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7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全文公开版) 项目名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2014 年新建移动通信基站项目 建设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O 一七年一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全文公开版)

    项目名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2014

    年新建移动通信基站项目

    建设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二 O 一七年一月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

    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

    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

    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目 录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 1 -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 13 -

    三、 环境质量状况 ......................................................................... - 16 -

    四、 评价适用标准 ......................................................................... - 30 -

    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 33 -

    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 46 -

    七、 环境影响分析 ......................................................................... - 47 -

    八、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 66 -

    九、 结论与建议 ............................................................................. - 71 -

  • 表一 评价基站基本参数一览表

    表二 基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表三 典型基站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

    表四 基站周围电磁环境预测结果一览表

    表五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图件

    图一 地理位置图

    图二~二十 评价基站分布图

    图二十一 典型基站位置图

    图二十二 典型基站周边环境情况图

    附件

    附件一 项目立项文件

    附件二 项目委托书

    附件三 建设单位资料数据可靠性确认函

    附件四 建设单位出具的机顶功率证明材料

    附件五 机顶功率类比监测报告

    附件六 核查复函

    附件七 区域电磁环境监测报告

    附件八 典型基站电磁环境监测报告

    附件九 类比监测基站监测报告

    附件十 废旧电池回收承诺书

    附件十一 承诺函

    附件十二 网上公示截屏

    附件十三 评审意见

    附件十四 修改清单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 -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2014 年新建移动通信基站项目

    建设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 12 号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650200

    建设地点

    昆明市辖区县(官渡区、盘龙区、西山区、五华区、东川区、呈贡区、

    晋宁区、安宁市、富民县、禄劝县、嵩明县、寻甸县、宜良县、石林县、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滇池

    国家旅游度假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昆明倘甸产业园区昆明轿子

    山旅游开发区)

    立项审批部门 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 批准文

    中电信昆明立项

    [2014]1945、1946、2127、

    2126、2125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

    及代码

    移动电信服务[G601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建筑面积(平方

    米)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015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97%

    评价费用

    (万元) -

    投产日

    期 2014 年 11 月

    1.1 项目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移动通信工

    具已经倍受人们的青睐。基站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实现了手机

    之间、手机与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信息连接,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基站的建

    设是围绕着信号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有无电磁环

    境影响等要素进行。同时,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

    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 IP 化。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以下简称“昆明电信”)为满足昆明市移动

    网络的发展需求及提高移动网络的覆盖率和网络承载能力,在昆明市所辖五华区、

    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呈贡区、东川区、安宁市、晋宁区、富民县、嵩明县、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 -

    宜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等区县建设

    了一批基站。

    此次评价的基站(以下简称昆明电信基站)由昆明电信立项建设(见附件一),

    基站站址共 124 个,均为 CDMA2000-1X/EVDO 站,均已建成。本工程统筹考虑整

    个昆明市的覆盖要求,对本次评价的 CDMA 站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昆明市

    CDMA 无线网络的连续覆盖。本次评价的基站中,多数基站位于农村、城郊等偏远

    地区,主要评价电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基站详细情况见附表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

    改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

    为切实做好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得移动通信事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控制

    电磁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确保该项目工程顺利进行,昆明电信于 2015 年 1 月特委

    托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 1989 号)承担该项目的电

    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二)。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了工程技术

    人员现场调查和监测等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依照《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编制完成了

    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已建成运行,本次环评为补办手续。

    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次评价的昆明电信共建设基站 124 个,均已建成。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基站,

    同时配套建设对应的基站配套设备及安装、机房建设及改造、电力引入等。基站全

    部采用集成控制设备,实行无人值守方式。项目组成详见表 1-1。

    表 1-1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组成表

    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 依托、新建情况

    主体工程 杆塔建设;天线、射频子系统、基带子系统

    等设备安装。

    有 86 个基站依托现有基站建设;38

    个基站新建,其中新建落地塔 21 个

    辅助工程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及其它辅助设备。 新建

    配套工程 基站的市政交流电供给工程、应急供电安装

    蓄电池组;监控设备的安装。

    昆明电信新增 38 组蓄电池;其余的依

    托原有蓄电池

    环保工程 21 个落地塔塔基周边生态恢复及施工迹地

    恢复、施工期临时占地清理及宣传教育等。 新建

    本次评价的基站中有 86 个基站共享现有已建杆塔或机房,仅增加相关设备,不

    新增占地;其余基站仅新建小型机柜及散热风扇,不新建机房,不新增空调。本次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 -

    评价的 86 个楼顶塔基站占地一般采取租用已有建筑的方式,不新增占地;本次评价

    的 38 个落地塔中,约有 21 个基站需要采取新建的方式,新增永久占地面积合计约

    350m2,塔基建设过程中仅涉及少量临时占地。

    基站的电气设备供电采用市政交流电供给,在交流电源故障情况下,基站应急

    供电采取铅酸蓄电池组进行直流供电。

    为保护机房内设备,夏季室内温度须保持在 23℃~27℃之间,冬季室内温度须

    保持在 18℃~22℃之间,相对湿度在 50%~70%之间。机房内的制冷及除湿采用变频

    自启动高可靠性的空调。空调外挂交换机的噪声源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表 1-2 项目投资概算一览表

    序号 环保投资项目 金额(万元) 备注

    1 主体工程 831 机房、杆塔、主设备等

    2 辅助工程 28 —

    3 配套工程 136 —

    4 环保工程 20 施工期环保措施、生态恢复、

    噪声防治等

    合计 1015 —

    本次评价的基站数量分布情况见表 1-3,基站按行政区域分布数量统计图见图

    1-1。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基站分布见附图二~附图十五。

    表 1-3 基站数量分布情况一览表

    区县 官渡区 盘龙区 西山区 五华区 东川区 呈贡区 安宁市

    基站数量(个) 16 23 9 12 4 8 9

    占比(%) 12.9 18.5 7.3 9.7 3.2 6.5 7.3

    区县 晋宁区 富民县 禄劝县 嵩明县 寻甸县 宜良县 石林县

    基站数量(个) 4 5 4 5 2 5 5

    占比(%) 3.2 4.0 3.2 4.0 1.6 4.0 4.0

    区 经开区 两区 高新区 阳宗海区 滇池旅游度假区

    基站数量(个) 6 1 1 3 2

    占比(%) 4.8 0.8 0.8 2.4 1.6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 -

    图1-1 基站按行政区域分布数量统计图

    1.3 主要技术参数

    基站技术参数汇总表见表 1-4。

    表 1-4 基站主要技术参数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参数统计

    1 基站系统类型 CDMA2000

    2 发射机型号 中兴 ZXSDR BS8800、中兴 BTSB I4、中兴 ZXC10

    CBTS I2、中兴 DSDR

    3 标称功率(W) 60

    4 频率范围(MHz) 上行/下行:825~835/870~88

    5 天线挂高(m) 9~108

    6 天线增益(dBi) 15/15.5/17

    7 载频配置 S11、S2、S22、S222、S333、S343、S4、S434、S443、

    S445、S55

    8 机械倾角(°) 0/3/4/5/6/7/8/9/10/11/

    12

    9 电子倾角(°) 0/3

    10 天线架设方式 楼顶抱杆、楼顶抱杆(美化天线)、楼顶增高架、

    落地塔、落地塔(美化天线)

    1.4 与其他网络共址情况

    本次评价的 124 个基站中共址基站为 86 个,不共址基站为 38 个。共址基站均

    为与其他期次基站共址,无与本期评价基站共址情况。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5 -

    与其他网络共址的基站技术参数汇总表见表 1-5。

    表 1-5 本次评价基站共址情况一览表 单位:个 共址情况

    本次评价基站 电信 4G 电信 4G/移动 电信 4G/联通 不共址

    CDMA2000-1X/EvDO 83 2 1 38

    1.5 基站分类

    根据基站的技术参数(基站系统类型、天线增益、标称功率、共址情况等)对

    全部评价基站进行归类,用字母和数字组合代号来代表各个类型的基站。不同的字

    母代表不同的网络制式,字母后第一位数字代表天线型号(增益),字母后第二位

    数字代表天线所在环境的具体情况,包括架设方式和共址情况。

    以 A11 类型为例,A11 代表采用西安华天 AM-X-CG-15-65-00T 的天线增益为

    15.0dBi 的 CDMA 定向基站,天线的架设方式为楼顶塔,为共址基站。本次评价的

    基站分类情况见表 1-6。

    表 1-6 基站分类汇总表 基站

    系统

    类型

    标称

    功率

    (W)

    天线增

    益(dBi)

    发射

    功率

    (W)

    天线型号 架设方

    共址情

    基站

    类型

    评价

    基站

    个数

    CDM

    A 定向

    60 15.0 15

    AM-X-CG-15-65-00T 楼顶塔

    共址 A11 9

    不共址 A12 1

    落地塔 共址 A13 5

    MB800-65-15.5DE14

    楼顶塔 共址 A21 21

    不共址 A22 6

    落地塔 共址 A23 1

    不共址 A24 7

    TTB-809015/182017/182017DE-65F 楼顶塔 共址 A31 9

    落地塔 共址 A32 1

    60 15.5 15 GX-TD-DX4-T3WA 楼顶塔 共址 A41 3

    不共址 A42 2

    60 17.0 15

    MB800-65-17DE14

    楼顶塔 共址 A51 13

    不共址 A52 8

    落地塔 共址 A53 5

    不共址 A54 11

    ODP-065R17DB 落地塔 共址 A61 3

    YXFX08X9017-DT0

    楼顶塔 共址 A71 13

    不共址 A72 1

    落地塔 共址 A73 3

    不共址 A74 2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6 -

    1.6 基站基本情况简介

    此次评价基站采用的是符合国际、国内标准要求的通信设备,具有功耗低、效

    率高等性能。该报告表所列基站的设备参数均由昆明电信提供,基站设备参数见附

    表一。

    (1)基站组成

    基站由机房、馈线、天线及安装天线的支架所组成。机房主要设备包括基站控

    制器、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及馈线等信号收发设备以及电源柜和备用电源等辅助

    设备。基站天线设在天线支架上,由馈线连接天线与机房设备。

    本次评价基站的设备组成部分详见工程分析内容。

    (2)基站功能

    基站具备收发移动通信信号的功能,其运行将实现昆明市区域内移动手机用户

    保持通信网络之间的通畅联结。

    (3)基站主要部件介绍

    ① 主设备

    此次评价基站各系统使用的主设备情况见表 1-7。

    表 1-7 此次评价基站各系统主设备使用情况一览表

    基站系统 主设备厂家 主设备型号 标称功率

    (W) 载频配置

    使用数

    量(套)

    主设备使用

    比例(%)

    CDMA 中兴

    BS8800 60 2/3/4 5 3.9

    BTSB I4 60 4 1 0.8

    DSDR 60 1/2/3/4/5/7 117 94.5

    ZXC10 CBTS I2 60 2/3 1 0.8

    ② 天线

    本次评价的 124 个基站(124 个基站站址)各系统均配置一组天线,每组天线

    由 1 副~4 副天线组成。

    此次评价基站各系统使用的天线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8。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7 -

    表 1-8 此次评价基站各系统使用的天线主要技术参数表

    基站系统 天线

    厂 天线型号

    水半

    功率角

    (°)

    垂直半

    功率角

    (°)

    天线增

    益(dBi)

    使用数

    量(个)

    所占比

    (%)

    CDMA

    华天 AM-X-CB-15-65-OOT 65 15 15 15 12.1

    国信 GX-TD-DX4-T3-WA 65 7 15.5 5 4.0

    通宇 TTB-809015/182017/182017DE-65F 62 6 15 10 8.1

    亚信 YXFX08X9017-DT0 90 7 17 19 15.3

    京信 ODP-065R17DB 65 9 17 3 2.4

    摩比 MB800-65-15.5DE14 65 15 15 35 28.2

    MB800-65-17DE14 65 7 17 37 29.8

    ③ 天线塔架

    本次评价基站中,天线塔架方式主要为落地塔(角钢塔、单管塔、H 杆、三管

    塔)、落地塔(美化天线)(灯杆、景观塔)、楼顶抱杆(单抱杆、组合抱杆)、

    楼顶抱杆(美化天线)(水箱、排气管、方柱)、楼顶增高架(立杆、围笼、三管

    塔)等,天线塔架架设情况见表 1-9。落地塔主要建于乡村、路边、绿化带等;楼顶

    抱杆、楼顶增高架、美化天线等主要使用在城市区域多层建筑的楼顶。

    表 1-9 天线塔架架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塔架类型 天线挂高(m) 基站数量(座) 使用比例(%)

    1 楼顶抱杆 9~51 30 24.2

    2 楼顶抱杆(美化天线) 15~108 37 29.8

    3 楼顶增高架 9~40 19 15.3

    4 落地塔 15~40 28 22.6

    5 落地塔美化天) 26~35 10 8.1

    (4)站房

    基站选址要求较高,站房应有足够的承重,天线一般架设在建筑物顶部,且不

    宜过高;在绿化带、公园、路边等建设的基站主要是引入可靠的交流电即可。基站

    的配电电压一般是 380V 交流电,经整流为 48V 直流电供应机柜使用,并有蓄电池

    做备用电源,蓄电池供电一般可以应急工作 10 小时,当电网供电因故断停后,自动

    切换为蓄电池供电。基站机房的一般占地面积在 20~50m2。

    (5)工作频率

    现网运行基站的工作频率见表 1-10。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8 -

    表 1-10 基站工作频率一览表

    使用系统 上频率(MHz) 下行频率(Hz)

    本次评价涉及基站

    电信 CDMA 825~835 870~880

    同址同塔联通和移动基站

    中国移动 GSM900 890~909 935~954

    中国移动 GSM1800 1710~1735 1805~1830

    中国移动 TD-SCDMA 1800~1900、2010~2025

    中国移动 TDD-LTE 1880~1900、2575~2635

    中国联通 GSM900 909~915 954~960

    中国联通 GSM1800 1735~755 1800~1850

    中国联通 WCDMA 1940~1955 2130~2145

    中国联通 FDD-LTE 1755~1765 1850~1860

    中国联通 TDD-LTE 2300~2320、2555~2575

    注:除中国移动 TDD-LTE 外,其余下行频率为基站天线发射频率。

    (6)基站环境特征分布情况

    本次评价的基站覆盖了各类环境特征区域,如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幼儿园、

    医院和政府机关等。

    表 1-11 基站环境特征分布情况

    主要环境特征 基站数量(个) 占该基站总数量的百分比(%)

    商业区 22 17.7

    行政办公区 9 7.3

    居民区 38 30.6

    文教卫生区 18 14.5

    非环境关注区 37 29.8

    合计 124 100

    1.7 评价依据

    1.7.1 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网建设”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7.2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版)(2016 年 9 月 1 日实施);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9 -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

    第 9 号令,2013 年修正版,自 2013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部令第 33 号令,2015

    年 6 月 1 日实施);

    (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令第 18 号,1997

    年 3 月 25 日起实施);

    (7)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电磁辐射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

    [2003]75 号,2003 年 3 月 20 日起实施);

    (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39 号,2016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国家

    环保部,2013 年 6 月 8 日;

    (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 5 号,1999 年

    10 月 1 日)。

    1.7.3 评价方法与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

    (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

    (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

    1.7.4 地方相关规范性文件

    (1) 《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 105 号);

    (2)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南省无线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贯彻执行有关问题的通知》,(云环科字[1997]第 318 号);

    (3) 《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使用区划分的

    通知》,云环发[2007]83 号;

    (4)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全省电磁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告》,

    云环发[2009]65 号。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0 -

    1.8 评价因子及评价范围

    1.8.1 评价因子

    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第 4.1 款:“100kHz 以上频率,

    在远场区,可以只限制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或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在近场区,

    需同时限制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

    中第 5.2 条规定,“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射频率,对所有场所监测其功率密度(或

    电场强度)”。

    因此,此次评价采用功率密度作为评价因子。

    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在远场区中的换算公式如下:

    3771002 /EPd 公式 1-1

    式中: dP 为功率密度,μW/cm2;E 为电场强度,V/m。

    1.8.2 评价范围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中第 3.1.2 款规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应遵循下列要求:

    (1)评价范围为以天线为中心:发射机功率 P>100kW 时,其半径为 1km,发射

    机功率 P≤100kW 时,半径为 0.5km。

    (2)对于有方向性天线,按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内评价到 0.5km,如高层

    建筑的部分楼层进入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以内时,应选择不同高度对该楼层进

    行室内或室外的场强测量。

    同时,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第 5.3 条中规定:

    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的保

    护目标,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点位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

    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监测点位。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

    为定向天线时,则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线主瓣方向内。

    因此,此次评价依据上述标准与监测方法,最终确定评价范围以天线为中心

    500m 范围,重点关注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1.9 评价重点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1 -

    此次评价的工作重点包括:

    (1)工程分析;

    (2)基站周围电磁环境质量分析;

    (3)电磁环境达标控制距离计算及核实达标控制距离内是否有环境保护目标;

    (4)基站周围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的功率密度预测;

    1.10 评价目的

    (1)通过对基站及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背景值的监测,以及对周边电

    磁污染源分布调查,以评价该类基站的电磁环境影响。

    (2)通过对典型基站的详细分析,掌握其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分布规律;通过类

    比分析,掌握未监测基站的电磁环境状况及类比分析结果。

    (3)针对该项目基站特点和污染特征,分析基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环境的

    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把不利影响降低到尽量低的合理可行水平而必须采取的防治

    措施。

    (4)为基站的电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不符合该项目管理目标值要求的

    基站提出整改意见。

    (5)从电磁环境保护的角度为此次评价基站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部令第 33 号)及移

    动通信基站的电磁环境特性,本期评价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在评价范围内以居住、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公众。

    此次评价的典型基站周围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见表二。如表二所示,选取

    的 23 个典型基站站址中,50m 范围内分布有居民住宅、商住楼、办公楼等环境保护

    目标的基站站址共 22 个,仅 1 个典型基站站址 50m 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所选

    取的典型基站基本能够代表本次评价基站的环境情况。

    如表二所示,选取的 23 个典型基站中,22 个基站周围 50m 范围内分布有居民

    住宅、商住楼、办公楼等环境保护目标,其余 1 个基站 50m 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所选取的典型基站能够代表本次评价基站周围环境情况;101 个非典型基站中,83

    个基站周围 50m 范围内分布有居民住宅、商住楼、办公楼等环境保护目标,其余 18

    个基站 50m 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2 -

    1.12 投诉基站的环境管理

    经向昆明市环保局、昆明市各区县环保局以及昆明电信公司核实和确认,删除

    了 3 个投诉基站,删除后,本次评价基站中不涉及公众环保投诉。删除的投诉基站

    详见表 1-12。

    表 1-12 删除的投诉基站一览表 序号 基站名称 网络制式 建设地点

    1 昆石路鸣泉村 CDMA 官渡小板桥镇鸣泉村 225 号

    2 滇池卫城微风岛钟楼 CDMA 西山区滇池卫城微风岛钟楼内部

    3 滇池卫城橡尚(活动中心) CDMA 西山区滇池卫城万达大道昆明滇池国家旅

    游度假区海埂街道卫城社区综合活动中心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昆明市 2013 年 1 月 1 日之前建设的移动通信基站已全部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手

    续,建设单位已承诺一旦发现基站周围 50m 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进入基站电磁环

    境达标控制距离内的情况,建设单位将立即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站进行整改;若整改

    后仍然无法满足电磁环境管理要求,将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站进行拆迁。2013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之间建设的昆明电信通信基站,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

    责任公司编制的项目正在办理环保手续。项目建设期间,落地塔的建设会占用林地

    或田地,经调查,相关部门未收到施工期间噪声扰民的反映和投诉;现有项目运行

    期间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状况良好,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建立了处理公

    众电磁环境等环境问题投诉的机制,并积极联系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处理,

    妥善解决已发生的投诉和纠纷事件。

    本次评价涉及的 124 个基站分布于昆明市辖区县及安宁市、官渡区、嵩明县、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

    假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昆明倘甸产业园区及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等区域。

    对新建基站而言,无与新建基站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对共址站而言,与本项

    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即为原有其它共址基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根据本次评价

    对典型共址基站的现场环境监测结果(功率密度值在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3 -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昆明市地跨东经 102°10'—103°40',北纬 24°23'—26°22'。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

    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西部

    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

    门户。

    2.1.2 气候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

    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 15℃,极端最高气温 31.2℃,极端最低气

    温-7.8℃,最热月 5 月平均气温 24.4℃,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2.2℃,年降水量

    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 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

    小。

    2.1.3 水和植被资源

    昆明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普渡河、牛栏江、小江、南盘江、巴江等,分属金沙

    江(长江上游)、南盘江(珠江上游)、元江(红河上游)三大水系,径流面积

    100 km2 以上的河流 61 条(长江流域 53 条、珠江流域 7 条、红河流域 1 条)。全

    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湿季分明,旱季一般为 11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量占

    全年降水量的 10—16%,雨季一般为 5 月至 10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90%—84%,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73.13 亿

    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55.15 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 75.4%,地下水

    资源量为 17.98 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 24.6%。

    2013 年,全年完成营造林 6.02 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 2.85 万公顷;封山育

    林及补植 2.16 万公顷。义务植树 1081.7 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 49.0%。建成区绿

    地总量为 15538.89 公顷,较上年增加 1187.17 公顷。

    http://baike.baidu.com/view/47532.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227.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008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0779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2229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54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5145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928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928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08402.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671004.htm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4 -

    2.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2.2.1 行政区划

    昆明市下辖 7 区(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东川区、晋宁

    区),3 县(富民县、嵩明县、宜良县),3 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石林

    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 市(安宁市)及 5 个开发区(昆明国家高

    新技术开发区、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昆明阳宗

    海风景名胜区和昆明倘甸产业园区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政府驻地:昆明市呈

    贡区吴家营锦绣大街 1 号。

    2.2.2 开发区介绍

    昆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于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云南省首个国家级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由位于昆明主城西北的建成区(5 平方公里)和位于呈贡

    区马金铺街道的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6.88 平方公里)两个片区组成。

    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 1992 年,2000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

    发区。经济开发区位于昆明主城、呈贡新城、新国际机场三角区域中心,国批面积

    11.8 平方公里(含出口加工区 2 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 156.6 平方公里。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于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也是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中唯一位于内陆省的旅游度假区。目前,辖区面积为 47.5 平方公里,由海埂片

    区和大渔片区两部分组成。海埂片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 5 公里的滇池之滨,属滇池

    环湖生态旅游圈核心区;大渔片区位于呈贡区西南部,紧临滇池东岸。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于 2009 年 10 月 9 日成立,位于昆明市东南部,比邻昆

    明市主城区,总面积 546 平方公里。区内的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为

    天然淡水湖泊,流域面积为 192 平方公里,湖面面积 31.9 平方公里,总蓄水量 6.04

    亿立方米,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

    昆明倘甸产业园区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北部,包括东川区的

    红土地镇、舍块乡,禄劝县的转龙镇、雪山乡、乌蒙乡,以及寻甸县的倘甸镇、凤

    合镇、联合乡和金源乡。两区规划面积 1837.54 平方公里(包括轿子雪山省级风景

    名胜区 253 平方公里)。

    2.2.3 人口

    2015 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667.7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467.7 万人,占常

    http://baike.baidu.com/view/48113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48114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66517.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66516.htmhttp://baike.baidu.com/view/6271597.htmhttp://baike.baidu.com/view/97953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6652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6652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766522.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73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508188.htm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5 -

    住人口比重为 70.05%。人口自然增长率 5.98‰。

    2015 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555.5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17.71 万人,占户

    籍人口比重为 57.2%。

    2.2.4 经济

    昆明全市 2015 年年末地区生产总值 397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88.10 亿元,同比增长 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588.38

    亿元,同比增长 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193.52 亿元,同比增长 8.7%。三次

    产业结构为 4.7:40.0:5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9686 元,

    增长 7.2%。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1850.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占 GDP

    比重为 46.6%。

    2.2.5 科技与教育

    2015 年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42 所,在校生 43.64 万人,专任教师 2.71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 61 所,在校生 17.59 万人,专任教师 0.44 万人。普通中学 287

    所,在校生 31.59 万人,专任教师 2.33 万人。普通小学 959 所,在校生 48.44 万人,

    专任教师 2.71 万人。幼儿园 1162 所,在园幼儿 20.74 万人,专任教师 1.19 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 5 所,在校学生 565 人,专任教师 187 人。残疾儿童入学率 98.15%。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97.57%,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 104.48%。普通初中毛入学

    率达 112.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2.5%。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6 -

    三、 环境质量状况

    3.1 电磁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评价基站区域的电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单位委托云南至祥恒瑞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区域电磁环境和本项目典型基站评价范围内的电场强度进行了现

    场监测,监测仪器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在有效期内;环境监测人员均持证上岗;全过

    程执行质量保证体系规定。

    3.1.1 监测目的和监测时间

    了解本次评价基站所在区域及其周边 50m 范围内电磁环境质量水平,并对其进行

    评价。

    监测时间:云南至祥恒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4 月 25 日~4 月 29 日进行了

    区域电磁环境的监测;于 2015 年 8 月 24 日~2016 年 3 月 19 日进行了典型基站电磁环

    境的监测。典型基站监测时基站处于关机状态。

    3.1.2 监测因子

    本次评价过程中采用实测电场强度(功率密度根据公式换算)作为监测因子。

    3.1.3 监测仪器

    测量仪器基本参数见表 3-1。

    表3-1 监测仪器基本信息一览表 仪器名称

    指标 电磁环境分析仪

    仪器型号 HI-2200

    仪器编号 00128852

    探头型号 E100

    探头编号 00121511

    频率范围 0.1MHz~3GHz

    检测限值 0.3V/m~400V/m

    检定单位 云南省通信计量站

    检定有效 2015 年 2 月 16 日~2016 年 2 月 15 日

    3.2 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状况

    3.2.1 区域电磁环境监测点的选取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将昆

    明市共选取了 14 个区县尽量均匀布设 4~9 个监测点位,共 89 个点。监测点位和各点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7 -

    监测数据详见监测报告。

    图3-1 盘龙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2 西山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8 -

    图3-3 五华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4 官渡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19 -

    图3-5 呈贡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6 东川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 -

    图3-7 安宁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8 富民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1 -

    图3-9 晋宁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10 禄劝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2 -

    图3-11 石林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12 嵩明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3 -

    图3-13 寻甸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图3-14 宜良区域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4 -

    3.3 典型基站电磁环境质量

    3.3.1 现场监测典型基站选择原则

    鉴于此项目中涉及的基站数量较多,本次评价中综合考虑尽量覆盖昆明市主城区

    及县城,尽量包括主要设备类型、发射天线和发射方式,以及包含主要类型的天线和

    塔架结构。监测基站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

    现场监测基站选择原则:

    (1)设备类型、技术参数具有代表性:典型基站应包含主要的网络制式、设备类型、

    天线型号和天线塔架架设方式,并优先选取设备标称功率、天线增益较大、有共址情

    况的基站。

    表3-2 典型基站代表性分析情况一览表

    项目 本次评价基站参数 典型基站站址

    数量(个)

    占典型基站总数

    的百分比(%)

    同类型典型基站占

    同类型总基站数的

    百分比(%)

    网络制式 CDMA 23 100 18.5

    标称功率 60 23 100 18.5

    增益

    15.0 9 37.5 14.8

    15.5 2 8.3 40.0

    17.0 12 54.2 21.3

    天线厂家

    华天 1 4.3 6.7

    国信 2 8.7 40.0

    通宇 2 8.7 20.0

    亚信 5 21.7 26.3

    京信 1 4.3 33.3

    摩比 12 52.2 34.3

    主设备

    BS8800 2 8.7 40.0

    BTSB I4 1 4.3 100.0

    DSDR 20 87 17.1

    ZXC10 CBTS I2 0 0 0

    共址情况

    CDMA/4G 17 73.9 20.5

    CDMA/4G/共联通 1 4.3 100.0

    CDMA/4G /共移动 2 8.7 100.0

    不共址 3 13.0 7.9

    表 3-3 可知,本次评价选取的 23 个典型基站站址覆盖全部基站的网络类型、天线

    型号和主要的主设备类型,技术参数和设备类型的代表性分析如下:

    (a)网络制式代表性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5 -

    本次评价基站只有一种网络制式,即均为 CDMA2000-1X/EVDO 基站,因此,典

    型基站的选择具有网络制式代表性。

    (b)设备类型及功率

    本次评价基站标称功率均为 60W,设备类型有 BS8800、BTSB I4、DSDR 、ZXC10

    CBTS I2。典型基站覆盖了本次评价基站的标称功率及其主要的设备类型,因此,典型

    基站的选择具有功率和设备类型代表性。

    (c)天线型号及增益等

    本次评价基站选择了 6 种天线类型,增益分别为 15.0dBi、15.5dBi 和 17dBi。本次

    基站增益主要为 17dBi,因此提高了其选择比例。由表 3-2 可以看出,典型基站覆盖了

    所有不同类型天线类型及增益。

    (d)共址情况

    此外,典型基站的选择还优先考虑了各种共址情况,有 20 个共址站选为典型基站,

    占典型基站总数量的 87.0%。

    综上所述,典型基站的选择不仅覆盖了各种技术参数,还优先选择了有共址、增

    益大等最不利的情况,因此,典型基站的选择具有技术参数和设备类型代表性。

    (2)具备环境特征代表性:典型基站应覆盖主要的环境特征,如居民区、商业区、

    学校、幼儿园、医院和政府机关等。周围敏感点较多或人口较密集地区的基站,优先

    考虑天线与周边环境保护目标水平距离较近、垂直高差较小以及周边环境情况复杂的

    基站。由表 3-3 不难看出,敏感性较高的居住区和文教卫生区检测比例较高,其次为办

    公区和商业区,非环境关注区选择了 11 个作为典型基站。

    表3-3 典型基站环境特征

    主要环境特征 典型基站数量

    (个)

    占典型基站总数的百分

    比(%)

    占该类型环境特征总基

    站数量的百分比%)

    商业区 2 8.7 9.1

    行政办公区 3 13.0 33.3

    居民区 11 47.8 28.9

    文教卫生区 6 26.1 33.3

    非环境关注区 1 4.3 2.7

    合计 23 100 —

    由表3-3可以看出,敏感性较高的居住区和文教卫生区检测比例较高,分别为 47.8%、

    26.1%,其次为办公区和商业区,比例分别为 13.0%、8.7%,非环境关注区的检测比例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6 -

    为 4.3%。由此可知,本次评价选取的 23 个典型基站覆盖了全部环境特征,且重点选择

    了站址周围环境较为敏感的居住区和文教卫生区,因此,典型基站的选择具有环境特

    征代表性。

    (3)具有架设方式代表性。本次评价所选取的典型基站覆盖了全部架设方式,详

    见表 3-5。

    表3-4 典型基站架设方式代表性

    架设方式 典型基站数量(个) 占典型基站总数的百

    分比(%)

    占该架设方式基站数

    量的百分比(%)

    楼顶抱杆 6 26.1 20.0

    楼顶美化天线 10 43.5 27.0

    楼顶增高架 4 17.4 21.1

    落地塔 1 4.3 3.6

    落地塔美化天线 2 8.7 20.0

    合计 24 100 —

    由表 3-4 可以看出,本次典型基站覆盖了全部架设方式,优先选择了楼顶塔的基站,

    楼顶塔的架设方式总体比例为 87.0%,落地塔的架设方式比例为 13.0%。因此,典型基

    站的选择具有架设方式代表性。

    (4)具备地区代表性:典型基站应尽量覆盖主要市区、县城及乡镇等人口较为密

    集的地区,除了东川、西山、寻甸和阳宗海区未选点外,其余各行政区均选取典型基

    站以代表该区域的基站建设情况。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7 -

    表3-5 典型基站行政区域分布一览表

    区县名称 典型基站数量

    (个)

    占典型基站总数的百分比

    (%)

    占该行政区本期总基站数

    量的百分比(%)

    官渡区 3 13.0 18.8

    盘龙区 7 30.4 30.4

    五华区 3 13.0 25.0

    东川区 1 4.3 25.0

    呈贡区 1 4.3 12.5

    安宁市 1 4.3 11.1

    晋宁县 1 4.3 25.0

    富民县 1 4.3 20.0

    禄劝县 1 4.3 25.0

    嵩明县 1 4.3 20.0

    宜良县 1 4.3 20.0

    石林县 1 4.3 20.0

    高新区 1 4.3 100.0

    合计 23 100.0 —

    根据以上原则,共选择 23 个典型基站,典型基站技术参数表见附表三。

    3.3.2 典型基站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点位的布设主要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中相关规定进行,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布点设置。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

    原则,主要考虑基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依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第 5.3 条规定,监测点位一

    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移动通信基

    站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时,则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线主瓣方向内。对于发射

    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位。

    3.3.3 监测工况

    现场监测主要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

    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

    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中相关规定进行。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8 -

    (1)环境条件

    监测报告中记录了现场监测时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天气状况等环境特征。

    (2)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选择在城市电磁环境水平的高峰期,一般为一天内 8:00~20:00。

    (3)基站工况

    在典型基站关机状态下进行监测。

    3.3.4 监测基站分布情况

    根据选择原则,在本次评价过程中,环评单位、监测单位及昆明电信的相关技术

    人员就本次评价基站的部分建成基站周围环境特征进行了现场调查。本次评价实际共

    监测 23 个基站站址,监测基站对应的区县分布情况见表 3-5,环境区域分布情况见表

    3-3,可以看出,抽测部分基站能够代表本次评价基站的区县及环境特征。

    典型基站在设备参数、周边环境等各方面能够代表本次评价基站的各主要功能参

    数,典型基站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见附表三。

    3.4 监测结果分析

    3.4.1 区域电磁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本次区域电磁环境监测共布设了 89 个点位,区域监测点功率密度范围为

    0.038μW/cm2~0.531μW/cm2,监测结果表明区域电磁环境状况良好,满足《电磁环境

    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露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区域电磁环境良好,具

    备新建基站的环境容量。区域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详见监测报告(附件八)。

    3.4.2 典型基站监测结果与评价

    典型基站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详见监测报告(附件九)。

    调查结果表明,此次现场监测基站关机运行时,基站周围各监测点电场强度背景

    值在(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29 -

    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浓度均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 个县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15 年河道水质及生态景观改善明显。滇池外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 4.3%,富

    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草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略上升,主要污染物总磷、五日生化需

    氧量有所下降,阳宗海水质类别较上年不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 3.66%。

    2015 年主城建成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较好,交通干线昼间噪声总体水平为

    好,8 个县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较好。

    2015 年昆明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处置利用率有所提高,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试运行正常。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0 -

    四、 评价适用标准

    (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第 4.1 款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电场、磁场、电磁场所致

    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场量参数的方均根值应满足下表

    要求。

    表4-1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摘录)

    频率范围

    MHz

    电场强度

    E(V/m)

    磁场强度 H

    (A/m)

    磁感应强度

    B(uT)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eq

    (W/m2)

    30~3000 12 0.03 0.04 0.4

    注:0.1MHz~300GHz 频率,场量参数是任意连续 6 分钟内的方均根值。

    (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本次评价涉及的基站分散建设于昆明市全境,基站涉及了 0~4 类声环

    境功能区。各声环境功能区具体标准值见表 4-2。

    表4-2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昼间dB

    (A)

    夜间dB

    (A) 声环境功能区

    0类 50 40 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 55 45 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

    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 60 50 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

    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 65 55 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功能,需要防止工

    业噪声对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4a

    类 70 5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

    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类 70 60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

    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

    域,距离为45m±5m;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

    距离为30m±5m;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

    离为20m±5m)。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

    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

    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底

    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

    批的铁路建设项目);

    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

    建设项目。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1 -

    (1)电磁

    ①《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 10.3-1996):

    第 4.2 款 单个项目的影响

    为使公众受到总照射剂量小于 GB8702-88 的规定值,对单个项目的

    影响必须限制在 GB8702-88 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评价时,对于由国家

    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 GB8702-88 中场强限值的 2/1 ,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2,其他项目则取场强限值的 5/1 ,或功率密度限

    值的 1/5 作为评价标准。

    ②《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已建移动通信基站补办环保手续有关问题

    的通知》(云环发[2010]47 号)

    对利用同一铁塔、杆路、建筑物顶部共建共享的基站其评价范围内的

    电磁水平应满足环境电磁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标准,同时,

    应满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

    个网络系统)电磁环境功率密度 8μW/cm2 的标准要求。

    ③本项目电磁环境评价标准

    2015 年 1 月 1 日起,《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实施,

    原《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废止,这两个标准中对公众曝露

    控制限值要求未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规定,确定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水平执行公众曝露控制

    限值 40μW/cm2,本项目的贡献值应满足单个网络系统(一家移动运营商

    的一套无线发射网络系统视为单个网络系统)电磁环境功率密度

    8μW/cm2 的标准要求。

    (2)噪声

    基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本次评价的基站分散建设于昆

    明市境内的不同地点,项目基站涉及了 1~4 类声环境功能区,基站厂界

    噪声应符合当地声环境功能要求,参照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22337-2008),标准值见表 4-3。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2 -

    表 4-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标准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2 类 60 50

    3 类 65 55

    4 类 70 55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中的要求,具体指标见表 4-4。

    表 4-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标准 昼间 夜间

    GB12523-2011 70 55

    (3)危险废物

    基站运行中产生的废蓄电池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 HW49

    中的其他废物。废蓄电池暂存场所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3 -

    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 CDMA 系统介绍

    5.1.1 CDMA 技术原理

    码分多址 CDMA 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

    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

    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可用于二代和三代无线通信中的任

    何一种协议。

    5.1.2 CDMA 网络组成

    CDMA网络由CDMA 2000 1X + EVDO两种网络组成,即同一系统不同网络。

    其中CDMA 2000 1X支持纯语音业务,和不超过153.6K的低速数据业务(简单通

    俗地说,CDMA 1X是2.5G网络,就是一种由2G向3G过渡的网络);EVDO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3G的一个版本,是CDMA 1X向3G演进增强版本之一,扩展了数据

    业务的速率。

    CDMA 1X和EVDO使用的频段是一个,都是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

    MHz,该频段内有不同的数个频点,其频点分配原则是EVDO从低往高配,1X从

    高往低配。

    因此,EVDO与CDMA2000 1X网络兼容,其中,EVDO的码片速率、功率需

    求、信道带宽与CDMA2000 1X相同;EVDO可沿用CDMA2000 1X现有网络规划

    及射频部件,基站可与CDMA2000 1X合一,成本低廉。

    EVDO和CDMA1X是CDMA2000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虽然侧重点不同,但

    两者的技术基础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两者的无线网络规划流程相似。

    (2)两者的射频特性相同,包括3个方面。一是两者使用的载频特性相同,

    但EVDO必须单独使用一个载频;二是射频子系统相同,两者可以共用,即两者

    通过同一设备同一功率同一频段不同频点发射;三是无线传播模型、路径损耗计

    算方法相同。

    (3)两者的站点选择、天线选择方法相同。

    (4)两者均为反向覆盖受限。

    (5)两者的反向覆盖半径接近,因此两者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相似。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4 -

    EVDO专门为高速数据业务而开发,与CDMA1X网络规划的差异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系统网络结构不同。

    (2)业务模型不同。1X包括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EVDO包括低时延业务和

    数据业务,但数据业务的种类比1X多,平均速率比1X高。

    (3)容量计算方法不同。

    5.1.3 CDMA 基站组成

    本次评价基站全部采用分布式基站的形式,BBU和RRU分别承担基站的基带

    处理部分和射频处理部分功能,各自独立安装,分开放置。

    RRU作为CDMA基站的射频单元, 由光接口模块、数字中频模块、射频收发

    信机、功放低噪放模块和前端滤波器组成。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口发射出去或接

    收进来。RRU下行链路将接收到的BBU的基带信号进行成形滤波、削峰、数字预

    失真等处理后变频到中频,然后通过模拟方式进一步变频到射频,通过功放后发

    射;RRU的上行链路则将接收的终端信号经过选频放大后变频到中频和基带,再

    通过光接口传给BBU。

    根据 RRU 安装位置与天线端的距离不同,CDMA 基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 RRU 靠近天线端安装、RRU 远离天线端安装。本次评价的基站均为 RRU 靠近

    天线端安装。

    RRU安装位置靠近天线端,BBU和RRU之间按照Ir接口协议通过光纤连接,完

    成基带数据的传输。基带信号经RRU调制成射频信号,并被功率放大后通过1/2″

    跳线传输到天线,由天线内部的馈电电路和振子把射频信号转换成电磁波向空间

    发射出去。

    CDMA 基站系统示意图见图 5-4。

    昆明电信采用的网络制式为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码分

    多址移动通信,采用的主设备为中兴公司的 BTSB I4、BS8800、DSDR 和 ZXC10

    CBTS I2 系统,标称功率为 60W。CDMA 系统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1) CDMA 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子系统与各种公用通信网之间都明确和详

    细定义了标准化接口规范,保证任何厂商提供的 CDMA 系统或子系统能互连;

    (2) CDMA 系统是以扩频技术为基础,因此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保密

    性强等特点。CDMA 的频率利用率高,不需频率规划。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5 -

    (3) 通信容量大:根据理论分析,CDMA 的容量是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的 20 倍

    或 GSM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 4 倍。

    (4) 具有软容量特性:CDMA 的全部用户共享一个无线信道,用户信号的区

    域只靠所有码型的不同,因此,当系统的负荷满负载时,另外增加少数用户,只

    会引起语音质量的轻微下降(或信噪比轻微降低),而不会出现阻塞现象。

    (5) 采用了功率控制技术,降低了机顶发射功率:功率控制技术对基站和移动

    终端机顶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保证每个用户所发射的功率到达基站保持最小,同

    时使基站发射的功率在到达每个用户终端时有个合理的值,被称为“绿色网络”。

    图 5-1 CDMA 基站系统示意图

    与其他运营商采用的方案相比,CDMA2000 的数据传输技术方案较为成熟,

    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较强的适用性,在基站方面,CDMA2000 1X 可以平滑升

    级到 CDMA2000 EV-DO。

    5.1.4 CDMA 天线

    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

    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在移动网络通信中从基站天线到用户手机天线,

    http://baike.baidu.com/view/387192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3871924.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441229.htm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6 -

    或从用户手机天线到基站天线的无线连接,它的运行质量在整个网络运行质量中

    所占的位置是十分明显的。由此而产生的电磁环境强度和范围亦与天线有着密切

    的联系。

    天线的基本特性主要有:天线辐射的方向性;天线的增益;天线的驻波比以

    及天线的极化。

    天线辐射电磁波是有方向性的,它表示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反之,作为接收天线的方向性表示了它接收不同方向来的电磁波的能力。我们通

    常用垂直平面及水平平面上表示不同方向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功率大小的曲线

    来表示天线的方向性,并称为天线辐射的方向图。同时用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表

    示天线方向图中的水平波束宽度及垂直波束宽度,详见图 5-2 和图 5-3。

    图 5-2 天线水平方向波束示意图

    图 5-3 天线垂直方向波束示意图

    在天线的方向图中,处于主射方向的方向叶称为主瓣,处于主瓣反方向位置

    的方向叶称为后瓣,其它方向的方向叶统称为副瓣。主瓣的宽度越窄,说明天线

    的方向性越好;后瓣和副瓣越小,则天线可能出现的窜扰就越小。天线辐射的水

    平波束宽度决定了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水平覆盖范围;天线辐射的垂直波束宽度则

    决定了天线传输距离及纵向覆盖范围。

    天线根据水平面方向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等。定向天线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7 -

    是指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特别强,而在其他的方向上

    发射及接收电磁波则为零或极小的一种天线。采用定向发射天线的目的是增加辐

    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保密性;采用定向接收天线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信号强

    度增加抗干扰能力。本项目基站选用的天线均为定向天线。

    5.1.5 本工程采用的天线

    本次评价涉及的天线厂家有国信、亚信、京信、摩比、华天、通宇等,天线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7,天线水平波瓣图、垂直波瓣图见图 5-4。

    摩比 MB800-65-17DE14 摩比 MB800-65-15.5DE14

    京信 ODP-065R17DB 国信 GX-TD-DX4-T3-WA

    亚信 YXFX08X9017-DT0 华天 AM-X-CB-15-65-OOT

    通宇 TTB-809015/182017/182017DE-65F

    图 5-4 天线方向图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8 -

    5.2 污染因素分析

    5.2.1 施工期

    5.2.1.1 工艺流程简述

    本工程基站楼顶塔中部分基站依托现有杆塔架设天线,因此这部分不需要建

    设杆塔和配套的机房,仅需安装天线等设备并进行布线调试。需新建杆塔的楼顶

    塔,施工期主要是将基站运行设备等运输至楼顶,安装杆塔和天线等设备并布线

    调试。落地塔基站施工期主要是将基站运行设备等运输至站址,建设塔基,安装

    杆塔和天线等设备并布线调试。

    典型施工工序如图 5-5 所示:

    5.2.1.2 噪声

    本项目楼顶塔基站施工噪声主要为杆塔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为电钻、铁锤、扳手、钳子等,其中主要噪声源为电钻,其

    源强为 65~80dB(距离 1m 处测量)。落地塔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影响为施工噪声、

    施工及运输扬尘、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及土地占用、生态环境影响。

    根据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落地基站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土建、钢结构及设备安

    装调试等几个阶段,主要噪声源有电焊机、运输车辆等。 施工机械一般露天作业,

    噪声传播距离较远,影响范围较大,是主要施工期影响。

    单台施工机械噪声随距离的衰减计算公式如下:

    LA(r)=LA(r0)-20lg(r/r0) 公式 5-1

    式中:LA(r)——预测点的噪声值;

    LA(r0)——参照点的噪声值;

    r、r0——预测点、参照点到噪声源的距离。

    单台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随着距离的衰减情况见表 5-1。

    由表 5-1 可知,基站施工期间,昼间距离施工机械 20m 范围外可低于《建筑

    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的 70 dB(A)标准限值,夜

    间 100m 范围内仍不能小于(GB12523-2011)要求的 55 dB(A)标准限值。因此,

    施工单位通过采取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来尽量减少施

    工扰民。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9 -

    5.2.1.3 废水

    落地塔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中混凝土人工拌和过程和混凝土养护过

    程,产生量很小。施工人员一般租用当地居民住房,其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

    施处理。

    楼顶塔在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可

    利用当地的排水设施集中排放,避免污染。

    5.2.1.4 固体废物

    落地塔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及开

    挖的土石方:

    (1)基站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较少,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一

    般利用当地原有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不随意丢弃,对当地环境基本无影响;

    (2)施工废料为杆塔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材料及材料等边角

    料,以及杆塔基础、结构及装饰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建筑材料,包括废砖块、

    水泥袋、砂子、废混凝土等。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废料分类回收,不能回收的收集

    后运至相关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3)开挖的土石方尽量回填,不能回填的平铺于塔底后进行整治,恢复植被。

    无需设置专门的弃渣场。

    楼顶塔施工时不涉及土地开挖、钻孔灌注等施工步骤,无土石方产生,仅产

    生少量施工废料。

    5.2.1.5 土地占用和生态影响

    落地塔基站直接建设在土地上,一般需租用土地建设基站。一般钢杆塔占地

    面积约 2 m2,角钢塔及三管塔占地面积约 22 m2。因此,总体上,落地基站需占

    用少量土地,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汇总情况见表 5-2。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0 -

    表 5-2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汇总表

    环境要素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 污染源强估算

    声环境

    落地塔 施工主要噪声源有电焊机、运输车辆等产生的机

    械噪声。 源强为 70~95dB

    楼顶塔 施工噪声主要为杆塔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

    的噪声。 源强为 65~80dB

    空气环境 落地塔

    (1)施工场地扬尘和运输扬尘。

    (2)汽车尾气。 浓度不大,产生量小

    楼顶塔 施工场地扬尘 浓度不大,产生量小

    水环境 落地塔

    (1)混凝土拌和、混凝土养护过程产生的生产废

    水。(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产生量小

    楼顶塔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产生量小

    固体废物 落地塔

    (1)施工废料及开挖的土石方。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产生量小

    楼顶塔 施工废料。 产生量小

    生态环境 落地塔 需租用土地建设基站。 有一定影响

    楼顶塔 不另行占用、租用土地。 无影响

    5.2.2 运营期

    5.2.2.1 工艺流程

    本项目 CDMA2000 工艺流程简述详见 5.1.2 节及图 5-1。

    5.2.2.2 电磁环境

    在移动通信系统运行时,利用射频设备和控制器通过收发信台与网内移动用

    户进行无线通信,而无线通信是由基站通过天线系统接收和发射一定频率范围内

    的电磁波来实现的,移动通信中的电磁环境影响即由此产生。

    纵观整个系统,除天线以外的其它功能部件完成的是信号的内部处理、用户

    信息处理等数字逻辑电路运行,各类电信号通过电路和封闭的传输线进行传输,

    不向外界发射电磁波信号。系统产生、处理的各类信号经基站设备一定频率的调

    制、放大、合路后,以电磁波的形式由基站天线向周围发射,通过无线手段与用

    户进行信息交换。因此,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源是基站发射天线。

    天线辐射的水平波束宽度决定了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水平覆盖的范围;天线垂

    直波束宽度则决定了传输距离及纵向覆盖的范围。上述覆盖范围确定了无线通信

    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辐射影响范围。一般而言,天线主瓣方向的电磁环

    境影响强度较大,副瓣方向的电磁环境影响强度则较小,因此,电磁波对环境造

    成的环境影响以主瓣方向为主,但当因天线架设的原因其副瓣覆盖某些环境保护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1 -

    目标时,该方向的环境影响亦不可忽视。

    基站运行期间其设备通过天线向周围发射电磁波,对环境产生的电磁环境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站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要求和环境条件所限,部分基站必须建在高层

    建筑的顶部,从而使得移动通信基站进入居民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

    (2) 某些处于居民区或商业区中的通信基站由于高层建筑密度较大,天线发射

    电磁波的主瓣不易避开相邻的建筑;

    (3) 由于通信基站的高度限制,一般为 25~50m 左右,该高度增加了天线电磁

    波主瓣照射邻近建筑的可能性;

    (4) 部分基站定向天线板因存在下倾角,造成天线发射电磁波的副瓣覆盖了本

    楼的部分楼层,使部分楼层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电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详见 5.2.3 节。

    5.2.2.3 噪声

    本次建设的基站仅新建小型机柜及散热风扇,不新建机房,不新增空调。此

    次建设的基站主设备类型均为 BBU+RRU,无节点基站,无需配备备用发电机。

    因此,本次评价基站运行期噪声影响很小。

    5.2.2.4 固废污染源分析

    基站运行过程需要使用蓄电池作为电力保障设备,本次评价基站配置的蓄电

    池为通讯用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

    经咨询建设单位,大部分蓄电池资产已经移交给铁塔公司管理,建设单位每

    年仅负责少量废旧电池的清查,将拟报废的蓄电池统一存放于已建的位于盘龙区

    郭家凹清香巷 476 号的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暂存。经过维修后,能继续使用的则继

    续使用,不能使用的则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对不能继续使用的蓄电池进行更换。由于各基站蓄电池起始使用时间不同导

    致更换时间不一致,一般每年更换总基站数的 1/4~1/5。具体蓄电池配置情况和

    废电池产生量估算情况详见表 5-3。

    表 5-3 基站蓄电池配置情况及废电池产生量估算表

    蓄电池配置情况 蓄电池总重量(t/a) 废蓄电池产生量(t/a)

    38 组蓄电池 约 2 约 0.2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2 -

    由表 5-3 可知,本次评价基站在运行期间,昆明电信每年产生的废旧蓄电池

    平均约 0.2t。基站备用电源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正常工作时使用民用电,

    当民用电断电时才使用),杜绝了漏液现象,蓄电池使用时也不散发硫酸雾,因

    而不产生废水、废气等。

    废旧蓄电池属于危《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 HW49 中的其他废物,根据

    国家和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废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委托处置承

    诺函及处置单位资质见附件十。

    5.2.3 电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基站电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功率和天线增益两方面因素,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5.2.3.1 影响基站发射功率的因素

    1 发射功率相关概念

    (1)标称功率:基站能达到的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即设备厂家标注的功放功

    率或额定功率;

    (2)机顶功率:即发射机机顶功率,等于标称功率去除网络负荷、功率控制、

    系统自动调节等。

    (3)天线口功率:机顶功率经过馈线损耗、连接头和避雷器损耗后到达天线

    口的功率;

    影响基站发射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载频与话务量、设备固有因素两方面。

    2 话务量

    在实际中,用户数越多,占用的业务信道就越多,话务量就越多。随着话务

    量的增大,基站使用的载频数越多,满功率发射的载频数越多。

    基站实际发射功率与话务量相关。一天 24 小时中,话务量是随时间不停地变

    化的,一般 0:00~8:00 之间话务量较小,9:00 之后话务量逐渐增大,在中午前后

    话务量有所降低,15:00 之后话务量又逐渐增大,22:00~24:00 话务量又开始降低。

    话务量的变化反映了基站周围通讯量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与之相应,基站的实

    际发射功率随着话务量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随着话务量的升高,基站的实际发射

    功率会增大,因而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也会有所增强。

    一般情况下,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远小于标称功率。这主要由于基站实际输

    出功率取决于它们所服务的地理区域的大小以及它们应处理的用户数量。为满足

    不断提高的话务和覆盖需求,在国家分配各运营商频率资源固定的情况下,为了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3 -

    保证基站间的无线信号不会相互干扰,基站需要严格控制发射功率。

    3 设备固有因素

    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除了受到话务量的影响外,还受到其自身固定因素的影

    响,主要是合路器、双工器及馈线。合路器是无源器件,其作用相当于把多路不

    同频率的信号进行叠加,叠加成一路信号输出。根据微波网络计算,理论上对于

    不同载频的输入,合路器的损耗不同。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系统的路径如下:基站

    →1/2跳线→避雷器→短跳线→天线,除了天线系统有一定增益外,其它线路或者

    器件都有一定的损耗。

    4 保障通信效果需控制发射功率

    一般情况下,基站的实际发射功率远小于标称功率。这主要是由于基站实际

    输出功率取决于它们所服务的地理区域的大小以及他们应处理的用户数量。由于

    网络覆盖的需求不断增加,基站的覆盖半径不断缩小,为了保证邻近基站之间的

    无线信号不会相互干扰,基站需要通过功率控制、网络负荷、信道容量等严格控

    制基站设备的实际发射功率。

    根据运营商提供的资料,本项目 CDMA 系统设备标称功率 60W,根据运营

    商提供的网络负荷、功率控制等参数,设备最大控制机顶功率均为 15W。

    5.2.3.2 基站天线口功率计算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中远场轴向功率密度的计算公式,基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功率密度主要与基站的发

    射功率、天线增益、馈线损耗及到天线的轴向距离有关。根据对中国电信股份有

    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2014 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技术参数分析,按天馈系统最低损耗

    考虑,基站在经过馈线最后至天线口的功率 P 的计算公式为:

    P=Pout/10TL/10……………………………………………公式 5-2

    式中,P—基站天线口功率,W;

    Pout—机顶发射功率,W;

    TL—从发射机到天线口的总损耗,dB。

    本项目 CDMA 系统设备标称功率 60W。

    由于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密集程度,每个基站的覆盖半径是不同的。为了防

    止相邻基站之间的信号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会根据其覆盖半径进行调整。因此,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4 -

    根据上述影响基站发射功率的因素以及电信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本次评价的基

    站最大控制输出功率为 15W,详见附件四。

    经咨询设计单位相关部门,本项目所涉及基站经过馈线发射天线传送的过程

    中,根据不同情况,会经过 1/2″跳线、避雷器、接头等,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对于 CDMA 系统系统损耗为: 1/2 跳线损耗是 7.45dB/100m,连接接头损耗是

    0.5dB/个接头(共 2 个),避雷器损耗约 0.5dB。本项目 CDMA 基站天线 1/2 馈

    线长为 3~6m。

    本项目基站天馈系统损耗见图 5-6 及表 5-4。

    表 5-4 基站天馈系统损耗 单位:dB

    网络制式 1/2″跳线损耗(dB) 连接头和避雷器(dB) 天馈系统损耗(dB)

    CDMA2000 0.224 1.5 1.724

    根据以上参数取值使用公式 5-2 理论计算可知:本项目 CDMA 基站标称功率

    为 60W,天线口功率为 10.1W。

    5.2.3.3 基站天线发射功率的类比监测

    为了解 CDMA2000 移动通信基站实际发射功率情况,评价单位委托云南省通

    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选取与本次评价基站类型、发射功率及增益相同,载频配

    置及馈线长度相类似的基站,进行了电信基站机顶功率和天线口实际发射功率的

    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六。

    CDMA 系统基站类比监测对象为 800MHz CDMA2000 基站(编号为

    GDHD2971),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路 188 号机电公司 6 楼顶。基站发

    射机设备生产厂家为中兴,发射机型号为 DSDR,工作频率范围为 870-880MHz、

    标称功率 60W、增益为 17dBi、扇区载频配置为 S222/S222。基站发射机与天线之

    间通过 1/2 短跳线线、RF 接头、防雷 SPD 连接。类比监测基站天馈系统损耗见表

    5-5。

    表 5-5 类比监测基站天馈系统损耗单位:dB

    项目 1/2″跳线损耗 连接头和避雷器损耗 天馈系统损耗

    类比监测基站 0.224 1.5 1.724

    监测结果表明,保持基站 CDMA2000 正常工作状态下,基站各扇区的机顶功

    率≤8.8W,天线口功率≤4.3W;而按照公式 P=Pout/10TL/10 计算所得的类比基站理论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5 -

    的天线口等效辐射功率为 5.9W。

    根据本次评价基站的理论计算结果结合类比基站监测结论可以看出,本次理

    论计算采用的发射功率值相对保守,以此为计算依据是可行的。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6 -

    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

    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 排放去向

    固体废弃物 基站 废蓄电池 0.2t 0

    收集后及时

    通知有资质

    的单位集中

    回收处理

    噪声

    本次评价基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来源于散热风

    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因此,建议单位在设备的选用上首先应选用

    国家规定的低噪、高效设备;其次,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位

    置要尽可能的合理,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设备噪声的扰民现象。

    电磁

    基站运行时天线系统向空间发射电磁波。

    本项目基站的电磁环境贡献值小于 8μW/cm2,叠加环境本底值

    后,环境敏感目标处的电磁环境环境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μW/cm2 的要求。

    主要生态影响:

    本次评价的基站天线架设方式主要有落地塔(角钢塔、单管塔、H 杆、三管

    塔)、落地塔(美化天线)(灯杆塔、景观塔)、楼顶抱杆(单抱杆、组合抱杆)、

    楼顶美化天线(水箱、排气管、方柱)、楼顶增高架(立杆、围笼)等。

    楼顶抱杆(单抱杆、组合抱杆)、楼顶美化天线(水箱、排气管、方柱)、

    楼顶增高架(立杆、围笼)等的建设过程中不会发生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本次评价有 21 个基站为新建落地塔,需要建设地面塔和小型机房,将增加

    约 200m2 的占地土地,本次评价的各单座基站占地规模较小,对周围植被影响很

    小。但是基站建成后,需要尽可能的对基站所占土地进行绿化恢复。

    该项目的建设对基站所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47 -

    七、 环境影响分析 7.1 施工进度情况及回顾性影响分析

    基站建设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扬尘、施

    工垃圾,施工废水和施工噪声等。

    由于单个基站施工天数较短,本次评价涉及的基站目前已全部建成,施工期

    已结束。施工期扬尘、废水、噪声和生活垃圾等影响已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除。

    经走访了解和现场调查,在施工期间无弃土弃渣乱堆乱放现象,落地塔施工迹地

    已经恢复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