淹一看此诗,立刻明白了苏麟的意思,“即荐之”———将苏麟也提拔上来。

发牢骚还应有度。心有块垒时,适当发发牢骚,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切忌“太盛”了。古人说,牢骚太甚,必多抑塞。有的人发牢骚如“泄洪”,没完没了。有的人见不得别人好,只要有人超过自己就愤愤不平……这些“怨妇”情绪,一方面让自己不高兴,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人的情绪,这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黎式英语变音换调始末本报记者 王丽丽

从木匠到教授, 这是个在法学教授圈子里几乎人人皆知的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海商法、保险法研究所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黎建飞。59 岁的黎教授,又做成了一件让人惊掉眼镜的事儿:57 岁开始重学英语音标,让“每个音都发错了”的黎式英语“变音”“变调”。

黎建飞最早出国是在 1991年。 作为中国政府劳动立法代表团的末位成员, 由于名牌前面有“Dr.”,所到之处都会发生德国人绕过前面的各位领导来与他亲切握手的盛况。“德国人完全不知道我们国家有博士了, 而且有法学博士了。”黎建飞说,他也勇敢地使用他的黎式英语哇哩哇啦地畅快交流。不料,晚上回到住所后,当时外经贸部的一位官员对他说,我感觉你的每个音都发错了。“现在想起来, 我自己也觉得尴尬,six 发成 sex 的音,你流汗不?”黎建飞说。

发音几乎全错的英语, 是那个特殊年代勤奋自学的产物 。1979 年脱下工服, 进入西南政法大学读本科, 已经 9 年没有上学的他,真想大声喊:“读书太好了!书太好了!”那时是他第一次接触英语,真是如饥似渴。

“英语书上的内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每次考试我都能清楚地记得答案出自课本哪一页、哪一段话,前面后面各是些什么。各种对话练习册 , 有什么我读什么。”黎教授对记者说 ,你猜我用什么时间读呢?五个时段!早晨起床后、午饭后、午睡前、晚饭后、睡觉前各读半小时, 每周末拿出半

天把本周内的英语学习全部复习一遍。用的都是零散时间 ,“整块儿时间,我是用来学专业课的。”

“ 在 同 学 里面,我最刻苦。”四年本科,黎建飞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毕业了 , 要散伙了,有人给他提了个意见 。 说有一次 , 说好跟同学一起去看电影 ,结果走了一半路他人不在了, 原来是回教室看书去了 。“这算我头上的一条罪状了。”不过,黎建飞的班主任可是经常表扬他, 最常说的那句话就是:他四年从没看过一场电影!他的硕士导师告诉他的师弟师妹 ,你们只要做到像黎建飞这样 ,每天早晨起床后,拎着水壶进教室,只有吃饭才肯出来, 没有谁会读不好书!

经过四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的自我强化训练,“我能搞翻译,但是不能交流。”黎建飞工作之后,翻译了六本著作。可是,他不断地发现, 自己的英语发音“好像有点不对头”。

2011 年,重庆市检察院的检察官石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

博士学位,师从黎建飞老师。石娟对记者说:“黎老师让我纠正他的发音, 我就把要练习的句子重新读过,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再让他自己重读一次,完了,一切变回原来的读法,而且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这可怎么救?”石娟好绝

望。黎老师自己没绝望。“我现在

到这个岁数,快 60 岁了 ,翻译出版六本书了, 还能从音标重新开始!不可思议吧?我下载软件,跟着读。 我利用参加出国访学等各种机会,练听力练口语。”

2012 年 2 月, 北欧和中国社会立法与社会治理国际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 黎建飞教授出席会议, 并就中国社会的福利立法发表英语演讲。“我先笔头翻译好,再让我的英语教员、剑桥和耶鲁的两个孩子, 把我的译文口语化; 然后一句一句地教我读音,读不准的音给我纠正。”

演讲可以, 但他怕自己听不懂观众提问, 就事先让学生坐边上,等着帮他翻译。“但那一天,我恰恰听懂了,听众问我的是‘生活在家庭中的残疾人能得到什么保障?’”我专业很熟嘛 ,我一说,老美一听,surprise!

2013 年 9 月, 访问学者黎建飞刚到耶鲁大学时, 找到了一个

每天中午为访问学者配偶举办的口语班,于是欣然报名参加,并未感到一丝尴尬。 他与这些陪伴访问学者的配偶们坚持了下来 。同行的教授一听这事儿,surprise!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教授说,黎建飞让他们 surprise。因为他们休息的时候他还在上班,“他们要一个 report,黎建飞提交了一份中文的、一份英文的”,他们从没见过这样干活儿的中国教授。

早年一起出国的人, 现在再听黎建飞的发音 , 估计要丢魂了———音与调全变了!当然,大多数人是从他博客与朋友圈中的“英语鸡汤”与“词趣”栏目,惊叹他巨大步伐的进步与非比寻常的坚持。

工资是 Salary, 这处词源于Salt,既表明了工资如同盐一样不可少, 也表明了从工资中不可能发财, 进而还可以得出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不可能太高等劳动法学中很有意思的结论。

Book 是书,书是 Book。看似简单,别有洞天。正如中国人说“书中自有”许多东西一样,外国人也在 Book 中夹带了不少私货 。Bythe book 是照章办事 ,In mybook 是 在 我 看 来 ,Throw thebook at somebody是严惩某人,Bring sb to book for sth 是惩罚某人并要求作出解释……黎建飞说,英语单词的学习,对劳动法专业研究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十年前,黎建飞在一次《劳动法》 讲座中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早上找不到起床的理由!”这句话教育了他的一代又一代弟子,被奉为“黎门名言”。二十

年后的某一天, 黎建飞在电脑上看到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耶鲁大学

2015毕业纪念日上的演讲, 特别强调了他父亲的早年教诲 :“Heused to say, it is a luckyman or woman gets up inthe morning, puts both feet onthe floor, knows what they'reabout to do, and thinks it stillmatters.”“如果翻译重在‘意’的话,他父亲的话几乎就是我原话的英文翻译。”黎建飞说。

临近毕业, 黎建飞的一名以色列学生给他写了封邮件:“You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therisk and this is why you areso successful person. There arepeople and can live all theirlife and not take even smallrisk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of life, you are the oppositeand this is the main reasonyou act as a model for me.Thank you very much forbeing my teacher.”

精神世界的相通 , 没有国界 。很多的凑巧与相通 ,不只在词趣的故事里,不只在耶鲁的演说里,也真实地发生在了黎教授的身边———他的一位中国学生写来的邮件,就是那一封以色列来信的汉语版:和您这样的老师同行 ,让我接触了一些人 、一些活法 、一些精神 ,看到了在我原有的圈子里绝对看不到的世界 。感恩您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世界 ,感恩与您同行这一段人生。

(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歌哭与绝唱唐宝民

1950 年 1 月 21 日午夜,一位年仅 47 岁的英国作家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地吐血, 他虚弱到无力按铃叫护士, 只能痛苦地一声声呼喊, 喊声在封闭的空间里徘徊, 却没有人能听到……不知过了多久, 终于有人发现了他,可是,他已经咳血而死……这位作家, 就是被称为 “冷峻的良心”的乔治·奥威尔。在奥威尔死亡半个多世纪后, 我在灯下开始阅读这本由美国作家杰弗里·迈耶斯撰写的 《奥威尔传》(新星出版社 2016 年 5 月出版), 回响在我耳边的, 依然是奥威尔坚定的信念:“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1903 年 6 月 25 日,奥威尔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于著名的伊顿公学 ,毕业后考上了公职———成为一名

驻缅甸的帝国警察。本来,他可以在这个令人羡慕、 前途光明的职位上一直干下去,可是,当他目睹了殖民地人民受压迫的情形后 ,他的同情心就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而且,因为父亲曾参与过帝国主义的掠夺,使他极感内疚;加之他一直有建立一个公平社会的理想,所以,他毅然辞职,过起了流浪生活。接下来的 15 年中 ,他以作家身份苦苦挣扎在社会最底层,日子过得十分 惶。

1936 年 7 月 19 日,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赶到西班牙,成为几千名国际志愿者中的一员 ,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西班牙共和军 。也正是这次经历, 使他认清了极权主义的本质, 认识到了极权主义的危害性。1944 年,奥威尔创作的《动物庄园》出版了,引起极大轰动,奥威尔一跃成为著名作家。但他并没有被财富和名气所左右,而是隐居到偏僻的朱拉岛,开

始不分白天黑夜地创作另一部伟大作品———《一九八四》。 这样的写作, 自然极大地损害了奥威尔的健康,他咳血越来越严重,变得有气无力、无力久坐了,但他还是坐在床上完成了最后一份 15 万

字的打字稿, 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彼时,冷战大幕已经拉开,奥威尔笔下的极权社会已经成形 。英国著名作家温斯顿如此评价奥威尔:“当一些作家还在为自己及作品存活于世而庆幸的时候,奥威尔为了他的一部小说咯血而死, 以至于我只能把妒忌换成尊敬和怀念。”

奥威尔虽然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奥威尔一生短暂,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动物庄园》以寓言的形式对极权主义的秘密进行了全面揭露,使我们看到了极权主义的真面目 ,从而全面了解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性。 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的讽刺, 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图景, 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读起来, 仍然令

我们心惊肉跳。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恐怖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

家成为悲剧”这一事实,为我们认清极权主义的真实面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普里切特称奥威尔是 “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无愧于这一称号, 他是我们无法摆脱的思想先知,他秉持捍卫自由的理想,以写作为武器, 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他的个人品质———正直、 理想主义和执着———在其文字中闪耀着光芒如同清溪中的卵石。”1984 年早已经过去了,回望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奥威尔惊人的预言和天才的洞察力,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圣徒, 虽然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终极理想的守望。这本 《奥威尔传》, 为我们走近奥威尔、了解奥威尔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杰弗里·迈耶斯为奥威尔勾画出了一幅令人钦仰的肖像,但是他并没有隐去这位作家的那些并非圣徒的特质……他的这部传记是当下最为权威的一部。”

“永不加赋”:帝王旨意何以不能通达李文钊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 , 吸取“明亡于加赋”的历史教训,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特别是康熙帝将人头税永远固定在康熙五十年(1711 年)的数字上,也就是不管国家人口增长多少,永远不再增加税收。雍正年间又实行摊丁入亩, 把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 ,而且规定新开垦的土地也不再增税 。虽然政策这么好 ,但老百姓的负担还是很重,甚至导致暴乱接连不断。其实,所谓的“永不加赋 ”名不副实 ,其政策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弊端,火耗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火耗?据《清朝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四》记载:“钱粮出于田亩之中, 火耗加于钱粮之外”,也就是说火耗是在正常征收的钱粮之外加收的赋税。

地方政府向朝廷运送征收的钱粮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损耗, 从老百姓手中收来的散碎银子在上缴国库之前要熔铸成统一标准的大银子, 熔铸过程也会有损耗, 因此官府会向老百姓额外多征收一些钱粮,以使赋税充足,这就是火耗。在清朝初期,火耗本是不合法但私下予以默认的,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那么为什

么会出现这一奇葩现象呢?清朝初期 ,中央政府要平定

南明势力、消灭各路起义军和周边部族如噶尔丹的反叛,筹措钱粮成为首要问题,于是中央政府便极力削减地方财政权力,减少存留给地方的财政银两,压缩地方开支, 导致地方财政紧张。收权容易放权难,战争结束之后,由于享受了多年的财政好处, 中央政府不愿意把到手的财政大权还给地方。另外,为了防止地方形成像三藩割据那样的势力, 中央仍然严格控制地方财政占比。 到了康熙中期,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比例基本固定在 82∶18 左右并被历代继承下来。 地方政府也要建设和发展, 比如兴修水利和道路,但是手里没有钱怎么办?各地官员只得巧立名目向老百姓摊

派, 摊派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到火耗上。

本来, 对于加征火耗这个事朝廷是不允许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朝廷不得不默许了这种做法, 深知地方政府因为财政不足才出此下策,“若尽以此法一概绳人,则人皆获罪,无所措手足矣”。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不合理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清代承袭

明制,各级官员的俸禄非常少。一品官员全年正俸不过 180 两银子 ,往下依次递减 ,九品官一年的俸禄不过 45 两 , 除此以外每正俸一两 ,还有一石禄米 。虽然雍正年间考虑官员收入水平低

便进行养廉银改革,地方各级官员的俸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花费也非常庞大 。清代官员没有公房 、公车 、差旅费和公费医疗,甚至连官服都要自己出

钱购买,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生活,包括家眷和仆从 。作为官员 ,每年还要在必不可少的社交上花掉一大笔钱 。此外 ,编制内的人员太少,官员必须自掏腰包花钱雇用办事人员 。 在督抚衙门中 ,只有总督和巡抚属于在编官员 ,其他人没有编制 ,朝廷只给督抚发放工资,督抚衙门要想运转必须自己出钱招聘大量的幕友 、书办和仆役 ;县衙中知县也不得不自掏腰包雇用大批的师爷 、书吏和衙役替他办事 ,这在今天是很难理解的。俸禄不足以弥补支出,官员们就只能加收火耗或贪污腐败了。

还有就是陋规的存在 。在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和收入不足的情况下 , 上级和底层官吏们只能分别通过手中的权力来 “隐形 ” 或直接勒索下级和老百姓获得收益 ,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陋规 。

各州各县征收上来的钱粮 ,除了上交国库之外还有盈余 ,这些盈余的钱会分一部分给布政使衙门官吏, 布政使衙门再分一部分送给总督或巡抚。各税关、漕运管理衙门和盐业莫不如此。此外,官员无论大小, 都要定期向上司

上交成为惯例的“礼”,这些礼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范畴: 下属参拜刚刚到任的上司时的见面礼 ,逢年过节送的礼, 红白喜事及生日时的礼,感谢提拔而送的礼,上司升迁、调动离任时送的礼。官员们一级一级地吃下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基层官员们就只能吃老百姓了。

本来征收一百斤粮食, 火耗加收一两斤还算是合理的, 但由于没有明文规定, 官员在征收火耗时呈现愈加愈重之势,“州县火耗,每两有加二三钱者,有加四五钱者”, 也就是说征收一百斤粮食, 会多收二三十斤甚至四五十斤,本应征收三两银子,可火耗却有三十两之多,“损耗率” 极其不合理,老百姓根本交不起,最终导致逃亡甚至造反。

雍正帝上台之后, 改革财税制度,实施“火耗归公”,把火耗由私下征收变为公开征收, 把控制权由州县收到各省督抚手中 ,同时确定并降低火耗标准。 在此基础上雍正帝禁革陋规, 虽然并非全部取缔也不可能全部取缔 ,但也暂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老百姓的隐形负担相对减轻。 但到了乾隆时期,财政制度僵化,再加上通货膨胀, 地方财政和官员收入又出现了不足的情况, 地方官员没有别的选择,不约而同地“耗外加耗”,越征越多,最终导致火耗归公改革失败, 老百姓的负担也再次加重了,“永不加赋” 成为一句空话。

黎建飞学生时代回家读书的情景

清代赋税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