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5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2018 1 —— 2018 12 月) 实验室名称: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实验室主任: 周成虎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 施晓冬 025-89687273 18913387815 E-mail 地址: [email protected] 依托单位名称: 南京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褚怡春 025-89684532 2019 3 18 日填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Mar-2020

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

实验室名称: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实验室主任: 周成虎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 施晓冬 025-89687273

18913387815

E-mail 地址: [email protected]

依托单位名称: 南京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褚怡春 025-89684532

2019 年 3 月 18 日填报

Page 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填写说明

一、年度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当年产生的数据,起止时间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

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年度报告经依托高校考核通过后,于次年 3

月 31 日前在实验室网站公开。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由实验室人员

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

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

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

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

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 1;若排名最

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 1/2=0.5。实验室在年度内获某项奖励多次

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式批准的奖励

不统计。

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本年度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

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

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

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

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

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

三、“研究队伍建设”栏中:

1.除特别说明统计年度数据外,均统计相关类型人员总数。固定人员

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流动人员指访问学者、博士

后研究人员等。

2.“40 岁以下”是指截至当年年底,不超过 40 周岁。

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

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

四、“开放与运行管理”栏中:

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

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

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

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

(如:ITER、CERN 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的

国际合作项目。

Page 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一、简表

实验室名称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研究方向

(据实增删)

研究方向 1 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动力过程

研究方向 2 海岸海岛资源开发与海疆权益

研究方向 3 海陆交互带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4 全球变化与海岸海岛环境演化

实验室

主任

姓名 周成虎 研究方向 遥感与地理信息

出生日期 1964 年 8 月 职称 教授、

院士 任职时间 2017

实验室

副主任

姓名 邹欣庆 研究方向 海岸带元素迁移与生态效应

出生日期 1964 年 10 月 职称 教授 任职时间 2017

实验室

副主任

姓名 汪亚平 研究方向 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动力过程

出生日期 1972 年 4 月 职称 教授 任职时间 2017

实验室

副主任

姓名 庞洪喜 研究方向 气候变化

出生日期 1978 年 12 月 职称 教授 任职时间 2018

实验室

副主任

姓名 刘绍文 研究方向 海洋地球物理

出生日期 1977 年 12 月 职称 副教授 任职时间 2018

学术

委员会主

姓名 李家彪 研究方向 中国边缘海演化、大洋硫化物成矿及

其海底探测技术

出生日期 1961 年 4 月 职称 教授、

院士 任职时间 2017

研究水平

与贡献

论文与专著

发表论文 SCI 57 篇 EI 9 篇

科技专著 国内出版 1 部 国外出版 部

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等奖 2 项 二等奖 1 项

项目到账

总经费 2990 万元 纵向经费 2720 万元 横向经费 270 万元

Page 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发明专利与

成果转化

发明专利 申请数 9 项 授权数 4 项

成果转化 转化数 项 转化总经费 万元

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 项 行业/地方标准 项

研究队

伍建设

科技人才

实验室固定人员 54 人 实验室流动人员 8 人

院士 2 人 千人计划 人

长江学者 4 特聘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4 人

青年长江 1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3 人

青年千人计划 人 其他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 9 人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1 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 个

国际学术机构任职

(据实增删)

姓名 任职机构或组织 职务

王 颖 国际海岸与海洋政策研究中心(ICCOPS) 委员

王 颖 《Marine Policy》 编委

王 颖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编委

王 颖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 终身荣誉

会员

王 颖 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AG)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王 颖 国际太平洋海洋科技协会(PACON

International) 终身会员

王 颖 法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周成虎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IJGIS) 编委

鹿化煜 《Geography Journal》 编委

鹿化煜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 编委

鹿化煜 中美 PIRE 项目科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侯书贵 国际冰芯伙伴计划科学委员会 委员

高 抒 the Coast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USA

Foreign

Member

高 抒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副主编

高 抒 《Marine Geology》 主编

高 抒 《Anthropocene Coast》 主编

高 抒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编委

张 捷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旅游休闲与全球

变化专业委员会 执行委员

张 捷 国际旅游研究会(ITSA) 副主席

张 捷 《Tourism Geographies》 编委

Page 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于 谦 《Geo-marine Letters》 编委

汪亚平 Coast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USA Member

孙雪峰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副主编

访问学者 国内 1 人 国外 人

博士后研究人

员 进站博士后 人 出站博士后 人

学科发展与

人才培养

依托学科

(据实增删) 学科 1 自然地理学 学科 2 海洋地质学 学科 3

地图学与

地理信息

系统

研究生培养 在读博士生 80 人 在读硕士生 110 人

承担本科课程 800 学时 承担研究生课程 700 学时

大专院校教科书 部

开放与

运行管理

承办学术会议 国际 次 国内

(含港澳台) 次

年度新增国际合作项目 项

实验室面积 3163 M2 实验室网址 http://coastlab.nju.edu.cn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万

元 依托单位年度经费投入 1660 万元

Page 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结合研究方向,简要概述本年度实验室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

论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法创新、政策咨询、基础性

工作等。总结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

的贡献,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建设有鲜明海岸与海岛特色的学科点,以围绕“陆海相

互作用”研究为核心发展方向。聚焦国家对海洋资源环境和海疆权益等战略需

求、服务地方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开展研究工作。在 2018 年实验室承担了国家

重大科研任务和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出

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含 57 篇 SCI 收录论文,9 篇 EI 收录论

文,获专利授权 5 项。

胡镕博士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Neodymium

isotope evidence for glacial-interglacial variability of deepwater transit time in the

Pacific Ocean”。这项成果揭示了冰期-间冰期太平洋深水环流与大气二氧化碳

浓度变化的关系,是古海洋古气候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进展。

侯书贵教授主持的“寒区旱区环境变化与季风气候创新团队”获科技部重

点领域创新团队,在青藏高原西北部局地水汽再循环研究和冰芯粉尘记录与气

候变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汪亚平教授研究团队在潮控河口海岸沉积体系与地

貌演化的现代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邹欣庆教授研究团队在海岸带生态系统

结构功能整体性评估、海洋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污染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这些科研成果均发表在国际著名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

周成虎院士研究组在 “海岸带遥感大数据管理平台”基础上,以江苏省为

典型案例,构建能体现人类活动的基础高分数据库,包括全国范围的中分遥感

影像、江苏省亚米级遥感影像、江苏省 1:1 万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和 5 米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王颖院士主持的“南海海域、岛礁开发与海疆权益”研究团队于 2018 年 3

月 18 日至 4 月 16 日,赴我国南海南沙岛礁区开展海洋综合调查。在美济岛及

其周边岛礁海域和礼乐滩南方浅滩海域开展了地球物理探测、走航和定点水文

观测、底质采样和浮游生物拖网、无人机航拍、潜水调查和水下摄像等调查工

作,获得上述区域的重要资料,成果将能为南沙岛礁资源环境研究及开发利用

和保护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南海协同创新中心,2018 年 11

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现场考察和评估。

高抒教授研究团队在总结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成果基础

上,向江苏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开辟长江第二通道加快江苏海岸带融入长三角

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议”参事建议,得到江苏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江苏省委

书记娄勤俭亲自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

Page 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黄蓓和于谦研究组,开展多项海洋科学勘测仪器的研发,在上海临港杯水

下智能机器人大赛和江苏省首届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正在研发

调试的海洋姿态式流速仪也将投入到相关的海洋野外勘测研究。

2018 年实验室获得省部级奖励:

浅海复杂地形大面积高效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汪亚平(4/15)高建华

(14/15) 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构造和陆-陆碰撞深部响应 刘绍文(3/9)高等学校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海岸带地质环境评价与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张永战(6/10)国土资源科

学技术二等奖

城市环境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 程亮(4)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地理信息类专业 3332 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李满春(排名 2/18)国家

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海岸海洋科学》,王颖主编,获 2017 年度海洋优秀

科技图书奖

《循环经济学》,黄贤金等,2018 全国资源科学优秀教材奖(中国自然资

源学会)

侯书贵教授主持“寒区旱区环境变化与季风气候创新团队”获科技部重点

领域创新团队。

李满春教授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Page 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承担科研任务

概述实验室本年度科研任务总体情况。

2018 年承担研究课题 70 余项:国家级项目 48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项目 2;科技部重点科技合作 1 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杰青 1 项;优青 2 项;重点项目 2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

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题 4 项;教育

部创新团队 1 项)。 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江苏省科技创新 1 项;江苏省杰青

1 项),国际合作 2 项,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 1 项。

2018 年到帐的科研项目经费 2990 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 2720 余万元,

横向项目经费 270 余万元。

周成虎院士承担的南京大学双一流项目“中国海岸带遥感大数据与土地类

型研究”完成了 200 万平方公里中国沿海区域高分卫片数据的“海岸带遥感大

数据管理平台。

实验室主持承担了 2011 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海资源

环境研究”和“南海动态监测与形势推演”两个平台的科研工作。

请选择本年度内主要重点任务填写以下信息:

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

时间

经费

(万元) 类别

1.

寒区旱区环境变化

与季风气候创新团

侯书贵 2018-

2022

科技部重点领

域创新团队

2.

国土资源与生态环

境安全监测系统集

成技术及应急响应

示范

2017YFB050

4200 李满春

2018-

2011 4487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项目

3.

过去气候变化定量

重建方法和我国区

域气候重建

2016YFA060

0500 鹿化煜

2017-

2021 2800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全球变

化及应对)

4.

第四纪东亚季风轨

道尺度变率的低纬

度记录

41690111 鹿化煜 2017-

2020 340.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大项目

5.

西昆仑山崇测冰帽

末次间冰期以来冰

芯记录及冰川变化

对气候的响应

41330526 侯书贵 2014.01-

2018.12 30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

Page 9: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6. 海岸风暴频率-强度

关系的沉积记录分析

41530962 高抒 2016-

2020

34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

7.

全球海冰密集度遥

感产品处理与产品

精度验证

2016YFA060

0102 柯长青

2017-

2021 120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子课题*

8.

全球多时空尺度遥

感动态监测与模拟

预测—海洋油气开

发动态监测

2016YFB050

1502-5 刘永学

2017-

2021 100

国家重大科学

研究计划子课

题*

9.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

构造差异性及构造

动力学成因机制

2016ZX050

26002-007 刘绍文

2017-

2020 123

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子课题*

10.

中国大陆关键构带

地震剖面综合解释

2017YFC060

1406-04 刘绍文

2018-

2022 75

国家重点研发

子课题*

11.

河口海岸学:潮控

河口海岸沉积体系

与地貌演化的现代

过程研究

41625021 汪亚平 2017-

2020 350

国家杰出青年

基金

12. 地貌学 41522101 王先彦 2016-

2018 13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优青)

13.

激光雷达与摄影测

量数据集成处理与

应用

41622109 程亮 2017-

2019 13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优秀青年

基金

14. 雪冰稳定同位素气

候学 41622605 庞洪喜

2017-

2019 13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优秀青年

基金

15.

潮间带风电场的人

工鱼礁效应及其作

用机制研究-以江苏

为例

41471431 邹欣庆 2015-

2018 8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16.

粉砂淤泥质海岸带

潮沟系统演化过程

及其对人类活动响

41471068 刘永学 2015-

2018 9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Page 10: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应的遥感监测研究

——以江苏中部沿

海为例

17.

浅海浑浊水体环境

下高时空分辨率海

底地形超声观测系

41476079 黄蓓 2015-

2018 7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18.

我国潮滩沉积物有

机质来源指示的沉

积速率的意义

41473001 葛晨东 2015-

2018 9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19.

从鸭绿江到辽东半

岛东岸泥区:气候

变化和人类活动驱

动下的源汇过程及

其沉积记录

41576043 高建华 2016-

2019 7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0.

海洋微/小型底栖动

物对滨海湿地环境-

生态动力过程的响

41576154 杜永芬 2016-

2019 7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1.

人工养殖影响下的

潮滩生物地貌学研

41576090 史本伟 2016-

2019 6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2.

海岸与内陆架细颗

粒沉积物重力流输

运过程

41676081 于谦 2017-

2020 7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3.

渤海钚(Pu)同位

素的来源及其示踪

应用研究

41671466 潘少明 2017-

2020 6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4. 水汽来源和输送过程

对我国典型东亚季风41771031 庞洪喜

2018-

2021 7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Page 1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区大气水汽和降水稳

定同位素的影响研究

25.

长江流域两千年以

来入海水沙通量变

化及其对河口-陆架

泥质沉积体系发育

和演化的影响

41776048 高建华 2018-

2021 6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

26.

钚(Pu)同位素在

土壤中的吸附与迁

移行为研究

41501286 徐仪红 2016-

2019 25.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

27.

格陵兰冰盖表面水

系形态特征与融水

输送效率遥感研究

41501452 杨康 2016-

2019 2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

28. 南海海域、岛礁开

发与海疆权益

2016ZWH00

5A-005 王颖

2016-

2018 100

中国科学院学

部咨询评议项

29. 地理信息新技术及

其全球变化应用 IRT_15R33 李满春

2016-

2018 300

教育部创新团

30.

中国海岸带遥感大

数据与土地类型研

周成虎 2017-

2019 1000

南京大学一流

高校引导专项

项目

31.

江苏近海典型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和新

兴污染物的污染特

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研究

HY2018-9 邹欣庆 2018-

2020 170

江苏省科技创

新项目

32.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

金项目:星空地协

同遥感支持下的江

苏海岸带演化规律

分析

BK20160023 刘永学 20172100 100 江苏省杰出青

年基金

注:请依次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973)、“863”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并在类别栏中注明。只统计项目/课题负责人是实验室人员的任务信息。只填写所牵头负责的项目或课题。若该项目或课题为某项目的子课题或子任务,请在名称后加*号标注。

Page 1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各研究方向及研究队伍

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

人 主要骨干

1 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过程 高抒 汪亚平、高建华、张

永战、刘绍文

2 海岸海岛开发与海疆权益 王颖 邹欣庆、张振克、葛

晨东、黄贤金、

3 海陆交互带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周成虎 李满春、柯长青、刘

永学、陈亮、杨康

4 全球变化与海岸海岛环境演化 鹿化煜

候书贵

潘少明、王先彦、庞

洪喜、胡镕

2.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号 姓名 类型

别 学位 职称 年龄

在实验室

工作年限

1 王 颖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83 2000-

2 周成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4 2016-

3 鹿化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0 2005-

4 潘少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1 2000-

5 侯书贵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8 2009-

6 张振克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5 2001-

7 高 抒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2 2000-

8 李满春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4 2009-

9 邹欣庆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4 2000-

10 葛晨东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2 2000-

11 张 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8 2009-

12 黄贤金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0 2010-

13 朱 诚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4 2011-

14 柯长青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9 2012-

15 汪亚平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6 2002-

16 王结臣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5 2009-

17 吴小根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4 2000-

19 刘永学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2 2009-

20 程 亮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38 2011-

21 庞洪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0 2010-

22 高建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5 2005-

23 殷 勇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54 2003-

24 张永战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8 2000-

25 李飞雪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5 2009-

26 刘绍文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1 2006-

27 马春梅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2 2009-

Page 1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8 马劲松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9 2000-

29 史江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3 2009-

30 王先彦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0 2010-

31 左 平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3 2005-

32 孙雪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8 2010-

33 王晓勇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2 2009-

34 于 谦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6 2015-

35 杨 琳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6 2017-

36 贾培宏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高工 46 2008-

37 李一泉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4 2016-

38 傅光翮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40 2003-

39 何华春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43 2006-

40 杨 旸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40 2007-

41 周丽娅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41 2006-

42 黄 蓓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专职科研 40 2011-

43 杜永芬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专职科研 41

2012-

2018.12

44 贾 鑫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专职科研 34

2012-

2018.12

45 张红艳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专职科研 34 2012-

47 徐仪红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专职科研 32

2014-

2018

48 史本伟 研究人员 另 博士 专职科研 39

2015-

2018

49 徐志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专职科研 32 2014

50 李海宇 技术人员 男 硕士 高工 47 2000-

51 弋双文 技术人员 男 博士 高工 39 2009-

52 蒋松柳 技术人员 男 大专 工程师 57 2000-

53 蒋 飞 管理人员 女 硕士 科研秘书 31 2013-

54 施晓冬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男 大专 工程师 51 2000-

3、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号 姓名 类型

龄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

工作期限

1 陈德良 博士后研究人员 男 31 中国 南京大学 2016-

2 张淑花 博士后研究人员 女 29 中国 南京大学 2016-

3 李家薰 博士后研究人员 男 27 中国 南京大学 2016-

4 张肖剑 博士后研究人员 男 30 中国 南京大学 2016-

5 马磊 博士后研究人员 男 31 中国 南京大学 2016-

6 胡镕 博士后研究人员 30 中国 南京大学 2017-

7 徐尧 博士后研究人员 女 28 中国 南京大学 2017-

8 邱彭华 访问学者 男 44 教授 中国 海南师范大学 2018-

Page 1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学科发展

简述实验室所依托学科的年度发展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支

撑作用,以及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建设的情况。

围绕建设国际高水平的地理学和海洋科学教学科研基地的目标,瞄准国际

学术前沿,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实验室研究方向聚焦海

岸海洋和极地海洋基础性研究。努力营造拔尖人才成长的氛围。随着南京大学

科的发展,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扩展至古气候变化、极地的气候环境变化、海

陆环境联系的机制、沿海城镇与旅游规划管理等方面。

实验室目前拥有野外勘测装备系列、室内分析实验室系列和海洋地理信息

系统实验室。承担的南京大学加速器年代实验室大型平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到

科研测试分析中,为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提供支撑。重点实验承担了“97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同时,推动了学科发展。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提供科研条件,安排实验室用房,建

设新的相关实验室,南京大学支持 3000 万元经费,新建了加速器定年系列实

验室。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侯书贵教授主持“寒区旱区环境

变化与季风气候创新团队”获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李满春教授获自然资

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实验室产出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高水平的人才和良好的实验室平台,为学

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力地提升南京大学地理学和海洋科学的实

力。

实验室有国家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海洋科学、地

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江苏省优势学科(地理学)。

Page 1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

简要介绍实验室人员承担依托单位教学任务情况,主要包括开设主讲课

程、编写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以及将本领域前沿研究情况、实验

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

本实验室人员在承担了大量的南京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开设主

讲本科课程 25 门,包括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变化科学、

普通地质学、第四纪科学基础实验、地质学教学实习、应用自然地理学、GIS

概论、遥感概论、GIS 技术与应用、地理学知识创新实习、自然地理学实验、

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岸带一体化管理与海洋法、冰冻圈科

学概论、海洋科学实习、海洋地质学实验方法等。承担本科生课程 800 学时左

右。

开设研究生主讲课程 20 门,包括自然地理学进展、人文地理基本问题、

海洋地质学基本问题、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资源环境遥

感、海岸海洋科学、海洋沉积动力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野外调查方法、

环境地质学、微体古生物、全球变化科学导论、现代沉积环境分析、环境演变

实验方法、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等。承担研究生课程 700 学时左右。

各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并不

定期请国内外著名学者面向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会。重点实验室内的所有设备,

特别是最新型的海洋野外设备均在“海洋野外调查方法”和“海洋科学实习”课

程中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实习。

Page 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3、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简述实验室人才培养的代表性举措和效果,包括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

交流和培养,与国内、国际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等。

实行多种创新型本科生教学改革。对本科生全面实行学术导师制、与国外

著名大学开展短期交流学习、实行南京大学的“三三制”教学改革方案,设立

不同层次的科研训练项目。

海洋专业和基地班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校内其他院系以及国内外大学联合

开展了多层次野外实习,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实习:2018 年 4 月 22 日至 5 月 4

日,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师生 12 人与瑞典哥德堡大学师生 16 人共同

开展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社会”和“自然地理”的联合实习。2018 年暑期,组织

地学 40 名师生开展中俄贝加尔湖联合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指导研究生申请各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的培养,鼓励自由探索。

多年来一直与国家海洋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家海洋局第

一、第二海洋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培养学生的机制,招收了 20 多名联合培养的

硕士生和博士生。

通过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国际交流等方式与国外知名大学

和机构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

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开扩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

科研创新能力。

Page 1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研究生代表性成果(列举不超过 3 项)

简述研究生在实验室平台的锻炼中,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高水

平论文发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挑战杯获奖、国际竞赛获奖等。

姚玉龙,2016 级博士生(邹欣庆教授指导),运用多年遥感影像数据,提

取了海岸带陆表和海表的温度,总结了近几十年中国沿海陆海温差的分布和变

化特点,并运用气候变化模型进行未来一百年陆海温差的预测,开拓了在人类

活动和全球变暖双重影响的背景下,陆海能量流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以

“Rapid changes in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across China's coastal zone in a warming

climate” 为题,发表在 NI 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s 上

(DOI: 10.1029/2018JD029347)。

石勇,2017 年博士生(王颖院士和高建华教授联合指导),对北黄海北部

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性质分析,发现黄海暖流南部的黄河物质可输运至北部的辽

南沿岸,鸭绿江物质亦可扩散至黄河的远端泥沉积区(北黄海西部泥质区),

即不同来源物质可发生跨锋面输运。进一步对黄海暖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

西北风的突发性及其引起的黄海暖流脉冲性是造成黄河物质可发生跨锋面输

运的主要原因。成果发表在 NI刊物: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上。

(3)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情况(列举 5 项以内)

序号 参加会议形

式 学生姓名 硕士/博士 参加会议名称及会议主办方 导师

1 大会报告 王成龙 博士

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2018/11/05-

11/13 瑞士巴塞尔

邹欣庆

2 口头报告 王腾 博士

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2018/11/05-

11/13 瑞士巴塞尔

邹欣庆

3 口头报告 徐笑梅 硕士 第 20 届国际沉积学大会-国际沉积学

会 2018.08.13-17 加拿大/魁北克 高抒

4 展板 纪振强 硕士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Marine Geology, ICAMG-9 葛晨东

注:请依次以参加会议形式为大会发言、口头报告、发表会议论文、其他为序分别填报。

所有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是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Page 1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交流

(1)开放课题设置情况

简述实验室在本年度内设置开放课题概况。

为了科学研究前沿和青年人才培养,实验室在 2018 设置开放课题和主任基金

6 项,总计 18 万元。围绕“海陆交互作用研究”,开展了海岸海洋的沉积物输运和

堆积过程、海岸带环境本底调查、全球气候变化等方向研究及资助青年学者发表论

文、参加国际会议等,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序号 课题名称

经费额

度(万

元)

承担人 职称 承担人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1

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江

苏潮滩重金属污染来

源 3 张瑞 副教授

淮海工学

院测绘与

海洋信息

学院

2018.11-

2019.11

2

微塑料在江苏近岸海

域小黄鱼体内的赋存

特征

3 于雯雯 副研

江苏省海

洋水产研

究所

2018.8-

2019.7

3

鸭绿江上游水库与

下游河口沉积记录

的对比研究

2.85 刘月 副教授 辽东大学 2019.1-12

4

非越岸形式下海岸

泻湖风暴沉积记录

及其形成机制

3 周亮 博士后 华东师范

大学 2019.1-12

5

江苏中部海岸全新

世风暴频率-强度研

3 杨阳 博士后 华东师范

大学

2019.1-

2020.6

6

人类活动影响下苏

北辐射沙洲潮滩沉

积动态

3.32 赵一飞 博士后 南京师范

大学

2019.1-

2020.12

注:职称一栏,请在职人员填写职称,学生填写博士/硕士。

Page 19: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召开时间 参加人数 类别

注:请按全球性、地区性、双边性、全国性等类别排序,并在类别栏中注明。

(3)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请列出实验室在本年度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概况,包括与国外

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或机构建设、参与国际重大科研

计划、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的情况。请按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分类

填写。

实验室坚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

由本重点实验室主持,联合国内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承担 973 等国家重大科

研项目。

与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

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组建了 2011 计划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利益的南海相关问题研

究。

与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国家海洋局(江苏省)海涂研究中

心、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土

地勘测规划院等江苏涉海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结合的非营利性民间社会团体

—江苏海岸海洋保护与开发联盟,立足江苏省海岸海洋保护与科学发展,开展

各项科研、规划和相关生产活动,促进江苏省海岸带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

我们作为承担单位之一,开展中国科学技术部-美国科学基金会重点联合

项目“Dust stimulated drawdown of atmospheric CO2 as a trigger for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ation(NSF projedt)”。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实习:与瑞典哥德堡大学共同开展

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社会”和“自然地理”的联合实习、组织地学 40 多名师生

进行了中俄贝加尔湖联合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实验室成员及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第 20 届国际沉积学大

Page 20: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会、美国地球物理 2018 年会、第九届亚洲海洋地质学大会、2018 西太平洋沉

积学大会等。

在第九届亚洲海洋地质学大会上,高抒教授荣获 ICAMG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Award;2016 级海洋地质专业研究生纪振强获 “Best Student Poster

Prize”。

(4)科学传播

简述实验室本年度在科学传播方面的举措和效果。

南京大学 520 校庆期间,举办实验室开放活动,向社会公从开放、宣传和

科普。海洋日和土地日,重点实验室都会和相关的社会机构协会面向中小学生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2018 年 11 月 22 日,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竺可桢讲师团”赴云

南省富宁县开展励志科普讲座和爱心助学活动。富宁县第一小学和民族中学开

展地学知识科普讲座、励志成长系列讲座等。

实验室的名教授参与央视节目、举办科普讲座, 传播地理与海洋科学知

识,取得了很好效果。

张捷教授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和央视的邀请,以地理专家身份作为点评嘉

宾参加了央视著名《绿水青山看中国》系列节目,对节目中涉及的地理学知识

进行了重点阐释,在普及一般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向更为深层的地理学原理普及

方向进行渗透。

2018 年 3 月 8 日,王颖院士应南京大学女教授联谊会邀请,在南京大学

仙林校区高研院举办的“女教授沙龙”上做科普报告“海洋丝路感知”。

2018 年 5 月 14 日,王颖院士为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60 多位师

生做科普报告“论证南海海疆国界线”。

2018 年 7 月 4 日,王颖院士应邀为来自“2018 年湖州市科技夏令营活动”

(湖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湖州市教育局主办)的 70 多位中小学生、科技辅导

老师、学生家长及湖州科协工作人员做关于亚太边缘海的科普讲座。

Page 2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运行管理

(1)学术委员会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年龄 所在单位 任 职

1 王 颖 女 教授、院士 82 南京大学 名誉主

2 李家彪 男 研究员、院士 5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主任

3 戴民汉 男 教授、院士 50 厦门大学 副主任

4 鹿化煜 男 教授 47 南京大学 副主任

5 周成虎 男 教授、院士 54 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委员

6 王成善 男 教授、院士 6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委 员

7 蒋兴伟 男 研究员、院士 58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委 员

8 陈中原 男 教授 63 华东师范大学 委 员

9 张长宽 男 教授 62 河海大学 委 员

10 杨守业 男 教授 45 同济大学 委 员

11 周兴华 男 研究员 5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委 员

12 李培英 男 研究员 6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委 员

13 刘 健 男 研究员 51 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

究所 委 员

14 王 宏 男 研究员 68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委 员

15 邵全琴 女 研究员 5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 委 员

16 杨桂山 男 研究员 5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

研究所 委 员

17 唐丹玲 女 研究员 5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委 员

18 高 抒 男 教授 59 南京大学 委 员

19 余克服 男 教授 48 广西大学 委 员

20 邹欣庆 男 教授 51 南京大学 委 员

Page 2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2)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请简要介绍本年度召开的学术委员会情况,包括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

员、缺席人员,以及会议纪要。

2018 年 11 月 25 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昆山楼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会议

室(B237),参会的委员:王颖,李家彪,戴民汉,蒋兴伟,王宏,陈中原,

张长宽,唐丹玲,邵全琴,刘健,杨桂山,杨守业,唐秋华(代周兴华),鹿化

煜,高抒,邹欣庆。参会还有南大校领导和实验室成员:谈哲敏(副校长),陈

露洪(科技处副处长),李满春,黄贤金,侯书贵,汪亚平,刘永学,程亮,高

建华,庞洪喜,张振克,葛晨东,刘绍文,殷勇,张永战,于谦,杨琳,李海

宇,贾培宏,杨旸,傅光翮,杜永芬,黄蓓,徐尧,施晓冬,蒋松柳,王敏京,

蒋飞,以及重点实验室研究生。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彪院士主持会议,委员们听取了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

欣庆教授的工作报告和实验室青年学者的学术报告,肯定了实验室一年多来在

各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指出实验室特色鲜明,人才和成果产出方面亮点纷呈。

委员们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

讨,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和建议。

会议期间举办了学术委员的学术报告:蒋兴伟院士、戴民汉院士和李家彪

院士分别就“我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

增汇潜力展望”和“我国洋中脊科学研究与资源发现”为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师生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Page 2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3)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本年度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

费、相对集中的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的情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引

进、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的情况。

南京大学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专门部门,建立了一系列的实验

室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从科研任务、经费、实验室日常运行等多方面进行监督

管理和服务,保证了实验室各项国家科研任务顺利进行。

在人才引进方面,南京大学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优厚年薪、启动经费、配套

实验室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等多方面的支持,设置专职科研岗,选留优秀青年博

士,激发了他们的研究潜力和动力,保证了实验室长远发展。

为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集中的现代化的科研场所,实验室面积超过 3000 平

方米。2018 年为重点实验室提供了 1660 万科研经费购置加速器质谱系统(1400

万元)、全自动石墨化系统(200 万元)、超纯水系统、显微镜(体视)、三维扫

描仪、低温浴槽和 DELL 服务器等仪器设备。2018 年向实验室提供了 100 多

万元的科研经费,保证了实验室的良好运行。

南京大学每年都对实验室的财务、仪器的运行开放情况、科研任务及成果

进行年度审计和考核。

Page 2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

3、仪器设备

简述本年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开放共享情况,研制新设备和升

级改造旧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在 2018 年,完成了加速器质谱实验室建设,建成不同时间尺度的年代测

试序列实验室。新建立了海洋环境污染实验室和中国海岸带遥感大数据实验

室。重点实验室现拥有海岸动力调查、地球物理、海洋化学野外勘测装备,形

成了从海陆环境资源调查和样品采集、到室内实验测试分析、再到 GIS 计算分

析、规划与决策模拟的完整体系。

室内大型仪器设备现都基本达到了满负荷运行,有大量的国家基金任务的

样品等待进入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野外勘测仪器在重点实验承担的“97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2011 计划”的南海海洋综合调查中使用并获得了大量重

要原始科学数据。我们通过加大在研究生教学创新和开放项目中使用仪器设备

的力度,发挥仪器的效能,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实验室成员在国际著名学

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大量使用了本室仪器设备测得的数据,数据的精度和可靠

性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助理研究员黄蓓博士研发的“水月号水下智能机器人”在 2018 第三届上

海临港杯水下智能机器人大赛获得最佳探索奖;于谦和黄蓓研发团队参与中海

达公司 ADCP 仪器改进升级项目,获江苏省首届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技术创新组”三等奖;他们正在研制海洋姿态式流速仪,已在安装调试,并

将在近期海上野外勘测中进行验证使用。

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已全部纳入南京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

对校内外相关科研和企业单位开放,遵从学校的有关管理条例,制定了实验室

仪器设备使用办法。2018 年进行了多次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检查,建立了化学

试剂采购使用存储安全管理体制。

规范了科研人员对仪器使用、运行、管理、开放和共享中的责任,并对实

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有计划的培训。

Page 2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9-03-25 · 批准立项年份 2000.8 通过验收年份 2000.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