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15
2017/3/22 1 第五章 開港後的臺灣 第一節 大船入港 一、寶島臺灣的魅力 (一)臺灣的優越條件 東亞航運網絡中的位置重要 生產樟腦、硫磺 走私鴉片的利益 (二)列強的試探 1.英國 鴉片戰爭期間,船艦數次進入臺灣海域 1841年:進攻雞籠 1842年:於臺中大安港擱淺船員被俘,遭處決清廷 懲處官員 鴉片戰爭後,開放五口通商 企圖購煤,取得採煤權 欲以福州交換臺灣開港 2.美國 有人主張佔領臺灣 培里曾派人來臺調查 基隆二沙灣砲台,為中英鴉 片戰爭期間臺灣道姚瑩興建 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清廷命臺灣道姚瑩、臺灣鎮總兵 達洪阿、水師提督王得祿協防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Mar-2021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

第五章 開港後的臺灣

第一節 大船入港

一、寶島臺灣的魅力

(一)臺灣的優越條件

東亞航運網絡中的位置重要

生產樟腦、硫磺

走私鴉片的利益

(二)列強的試探

1.英國

鴉片戰爭期間,船艦數次進入臺灣海域

1841年:進攻雞籠

1842年:於臺中大安港擱淺船員被俘,遭處決清廷

懲處官員

鴉片戰爭後,開放五口通商

企圖購煤,取得採煤權

欲以福州交換臺灣開港

2.美國

有人主張佔領臺灣

培里曾派人來臺調查 基隆二沙灣砲台,為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臺灣道姚瑩興建

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清廷命臺灣道姚瑩、臺灣鎮總兵達洪阿、水師提督王得祿協防

Page 2: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2

二、世界貿易體系中的臺灣

(一)臺灣開港

1.原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

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府城(安平)、滬尾(淡水)

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雞籠(基隆)、打狗(高雄)

2.後續:成立海關、派駐領事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二)貿易發展

1.列強資本進駐,在臺設立據點英國最重要

怡和洋行:最早成立

德記洋行:促成臺灣茶葉貿易

英商德記洋行與安平樹屋

Page 3: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3

2.出口:對外貿易大幅成長

茶業:英商都德引進新茶種,鼓勵北部丘陵農家栽種

占出口總值一半以上

烏龍茶最多歐美;包種茶次之南洋

樟腦:合成塑膠賽璐珞、火藥原料

砂糖

3.進口:鴉片、紡織品

三、開港後臺灣的轉變

(一)經濟上

1.土地利用重新調整

茶:北部丘陵(原產甘薯、大菁)茶園

樟樹:中北部山區往內山墾植

糖:下淡水溪(高屏溪)開發

2.新興市鎮與港市

市鎮:大稻埕、三角湧、大嵙崁、鹹菜甕、南庄、東勢角

、集集因茶葉、樟腦而繁榮

港市:淡水、打狗

北部人口快速增加

Page 4: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4

3.北部經濟地位提升

茶、樟腦 產值高利潤大

增加就業機會

大稻埕茶葉加工廠 山區裡的腦寮

沈葆楨來臺後,鑒於北臺灣日漸重要,建議增設臺北府

(二)社會上

1.買辦興起與豪紳家族的發展

買辦:受雇於外商洋行,仲介本地商務自立門戶

大稻埕李春生(茶)

高雄陳福謙(糖)

地主豪紳家族:投入新產業、與官府合作

霧峰林家林朝棟中法戰爭時率領「棟軍」立下戰功

板橋林家林維源中法戰爭時捐助餉銀20萬兩

取代郊商

與劉銘傳關係密切,取得開發土地、經營樟腦的權利

Page 5: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5

2.客家人地位提升

開港前:受限於丘陵土地不利耕作經濟能力略差

開港後:位於茶、樟腦產區經濟改善、社會地位提升

(三)生態環境與漢原關係

茶、樟腦

漢人往內山移墾樟樹等原始山林遭破壞

原住民生存空間遭壓迫漢原關係緊張

(四)文化上

1.基督教的再度傳入

據點:通商口岸

教派:

天主教道明會(1859年)以打狗為據點

基督教長老教會

A.英國―臺灣南部:

a.馬雅各

b.巴克禮《臺灣府城教會報》(1885年)

B.英屬加拿大―臺灣北部:馬偕

時間最早

規模最大

⾧老教會屬於基督新教,主張信徒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和上帝溝通,因此他們用羅馬拼音拼寫臺灣各族群的文字編印聖經。

Page 6: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6

2.近代教育與醫療體系的建立

醫療

馬雅各:全臺首座西醫醫館 (1865年)今臺南新樓醫

院前身

馬偕:淡水偕醫館(1879年)拔牙

教育

馬偕:淡水理學堂大書院(1882年)、女學堂

長老教會:於臺南創辦中學、女中,培育傳教人員

長榮中學、長榮女中

甘為霖:臺南盲人學校

位於真理大學校區內的牛津學堂 位於淡江中學內的女學堂

臺灣第㇐所女校

Page 7: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7

第二節 涉外事件與近代化

一、涉外事件頻傳

(一)羅妹號事件

1.時間:1867年(同治六年)

2.地點:琅𤩝(屏東恆春)

3.對象:美國船羅妹號

4.事由:原住民襲擊遇難船員,僅一人生還

5.交涉:美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

清官員態度消極

李與英商必麒麟入番界自行與十八番社酋長訂約

6.影響:列強質疑清廷是否有效統治番界番地無主論

李仙得後來被日本聘為顧問,於牡丹社事件出兵臺灣時扮演關鍵角色

(二)違禁事件

1.樟腦糾紛

時間:1868年(同治七年)

對象:英商必麒麟

事由:必麒麟在非通商口岸梧棲買賣

樟腦,遭官方取締發生衝突

後續:艋舺、打狗皆有衝突發生英軍艦竟砲轟安平

結果:雙方進行交涉,簽訂〈樟腦條約〉

清廷開放樟腦貿易與傳教自由

英國承認出兵不當

Page 8: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8

2.大南澳私墾事件

時間:1868年(同治七年)

地點:大南澳(宜蘭南澳)

原因:部分歐洲人認為南澳是無政府地帶,企圖建立小型

殖民地

普魯士商人提供資金讓英人荷恩至大南澳開墾

結果:商人離開,荷恩因船難溺斃結束此一事件

(三)牡丹社事件

1.背景

時間:1871年(同治十年)

地點:恆春半島

對象:琉球漁船

事由:船員遭排灣族原住民殺害

交涉:1873年日本試探清廷態度

清廷認為琉球、臺灣皆屬中國

表示此事與日本無關

卻也回覆日方「生番為化外,未便窮治」透露出清廷

無法有效統治番界

影響:1874年日本以此事為藉口出兵臺灣

屏東牡丹鄉石門古戰場

Page 9: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9

2.經過

日本出兵:由陸軍中將西鄉從道領軍,1874年(同治十三

年)抵達琅𤩝

清廷的回應:抗議、並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部署

日軍登陸:迫高士佛社與牡丹社原住民屈服

日方受阻:

水土不服日本派出約3600名

的軍隊,最後僅存不到600名

財政不充裕

顧慮列強(英、美)態度

希望以戰逼和

3.結果:在英國公使協調下,日清簽訂《北京專約》

不否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

清廷同意撫卹遇害難民

補償日本在臺修築道路建物費用

4.影響:

變相承認日本領有琉球1879年正式廢藩置縣(沖繩縣)

清廷治臺政策轉趨積極

大日本琉球蕃民五十四名墓

Page 10: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0

二、積極治臺與近代化的開展

(一)治臺態度轉趨積極

列強野心

積極治臺

沈葆楨

消極治臺 牡丹社事件

建議

清廷體認臺灣重要性

(二)沈葆楨推動變革

1.來臺時間:1874~1875年,以欽差大臣身分來臺

2.改革內容:

開山撫番

開山:修北、中、南三道路

,招民開墾

撫番:

A.武力迫使原住民歸順

B.設「番學」、變風俗

• 阻絕外人對臺野心• 促進茶、樟腦業發展

Page 11: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1

廢止渡臺禁令

時間:1875年(光緒元年)

內容:

A.完全開放漢人渡臺

B.解除禁止攜眷、入番界、漢原通婚等限制

調整行政區劃

淡水、基隆開港,北部發展臺北府

牡丹社事件恆春縣

加強後山、內山治理卑南廳、埔里社廳

㇐府四縣三廳二府八縣四廳

展開洋務新政

採煤礦:於基隆以新式機器採煤

交通:購買新式輪船,航行臺灣、福建之間

新式砲臺:安平(億載金城)、旗後

奏請對鄭成功加以追祀在臺南建「延平郡王祠」

位於臺南安平的億載金城 位於高雄旗津的旗後砲臺

Page 12: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2

(三)丁日昌籌劃整頓

1.來臺時間:1876年以福建巡撫身分來臺

2.改革內容:

整頓吏治

招徠廣東潮、汕人民移墾

推動「撫番」工作

架電報線府城―旗後(高雄)、府城―安平

農礦及財政(補充)

推廣經濟作物茶葉、咖啡

鼓勵煤鐵探採,籌劃開採石油

3.成效:駐臺時間太短,建設有限

在沈葆楨建議下,福建巡撫每年冬、春二季移往臺灣

三、中法戰爭與臺灣建省

(一)背景—中法戰爭

1.時間:1883年(光緒九年)

2.事由:越南問題

3.波及臺灣:1884年法軍藉口購煤闖入基隆

4.清廷的因應:

派劉銘傳來臺督辦軍務

臺灣民間如林朝棟也率鄉勇北上支援

5.戰事發展:孤拔占基隆、獅球嶺,攻淡水,並封鎖臺灣海峽

6.結束:1885年法軍轉占澎湖,但孤拔亦病死清法簽訂和約

7.影響:臺灣建省(正式名稱為「福建臺灣省」),首任巡撫為

劉銘傳

臺灣人稱為「西仔反」

遭守軍強力抵抗

1888年才與福建分治

Page 13: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3

(二)劉銘傳建設新貌

1.擴大「開山撫番」

開山:於大嵙崁(大溪)設撫墾局,處理開墾與原住民事務

撫番:剿撫兼施

武力征討反抗的原住民族

於臺北設「番學堂」

2.擴充行政區劃設置臺南府、臺灣府、臺北府及臺東直隸州

3.推動土地改革:增加臺灣稅收

清賦:清丈不公,引發民變,如施九緞事件

廢除大租戶:造成反彈,改以「減四留六」收場

由板橋林家的林維源主持

胡適的父親胡傳提到,漢人捕獲原住民後,甚至加以殺害,熬製成「番膏」

官府 大租戶 小租戶 佃農正供 大租 小租

官府 大租戶 小租戶 佃農

原大租60% 小租

原大租40%

Before

After

大租戶保留原來的六成大租,其餘四成由小租戶繳交賦稅給政府

Page 14: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4

4.展開洋務建設

交通方面:

興建基隆到新竹的鐵路

架設電報線(包含兩岸間的海底電纜)

創辦新式郵政

軍事方面:設機器局、自製槍砲

教育方面:設立新式學堂、電報學堂

大規模開採基隆煤礦

設立臺北城內電燈與自來水

臺灣成為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

• 第㇐任巡撫劉銘傳完成基隆臺北(大稻埕)段

• 第二任巡撫邵友濂延伸至新竹

• 日治時期1908年延伸至高雄,1921年延伸至屏東

臺灣的西部鐵路建設

Page 15: H kÇA EB çE - 伯祺老師的歷史教學網頁 · 2017. 3. 22. · 'åH 0ô D "] DEB +0Î'åH oÕ 4gÖ% 0ÎCï*ÍH 0ôM1 b[¤HÃL$ 3ý-Z î ì í ó l ï l î

2017/3/22

15

(三)邵友濂保守路線

1.任職巡撫期間:1891~1894年

2.施政原則:改走保守平穩路線

大規模的新政導致財政困窘

清廷無暇積極建設

3.重要改革:將省會正式由橋孜圖(今臺中市)改設於臺北

確立臺北為臺灣政經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