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的? -...

1
编辑 李洁 美编 刘笠丽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 @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03 WEEKEND 档案时空 穿越历史 带着档案去旅行 不亦乐乎 一闪而过的智慧 长久留驻的快乐 据了解,被认为是蜂窝煤发明 者的郭文德已于 2003 年去世。在 早年一份山东德州政协的文史资 料中,有一位叫关家利的作者,曾 详细记录了郭文德与蜂窝煤之间 的故事。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国 人的家庭用煤,基本还是没有蜂窝 的煤球,从早年的老照片可以看 出,就是将煤炭粉碎后,加一些水 和黄土捏成球状。 郭文德是山东德州人,他注意 到当时一些市民做饭,用的都是小 煤球,夜晚将炉火封住时,用火钳 在煤球中间扎个小孔,这样可以使 炉火一夜不灭……这个现象让他 萌生了做蜂窝煤的想法,样品出来 以后,炉火旺盛,耐烧力强。而且燃 烧通透,不留黑块,换煤球时用新 煤球往下一压,灰烬就可以落入灰 膛,只要关好炉门,炉灰也不会乱 飞,又方便又卫生。郭文德干脆组 建了一个家庭工作社,在 1950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业。很快,新煤球 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到 1953 年,家 庭工作社已经变成利民煤球厂,有 工人 10 余人。 随后,这种新煤球也开始向德 州以外的地方推广。 1958 年北京开 始推广,并将其命名为蜂窝煤。在 当年的推广资料中提到,烧煤一天 要抖灰、添煤好几次,而烧蜂窝煤 不需要天天生火,又不需要常通 火、抖灰,于是黑烟滚滚炉灰飞扬 的恼人现象就完全没有了。一个五 六口人的家庭,每月烧煤一般需要 300多斤,而烧蜂窝煤则只需要200 多斤,还省了引煤的木材。北京市 1958年上半年推广蜂窝煤的结果 是,仅城区和部分郊区的不完全统 计,节约了木柴 7560 吨,节约了煤 73000 吨。 中国人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 在了七件事之首。在北京推广后, 蜂窝煤开始在大江南北流行,成为 很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这次,组委会找到了郭文德的 儿子郭春伏,他说父亲一生淡泊名 利,为人淳朴,一心只想通过自己 的发明造福人们的生活。“没想到 一个小小的蜂窝煤会在全国推广, 能够影响几代人的生活。” 用了这么久的蜂窝煤 谁发明的? 对很多人来说 对很多人来说蜂窝煤 蜂窝煤 已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 已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 名词了 名词了熟悉 熟悉是因为在很 是因为在很 长一段时间里 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日 我们一日 三餐都离不开蜂窝煤 三餐都离不开蜂窝煤是因为如今都用上了 是因为如今都用上了 天然气 天然气液化气 液化气在很多人 在很多人 的生活中 的生活中蜂窝煤已经消 蜂窝煤已经消 失太久了 失太久了以至于二十岁 以至于二十岁 以下的人 以下的人可能从来都没 可能从来都没 有见过蜂窝煤的样子 有见过蜂窝煤的样子不过 不过目前由文化部等 目前由文化部等 单位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 单位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 周上 周上经过提名 经过提名初选 初选终评等环节 终评等环节,“ ,“蜂窝煤 蜂窝煤获得了 获得了 经典设计奖 经典设计奖的提 的提 这个奖也是北京国际设 这个奖也是北京国际设 计周的最高奖 计周的最高奖此前青藏铁 此前青藏铁 红旗渠 红旗渠中国高铁曾获 中国高铁曾获 得过这个奖 得过这个奖组委会认为 组委会认为蜂窝煤是中国原创的东西 蜂窝煤是中国原创的东西这个发明影响了数以亿计 这个发明影响了数以亿计 的中国人 的中国人他们还溯源寻 他们还溯源寻 找到了蜂窝煤的发明人 找到了蜂窝煤的发明人蜂窝煤获得设计奖提 蜂窝煤获得设计奖提 也让很多人感叹 也让很多人感叹卫星 卫星 火箭要记得 火箭要记得蜂窝煤也要 蜂窝煤也要 记得 记得这种惠及中国几代 这种惠及中国几代 亿万人民 亿万人民造福老百姓 造福老百姓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重 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重 大贡献的发明的 大贡献的发明的应该 应该铭记 铭记不/走/寻/常/路 你会吹啥 同事的儿子会吹笛子和口琴,一次来 我家玩,对我儿子说:你会吹笛子吗?我儿 子摇摇头。又说:你会吹口琴吗?儿子又摇 摇头。然后问:那你会吹什么?儿子说:我 会吹空调! 乖乖吃饭 小明嫌妈妈的厨艺不行不爱吃饭,于 是小明的妈妈报了培训班每天去上课。三 个月后,小明的妈妈终于可以用跆拳道把 小明打得乖乖吃饭了。 不能怪我 人总是这样自我安慰:吃剩的东西直接 扔掉会良心不安,放冰箱里等到它坏掉就可 以扔了。毕竟,是你自己长毛不能怪我。 骗子短信 同桌收到骗子短信,说他在某某商 场刷卡消费了十多万,他那个激动啊! 逢人就亮这条信息说:看吧!哥好歹也 算有钱人!平时刷卡十万八万的眼睛都 不眨一下! 如何点餐 我终于知道我们学校那么多不会说 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是怎么在食堂点餐的 啦!他们每次都是组队出行,然后派一个 汉语最好的去点餐,剩下的人只用重复一 句“一样的”…… 本校校花 陪弟弟打车去学校报名,路上司机比 较能侃,说现在的学校都有校花啥的,问 弟弟学校有校花吗?漂亮吗?我弟弟想也 不想一本正经地说:“有啊,好像是樱花 吧,挺漂亮的……” 天助我也 抄作业被老师抓住,被罚操场跑20 圈,结果下起了雨,我心里得意极了,哈 哈,天助我也!没想到被叫到办公室,被罚 在跑步机上跑了一个小时。大写的丢人! 一味求热 报志愿不要一味地报热门专业,我哥 哥2001年考上了高职,报了个当时很火的 专业—BB 机维修。3 年后,我哥哥毕业 了,在家待业了 N 年。 总有形状 为什么井盖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神回 复:如果井盖是方的,你又会问它为什么 不是圆的,你让井盖怎么做?它总得有个 形状吧! 主动挂机 刚刚接到一个未知号码打来电话, 我:“喂!你好!” 对方(气势汹汹):“喂!我是你儿子, 绑匪现在在我手上!” 我都还没反应过来,他那边就主动把 电话挂了…… 毕竟太贵 小时候就邻居家有一台电视机,每 当我们这些小孩跑去他家看电视,邻居 大婶就说:“你们别这么多人一起看,多 费电啊!”我们只能乖乖地离开,毕竟电 费挺贵的。 循循善诱 通过夜以继日的教女儿叫“爸爸”的训 练后,我师弟四个月大的女儿终于学会了 在他循循善诱地重复“爸爸”时回答“哎”。 乘法口诀 有次吃完饭和哥们去啤酒摊喝酒,买 单时老板娘麻利地说:一瓶七块,七九八 十一,收你八十就行了!我当时就乐了,问 她:“你的乘法口诀哪个老师教的?没少蒙 其他人吧!” 喝/酒/误/大/事 酒后真言 我爸喝醉了,跟我说:“当初要你,主 要是那时你妈爱打麻将,想以后跟你姐, 我们一家能凑一桌子……”我说:“不可 能,那我妈为什么总打我,骂我,赶我出 去?”我爸又喝了一口,缓缓道:“后来,你 妈爱上了斗地主!” 扶错对象 我朋友有次喝大了,我们上去扶她, 她大吼一声:扶我干什么!赶紧把前边那 条路给我扶正了! 辛苦劝架 昨晚喝酒喝断片了,第二天女儿笑我 说,爸,你昨天晚上看电视里吵架,在旁边 劝架劝了一个多小时。 吓到崩溃 在朋友家喝酒,喝醉之后把他家哈士 奇扛在肩上狂奔,五六十斤的大狗啊,一 路狂奔!他们清醒的人都追不上,还把狗 吓崩溃了,没几天就离家出走了…… 走错包厢 同学聚会,唱歌唱一半跑去上厕所, 回来后唱完两首歌喝完一瓶啤酒才发现 走错了包厢,最后又赔了一首歌,人家大 姐才放我走了…… 感觉好冷 跟朋友晚上吃烧烤喝瘫了,我倒在路 边,然后跟朋友说好冷,醒来时发现我身 上盖了两辆自行车…… 您也灌我 朋友来我家喝酒,我妈见其中一朋友 喝多了,就给他送来一碗水。我朋友哭着 跟我妈说:“阿姨,他们灌我,您也灌我!他 们灌我啤的也就算了,您还灌我白的 ……” 什么毛病 我这是什么毛病?一喝多了就爱干 活,拉都拉不住,擦玻璃、拖地、收拾家务, 第二天腰酸背痛的……这不媳妇又弄了 几个好菜,温柔地问我喝不喝点呐? 一片狼藉 毕业聚餐,小餐馆已经被我们折腾 得一片狼藉。同学还在不停地点酒,但老 板已经无法承受,告诉我们酒都卖完了 ……然而,酒劲儿上头的同学,直接舀了 一大杯麻辣烫的汤,对着老板说:“来,我 敬你!” 对镜比划 昨晚老公应酬回来,我已经睡了, 朦朦胧胧之际,听到外面很吵,以为是 他把朋友带回家继续喝……听半天不 对,起来一看,老公在卫生间对着镜子 划拳…… 全部忘记 昨天喝醉了,敲了半天门,我妈打开 门都惊呆了,问我大半夜不回家干嘛?我 想了一下,哦!十天前我结婚了…… 随手一扔 有次一朋友喝多了,我打车送她回 家,下车时由于扶着她,就从钱包中拿出 一百块,随手一扔说:不用找了。司机气得 大喊:不找我怎么知道你扔哪了! 惨被戏弄 刚要睡觉,群里一哥们说:“有没有想 去喝酒的?现在!”我猜他一定是心情不 好,见没人理他,我果断说:“我!”“哦…… 想去你就去,年轻人趁年轻就要做自己想 做的事儿,我先睡了,晚安。” 狗急咬人 有一个朋友,昨天喝蒙圈了,回到家 跟家里的哈士奇汇报了一个多小时的工 作。估计是给狗说疯了,被狗咬了一大口。 狗急了也咬人,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东海龙王 晚上出去散步,路过公园池塘的时 候看见一个小伙子趴在池塘边拿个吸管 插在水里吸,他边上还站着个姑娘,抱着 双手冷眼看着他。我好奇的走过去问这 是干嘛?那姑娘冷哼一声:“别管他,酒喝 多了非说自己是东海龙王,要把塘里的 水吸干。” 等我以后老了可怎么办啊? 那些广场舞看起来好难 记得当时最头痛的问题是买煤,首先 要去排队,等着那台黑乎乎的机器一个一 个地吐出蜂窝煤来。因为供不应求,煤没 存量,鲜出鲜卖,新鲜倒是新鲜了,但是太 潮易散,弄不好就成了一堆烂泥。 买蜂窝煤得起早,排队是越早越好, 通常是早上6点就去,借辆三轮车,一次可 以装200个蜂窝煤,正好是两个月的量。 记得有一次我天不亮就出发,到了煤 厂,一看已经排了 30 多号人,一般一次都 会买200个,但那台机器做200个蜂窝煤 差不多要半个小时,这么一算,等到天黑 都轮不到我,只好唉声叹气打道回府。次 日我去得更早了,到煤厂还真没什么人, 蹲在地上点燃一根烟,在黑暗中看烟头一 明一暗,这么漫长而空闲的时间,并没有 去思考人生,而是想如何早点拉煤回家解 决“燃煤”之急。这次排第8位,看来应该没 问题了吧。 结果没有想到,眼看排到了,机器又坏 了,于是又找人来修。来的这个人一副天是 老大,他是老二的劲头,磨磨蹭蹭地,你急 他不急,气得你喘气,还不能发火。这一来 二去整个上午都完了才终于开了工。 搬蜂窝煤是自己的事,一般是两家一 起买,你抱5个,他抱5个,轮流上阵,因为 机器是不断地流水作业,等着传送带一个 个蜂窝煤传过来,再码在小木板上,然后装 上自己的三轮车。 饿着肚子弄到下午3点过,终于装 车完毕,推着车上路。装 200 个蜂窝煤在 车上是有学问的,新打出来的蜂窝煤又 湿又稀又软,码不好就会摇摇晃晃。而 我平常没怎么骑过三轮车,这骑上去和 骑自行车不一样,车老是往右偏,只好 用力纠正。好,一下子车就不听话了,直 接朝一根水泥电杆撞去,只听一声响, 车和电杆撞上了,一车的煤晃悠起来, 一下瘫了下去,一看有半车的煤不再有 蜂窝了,成了煤泥。 蹲在路上想了好久,心里一团乱麻, 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本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的事情啊,最后我决定,干脆拽着车子乱 摇一气。旁边的人说,你疯啦?我说,没疯, 回去捏煤球烧。 有了这次经历,我烧煤就特别省。人 家一天烧3个4个,我只烧2个。当然加煤 的时机和封火都有学问,当时没人觉得这 是浪费精力,那些年,人的精力和智慧就 是这样用的。 (李霁云) 运煤、用煤皆学问 记忆 蜂窝煤 造蜂窝煤,也有科技含量 蜂窝煤在以前的生活中很重要 绘图 岳钰 A 从煤球到蜂窝煤 风靡了全国 B 蜂窝煤做得好 能拿科技奖 和北京相比,成都人使用蜂窝煤又 要更晚了。在看到北京推广蜂窝煤的材 料后,成都的相关单位也派人去北京学 习配煤比例、成型方法。不过,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蜂窝煤在成都的推广较之北 京显得缓慢。 这主要还是因为成都人没什么用 煤习惯。根据成都市志的统计,在 1951 年,成都市的煤炭供应量还不足一万 吨,当时市民日常生活中用煤的少,烧 柴的多。所以 1958 年前,政府的一项主 要工作还是“改柴烧煤”,劝说市民用煤 而不用柴。而到 1958 年后,工作又变成 了动员和帮助市民改烧蜂窝煤。 为了推广蜂窝煤,当时还想了一系 列的办法,比如先用彭州和什邡的无烟 煤。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变配方,终于 试制成功了适合成都的蜂窝煤。因为当 时条件有限,街道居委会还动员妇女生 产蜂窝煤模具“手打”蜂窝煤,直到 1964 年才从北京购回蜂窝煤机。可以机制蜂 窝煤了,全市先后建立了11个生产合作 社,专门加工生产蜂窝煤。 成都这种经验,又慢慢推广到全四 川。别看蜂窝煤好像很是普通,在那个 年代,一台好的蜂窝煤机是可以获得奖 项的。在四川省档案馆内,能看到宜宾 齿轮厂的一款蜂窝煤机获得了省政府 颁发的198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而在 1987 年,全省还专门开了 一个饮食服务行业、集体食堂推广蜂窝 煤的现场会,可见重视程度。 今年,虽然围绕郭文德是否是蜂窝 煤发明者还有争议,比如有资料显示, 1920年代有个叫王月山的德州人率先 做出有洞的煤饼,并在当地风行。此外, 还有人称,见过侵华日军当年使用过类 似蜂窝煤的有孔煤饼。但毫无疑问,以 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那种蜂窝煤,是 从郭文德这里开始的。 (王梦婕)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谁发明的? - e.chengdu.cne.chengdu.cn/page/1/2016-09/24/11/2016092411_pdf.pdf10月1日正式开业。很快,新煤球 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到1953年,家 庭工作社已经变成利民煤球厂,有

编辑 李洁 美编 刘笠丽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腾讯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03WEEKEND 档案时空穿越历史 带着档案去旅行

不亦乐乎一闪而过的智慧 长久留驻的快乐

据了解,被认为是蜂窝煤发明者的郭文德已于 2003 年去世。在早年一份山东德州政协的文史资料中,有一位叫关家利的作者,曾详细记录了郭文德与蜂窝煤之间的故事。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家庭用煤,基本还是没有蜂窝的煤球,从早年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就是将煤炭粉碎后,加一些水和黄土捏成球状。

郭文德是山东德州人,他注意到当时一些市民做饭,用的都是小煤球,夜晚将炉火封住时,用火钳在煤球中间扎个小孔,这样可以使炉火一夜不灭……这个现象让他萌生了做蜂窝煤的想法,样品出来以后,炉火旺盛,耐烧力强。而且燃烧通透,不留黑块,换煤球时用新煤球往下一压,灰烬就可以落入灰膛,只要关好炉门,炉灰也不会乱飞,又方便又卫生。郭文德干脆组建了一个家庭工作社,在 1950 年10 月 1 日正式开业。很快,新煤球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到1953年,家庭工作社已经变成利民煤球厂,有工人10余人。

随后,这种新煤球也开始向德州以外的地方推广。1958年北京开始推广,并将其命名为蜂窝煤。在当年的推广资料中提到,烧煤一天要抖灰、添煤好几次,而烧蜂窝煤不需要天天生火,又不需要常通火、抖灰,于是黑烟滚滚炉灰飞扬的恼人现象就完全没有了。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每月烧煤一般需要300多斤,而烧蜂窝煤则只需要200多斤,还省了引煤的木材。北京市1958 年上半年推广蜂窝煤的结果是,仅城区和部分郊区的不完全统计,节约了木柴7560吨,节约了煤73000吨。

中国人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在了七件事之首。在北京推广后,蜂窝煤开始在大江南北流行,成为很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次,组委会找到了郭文德的儿子郭春伏,他说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为人淳朴,一心只想通过自己的发明造福人们的生活。“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蜂窝煤会在全国推广,能够影响几代人的生活。”

用了这么久的蜂窝煤谁发明的?

对很多人来说对很多人来说,,蜂窝煤蜂窝煤已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已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了名词了。。熟悉熟悉,,是因为在很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日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蜂窝煤三餐都离不开蜂窝煤;;陌陌生生,,是因为如今都用上了是因为如今都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液化气液化气,,在很多人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的生活中,,蜂窝煤已经消蜂窝煤已经消失太久了失太久了。。以至于二十岁以至于二十岁以下的人以下的人,,可能从来都没可能从来都没有见过蜂窝煤的样子有见过蜂窝煤的样子。。

不过不过,,目前由文化部等目前由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单位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周上,,经过提名经过提名、、初选初选、、复复评评、、终评等环节终评等环节,“,“蜂窝煤蜂窝煤””获得了获得了““经典设计奖经典设计奖””的提的提名名,,这个奖也是北京国际设这个奖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最高奖计周的最高奖,,此前青藏铁此前青藏铁路路、、红旗渠红旗渠、、中国高铁曾获中国高铁曾获得过这个奖得过这个奖。。组委会认为组委会认为,,蜂窝煤是中国原创的东西蜂窝煤是中国原创的东西,,这个发明影响了数以亿计这个发明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中国人,,他们还溯源寻他们还溯源寻找到了蜂窝煤的发明人找到了蜂窝煤的发明人。。

蜂窝煤获得设计奖提蜂窝煤获得设计奖提名名,,也让很多人感叹也让很多人感叹::卫星卫星火箭要记得火箭要记得,,蜂窝煤也要蜂窝煤也要记得记得,,这种惠及中国几代这种惠及中国几代亿万人民亿万人民,,造福老百姓造福老百姓,,也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发明的大贡献的发明的,,应该应该被被铭记铭记。。

联合出品

四川省档案馆

成都商报社

不/走/寻/常/路

你会吹啥

同事的儿子会吹笛子和口琴,一次来我家玩,对我儿子说:你会吹笛子吗?我儿子摇摇头。又说:你会吹口琴吗?儿子又摇摇头。然后问:那你会吹什么?儿子说:我会吹空调!

乖乖吃饭

小明嫌妈妈的厨艺不行不爱吃饭,于是小明的妈妈报了培训班每天去上课。三个月后,小明的妈妈终于可以用跆拳道把小明打得乖乖吃饭了。

不能怪我

人总是这样自我安慰:吃剩的东西直接扔掉会良心不安,放冰箱里等到它坏掉就可以扔了。毕竟,是你自己长毛不能怪我。

骗子短信

同桌收到骗子短信,说他在某某商场刷卡消费了十多万,他那个激动啊!逢人就亮这条信息说:看吧!哥好歹也算有钱人!平时刷卡十万八万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何点餐

我终于知道我们学校那么多不会说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是怎么在食堂点餐的啦!他们每次都是组队出行,然后派一个汉语最好的去点餐,剩下的人只用重复一句“一样的”……

本校校花

陪弟弟打车去学校报名,路上司机比

较能侃,说现在的学校都有校花啥的,问弟弟学校有校花吗?漂亮吗?我弟弟想也不想一本正经地说:“有啊,好像是樱花吧,挺漂亮的……”

天助我也

抄作业被老师抓住,被罚操场跑 20圈,结果下起了雨,我心里得意极了,哈哈,天助我也!没想到被叫到办公室,被罚在跑步机上跑了一个小时。大写的丢人!

一味求热

报志愿不要一味地报热门专业,我哥哥2001年考上了高职,报了个当时很火的专业——BB 机维修。3 年后,我哥哥毕业了,在家待业了N年。

总有形状

为什么井盖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神回复:如果井盖是方的,你又会问它为什么不是圆的,你让井盖怎么做?它总得有个形状吧!

主动挂机

刚刚接到一个未知号码打来电话,我:“喂!你好!”

对方(气势汹汹):“喂!我是你儿子,绑匪现在在我手上!”

我都还没反应过来,他那边就主动把电话挂了……

毕竟太贵

小时候就邻居家有一台电视机,每当我们这些小孩跑去他家看电视,邻居大婶就说:“你们别这么多人一起看,多费电啊!”我们只能乖乖地离开,毕竟电费挺贵的。

循循善诱通过夜以继日的教女儿叫“爸爸”的训

练后,我师弟四个月大的女儿终于学会了在他循循善诱地重复“爸爸”时回答“哎”。

乘法口诀

有次吃完饭和哥们去啤酒摊喝酒,买单时老板娘麻利地说:一瓶七块,七九八十一,收你八十就行了!我当时就乐了,问她:“你的乘法口诀哪个老师教的?没少蒙其他人吧!”

喝/酒/误/大/事

酒后真言

我爸喝醉了,跟我说:“当初要你,主要是那时你妈爱打麻将,想以后跟你姐,我们一家能凑一桌子……”我说:“不可能,那我妈为什么总打我,骂我,赶我出去?”我爸又喝了一口,缓缓道:“后来,你妈爱上了斗地主!”

扶错对象

我朋友有次喝大了,我们上去扶她,她大吼一声:扶我干什么!赶紧把前边那条路给我扶正了!

辛苦劝架

昨晚喝酒喝断片了,第二天女儿笑我说,爸,你昨天晚上看电视里吵架,在旁边劝架劝了一个多小时。

吓到崩溃

在朋友家喝酒,喝醉之后把他家哈士奇扛在肩上狂奔,五六十斤的大狗啊,一路狂奔!他们清醒的人都追不上,还把狗

吓崩溃了,没几天就离家出走了……

走错包厢

同学聚会,唱歌唱一半跑去上厕所,回来后唱完两首歌喝完一瓶啤酒才发现走错了包厢,最后又赔了一首歌,人家大姐才放我走了……

感觉好冷

跟朋友晚上吃烧烤喝瘫了,我倒在路边,然后跟朋友说好冷,醒来时发现我身上盖了两辆自行车……

您也灌我

朋友来我家喝酒,我妈见其中一朋友喝多了,就给他送来一碗水。我朋友哭着跟我妈说:“阿姨,他们灌我,您也灌我!他们灌我啤的也就算了,您还灌我白的……”

什么毛病

我这是什么毛病?一喝多了就爱干活,拉都拉不住,擦玻璃、拖地、收拾家务,第二天腰酸背痛的……这不媳妇又弄了几个好菜,温柔地问我喝不喝点呐?

一片狼藉

毕业聚餐,小餐馆已经被我们折腾得一片狼藉。同学还在不停地点酒,但老板已经无法承受,告诉我们酒都卖完了……然而,酒劲儿上头的同学,直接舀了一大杯麻辣烫的汤,对着老板说:“来,我敬你!”

对镜比划

昨晚老公应酬回来,我已经睡了,

朦朦胧胧之际,听到外面很吵,以为是他把朋友带回家继续喝……听半天不对,起来一看,老公在卫生间对着镜子划拳……

全部忘记

昨天喝醉了,敲了半天门,我妈打开门都惊呆了,问我大半夜不回家干嘛?我想了一下,哦!十天前我结婚了……

随手一扔

有次一朋友喝多了,我打车送她回家,下车时由于扶着她,就从钱包中拿出一百块,随手一扔说:不用找了。司机气得大喊:不找我怎么知道你扔哪了!

惨被戏弄

刚要睡觉,群里一哥们说:“有没有想去喝酒的?现在!”我猜他一定是心情不好,见没人理他,我果断说:“我!”“哦……想去你就去,年轻人趁年轻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我先睡了,晚安。”

狗急咬人

有一个朋友,昨天喝蒙圈了,回到家跟家里的哈士奇汇报了一个多小时的工作。估计是给狗说疯了,被狗咬了一大口。狗急了也咬人,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东海龙王

晚上出去散步,路过公园池塘的时候看见一个小伙子趴在池塘边拿个吸管插在水里吸,他边上还站着个姑娘,抱着双手冷眼看着他。我好奇的走过去问这是干嘛?那姑娘冷哼一声:“别管他,酒喝多了非说自己是东海龙王,要把塘里的水吸干。”

等我以后老了可怎么办啊?那些广场舞看起来好难

记得当时最头痛的问题是买煤,首先要去排队,等着那台黑乎乎的机器一个一个地吐出蜂窝煤来。因为供不应求,煤没存量,鲜出鲜卖,新鲜倒是新鲜了,但是太潮易散,弄不好就成了一堆烂泥。

买蜂窝煤得起早,排队是越早越好,通常是早上6点就去,借辆三轮车,一次可以装200个蜂窝煤,正好是两个月的量。

记得有一次我天不亮就出发,到了煤厂,一看已经排了30多号人,一般一次都会买200个,但那台机器做200个蜂窝煤差不多要半个小时,这么一算,等到天黑都轮不到我,只好唉声叹气打道回府。次日我去得更早了,到煤厂还真没什么人,蹲在地上点燃一根烟,在黑暗中看烟头一明一暗,这么漫长而空闲的时间,并没有去思考人生,而是想如何早点拉煤回家解决“燃煤”之急。这次排第8位,看来应该没问题了吧。

结果没有想到,眼看排到了,机器又坏了,于是又找人来修。来的这个人一副天是老大,他是老二的劲头,磨磨蹭蹭地,你急他不急,气得你喘气,还不能发火。这一来二去整个上午都完了才终于开了工。

搬蜂窝煤是自己的事,一般是两家一

起买,你抱5个,他抱5个,轮流上阵,因为机器是不断地流水作业,等着传送带一个个蜂窝煤传过来,再码在小木板上,然后装上自己的三轮车。

饿着肚子弄到下午3点过,终于装车完毕,推着车上路。装200个蜂窝煤在车上是有学问的,新打出来的蜂窝煤又湿又稀又软,码不好就会摇摇晃晃。而我平常没怎么骑过三轮车,这骑上去和骑自行车不一样,车老是往右偏,只好用力纠正。好,一下子车就不听话了,直接朝一根水泥电杆撞去,只听一声响,车和电杆撞上了,一车的煤晃悠起来,一下瘫了下去,一看有半车的煤不再有蜂窝了,成了煤泥。

蹲在路上想了好久,心里一团乱麻,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本是神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最后我决定,干脆拽着车子乱摇一气。旁边的人说,你疯啦?我说,没疯,回去捏煤球烧。

有了这次经历,我烧煤就特别省。人家一天烧3个4个,我只烧2个。当然加煤的时机和封火都有学问,当时没人觉得这是浪费精力,那些年,人的精力和智慧就是这样用的。 (李霁云)

运煤、用煤皆学问记忆蜂窝煤

造蜂窝煤,也有科技含量

蜂窝煤在以前的生活中很重要 绘图 岳钰

A 从煤球到蜂窝煤 风靡了全国 B 蜂窝煤做得好 能拿科技奖

和北京相比,成都人使用蜂窝煤又要更晚了。在看到北京推广蜂窝煤的材料后,成都的相关单位也派人去北京学习配煤比例、成型方法。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蜂窝煤在成都的推广较之北京显得缓慢。

这主要还是因为成都人没什么用煤习惯。根据成都市志的统计,在1951年,成都市的煤炭供应量还不足一万吨,当时市民日常生活中用煤的少,烧柴的多。所以1958年前,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还是“改柴烧煤”,劝说市民用煤而不用柴。而到1958年后,工作又变成了动员和帮助市民改烧蜂窝煤。

为了推广蜂窝煤,当时还想了一系列的办法,比如先用彭州和什邡的无烟煤。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变配方,终于试制成功了适合成都的蜂窝煤。因为当时条件有限,街道居委会还动员妇女生产蜂窝煤模具“手打”蜂窝煤,直到1964

年才从北京购回蜂窝煤机。可以机制蜂窝煤了,全市先后建立了11个生产合作社,专门加工生产蜂窝煤。

成都这种经验,又慢慢推广到全四川。别看蜂窝煤好像很是普通,在那个年代,一台好的蜂窝煤机是可以获得奖项的。在四川省档案馆内,能看到宜宾齿轮厂的一款蜂窝煤机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198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而在1987年,全省还专门开了一个饮食服务行业、集体食堂推广蜂窝煤的现场会,可见重视程度。

今年,虽然围绕郭文德是否是蜂窝煤发明者还有争议,比如有资料显示,1920 年代有个叫王月山的德州人率先做出有洞的煤饼,并在当地风行。此外,还有人称,见过侵华日军当年使用过类似蜂窝煤的有孔煤饼。但毫无疑问,以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那种蜂窝煤,是从郭文德这里开始的。 (王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