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5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2010 12 17 主要内容: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规划了五大重 点领域:航空产业;卫星及其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除了上述五个主要领域之外,我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范畴有必要适当的扩大,以反映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现实状况。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技 术水平高;二是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三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 部位。 “十二五”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 的工业物质基础;2、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 一定的技术积累;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 方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 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颁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十二五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 支持。 基于十二五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这方面的代表性公司如:中航精机、 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 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 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中国一重、二重 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 航重机、中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重点行业研究 在这一部分,我们对航空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卫星装备制造、物联 网相关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等六大子行业展开了系统研究。 专题策略报告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题策略报告 市场表现 截至 2010.12.17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09-12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成交金额 高端装备制造指数 沪深300 分析师:姜 执业证书编号:S1490210030003 电话:010-58568299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刘 执业证书编号:S1490110110009 电话:010-5856809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郑及游 执业证书编号:S1490110040004 电话:010-58568096 邮箱:[email protected]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2010 年 12 月 17 日

主要内容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规划了五大重

点领域航空产业卫星及其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除了上述五个主要领域之外我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范畴有必要适当的扩大以反映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现实状况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技

术水平高二是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三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

部位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

的工业物质基础2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

一定的技术积累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

方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

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纲要颁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

支持

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这方面的代表性公司如中航精机

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

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

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中国一重二重

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

航重机中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重点行业研究

在这一部分我们对航空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卫星装备制造物联

网相关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等六大子行业展开了系统研究

专题策略报告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题策略报告

市场表现 截至 20101217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09

-12

10

-01

10

-02

10

-03

10

-04

10

-05

10

-06

10

-07

10

-08

10

-09

10

-10

10

-11

成交金额 高端装备制造指数 沪深300

分析师姜 江

执业证书编号S1490210030003

电话010-58568299

邮箱jiangjianghrseccomcn

分析师刘 昊

执业证书编号S1490110110009

电话010-58568097

邮箱liuhaohrseccomcn

分析师郑及游

执业证书编号S1490110040004

电话010-58568096

邮箱zhengjiyouhrseccomcn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

目 录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3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5

四 重点行业研究 6

41 航空装备制造 6

411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6

412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7

413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8

414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12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14

421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14

422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16

423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16

424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17

425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18

43 卫星装备制造 21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22

432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23

433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23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8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28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29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30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30

45 海洋工程装备 34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34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36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36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37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38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39

46 轨道交通装备 40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40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40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42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42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43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44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4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涉及行业

范围非常广泛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

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

业等

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

导产业在国务院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七大战

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定义现在还没有一个严格清晰地标准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仅是规划了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以干支

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因此

上述内容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了上述 5 个主要领域之外我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有必要适当的扩大以反映我国产业升级和

技术进步的现实状况 首先新能源装备是我国未来发展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和依赖日益

加深重大能源装备自主化已经被提上日程与核电风电等产业自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核心装备也应是高端

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随着传统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愈加深度的融合在传统装备制造业产品中嵌入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化智能化的传统装备往往也具备了高端装备的特点和功能这些经过数字

化信息化升级后的装备在电子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最后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提

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物联网是可以通

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物联网建设未来有望拉动上万亿的投资促

进物联网发展也被列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容之一我们认为物联网相关基础设备具备高端装备的基本特征

因此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基本特征业界已经形成一定的基本共识概括起来高端装备制造应具备以下三个

基本特征一是技术水平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二是处于价值

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三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能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其发展水平决

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提

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

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力争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 30以上

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2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的传统工业生产部门产出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工业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一定的技术积累

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也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一系列挑战的时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方

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发展高端装备

制造业成为未来五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现实途径

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纲要颁布高

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支持

以上四个因素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但是时效性和重要性是有分别的前两

个因素是通过长时期积累形成的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基础条件我们称之为历史准备因素后两个

因素才是促使和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以及 2011 年这样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突破和超常规发

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称之为短期强化因素

图表 1近期装备制造业鼓励政策密集发布

时间 文件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06年 6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

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

见》

系统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主要任

务等涉及电力化工冶金采掘海洋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等 16个子行业的装备自主化

2009年 2月 国务院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组成

部分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

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

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009年 5月 国务院办公厅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实施细则》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

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

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期为 2009-2011年

2010年 10月

18 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也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的决定》 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

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

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

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2010年 10月

19 日

十七届五中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

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

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

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

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0年 10月

27 日

工业和信息化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

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定了基础零部件 3 年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 3 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

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

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

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对于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投资逻辑主要建立在我们对其基本特征和短期强化因素的理解基础上

其中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是短期强化因素的核心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首先选择位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公司因为位处产业链高端的

公司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关键力量是能最早和最充分的受益产业景气度提升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性公

司如中航精机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受益国家专项扶持和进口替代需求增长

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

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我们看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技术领先和垄断的上市公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

目 录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3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5

四 重点行业研究 6

41 航空装备制造 6

411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6

412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7

413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8

414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12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14

421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14

422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16

423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16

424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17

425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18

43 卫星装备制造 21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22

432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23

433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23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8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28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29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30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30

45 海洋工程装备 34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34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36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36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37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38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39

46 轨道交通装备 40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40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40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42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42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43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44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4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涉及行业

范围非常广泛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

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

业等

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

导产业在国务院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七大战

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定义现在还没有一个严格清晰地标准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仅是规划了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以干支

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因此

上述内容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了上述 5 个主要领域之外我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有必要适当的扩大以反映我国产业升级和

技术进步的现实状况 首先新能源装备是我国未来发展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和依赖日益

加深重大能源装备自主化已经被提上日程与核电风电等产业自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核心装备也应是高端

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随着传统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愈加深度的融合在传统装备制造业产品中嵌入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化智能化的传统装备往往也具备了高端装备的特点和功能这些经过数字

化信息化升级后的装备在电子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最后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提

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物联网是可以通

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物联网建设未来有望拉动上万亿的投资促

进物联网发展也被列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容之一我们认为物联网相关基础设备具备高端装备的基本特征

因此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基本特征业界已经形成一定的基本共识概括起来高端装备制造应具备以下三个

基本特征一是技术水平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二是处于价值

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三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能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其发展水平决

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提

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

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力争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 30以上

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2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的传统工业生产部门产出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工业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一定的技术积累

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也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一系列挑战的时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方

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发展高端装备

制造业成为未来五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现实途径

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纲要颁布高

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支持

以上四个因素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但是时效性和重要性是有分别的前两

个因素是通过长时期积累形成的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基础条件我们称之为历史准备因素后两个

因素才是促使和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以及 2011 年这样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突破和超常规发

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称之为短期强化因素

图表 1近期装备制造业鼓励政策密集发布

时间 文件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06年 6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

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

见》

系统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主要任

务等涉及电力化工冶金采掘海洋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等 16个子行业的装备自主化

2009年 2月 国务院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组成

部分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

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

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009年 5月 国务院办公厅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实施细则》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

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

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期为 2009-2011年

2010年 10月

18 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也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的决定》 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

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

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

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2010年 10月

19 日

十七届五中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

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

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

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

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0年 10月

27 日

工业和信息化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

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定了基础零部件 3 年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 3 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

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

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

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对于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投资逻辑主要建立在我们对其基本特征和短期强化因素的理解基础上

其中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是短期强化因素的核心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首先选择位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公司因为位处产业链高端的

公司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关键力量是能最早和最充分的受益产业景气度提升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性公

司如中航精机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受益国家专项扶持和进口替代需求增长

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

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我们看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技术领先和垄断的上市公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3: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特征和发展目标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涉及行业

范围非常广泛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

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

业等

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

导产业在国务院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七大战

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定义现在还没有一个严格清晰地标准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仅是规划了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以干支

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因此

上述内容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了上述 5 个主要领域之外我们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有必要适当的扩大以反映我国产业升级和

技术进步的现实状况 首先新能源装备是我国未来发展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和依赖日益

加深重大能源装备自主化已经被提上日程与核电风电等产业自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核心装备也应是高端

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随着传统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愈加深度的融合在传统装备制造业产品中嵌入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化智能化的传统装备往往也具备了高端装备的特点和功能这些经过数字

化信息化升级后的装备在电子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最后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提

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物联网是可以通

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物联网建设未来有望拉动上万亿的投资促

进物联网发展也被列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容之一我们认为物联网相关基础设备具备高端装备的基本特征

因此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关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基本特征业界已经形成一定的基本共识概括起来高端装备制造应具备以下三个

基本特征一是技术水平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二是处于价值

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三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能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其发展水平决

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提

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

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力争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 30以上

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2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的传统工业生产部门产出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工业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一定的技术积累

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也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一系列挑战的时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方

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发展高端装备

制造业成为未来五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现实途径

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纲要颁布高

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支持

以上四个因素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但是时效性和重要性是有分别的前两

个因素是通过长时期积累形成的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基础条件我们称之为历史准备因素后两个

因素才是促使和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以及 2011 年这样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突破和超常规发

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称之为短期强化因素

图表 1近期装备制造业鼓励政策密集发布

时间 文件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06年 6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

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

见》

系统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主要任

务等涉及电力化工冶金采掘海洋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等 16个子行业的装备自主化

2009年 2月 国务院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组成

部分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

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

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009年 5月 国务院办公厅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实施细则》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

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

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期为 2009-2011年

2010年 10月

18 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也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的决定》 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

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

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

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2010年 10月

19 日

十七届五中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

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

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

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

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0年 10月

27 日

工业和信息化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

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定了基础零部件 3 年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 3 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

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

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

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对于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投资逻辑主要建立在我们对其基本特征和短期强化因素的理解基础上

其中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是短期强化因素的核心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首先选择位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公司因为位处产业链高端的

公司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关键力量是能最早和最充分的受益产业景气度提升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性公

司如中航精机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受益国家专项扶持和进口替代需求增长

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

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我们看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技术领先和垄断的上市公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4: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

二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的传统工业生产部门产出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工业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加入 WTO 后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和

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一定的技术积累

3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也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一系列挑战的时期迫切需要转变能耗型经济增长方

式和完成传统制造业升级金融危机则加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难度发展高端装备

制造业成为未来五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现实途径

4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政策出台和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纲要颁布高

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将得到有力的政策和资本支持

以上四个因素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一不可但是时效性和重要性是有分别的前两

个因素是通过长时期积累形成的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必要基础条件我们称之为历史准备因素后两个

因素才是促使和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以及 2011 年这样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突破和超常规发

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称之为短期强化因素

图表 1近期装备制造业鼓励政策密集发布

时间 文件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06年 6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

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

见》

系统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原则主要任

务等涉及电力化工冶金采掘海洋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等 16个子行业的装备自主化

2009年 2月 国务院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组成

部分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

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

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2009年 5月 国务院办公厅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

规划实施细则》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装

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

规划作为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期为 2009-2011年

2010年 10月

18 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也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的决定》 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

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

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

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2010年 10月

19 日

十七届五中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

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

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

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

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0年 10月

27 日

工业和信息化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

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定了基础零部件 3 年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 3 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

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

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

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对于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投资逻辑主要建立在我们对其基本特征和短期强化因素的理解基础上

其中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是短期强化因素的核心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首先选择位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公司因为位处产业链高端的

公司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关键力量是能最早和最充分的受益产业景气度提升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性公

司如中航精机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受益国家专项扶持和进口替代需求增长

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

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我们看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技术领先和垄断的上市公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5: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

的决定》 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

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

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

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

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2010年 10月

19 日

十七届五中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

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

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

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

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0年 10月

27 日

工业和信息化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

振兴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机械基础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定了基础零部件 3 年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 3 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

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

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

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三基于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投资逻辑

对于 2011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投资逻辑主要建立在我们对其基本特征和短期强化因素的理解基础上

其中ldquo十二五rdquo规划及其相关政策是短期强化因素的核心

第一个思路是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首先选择位处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公司因为位处产业链高端的

公司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关键力量是能最早和最充分的受益产业景气度提升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性公

司如中航精机中国船舶国腾电子等

第二个思路是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受益国家专项扶持和进口替代需求增长

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如中集集团中国南车以及受益国家推动自主技术需求有望因替代进口和

成本下降而更快增长的上市公司如合众思壮等

第三个思路是从技术领先的角度我们看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技术领先和垄断的上市公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6: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6

技术领先是产生超额回报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具备明显的反周期的特征这方面的代表公司如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远望谷等

第四个思路是资产注入和重组角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业如航空制造业一直以来

是国家的垄断领域所涉及的资产规模大范围广形式散国家为了加快产业突破速度势必将现有资源和

资产加快整合形成合力由此对于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方面关注的公司如航空动力中航重机中

国卫星航天电子等

第五个思路是产业形成的角度部分高端技术作为新生事物在导入阶段必然面临用户接受并转变使用习

惯需要时间用户对投入产出的效益预测十分谨慎等众多问题因此其建设与推广必然需要国家和部分行业领

军企业的示范与推动由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受益时间的先后这方面的公司包括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

此外我们的投资假设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风险因素

良好政策预期与相关行业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风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之间不匹配的风险

技术快速进步和扩散造成市场格局变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短期市场估值过高的风险

四 重点行业研究

41 航空装备制造

ldquo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rdquo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411 大飞机定义和发展规划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 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飞行半径达 3000

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 100 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在我国通常把 15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上习惯把 300

座以上的客机称为ldquo大型客机rdquo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

根据 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

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

ldquo十三五rdquo期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开始投放市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7: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7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飞机项目项目运作模式为ldquo主制造商-供应商rdquo模式其中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主制造

商将重点加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能力而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

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选用

412 发展大飞机战略意义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发展航空工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mdash2020 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8 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公司负责大型客机的研发及制造2009年完成大型客

机项目可行性论证深化大型客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等事宜

2008 年11月6日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

团公司于正式成立航空工业的整合为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研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09 年2月18日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是中航工业重组整合飞机产业着力

推进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大型运输机项目及大型客机零部件项目责任主体已经正式

确立

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获得了 100 架

新机订单目标在未来 20 年内售出超过 2000 架预期买家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并会适量出口这可令中国

航空业者减少对波音和空客的依赖根据计划首款国产大飞机的标准配臵为 168 个座位计划于ldquo十二五rdquo期

间内(2014 年)完成首飞2016 年取得适航证书

图表 2 我国大飞机 C9191型号构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8: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8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大飞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飞机总需求达到 28600 架市场价值约为

284 万亿美元而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预测未来 20 年间我国飞机需求总量为 3365 架其中大型喷气

客机 2467 架支线客机 898 架初步估算全部飞机的总市场价值约为 3000 亿美元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巨额研发投入保证大飞机项目顺利进展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大概 600 亿元

分五年投资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有 400 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费用约为 200 亿元

图表 3 全球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2010 2030 交付 总价(亿美元)

支线飞机 3080 4180 3700 1100

单通道飞机 10920 22800 17650 11900

双通道飞机 3320 8070 6210 12700

波音 747 以上大型飞机 910 1370 960 2700

合计 18320 36420 28600 28400

数据来源Boeing网站华融证券

图表 4 我国未来 20年飞机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华融证券

大飞机项目产业拉动效果突出大飞机产业链带动效果强根据国际航联统计每向航空工业投入 1 美元

将拉动 60 多个行业的关联产出 8 美元大飞机的研发制造势必带动新材料新装备电子软件等高科技

产业的同步大发展在带动产出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未来 20 年内航空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

413 大飞机主要构成和产业链拆分

按照通常定义飞机主要可分为飞机机体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三大部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9: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9

第一部分机体

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等是飞机结构的主要构成

机身飞机上用来装载人员货物武器和机载设备的部件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

体一般可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国内针对机身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制造商

机翼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臵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

收藏起落架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受力大变形大因此对于结构和材料要求较高国内主要供应商是在西飞公

尾翼安装在飞机后部的起稳定和操纵作用的装臵尾翼一般分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生产难度相当其

它部分较低国内一般在沈飞生产

图表 5 飞机机体构造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第二部分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是飞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发动机生产企业主要是沈阳黎明贵州黎阳

南航动力和航空动力四家

图表 6 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与主要产品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类型 应用机型

沈阳黎明 WS10A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B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S10C 涡轮风扇发动机 歼 1110

WP14C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78

贵州黎阳 WS13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A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WS13B 涡轮风扇发动机 FC1歼 7

西安西航 WS9 涡轮风扇发动机 JH7

成发集团 WP6 涡轮喷气发动机 歼 6Q5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0: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0

南航动力 WS11 涡轮风13发动机 K8

WZ8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911

WZ6 涡轮轴型发动机 直 8

WJ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运 8

数据来源 各发动机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第三部分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一般是指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成员安全舒适而安臵在飞机上的有独

立功能装臵的总称一般将机载设备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

航电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座舱显示导航数据与语音通讯监视与告警机内通话客

舱娱乐等主要功能系统

图表 7 航电系统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 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图表 8 航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用途

通讯系统 完成空地通信和其他通信

导航系统 确定飞机的位臵和方向

显示系统 显示关键的飞行信息

飞行控制系统 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机翼舵面

气象雷达 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

飞机管理系统 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飞行控制

数据来源 华融证券整理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救生系统辅助动力装臵机轮刹车

系统照明和生活设施等功能系统

图表 9 飞机机电系统所包含部分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飞机三大主要部件成本拆分

发动机部分占总成本的 25机载设备(航电与机电设备)占成本的 25飞机机体(机身机翼起落

架尾翼和内饰等)占 47其它部分占成本的 3

图表 10 飞机各部件占总成本比例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整个飞机制造的总装按照大飞机构成相应分为三大部分发动机部分机载设备和机体部分具体产业链

组成可参照下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图表 11 飞机制造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14 飞机装备制造业投资机会分析

投资思路之一根据大飞机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

发动机将成为产业升级突破口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部分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为实现国产系列航空发动机逐步实

现进口替代中国商飞积极寻找国内的发动机成套及相关设备供应商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开发中航商飞已确定

国内自主开发的 SF-A 和 SF-B 两款发动机作为对现在大飞机项目使用的 LEAP-X1C 发动机的替代产品预计这

两款发动机将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取得适航证书参与这两款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上市企业如航空动力成发

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等将直接受益中国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机载设备合作开发逐步升级

机载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航电设备其中航电设备国内民用航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机电设备国内虽然具

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与世界先进生厂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商飞将采取国际合作模式共同出资共

同开发用市场换技术并在合作中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步实现国内机载设备国产化程度促进

航空工业逐步升级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机载系统领域是国内唯一具有相关生产资质的企业旗下的 ST 昌河

中航光电中航精机等将直接在国际合作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收益

机体设备 国产化水平较高关注行业龙头

我国的机体设备经过二十多年的国际转包经验积累技术和制造能力已日趋成熟国产化水平也较高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3: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3

中西飞成飞上飞是国内机体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基本具备了从机身到机尾机翼的生产能力建议关注行

业龙头西飞国际

投资思路之二从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中寻找投资机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内的两大集团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实现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

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 200 余家成员单位拥有 21 家上市公司

在中航集团下属的 21 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将成为中航集团 A 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和成飞集

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运输机客机部件转包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

技中航动控分属于航空发动机主机及控制业务板块中航电子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机

载设备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中航重机中航三鑫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

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

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民用汽车板块

根据集团披露的规划集团拟用 3 年时间(2011 年前)实现子公司 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

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拟用 5 年时间(2014 年前)实现集团公司 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

市公司并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规划2009-2011 这三年是集团整合的重要时期2009 年集团

内有 5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集团资产的资本化率由 2008 年的 15上升到 2009 年的 2732010 年至今有 8

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重组其中中航飞机公司率先通过西飞国际实现整体上市2011 年集团要实现 80的资本化

率则必须在资产证券化难度较大的核心军工业务和研究所业务上重组步伐预期会进一步加快

图表 12 中航工业集团主要板块及业务

主要板块 成员单位 上市公司 主要业务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 成飞沈飞洪都集团611 所

等 10 家单位

洪都航空 教练机通用飞机

成飞集成 汽车模具飞机零部

中航飞机公司 陕飞中航起落架西安航空制

动等 5家

西飞国际 运输机客机部件转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贵航集团汉中工业集团公司

特种飞机研究所等 40余家

贵航股份 汽车和航空零部件

中航重机 液压锻件等基础件

中航三鑫 建筑安装特种玻璃

材料

中航直升机公司 昌河航空直升飞机研究所共 4

家 哈飞股份 直升机

中航发动机公司 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南方动力

成发集团等 20家单位

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及转

中航动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成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4: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4

中航汽车工业公司 昌河汽车哈飞汽车 东安动力 微型汽车发动机

中航机载系统公司 中航航空电子西安飞行自动控

制研究所金城集团等 32家

ST 昌河 飞机控制系统与照明

中航光电 通信设备连接器

中航精机 汽车坐骑调角器

东安黑豹 专用汽车

中航航空技术国际控股

公司 国内共十余家单位

中航地产 房地产

深天马 A 液晶显示

飞亚达 物流贸易

数据来源 中航工业集团华融证券

图表 13中航工业集团资产重组汇总

公司名称 预期注入资产 公司业务简介

中航重机 中航工业重机与新能源

业务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中航通用飞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之

一近几年公司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液压业务拓展为锻造液

压散热器燃气轮机新能源投资等五大业务目前主营业

务初步构筑了锻造液压和新能源三大业务平台公司以其

控股子公司中航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主要

集中在燃气轮机发电厂风电场垃圾发电等领域

哈飞股份 昌河直升机业务

公司是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为我国建设的

第一批航空制造企业也是两大直升机制造企业之一承担着

国内主要的军民用直升机生产任务根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

司规划2009 年整合直升机产业资源2010 年进行深层次专

业化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实现整体上市

航空动力 贵州黎阳等

中航工业明确将航空动力作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唯一整合平

台未来尚有南方航空贵州黎阳沈阳黎明等发动机资产

注入由于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已有明确的时间规划留

给航空动力整合发动机资产的时间不足两年整合动作有望

提速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2 核电装备制造业

421 发展核电经济性和必要性

核电相对成本较低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火电运行成本约为 035 元千瓦时水电发电成本一般是 012 元千瓦时风电运行成本

为 04 元千瓦时而核电是 033 元千瓦时火电每千瓦投资为 4500 元而核电投资为 12 万元两者相差高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5: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5

3-45 倍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 5 年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 3 年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

比火电长 30 年左右

利用小时数较高

相对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数最高达到每年 7500 小时左右其他风电太阳能由于不稳定

性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为 5000 小时水电 3400 小时风电最低只有 2500 小时为核电的

三分之一

上网电价

相对其他发电方式核电上网电价处于较高水平达到 044 元千瓦时低于风电的 054 元千瓦时但高于火

电和水电的 038 元千瓦时和 032 元千瓦时较高的上网电价保证了核电发电企业的收入水平

核电的低运行成本高利用率和较高的上网电价使其成为理想的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形式如果再

考虑到核电的低污染低排放 核电毋庸臵疑的成为中国目前电力事业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选择手段

图表 14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时运行成本比较 图表 15各发电类型每千瓦投资额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图表 16各发电类型年利用小时数比较 图表 17各发电类型上网电价比较

数据来源Wind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6: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6

422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从 1982 年国家批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我国核电事业已经历了近 30 年的发展1991 年 12 月 15 日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截至 2010

年 9 月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

核电站共 7 座核电站 13 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 10234 万千瓦

图表 18 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图表 19 我国目前核电总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3 我国核电技术主要类型

我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所采用技术种类繁多分别有二代技术如CPR1000CNP600CNP300

AES91HTR-PM 以及 三代核电技术如 AP1000 和 EPR其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 CPR1000 和 AP1000EPR 技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7: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7

CPR1000该技术是我国在 M310 技术上的改进型核电发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CPR-1000 核电站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40 年我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拥有 CPR-1000 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

岛的生产能力在我国常规岛设备建设方面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AP1000ampEPRAP1000 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发电技术2007 年 3 月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与西屋联合体在北京签署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核岛采购及技术转让框架合同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

建设四台 AP1000 机组此项目为 AP1000 机组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AP1000 最大特点是其非能动安全

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运行性并增强了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AP1000 机组使用寿命可达 60

年哈动力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成为我国引进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承担企业

图表 20我国目前核电反应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424 核电装备在核电产业链中的地位

核能发电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上游核燃料-铀的供应中游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

核能发电运营商其中核电设备投资全部投资的 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

核电设备包括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三部分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的大致比例分别为

4030和 30分别占电站总投资的 2315和 12

图表 21核电站运用的主要设备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8

核电设备主要分成三大组成部分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系统

核岛部分主要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冷却剂泵堆内构件及控制棒硼注箱和安注箱主

管道和电力电源等

常规岛部分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管道冷凝器等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阀门及 HVAC 通风系统等

图表 22主要核电设备及相关生产厂商

核电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主要生产厂商

核岛设备

压力容器 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蒸汽发生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中国一重

铸锻件 中国一重二重重装

核电阀门 中核科技江苏神通

稳压器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主管道 二重重装中国重工

反应堆泵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湘电股份

控制棒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其他设备 奥特迅

常规岛设备

汽轮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发电机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

其他设备 东方电气

辅助设备

通风设备 南风股份盾安环境

核电成套环形起重机 上海电气大连重工

吊篮起重设备 海陆重工

其他设备 自仪股份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425 核电装备投资机会分析

国家对核电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预期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 年底颁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规划》提出我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并有 1800 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 2020 年以后续建

2009 年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能源局从 4 月 2 日开始启动新能源发展规划

工作预计到 2020 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8600 万千瓦

图表 232010~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9

数据来源中电联华融证券

图表 24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规划图

数据来源WNA华融证券

每年 600亿元巨额投资巨大市场蛋糕待分割

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

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

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

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峰期

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其中核电主设备投资约 480 亿元辅助设备投资约 120 亿元

图表 25核电总投资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图表 26核电设备各部分所占投资比例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图表 27核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图表 28常规岛中各部件所占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中广核华融证券

投资逻辑之一在国家巨大投入中寻找投资机会

根据核电设备国家每年 600亿元的投资和各核电设备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每年各具体

设备的市场投资额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构成了核电主设备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大型铸锻件等

核电主设备供应商为国内传统ldquo三大动力rdquo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45常规

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哈动力与 GE 联合体在国内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仅为 5常规岛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33 而其它的市场份额则基本属于东方电气后者在核岛上占 45至 50的份额常规岛占 13 市场份额

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内传统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将继续分享国家巨额投资下的市场蛋糕同时应该关注在已经

完成国产化并在国内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相关辅助设备制造商例如国内核电 HVAC 通风设备领域的南风股份

和盾安环境

投资逻辑之二在产业升级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中急需国产化的包括大型铸锻件设备反应堆泵核级阀门等上述零部件的国产化是

我国核电设备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基础目前我国 CPR1000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国产化

率已达到 80以上核级泵和阀门的国产化率也已接近 40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的三门核电站前 4 台

机组的国产化率为 305060和 70随着国产化的提高各主要核电站将逐渐采购国内的生产厂商生

产的产品随之而来的相应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具有科技突破并带动产业升级

的公司有大型铸锻件领域的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核电阀门领域的中核科技

图表 29重点公司介绍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1

公司名称 主要核电产品 公司业务简介

东方电气

(600875) 核岛常规岛主设备

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唯一具有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

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具备二代半合三代核电生产能力公

司在常规岛领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七成核岛市场占

有率超五成将直接受惠于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巨大投资公

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 400 亿元项目储备充足预计今年实

现核电设备收入 40 亿元明年达到 100 亿元

中国一重

(601106) 核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

公司是国内唯一既有大型核压力容器和核锻件制造能力的企

业公司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 AP1000 核岛全套

锻件制造任务公司目前为国内 8 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压力

容器及相关核电铸锻件业务公司未来将向核电成套设备供

应商转型并积极进入国际市场

南风股份

(300004) HVAC 通风设备

公司打破了国外对百万千瓦级核岛 HVAC 设备的垄断并占

据了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核级风机

许可证的厂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龙头地位难以动摇将保

持国内五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核电风机年收入超 5 亿元

43 卫星装备制造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 SIA预测现有以 GPS为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 2015年达到使用极限为此

需尽快扩容

卫星的应用多种多样除最重要的定位导航外还有授时通信信息传输等在国防和通信电力控

制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军事领域精准打击所必需的实时精确定位和导航电力和通信领

域调度和数据包传输所必需的同步授时等等

图表 30卫星应用示意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431 中外卫星系统建设对比

目前全球主要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 GALILEO俄罗斯的 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其中美国的 GPS于 1994年建成在轨卫星共 32颗由美国国防部控制是全球的民用卫星导航市场的主

导者俄罗斯的 GLONASS是由苏联在 1976年开始建设计划在轨卫星 24颗但目前在轨仅 19颗且由于经费

不足最少时只有 6颗在运行为保证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2008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为 GLONASS追加

26 亿美金投资

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则包括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其中北斗一

号已建设完成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期

北斗一号的组成是 5颗导航试验卫星其基本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等功能并已

在测绘电信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就性能来说北斗一号与美国的 GPS相比却仍存在

不小的差距

而已于 2007年启动建设的北斗二号计划将由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至今已成

功发射 6 颗卫星)目标覆盖范围按照亚洲mdash太平洋mdash全球的顺序推进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

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 10米授时精度为 50纳秒测速精

度为 02米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

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能从性能上看北斗二号已接近美国 GPS且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通

信功能

图表 31北斗系统与美国 GPS性能对比

比较项目 北斗一号 美国 GPS 北斗二号

覆盖范围 中国 全球 全球

轨道与最低组网数量 静止轨道2 颗卫星 6 个轨道24 颗卫星 静止非静止轨道35 颗卫星

定位精度 数十米 6-12 米 10 米

授时精度 100ns 20ns 50ns

用户容量 有限 无限 无限

通信功能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无 具备短信双向通信功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尽管如此北斗二号刚进入组网高峰及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明显落后导致了此前我国卫星应用一直

过于依赖 GPS 的局面卫星导航设备最核心的芯片板卡基本完全依靠 GPS 产品星机弹载导航终端民

用地面导航终端高精度时频产品也均以 GPS 为主

图表 32中国部分卫星应用设备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3

产品类型 产品系列 发展情况

卫星导航 导航芯片模块 目前以 GPS 产品为主北斗系列处研发阶段

星船载导航终端 以 GPSGLONASS 产品为主北斗一号产品为过渡产品

机弹载导航终端

地面导航终端 军事等关键领域以北斗一号产品为主民用以 GPS 产品为主

导航测试设备 以引进 GPS 等产品为主

卫星通信 星状网 VSAT 系统

自主GPS 等无通信功能 网状网系统

广播系统机弹载移动通信终端

卫星授时 高精度时频产品 完全依赖于 GPS 产品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过度依赖于美国 GPS 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极大隐患因为1)美国政府并不保证非常时期的 GPS 服务

2)美国不对外国公布 GPS 顶层算法导致我国卫星应用设备产商无法进入价值含量最高的核心技术领域显

而易见即便仅出于该些因素考虑中国也应加快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发展

432 十二五期间北斗卫星系统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多项政策大力扶持

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提出具体是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的ldquo三步走rdquo规划按照该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以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

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

是到 2012 年计划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 2020 年建成由 5

颗静止轨道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后为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国先在 2006 年将北斗二号建设纳入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 16 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和带动性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后于 2007 年发布《关

于促进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ldquo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

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

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hellip到2020年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

使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 25以上成为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rdquo

2010 年 10 月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求将积极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在信息空天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

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决定》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产业发展方向为

保证北斗卫星系统从第二步向第三步目标顺利过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433 十二五期间卫星产业链中各类企业依次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六颗北斗二号卫星进入北斗二号高速组网期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的提速必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4

将给我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在内的整个卫星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期间卫星行业投资机会将与卫星产业链高度吻合按照产业链条寻找投资机会构成了我们的投资

逻辑基础按照北斗二号建设的先后顺序首先最直接受益部分出现在伴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的卫星制造发

射类企业其次是对内公布顶层算法技术参数后中国企业将首次进入并替代进口的导航设备芯片模块和授时

产品生产企业最后则是应用设备成本下降带来需求增长的卫星应用类企业受益

图表 33北斗卫星系统产业链

卫星研制 卫星发射 卫星运营 地面设备

卫星网络 卫星运营 终端使用

导航芯片模块 电子地图 支撑软件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1) 卫星研制和发射类企业将直接受益卫星发射数量大幅增加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是卫星产业链的基础其中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总成和分系统制造卫星发射则包括发

射服务发射器总成和分系统制造等参照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收入占卫星产业比

例分别为 839和 280

国家垄断卫星研制与发射

目前我国的卫星研制被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所垄断五院已形成

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

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制造业务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研制量占我国卫星研制总量的 95

图表 3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机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5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

而卫星发射则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所垄断但 2003 年国家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进行剥离重组并增设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部分火箭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和卫星电

视设备等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等的制造生产因此转入中国航天时代电

子公司

图表 35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机构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融证券整理

投资机会来自行业规模增长和资产注入预期

显而易见北斗二号建设提速对产业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卫星研制发射领域的相关设备元器件的需求

量大幅扬升从而引致投资机会将最先出现也最直接体现在该两个领域的企业之内根据国家规划至 2020

年北斗二号还将增加至少 29 颗卫星是 2000 年开始建设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数量的近 6 倍这意味着卫星研

制和发射产业的规模也有望获得同等规模的扩张在国家垄断背景下该种扩张的成果很大可能仍是按原先的

利益格局分配即研制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中国卫星和发射领域内唯一的上市企业航天电子将获得极佳的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6

成长机遇同时在国家鼓励国有企业整合整体上市背景下该两家企业还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因此建议

关注

图表 36卫星研制发射相关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大股东名称 公司业务简介 2010 年预测 PE 水平

中国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目前上市企业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业务覆盖卫星研

制及配套地面站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导航终端和芯片等

元器件制造导航系统集成等

7334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主要生产高性能传感器电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卫

星和火箭运载工具的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在卫星导航系统

集成方面具垄断优势

524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2) 卫星应用领域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研制企业

卫星产业链的另外两个环节mdashmdash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通常合称为卫星应用其中卫星运营主要包括卫星

定位导航授时信息传输(包括卫星电视)通信等服务地面设备则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广播传输卫星

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的终端设备参照 2009 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入数据卫星运营与地面设备收入占卫星产

业链整体收入的比例大约是 578和 3101

图表 37卫星应用情况简介

应用领域 简介

专业应用

车辆监控 追踪车辆所在位臵移动方向速度等

地理数据采集 记录所处目标位臵的精确经纬度数据

高精度测量 资源勘探等活动中精确测算距离面积位臵等

航海航空应用 确定航道方向速度等进行导航矫正等

授时和同步 传递时间信息确保一致操作

军用 装备导弹导航定位等

消费应用 人物追踪 对老人儿童宠物的监护等

车载导航系统 确定位臵和目的地导航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由于北斗一号性能较美国 GPS 落后目前国内在卫星导航和授时等领域的相关设备仍主要依赖于 GPS 产

品但随与目前美国 GPS 接近的北斗二号逐步投入使用国内卫星应用领域将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此前依

赖于美国 GPS 的国内卫星产品按照国家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将逐渐转投北斗系统怀抱二是自主卫星系

统下设备与运营的成本必将下降从而推动卫星应用将更快速发展

80的国产化规划目标给导航芯片和授时等地面设备市场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设备中芯片模块和导航算法共同决定了精度敏感度和稳定性三大指标是最核心也是价值

链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高达 50-65但一直以来美国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不对外国开发该些核心信

息导致中国等国企业被排除在价值链核心部分以外北斗二号投入使用后中国企业将能够进入该最高端领

域而反过来外国企业将因无法获得北斗系统的顶层算法和核心技术参数不能分享该领域增长国内的卫星

导航应用产业链利益的内外分配将因此完全颠覆北斗二号导航芯片模块及相关元器件研制企业将获取最大收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7

图表 38北斗导航系统终端设备芯片模块构成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根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数据2009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约 390 亿元预计 2010 年将达

5059 亿元按照国际地面设备规模占比 25左右芯片模块占设备价值比例 50北斗导航系统对国内 GPS

的替代为 80计算意味着存量市场 5059 亿元的规模

授时设备方面目前授时应用主要发生在电力通信领域占整体需求的约 70保守估计2010 年中国

的通信基站将超 110 万个即便按照每个基站仅配 1 套同步授时设备计算通信领域的授时设备需求量也高达

110 万套同时全国电网 110KV 以上节点数量约 5 万个按照每个节点配备 2 套授时设备计算该领域需求

量为 10 万套按北斗授时机最终价格将降至 5000 元台计算意味着替换 GPS 授时设备整体将带来逾 85 亿元

的市场

同时按照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500 亿元及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计

算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新增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业绩预计将在 2012年爆发北斗导航芯片模块企业将最大受益

该两个领域企业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时间我们认为最迟将出现在 2012 年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将

发射 10 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 2012 年北斗二号已完全可投入使用由此

带来的最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将出现在北斗导航设备产业链最高端的芯片模块研制领域已掌握北斗二号

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研制技术或在北斗一号相关领域占有技术资源渠道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取得行

业优势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国腾电子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同时授时设备领域由以往完全依赖美国 GPS 产

品逐步转向使用自主的北斗系统产品将给北斗授时设备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会该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江

苏三友此外随国产化率 80带来的地面成本降低国内卫星应用需求也将更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关注该领

域的上市企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海格通信超图软件

图表 39卫星应用领域上市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 业务领域 业务情况简介 预测 PEG 水平

国腾电子 地面设备

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基带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放等北斗

终端关键元器件的厂商总体市场占有率约 40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已

构成了ldquo元器件-终端-系统rdquo完整产业链

303

北斗星通 卫星应用

主要业务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制位臵信息服务等涉及测绘及高精度

应用港口业务海洋渔业业务国防业务等领域09 年成立的ldquo和芯星

通rdquo子公司正研制开发北斗二号芯片目前处于功能调研和样例测试阶段

288

低噪放

功放

射频模块 基带芯片

SPI闪存

IC 接口

电源 外围设备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8

华力创通 地面设备

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用户机应用模块及配套模拟测试设备

专业卫星导航天线雷达和通信系统嵌入式模块模拟测试设备复杂机电

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平台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服务等应用领域涉及航

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军队及国防工业以及能源

电力汽车高速列车通信设备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119

海格通信 地面设备

旗下子公司广州润芯专业从事北斗射频芯片的研制已成功研制出北斗一

号北斗二号和北斗 1+2 共三款射频芯片并同步开展北斗GPS

GLONASS 多模基带处理芯片和抗干扰处理专用芯片的研制工作

230

江苏三友 地面设备

公司持股 75的江苏北斗科技利用 GPS 授时 OEM 模块生产出北斗GPS

双模授时仪在降低成本(OEM 板减至一块)的同时还能实现 10ns 内的自

动切换是国内第一家应用北斗针对 CDMA 网络的双模机型预计今年内

将实现量产

070

合众思壮 地面设备

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大众消费两大领域前者包括 GIS 数据采集产品高精

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09 年相关收入占比为 706

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 PND 产品09 年收入占比为 2943

156

四维图新 地面设备

是为汽车导航系统GPS 手机等提供电子地图的寡头垄断企业2009 年在

前装车载导航和 GPS 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929和 7171今年前三季

度实现营收与净利同比大增 8367和 9539

205

超图软件 地面设备

主要从事 GIS 平台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目前市场占有率约 20

公司目前正实施渠道下沉战略积极推动二级营销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以获

得进一步增长

136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融证券

44 物联网相关设备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受到强烈冲击当中尤以美国为严重新任美国总统奥巴

马为应对危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 IBM 提出的ldquo智慧地球rdquo表示了高度关注同样为应对经济所受到冲击

中国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以物联网为核心的ldquo感知中国rdquo并陆续出

台文件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 3 日温家宝总理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出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

重要驱动力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ldquo发动机rdquo2010 年 10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指

出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物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

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441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层和网络层的建设

全球各国均对物联网表示高度关注但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说

法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

种网络

按照该定义物联网产业包括了三个层面mdashmdash前端获取物体信息的感知层物体信息接入和信息处理所在

的网络层以及最后的应用层其中感知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ldquo核高基rdquo所在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9

图表 40物联网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感知层是物联网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本质是将光热位臵等各种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涉

及编码标识和传感部分具体则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及 M2M 终端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及对应的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形成的基础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后需要将之接入融合网络以作下一步处理主要涉

及的过程是给信息对象分配 IP 地址无线网络传输及ldquo云计算rdquo平台等信息处理终端

442 中国在传感无线网络传输和云计算等多方面仍有待突破

中国对物联网的研究起步较早1999 年时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电信

交通和电力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尽管如此中国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且未能广泛铺开主要原因即是在ldquo核高基rdquo的感知和网

络层面有多项核心技术未能占得优势

感知层面中国的电子编码技术仍主要采用美国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后者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子编码

标准之一频段位于超高频(UHF)区域工作距离可至 35 米中国为此每年须向美国缴纳巨额的注册和专

利费用感知层的成本因此难以下降在 RFID 的 UHF 技术领域中国依旧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网络层面物联网的建设意味着创建信息的主体将由互联网时代的只有人扩展到人和物体都将创建自己

的信息因此将涉及到 1)为物体配臵 IP 地址但目前的 IPv4 地址资源已近枯竭而 IPv4 与能解决地址资源

不足问题的 IPv6 技术均属于美国2)进一步加大无线网络的传输带宽目前的 3G 带宽和覆盖范围料仍无法

支撑物联网的深入和广泛铺开推动 4G 建设已势在必行3)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的出现意味着网络信

息量将呈几何数级增长但或是唯一出路的ldquo云计算rdquo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

因此显而易见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就是上述的射频识别等传感器IP 地址资源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0

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问题

443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 RFID云计算发展

近年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 RFID云计算等物联网关键环节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1) 至 2012 年的目标是突破 RFID 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规划纲要》要求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射

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

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hellip研究 RFID 和传感器网络等无处不

在网络技术研究 RFID传感器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无缝结合和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

形成国际一流的产品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则进一步指出RFID 技术的发展分

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2006-2008 年的培育期任务是跟踪国际最新共性技术的研发结合重点行业应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技术按照国家 RFID 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开展应

用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 2007-2012 年的成长期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

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的 RFID 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第三阶段则是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

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 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

2) 云计算发展率先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开展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则指出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

展的总体思路是ldquo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

破rdquo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

示范工作可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

其中北京市推出《北京ldquo祥云工程rdquo行动计划》提出到 2015 年使ldquo云计算rdquo的三类典型服务mdashmdash基础

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 2000 亿元产值其中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云计算终端产品将是发

展重点

444 物联网设备领域核心投资逻辑是技术路径和政策导向

从政策推动和产业建设推进顺序的角度看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 RFID 和云计算将是最先受

益ldquo感知中国rdquo建设的环节之一该两个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分到物联网建设的第一杯羹

1) RFID 的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芯片量产是方向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物体的非接触式信息传递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和识别的技术其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

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多种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

与信息共享因此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图表 41RFID产业链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 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目前

国际上 RFID 应用以 LF 和 HF 标签产品为主UHF 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

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 标签也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

图表 42RFID应用情况简介

频段 频率 感知距离 应用领域

LH 100-500 KHz 50cm 门禁控制等

HF 1356 MHz 1 米 门禁控制智能卡安全监控等

UHF 866-956 MHz 10 米 供应链管理行李处理公路收费系统等

MW 245 GHz 10 米 物品追踪公路收费系统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图表 432010-2012年中国 RFID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829

952

1115

1260

1490

17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0 2011 20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2

中国进入 RFID 的 LH 领域较早因此在 LH 方面技术已较成熟HF 频段技术稍早也已被复旦微电子清

华同方等集成电路厂商攻克并成功地在交通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等领域展开应用但在 UHF 和 MW 技术领

域则仍未能打破国外垄断地位尽管稍早已开发出 UHF 芯片样片和 24G 超低功耗芯片唐芯一号(尚未生产

出工程片)根据埃森哲研究RFID 基础架构占整个系统成本的约 39由此可见UHFMW 芯片设计和制

造等核心技术的缺失势必导致我国 RFID 应用成本的高企(高频及超高频标签价格超 5 美元个)物联网整

体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图表 44RFID产业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芯片设计与制造 开发低成本低功耗的 RFID 芯片标签芯片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芯片安

全技术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

研究标签天线匹配技术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和片上天线技

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RFID 标签天

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 研发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

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在线检测技术等

标签集成 研发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的一致性

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 研发多读写器防冲突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成本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超高频

读写器模块开发读写器安全认证技术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按照国家 2012 年底前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大幅降低设备成本进而

推动应用发展并形成互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认为目前 RFID 产业中收入最可能取得爆发增长的领

域将是尚未完全取得突破的 UHFMW 芯片模块及频段内天线电子标签封装集成读写器等其它关键技

术设备领域相应的RFID 领域的投资机会将出现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最有可能率先取得 UHF 和

MW 芯片量产的企业以及已拥有大量应用客户将极大受惠 RFID 芯片国产化带来的相应设备成本下降的企

业建议关注远望谷航天信息和同方股份

图表 45 RFID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业务简介

远望谷

主营业务是 RFID 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覆盖频段包括 LF

HFUHF 和 WM早在 2003 年就已开始 UHF 频段芯片研发目前各项产品已

在铁路烟草管理图书馆应用等领域得到应用

航天信息

拥有 RFID 博士后工作站在 RFID 通讯协议安全技术芯片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

方面已涉猎多年产品包括智能卡RFID 电子标签终端读写机具等在国家粮

食流通人员身份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运用

同方股份

公司业务覆盖了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应用微电子与射频技术多媒体

半导体与照明知识网络军工产业数字电视环境科技等十多个领域物联

网领域则包括 RFIDM2M 等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整理

2) 试点城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将最先受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

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

给使用者

图表 46云计算产业链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3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华融证券

按照该定义云计算共有四个层次IT 基础设施以设施为服务(IaaS)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服务(PaaS)

和以软件为服务(SaaS)

IT 基础设施包括集群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是

云计算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IaaS 指通过网络将存储空间计算资源等提供给用户用户因此不需要购买自

己的服务器软件等设备PaaS 指通过网络提供开发环境和工具开发商可凭此编写所需程序SaaS 指通过网

络提供用户所需程序软件用户因此不需购买所需软件和授权等

显而易见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由存储设备CPU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软件应用软件等所

构成的整条 IT 产业链并深远地影响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全球的云计算尚处起步期且跨国 IT 巨头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一旦跨过该阶段云计算

市场将启动迅猛增长IDC 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 2013 年达到整体 IT 消费的 10年收入达到 442 亿美

元中国的云计算则将在未来四年产生 11 万亿元的市场

发展路线上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行业主要企业推动不同由于技术水平使用习惯和投入产出及

风险考量等的不同中国云计算将首先由政府和跨国 IT 巨头推动待公共云的使用效果深入人心后广大企业

才可能大规模介入使用从而推动进一步发展稍早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的联合调查亦显示目前中国云计

算先行者对云计算总体仍保持谨慎88的受访企业表示将于 2012 年开始尝试试验或使用某种形式的云计算

而在此之前将以试验或调查 SaaS 和其他公有云服务为主

因此综合云计算建设的先后顺序和相关政策云计算领域的投资机会来自两条主线的结合1)云计算建

设推进次序即先是 IT 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 IaaSSaaS 和 PaaS 逐步推进和运维服务的逐渐展开2)相

关政策支持因素目前国家指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五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该些城市的云计算企

业mdashmdash尤其是国有和大型企业mdashmdash因此将最先受益因此建议关注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有技术品牌优势同

时还在国家指定的云计算试点城市之内的华东电脑华胜天成中兴通讯等

图表 47 云计算相关个股

企业名称 所在地 国有背景大股东 业务简介

华东电脑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

究所

拥有基础软件网络存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具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搭建应用开发安全防护全方位的能力具备云计算领域较

为完整的布局此前在上海市政府推出的ldquo云海计划rdquo中公司领衔的ldquo华云计划rdquo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4

获得了约 5 亿元投资

华胜天成 北京 NA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及系统集成软件IT 服务三部分是国内涉足于云计算领域最

早的企业之一已参与到北京市云计算的ldquo祥云工程rdquo及市云计算产业基地的建设

中此前非公开发行向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资了 21 亿元

中兴通讯 深圳 深圳市中兴新通

讯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是综合电信设备提供商是最早开始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和业务运用的企业

在云计算安全身份管理等方面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稳定的投入同时 4G 网络技

术也处全球领先地位

宝信软件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钢铁企业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有望在上海ldquo云

海计划rdquo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五互联 厦门 NA 主营业务为通过 SaaS 模式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

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

卫士通 成都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公司第 30 研究

主要产品和系统包括密码类产品VPN防火墙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等

主要客户是对安全需求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部委省市级政府部门军工

企业集团大型金融机构等此外公司已率先进入安全集成领域目前已完成多

项安全集成工程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5 海洋工程装备

451 海洋工程主要装备及分类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

助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附体结

构物

目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装备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储油游船卸油船起

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

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等可以称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这

三类装备是本文重点介绍和关注的内容

按照海洋平台功能分类海洋平台可以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Drilling and Workover rigs)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

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备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装备

钻井平台则可以分为浮动钻井和触底钻井浮动式钻井的代表产品如半潜式钻井(Semisub)钻井船(Drillship)

等触底钻井的代表产品如自升式钻井(Jack-up)等

生产平台(Production Platform)与钻井设备的主要区分在于结构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工作海域代表产

品如固定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

图表 48海洋钻井平台的分类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5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当前市场最被看好的海上油气钻井设备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采油设备主

要有 FPSOTLPSPAR 等它们也是目前各国开采海洋油气的主要装备成为各国争夺海洋资源有力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的海洋油气田结构不一样所以在役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的配臵数量和布局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

异但是钻井设备运营商主要集中美国采油设备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

图表 492008年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分布及运营商情况

主要海洋工程装备 数量 主要分布 主要运营承包公司

自升式钻井

平台 446

南美北美亚洲

非洲欧洲澳洲

运营商大部分在美国比例达 60以上如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ENSCO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

(Noble Drilling)等

半潜式钻井

平台 178

英国北海最多其次

是美国墨西哥湾

美国 Transocean 有限公司美国 Diamond Offshore公司

美国 Pride 国际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钻井船 44 巴西最多西非和南

亚其次

美国 Transocean 公司美国 Frontier Drilling AS和诺

布尔钻井公司(Noble Drilling)等

FPSO 139(2008

年 2月)

巴西中国英国

尼日尼亚安哥拉等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Shell)美

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等

TLP 24

US GOM 地区(美国墨

西哥湾)最多赤道

几内其次

主要是集中在世界石油巨头如荷兰壳牌拥有 5座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拥有 3座挪威(Statoil)公司拥有 2座

SPAR 18

17座在 US GOM运营

只有一座在马来西

主要是世界石油巨头如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Anadarko)拥有 6座美国墨菲公司(Murphy)拥有 3

座英国石油公司(BP)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6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52 海洋工程行业产业链

海上石油开采行业是多行业交叉的行业其产业链涵盖了海洋石油勘探油井建设钻采运输提炼等

整个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企业需要紧密合作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才能以最

低的成本成功的开采出海洋石油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是油井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

图表 50海洋工程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在上面这个产业链条中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由油田服务公司负责他们提供测井固井数据分析船舶

等服务然后海洋工程承包商负责油井建设这个环节涵盖承接合同工程设计部分钻井设备建造和维修等

内容最后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提炼和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则是负责相关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

453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未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海上未来 5~10 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

元的水平这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海上油气开采投资是创造海洋工程装备需求的追主要来源

海洋资源开采主要装备是钻井平台分析平台市场目前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而且占据

垄断地位如总体技术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生产作业系统单点系泊系统

等都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 400 亿到 500 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的

生产能力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 1200 亿元预计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投入 2500 亿-3000 亿元 数

钻采设备部件 海洋工程设备

石油提炼销售 石油开采 油井建设 石油勘探

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7

据显示近 10 年来全球 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 2020 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

的 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 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 15提升潜力巨大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

模资料显示从 2004 年-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 500 亿美元左右而未来 5-10 年内海洋

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 500 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

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 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

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作为新兴产业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所确定的七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规划

工信部正在制定之中张相木透露发展规划将支持建立 4 个产业集聚区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百亿级企业

发展

454 海洋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增长

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需求世界经济经历 09 年短暂的衰退后在各国强力宽松货币政策刺激

下正在迅速企稳复苏国际原油价格也再度重回 80 美元桶在此价格标准下深海原油开采可实现稳定盈利

因此未来深海油气开采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将通过两方面受益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和深海

原油开采投资恢复一是企业订单增加二是设备租金回升

其次钻井的更新换代也将带来巨大的替代性需求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25~30 年左右七十年代

中期后由于能源危机建造了大量的 Semisub 和 Jackup 钻井平台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未来五年

全球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性需求其中 Semisub 平台建造单价约为 6 亿美金一座 Jackup 钻井平台建造单价约

为 2 亿美金估计替代性需求未来可带来总额约 400 亿美金的市场空间

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我国将大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

当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能源需求缺口一方面需要通过

进口解决从而拉动国际油价和全球范围的石油开采另一方面也刺激我国自身增加了深海能源开发的力度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深海找油的力度和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些活动将有力的拉动海洋工程装备的市场

需求

我国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截至 2008 年我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 633 亿吨剩

余技术可采储量 354 亿吨未来仍有巨大的可开采潜力目前我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

还不是很高我国 300 米以上海域有 153 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 16 万平方米还有约 90没有勘探

截至 2009 年底 国内在生产油气田 77 个 平台 150 座 在建 10 座海外油田管理 140 余座海管 4813

公里(在建 173 公里)海底电缆 380 公里FPSO16 条(国内)+1 条(国外)水下井口已建成 6 套陆上终端

已建成 11 座2 座在建设中(海外终端管理 1 座)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油具备 5000 万吨油当量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8

的生产能力

有关公开信息显示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中国还要增加 5000 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海洋石油开采将会有方向性

的发展这将给海洋工程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的收入增长机会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也是我国造船业摆脱产能过剩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造船产能过剩在危机中暴露的十分明显未来一条现实的发展转型之路

就是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核心以现有的船舶产业优

势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实

现产业升级

以《上海推进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为例《方案》中提出到 2012 年海洋油气开采装

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板块形成 300 亿元产业化能力重点建设

外高桥长兴岛临港等海洋工程总装和配套基地使上海成长为国内最具实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

程装备研发设计总成总包基地 要求上海造船业以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聚焦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速发展其四个主要突破方向是

1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突破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和建造技术瓶颈完成首台业绩寻求

国外技术合作突破 FPSO 上部模块的设计和建造瓶颈形成 15-30 万吨系列 FPSO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工

程总承包能力2012 年实现半潜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和 1 艘 FPSO 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突破 400 英尺水深新型自升式平台总体设计桩腿及悬臂结构研究等关键技术尽快

形成市场业绩2012 年实现新型自升式平台完全自主设计和 2 座平台的年工程总包生产能力

3深水钻井船加大对适应 3000 米水深工作环境的高端钻井船整船开发力度突破系统集成动力定位

钻井设备等关键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安装和总装调试技术具备整船总包能力和 2 艘船的年生产能力

4大洋钻探船支持深化完善大洋钻探船项目实施方案攻克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争取在上海建立中国

大洋钻探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455 海工装备行业核心投资逻辑是市场需求前景和技术水平领先

首先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驱动力来自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企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随着原

油价格重上 80 美元深海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再度凸现海上石油开采的经济驱动力不断增强而钻井平台等海工

装备的市场订单与油价走势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美等能源需求大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

我们看好今后的全球能源需求以及原油价格走势随着原油价格完成触底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渐复苏数

据表明FPSO 等产品新增市场订单从 2009 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恢复缓慢增长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从 2010 年四

季度开始直至 2011 年需求恢复将会反映在海工装备生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其次随着中集集团完成收购烟台莱佛士和中交集团收购美国 FampG 公司股权我国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收购

快速掌握海工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挺进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高端这将为相关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业务

结构的顺利转型提供坚实基础相关企业凭借短期内提升的技术优势可充分收益下一轮海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和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9

市场需求的恢复

456 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目前A 股市场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上市公司有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

工程神开股份上海佳豪等

中集集团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 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2009 年 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

BrightDayLimited 将要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占外股份的 4479收购完成后公

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 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 2006 年 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

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

他工程设施的建造

振华重工2009 年 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洋

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洋工程配件预计将投入 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

2009 年 7 月公司与西班牙 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 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 10 台海上自升式钻

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2010 年下半年公司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收购美国海洋平台设计公司 FampG

公司股权有助于公司未来提升高端海洋平台设计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业务

中国船舶公司旗下的外高桥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

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 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ldquo十一五rdquo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

ldquo863rdquo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 1983年成功自主开发ldquo勘探三号rdquo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 20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

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宝德股份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是继美国 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

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 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

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

神开股份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 U 型

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 2013 年产量可达 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

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上海佳豪是民营船舶设计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设计公

司优势在于积极拓展小吨位细分市场公司在行业内首创开发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技术监

理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公司在海洋工程设计领域具备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0

46 轨道交通装备

461 高速铁路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来自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

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

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

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信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ldquo后运输化rdquo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

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加速带动了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交通拥堵

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圈的辐射区域也日益扩散 在我国现有的特大城市对周边人口的集聚效应较强的国情下

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本吻合 而且从 80 年代开始

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呈现出不断加速跳跃式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有望再

上一个台阶

图表 51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是长期稳定的历史趋势(单位)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全球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中国

资料来源华融证券

462 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是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ldquo瓶颈rdquo制约矛盾非常突出1978 年至 2007 年我

国 GDP 由 3645 亿元增加到 2495 万亿元增长了 675 倍年均实际增长 981978 年至 2007 年我国工业

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 31 倍粗钢增长了 144 倍石油增长了 791

发电量增长了 118 倍水泥增长了 199 倍化肥增长了 57 倍改革开放 30 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 年到 2007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 517 万公里增长到 78

万公里增长 509年均仅增长 14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铁路运输远远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据铁路统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1

资料显示1999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45 亿吨铁路煤炭运量 65 亿吨产运系数 06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601999 年钢铁产运系数 0422007 年产运系数下降到 021正因为发展滞后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适应社

会需求许多煤炭矿石等初级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大量消耗石油这一高级能源不仅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

还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是我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网布局难以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西部 12 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715集中

了我国 50以上的煤炭储量和 81以上的天然气储量但进出西部的铁路能力十分紧张没有铁路大通道的保

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在各区域之间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铁路通道实现人流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才能更好地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我国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发展远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铁路具有

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

特殊意义由于铁路发展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78 年至 2007

年公路里程增长了 3 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增长了 147 倍管道输油(气)里程增长了 56 倍而同期铁路

营业里程仅增长 05 倍铁路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铁路对于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以较小的资源和

环境代价支撑全社会的运输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表 52我国铁路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铁路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国内铁路旅客周转量(单位亿人公里)

00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30000000

35000000

40000000

国内铁路货运量(单位万吨)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国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华融证券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2

463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多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并且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

发结合逐渐完成了核心技术国产化这位今后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每小

时 350 公里居世界之最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多项专利中国铁路所拥有的国际专利在 2009 年达

到 946 项专利2010 年还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实际情况是国际上虽有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的争议但仍有包

括巴西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截至 2010 年 10 月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 7055 公里已经居世界首位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要建成ldquo四纵四横rdquo高速铁路网贯穿京津至长三角珠三角连接西部与中东部运营里程方面到

2012 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 13 万公里到 2020 年将达到 16 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2011-2012 年

中国将完成 5000 公里以上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2013-2020 年间还将完成 3000 公里高铁建设因此未来两

年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二五期间 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将全面提速投资将达到 4 万亿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在十一五基础

上继续完成规模庞大的投资 2015 年规划投资 1 万亿 巨额的铁路投资将带动相关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高速增

46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和投资逻辑

轨道交通装备包括铁路机车和动车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

造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95

目前国内生产轨道机车车辆需要铁道部的批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研发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均非

常高行业进入存在较严格的门槛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集中于两个集团内部北车集团有长春

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集团有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图表 53轨道交通装备在铁路产业链中的位臵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相关的车辆及其配件等领域却因为技术和资金门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造成一方面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标的相对稀缺但是另一方面集中的市场份额可

以保证相关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化因此相关的专业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均是我们看好的

原材料 智能化设备 机车车辆 配套设备 工程机械 基建施工

上游 终端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3

投资标的

465 主要轨道交通装备动车组

2004 年开始铁路动车组公开招标从那时开始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加大了技术引进力度中国南车青岛

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山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动

车组技术通过联合设计生产的方式先后开发出 CRH1CRH2CRH3CRH5 等车型速度上从 200 公里的时速

逐渐升级到 350 公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在无缝钢轨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速动车组整车集成等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两大集团目前已经建设成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平台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

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制造的条件

四款动车组基本情况

CRH1庞巴迪 -四方 -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 AB 提供的 Regina编组形式为

2(2M+1T)+(1M+1T)2M1T 为一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减少动车一节Mc+Tp+M+M+T+M+Tp+McCRH1 总

功率 5300kW轴功率 265kW共 20 个轴每个动车 4 个动轴

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财团)生产原型日本新干线 E2-1000编组形式为4M+4T8 节编组基

本上是 Mc+T+Mc+Tp+M+Tp+M+Tc

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 ICE3编组形式为8M0T轴功率 550kW全车共 16

根动轴平均分布于 8 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 SM3 型编组形式为

(3M+1T)+(2M+2T)8 节编组基本可以确定分两个单元Mc+M+Tp+M+T+Tp+M+Mc

图表 54南车和北车机车制造技术比较

集团 国内生产商 技术来源 类型 型号

动车组

中国南车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

输设备有限公司 庞巴迪-加拿大 CRH1A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B Regina C2008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1E ZEFIRO 250 200-250kmh

庞巴迪-加拿大 CRH380C ZEFIRO 380 380 kmh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

公司

川崎重工-日本 CRH2A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B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4

川崎重工-日本 CRH2C 新干线 E2-1000 300kmh

川崎重工-日本 CRH2E 新干线 E2-1000

200-250kmh

独立研发 CRH380A 380 kmh

中国北车 唐山机车车辆厂 西门子-德国 CRH3C Velaro ICE-3 300 kmh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 西门子-德国 CRH380B Velaro ICE-3 380 kmh

阿尔斯通-法国 CRH5A PendolinoampSM3 200-250kmh

大功率电力机车

中国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EuroSprinter8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B EuroSprinter6 轴9600 千瓦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南车资阳机车公司 西门子-德国 和谐电 1 型 C EuroSprinter6 轴7200 千瓦

中国北车 大同电力机车公司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Prima8 轴9600 千瓦

阿尔斯通-法国 和谐电 2 型 B Prima6 轴9600 千瓦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2 型 C 6 轴7200 千瓦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设备

有限责任公司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唐山机车车辆厂 东芝-日本 和谐电 3 型 SSJ3ampEH500 6 轴7200 千瓦

庞巴迪-加拿大 和谐电 3 型 B IORE Kiruma 6 轴9600 千瓦

独立研发 和谐电 3 型 C 6 轴7200 千瓦

数据来源华融证券

466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公司简介

中国南车(601766)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

售修理和租赁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

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

美国成立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公司公司推行ldquo产品+服务rdquo出口新模式通过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实力提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市场支撑(国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大量高铁实际建设和运营经验)有力推

动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8499近年来累计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5

签约 10亿元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等低端产品到技术含量高的动车和机车整车等高端产品2009年高端产品仅占

出口总额的 687今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80今后在以亚洲为主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阔南美澳洲

和北美市场并寻求在当地建基地当地组装生产也为日后巨大的维修服务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中国北车(601299)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电机油田电机和风力发电电机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北车集

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16亿元总部设在北京2006年末资产总额 303亿元成员单位包括 14个全资企业

9 个控股企业和 4个参股企业职工 10万余人集团公司坚持ldquo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立足铁路面向全国走

向世界rdquo 的经营方针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起重机械各类机电设备及部件电子

电器与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修理集团公司汇集了一大批机车车辆专业及其他学科技术人才

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取得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加工铸

锻钢结构制造和组装电机电气等有显著优势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年新造电力机车 370 台内燃机车 460

台铁路客车和动车组 2300 辆城市轨道车辆 1100 辆各型货车 26000 辆年修理电力机车 260 台内燃机

车 600台客车 2500辆各型货车 32000辆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配件配套生产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

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并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晋西车轴(600495)公司主营产品铁路车轴及轻轨地铁车轴是国内唯一具有加工制造地铁轴轻轨轴

技术和能力的厂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开始生产火车车轴的企业拥有美国铁路协会的质量体系认证资格是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出口车轴能力的企业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高速地

铁车轴广泛运用于时速 200公里以上高铁上此外公司与国内企业太钢不锈展开可 300公里高速车轴的研究 行

业内的技术生产垄断特质保证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的高铁快速建设进程

晋亿实业(601002)公司是紧固件行业龙头具备生产国家美国德国国际标准等各类公认标准的高品

质螺栓螺母螺钉精线非标特殊紧固件及铁路客运专线扣件系统年产量已达 20 万吨公司产品广泛用

于国内众多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并远销国际市场 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高铁扣件供应商高铁扣件业

务有望伴随高铁建设快速成长

五 部分重点上市公司简介

航空动力 (600893)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发动机整机业务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并

参与了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包括ldquo秦岭rdquo发动机和ldquo太行rdquo发动机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

动机公司中航曾表示航空动力将作为旗下发动机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上市平台公司地位凸显并将进一步

加强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6

公司未来发展受益于民用及军用需求

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ldquo大飞机rdquo项目上马对大型涡扇发动机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商飞主要承担大飞

机发动机的总装业务而发动机的制造则由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承担航空动力作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

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军用领域随着中国空军战机由二代到三代过渡公司参与制造的太行发动机技术已经

成熟将进入大规模列装阶段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1 年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发动机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阳和南方动力目前尚有贵州黎阳和沈阳黎明等发

动机资产未注入航空动力根据中航工业对于资产整合之前设定的明确规划2011年公司子公司资产资本化率

要达到 80目前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航空动力发动机资产的整合动作有望提速预计 2011年将有贵州

黎阳等部分发动机资产注入航空动力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利润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上市航空

发动机制造商地位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6088 亿739 亿和 899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45062 和

083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东方电气 (600875)

核电设备行业未来投资确定

按照国家到 2020 年核电撞击达到 8600 万千瓦的规划十年间新增核电装机将达到 7500 万千瓦按照核电

站单位造价 15 万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 50计算十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达到 5625 亿元每年核电

设备投资将高达 560 亿元预计我国将在ldquo十二五rdquo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ldquo十二五rdquo之后核电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预期每年大约建设 6-8 台机组而由于ldquo十二五rdquo时核电建设高

峰期预期平均每年核电设备投资将超过 600 亿元

公司是行业内龙头企业

东方电气是我国唯一可以生产火电水电风电核电气电五种发电设备的企业公司是国内核电主设

备供应商的龙头之一公司可承担 100 万千瓦和 150 万千瓦级的核岛设备和常规岛设备的制造项目公司在二代

半核电站的常规岛市场占有率约为 70核岛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 50随着 AP1000 技术批量化建设的到来

公司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是国核技的技术引进合作方之一预计在未来 AP1000 核电站建设中公司仍

能延续其龙头地位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发展得到保障

截止 2010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估计超过 1400 亿元其中核电在手订单约为 400 亿公司今年上半年核电

业务实现收入 146亿毛利率为 176预计公司全年核电实现收入可达到 40亿2011 年实现收入有望超过

100 亿而且公司核电产品已经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推进核电设备毛利率还有提升

空间未来业绩发展将得到保证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7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37437 亿44191 亿和 50318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149

和 180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中国一重 (601106)

公司是国内核岛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核岛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以及主管道等是

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大型加氢反应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核铸锻件生产能力的企业其在核铸锻件国内

市场份额超过 70技术优势明显核电相关设备收入占据公司总收入七成以上此外公司还具有冶金成套设备

生产能力以及募投项目海水淡化设备大型垃圾处理等

核岛设备将成公司核心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核电设备收入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800收入占比达到 11利润占比达到 12随着

公司冶金设备收入的下降核电设备将逐步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约 70亿元未来项目

储备充足收入预期明确公司目前为国内 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核电设备供应预期随着公司各生产基地生

产基地扩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二代核电技术 CPR1000领域已具备成套生产能力在富拉尔基基

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 7套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明年将具备 10套生产能力预期一半用于大连基地制造成套

设备供应国内市场一半用于出口尝试开阔国外市场

公司新产品开发培育潜在增长点

在半年报中公司提出未来在冶金设备方面将努力实现从单机制造向设备的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并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进海水淡化系统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大型海洋工程海洋风电卧式辊磨系

统隧道掘进机系统等新产品的开发借此积极培育公司潜在增长点晚上产品结构降低可能的核电投资下

降带来的市场风险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长期发展前景

维持盈利预测与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 9517 亿12195 亿和 1485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028

和 037 元仍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国腾电子(300101)

国内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终端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是北斗系统终端元器件研制和运营服务以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等系北斗终端最大

供应商(整体市占率约 40)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像芯

片产业化项目与高性能频率合成器产业化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同类芯片对我国国防应用的技术封锁市场空间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8

巨大

北斗系统终端市场未来 10 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2010 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计将达约 500 亿元按照国家年均增速 25和 80国产化率的规划目标

2020 年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000 亿元意味着未来 10 年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61

此外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和电网系统均采用 GPS 授时设备为防范安全隐患国家要求实现 GPS

北斗系统双备份并以北斗系统为主这意味着另外逾 85 亿元的存量市场规模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全部达标及芯片自产将助维持市场领先优势

公司目前在北斗系统终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约为 40且未来有望延续领先地位因为1)目前公司的

北斗二号终端产品已进入联调测试阶段且是唯一一家产品全部达标的企业2)公司的北斗二号终端芯片已多

次流片未来终端所需基带和射频芯片将自己自足从而有助维持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并助推北斗终端的普及

该些优势将助公司获得北斗终端市场做大的多数成果预计随北斗二号在 2012 年全面覆盖亚太地区公司营收

将迎来爆发增长

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在民用市场亦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公司 IPO 募投的视频图象处理芯片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量为 5 万片主要客户为卫星飞机船载等高端

行业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城市视频安防领域的潜在需求规模也十分巨大因1)目前国内 70

以上的视频图像处理芯片需求仍须由进口满足同时国内视频安防行业仍处于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510的高

速成长期视频图象处理芯片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2)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特种行业 CCD 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的单位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公司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收入 5000 万元但我们认为在民用

领域需求推动下未来公司扩大产能以获取民用市场是大概率事件视频图象处理芯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

又一增长点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237331 和 474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0113 和 159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

评级

航天信息(600271)

防伪税控业务为盾RFID信息安全为矛

公司主营业包括防伪税控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等前者营收占比约 70后者约 23拥有遍布全

国的服务单位公司并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 等博士后工作站且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

承担了ldquo金税工程rdquoldquo金卡工程rdquoldquo金盾工程rdquo等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汉字防伪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防伪税控系统销售及渠道销售收入是公司当前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家已经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

服务费下调影响已消化增值税改革进入扩容阶段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尚需时日背景下预计该两项业务未

来的营收仍能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汉字防伪税控系统已于今年 8 月得到国税总局试点认可成为ldquo金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49

税三期rdquo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预计明年将推动公司税控系统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软件业务成长空间巨大加密芯片业务或受益云计算

公司于 2007 年推出 ERP 软件以在进一步开拓与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系统

集成业务2009 年已实现销量 3 万余套收入逾 7000 万元未来在现有 250 万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基础参与

央企信息化建设机会已有用户升级更新及销售队伍扩张推动下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

加密芯片方面控股子公司上海爱信诺航芯产品已开始供应公司金税卡使用未来随产量规模化将1)

推升公司金税卡业务毛利率2)有望介入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从而获得外延增长

RFID 和卫星相关业务亦存在巨大增长潜力

全球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是卫星广播电视目前约为 70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湖

南卫通目前正从事广播业务以村村通工程为主但作为国内北斗产业资质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在北斗二号逐

步投入使用背景下未来将有机会进入卫星电视等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领域

同时公司在 RFID 技术和应用集成等领域也处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广深铁路 RFID 火车票ldquo奥运食

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rdquo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未来随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9611025 和 1250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92910324 和 12184

元给予ldquo推荐rdquo评级公司业绩的催化剂将是 RFID加密芯片等业务的市场打开

合众思壮(002383)

导航定位产品涵盖专业和大众两大市场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专业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商技术涵盖 GPS北斗

GLONASS 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的硬件软件及各类算法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市场产品包括

专业手持机数据采集器高精度测量产品和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 70左右毛利占比 80左

右二是大众市场产品主要是 PND 产品系列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 30毛利占比约 20

导航应用普及及募投项目将推动专业市场业务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中车辆监控和导航占比超过 50而通信测绘和还用等其他专业领

域应用占比却不到 10相比全球 36的比例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专业市场产品中数据采集产品市占

率多年保持第一高精度测量产品的市占率也呈稳步上升态势在较高进入门槛作用下未来有望获得行业成

长的多数成果此外公司 IPO 募投的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导航兼容系统应急装备与减

灾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专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逾 14 亿元年的

净利润

PND 出路在中低端及存量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提升毛利率

对便携式导航设备(PND)我们认为在手机导航功能逐渐成为标配的趋势冲击下市场空间必然会出现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0

萎缩尽管如此由于 PND 在精度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均超越手机导航系统因此在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无

法前装导航系统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和存量汽车市场仍存在市场空间此外公司解除与 Garmin 合作推出

自主品牌 PND 产品意味着该项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年中报告即显示PND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4322

毛利率同比提升 918 个百分点至 3839

将同时受益车联网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大消费概念

按照国家规划至 2012 年我国将建成覆盖亚太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意味着导航设备芯片模块的国产

化已近在眼前公司 2009 年数据显示导航芯片模块占主材和辅材成本的比例高达 1237因此预计在国

产化带动导航芯片模块价格走低情况下公司所有导航产品毛利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此前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项目显

而易见公司的车辆监控和导航产品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随车联网建设推动而获得更大发展

给予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预计公司 2010-12 年将实现营收 555754 和 1053 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 085121 和 158 元给予

首次评级ldquo推荐rdquo

中国南车(601766)

公司是国内动车组制造两大寡头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南

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轨道交通转变给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交流技术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工程实验室和 5 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4 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我国轨

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2011 年公司成长性高度确定

公司 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4639 亿元同比增长 29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678 亿元2010 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增长 74对于公

司 2011 年业绩基本可以通过公司在手订单加以确定目前公司在手的动车组订单达到 500 亿机车订单 150

亿城轨机车订单 150 亿公司未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没有悬念

十二五期间公司充分受益高铁投资高潮

公司规划 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其中国内轨道交通比重达到 65出口比重达到 15新产业

达到 20由于预计国内高速铁路投资和城轨投资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高速增长动车组需求及相关的补车和

维修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客货分线以及铁路货运重载化将刺激大功率机车的需求公司国内轨道交通业务

目标实现概率较大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轨道交通装备国际领先的制造技术未来在全球市场大有可为海外市场未来将成为公

司业务布局重点此外风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催化剂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1

公司股权激励有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2010 年 9 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lt公司股票期权计划(草案)gt的议案》等文件该股权激励计

划覆盖面较广覆盖 8 名公司高管和 32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该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有效期为 7 年分三期行权通过这一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中长期业绩稳定增长有了可靠的制度保证有

助于稳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10-2012 年每股收益可分别达到 028039 和 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 倍21 倍和 17 倍

给予公司ldquo推荐rdquo投资评级

专题报告2010 年 12 月 1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52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行业评级

强烈推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15以上 看好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优于市场指数 5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升幅在

5到 15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中 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变动在

-5到 5内 看淡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卖 出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跌幅在

15以上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所有未获得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华融证券市场研究部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

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

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华融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

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及由此造成的对本报告客观性的影响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8 号 A 座 5 层 (100033)

传真010-58568159 网址wwwhrseccomcn

Page 18: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19: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0: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3: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4: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5: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6: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7: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8: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29: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0: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3: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4: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5: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6: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7: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8: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39: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0: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3: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4: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5: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6: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7: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8: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49: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50: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51: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Page 52: 引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 p5w.net · 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