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自得 - gacc.org.tw€¦ ·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 述...

4
1 8 4 8 4 1 2 3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靜觀自得 - gacc.org.tw€¦ ·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 述 ╲ 劉 墉 記 錄 整 理 ╲ 藍 玉 琦 1 . 林 玉 山 為 ﹁ 林 玉 山

18484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述╲

劉墉 記錄整理╲

藍玉琦

1.

林玉山為﹁林玉山畫論畫法﹂到印刷廠親

自校對色。

2.

劉墉陪老師郊遊寫生。

3.

林玉山畫論畫法。

1

Page 2: 靜觀自得 - gacc.org.tw€¦ ·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 述 ╲ 劉 墉 記 錄 整 理 ╲ 藍 玉 琦 1 . 林 玉 山 為 ﹁ 林 玉 山

18585

林玉山先生是我最崇敬的老師,他誨我、惠我至今,豈止

﹁良多﹂二字,不僅以他的畫學教我,更以他的為人感動我。

第一次上林老師的課,是在師大美術系三年級。已經六十

多歲,瘦瘦的、頂微禿的林老師,穿著一件鬆鬆大大的短袖襯

衫和西褲進教室,才坐下,就笑吟吟地說:﹁我沒什麼畫稿給

你們臨。﹂在那個注重臨摹的時代,全班都一下子怔住了。

前兩個月,林老師還是發了些四君子類的畫稿,讓大家學

基礎的筆法,等到程度可以了,才將稿子全部收回。臨摹只是

個階段,下一步就是寫生,﹁從今以後靠你們自己寫生,你們

要跟大自然學,以大自然為老師。﹂又說:﹁我只是旁觀者,

在你們需要的時候,幫你們一把。﹂

從那天起,大家上林老師的課得先去買花,簡直把花店都

搬到了課堂,各種花都有,但也漸漸發現,買來的遠不如芙

蓉、木槿、紫薇、黃蟬這些自然環境中的木本花,如此一來,

同學們也就陸續成為了﹁採花賊﹂。記得有一回,在麗水街上,

一戶人家的芙蓉花正伸出了牆頭,我實在是太想畫了,想說能

留存永久在畫紙上不是更好嗎,就把它摘下,帶到課堂去。林

老師一看就笑著說:﹁原來花在這啊,我早上看到想畫,中午

下課回家拿寫生冊,走到樹下發現花不見了,原來是被你摘去

了。﹂對於校園附近哪裡有什麼花林老師都很清楚。

他也常帶大家到校外寫生。每個人都練就了不怕髒,一屁

股坐下畫畫的好功夫,但有時候天熱,又頂著大太陽,真令人

受不了,林老師就會笑說:﹁畫畫的人怎麼能怕苦呢?你站在

這兒跟花一起感覺太陽、感覺風,才能畫得出那花的精神啊!﹂

林老師對於寫生有著精闢的認識:﹁寫生之法,顧名思義,不

只是寫其形骸,須要寫透對象形而上的內在精神。如寫花蕊,

要注重時、光的變換,並在現場點染自然的色相,以資創作時

的參考資料。﹂﹁寫生的意義是一種科學的探討自然、了解自

然,經過視覺、知覺、感覺的意識層次,而達到物我兩忘所謂

天人合一的修養工夫。﹂

與大自然同在﹁物我兩忘﹂,也才能真正寫﹁生﹂。林老

師重視觀察與寫生,二十三歲時為畫︿蓮池﹀,前天晚上就到

牛稠山,漏夜守候,被蚊子叮得滿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見到

晨曦下荷花初綻和荷葉含露的美。這幅畫在當年︵一九三○

第四屆﹁臺展﹂獲得特選第一作,去年︵二○

一五︶也成為第

一件臺灣近代被指定的國寶畫作。林老師喜愛小巧可愛的麻雀,

也曾在刈稻後,以稻草蓋窩潛藏其中,以偷偷觀察雀群啄食、

飛翔、跳躍等動作,即景寫生,麻雀也是林老師花鳥類中畫得

最多的鳥類。一九六三年夏,颱風來襲,豪雨不斷,大同區成

為一片汪洋,又逢石門洩洪,海水倒灌災情嚴重,終釀成葛樂

禮颱風。老師家一樓淹水,在二樓避難時,狂風暴雨中漂來一

木頭,上面有一隻小麻雀正緊抓著,孤零無援,老師找來竹竿

把牠撈入室內,救了小麻雀一命,而且有感畫成︿愛雀吟﹀,

寄情寫景,成為他的代表作。還有一九八七年炎夏,那太陽是

曬到腳後跟都會痛的,去師母墓園掃墓,在經過于右任的墓園

時,林老師看到路邊一小草,說道:﹁這草很漂亮,像小時候

看到的草,要畫,要畫!﹂林老師就蹲在那畫一株小草。回畫

室後,林老師取出日本鳥之紙畫仙版,用他的松煙墨,一遍又

一遍刷塗成黑底,再細細研磨泥金,畫成︿炎炎夏草﹀。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林老師十六歲時一方﹁靜觀自

得﹂用印,五十八歲時一方﹁玉山造化﹂用印,說明他身體力

行的寫生觀察。他曾說:﹁寫生、臨摹皆為習畫之重要課程,

如何消化吸收與應用才是寫生臨摹的真正的目的。至於真正作

畫時是否有實際事物的體會,受其感動而自然產生一股創作的

欲望往往是更重要的。﹂林老師有﹁童心﹂,任何東西有感動

他就畫,真實的感受才是產生畫中神韻生命的力量。平凡中感

動,這才是真正偉大的藝術家。

林老師畫虎聞名,但在課堂上卻從不教畫虎。記得那時候

我求他示範,他說沒到時候不能教。我就自己試著畫,拿給他

看,卻見他猛搖頭,說我老虎屁股畫得不對,又講我既然要畫

老虎作勢欲撲,就得把虎的上身先畫低,我照他說的改,他還

說不對,實在沒辦法,才在紙上勾出一個老虎的輪廓,又把老

虎的脊椎強調出來,教我畫虎紋時注意脊椎的轉動。畢業展時,

我的︿羅漢戲虎圖﹀居然得到了第二名。畫中羅漢坐在樹上,

拿了根竹竿在調戲老虎,老虎蹲身往上欲作向前跳撲之勢,老

師一看那姿態就說:﹁這個還是不行,還是有問題啊。﹂

大學四年級,我結婚了,斗膽向林老師求一張畫,他說好,

但是直到我畢業,才叫我去,塞給我一張四開的畫,打開來,

居然是兩隻老虎,他拍拍我說﹁結婚按說不宜送虎,所以我拖

了半年才給你,希望對你畫虎有幫助。﹂再過了四年,他又叫

我去,交給我兩張畫,一張是從背面看兩隻在雪地行走的老虎,

23

Page 3: 靜觀自得 - gacc.org.tw€¦ ·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 述 ╲ 劉 墉 記 錄 整 理 ╲ 藍 玉 琦 1 . 林 玉 山 為 ﹁ 林 玉 山

18686

一張是往上作勢欲撲的老虎,還拍拍我說﹁你以前不是要我教

你畫老虎屁股嗎?你不是畫不好老虎往上撲的樣子嗎?現在我

畫給你參考。﹂我當時愣住了,很難相信四年前課堂上問的事,

他能一直放在心上。

大學畢業後,拿作品給林老師指教,他說:﹁自己決定啊!

都已經是畫家了,怎會不自己決定,你自己知道好壞啊。﹂也

曾有一對夫婦拿作品請老師指教,太太將畫小心翼翼的打開,

創作者丈夫神情得意,林老師看了眼,低聲長嘆:﹁喔。這個

不行喔。﹂對於作品的好壞,他會明白地說,而對於我的畫應

該是老師覺得已經到了火侯,要自己去做思考,這也是老師放

手去讓學生創作的胸懷。

林玉山老師說:﹁藝術之最可貴者在乎創作性。創作須以

思想為主體,一切技巧形式,都是永遠為思想所支配指揮,為

思想所運用。一件藝術品的構成,思考與想像的時間佔作畫總

時間數的大部分。若僅以炫耀技巧、以技術為藝術,以形式代

表內容,以古人取代自己,那將是熟練畫匠的行為,談不到藝

術意義。﹂﹁創作的真實意義可說是惟我獨尊,一意孤行,走

生路開拓新徑。﹂

談到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美術界舉辦大批展覽,他

更不客氣地指出﹁這種運動大都是量勝於質的表面工作,真正

具有創作意志者並不多見。所謂復興並不是復古,陳陳相因紀

念古人,維持千百年同迷之局而已,亦不是復興的終極目的。﹂

在以廣結善緣為要的畫壇,能如林老師這樣發一針見血之言者

能有幾人?或許也正因為他以藝術為志業的執著與淡泊名利的

態度,才能如此地直接痛下針砭,既引導了後學努力的方向,

且對藝壇有振聾發聵之功。

林老師是個非常天真恬淡的人,門前的車馬不是這麼多,

勤於創作,但慎於發表。自師母病後,老師的創作量少了,少

有新作,一九八六年我從美回國時,去國泰醫院看望師母,老

師看起來也老了許多,回美後我發表了一篇︿著意過今春﹀,

文章裡傷心地說:﹁當師母還在家時,總見老師推著輪椅進進

出出。送到醫院來,原以為他會輕鬆些,卻聽說他有時一天要

來探視兩三次……,但是,一位中國近代少有的寫生花鳥走獸

大師,是不是就這樣將近停筆了呢?﹂師母不久後過世了,我

曾陪老師到三芝墓園,看他拍著墓碑嘆氣,再轉身看海,然後

穿過濃霧的陽明山回臺北;也為了讓他散心,邀他去郊外寫生。

記得他在整理畫具時,一邊收拾一邊嘆氣,說好久沒用彩筆寫

生,顏料都乾了。

一直到今天,我都清楚地記得,在烏來內山陪他去廁所,

攙他走上一段長滿青苔的石階,再扶著他下來的畫面,操心老

人的腿力愈來愈弱,怕他時日無多了。所幸上天保佑,林老師

慢慢由喪妻之慟中走出來,不但恢復了創作,而且完成了他一

生中最重要的畫學作品──

︽林玉山畫論畫法︾。我必須承認,

那畫法是我逼出來的,林老師謙和敦厚不好拒絕人,天底下就

遇到我這樣一個學生,誰讓林老師多年前曾答應我呢!他曾對

我說:﹁很多人只是想但都沒有做,你這個人是想到就非做到

不可。﹂我也有些自得,發覺他愈畫愈有勁,創作力又恢復了。

在一九八六年冬、一九八七年夏、冬及一九八八春四段時

間,我從美國飛回來,上午九點到十二點架設好錄影機,林老

師實際創作選定的代表性二十四個主題,首度公開畫虎,過程

全部錄影紀錄。林老師作畫前,有相當大的準備工夫,除蒐集

寫生資料和構思外,並常先打一張小稿子,甚至連款題位置及

題識內容也先決定,以衡度畫上的空間佈白,對於較大尺寸而

繁複的作品,要﹁下繪﹂打底稿,先以與畫作等大的紙張用濃

墨鈎好一嚴謹的圖稿,再放在畫紙下方,作為依循。他有時候

還要﹁開刀﹂,前一天畫好的作品,第二天去了,可能這圖改了,

把不滿意的地方挖去換掉,或是畫了幾張,選定一張最滿意的。

但你說他畫老虎要寫打底稿嗎?錯了!林老師把紙一攤開就畫

了,下筆之準確,結構之準確,未嘯已生風,令人嘆服。虎雖

兇猛,擬人化的︿虎姑婆﹀則可見林老師的童心。我曾經問他,

為什麼會想到畫虎姑婆啊?還特別為虎姑婆寫首詩呢?林老師

一笑說,誰不知道虎姑婆?我從小就常常想到虎姑婆,想虎姑

婆長什麼樣子,拖了八十年總算把她畫出來了。除了虎,不外

露的絕技還有畫龍。林老師的日本業師堂本印象,就以畫龍聞

名,林老師的筆觸就是老辣,中鋒力透紙背,集筋、肉、骨、

氣四勢於一,深得神髓。林老師的龍和虎,我敢說全中華歷史

圈沒人畫得過他。

林老師對畫面的處理,也做極長遠的考慮,譬如在白紙上

以鈎花法畫白梅時,於花瓣處以胡粉填染白色,目的是讓日久

紙張發黃後,梅瓣能自然變得鮮明。為了瞭解色彩的耐久性,

林老師曾將各種顏色,塗在紙上後,置於陽光下曝曬,觀察色

12

Page 4: 靜觀自得 - gacc.org.tw€¦ · 靜觀自得 玉山造化 談林玉山先生的人與畫 口 述 ╲ 劉 墉 記 錄 整 理 ╲ 藍 玉 琦 1 . 林 玉 山 為 ﹁ 林 玉 山

18787

彩的變化。對色彩的調理也極為講究,大部分的顏料在使用前,

都以手指在碟中揉磨均勻,並視情況加上適量的膠水。另,在

冷天調色時使用溫水,將膠水加熱,使調色的效果更勻。

在撰寫︽林玉山畫論畫法︾的時候,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我,

老師無私地傾囊相授其畢生絕學。錄影完後,我以成品和錄影

相對照,慢速度反覆放映,分析老師的畫法,將分析的重點跟

老師逐條討論,一件件作品追根究柢的問,找老師麻煩。老師

對於畫作十分謹慎,到最後定稿,也一同到印刷廠看色彩。

林老師似乎沒得過什麼大病,也幾乎不太見老師動怒,但

有一次,有個人談及膠彩畫,說膠彩畫比水墨畫貴,是因為材

料很貴等等。林老師面露慍色,很不高興,有種憤慨之情。我

想在他心裡﹁正統國畫﹂的論戰,視膠彩畫為東洋畫、日本畫

這件事在他心裡底層一直有著影響。

林老師家裡開﹁風雅軒﹂裝裱店,對於書畫藝術見多識廣,

小時向家中畫師蔡禎祥、蔣才學習傳統民俗繪畫,後來又跟日

本文人畫家伊坂旭江學習四君子等﹁南畫﹂,啟蒙文人詩書畫

合一之修養。後至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從洋畫科轉專攻日本

畫科,當時學的是﹁四條派﹂,以寫生為基礎,講究筆墨,學

習方法與中國傳統文人畫如出一轍,且使林老師既能深入了解

裝飾性的重彩,又不失文人水墨的品味。後又再次赴日向堂本

印象學習,這位兼習工筆重彩、禪林水墨、西洋繪畫的日本大

師,為林玉山老師開拓了眼界。林老師也利用京都博物館與圖

書館,大量地吸收學習宋元名畫、南畫資料、唐代重彩,創作

視野大大拓展。林老師的畫紮根於鄉土生活,充滿生命力,加

以學習了中國各朝代繪畫藝術的長處,是為集大成,加上他是

寫生大家,有誰堪比呢?林玉山老師是真材實學被推崇的,師

大國畫科聘請的第一位教授就是他,而且是由黃君璧主動聘邀。

林玉山老師也和渡海來臺的溥心畬相熟識,與馬紹文、王展如、

鄭月波、胡克敏、傅狷夫、季康、陳丹誠等組成八朋畫會。他

是少數能寫作漢詩、參與諸多詩社、出詩集的畫家。在他心裡

沒有省籍的分別,他追求的只有藝術。

去年回臺,想起老師在大學課堂上說的:﹁到了重陽,就

可以去寫生芙蓉了。﹂自從老師多年前仙逝,我就再也沒有畫

過芙蓉,正好時值芙蓉花開的季節,我決定好好做一番寫生。

就到和老師當年一同寫生芙蓉花的臺北師專︵今日的臺北教育

大學︶,假日的校園很是冷清,我正高興可以安靜寫生之時,

卻大吃一驚,當年的芙蓉花全不見了,只徒留一片空空曠曠的

草坪。腦海裡是老師畫的︿醉芙蓉﹀,由初綻的粉白帶黃,漸

漸從花瓣邊緣轉紅,其中最美的,就是那略帶紅暈的時刻,彷

彿嫣雪香顋,﹁空江自搖落,不敢怨春風。﹂

我總認為林老師太低調了,不汲汲營營,不應酬宣傳,從

未存心在謀求自己的地位,但這也是老師給我最大的影響:﹁做

一個忠於自己的真正藝術家。﹂他的藝術成就、風骨與風範長

存世間,就像臺灣美術史權威王秀雄老師所說:﹁南張、北溥﹂

要再加上個﹁臺林﹂,這話講得好極了,恰足以說明林玉山老

師在美術史上的地位。

1.

一九六七年寫生校園芙蓉。

2.

一九七二年陽明山寫生梅花。

3.

一九九○

年速寫老虎動態。

4.

一九七七年老虎速寫。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