뗘ꑪ뻇莤 ꫀ라꧒ 뫓ꑨ뻇ꛬ뷗ꓥ -...

93
南華大學 社會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灣殖民時期的地圖分析-以荷殖與日據為例 An Analysis of the Map of Taiwan in Colonial Era-Under Dutch and Japan Rule 指導教授:周平 研究生:徐聖堯 中華民國 94 年 6 月 30 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Feb-2021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南華大學

    社會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灣殖民時期的地圖分析-以荷殖與日據為例

    An Analysis of the Map of Taiwan in Colonial Era-Under Dutch and Japan Rule

    指導教授:周平

    研究生:徐聖堯

    中華民國94年6月30日

  • 摘要

    關於地圖,我們通常會將其視為是客觀、真實的再現,藉由地圖也能使我們對

    於未知的地域能有所掌握。但也正因為這種印象使我們忽略地圖是社會所建構出來

    的產物,而過往臺灣的地圖學研究也多半將焦點集中在繪製技術及考證層次,對於

    地圖隱含的權力關係分析卻少有涉及。

    本文即企圖分析殖民地圖隱含的權力意識及背後的想像觀,並嘗試運用紀登斯

    關於權威性資源的討論,比較探討荷殖與日據兩個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呈現。並詳

    細論證出地圖的呈現並非只是真實世界的再現,製圖者的角色及其所處時空背景的

    不同在在都會影響到地圖的繪製,製圖技術不再完全決定地圖的精細程度,殖民政

    權殖所能施展的控制能力、對於殖民地的態度跟定位、地圖背後的想像…等因素其

    實都會影響到地圖的呈現!

    關鍵字:殖民地圖、權威性資源、權力

  • Abstract

    Normally we were treat map as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ive and realizable of the

    real world, it may make us to control the un-knowing area. According to this impression,

    we may get lost by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map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past time, the main research of Geography of Taiwan normally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mapping technique and appeared to be more and more precise and

    sophisticated. However, the invisible relationship of authority is rarely to be analyzed in

    the map.

    Hence, the main gist of this research is an analysis of the power dimension of the

    colonial map and its hidden interests and imaginaries.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colonial maps of Dutch and Japanese in the light of Giddens’s theory, in which the role of

    map producers, the time-space framework of maps, the function and utility of maps, and

    so forth. We anticipate seeing that graphical map is not merely a representation of real

    world; rather it is conditioned and thereby mediated by the subjective scheme of the

    producers and its time-space context. No matter how precise and correct it seems, we try

    to disclose the underlying colonial power, interest and imaginary.

    Key Words: colonial map, authoritative resources, power

  •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01

    前言 換個角度看臺灣----------------------------------------------------------------------------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地圖的文獻回顧-------------------------------------------------------------------------04 第三節 理論概念的引用-------------------------------------------------------------------------06 一、階級分化社會----------------------------------------------------------------------------------11 二、絕對主義時期----------------------------------------------------------------------------------12 三、現代民族國家----------------------------------------------------------------------------------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荷殖時期的臺灣地圖-------------------------------------------------------18

    第一節 地理學的開展以及當時歐洲社會關於海外知識的蒐集-------------------------18 一、地理學知識的開展----------------------------------------------------------------------------18 二、知識架構的重新建立-------------------------------------------------------------------------19 第二節 荷殖初期的態度及對臺灣的定位----------------------------------------------------21 一、荷蘭的建立-------------------------------------------------------------------------------------21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22 三、彼時的臺灣-------------------------------------------------------------------------------------23 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入駐臺灣----------------------------------------------------------------26 五、初期對於臺灣的統治-------------------------------------------------------------------------27 第三節 荷殖臺灣地位的穩固及各項制度的施行-------------------------------------------30 一、早期島上的概況與紛爭---------------------------------------------------------------------30 二、教會與公司的合作穩定了初期不安定的臺灣------------------------------------------31 三、採金事業的追求------------------------------------------------------------------------------34 四、各項稅制實施及統治調查的出現----------------------------------------------------------37 第四節 後期的紛亂-------------------------------------------------------------------------------40 第五節 小結----------------------------------------------------------------------------------------41

    第三章 日據時期的臺灣地圖-------------------------------------------------------43 第一節 日本地圖知識的演進-------------------------------------------------------------------43

  • ii

    一、日本早期地圖的發展-------------------------------------------------------------------------43 二、鎖國期間與歐洲文明的互動-蘭學---------------------------------------------------------45 三、西方知識的發展-地理學與統計學---------------------------------------------------------46 第二節 日本對於臺灣的態度-------------------------------------------------------------------49 一、荷殖時期的接觸-------------------------------------------------------------------------------49 二、日本對臺灣態度的轉變-牡丹社事件的爆發---------------------------------------------51 第三節 一種新型態的統治觀-------------------------------------------------------------------58 一、初期統治的困窘-------------------------------------------------------------------------------58 二、統治型態的轉變-------------------------------------------------------------------------------59 (一)、保甲制的實施------------------------------------------------------------------------------59 (二)、土地調查------------------------------------------------------------------------------------61 (三)、臺灣堡圖的呈現---------------------------------------------------------------------------62 第四節 東部的開發-移民村的建立------------------------------------------------------------65 一、本選擇臺灣作為移民的原因----------------------------------------------------------------66 二、東部移民村的設立與失敗-------------------------------------------------------------------66 第五節 小結----------------------------------------------------------------------------------------69

    第四章 兩個殖民時期地圖的比較----------------------------------------------71 第一節 紀登斯的理論架構----------------------------------------------------------------------71 第二節 荷蘭與日本在各層面屬性的比較----------------------------------------------------73 一、定位----------------------------------------------------------------------------------------------73 二、統治範圍----------------------------------------------------------------------------------------74 三、與人民的互動----------------------------------------------------------------------------------75 四、東部的開發-------------------------------------------------------------------------------------76 第三節 小結----------------------------------------------------------------------------------------77

    第五章 結論-----------------------------------------------------------------------------------79 第一節 前述章節的討論-------------------------------------------------------------------------80 第二節 本研究與各領域的對話及未來的可能----------------------------------------------82

    參考書目-----------------------------------------------------------------------------------------84

  • 1

    第一章 緒論 前言:換個角度看臺灣?

    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在中研院演講時,以傳統地圖逆時鐘旋轉九十度後的另類角度臺灣地

    圖,來說明臺灣歷史應以臺灣為中心,而非只是中國政治及地理的邊陲。

    杜正勝指出,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作為中心點,臺灣也應該找到自己的中心點。

    若臺灣仍以過去中國帝都為中心的話,會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2004-05-25/聯合報/A4版/要聞】

    臺灣的北方位在地圖的正上方似乎是大多數人對於判讀臺灣地圖的定見,因此

    去年(2004)五月中時教育部長杜正勝一席翻轉地圖的說法引發了社會對於如何看

    待臺灣地圖的爭議,地圖究竟該如何擺放,不同的立場可以有不同的擺放方式,而

    置放地圖也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的選擇。擺放的標準何在並沒有一個絕對,這也

    不是該新聞引發筆者關注的原因,自己所感到有興趣的乃是長久以來地圖作為一種

    客觀象徵在爭論那一瞬間似乎消失殆盡,地圖反倒成為可以被操弄的工具,這不禁

    使人感到訝異,看似真實再現世界的地圖原來並不是那麼絕對客觀。

    一幅地圖的產生,不僅僅只是技術面上「地圖如何繪製」的問題,更深層地可

    以傳達我們生存空間的真實現象,繪圖者的主觀意識,及時代文化背景的境況與價

    值觀(林惠娟,2003),因此當我們評斷地圖的優劣價值完全將焦點放置在繪製的技

    術層次時,卻也可能忽略了在每幅地圖的背後其實都隱含著製圖者的意見或看法,

    而使用者也可以依照自身的選擇採納不同的地圖,而這其中又以地圖背後所隱藏的

    權力關係才是影響地圖使用及製作的關鍵。因此抱持這種觀點重新檢視臺灣的舊地

    圖時,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的開發乃源自宋、元之際大陸沿海日漸興盛的海上貿易與漁業活動所致,

    隨著航海活動的頻繁,原先對於臺灣地理位置與概況的模糊性在此時逐漸獲得釐

    清;明朝中葉後實行的海禁政策更使得臺灣進一步地被認識,並被開發成往來海盜

    及沿海逃民生活的據點。另一方面隨著 15世紀末歐洲各國興起的航海冒險活動,這

    片以東方航海者為主的活動海域開始有西方的進入,雖然他們於 16世紀中葉前仍然

    對遠東一帶的認識相當模糊,但根據 Lopo Homen於 1554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中已出

  • 2

    現有「I.Formosa」的標記顯示1 ,臺灣已被當時航行於中國、日本及東南亞一帶的

    歐洲人所注意到(蘇啟明,1997)。而荷蘭人於 1624年登陸大員(安平)進而建立

    殖民政權,使得臺灣開發邁向新的階段,臺灣開始進行有規模的開墾及發展,之後

    臺灣又歷經鄭治、清領、日據及國民政府等多個政權的統治。而在這段為期約 400

    年的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文獻或史料記錄存在,透過近年熱門的臺灣研究使得

    我們可以藉此拼湊還原出不同時期臺灣的情景與概況,但這些記錄是如何產生的

    呢?它們是如實陳述抑或是帶有某種預設及想像的成分存在?

    在莊雅仲 1993年〈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一文中提到在荷殖時期,一名 John

    Struys的作者在對考察臺灣的過程中曾親眼目睹臺灣島上有「長尾巴的人」存在,

    並不斷強調其真實性,使我們不禁懷疑當時的臺灣真的確有其事?其實這則如今看

    來匪夷所思且又似實證的軼聞應該放在西方原先對於異文化想像的脈絡中去詮釋,

    某種程度上這種觀念影響了西方人對異己的記錄並阻礙了對異族的認識,而這就是

    薩伊德(Edward W. Said)在其《東方主義》主要論證的觀點。他把傅柯(Michel

    Foucault)關於論述與權力的理論用於分析西方自殖民時代以來關於東方的知識,指

    出在東方主義這套論述系統中,東方被置於西方文化的權力論述之下,也就是說,

    東方在《東方主義》的論述-權力網絡中被「他者」化了,成為被批判、被研究、被

    描寫的對象。這種論述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一整套的二元對立模式:東方主義視野中

    的東方顯現出的是落後原始、荒誕無稽,而西方則成為理性、進步、科學、文明的

    象徵!2但不免會有人質疑殖民知識的建立完全如薩伊德所言,將整個殖民知識純粹

    視為高度精緻的文化產品,卻忽略掉殖民者所做的一些統計、數字、監視、科學分

    類、計算、數人頭的政治遊戲、數字化的實踐(姚人多,2001),姚人多利用《臺灣

    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及《臺灣社會運動史》點出殖民知識不完全只有扭曲、想

    像的形式,也有真實性、科學性、實用性的部分存在。

    我們更進一步地思考,這些被視為真實、客觀的記錄往往是基於殖民政權的利

    益或需要才生產出來的,而利益或需要的背後考量也通常存有某種程度的想像,經

    濟的想像或宗教的想像...等,這些想像其實會間接影響到記錄的呈現,本研究即試

    圖分析臺灣各殖民時期的資料和其背後想像間的關係,並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地圖

    1此為現存世界地圖中第一張有臺灣島名的古地圖(蘇啟明,1997)。 2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culture/01.htm

  • 3

    資料的討論上。關於地圖,我們通常會將其視為是客觀、真實的再現,藉由地圖也

    能使我們對於未知的地域能有所掌握,但也正因為這種印象使我們忽略地圖是被建

    構出來的產物,一幅地圖的呈現取決於地圖製作者的觀點、所欲表達的主題⋯等,

    一幅地圖若是真實呈現,那麼地景上的人、事、物照理都應該被記錄下來,但在我

    們所見到的地圖中卻不盡然,地圖的製作往往建立在某種需求之上,地圖其實是為

    某種利益在服務,我們勢必得看清楚這點,才可能重新詮釋地圖背後的意涵。以現

    今最常使用的麥卡托的投影地圖為例,我們會以為這就是真實世界的呈現,但仔細

    觀察其實會發現這是將白人的歐洲放在地圖的正中央(Denis Wood,1996),換言之

    這原是以歐洲人為出發點設計的世界地圖,這讓我們得以清楚瞭解地圖其實並不是

    真實世界的再現,臺灣各殖民時期的地圖亦是如此!

    而臺灣地圖在過往四百年的歷史中曾經被許多人或機構所繪製,而地圖的數量

    及方法又因為時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主要可分成荷殖、清領、日據三個時期。本

    研究側重的是殖民時期的地圖分析,雖然清朝、荷蘭和日本對於臺灣來說都是屬於

    一外來政權,但前者的統治階層仍多半來自大陸各省,清朝(中國)和臺灣的關係

    仍是處於同一文化脈絡下(漢文化);而相較於荷蘭與日本對於臺灣則是屬於異文化

    的進駐統治,較能感受出差異性,殖民母國和殖民地的關係比較能夠獲得凸顯,因

    此選擇荷殖與日據時期的臺灣地圖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或許有人以為兩者的差別只是因為時間因素的緣故,繪圖技術的增長,使得荷

    殖時期的地圖當然不如日據時期般的精確或細緻,但本文採取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兩

    個時期地圖的差異,我們會覺得地圖的精細程度除了牽涉到繪圖技術外,其實它也

    顯現出殖民政權對於這塊區域的掌控能力。基本上荷蘭與日本這兩個殖民政權對於

    臺灣這塊殖民地的定位是有所不同的,並進而影響對臺灣的調查。如果我們翻看荷

    蘭在東方貿易與殖民的地圖,可以發現臺灣是位於整個貿易路線最遠的位置,雖然

    臺灣後來成為中國、日本與歐洲之間的貿易轉運站(莊雅仲,1993;陳國棟,2003),

    但對臺灣進行調查,則要到了荷蘭於 1622年佔領澎湖後才開始進行。相較於荷蘭希

    望臺灣成為貿易轉運中心的定位,日本政府在 1895年接收臺灣後,當時的日本因為

    資本尚不充足,更由於對臺灣的統治所需經費大半由日本本土提供,因而曾產生「販

    賣臺灣」的建議,但在當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主導下,藉

    由詳實的各項調查並將統治的經費運用在發展臺灣的糖業資本主義(矢內原忠雄,

  • 4

    1985)。日本對臺灣除了貿易轉口的定位外,也希望能透過建設臺灣幫助日本在海外

    的拓展。因此本研究也試圖論證,由於這兩個殖民政權對於臺灣的定位不同使得荷

    殖時期與日據時期的臺灣地圖有著不同的呈現,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地圖其實反

    應了殖民政權對於殖民地的態度!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重點在於分析地圖隱含的權力意識及背後的想像觀,並

    以荷殖與日據兩個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為主要研究對象。並詳細論證出地圖的呈現

    並不可能只是真實世界的再現,製圖者的角色及其所處時空背景的不同在在都會影

    響到地圖的繪製,製圖技術不再完全決定地圖的精細程度,殖民政權所能施展的控

    制能力(通常對某一區域越能掌握其顯現出的地圖應該是越精準)、地圖背後的想像

    (所謂地圖背後的想像可能是經濟上、宗教上、政治上的想像,基於某種想像同一

    區域可能會被繪製出不同形式的地圖)其實也會影響地圖的呈現!

    第二節 地圖的文獻回顧

    本文所要研究的素材雖是荷殖與日據兩個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但我們也不能

    忽略到在此之前臺灣已經有不少關於地圖研究的文章,因此在進行進入本文探討之

    前,勢必得對以往臺灣的地圖研究要有所探討,瞭解關於傳統的地圖知識探討的脈

    絡。

    在關於地圖研究期刊的分析方面,高慶珍利用臺灣各大學地理系期刊及中國地

    理學會刊中所發表與地圖相關的文章作為指標,試圖從其中去探討臺灣地圖學的發

    展趨勢,他將臺灣近 30年來的地圖研究主要可以分作(一)、傳統地圖(二)、航測

    與遙測地圖(三)、電腦地圖(四)、地理資訊系統(五)、地圖應用與其他共五類。

    其研究發現除了航測與遙測領域的研究逐年減少外,其他四類研究都呈現增加的趨

    勢,尤其是地理資訊系統領域的討論更是在 1985年後呈現蓬勃的發展;而在

    1984-1998年的 15年間,地理資訊系統論著共有 34篇,為臺灣地理學界在地圖方

    面之豐收期,但研究內容多偏重在國土資訊系統之應用、空間查詢、資料庫之設計、

    模式之建構等探討,缺少地圖設計美學上的論題(高慶珍,1999)。而利用地圖作地

    理內容探討長時間都是受到忽視的,一直到近幾年來古地圖風行,才被整理用來並

    用以對土地利用變遷作一比對研究,這大致上是高慶珍對於臺灣地圖學發展趨勢的

    分析。

    而繼高慶珍後,張春蘭也選擇對於臺灣地區的地圖期刊作一分析,不過其時間

  • 5

    是設定在 1990-2002年之間,有別於高慶珍的分類方式及僅利用各大學地理期刊內

    與地圖相關的論文作探討,張春蘭利用國家圖書館所建構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

    引影像系統」,藉由關鍵字的運用及篩檢,將所找到的 219篇與地圖研究有關的論文

    分作(一)、傳統地圖(二)、RS地圖(三)、電腦地圖(四)、GIS地圖(五)、古

    地圖(六)、地圖教育(七)、其他應用共 7類分析。他發現近年來臺灣地區的地圖

    論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發表跟出版的狀況並不穩定,主要受「地圖」期刊的影

    響。而就地圖發展趨勢來看,傳統地圖每年發表的篇數最為穩定,電腦地圖和 GIS

    地圖有增加的現象。而以發表的地圖類別統計各期刊的屬性來看,地圖期刊中以傳

    統地圖跟電腦地圖為主,其次是 GIS地圖和地圖教育等,關於古地圖方面的論文則

    多半出現在歷史文化相關的期刊中,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和宜蘭文獻雜誌,或

    雜散於其他期刊間(張春蘭,2003)。

    從以上這兩篇對於臺灣地圖研究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過去的地圖研究主

    要著重在地圖繪製、測量等技術層次的探討上,80年代後更因為電腦技術的進步使

    得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在地圖研究佔了絕大部分;然關於古地圖的研究在近年來臺

    灣研究的興起下也有相關論文的產出,但數量仍是有限,並主要發表在歷史文化期

    刊中。而我們更進一步去看這些古地圖的研究,多半側重在考據及更正方面,試圖

    藉由古地圖的分析重現還原出當時臺灣全島灣或某一區域的地景,翁佳音的《大台

    北古地圖考釋》即為代表,他利用 1654年荷治時期一張大臺北地圖進行歷史學的考

    釋,詳細定出地圖上有標示、甚至未標示出的每個圖例與符號、從而建構出當時臺

    北盆地當時境內的部落生活動態,大大修正甚至推翻學界之前曾誤以為是的錯誤說

    法。本研究雖然研究的素材是以古地圖為主,但主要是從地圖背後的權力關係去探

    討兩個不同殖民時期的臺灣地圖,而觀察歷年出產的地圖研究的相關論文,和本研

    究較有直接相關的有二,一是夏瑞媛的《誰的社區、誰的政治-社區文化導覽途中的

    再現、權力與文化想像》,另一則是夏忠平的《地圖的文化歷史觀點-詮釋臺灣地圖

    中地圖的文化意涵》。

    夏瑞媛的《誰的社區、誰的政治-社區文化導覽途中的再現、權力與文化想像》

    主要是從社區地圖研究出發,從早期作為營造手法的「寶貝地圖」,到後來公部門鼓

    勵製作的「社區文化導覽圖」,社區透過地圖重新被觀看,從而再現出社區的「文化」,

    但這些文化是否是真實社區的反應?她以雲林縣的文化導覽圖為例,並區分出三個

  • 6

    不同時間點所繪製的社區地圖,進而找出社區在不同時期所展現的文化意涵,並反

    省到社區主體性的問題,究竟如何才能使社區地圖的設計回歸到社區自身的設計。

    而夏忠平的《地圖的文化歷史觀點-詮釋臺灣地圖中地圖的文化意涵》則是從地圖歷

    史研究出發研究荷殖、清領、日據三個不同時期文化群在繪製臺灣地圖時所呈現的

    差異,主要是以地圖中的符號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為一歷史性的考察。

    這兩篇對於地圖研究的文章對於本文其實有著蠻重要的啟發,在夏瑞媛一文中

    揭示了地圖的繪製其實會因為不同的時期或立場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他並利用雲

    林縣的地圖作了實證性的研究,這點是值得本文加以學習的;而在夏忠平一文中針

    對不同時期的臺灣地圖作了一歷史性的比較,相較於以往單就某時期或單一區域的

    地圖研究,這點算是較為突破性的開展。當然也因為這兩篇文章所設定的題目及範

    圍與本文不同,因此在參考上仍有所限制,夏忠平的文章雖然是一屬於歷史性的比

    較,文章雖力圖從歷史方面著手探討不同時期的地圖符號,但並沒有清楚的歷史脈

    絡呈現,較為偏向只有在符號繪製等技術層次的討論,且因為其提出的文化概念均

    質化,使得其文章仍無法看出三個不同時期空間認知與文化建構對於人民生活所帶

    來的影響或者改變為何,甚至於三時期海外殖民動機與需要不同,地圖所呈現的文

    化內容也會因而不同(夏瑞媛,2001)。而夏瑞媛的文章是以社區地圖作為主要的研

    究對象,相較於本文是以兩個不同殖民時期的地圖作分析,在層次上其實有著相當

    程度的差別。但也因為本研究所能參考的文章有限,因此藉由這兩篇文章的討論還

    是對本文有所啟發,當然我們勢必得找尋一適合的理論架構予以分析本研究所欲研

    究的地圖資料,否則單流於概念跟資料的分析,研究是無法有效進行的!

    第三節 理論概念的引用

    在理論概念的運用上,當研究內容涉及殖民議題時,多半會援引殖民主義、新

    殖民主義或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後殖民理論,一般而言殖民主義及新殖民主義多半

    將焦點集中在分析殖民母國與殖民地間政治、經濟產業、剝削與依賴的關係,而後

    殖民論述則著重在文化關係、知識論述的探討。

    所謂殖民主義是指殖民母國對殖民地進行的一種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政策,主要

    表現為以各種名義用武力對其進行地域上、經濟上和政治上的侵略與掠奪。隨著二

    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各個殖民地紛紛尋求獨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控制,但其實在

    發展過程中卻發現它們在經濟上或政治上仍無法脫離原先殖民母國的掌控,因此在

  • 7

    60∼70年代在拉丁美洲發展出依賴理論,強調邊陲國家在脫離被殖民狀態後仍在某

    些程度上受到核心國家的控制,使得發展遲緩只能夠進行低度發展,此即為殖民關

    係的第二階段-新殖民主義(陶東風,2000)。而後殖民主義則強調的是殖民國與西

    方殖民國家在文化上的關係,關注殖民母國對殖民地在文化價值、意識形態、知識

    論述、主體構成等方面進行圍剿和滲透的一種帝國主義干涉政策和霸權意識。而這

    些提出文化批判的知識份子有許多是在殖民地出生,但在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後來

    針對自己的身份及處境,形成其後殖民的觀點,發展出相關理論(劉紹華,1994);

    而整個後殖民論述的開展是從 60年代開始,此時范農(Frantz Fanon)已有相當的

    著作,但真正興起則是要到 70年代後期薩依德的《東方主義》一書推出。

    薩依德在該書中區分了三種東方主義:

    (一)、學術性的東方主義:任何從事教授、書寫與研究東方的人所做的即是東方主

    義。

    (二)、一般意義上的東方主義:它是一種「以『東方』與『西方』之間所做的一種

    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區別為基礎」的思維方式。許多作家、詩人、小說家等等都是這

    個意義上的東方主義者。

    (三)、歷史與物質規定性的東方主義:這種東方主義是指透過建構東方的論述,把

    關於東方的觀點權威化,描述它、講授它、定位它並進而統治它的一整套論述系統

    及其操縱機構。以致於「任何一個書寫或作用於東方的人,如果不接受東方主義所

    強加於思想與行為的限制,就不能書寫或作用於東方。3」,但也因為如此,這個被

    建構的「東方」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東方。

    簡單來說,薩依德透過小說、文本的分析指出西方在瞭解東方的過程中,其實

    並沒有「真實的東方」呈現,反而西方建構出一套關於東方的論述,透過這個論述

    使得東方成為一被研究的「客體」,也因為這套論述使得西方社會產生出一批所謂的

    「東方學」專家,而這些專家的著作也更強化了這套論述的基礎。東方與西方從根

    本上而言是一種權力關係、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薩伊德反覆申述的觀點就是:論

    述的支配權力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權力處於緊密的聯繫;東方主義並不是一個

    自然地理方面的事實,它是透過政治權力、文化權力、道德權力、知識權力等的複

    雜交換而形成的。薩伊德引用的葛蘭西的「文化霸權」(hegemony)來解釋東方影 3 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culture/01.htm

  • 8

    響其實並不透過暴力統治施加於人,而是透過葛蘭西所謂的積極贊同(consent)發

    揮作用。4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使得西方所謂的東方其實是被想像、建構出來的,

    而不是真實東方的再現!

    但後殖民論述往往太著重在文本、小說的分析,反而忽略有真實東方的可能。

    姚人多藉由 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關注,他注意到殖民情境中另一

    個值得討論的的面向:知識。在<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

    >一文中他試圖去探討統計數據、調查資料、普查、地圖這樣的知識與整個殖民管

    理的關係,並以日本殖民臺灣為例,加以說明並和薩依德及所謂的後殖民論述作一

    區分,他認為在探討殖民知識時殖民知識應該關注兩個問題:(一)、再現與想像的

    問題,誰再現了誰?(二)、殖民者是用什麼工具來瞭解、觀察、描述被殖民者?薩

    依德和其他多數後殖民論述學者多半只將焦點集中處理第一個問題上,因此他從後

    者著手,並試圖補足薩依德在「東方主義」中所未處理到的問題,即是東方主義的

    知識是如何與殖民宰制、殖民剝削計畫進行連結。

    日據時期的臺灣可能是當時世界上被調查最詳盡的區域,傳統歐洲殖民者對於

    殖民地多半不太想進行瞭解,而是急欲改變殖民地的狀態以便能盡快為殖民母國供

    應原料或物資,但這種對殖民知識的冷感性卻不存在於日本。當然日本不是第一個

    對殖民地進行調查的國家(拿破崙對於埃及的調查即為例),但這並不是說日本的好

    奇心大過於歐洲諸國,而是日本比歐洲的殖民政權在本質上來得更為規訓,而如何

    證明此點,他認為從日本對於臺灣進行的多項調查即可看出。在當時那種相信數字

    統計的氛圍中,日本對臺灣進行了多項調查和統計,而對這些數字、地圖或人口普

    查進行分析符合了傅柯對於權力分析的觀點,對傅柯來說,知識的真假並不重要,

    分析權力最重要的不是去定義哪些是真理、應該著重的是研究那些製造真理效果的

    瑣碎技術,哪些知識是伴隨著權力產生的。透過《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及

    《臺灣社會運動史》的調查分析,姚人多論證到殖民知識不全然都是被扭曲、誤解,

    其實也有客觀、真實的部分存在,殖民母國在經營殖民地時其實有著一套相對應的

    知識以協助管理的工作,而不是純粹只有想像、扭曲的成分存在。

    而這套關於統治殖民地的知識不光只是文本、統計數據的呈現,地圖也是其中

    之一,地圖往往是為利益所服務的,殖民地圖它所服務的對象即是殖民政府,後殖

    4 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culture/01.htm

  • 9

    民論述的討論引領我們進入殖民研究的領域,但本文所欲嘗試的是藉由地圖的分析

    去探討荷蘭與日本兩個不同殖民政府對臺灣殖民地的態度跟定位,因此我們擬以紀

    登斯對於處於不同時期的國家型態對於權威性資源的運用作為本文的理論架構,試

    圖去論證地圖的繪製的精細程度除了技術層面的探討外,殖民政府(國家)才是影

    響繪製地圖的關鍵,底下我們將針對紀登斯的理論作一介紹。

    紀登斯在其社會理論三部曲的第二卷-民族、國家與暴力一書中嘗試與傳統的歷

    史唯物論作一對話,他認為馬克思主義論者單從物質的層面去探討整個歷史的變遷

    顯然是不足的,我們必須重新釐清什麼是物質資源?紀登斯以為資源乃是能動者為

    完成其所做的一切事務而在其活動過程中予以運用的,它們內崁於社會體系的再生

    產過程中。由此更細緻的去切入,他認為資源可分為兩種:配置性資源(allocative

    resources)和權威性資源(authoritative resources),配置性資源指的是對物質工具的

    支配,包括物質產品以及在其生產過程中可予以利用的自然力,權威性資源所指的

    是對人類自身的活動行使支配的手段,而通常歷史唯物論者都會將傳統國家和現代

    國家的誕生都與物質生產(配置性資源)聯繫起來,紀登斯在這裡則強調資訊收集

    和儲存對物質生產的重要性,對於那些時空範圍比部落文化遠為廣大的社會體系來

    說,資訊的儲存在權威性資源的建構過程中,至關重要;而監控,對資訊的控制及

    一些群體對另一群體活動的監督,反過來又成為權威性資源得以擴充的關鍵性因素

    (Giddens,2002:2-3)。

    而談到「監控」的概念會使我們直接聯想到這是傅柯在論及規訓、權力討論時

    常使用的字眼,但同樣的字眼並不代表傅柯與紀登斯兩人運用相同的概念,這必須

    從他們兩人對於權力的分析談起,由於這對於本文的研究至關重要,在此必須作一

    討論。

    在傅柯的觀點看來,馬克思是個「斬釘截鐵的決定論者、經濟主義者、把權力

    狹隘地理解成壓抑、把國家看成是一個統一體及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承載體」(姚

    人多,2002:70),權力掌控在資產階級手上,而他們什麼都不會,只會壓迫、剝削

    沒有權力的工人階級。而其實對於權力我們多半也抱持相同的觀點,通常會設想它

    是種由上對下的管理或約束,也就是指權力通常為支配者所有,但對於傅柯而言事

    實卻不盡然;傅柯所提出的權力觀念迥異於之前的論點,他認為權力不是佔有,除

    了壓抑說的概念外,傅柯認為權力不是固定在某些人或某些階級手上,而是遍佈於

  • 10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權力在行使過程中而存在,因此我們在分析權力時應該著重的

    是權力如何被發揮運用。早期的《瘋顛與文明》,可說是傅柯對權力問題開始感到興

    趣的首部作品,但真正對於權力分析的開展則是要到了後期作品《規訓與懲罰》及

    《性史》中,他才完整地揭示權力並不是以壓抑的方式呈現效果,權力生產其對象,

    而也正是經由生產性的方式形成其作用(蘇峰山,1996;蘇碩斌,2000)。此外傅柯

    把權力關係看成是各個不同策略間的對抗,他在社會中標示出許多不同的二分領

    域,例如:正常 v.s瘋狂,健康 v.s病態等(姚人多,2000);但以往的壓抑說則預設

    了權力關係是種最高與臣屬的關係,也就是權力的本質是壓抑,藉由掙脫壓抑的狀

    態,人們便可找尋回原本的自我。不論是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或佛洛依德對性的解讀

    都是抱持相同的論點,階級分析相信只要無產階級意識到他們是被資本家剝削壓抑

    的時候,他們便會起而反抗進而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時代,而佛洛依

    德對夢的解析使人相信在行為上有什麼缺失或病症很可能是受到潛在壓抑的影響,

    只要能瞭解並脫離壓抑便可恢復正常。但傅柯以為這些都只是種權力關係的轉換,

    我們以為擺脫了壓抑和束縛就能夠脫離權力的掌控,但事實上我們又屈服順於從另

    一套權力關係之中!

    相較於傅柯,紀登斯比較偏向為馬克思主義,當然他對於傳統的歷史唯物論也

    提出了批判,單以物質性的討論是不足的,因此他將資源區分為二,除了傳統的物

    質性資源(配置性資源),權威性資源的運用才是影響整個社會變遷的關鍵,而能真

    正將權威性資源發揮至極的即是現代民族國家,而從此我們即可看出他們對於權力

    的分析及推導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傅柯在論及規訓權力與紀登斯在論及權威性資

    源的發揮時都運用了監控的概念,對他們而言,監控是什麼呢?

    在分析權力如何行使時,傅柯發現權力通常有其伴隨的知識論述產生,在《規

    訓與懲罰》中他提到:「權力與知識是互相指涉的,每一種權力關係都相對應地建構

    起一個知識的領域,而任何知識也都同時地預設及建構了權力關係」,以監獄對犯人

    的監視為例,因為管理上的需要發展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技術、犯罪學的論述⋯等,

    而這些論述因而更加強了權力的效果,社會上通常會援引某些知識來為客觀事物訂

    立標準,但知識在分類的同時也對社會進行了劃分。薩依德即是借用傅柯的這些觀

    點形成他的東方論述,強調西方社會將東方視為一研究客體並進而產生相對應的知

    識和專家,並再藉由東方論述來幫助他們對於殖民地的治理,所謂的東方或殖民地

  • 11

    認識只不過是西方所想像建構出來的產物,後殖民的觀點通常抱持著這些的想法:

    殖民者通常對於殖民地的認識是扭曲、想像且不真實的!

    而紀登斯在論及監控指涉的是透過資訊的儲存和控制來動員行政力量,它主要

    作用在於聚集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需要運用的權威資源,這主要伴隨著工業主義

    的發展。紀登斯在民族、暴力與國家一書也提到,他認為傅柯所描述的「規訓權力」

    可能主要依賴於儲存資訊意義上的監控,尤其是行政權威通過掌握個人的生活史而

    達成的監控。但它也包括了直接監視意義上的監控(Giddens,2002:202)。只是他

    以為傅柯錯誤的認為規訓權力的「最大化」表現了現代國家行政力量的一般性質,

    他認為規訓權力的發揮僅限定於場所之內,例如:工廠、學校,離開這些地方,監

    控的程度就會降低,只是這種覺查可能是有缺陷的,當然我們知道紀登斯在這邊所

    要強調的是除了規訓權力的發揮外,國家對於制裁能力的增加也是關鍵因素,但脫

    離了場所並不意味我們就脫離了監控,內在的規訓其實還是持續在發揮作用,時間

    表的概念即為最好的例證。因此在採納紀登斯的理論時,我們必須注意到這點,傅

    柯對這方面的考察相較之下是較為適用於本文的。

    而在掌握傅柯與紀登斯對於「監控」意義的差異後,我們將針對紀登斯於《民

    族-國家與暴力》對於權威性資源運用程度不同所做的國家型態分類進行探討,分別

    是階級分化社會、絕對主義國家、現代民族國家。

    一、階級分化社會

    紀登斯藉由對權威性資源的探討重新耙梳整個歷史,並將不同社會型態對權威

    性資源的運用程度區分成階級分化社會、絕對主義國家、現代民族國家。在階級分

    化社會階段,我們本以為傳統的臣民對必須遵從其眾多統治者的命令,後者對於前

    者擁有「無上」的權力,可是,這種權力絕不會對臣民的行為實施廣泛而又名副其

    實的控制(Giddens,2002:12)。而在當時不管是最小規模或最大規模的國家,城

    市都是其主要的權力集裝器5(power containers),但在當時真正居住於城市的人是

    5權力集裝器(power containers),權力集裝器首先是通過集中配置性資源和權威性資源而生產出權力的,它是為了生產行政力量而給予界定的舞台,如:階級分化社會中的城堡、莊園,現代社會中的

    公司、學校、監獄等均是(但只有現代國家在許多方面才成為最突出的權力集裝器)。雖然配置性資

    源往往會受到技術水準的制約,但它們的集中程度卻在根本上取決於能創造出權威性資源的幾個要

    素:(一)、不同類型的情境所允許的監控程度。(二)、將大量、其大部分日常活動並不涉及直接物

    質生產的個人聚集於確定情境中的可能性。(三)、制裁範圍和強度的進一步發展。(四)、影響意識

    型態形成的條件之創設(Giddens,2002:15-18)。

  • 12

    極少數的,且在這些城市中所發現的統治模式,不僅依賴於它們本身的內部構成,

    還總仰賴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關係,這也意謂著傳統國家對其臣民所實施的行政控制

    能力是相當有限的。而早期國家的監控機制雖然隨著書寫作為行政記法的一種而逐

    步建立,但基本上只有當資訊整編在現實上被直接用於督管人類的活動,以便這些

    人類活動從其原有與地方共同體生活的牽連狀態分離出來,行政力量才能建立起來

    (Giddens,2002:53),紀登斯這裡所指涉的行政力量在於控制人類活動的時間安

    排與空間安排,相較於現代國家,階級分化社會中的兩種形式的監控被聯合起來的

    機會非常有限,較為類似的例子只有軍事和宗教情境及礦山和種植園中的奴隸勞

    作。傳統國家中常會有戰爭的發生,但能壟斷國家機器這種暴力工具的權力卻往往

    只能部分實現,這取決兩項因素:組織軍隊的方式及相對滯後的運輸和傳播手段,

    傳統國家的行政監控能力有限,軍隊的情況往往超出中央的掌控。總而言之,在階

    級分化社會階段,能予以有效控制的僅在於國家的官員跟和那些與他們保持正規行

    政聯繫的人,一般平民百姓只要能按時繳稅,國家是不會涉入其所處的生活。

    二、絕對主義時期

    而進入封建時期後,各公國仍如同階級分化社會中一般,統治者及其臣民仍保

    持相當的距離,但伴隨著絕對主義的產生,國家體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國家已經

    開始具備金字塔的特徵,國家的內部鞏固措施也開始更為明確地用於強化它的版

    圖。議會制度是絕對主義時代的一項重大創新,在 30年戰爭結束後的西伐利亞會議

    即為代表,會議在於安排與解決歐洲不同國家間的關係,之後又舉行了多次類似的

    會議,並往往召開在長期戰爭後,直到雅爾達會議均是如此。在絕對主義時代,能

    反思性地予以監控的國家體系的主要基礎得以被建立起來,儘管以前國家間仍保有

    許多邊陲地區,但新的國界也開始被建立起來。前面所討論的均是歐洲內部變遷的

    影響,在外部變遷的因素上,由於在陸地上貿易路線受制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因

    此往海上探險成為一股趨勢,貴重金屬的輸入給予歐洲富足,再一步促進了絕對主

    義的發展,而這也間接造成後來資本主義在世界上的擴張。

    在分析資本主義擴張與現代國家的鞏固之間的關係上,紀登斯以為我們必須對

    兩個連續的發展階段給予估價。第一階段即為 16世紀至 18世紀晚期,它牽涉到絕

    對主義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企業早期傳播問題,此時主要涉及的就是土地和產品的

    商品化,土地和產品的商品化含有幾個與絕對主義國家的鞏固過程相聯繫的因素。

  • 13

    (一)、受到保障的、中央集權的法律秩序的產生,可算計性與可讓渡性在法律日趨

    完備的情況下得以建立,並有助商品間的交換。(二)、國家權力所調控和認可的貨

    幣制度的發展,普遍化的貨幣經濟形成是全面商品化的必要性,航海時代後貴重金

    屬的輸入使得國家開始控制貨幣的供應量,到後來貨幣的交換價值已絕對不會再嚴

    重依賴於固定總量的稀有物質資源,貨幣已成為信託物,而信用貨幣得以存在的前

    提乃在於國家機構的全面聯合。(三)、中央集權的稅制形成,絕對主義時期,稅收

    成為主要的財政,而伴隨著現代國家發展,國家的行政權限同所有人聯繫起來,稅

    收政策同國家的監控措施聯繫起來,它控制人員的分佈、又用於管制人員的活動,

    並成為日後全面監控的一部份(Giddens,2002:168-175)。總而言之,絕對主義時

    期的國家藉由邊界的固定確立了國家實際統治的範圍,並透過法律制度的產生、貨

    幣制度的發展以及中央極權稅制的建立起完整的行政體系及監控機制的雛形,階級

    分化社會中那種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那種疏遠的距離在此時逐步被拉近。

    三、現代民族國家

    而從絕對主義國家向民族-國家的變動,有一個很好的標誌,就是系統收集「官

    方統計數據」的出現,現代國家和現代組織所具有的獨特性在於:它們保有詳盡的

    「官方統計」、個案歷史以及其他有關個人日常生活的非常詳盡的紀錄。當然通訊運

    輸的機械化和時間表的制訂也是影響現代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運輸的機械化,便

    利的交通系統使得長距離行動成為可能,時間表的制訂使得時-空中前後相繼的活動

    才得以籌畫,時間表就是一種時-空秩序設置,而時-空秩序設置則是現代組織的核

    心。電子媒體的發展導致的通訊與運輸的分離,郵政、鐵路的進步等。這使得國家

    的行政權與一般民眾間有著更緊密的聯繫。

    另外內部綏靖也是國家行政力量發揮的關鍵。監控透過資訊的儲存和控制來動

    員行政力量,而它主要作用在於聚集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需要運用的權威資源,

    這主要伴隨著工業主義的發展。紀登斯以為西方民族-國家的原型在於工作場所,是

    行政力量得以集中起來的專門化場所。而絕對主義的發展與內部綏靖的重大進展是

    聯繫在一起的,隨著人口的集中及被監控,使得治安制度得以可能,並開始處理那

    些違法犯罪的人,相較於以往的懲處模式,現代的懲處已不再是公開,示眾性懲罰

    的消除意謂著國家為了延續其統治,將其制裁能力從公開使用暴力轉變為滲透性使

    用行政力量;當然內部綏靖也使得軍事力量退出國內事務的涉及,這也意謂著國家

  • 14

    的監控能力和內部綏靖的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當然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警察還

    是有可能成為準軍事部門,甚至能動員軍隊來處理國內事務。總而言之,現代國家

    透過行政組織的完備化,建立起龐大的監控體系,國家行政人員的控制能力的巨大

    擴張,能直接左右個人日常活動最私密的部分,這是階級分化社會與絕對主義時期

    所不可能出現的國家型態。

    綜合上述所言,我們討論了後殖民論述,也對於傅柯跟紀登斯的理論有了對照,

    我們試圖藉由紀登斯的理論作為本文鋪陳的主要理論架構,並也將帶入傅柯對於規

    訓權力的解釋作為補充。底下即是本文依循紀登斯的理論所提出的觀點。

    有別於歷史唯物論者都會將傳統國家和現代國家的誕生都與物質生產,即所謂

    的「配置性資源」(allocative resources)相聯繫,紀登斯則在民族、國家與暴力一

    書中著重在「權威性資源」(authoritative resources)的討論上,權威性資源指的是

    對人類自身的活動行使支配的手段,要進行支配與控制的關鍵在於資訊的收集與儲

    存,以及對監控的運用。對階級分化社會而言,這點是窒礙難行的,階級分化社會

    中只有少數人居住在城市,意謂著傳統國家對其臣民所實施的行政控制能力相當有

    限。國家並不像現代國家能確實管理著其臣民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活動。

    但伴隨著絕對主義的產生,國家體系產生了改變,國家的內部鞏固措施也開始

    更為明確地用於強化它的版圖,法律制度的產生、貨幣制度的發展以及中央極權稅

    制的形成都顯示了權威性資源的運用對絕對主義國家鞏固有著相當重要性。而從系

    統收集「官方統計數據」的出現意謂著官方開始對於國內各項事務進行各式各樣的

    統計及調查,以便能有效率地推行國家的各項政策,這也代表著現代民族國家的成

    形。

    雖然紀登斯並直接沒有討論權威性資源與殖民地管理的關係,但從時間點上我

    們注意到 17世紀初期的荷蘭正處歐洲絕對主義的時期,處於階級分化社會與現代民

    族國家的過渡期,階級分化社會的部分特徵仍未消失,而資訊收集與監控的能力也

    仍在發展的階段,我們可以從荷蘭殖民臺灣的時期可見端倪。印刷術的引進,以及

    阿姆斯特丹作為當時歐洲出版的中心所在的條件下,荷蘭對於臺灣已有多項文獻的

    記載跟地圖資料的呈現,我們可以發現書寫在此時已展現相當的重要性,紀登斯以

    為書寫對非現代國家的監控活動具有幾項涵義:(一)、書寫提供了一種對資訊整編

    的工具。(二)、作為一種記憶法,它能使依其他方式無法組織起來的事件和活動變

  • 15

    得有歸可循且有序可查。(三)、資訊儲存使一定範圍內的偶發事件合乎標準,與此

    同時又讓它們更為有效地協調起來(Giddens,2002:50)。這些書寫資料使得荷蘭

    對於一個遠離歐洲的殖民地已經有了部分的監控能力,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也發現荷

    蘭人僅對於殖民政府所在地的大員有比較細緻的描寫跟繪圖,但對於其他地方的掌

    控卻相當有限,與被殖民者的關係如同階級分化社會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般具

    有相當的距離,僅建立在經濟的互惠關係上,荷殖時期的結束在某種程度上也和紀

    登斯所描述的階級分化社會相契合,統治者的支配地位是依靠控制暴力工具來維

    持,隨著軍事掌控能力的消長,常常會發生統治者更替的情形。

    而日據時期日本對臺灣的統治可能就比較接近現代民族國家的管理手段,土地

    調查、人口普查等各項官方統計的出現,鐵路、電信的設置,警察制度的建立,在

    在都顯示日本對於臺灣本島的資訊具有相當程度蒐集,使得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幾

    乎都處於日本的監控之下,在時間安排上日本引進了時間表的概念,在空間安排上,

    有著精密細緻的地圖呈現,各項資料的持續收集不但強化了監控的效果也使得資料

    收集更有效率,權威性資源的運用在此間得到展現,這是荷殖時期所遠不及的。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要進行的是歷史文獻分析,我們擬運用紀登斯的理論概念來當作為本

    文分析的主要架構,之後藉由荷蘭時期及日據時期臺灣地圖的蒐集,再配合對於荷

    殖及日據當時社會背景的掌握及其知識(地理學領域)發展脈絡的認識,進而比較

    出兩個不同殖民時期地圖的差異,兩個殖民母國的社會型態(階級分化社會或民族

    主義國家)將會影響該時期地圖的呈現。

    在資料蒐集方面,臺灣目前對於殖民地圖議題的討論並不多,多半是集中在討

    論殖民時期的經濟、產業、宗教等層面。目前所找到對本研究較直接有幫助的是 1995

    年夏忠平的碩士論文-《地圖的文化歷史地理學觀點-詮釋臺灣地圖史中地圖的文化

    意涵》,他試圖分析歐殖、清領、日據三個時期臺灣地圖中的符號意涵及繪圖技術的

    轉變,除此之外他對於各時期的地圖資料也做了彙整。另外國內出版社在近年來也

    出版了相關地圖的著作:1991年由南天出版,吳密察等著的《先民的足跡:古地圖

    話臺灣滄桑史6》、1996年由遠流出版,施添福編輯的《臺灣堡圖-日本治臺的基本

    6夏中平所整理的歐殖時期地圖大部分出自於該書。

  • 16

    圖》、1997年由漢聲出版的《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7》⋯等地圖集。本

    文主要以後兩者作為研究的素材,當然其他相關歷史文獻中所出現的地圖也是援引

    的素材之一。

    筆者以為對地圖進行分析如同後現代地理學家David Harvey援以早餐為例解釋

    「時空壓縮」的觀念(陳其南,1999:183),他說道早餐的各項食材其實來自各地,

    但我們很可能忽視掉這些食材背後的時空意涵,我們必須走到商品後面去看才能知

    道整個社會的運作,如果把個人經驗的領域當作全部,那麼我們就會落入對世界的

    拜物教式的詮釋中。地圖研究也應採取相近的態度,地圖資料的呈現總會讓我們以

    為瞭解了某個區域的狀況,但事實卻不盡然,我們認知到的很可能只是製圖者眼中

    的區域,我們應該也走到地圖背後察看,當然我們不會過問哪幅地圖才是真實呈現

    的問題,因為這不是本研究所要去探討的重點,我們想要瞭解的是地圖是在什麼樣

    的情況被繪製出來的,它是基於什麼樣的社會脈絡所生產出來的知識,而不能單以

    現在的時空情境去理解。荷蘭作為階級分化社會與絕對主義時期過渡期,與日本作

    為現代民族國家,兩者在地圖呈現上必然會因為社會性質的不同而呈現其差異,地

    圖的比較除了表象所著重的繪製精細程度外,其背後的隱含的權力意識,在什麼樣

    的脈絡下地圖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這是本文所試圖努力去加以論證的!

    綜合上述所言,「臺灣殖民時期的地圖分析-以荷蘭與日本為例」本文主要分成

    五個章節來作討論。

    第一章:主要是研究動機及目的的說明、問題意識的形成,及相關文獻的探討,

    包括傳統地圖的分析、殖民理論的比較,以及本文所採用的紀登斯理論的說明,並

    說明研究方法及步驟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施行。

    第二章:本章在於探討荷殖時期的臺灣地圖。先藉由西方傳統地理學的發展及

    14世紀之後歐洲知識史的轉變來掌握當時荷蘭何以成為歐洲經濟及出版中心的原

    因。之後則藉由荷屬東印度公司性質的討論來瞭解當時荷蘭對於海外事業(殖民地)

    的經營,並將荷殖時期依前期的動亂、中期的穩定及後期的紛亂以地圖資料的呈現

    來加以說明當時的情境,荷屬東印度公司究竟是以何種模式來管理臺灣的!

    第三章:主要討論的是日據時期的臺灣地圖。如前章的分析模式,我們先加以

    7本圖集收錄了荷蘭人於殖民臺灣的時期(1624-1662)大部分的地圖。

  • 17

    瞭解日本傳統地圖學的發展,並說明日本地圖學知識與西方地圖學知識的交流,及

    日本地圖西化的轉折。之後則藉由日本在甲午戰前相關文獻及地圖的呈現說明其對

    於臺灣的企圖。第三節則在於討論日本對於臺灣的經營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數字化

    及圖像化臺灣殖民地知識建立使其在管理殖民地上更加方便且容易,並能藉此形成

    一種反思性的監控模式,使得全島的情況均在其掌握當中。

    第四章:前兩章所做的都是個別性的討論,因此在本章重新討論紀登斯的理論,

    並藉由定位、統治範圍、與人民的互動、東部的開發等層面的分析來比較兩個不同

    殖民時期地圖呈現的差異。

    第五章:本章乃為結論,除了重新檢視各章的內容外,並對於本文與各領域的

    對話來說明日後相關研究的可能。

  • 18

    第二章 荷殖時期的臺灣地圖 第一節 地理學的開展以及當時歐洲社會關於海外知識的蒐集

    在分析荷殖臺灣地圖前,我們首先必須思考兩個問題,其一何以是遠在西歐國

    家對位處東亞的臺灣進行統治,鄰近的中國不是更享有地利之便更有機會利用臺灣

    來發展它的海上貿易?技術乃是一關鍵因素,認識遠方的技術也就是地圖的使用,

    因此我們必須先瞭解地理學和地圖運用在西方的發展。其二,整個歐洲社會在印刷

    術的引進後,整個關於知識的收集與累積都與以往截然不同,更由於地理大發現及

    海外貿易的拓展,使得大量的知識或資料湧進西方,原有分類的架構變得不敷使用,

    而知識收集的中心也隨之轉變以都市及海港為主,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即在 17世紀扮

    演著知識傳遞中心的角色,在我們欲探究荷殖時期的臺灣地圖時,對於這些背景脈

    絡勢必得有所引介。

    一、地理學知識的開展

    回顧地理學在西方的開展,最早始自古希臘時代,據悉最先繪製出地圖是亞諾

    芝曼德(Anaximander),他的地圖差不多是大地幾何學模型,簡化為一些線條和形

    狀,目的在使人易於瞭解其結構。隨後的希羅多德開始處理區域及界限的問題,藉

    由他自己及其他旅行者的陳述,在地圖上記錄觀察所得,研究它們的分佈,建立起

    一套地理學的基本研究法。西元前三世紀的尼拉托西尼(Eratosthenes)則將地球當

    作幾何學上的球體,並且從直布羅陀往東到印度的北部山脈,建立起「人境地圖表

    示法」(catographical represrntation of the oekumene);同時他也具有子午線的概念,

    藉由相同南北線上的緯度即能透過測量它們間的距離進而計算出地球的圓周。製圖

    學自此之後有了重要突破,製圖者可藉由此種訓練的建立判斷旅遊記事文獻。拖勒

    密更是在西元二世紀完成了「地理學」一書,書中藉由地圖投影和建構,將當時已

    知的地點給予座標。而地理學在希臘時期能有開創性的發展,除了研究者的努力,

    也和當時的環境與文化有關。希臘在亞歷山大大帝統一前是城邦林立的情況,戰爭

    的發生和貿易的往來使得他們必須要有套輔助的技術來瞭解當時的區域,因而促成

    地理學知識的發展;統一後隨著版圖的擴大,為增進帝國內不同族群的認同,因而

    開始設立博物館、圖書館等機構,這也間接讓地理學知識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除

    了政治經濟的關係,眾所周知,希臘有著豐富的神話及文學作品,當中的地名、英

    雄走過的地方更是吸引希臘人的目光,地理學知識的開拓能讓他們滿足在這方面的

  • 19

    需求,因此文化和地理學發展其實也有著密切的關係(Paul Claval,2003:14-20)。

    而當進入到中世紀時,通用的語言由原先的希臘語轉換成拉丁文,但許多典籍

    並沒有隨之翻譯;對當時的統治者而言,親屬關係和部落團結的網絡才是組織王國

    的關鍵,地圖只是作為種統治力的象徵。原先在希臘時期認為地球為一球體的觀念

    在此時受到宗教影響而轉換成盤型展現,地理學知識的傳承受到限制。但另一方面,

    回教世界的崛起間接傳承了希臘原有的知識與文化,回教建立起的科層制帝國因為

    要確認各行政區的位置、蒐集行政區相關資料也因而促成行政地理學的發展。

    但也因為回教勢力範圍介於歐亞交界處,阻礙了原先歐洲與東方世界的陸上交

    通,促使歐洲人必須尋找另外的途徑替代,海路成為新的選擇。葡萄牙和西班牙是

    最早習得航海技術的國家,他們在 13世紀初期已能繞過伊比利半島進入地中海,拖

    勒密的「地理學」重新發現更使得人們尋思著如果地球為一球體,向西航行也能到

    達東方的念頭開始產生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522年麥哲倫繞行世界一周,

    使得此一觀念得到確認,並在重現的拖勒密地圖中予以補充,15世紀大航海時代也

    伴隨而生。當然這並不是歐洲開始進行海外拓展的唯一原因,印刷術、羅盤、天文

    儀器等東方技術間接由回教世界引進歐洲,也使得歐洲航海技術得以大幅度的進

    步,除了沿海地區可藉由角度測量來描繪海圖;有了羅盤和航海圖,更使得水手得

    以前往更遠的地方探索。

    總而言之,地圖學的概念至 15世紀末葉到 16世紀初時發生了空前的劇變,主

    要可歸納為三個原因(賀忠儒,2002):

    (一)、托勒密(Ptolemy)的巨著重新發現,1405年譯成拉丁文,予歐洲地圖學界

    一極大刺激,而原先的錯誤也被逐漸修正。

    (二)、發現新大陸,由於羅盤的發明,帆船之改良,使航海範圍擴大。托勒密的傳

    統地理系統從此被打破。美洲位置的確定,太平洋完成命名。

    (三)、印刷與雕刻術發明,過去地圖均用手繪,供應數量有限;自印刷與雕刻術發

    明後,地圖數量大增,成本降低,地圖使用得以普及。

    二、知識架構的重新建立

    而地理大發現也影響到歐洲原有知識架構的重新分類,Peter Burke即在其《知

    識社會史》一書揭示了這點,他觀察到從 1450年印刷術引進到 1750年狄德羅出版

    百科全書的近三個世紀,整個歐洲關於知識份子分佈、知識的分類以及知識傳播中

  • 20

    心的轉移呈現一重大的變遷,而 17世紀的荷蘭即處於這股氛圍中,而要瞭解荷殖時

    期的臺灣地圖,此部分觀念的討論是相當重要的。

    一個人的知識和他住在哪裡很有關係(Peter Burke,2003),這意謂著在早期資

    訊流通仍不發達的年代,處於知識中心區域的人們是較容易獲取知識,而在論及知

    識中心時,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說,在微觀的層面,傳統上是指修道院,大學,圖

    書館和醫院,新加入的場所是實驗室,藝廊,書店,解剖教室,辦公室和咖啡館。

    印刷術的發明使得圖書館更形重要,當時的圖書館和書店及咖啡館一樣,鼓勵口頭

    與印刷品雙重溝通。大城市裡(威尼斯,羅馬,巴黎,阿姆斯特丹,倫敦),知識的

    中心繁增且專門化。在宏觀層次上,城市也具有作為連接歐洲與世界其他區域的作

    用,Peter Burke在這邊主要探討的是知識由歐洲週邊移動到其各中心的問題,簡而

    言之物質上溝通的進步與印刷書籍的興起,所造成的知識的日益集中,這些發展又

    與世界經濟的興起,大城市的崛起,權力的集中有關。我們也將焦點集中在此。

    若干的歐洲大城市在傳播有關世界其他部分知識到西方的過程中,作用更為重

    要,如港口、首都、大學城。隨著航海冒險的風潮興起,港口邊常有居民與往來各

    地的水手溝通,不論是在星盤,航海圖,地圖和地球儀都引起廣泛的討論,而隨著

    貿易量的增添及國力的消長,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港口城市做為代表,從早期的里斯

    本到塞維爾、威尼斯,一直到晚期的阿姆斯特丹。里斯本的重要在於它是 15、16

    世紀葡萄牙海上帝國的首都。城中的印度商號,幾內亞貨棧經由果亞、澳門、薩爾

    瓦多、西非等地收取資訊與貨物,因此奠定它作為知識中心的地位。而塞維爾作為

    資訊中心在於地利,它是墨西哥和祕魯進口白銀到西班牙的唯一官方入口,每年到

    訪的白銀艦隊帶來新世界的資訊;它也是重要的印刷中心,1500-20年,出版有 300

    多種書,外國書籍也大多從該港口進口。威尼斯有利的條件是它是東方與西方間的

    搧客,卾圖曼帝國是一個強鄰,威尼斯的政治生命仰賴土耳其君主及其大官個性和

    政策的知識及有關土耳其軍官調動的知識。17世紀以後,這些城市則被安特衛普、

    阿姆斯特丹和倫敦所取代,這其中又以阿姆斯特丹為最主要的知識中心。由這些知

    識中心的轉變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彼時的歐洲在尋求海外拓展的同時,一方面受

    制於回教勢力的影響,使得往東的陸路窒礙難行;另一方面受到航海技術的突破及

    地理大發現,使得往西的海路有無限發展的可能,使得早先作為知識中心代表的城

    市都集中在南歐一帶,而後形成的知識中心均位於西北歐一帶,原先作為歐洲代表

  • 21

    象徵的地中海文明逐漸被大西洋文明所取代,真正成形當然是更晚期的事,但在這

    個時間點上我們已經可以發現這股趨勢。

    從上述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地理學在西方的發展在經歷過羅馬時期的停滯期,

    又在回教勢力的引領下掀起另一波高潮,而整個知識的散布也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而

    擴大,並因為海外資訊的不斷湧進,使得原有的知識架構必須重新分類,而港口城

    市做為歐洲與世界其他區域的中介點也理所當然就成為當時知識的中心,而荷蘭的

    阿姆斯特丹即在 17世紀扮演著知識傳播及出版的關鍵性角色。

    第二節 荷殖初期的態度及對臺灣的定位

    前文即提到處於西北歐的荷蘭,在地理學知識的傳承上、海外知識逐漸傳入等

    諸多因素影響下,成為當時歐洲重要的經濟樞紐中心,阿姆斯特丹也在當時成為是

    最主要的知識中心,至此都是以一種歐洲的角度來看荷蘭,當然我們也要從另方面-

    即是由荷蘭本身出發,以便更於瞭解當時荷蘭的發展,並將方向逐步導入其對於海

    外的拓展及後來對於臺灣的定位。

    一、荷蘭的建立

    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通,使得歐洲經濟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

    岸,西北歐的商業經濟和航海貿易日益發展,這促進了位於這一地區的荷蘭的工商

    業迅速繁榮發展(梁志明,2003:40)。荷蘭,嚴格來說它的國土應該稱作尼德蘭(The

    Netherlands),也就是低地國的意思,廣義的「尼德蘭」其實包括今日的荷蘭、比利

    時與盧森堡三個國家的領域,荷蘭則只佔有尼德蘭的北部而已,佔有北尼德蘭的這

    個國家在 16、17世紀建國時,由七個省分構成,國名叫作「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七個省分中最大的即為荷蘭

    省,而阿姆斯特丹、荷恩、鹿特丹等重要城市都位在荷蘭省境內,因此荷蘭就經常

    被用來代表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陳國棟,2003:111)。它在 16世紀初時,仍歸西班

    牙國王菲利浦二世統治,但由於菲利普二世向荷蘭人課徵重稅,且不允許宗教自由,

    引起人民普遍不滿。1572年荷蘭開始反抗其宗主國西班牙走向獨立之路,這場獨立

    戰爭造成兩個大影響,一是荷蘭共和國的成立8 (1648),另一則是北方城市的興起。

    8 除了經濟跟宗教等原因外,新教與印刷資本主義的結盟,透過廉價的普及版書籍,迅速地創造出為數眾多的新的閱讀群眾…並可以對他們進行政治或宗教目的的動員,這種震撼創造了歐洲第一個重要的,既非王朝也非城邦國家的荷蘭共和國(Benedict Anderson,1999:51)。在該書的分析架構中,不同區域的人之所以會對「民族」這個概念產生認同感,印刷術的引進甚為關鍵;印刷術不僅

  • 22

    16世紀時,安特衛普是法蘭德斯的文化首都,既富裕且繁榮。那時候阿姆斯特丹只

    是個小魚港。1585年,西班牙軍隊佔領了安特衛普,並要求安特衛普的居民必須信

    奉天主教,否則即必須立即遷移,這使得原先住在安特衛普的有錢清教徒因不願意

    改信天主教,便舉家北移。很多人搬到阿姆斯特丹、哈倫和來登,因而造成了北方

    的繁榮、這便是阿姆斯特丹繁榮的起點,也是荷蘭黃金時期的開始。

    17世紀時,隨著經濟勢力增長迅速及地理位置的優勢,荷蘭已經取代威尼斯成

    為一個比較寬容多種宗教的島嶼以及資訊的主要中心及商場,許多商人紛紛在此設

    立公司以發展對海外的貿易關係,這同時也使得阿姆斯特丹成為當時歐洲的重要城

    市,印刷和書籍的出版中心,因此荷蘭能夠在地圖技術上取得領先有其歷史脈絡及

    地理條件存在(Kees Zandvliet,1997)。

    附帶一提的是荷蘭在 17世紀迅速發展,除了地理因素外,豐富的航海技術更是

    促成其建立商業大國的原因。早期歐洲的航海船舶原來有兩個傳統:一在南歐的地

    中海,一在北歐的北海。南歐地中海的船舶由於地理因素的近便,受到印度洋阿拉

    伯船的影響,到 15世紀時,南、北歐也有所交流,自此之後,歐洲船舶的航海能力

    發展了重大的改變,製造出適合遠洋航行的大船(陳國棟,2003:128)。而荷蘭在

    吸取到這種造船經驗後,其後又因必須與西班牙為尋求獨立而發生戰爭的情況下進

    而改良船隻。而除了在武裝船隻的技術獲得進步外,商船作為當時最主要的海上貿

    易需求,不論在量跟質上荷蘭都領先當時歐洲各國,17世紀初,荷蘭的商船噸位位

    居歐洲國家之首,擁有的水手超出西、英、法三國的總和,建立了龐大的商船隊。

    荷蘭商船最初是靠沿海漁業和向歐洲各地出口貿易發展起來的,隨後由於承擔了將

    西班牙和葡萄牙港口的貨物運銷歐洲各地的業務,迅猛崛起(梁志明,2003:41)。

    因此不論是技術層次(地理知識的影響)還是物質基礎(船隻的興建)都對於荷蘭

    成為商業殖民大國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當時的荷蘭主要依循的乃是重商主義,立基於此為了謀求更大的商業利益,航

    海及貿易事業成為其最主要的發展事業,這也是其最偉大的成就所在。但對於海外

    的拓展,荷蘭並不是採取直接進行管理的方式進行,而是委由聯合東印度公司代理

    在知識的傳遞上引發變革,更對於近代民族國家的成形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23

    在外的一切事務,除了經濟事業的處理,也授與其在海外的合法統治權,因此當時

    對臺灣進行管理的即是東印度公司,對其成立的緣起及運作方式在此也作一些簡單

    的介紹。

    西元 1600年,英國政府為了能在亞洲貿易市場謀得利益,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

    公司。2年後,荷蘭人也因同樣的目的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同是新教國家的兩個公司是企圖能和中國、日本

    二地區進行通商貿易牟取厚利(中村孝志,1997:30),特別是在葡萄牙與西班牙先

    後佔領澳門及馬尼拉後,卻始終無法打開中、日兩國市場之際,成立東印度公司成

    為其搶進亞洲市場所必須採取的積極策略。

    至於公司在海外的經營上,荷蘭東印度公司雖然全為荷蘭商人共同投資設立的

    股份有限公司,卻具有在駐在地的外交權,而如駐在地未有統治者時,則擁有統治

    權、軍事權等可與國家比擬的特權。並且,在亞洲的貿易市場全由東印度公司所壟

    斷,絕不允許任何公司以外的人插手介入。因此東印度公司亦被稱為特權公司

    (Chartered Company)(中村孝志,1997:31)。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我們不能單

    視其為一進行海外貿易的公司,荷蘭政府對於海外統治權的賦予更使得其在尋求廣

    大的經濟利潤時擁有更大的便利及彈性,也因此它具有政權的資格成分存在,基本

    上它可比擬作為荷蘭政府在海外的代理者,間接地執行對於海外殖民地的管理。這

    大致上是對於荷蘭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些介紹,在討論完當時歐洲的社會背景及

    知識脈絡後,我們將焦點轉回至位處於東亞的臺灣。

    三、彼時的臺灣

    隨著地理大發現跟航海事業的拓展,歐洲人開始不用受制於回教勢力而能直接

    對東方進行各式各項的探險,並進而在經濟上獲取利潤(交易販賣東方的商品:香

    料、生絲)。當然我們不可忽略教會力量對於當時海外區域的拓展,伴隨著新區域的

    發現,許多教會人士也跟隨著貿易商船欲將其思想到世界各地宣揚,因此我們在許

    多殖民史料中常可見到傳教者的紀錄;因此在宗教上,東方作為一個異文化的區域

    使得教會人士可以藉由傳教拓展其勢力,在這兩股勢力的驅使下,航海熱得以持續

    不斷維持。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臺灣逐漸為歐洲人所知,Lopo Homen於 1554年繪製的世

    界地圖中已出現有「I.Formosa」的標記顯示,而從 1554年到 1624年荷蘭據台為止

  • 24

    已有多幅地圖中出現有臺灣的圖形,曹永和將其主要分成三類:

    (一)、一島型:歐蒙型。

    (二)、二島型:貝陸,麥卡托型。

    (三)、三島型:大凡為道拉杜型,主要為葡萄牙人與荷蘭人所繪製。

    其中的三島型(如圖一),由於荷蘭人極力予以刊行,推廣葡萄牙人的地理知識,

    故此型比較流行為人所知。而何以當時的臺灣會被繪製成三島型,我們在此先作一

    個地圖上的分析,夏中平以陳正祥於 1959年提出的說法(16世紀中葉臺灣在地圖

    上常被分成三塊,這可能與濁水溪及大甲溪等在洪水期中的廣闊河口)作為假設,

    利用影像合成的技術推論這導因於歐洲殖民國家自遠方來到一陌生環境的最初看

    法,由於河水氾濫,造成從海上看過來的以為是三個島,另外也因為地圖抄襲的緣

    故,彼時的地圖繪製往往是利用之前的地圖加以改良,因此錯誤很可能被保留下來

    (夏中平,1995)。但曹永和以為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這很可能是因為當初葡萄牙

    人的航海記錄是根據中國人的見聞,有些記載的是小琉球,有些是把他們望見而命

    名的 Formosa記錄下來,葡萄牙本地的製圖家藉由這些不同來源的資料,在經過想

    像後才將臺灣繪製成三島型(曹永和,1979)。因為彼時旅行者的見證是為地圖製作

    的重心,製圖學家和地理學家必須在圖書館裡進行大量的研究,直到 18世紀,哈里

    森(John Harrison)製作出航海用的經線儀前,野外實察尚非地理學者的工作,因

    此曹氏的說法是比較能夠被解釋的,本文並不企圖欲給予其一個明確的答案,地圖

    的繪製受限於當時資料的收集不易,所以臺灣一地卻有著不同版本的呈現,但可以

    確定是處於東亞區域的臺灣早在 16世紀中葉即為歐洲人所發現,17世紀中東亞貿

    易航線重要據點已經出現在世界的舞台。

  • 25

    圖一 林斯賀頓(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支那、越南、柬埔寨地圖》9局部,1595

    9 資料來源:賴志彰、魏德文、高傳棋(2003),《竹塹古地圖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市政府。

  • 26

    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入駐臺灣

    前文即有提到荷屬東印度公司不但具有商業性質的色彩,更具有對荷屬海外殖

    民地的統治權,因此我們可將其視為是荷蘭政府的象徵。當然我們還必須處理兩個

    問題,其一即是在紀登斯的分類中,依據對於權威性資源的運用程度,將歷史主要

    區分成三個階段,階級分化社會(傳統國家)、絕對主義國家與民族國家,究竟荷蘭

    屬於哪一範疇,雖然沒有直接的時間點劃分,但我們嘗試將荷蘭放置在階級分化社

    會到絕對主義國家過渡期的位置,它具有階級分化社會的特徵,但也有絕對主義國

    家型態的雛形,底下將會依循荷殖臺灣時間序列所發生的事件來試圖論證這點,並

    以其繪製的地圖來加以論證。

    荷蘭對於臺灣一地的進駐本來是無意的,乃因緣際會的結果所致。16世紀末

    業,荷蘭繼葡萄牙、西班牙之後也來到亞洲發展,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

    在商業利潤的考量上,中國及東方社會大量的財富成為他們心目中貿易的中心。為

    此在公司成立後,Admiraal Wijbrand van Waerwijck(韋麻郎)就於同年 3月被選派

    為首度派遣之 15艘艦隊的司令官前往南洋,6月從 Texel出發,1604年 7月到達廣

    東一帶,由於遭受強風為避險而航向大海抵達 Peho島(澎湖),並找尋到一處無風

    的港灣(馬公灣)(村上直次郎等著,2001)。而為了便利日後與中國人的交易,荷

    蘭人藉由翻譯與漳洲的官員交涉,期望能在此設立據點,只是過程間並不順利,一

    方面中國官員要求荷方貢獻一定數額的金錢,並要送禮給相關官員;另一方面葡萄

    牙人在得知荷蘭人欲與中國方面接洽貿易事宜後,也間接運用金錢的手段予以散佈

    謊言,以致荷方與中方交涉受阻,設立據點一事當然也宣告失敗。

    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忙著在摩鹿加群島(香料群島)收購香料物品,並致力

    爭取來回航海途中的爪哇島、麻六甲群島、馬加撒島為根據地之際,並無法同時顧

    及到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市場。但是,在 1623年和英國爭奪安汶島引發衝突後,荷蘭

    人決心驅逐英國在東亞各群島的勢力。在鞏固了印尼群島的霸權後,荷蘭人下一個

    目標是企圖壟斷亞洲貿易市場(中村孝志,1997:31)。其實在 1609年時荷蘭人即

    在日本平戶設立商館與日本展開貿易,而日本當時最需要的外國貨乃是中國的生絲

    和絲織品,在歐洲諸國中,率先與日本進行通商的葡萄牙人已經在澳門設立據點、

    西班牙人也已在馬尼拉設立據點以方便交易,但荷蘭人只能在大泥一地進行交易(村

    上直次郎等著,2001:4-5),因此為了增加競爭力,荷蘭勢必得在中國沿海或附近

  • 27

    島嶼取得貿易根據地(161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築城成

    為公司在亞洲之根據地)。

    1622年 4月 9日蘭領印度總督 Coen任命 Reyersen(雷理生)為司令官出發前

    往中國海奪取澳門根據地,如果不成的話,則率領艦隊前往澎湖島10,並往福爾摩

    沙島探險。由於葡萄牙人善戰,因此荷蘭無法順利佔領澳門,艦隊只好轉進澎湖。

    而荷蘭人一到澎湖,就得到當地中國人的建議他們到福爾摩沙的訊息,但經考察後,

    認為澎湖在船舶的停靠、控制海上交通均是最佳之處,因此選擇定居澎湖,並開始

    築城(林偉盛,1999:9)。而在開始築城之後,荷蘭人也派人前往中國商談通商事

    宜,但同樣遭致明朝政府方面的拒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此之前明朝並無和外

    國進行貿易通商之事,另一則是澎湖乃是中國的領土,因此期望荷蘭必須放棄澎湖,

    在中國司法以外的地方定居,至於貿易可再議,但雙方的意見分歧,因此接連幾次

    的交涉都未能順利。1624年 5月初 Snock(宋克)更替 Reyersen(雷理生)成為新

    任司令官,但當他於 8月到任時卻發現白沙島上已經有中國士兵 1000人和兵船 150

    艘,隨後人數更增加到將近萬人,各式戰船增為 200艘(村上直次郎等著,2001:

    13),對中國來言荷蘭人的佔據澎湖11已然對其產生威脅,其領土的一部份怎能容許

    外人在此築城設置貿易點;而面對如此龐大的武力,荷蘭方面實在無法予以抵抗,

    因此在 8月 24日渡海至 Tayouan(大員)築城,開啟了荷蘭在臺灣統治的時期

    (1624-1662)。

    五、初期對於臺灣的統治

    前文即有提到當時對於臺灣,不論是葡萄牙人或是荷蘭人均沒有清楚的概念,

    1621年,荷蘭人在中國海域活動時,荷蘭人 Hessel Gerritsz(黑索)所畫的海圖,

    仍將福爾摩沙畫成三個小島,且命名為小琉球(Lequeo Pequeno)(林偉盛,1999:

    4)。雖然荷蘭曾於 1623年 3月,為尋求與中國貿易一事,司令官 Reyersen(雷理生)

    派遣船隻到臺灣探查,但對於島上的瞭解著實有限,但對於臺灣全島仍未有完整的

    10 在此時,荷屬東印度公司仍未將目標放置在臺灣一地,理由在於縱使先來到東亞的葡萄牙人對於臺灣也是相當陌生,因此總督 Coen在選擇貿易地時,在考量荷蘭人的武力及切斷西班牙人到中國貿易的因素上,靠近漳州河一帶的澎湖群島成為其選擇,當然他也希望派人到臺灣進行探查,於是有

    派船到大員之行(林偉盛,1999:7-8)。 11 文中敘述了兩次荷蘭人入駐澎湖的經過,其實尚有第三次,1662年後荷蘭人為鄭成功所驅除,而後一度有聯中(清朝)制鄭之舉,並曾於 1664年成功戰勝位於澎湖島上的鄭軍,但後來因故並未攻打臺灣直接轉回巴達維亞,結束這次征途。

  • 28

    概念。直到 1625年諾得洛斯沿海繞著臺灣所繪製出北港圖(如圖二)後,情況才有

    所改觀。諾得洛斯是名高級舵手(uppersteerman),殖民臺灣後的第二年被奉命測繪

    全島地圖,於 1625年 3月 5-25日環島一圈,共花費 20天的時間測繪出臺灣島外型,

    雖形狀略有粗曠,但是首次以實測,將臺灣海岸線的輪廓以單一島繪出的海圖(賴

    志彰等,2003:41)。此幅地圖代表著荷蘭首次將臺灣會製成一個完整島嶼,而圖中

    的臺灣的方向更與現代普遍北上南下的觀念不同,而是北左南右的情況,之所以會

    有這種繪圖視角,筆者以為當時的荷蘭是先佔有澎湖,而後才佔領臺灣的,因此這

    是導因於視角是以澎湖為基準點的緣故。這也可能是當時荷蘭在東亞的航路多半是

    東西向所致(夏中平,1995:57)。在荷蘭統治初期的地圖大半是以這個方式呈現的。

    另外這張圖也讓荷蘭人初步瞭解臺灣島西部海岸平坦適於居住,東部海岸則過於陡

    峭不適合居住。而因為諾得洛斯清楚畫出三仙台、綠島等處,因此他也有可能是首

    名看過臺灣東部的荷蘭人(Kees Zandvliet,1997:86)。

  • 29

    圖二 雅各.埃斯布蘭特松..諾得洛斯(Jacob Ijsbrandtsz Noordeloos) 《臺灣海圖,原稱北港圖》12,1625

    12 資料來源:賴志彰、魏德文、高傳棋(2003),《竹塹古地圖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