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承禎《坐忘論》...

6
弘道 2009 年第1 期 / 總第 3 8 期 34 教思想 於司馬承禎《坐忘 論》的思想,學術 界已多有討論 1 。本 文擬就《坐忘論》與道家虛靜歸道思 想的關係問題,展開進一步探討,以見 司馬承禎修道思想中繼承和發展道家思 想的一個具體面向。 一、道家虛靜歸道思想的內涵 眾所周知,從老莊哲學開始,道 家即是主張「虛靜歸道」論者。「虛 靜」在老子哲學的體證修道中佔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經》第 十章說:「致虛極,守靜篤。」 「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 思;「虛」是用來形容和象徵修道功 夫所達到的那個境界的空靈,近同於佛 家的「空」;「極」是極點、極致 之意;「致虛極」即是要做到虛到極 點、空到極致,不雜任何污染。 「守」是動詞,指恪守、堅守; 「靜」是清靜、寂靜;「篤」是專 一、專心;所以,「守靜篤」講的也 是修行的功夫、作用,即專心致志、堅 持不懈地守住那「靜」字不放,這是 得道的不二法門。 面對世事的紛爭攪擾,老子提出 了「虛」、「靜」主張,希望人事 的活動,能夠順應這一萬事萬物的本然 狀態。不然,隨心所欲,那就逆 「道」而行,必然變得很凶險,不但 可能為外物所役,而且還可能被內心思 慮所擾,失去人的本性。「而瞭解並 順應這條法則的惟一途徑就是『致虛 極』、『守靜篤』,即讓內心清靜、 虛寂到極點。只有這樣,心靈才能在不 司馬承禎《坐忘論》 道家虛靜歸道思想 包其銳 南京大學哲學系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Sep-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34

    道教思想

    關於司馬承禎《坐忘

    論》的思想,學術

    界已多有討論1。本

    文擬就《坐忘論》與道家虛靜歸道思

    想的關係問題,展開進一步探討,以見

    司馬承禎修道思想中繼承和發展道家思

    想的一個具體面向。

    一、道家虛靜歸道思想的內涵

    眾所周知,從老莊哲學開始,道

    家即是主張「虛靜歸道」論者。「虛

    靜」在老子哲學的體證修道中佔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道德經》第

    十 章 說 : 「 致 虛 極 , 守 靜 篤 。 」

    「 致 」 是 動 詞 , 是 做 到 、 達 到 的 意

    思;「虛」是用來形容和象徵修道功

    夫所達到的那個境界的空靈,近同於佛

    家 的「 空 」 ; 「 極 」 是 極 點 、 極 致

    之意;「致虛極」即是要做到虛到極

    點 、 空 到 極 致 , 不 雜 任 何 污 染 。

    「 守 」 是 動 詞 , 指 恪 守 、 堅 守 ;

    「 靜 」 是 清 靜 、 寂 靜 ; 「 篤 」 是 專

    一、專心;所以,「守靜篤」講的也

    是修行的功夫、作用,即專心致志、堅

    持不懈地守住那「靜」字不放,這是

    得道的不二法門。

    面對世事的紛爭攪擾,老子提出

    了「 虛 」 、 「 靜 」 主 張 , 希 望 人 事

    的活動,能夠順應這一萬事萬物的本然

    狀 態 。 不 然 , 隨 心 所 欲 , 那 就 逆

    「道」而行,必然變得很凶險,不但

    可能為外物所役,而且還可能被內心思

    慮所擾,失去人的本性。「而瞭解並

    順應這條法則的惟一途徑就是『致虛

    極』、『守靜篤』,即讓內心清靜、

    虛寂到極點。只有這樣,心靈才能在不

    司馬承禎《坐忘論》與

    道家虛靜歸道思想

    包其銳 南京大學哲學系

  • 35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受任何干擾和污染的情況下,達到與

    『道』玄同合一的境地。因此,『致

    虛 』 、 『 守 靜 』 實 際 上 成 了 個 人 接

    近、通 達『道』的必要 前提 」2 。

    老子為甚麼要提出「致虛極,守

    靜 篤 」 呢 ? 因 為 「 虛 」 、 「 靜 」 在

    老子看來是「道」的特徵,老子認為

    萬 物 本 然 狀 態 是 「 虛 」 、 「 靜 」 的

    狀態。「虛」即道體是虛狀的,這個

    虛狀的道體是萬物的根源,它不但是萬

    物的根源,而且它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是

    永不窮竭的。 3 「我們常用『虛懷若

    谷』這個成語來形容某種心境。達到

    這 種 心 境 的 人 可 以 稱 為 上 『 德 』 之

    人 。 老 子 用 『 谷 』 來 象 徵 『 虛 』 ,

    『虛』這個觀念應用到人生方面的時

    候 , 它 含 有 『 深 藏 』 的 意 義 」4 。

    「虛」的反面是「實」,是「盈」。

    「實」含有成見的意思,「盈」表示

    自滿的意思。「虛」狀的東西,必然

    也顯現著「靜」定的狀態。老子重視

    「虛」,也必然重視「靜」。老子在

    蓬勃生長的現象中,看出往復循環的道

    理。依他看來,萬物紛紛紜紜,千態萬

    狀,但是最後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

    而 本 根 之 處 , 乃 是 呈 虛 靜 的 狀 態 :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

    靜曰復命。復命曰常,道乃久。」5 萬

    事萬物雖然變動不居,但是最終都要回

    歸它的本根,回歸道之虛靜,虛靜歸道

    才是世間事物的最佳歸宿。

    莊 子 哲 學 中 的 「 心 齋 」 、 「 坐

    忘」承老子哲學之「虛靜」而來。心

    齋者,心神專一,閉目塞聽,不以感官

    接物,而應「聽之以心」,進而「聽

    之以氣」,以達到心靈空寂到極點,

    「 則 至 道 集 於 懷 」 。 6 而 所 謂 「 坐

    忘 」 , 見 於《 莊 子 ‧ 大 宗 師 》 :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

    曰:「何謂也?」曰:「回忘仁

    義矣。」曰:「可矣,猶未

    也。」他日復見,曰:「回益

    矣。」曰:「何謂也?」曰:「回

    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

    也。」他日復見,曰:「回益

    矣!」曰:「何謂也?」曰:「回

    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

    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

    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

    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

    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可見,「坐忘」在莊子思想中是

    指「端坐而徹底忘卻物我、是非差異

    的境界」7 。莊子認為,若端坐修養,

    擯棄一切知識,不用感覺、思慮,遺忘

    一切,消除是非對立、彼此區別、主客

    界限,就可以進入與天地萬物混然為一

    的境界,即精神上絕對自由。所以,虛

    靜歸道一直是道家哲學自老莊以來一以

    貫之的功夫論,是道家修證體認「惟

    恍 惟 惚 」 、「 無 名 無 象 」 、 「 無 聲

    無響 」之「道 」的根 本思 維模 式。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36

    二、《坐忘論》對道家虛靜歸

    道思想的繼承

    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即繼

    承和發展了道家虛靜歸道的思想。首

    先,篇名《坐忘論》就是直接承繼莊

    子之「坐忘」而來,整篇文章都是在

    詳細論述如何利用「坐忘」這一修道

    功夫論來達到得道的境界,只是在具體

    內容上比莊子詳細而已。司馬承禎在

    《坐忘論‧信敬一》中對「坐忘」的

    解 說 , 即 是 莊 子 「 坐 忘 」 一 詞 的 翻

    版:

    夫坐忘者和所不忘哉!內

    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

    與道冥一,萬慮皆遺。」

    而在《坐忘論‧收心三》中,司

    馬承禎展開了對老莊「虛靜歸道」思

    維模式的具體吸收: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

    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

    這 一 思 想 強 調 了 「 虛 靜 」 之 作

    用,即能產生體道之智慧,而妄動只能

    導致茫然無所知。這與老莊「重為輕

    根,靜為躁君」、「虛而不屈,動而

    愈出」、「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

    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天下事者責

    矣」8 的主靜論——認為虛靜乃是天地

    之本,亦是道德之極致,即虛靜是躁動

    的主宰和根本,躁動只是暫時的、相對

    的,虛靜才是永恆的、絕對的思想,是

    一脈相承的。

    接著,司馬承禎進一步吸收老莊

    「虛靜歸道」思維模式:

    若淨除心垢,開識神本,

    名曰修道。無復流浪,與道冥

    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

    根不離,名曰靜定,靜定日

    久,病消命復。

    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

    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

    虛,道自來居。

    這一實現「安道歸根」的靜定之

    功,教人內心清靜、虛寂,以便在心靈

    不受任何干擾和污染的情況下,達到與

    道 玄同 合 一 的 境 地 。 這 與 老 莊 「 致

    虛」 、 「 守 靜 」 、 「 心 齋 」 、 「 坐

    忘」以歸道的思想也是同出一源,即

    「虛靜」實際上成了個人接近、通達

    道的必要前提。

    在 《 坐 忘 論 ‧ 真 觀 五 》 、 《 坐

    忘論‧泰定六》和《坐忘論‧坐忘樞

    翼》中,司馬承禎處處吸取老莊「虛

    靜歸道」功夫論之精華,用以闡述自

    己的修道思想:

    觀 本 知 末 , 又 非 躁 兢 之

    情,是故收心簡事,日損有

    為,體靜心閑,方可觀妙。

    是 故 須 舍 諸 欲 , 住 無 所

    有,徐清有本,然後返觀舊所

    愛處,自生厭薄。若以合境之

    心觀境,終身不覺有惡;如將

  • 37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想思教

    離境之心觀境,方能了見是

    非。

    心 為 道 之 器 宇 , 虛 靜 至

    極,則道居慧生。

    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

    曰無欲,三曰靜心,……人能

    無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

    之。

    可以看到,貫穿於這些闡述文字

    之中,乃至是貫穿於整個「坐忘論」

    文 本 之 中 的 「 坐 忘 主 靜 」 的 靜 定 之

    功,都是對老莊「虛靜歸道」思想的

    直接繼承。

    三、《坐忘論》對道家虛靜歸

    道思想的發展

    雖然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繼

    承了道家虛靜歸道思想,但是他並沒有

    停留在照抄照搬上面,而是在繼承的基

    礎之上加以發展,最後形成了內容豐

    富、獨具特色的修道理論。那麼,這一

    發展表現在哪裏呢?易言之,司馬承禎

    「坐忘主靜」的靜定之功區別於或者

    是超越於老莊「虛靜歸道」思想之處

    在哪呢?我們認為,這主要體現在以下

    兩點:

    其一,老莊「虛靜歸道」的思想

    主要是排除主客觀對修道之行——包括

    內心之思與外在之行的干擾,即做到端

    坐修養,擯棄一切知識,不用感覺、思

    慮,遺忘一切,消除是非對立、彼此區

    別、主客界限,從而進入與天地萬物混

    然為一的境界。這樣,就能體認到道之

    存在,從而實現人生之超越。而司馬承

    禎「坐忘主靜」的靜定之功則是在老

    莊「虛靜歸道」功夫論的基礎之上,

    吸收了佛教拂塵見性、轉染為淨的思維

    司馬承禎《坐忘論》部份內容(載於《正統道藏》第 38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發行)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38

    模式,如《坐忘論‧收心三》:

    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

    為心神被染,蒙蔽漸深,流浪

    日久,遂與道隔。若淨除心

    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

    復流浪,與道冥合。

    這一由於「心神被染」,進而要

    「淨除心垢,開識神本」的修道思想,

    正是對佛教拂塵見性、轉染為淨的思維

    模式的吸收和改造,也正是憑藉著這一

    點,使得司馬承禎「坐忘主靜」的靜定

    之功既傳承於老莊「虛靜歸道」的功夫

    論,又明顯區別於「虛靜歸道」的具體

    內容,實現了對其超越。

    其二,司馬承禎《坐忘論》所歸之

    道與老莊所歸之道是有所區別的。我們

    知道,老子所歸之道乃是客觀性的外部

    存在,這從《老子》中對道之描述可以

    直接看出來: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

    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

    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

    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

    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

    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

    此。 9

    這裏的「道之為物」,雖然不是

    指道是一種具體的存在事物,但它表明

    道是確確實實的客觀性存在,是無形無

    象,無物之象,是沒有辦法說清楚才不

    得已這樣說,因為道是不同於任何存在

    物,而人只能理解存在物,只好把道比

    擬成存在物,以說明它的存在。而在當

    今學術界,許多老一輩哲學家都是把老

    子之道理解為客觀性之存在,如馮友蘭

    先生認為「道乃萬物所以生之原理」10,

    張岱年先生則認為「所謂道,實即究竟

    規律或究竟所以」1 1 。而在當今學術

    界,隨著研究的越來越深入,出現了許

    多新論解,例如:孫以楷先生認為老子

    「把規律、法則意義的『道』,發展成為

    萬物本原之道、本體之道,即把『道』

    的控制支配功能提升為化生功能和本體

    質性」12;熊鐵基先生認為「比較一致

    的看法是,有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是

    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其次是講事物發

    展的規律,第三就是講生活的準則,屬

    於倫理道德的範圍」13;張松輝先生認

    為「道就是萬物總規律及由此引伸出的

    原則、道理、方法等」14;而台灣著名

    學者陳鼓應先生則認為:「道」具有「實

    存意義的道」、「規律性的道」、「生

    活準則的道」三種涵義15。這些都在向

    人們昭示,老子之道確確實實是客觀性

    之存在。

    莊子的「道」在老子之道的基礎之

    上,有一定的主觀化傾向。在老子的哲

    學中,道是客觀性的外部存在,而莊子

    則把老子的這種道提升為主體的精神境

    界,在莊子那裏人的精神自由和解放有

    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人的地位得到了大

    大提高,從而使得老子哲學中道的客觀

    性得到消解。莊子是以相對主義的齊物

  • 39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想思教

    論,來消解老子之道的客觀化傾向,從

    而使得道與物完全融為一無差別的存

    在,使得人的主觀精神的內在超越成為

    其一元論哲學的基礎,成為其自然無

    為、全性保真、輕物重生人生論的理論

    依據。這就使得莊子之道具有一定的主

    觀化傾向。

    而司馬承禎《坐忘論》中之道雖

    然還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存在,如《坐

    忘論‧得道七》說:

    夫道者,神異之物,靈而

    有性,虛而無象,隨迎不測,

    影響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

    通生無匱,謂之道。

    這裏的「通生無匱,謂之道」,

    即是本體生成論意味。而既然能生萬

    物,那麼其一定是實有的,「神異之

    物,靈而有性」即是明證。只是此「道」

    屬於本體界的存在,所以「虛而無象,

    隨迎不測,影響莫求,不知所以然而

    然」,在現象界是不能被真正認識,但

    又畢竟是存在的。但是,從整個《坐忘

    論》來考察,司馬承禎之道幾乎已經完

    全變成了一種主觀性的存在了:

    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

    為心神被染,蒙蔽漸深,流浪

    日久,遂與道隔。若淨除心

    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

    復流浪,與道冥合。

    心 為 道 之 器 宇 , 虛 靜 至

    極,則道居慧生,慧出本性,

    非適今有。

    從這兩句話中可以看出,司馬承

    禎把心與道看成是即本即體的關係,道

    就居在心中,而心的本體就是道。這就

    把道拉回了心中,完全是主觀性的存在

    了。所以,得道與否,也只取決於一心

    之迷悟、一心之染淨而已了,而這正是

    司馬承禎之道區別並超越於老莊之道之

    處。

    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冊(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 2 年),第 225

    - 2 3 8 頁。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

    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9 0

    年),第 3 4 5 - 3 6 2 頁。2 、 7 公木、邵漢明:《道家哲學》(吉林:長

    春出版社, 2007 年),第 130 頁,第 206

    頁 。3 、 5 、 8 、 9《老子》第四、五章,第十六章,第

    二十六、四十章,第二十一章。4 、 1 5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北京:

    中華書局, 2 0 0 3 年),第 4 0 頁,第 2 -

    4 0 頁。6 郭象:《〈莊子‧人世間〉疏》。1 0 單純:《馮友蘭選集上冊》(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 2 0 0 0 年),第 8 4 頁。1 1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第二卷》(石家

    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 9 9 6 年),第 5 3

    頁 。1 2 孫以楷:《老子通論》(合肥:安徽大學

    出版社, 2 0 0 4 年),第 2 4 7 頁。1 3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

    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 0 0 5

    年),第 2 9 頁。1 4 張松輝:《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

    社, 20 0 6 年),第 1 1 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