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安以东 感受远古灿烂文化 -...

1
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断变化,而一些不良 生活习惯诸如喜静少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零食、饮食过量 等因素,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专家介绍,除了以上诱因,晚饭后睡觉过早也是一大因 素。比如晚饭后躺着看电视、看报刊、晚饭后就睡觉、晚上摄入 高脂肪餐等不良因素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对胃及 十二指肠黏膜神经的不断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大量胆 汁排放到十二指肠,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和半卧位,胆汁引 流就不会通畅,便会在胆管内郁积、浓缩,胆结石就会形成。 胆结石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在静止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使 得很多人疏忽了治疗,但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将急速恶化,造成 胆囊发炎,胆囊穿孔等严重后果。胆管内结石可引起黄疸、胆 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坏死、肝管炎性肝脓肿,并发胰腺炎、 糖尿病、胆心综合征等。因此,胆结石应做到早诊早治。 今天下午,本报特邀著名肝胆外科专家莅临热线,为广大读者 解答有关胆结石防治的相关问题,欢迎致电咨询! 王少薇 特邀专家: 耿志敏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不吃早餐 当心胆结石“偷袭” 时间:今天下午3:00—4:00 近日,本报健康工 作室、华清学府城社区 联合唐都医院、西安交 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 市红会医院、拜博九二 零口腔医院、秦华中医 医院、光仁医院、莲湖北 大医院、马应龙肛肠医 院、曲江妇产医院、北方 皮肤病医院、诺贝尔口 腔等多家医疗机构,在华 清学府城小区开展了一 场大型义诊活动。华清 学府城社区主任李婷表 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 动,引导和帮助市民树立 正确的、科学的防病治病 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和生活方式。 义诊进社区 治病又暖心 肠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得了老胃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如何挣脱 胃病困境,成为患者共同的期待。为帮助肠胃病患者摆脱病痛困扰,目 前,西安秦华中医医院特邀中医治胃肠病主任医师李学武教授坐诊,胃肠 病患者可拨打电话 029-87207709 预约咨询治疗。 李学武教授系统研究了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大量处方,并 结合西北地区人体结构及饮食特点,研制出“学武膏方”这一治胃良方。 开创了用特色膏方治疗肠胃病的先河。专注于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糜 烂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胃及十 二指肠溃疡等,已帮助众多肠胃病患者解除病痛。 李学武介绍说,“肠胃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胃酸、胃痛、胃胀、 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肠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还 可能进一步恶化,更应及时治疗,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就可逆转为慢性浅 表性胃炎。” 学武膏方一人一方,在治疗肠胃病方面有独特优势,因为膏方不仅口 感好患者易坚持,而且药材味数多,疗效更确切。如果您患有肠胃病,可 打电话 029-87207709 预约李学武教授亲诊。 /王少薇 萎缩性胃炎,老胃病久治不愈警惕恶化 老哮喘 老慢支久咳不好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主张“春夏养阳”,春夏季患者体内阳气旺盛,血经络畅,此时老 哮喘、老慢支此类阳虚冬病,夏治效果最为显著。近期,西安秦华中医医 院邀请我省治疗呼吸系统的知名中医贾宁教授坐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的患者,可拨打电话 029-87207709 预约贾宁教授咨询。 贾宁教授指出:哮喘、老慢支等呼吸疾病患者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 给予治疗,忽视缓解期的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病情日趋严重,治疗难度增 加。不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诱发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 吸衰竭。因此,患了呼吸系统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贾主任按照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精 研《集验良方》、《伤寒论》等大量医药经典,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出治疗呼 吸和肺部疾病的特色膏方疗法。有效祛除呼吸系统毒素、修复受损组织 黏膜,靶向病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治咳平喘,疗效显著。 膏方疗法一人一方,由贾宁教授详细诊断患者病情后精心组方,疗效 更为确切。如果您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问题,就快拨打电话 029- 87207709 预约贾宁教授,进行咨询吧。 /王少薇 为传播中医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让大众了解健康 养生知识,正确认识中医。6 1 日早上 9 时,“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 —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 96 岁的“国医大师”郭诚杰教 授将特邀来到西安易圣堂国医国药馆,为西安市民、读者进行 健康养生讲座,畅谈养生秘笈。 据了解,郭诚杰是中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 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 —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之一,并被授予代表我国中医药 界最高水平的“国医大师”称号。郭老擅长养生,提倡肠中常清 等饮食养生、长期走路及头身保健操等运动养生、坚持良好生 活习惯的起居养生、善于养性调心的心身养生等。 当日,郭老将携《大国医·长寿秘笈身上找》一书与市民及 读者见面,该书是其弟子张卫华教授整理编著。现场,郭老还 将举行“长寿秘诀身上找”的讲座,主要围绕“血管如何变年轻” 等主题,与大家分享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养生保健常识,并 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病症预防、 健康长寿的好方法。D 王凡 听 96 岁国医大师郭诚杰谈养生 近日,陕西省盲人按摩学会换届选举大会顺利举行,来自全 省各市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残联 贾乃荣副理事长表示,过去五年学会积极发挥学术交流职能, 为盲人按摩行业交流按摩技术提供了平台,也为弘扬祖国传 统医学,促进盲人按摩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新一届学 会在推进加快残疾人奔小康进程中,充分发挥学术团体作用做 出新的贡献。 新当选的省盲人按摩学会黄于隆副秘书长告诉记者,陕西 盲人按摩事业正处快速发展期,新一届学会将借此契机,联合社 会力量搭建好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按摩技术,促进再就业,让行 业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使盲人朋友同步够格迈进小康社会。D 省盲人按摩学会换届大会召开 义诊现场人气旺 听说小区有义诊活动,不少居 民早早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上午 9:30,义诊活动在华清学府城 小区西广场正式开始。来自多家 医院的心血管科、儿科、针灸科、眼 科、中医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主 任和专家现场为居民提供免费义 诊服务,同时,还有医护人员免费 测量血压。 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陈黎 波副教授耐心地接诊前来就诊和 咨询的市民,专家们耐心细致地 为每位患者查体、诊断,亲切地与 患者交谈,为患者答疑解惑,使到 场的就医群众了解了自己的病 症。接受义诊的吴先生高兴地 说:“大教授的水平就是高,找专 家看病不容易,专家今天能在家 门口给我看病,还是免费的,太感 谢了!” 健康疑惑当面解 “医生你给我看看,我最近老感 觉看不清楚东西,会发生重叠的现 象,眼前还出现过大小黑点一类的东 西,很不舒服。”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 位老人告诉笔者,她的眼睛不舒服已 经有一段时间了,正准备去医院挂号 呢,恰巧碰到社区义诊,便急忙过来 询问病情。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判 断这位老人患了白内障,并建议她及 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医生,我眼睛平时干涩,看东 西不清晰,还有点磨砂感,很不舒 服。”今年 51 岁的王阿姨说,她眼 部不舒服的时间也不短了,以前眼 睛只要干涩,就自己涂点芦荟胶, 得知今天社区有义诊,就早早地来 到小区广场等候。“医生说我是结 膜炎,让我去开点眼药水,不能随 意拿芦荟胶擦,眼睛很重要,不能 自己随心治。”王阿姨说。 热心解答获点赞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闻讯赶 来的咨询人数却越来越多,使得义 诊现场稍显拥挤,可是参加义诊的 医师们没有丝毫的情绪与怨言,他 们一边认真倾听患者陈述,细致了 解患者以往的病历和检查资料,一 边热情耐心地解答就诊者提出的 问题,为广大患者解答疑难杂症方 面和求医问药的困惑,直到 11 30 分,各位医师的桌前仍旧排着 一列列队伍,群众们耐心地等待着 医生贴心的“家门口”服务。 刚刚做完血压检查的孙大爷 道出了居民的心声:“现在生活条 件提高了,大家健康意识也提高 了,知道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还 有一些老人经常讲这里不舒服那 里不舒服,就是怕麻烦怕花钱不愿 往医院跑,这次有这么多医院专家 来到社区做免费的义诊咨询,拉近 了我们社区和群众的距离,多谢你 们了!” /王凡 /彭朔 华清学府城小区义诊顺利举行 2016 5 31 日 星期二 www.xiancn.com 10 责任编辑 王军贤 视觉编辑 成 军 闫 莉 校对 陈静 专刊·健康 这里西偎浐河,南望秦岭 这里曾经气候温润,水土宜人 这里日照充足,风调雨顺 这里是人类的发祥地,文明的起源 这里见证了历史的演变,见证了文化流觞 这里孕育了我们的祖先,承载着今天的我们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烧陶织布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打猎采摘,种地定居 在这里,他们建造房屋,发明炊具 在这里,他们窥见了美 他们开始妆扮自己,绘制花纹 他们开始举行祭祀,学会土葬 他们崇尚自然,笃信神灵 这里是半坡,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小记者风采 铁一中小记者 郝敏喆 去西安以东 报名方式: 家长可直接到 《西安晚报》现场报名; 报名地址: 小南门里太阳 庙门街 43 号《西安晚报》一楼小 记者俱乐部; 报名咨询热线: 029-87615161 13096995564 报名咨询 QQ 群: 112894032 联系人: 樊老师 小记者活动合作热线: 15094003094 招募报名方式 西认真采访 感受半坡文化 当日上午 8 时,小记者们在 本报集合后出发。一上路,他们 就纷纷发表自己对半坡文化的 理解和认识,对半坡文化充满了 神秘和憧憬。小记者们以这种 集体游学的方式,提前过了一个 特殊的“六一”。 据介绍,西安半坡博物馆是 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 物馆, 1953 年春被发现,遗址面 积约 50000 平方米。1954 年~ 1957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先后进行了 5 次大规模的发掘, 发掘面积达 10000 平方米。该 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 6000 多年 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 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 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 的文化内涵。 博物馆的宣教部陈王赢、王 颖娟副主任热情接待小记者们 的到访,并亲自带队参观并讲 解。陈主任简单介绍了半坡遗 址的历史,并提问:“你们最想 了解的是半坡人的什么?”“服 装、武器、房子……”小记者们 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当小记者 们进入半坡 6000 多年前的村落 遗址,陈主任再次发问:“小记 者们,你们分别知道什么叫遗 址、遗迹、遗物吗?”“遗址就是 古人留下的居住地址,遗迹是 古人留下的生活痕迹,遗物就 是出土的文物。”小记者们肯定 的回答,得到了博物馆工作人 员热情的点赞。 刚进入遗址展馆,小记者们 就注意到,在一个土堆上放置了 一个长度约 50CM 的陶罐,原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翁棺葬。当时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恶劣,因此婴 幼儿死亡率特别高,所以人们采 用翁棺葬的形式,把婴幼儿埋葬 在自己居住的房屋周围。随后 小记者们还了解了当时的翁棺 群、二次葬,以及当时人们的祭 祀方式。 小记者们来到出土文物 展馆,在两位半坡人模型前, 陈主任从当时人们的穿着、发 式、以及配饰等介绍了半坡人 的生活方式。在馆内,还了解 到了半坡时期人使用的文字、 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器具等, 这些使小记者们更加深刻的 了解半坡文化。 精彩体验 感受先民智慧 “在半坡时期,陶器是非常 盛行的。其中尖底瓶是半坡遗 址的典型器物。”参观结束后,工 作人员还安排小记者们体验了 尖底瓶打水,感受半坡人的勤劳 智慧。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 盛水的尖底瓶,此尖底瓶是后来 人们仿制出来的,也有一定的文 物价值,小记者们轻拿轻放依次 排队体验。提着吊耳上的绳拴, 放进水里汲水时,尖底先接触水 面,继续放入水中后,由于受浮 力作用不均衡,使陶瓶很容易沿 水平轴翻转,这样水就能顺利灌 入瓶内。而当陶瓶渐渐灌满水 后,由于重量加大,陶瓶又在水 中重新恢复垂直状态,提出水面 后瓶内水不会洒出。 活动结束后,半坡博物馆 宣教部副主任王颖娟表示,半 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 代表,为人类后来的衣食住行 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西安半坡博物馆记录并反映着 当时半坡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 态度。半坡人的聪明才智都是 从日常的生产劳作中积累总结 出来的,希望小记者们通过这 次参观采访,对半坡文化以及 半坡人的精神有一定的认知, 从而留住根脉,守住灵魂。 文/图 樊英 乘着暖阳,迎着微醺的风儿, 5 29 日上午,我怀着无比喜悦的 心情,和西安晚报的小记者们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距今 6000 前,西安“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浐河岸边,一群原始村民聚居在这里, 创建了最辉煌的人类文明的圣地。 哇!这就是国宝“人面鱼纹盆”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 看似普通的陶盆,四周绘制着似鱼非鱼的图案。不知有多少人在 它面前驻足,为它魂牵梦绕。这古老神秘的图案,是半坡人的氏 族图腾,他们倾注了太多的愿望,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听着讲解陈老师的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回到了半坡时代,成 为他们的一分子。去浐河边汲水,神奇的尖底瓶沉入河里,倾斜,灌 满了水后,罐子又在水面上稳稳地昂起头。 我放佛看见,那些半坡姑娘穿着独特的服装,在那些半地穴房 屋或地面方形房屋外忙碌着,打猎和捕鱼回来的男子来回穿梭。在 村落中部,那个火道相通的连灶坑旁边,全村落人围聚在一起,篝火 已经燃起,远古的舞蹈也已经跳起来,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唱腔,或 许就是秦腔的始祖吧。 时间过得真快。在尖底瓶打水的欢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仰 韶文化母系氏族部落参观之旅。经过这次详细的了解及参观,我真 的为我们的祖先骄傲、自豪! 高新二小小记者 王思允 半坡博物馆游记 走进半坡博物馆 感受远古灿烂文化 5 月 29 日上午,本 报小记者成长俱乐部的 小记者们走进西安半坡 博物馆,在这里见到了 历史课本中讲的人面鱼 纹盆,了解到了半坡人 的衣食住行,通过电子 虚拟和幻影成像等现代 化声光电的科技手段, 感受到了远古先民创造 的灿烂文化。 6 月 4 日小记者活动通知 走进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增强环保意识,通过 每一个小记者带动一个家庭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本周六 (6月4日),西安晚报小记者将走进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 督监测中心,通过现场学习、采访、参与、互动与交流,了解我市 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以此倡导人人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呼 吁公众从绿色出行开始,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从一点 一滴为改善环境质量、共建品质西安做出贡献。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an-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去西安以东 感受远古灿烂文化 - xiancnepaper.xiancn.com/xawb/page/21/2016-05/31/12/2016053112_pdf.pdf · 时间:今天下午3:00—4:00 近日,本报健康工 作室、华清学府城社区

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断变化,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诸如喜静少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零食、饮食过量等因素,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专家介绍,除了以上诱因,晚饭后睡觉过早也是一大因素。比如晚饭后躺着看电视、看报刊、晚饭后就睡觉、晚上摄入高脂肪餐等不良因素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神经的不断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肝脏分泌大量胆汁排放到十二指肠,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和半卧位,胆汁引流就不会通畅,便会在胆管内郁积、浓缩,胆结石就会形成。

胆结石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在静止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使得很多人疏忽了治疗,但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将急速恶化,造成胆囊发炎,胆囊穿孔等严重后果。胆管内结石可引起黄疸、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坏死、肝管炎性肝脓肿,并发胰腺炎、糖尿病、胆心综合征等。因此,胆结石应做到早诊早治。

今天下午,本报特邀著名肝胆外科专家莅临热线,为广大读者解答有关胆结石防治的相关问题,欢迎致电咨询! 王少薇

特邀专家:

耿志敏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不吃早餐当心胆结石“偷袭”时间:今天下午3:00—4:00

近日,本报健康工

作室、华清学府城社区

联合唐都医院、西安交

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

市红会医院、拜博九二

零口腔医院、秦华中医

医院、光仁医院、莲湖北

大医院、马应龙肛肠医

院、曲江妇产医院、北方

皮肤病医院、诺贝尔口

腔等多家医疗机构,在华

清学府城小区开展了一

场大型义诊活动。华清

学府城社区主任李婷表

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

动,引导和帮助市民树立

正确的、科学的防病治病

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和生活方式。

义诊进社区 治病又暖心

肠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得了老胃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如何挣脱胃病困境,成为患者共同的期待。为帮助肠胃病患者摆脱病痛困扰,目前,西安秦华中医医院特邀中医治胃肠病主任医师李学武教授坐诊,胃肠病患者可拨打电话029-87207709预约咨询治疗。

李学武教授系统研究了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大量处方,并结合西北地区人体结构及饮食特点,研制出“学武膏方”这一治胃良方。开创了用特色膏方治疗肠胃病的先河。专注于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已帮助众多肠胃病患者解除病痛。

李学武介绍说,“肠胃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胃酸、胃痛、胃胀、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肠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更应及时治疗,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就可逆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学武膏方一人一方,在治疗肠胃病方面有独特优势,因为膏方不仅口感好患者易坚持,而且药材味数多,疗效更确切。如果您患有肠胃病,可打电话029-87207709预约李学武教授亲诊。 文/王少薇

萎缩性胃炎,老胃病久治不愈 警惕恶化老哮喘 老慢支久咳不好 冬病夏治正当时中医主张“春夏养阳”,春夏季患者体内阳气旺盛,血经络畅,此时老

哮喘、老慢支此类阳虚冬病,夏治效果最为显著。近期,西安秦华中医医院邀请我省治疗呼吸系统的知名中医贾宁教授坐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拨打电话029-87207709预约贾宁教授咨询。

贾宁教授指出:哮喘、老慢支等呼吸疾病患者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忽视缓解期的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病情日趋严重,治疗难度增加。不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诱发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因此,患了呼吸系统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贾主任按照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精研《集验良方》、《伤寒论》等大量医药经典,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出治疗呼吸和肺部疾病的特色膏方疗法。有效祛除呼吸系统毒素、修复受损组织黏膜,靶向病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治咳平喘,疗效显著。

膏方疗法一人一方,由贾宁教授详细诊断患者病情后精心组方,疗效更为确切。如果您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问题,就快拨打电话 029-87207709 预约贾宁教授,进行咨询吧。 文/王少薇

为传播中医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让大众了解健康养生知识,正确认识中医。6月1日早上9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96岁的“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将特邀来到西安易圣堂国医国药馆,为西安市民、读者进行健康养生讲座,畅谈养生秘笈。

据了解,郭诚杰是中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之一,并被授予代表我国中医药界最高水平的“国医大师”称号。郭老擅长养生,提倡肠中常清等饮食养生、长期走路及头身保健操等运动养生、坚持良好生活习惯的起居养生、善于养性调心的心身养生等。

当日,郭老将携《大国医·长寿秘笈身上找》一书与市民及读者见面,该书是其弟子张卫华教授整理编著。现场,郭老还将举行“长寿秘诀身上找”的讲座,主要围绕“血管如何变年轻”等主题,与大家分享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养生保健常识,并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病症预防、健康长寿的好方法。D 王凡

听96岁国医大师郭诚杰谈养生

近日,陕西省盲人按摩学会换届选举大会顺利举行,来自全省各市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残联贾乃荣副理事长表示,过去五年学会积极发挥学术交流职能,为盲人按摩行业交流按摩技术提供了平台,也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促进盲人按摩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新一届学会在推进加快残疾人奔小康进程中,充分发挥学术团体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新当选的省盲人按摩学会黄于隆副秘书长告诉记者,陕西盲人按摩事业正处快速发展期,新一届学会将借此契机,联合社会力量搭建好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按摩技术,促进再就业,让行业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使盲人朋友同步够格迈进小康社会。D

省盲人按摩学会换届大会召开

义诊现场人气旺

听说小区有义诊活动,不少居民早早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上午9:30,义诊活动在华清学府城小区西广场正式开始。来自多家医院的心血管科、儿科、针灸科、眼科、中医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主

任和专家现场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服务,同时,还有医护人员免费测量血压。

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陈黎波副教授耐心地接诊前来就诊和咨询的市民,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位患者查体、诊断,亲切地与患者交谈,为患者答疑解惑,使到场的就医群众了解了自己的病症。接受义诊的吴先生高兴地说:“大教授的水平就是高,找专家看病不容易,专家今天能在家门口给我看病,还是免费的,太感谢了!”

健康疑惑当面解

“医生你给我看看,我最近老感觉看不清楚东西,会发生重叠的现象,眼前还出现过大小黑点一类的东西,很不舒服。”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位老人告诉笔者,她的眼睛不舒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正准备去医院挂号呢,恰巧碰到社区义诊,便急忙过来询问病情。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判断这位老人患了白内障,并建议她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医生,我眼睛平时干涩,看东

西不清晰,还有点磨砂感,很不舒服。”今年 51岁的王阿姨说,她眼部不舒服的时间也不短了,以前眼睛只要干涩,就自己涂点芦荟胶,得知今天社区有义诊,就早早地来到小区广场等候。“医生说我是结膜炎,让我去开点眼药水,不能随意拿芦荟胶擦,眼睛很重要,不能自己随心治。”王阿姨说。

热心解答获点赞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闻讯赶来的咨询人数却越来越多,使得义诊现场稍显拥挤,可是参加义诊的医师们没有丝毫的情绪与怨言,他们一边认真倾听患者陈述,细致了解患者以往的病历和检查资料,一边热情耐心地解答就诊者提出的问题,为广大患者解答疑难杂症方面和求医问药的困惑,直到 11点30分,各位医师的桌前仍旧排着一列列队伍,群众们耐心地等待着医生贴心的“家门口”服务。

刚刚做完血压检查的孙大爷道出了居民的心声:“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大家健康意识也提高了,知道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还有一些老人经常讲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就是怕麻烦怕花钱不愿往医院跑,这次有这么多医院专家来到社区做免费的义诊咨询,拉近了我们社区和群众的距离,多谢你们了!” 文/王凡 图/彭朔

华清学府城小区义诊顺利举行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www.xiancn.com10 责任编辑 王军贤

视觉编辑 成军 闫莉 校对 陈静专刊·健康

这里西偎浐河,南望秦岭这里曾经气候温润,水土宜人这里日照充足,风调雨顺

这里是人类的发祥地,文明的起源这里见证了历史的演变,见证了文化流觞这里孕育了我们的祖先,承载着今天的我们

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烧陶织布在这里,他们学会了打猎采摘,种地定居在这里,他们建造房屋,发明炊具在这里,他们窥见了美

他们开始妆扮自己,绘制花纹

他们开始举行祭祀,学会土葬他们崇尚自然,笃信神灵

这里是半坡,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小记者风采

铁一中小记者 郝敏喆去西安以东

报名方式:家长可直接到《西安晚报》现场报名;

报名地址:小南门里太阳庙门街43号《西安晚报》一楼小记者俱乐部;

报名咨询热线:

029-87615161 13096995564报名咨询QQ群:112894032联系人:樊老师小记者活动合作热线:15094003094

招募报名方式西安晚报小记者

成长俱乐部

官方二维码

认真采访 感受半坡文化

当日上午 8时,小记者们在本报集合后出发。一上路,他们就纷纷发表自己对半坡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半坡文化充满了神秘和憧憬。小记者们以这种集体游学的方式,提前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

据介绍,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1953年春被发现,遗址面积约 50000平方米。1954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 5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 10000平方米。该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 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博物馆的宣教部陈王赢、王颖娟副主任热情接待小记者们的到访,并亲自带队参观并讲

解。陈主任简单介绍了半坡遗址的历史,并提问:“你们最想了解的是半坡人的什么?”“服装、武器、房子……”小记者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当小记者们进入半坡 6000多年前的村落遗址,陈主任再次发问:“小记者们,你们分别知道什么叫遗址、遗迹、遗物吗?”“遗址就是古人留下的居住地址,遗迹是古人留下的生活痕迹,遗物就是出土的文物。”小记者们肯定的回答,得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的点赞。

刚进入遗址展馆,小记者们就注意到,在一个土堆上放置了一个长度约 50CM的陶罐,原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翁棺葬。当时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恶劣,因此婴幼儿死亡率特别高,所以人们采用翁棺葬的形式,把婴幼儿埋葬在自己居住的房屋周围。随后小记者们还了解了当时的翁棺群、二次葬,以及当时人们的祭祀方式。

小记者们来到出土文物展馆,在两位半坡人模型前,陈主任从当时人们的穿着、发式、以及配饰等介绍了半坡人的生活方式。在馆内,还了解到了半坡时期人使用的文字、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器具等,这些使小记者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半坡文化。

精彩体验 感受先民智慧

“在半坡时期,陶器是非常盛行的。其中尖底瓶是半坡遗址的典型器物。”参观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安排小记者们体验了尖底瓶打水,感受半坡人的勤劳智慧。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

盛水的尖底瓶,此尖底瓶是后来人们仿制出来的,也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小记者们轻拿轻放依次排队体验。提着吊耳上的绳拴,放进水里汲水时,尖底先接触水面,继续放入水中后,由于受浮力作用不均衡,使陶瓶很容易沿水平轴翻转,这样水就能顺利灌入瓶内。而当陶瓶渐渐灌满水后,由于重量加大,陶瓶又在水中重新恢复垂直状态,提出水面后瓶内水不会洒出。

活动结束后,半坡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王颖娟表示,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人类后来的衣食住行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西安半坡博物馆记录并反映着当时半坡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半坡人的聪明才智都是从日常的生产劳作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希望小记者们通过这次参观采访,对半坡文化以及半坡人的精神有一定的认知,从而留住根脉,守住灵魂。

文/图 樊英

乘着暖阳,迎着微醺的风儿,5月29日上午,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和西安晚报的小记者们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距今 6000年前,西安“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浐河岸边,一群原始村民聚居在这里,创建了最辉煌的人类文明的圣地。

哇!这就是国宝“人面鱼纹盆”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看似普通的陶盆,四周绘制着似鱼非鱼的图案。不知有多少人在它面前驻足,为它魂牵梦绕。这古老神秘的图案,是半坡人的氏族图腾,他们倾注了太多的愿望,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听着讲解陈老师的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回到了半坡时代,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去浐河边汲水,神奇的尖底瓶沉入河里,倾斜,灌满了水后,罐子又在水面上稳稳地昂起头。

我放佛看见,那些半坡姑娘穿着独特的服装,在那些半地穴房屋或地面方形房屋外忙碌着,打猎和捕鱼回来的男子来回穿梭。在村落中部,那个火道相通的连灶坑旁边,全村落人围聚在一起,篝火已经燃起,远古的舞蹈也已经跳起来,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唱腔,或许就是秦腔的始祖吧。

时间过得真快。在尖底瓶打水的欢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部落参观之旅。经过这次详细的了解及参观,我真的为我们的祖先骄傲、自豪!

高新二小小记者 王思允

半坡博物馆游记

走进半坡博物馆感受远古灿烂文化

5月29日上午,本报小记者成长俱乐部的小记者们走进西安半坡博物馆,在这里见到了历史课本中讲的人面鱼纹盆,了解到了半坡人的衣食住行,通过电子虚拟和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的科技手段,感受到了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

6月4日小记者活动通知

走进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增强环保意识,通过

每一个小记者带动一个家庭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本周六(6月4日),西安晚报小记者将走进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通过现场学习、采访、参与、互动与交流,了解我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以此倡导人人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呼吁公众从绿色出行开始,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从一点一滴为改善环境质量、共建品质西安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