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及精神衛生 與個案管理 -...

46
心理及精神衛生 與個案管理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Sep-2019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心理及精神衛生

與個案管理

1

心理健康

一個人除了沒有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症狀外,在其情緒表達、認知與行為各方面的生活表,都處於一種適應良好的狀態,進而使個人獲得快樂、滿足以及產生符合社會文化要求的行為。

2

心理衛生教育

將心理健康的知識訊息,透過各種形式、管道,來增加民眾對心理衛生問題之認識與重視,以提昇利用心理衛生服務資源,達到自助或助人之目的

3

心理輔導

有心理困擾的當事人,本身原來就具有某種程度的適應能力,而受過一定程度訓練的輔導員以引導或者指導的方式協助當事人發揮自我調適能力,逐漸改善其困境。

4

心理諮商

所要面對的對象大致上也是在一般狀況下可以正常適應的人,但是會持續一段時間出現適應問題,而有專業資格的心理助人者(如: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

以協商、討論的方式,幫助當事人了

解自己的困境,嘗試對並處理該困境,以重新恢復應的狀況。

5

心理治療

對象不僅是有適應上的問題,更出現身心方面的病徵或者症狀,需要有專業資格的心理助人者(如: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更深層地探究當事人的人格特

性與病症/症狀之間的關係,提供補救性及復健性的治療,以解決案主內

在較嚴重的情緒衝突與困擾,使當事人能夠重新恢復適應的狀況。

6

躁鬱症

以情感表現障礙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疾病。呈現「躁」或「鬱」兩個極端,或者情感擺盪於兩極。需要精科醫師的診斷確認及專業治療。

情緒過度高昂、興奮、話多、動作多、好花錢、好管閒事、易怒、精力充沛、不需要睡眠、有誇大妄想,此為「躁」的表現。

情緒異常低落、悲觀、失去活力、對自己沒信心,對生活失去興趣,無價值感、思考緩慢,甚至整天躺床,或有自殺的念頭,此為「鬱」的表現。

7

憂鬱症

會持續的出現情緒低落、心情鬱悶、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態度悲觀消極、自尊心低落、做事缺乏決心與勇氣、沒有自信心、動作遲緩常發呆或思考專注力的改變、沈默寡言無精打采、思考遲鈍且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不振、失眠等,患者可能會有強烈的無價值心感、罪惡感或是死亡及自殺的想法及衝動。

憂鬱症需要精神科醫師的診斷確認及專業治療

約有2%到3%的男性、5%到9%的女性會罹患憂鬱症

8

精神分裂病

在思考、知覺、情感等多方面出現障礙,與現實有明顯的脫節。

主要症狀有妄想,如深信有人要加害、不利自己的想法,但事實上並無此事;幻覺,以「聽幻覺」最常見,在別人聽不到或旁邊沒有人講話時,患者可以清楚且確定的聽到有人對他說話的聲音。

患者也可能無緣無故的哭、傻笑;可能退縮沈默,不跟別人來往。患者可能在認知、生活功能嚴重退化,需要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及專業醫療等協助 9

精神分裂症

多種精神病的總稱

涉及多種心理向度的混亂:思考、知覺、行為、語言、溝通及情緒

發病的年齡是15歲到25歲左右

發病率約為0.7%

大約只有10-20 %的精神分裂症者可以完全治癒

大部分病患會變成慢性病患,需要長期的照顧與醫療

10

心理疾病的分類

目前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所普遍採用的分類系統是一種描述性的診斷系統,稱為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DSM-IV是個多軸的診斷系統,每個病患的

狀況需從五個軸加以評估。

11

DSM-IV的主要診斷類別

12

DSM-IV的五軸評估

13

焦慮症

基本上焦慮扮演警告危險的功能,所以是正常的感受。

患有焦慮症者,容易收到錯誤的警告而導致不正常的迴避行為。

焦慮症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

女性病患是男性的兩倍

14

網路成癮是心理疾病嗎? 網路成癮症仍未正式成為專業的疾病診斷術語

陳淑惠等人(2003)編製了「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R),網路成癮症狀分為三個向度,分別是: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成癮戒斷症狀。

15

網路成癮是心理疾病嗎? Young (1998) 設定八項檢測標準,在過去一年內出現下述

症狀中的五項,就符合網路成癮的診斷:

1.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2.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相同程度的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覺得情緒化、憂鬱、煩躁不安。

5.上網的時間遠超過預期的時間。

6.因上網而危及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

7.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以逃避問題或擺脫情緒困擾,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16

常見的焦慮症

強迫症 :

主要症狀是強迫思考(obsession)和強迫行為(強迫思考:compulsion)嚴重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

反覆出現揮之不去的念頭、意象或衝動

例如,

我會傷害我的孩子

孩子會被細菌感染

18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主要是一個人對於外來事件的一種心理生物學的反應,像是車禍、地震、被搶劫或性侵害等重大壓力事件都會使人產生PTSD。

這些壓力必須是極度且相當突然的,並會造成強而有力的主觀反應,當事人經驗到強烈害怕、無助、驚恐。

19

經常會出現的反應,包括:

一、再經驗創傷事件: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情境

再現(Flashbacks)、夢見創傷事件或其他的恐怖事件、當回想到創傷事件時易引發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

二、逃避: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

覺。

三、情緒麻木:對事物失去興趣、對人產生疏離感、情

緒反應侷限。

四、警覺性增加:睡眠困難、易被激怒、專注困難、

過度警覺、驚嚇反應強烈。

20

若你有親友有出現創傷症候群的話,你可以:

一、允許他說出對整著事件的描述。

二、支持與接受他表達情緒,允許他哭泣,甚至可以幫他說出他的心情,「你一定很難接受…」「你很遺憾來不及…」。

三、適切的肢體撫觸與擁抱。

四、協助他找到支持團體或有關的社會資源,必要時請心理專業機構或精神科協助。

21

自殺的迷思

1.經常說要自殺的人,不會真的去自殺。 2.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會提高他們自殺的危險性。 3.企圖自殺者一旦表現出改善的跡象,表示危機已

經過了。 4.通常自殺的人都是真的想死。 5.只有某一類的人會自殺。 6.自殺失敗的人不會再度嘗試自殺。 7.自殺經常是突然性的,發生毫無預兆的。 8.自殺會遺傳。 (取材自Popenhagen & Qualley, 1998)

22

四類自殺警訊

1. 感覺(Feelings):無望、無助、無價值感、害怕無法掌控自我、過度的罪惡感、悲傷、憤怒等。

2. 行動或事件(Action or Events):吸毒或酗酒、個人經歷失落的經驗,如死亡、離婚、分離、關係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錢、地位、自尊。出現爆發性的攻擊、魯莽性的行為。討論或撰寫死亡相關情節。

23

四類自殺警訊

3. 改變(Change):睡眠、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個性改變,有時變得退縮、厭倦、冷漠;有時則是變得喧鬧、多話、外向。

4. 預兆(Threats):有計畫的安排事物、將心愛的物品分送他人或丟棄、研究自殺藥物、獲取自殺武器,言語上透露出想死的念頭,如「乾脆去死,反正也沒有人關心」 之類的話語;自殺的企圖,如服藥過量或割腕等。

24

最新現況:101年情形

自殺排名第12死因,計3507人

自殺未遂人次: 28,513

訪視自殺個案人 次: 252,650

25

人格障礙

長期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導致個人人際及工作功能的障礙

DSM-IV 描述十類人格障礙

26

反社會人格障礙

缺乏同理心及缺乏道德感

只顧自我滿足,完全不考慮他人

會表現出許多社會規範所不容的不法行為

不管他們的作為會造成別人多大的痛苦與傷害,他們對自己的作為卻不會感到絲毫的懊悔

28

邊緣性人格障礙

主要特徵是不穩定

表現在人際關係上、心情以及自我認同三方面

自我傷害的行為

患者大約有6%死於自殺

分裂(splitting):對事、對人的看法採取「非黑即白」的觀點

對一個人的看法轉變非常快速

29

通常初次診斷出現於嬰兒、兒童或青少年的心理疾病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

運動技能障礙(motor skills disorder)

溝通障礙(communication disorder)

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及干擾性行為異常(attention-deficit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

嬰兒期或兒童早期之餵食及飲食性疾病(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of infancy or early childhood)、抽動性疾病(tic disorder)

30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不專注(inattention)衝動(impulsive)或行為抑制困難(behavioral disinhibition)過動

流行率約為3-5%

男孩與女孩的罹患率大約為3.4:1

遺傳及神經方面的因素是導致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主因

遺傳力平均約為0.80

31

自閉症

行為問題表現在三方面:人際關係、語言與溝通及狹窄反覆的同一性行為

盛行率約為萬分之二至五

人際關係方面,嬰幼兒時期的主要症狀是不理人、不看人、叫他沒反應、自己玩自己的,外出時,自己走自己的,所以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自閉症兒童有走失的紀錄

缺少回報式的社交反應、缺乏同情心或不知如何表達同情心、缺乏參與合作性團體活動的能力、很難與人建立友誼

32

自閉症

語言溝通方面主要的問題是語言發展遲緩、語法錯誤及語用障礙

非口語溝通方面也出現發展遲緩的現象,如缺乏視線接觸、缺乏以手指指物

在代名詞的使用、交談能力有明顯的障礙

33

自閉症

反覆的同一性行為(repetitive and stereotyped patterns of behavior)

表現在固定的玩具玩法

固定的儀式行為,如吃固定的食物、走固定的路線、蓋固定的被子等。

成年的自閉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碰到固定的人說固定的話語等行為 。

34

失智症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群症狀的通稱

認知能力退化,表現在記憶、注意力、語言能力、解題能力等方面的功能受損,嚴重到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約佔失智症的60-70%,血管型失智症則是次常見的類型 。

血管型的失智症是因腦血管病變-即「中風」後 。

35

行政院 衛生福利部

101年精神衛生行政工作執行成果

全國有:133,698人

領具精神障礙類別手冊人數: 117,525

訪視病人人次: 661,694

36

管理個案分級人數

37

14,354 5,960 34,508 77,652 1,195 29

一級 二級 五級三級

管理個案分級人數

未分級四級

一級對象(1)二星期內訪視第一次。

(2)前三個月每個月內訪視一次。

(1)新收案三個月內。

(2)出院追蹤三個月內(含經強制鑑定或強制住院出院後之精神疾病嚴重病人)。

(3)社區精神病患訪視追蹤紀錄中之活性症狀干擾性四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4)個案現況評分欄其活性症狀干擾性、社區生活功能障礙、家屬對患者照顧之態度心理問題、醫療上的問題等四項總分二十分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5)危險行為處理後,三個月內個案。

(6)由各區督導會討論決定。

38

二級對象:三個月訪視一次

1、一級對象(1)(2)(5)項滿三個月以上。

2、社區精神病患訪視追蹤紀錄中之活性症狀干擾性三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3、個案現況評分欄其活性症狀干擾性、社區生活功能障礙、家屬對患者照顧之態度心理問題、醫療上的問題等四項總分十五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39

三級對象:六個月訪視一次

1、二級對象(1)項追蹤第六個月以上。

2、社區精神病患訪視追蹤紀錄中之活性症狀干擾性二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3、個案現況評分欄其活性症狀干擾性、社區生活功能障礙、家屬對患者照顧之態度,心理問題、醫療上的問題等四項總分八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40

四級照護對象:一年訪視一次

1、社區精神病患訪視追蹤紀錄中之活性症狀干擾性一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2、個案現況評分欄其活性症狀干擾性、社區生活功能障礙、家屬對患者照顧之態度心理問題、醫療上的問題等四項總分四分以上之精神病患。

41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mental.health.gov.tw/

http://mental.health.gov.tw/WebForm/E

xternal/TPHMentalMap.aspx

42

93年~今主要工作

與專業輔導服務結合

建構『心理衛生社區照護網絡』,提供『社區優質化』心理衛生服務

處理立即性個案問題,並協助轉介醫療單位,以落實心理衛生工作三級預防概念。

43

董氏基金會自殺防治動畫

--高中篇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

=player_embedded&v=jrW1GE6J77I

44

董氏基金會自殺防治動畫

--大學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F4

ESexsIo&feature=player_embedded

45

參考

http://www.jtf.org.tw/psyche/about/anim

e.asp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