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7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 卷第 $ +& ,- ./0&123// .45%&-6/07.5'8-95:; ! <350&9& =3;/ .>2&?5/02?58 .?89@>5:5& ." A&0( )* %&( $ 宗教学研究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大乘要道密集 为中心 袁志伟 !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B#"#!B " D 噶举派大手印法是西夏后期藏传佛教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唐代南宗禅思想和西夏禅 学思想$ 西夏大手印法以% 本心&!% 真心&" 思想为理论核心#% 无念&% 无住& 禅观为主要修行途径#反映出大 手印法与唐代禅宗的理论同源*心性论和修行论思想基本一致$ 以大手印法为重要内容的西夏藏传佛教#在本 质上是一种融合汉藏佛学传统的佛教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元明清时代汉藏佛教的融合#以及党项*蕃和汉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认同$ 关键词 西夏佛教' 大手印法' 禅宗'. 大乘要道密集/ 中图分类号 GC)CD文献标识码 EDD文章编号 #$B!I)!FH!!"#$""$I""F$I"B 收稿日期 !"#*I#"I#!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H 世纪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研究& !!"#$X""*" 作者简介 袁志伟##山西大同市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 DD藏传佛教对西夏后期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 #在已发现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中#包含着大量 记载藏传佛教密法仪轨的经典 ! #但以上文献较少 涉及藏传佛教的义学思想$ 那么# 西夏藏传佛教 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点是什么0 西夏藏传佛教与 汉传佛教之间的关系为何0 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 究的重要问题# 它们对于理解西夏佛教思想的全 *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尚 无深入研究$ # 因此#本文以理论思辨色彩较浓的 西夏大手印法思想作为探讨对象#并选取. 大乘要 道密集/ 所收大手印法著作为主要研究资料#试图 从哲学史的角度对西夏大手印法的思想渊源* 点及其与中原禅宗思想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辨# 并希望以此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部分 参考$ ! # 例如#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就有 . 金刚亥母略施食 /! '() (%&( !B)( #"*. 金刚亥母禅定/! E#C "*. 金刚 亥母修习仪/! * !)C" % 金刚亥母修法& 经典'以及. 黑求修并作法/! G*C"*. 大黑根本命咒/! ZW!$!( !"* . 慈乌大黑要门/! EB" % 大黑天修法& 经典#其内容多 与坛场仪轨*咒语* 手印* 禅定观想等实修密法有关# 在研 究西夏藏传佛教信仰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此#参见黄杰华. 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 !. 西夏研究/!"#" 年第 H " 及黄杰华. 黑水城出土藏传 佛教实修文书4 慈乌大黑要门5 初探/!. 中国藏学/!""C H " 等文$ 学术界对西夏藏传佛教思想和% 大手印法& 的研究 成果较少#相关论著主要有刘锐之. 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 张曼涛主编.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B) #大乘文化出版 #CB) 年版"' 李冀诚 . 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CC# 年第 ! "'石世梁*克珠群佩 . 大手印与% 那若六法& 记述/!. 中国藏学/ #CC! 年第 ! " 等文$ 但以上论著主要以西藏噶举派的大手印法为研 究对象#并无专门探讨西夏藏传佛教及大手印法的思想内 *理论特点等的著作$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Mar-2020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 年 ##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 卷 第 $ 期 +&,-./0&123//.45%&-6/07.5'8-95:;!<350&9&=3;/.> 2&?5/02?58.?89@>5:5&." A&0()* %&($

!

宗教学研究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以"大乘要道密集#为中心

袁 志 伟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B#"#!B"

摘D要# 噶举派大手印法是西夏后期藏传佛教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唐代南宗禅思想和西夏禅

学思想$ 西夏大手印法以%本心&!%真心&"思想为理论核心#以%无念&%无住&禅观为主要修行途径#反映出大

手印法与唐代禅宗的理论同源*心性论和修行论思想基本一致$ 以大手印法为重要内容的西夏藏传佛教#在本

质上是一种融合汉藏佛学传统的佛教体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元明清时代汉藏佛教的融合#以及党项*吐

蕃和汉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认同$

关键词# 西夏佛教' 大手印法' 禅宗' .大乘要道密集/

中图分类号# GC)CD文献标识码# EDD文章编号# #$B! I)!FH!!"#$""$ I""F$ I"B

收稿日期# !"#* I#" I#!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 世纪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研究&

!!"#$X""*"

作者简介# 袁志伟#男#山西大同市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DD藏传佛教对西夏后期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在已发现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中#包含着大量

记载藏传佛教密法仪轨的经典!

#但以上文献较少

涉及藏传佛教的义学思想$ 那么#西夏藏传佛教

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点是什么0 西夏藏传佛教与

汉传佛教之间的关系为何0 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

究的重要问题#它们对于理解西夏佛教思想的全

貌*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尚

无深入研究$

# 因此#本文以理论思辨色彩较浓的

西夏大手印法思想作为探讨对象#并选取.大乘要

道密集/所收大手印法著作为主要研究资料#试图

从哲学史的角度对西夏大手印法的思想渊源*特

点及其与中原禅宗思想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辨#

并希望以此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部分

参考$

!

#

例如#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就有.金刚亥母略施食

仪/!

'()

(%&(!B)(#"*.金刚亥母禅定/ !俄 E#C"*.金刚

亥母修习仪/!俄*

!)C"等%金刚亥母修法&经典'以及.大

黑求修并作法/!俄G*C"*.大黑根本命咒/!俄ZW!$!(!"*

.慈乌大黑要门/!俄EB"等%大黑天修法&经典#其内容多

与坛场仪轨*咒语*手印*禅定观想等实修密法有关#在研

究西夏藏传佛教信仰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此#可

参见黄杰华.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

!.西夏研究/!"#" 年第 H 期"及黄杰华.黑水城出土藏传

佛教实修文书4慈乌大黑要门5初探/!.中国藏学/!""C 年

第 H 期"等文$

学术界对西夏藏传佛教思想和%大手印法&的研究

成果较少#相关论著主要有刘锐之.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B) 册#大乘文化出版

社 #CB) 年版"'李冀诚 .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CC# 年第 ! 期"'石世梁*克珠群佩

.大手印与%那若六法&记述/ !.中国藏学/ #CC! 年第 !

期"等文$ 但以上论著主要以西藏噶举派的大手印法为研

究对象#并无专门探讨西夏藏传佛教及大手印法的思想内

涵*理论特点等的著作$

Page 2: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DD第 )*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FBDDD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集/最为集中#后者则散见于俄藏黑水城文献及宁

夏等地的佛教考古文物中$ 这些大手印法文献中

又以.大乘要道密集/所收最具代表性$ 据陈庆英

研究#在.大乘要道密集/中所收的西夏时期的藏

传佛教经论中#%大手印法&著作占据多数+#,

#这在

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手印法&在西夏后期的盛

行$ 主要文献有以下几种) #(.新译大手印不共

义配教要门/#题名为)%大巴弥怛铭得哩斡师集#

果海密严寺玄照国师沙门慧贤传#果海密严寺沙

门慧幢译&

+!,)$H

' !(.新译大手印顿入要门/#题

款)%果海密严寺玄照国师沙门慧贤传#果海密严

寺沙门慧幢译&

+!,)FH

$ 按玄照国师为西夏国师#噶

举派大宝上师和智金刚师的弟子#大乘玄密帝师

的再传弟子#可知此篇为西夏时期作品' H(.大手

印伽 支大要门/#无传译者题款#文中有关于本

要门的师承记载)%然此要门师承次第者#真实究

竟明满传与菩提勇识大宝意解脱师#此师传与萨

曷师#此师传与萨巴师#此师传与亚斡诺帝#

此师传与喇麻马巴#此师传与铭移辣悉巴#此师

传与喇麻辣征#此师传与玄密帝师#此师传与大宝

上师#此师传与玄照国师&$

+!,)C)指出该大手印法

来自噶举派#并由西夏的大乘玄密帝师*大宝上师

及玄照国师等人传承#同时#从传承人的帝师*国

师及上师身份中#也可见大手印法在西夏佛教界

具有的重要影响力' )(.新译大手印金璎珞等四

种要门/#无传译者题款#但该篇中记载此要门的

师承为)%其师承者#萨斡哩巴师传与铭得哩斡师#

此师传与金刚手师#此师传与巴彼无生师#此师传

与末孤噜师#此师传与玄密帝师#此师传与智金刚

师#此师传与玄照国师&$

+!,*!*可知此篇与.大手印

伽 支大要门/同为玄密帝师*玄照国师等人传

承#属于西夏大手印法经论' *(.大手印赤引定/#

无传译者题款#但该篇的西夏文节译本出土于黑

水城遗址#名为.大手印定引导略文/#可知此篇亦

为西夏大手印法作品+H,

' $(.于大手印渐入顿入

要门/#无传译者题款#但篇中有)%玄密帝师云)吾

师辣征作如是说)一切诸法不离于心--&引用了

西夏著名噶举派高僧玄密帝师对于大手印法的论

述#可知此篇内容也与西夏大手印法相关' B(.大

手印顿入要门/等 #* 篇$

! 大手印法在西夏佛教

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表现为噶举派高僧受

到西夏统治者的尊崇#更反映在大手印法密典在

西夏的广泛译传与流布#相关著作的西夏文转译

正是党项民族信仰与学习该密法的表现$ 从这些

方面来说#大手印法在很大上程度上反映出西夏

后期藏传佛教思想的理论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大乘要道密集/中所收西夏

大手印法著作皆为汉译本而非藏文本或西夏文

本#而且题款为西夏%某国师传& %某帝师传&#说

明这些密典并非是对噶举派藏文原典的简单译

介#而是一种适应西夏实际需要的传译#并且包含

着思想创新的可能#即用汉传佛教的名相概念和

思想对原有藏传佛教思想进行新解释$ 这正如中

原地区在翻译印度佛教典籍时所采用的%格义&方

法#也就是用中国传统思想创新性地改造外来佛

教思想$ 从这一角度来说#.大乘要道密集/中的

大手印法著作可以视为%西夏大手印法&著作#而

非%在西夏流传的&大手印法著作#反映的是具有

西夏特色的藏传佛教思想#这对理解西夏藏传佛

教思想的理论特色是很重要的$

大手印法是噶举派的最高大法#其核心可以

概括为%观心&思想#与萨迦派%道果教法& %那若

六法&等强调实修的藏传佛教密法相比#大手印法

以心性论为主要内容#体现出较浓厚的理论思辨

与义学特色#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思辨性$ 从

.大乘要道密集/所载相关著作的内容来看#%大手

印法&思想主要包括%解悟&!心性论#即修行本体

和理论依据"和%修行&!修行论#修行方法和解脱

途径"两部分$ 因此#本文也拟从心性论和修行论

两方面对大手印法的心性论*修行论思想及其与

禅宗的关系试做论述#并一步探讨其理论特点与

!

即.大乘要道密集/中所收的.大手印顿入要门/

.大手印顿入真智一决要门/ .心印要门/ .大手印纂集心

之义类要门/.大手印四种收心/#以及.大手印静虑八法/

.大手印九喻九法要门/ .大手印除遣增益损减要门/ .于

大手印十二种失道要门/.大手印湛定鉴慧觉受要门/.大

手印八境要门/.大手印九种光明要门/.大手印十三种法

喻/.大手印修习人九法/.大手印三种法喻/等篇#在译文

格式与思想内涵上与上述诸篇一致#因此也可能是西夏大

手印法著作#或者说是西夏大手印法思想的反映$

Page 3: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FFDDD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思想价值$

一% !真心为本",,,西夏大手印法

对禅宗心性论的吸收DD

DD在心性论即修行的理论依据方面#西夏%大手

印法&思想包含以下重要论点)

第一#大手印法将%本心&作为觉悟解脱的本

体依据$ 大手印法将%本心&视为觉悟的根本#也

就是成就佛果的最终根据$ 具体来说#首先#.大

乘要道密集/中的相关著作提出#心是生起万法的

根本#心也是觉解的本体$ 例如#.大手印引定/

称)%现前了解一切法#牟尼实际最上意#不动极善

净自体&

+!,)FB

$ 意为%极善净自体&即自心是觉解

一切法*修持和觉悟佛法的依据'.大手印引定/

称)%三世明满!体是一#彼之自性即自心&#%心是

出生真智因#不应余处求明满&

+!,)FC

$ 是说自心就

是自性#也是成佛解脱的本体*生起般若真智的根

源'.大手印顿入要门/称)%欲了自性之理者#虽说

八万四千法门#一切诸法摄在一心&

+!,*!#

#也就是

说#一心!自性*自心"可以产生一切诸法#诸法都

统摄于一心之中$ 这些论述表现出鲜明的真心

!本心"缘起的思想#也就是将本心作为世俗界和

真理界的本体$ 其次#本心是解脱修行的依据#正

见*觉解*禅定等修行都从心生$ 对此#.于大手印

渐入顿入要门/称)%一切诸法不离于心#若了本心

离生灭者#名之为见'其无灭理内心现者#名之为

解'于所解理专心缘者#名之为定&

+!,)CB

$ 意为见

性*觉解*定*行都围绕%本心&而生起#而解脱就是

对本心的开发与觉悟$ 再次#明心见性*体悟心佛

不二是成佛解脱的标志$ .大手印引定/称)%心与

明满本来无二相#了达之时无见无所得#了解不二

即是大手印$&

+!,)C"

.于大手印十二种失道要门/

称)%若不了解自心即佛#则失其道也$&

+!,*")也就

是说#众生皆具的自心!本心"就是佛性#证悟%即

心即佛&*自心与佛性%不二&就是解脱得道$ 从思

想内涵上来说#以上观点与唐代的禅宗思想是一

致的#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禅即将%自心即佛&作

为其主要思想之一#.坛经/称)%故知不悟#即是佛

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 故知一切万法#

尽在自身 !心" 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

性&

+),*F

$ 即以自心!本心"为一切诸法本原#以觉

悟%自心即佛&为解脱$

第二#大手印法将%真心义&作为求得解脱的

证悟对象$ %真心义&是西夏大手印法的主要思想

之一#如.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门/称)%准

.文殊真实名/云)1后以真心义#为利上根堪解脱

者#演说不共大手印无比要门&

+!,)$H

$ 即%真心义&

是大手印法的要义#也是证悟解脱的途径$ 此外#

该文又称) %由了心性本清净故# 现身成佛

也&

+!,)$)

#也就是以证悟心性本净为成佛'而.大手

印引定/称) %最上大乐刹那中#具真心者灭过

咎--若能了解内心体性#一念得证究竟圆

满$&

+!,)FB则将了解%内心体性&与%具真心&等同#

可见这里的%真心&就是佛性本体意义上的%心

性&$ 总之#证悟本心的%真心义&是大手印法追求

的解脱境界$

第三#%真心义&的具体内涵是心性与空性的

合一$ 西夏大手印法将心性本体称为%真心&#而

%真心义&的具体内容则是心性和空性的统一$ 就

心性!本心自性"的意义来说#大手印法在认定心

是解脱及修行根本的前提下#提出心性即空性!般

若真空之性"#如.新译大手印顿入要门/在%见解

宗&中就列出%法及法性&%心及心性&%虚空自性&

三组重要的概念#其文称)

然此要门大分三段'初,见解宗!本分三

分'法及法性$ 法者!坚等四大!及依四大所

成之法也$ 法性者!色等诸法!虽是有像而无

实体!离戏边论!无生无灭!即真空性也$

次心及心性$ 心者!种种分别,计度之心

也$ 心性者!不追过去!不思未来!不缘现在!

不可识认!离于色相!元是真空!无生性也$

后虚空自性$ 斯乃即是前二之喻!谓如

虚空!广大周遍!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法性真

如亦复如是! 普遍诸法广大无涯! 如虚

空也$

%!&)FH

就其意义来说#首先#%法&指地水风火四大及其组

成的万物#即色法'%法性&指诸色法无永恒真实自

性#即%真空性&$ 其次#%心&指分别计度之心即

思维意识'%心性&指心法无真实自性#本质上也是

%般若空性&$ 第三种%虚空自性&并非独立于法

!

明满)密教术语#指佛及觉悟$

Page 4: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DD第 )*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FCDDD

性心性之外#而只是对色心二法性空的譬喻!%后

虚空自性#斯乃即是前二之喻&"#即真空自性有如

虚空#广大周遍而无生灭之相#因此#三性的本质

都是般若空性$ 该文又称)%师曰)此见宗者#若依

果乘#是大手印'若据因乘#无住中道以为宗本$

又二真性喻等三法#本性一味#自体无殊$&

+!,)FH也

就是说#大手印法的理论依据!%宗本&"就是心法

皆空的空性!%无住中道&"$

大手印法一方面强调心性即空性#另一方面

又强调%本心&的本体地位#这实际上是般若学%性

空缘起&与如来藏%真如缘起&思想的综合$ 这种

思想综合也是南宗禅心性论的特色所在$ .坛经/

就以般若中观学的性空思想破除法执的束缚#同

时又以涅?学的%佛性&思想与如来藏%真心&思

想确立%本心& !%自心&"在修行中的本体地区$

两者在心性论上的一致#进一步说明西夏大手印

法与禅宗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无念无住",,,西夏大手印法对

禅宗修行论的改造DDD

DD在修行论方面#西夏大手印法主张通过禅定

观心而觉悟真如佛性!真空之性"$ .新译大手印

顿入要门/将修行的主要方法!%依宗修行&"具体

总结为%加行方便&和%禅定正体&两部分+!,)F)

)前

者即禅定前的坐姿*不语*闭目等准备行动'后者

指对%心性&和%空性&真理的观想体悟#可知这实

际上就是以观心为主的禅定修行$ 该文随后提

出)%修习行人亦复如是#一切善恶*邪曲*妄念都

莫思量#离诸妄想#寂绝而住#称顺本心$&

+!,)F)则

在文字和思想上都近似于唐代南宗禅的%无念&思

想$ .坛经/称)%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

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

沙$&

+*,H$"可知两者都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即

%无念&作为体证佛性的方法$ 具体来说#这种%无

念&思想在内涵上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念虚空&与%无妄念&$ 与中原的禅宗

思想相似的是#西夏大手印法的无念思想也包括

%念虚空&与%无妄念&两重涵义)一是%念虚空&#

即思维觉悟万法本性真空#觉悟%第一义谛&#对

此#.大手印八镜要门/称)%无念即是真空#是故无

念犹如虚空&

+!,*"F

$ 是说无念即体悟真空体性*般

若真理$ .大手印引定/称)%.般若经/云)若念胜

慧到彼岸者#是念虚空#不念有体#不念无体#不念

有相#不念无相也$&

+!,)FB意为无念就是觉悟虚空

自性#并超越有体无体*有相无相的分别与对立$

.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门/称)%夫禅定者#了

一切法如幻如梦#于一切法不作意也--着空成

缚#住有亦缚#是故不应住空有也$&

+!,)B)是说禅定

的目标是了解诸法如梦幻的性空#并使心安住于

无念即不住空有两边的中道境界$ 二是 %无妄

念&#即无分别妄想等杂念#这是从否定意义上讲

%无念&$ .心印要门/提出)%自性清净#应依真空

无念而住$ 当此之时#心无所缘#亦无所思#善恶*

邪正都莫思量'又不思有#亦不思空'过去不追#未

来不引#现在不思#妄念起灭一切皆无$&

+!,*!!这里

将%无妄念&的内容定义为不思邪正*空有*善恶*

现在未来等等#即没有概念与思维上的执着与分

别#远离妄想和分别思虑#这实际上也就是%诸法

性空&在心境上的体现$ 此外#大手印法的%无念&

修行论还要求修习者应安住于本心和平等无分别

的解脱境界$ 如.新译大手印金璎珞等四种要门/

称)%一切遍计无益苦恼因#而应住于无念昔成

体&#%大手印者然虽法尔自然成#住于不思不了不

勤修之体&

+!,*!*

$ 这里所说的%住于无念昔成体&

%住于不思不了不勤修之体&等#一方面指明见本

心本性#另一方面则指保持无分别妄想的境界$

可见#大手印法将%无念&的内涵规定为觉悟

真空自性!%念虚空&"和无分别妄想!%无妄念&"#

并将其视为主要的解脱方法$ 这些观点的思想渊

源则可以上溯至唐代禅宗思想#慧能.坛经/中就

有与此相似的表述#其文称)

无念者!于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

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

念##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

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 故此教门!立无念

为宗$

无者无何事- 念者念何物- 无者!离二

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 自

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

自在$

%)&H!

由文中可知#慧能所说的%无念&包括%无妄念&和

%念真如&两部分)第一段说%无妄念&#即%境上不

Page 5: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C"DDD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染&%自念上离境& %不于法上生念&#意指无分别

妄想#不执着于外境及概念名相'后一段解说%念

真如&#即%真如是念之体&%自性起念&等#则指应

当专注于觉悟真如佛性#其中也包含对般若性空

的体证$ 实际上#大手印法的%念虚空&与%无妄

念&思想与此一致$ 此外#大手印法%住于无念之

体&的说法也与南禅宗的%无住&及%无念&思想接

近$ .坛经/称)%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

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

+),$"即要证

悟佛法真理就不能执着于一切概念名相#这样才

能超越分别束缚而觉悟自性!佛性"$ 慧能弟子神

会也继承了这一思想#.菏泽大师显宗记/开篇处

便提出)%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

用&

+$,)*F

$ 这些都反映出唐代禅宗思想的深刻影

响$

! 对比大手印法与.坛经/%无念&%无住&等修

行论思想的相似性#可以推知前者受到后者的重

要影响$

第二#乐*明*无念三均等$ 西夏大手印法提

出#修行者借助禅定观想#可以使%心&中生起乐*

明*无念三种法#对此#.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

门/称)%然修习正体者#于寂静处#端身正坐#归依

三宝#发菩提心#一刹那顷$ 起本佛慢而应安住#

现空双融#或身语意离于修整#顿遣妄念#于乐*

明*无念而无作意了知之心--若如是住#生乐*

明*无念&

+!,)B!

$ 从乐*明*无念的思想内涵来说#

三者都属于大手印禅定空观中的内容#并统一于

%无念&法#如.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门/称)

%然乐是定根#切须依仗#能增盛缘'明是本定#离

诸妄念而应住于无念真空'无念即是定之行相#无

作意住$ 此三均等#是一味故#不可阙一&

+!,)BH

$

也就是说#%乐&是禅定的根本#有助于解脱'%明&

是禅定的核心#内容是住于%无念&'%无念&则是

禅定的内涵#三者缺一不可$

大手印法在强调三者地位均等的同时#进一

步提出在修行中不可偏执其一#而要将乐*明*无

念三者平等对待#所谓%此三均等而无取著#是真

正道&$ 该法认为#无念本身即是乐#乐即明照#乐

明即无念之乐#三者一体无异$ 对此#如.大手印

伽(

支要门/称)%无念之体者#有体*无体#一切苦

乐俱不思念#即是乐也$ 乐即无念#乐即明照#明

照即是无念之乐$ 即此乐*明*无念#无别异故#名

为无念也&

+!,)C*

$

第三#%纵任身心&而%无住&$ %纵任身心&是

西夏大手印法修行论的另一重要思想#也是大手

印法%观空&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纵任身心&#

即不执着于空有*断常等名相概念的分别#从而悟

入中道实相的自由境界$ .大乘要道密集/中的

%意不修整#心无所住也&

+!,)C*

%纵放六根#如鸟飞

空#无迹而住&

+!,)C"等说法就指这种境界$

大手印法主张修习者应了解万法真空平等#

使心保持%纵放无住&的境界$ 既不能执着于名相

分别#也不能执着于%无念&等观想境界的表象#否

则心将被束缚而不能解脱$ 如.大手印引定/称)

%不修整者#正是法身'修整是过#不获圣道$ 心不

整则自明#水不动则自澄#道不谬则自近#果不缘

则自证$&

+!,)F$是说在修行中不能过分刻意地以义

理*戒律束缚身*心#要使本心*本性自然的呈现#

否则将无法解脱得道#这也体现出禅宗%随缘任

运&的思想特色$ .心印要门/称)%修习行人上则

不求佛果#下则不怖轮回#应念真空一味平等#于

彼无念亦不应住$&

+!,*!H是说大手印法修习者应思

悟真空佛性的平等真实#了达真空妙有的中道真

理#对于无思*无念的禅观境界也不能执着$

第四#%见行双具&的修行观$ 在修行解脱的

途径上#中国佛教各派多主张%见&!也称%解&#解

悟"与%行&!实修#践行"结合#如天台宗的%解行

并重&%止观双运&等$ 西夏大手印法也主张%见

行双具&#即在思想上证悟真空佛性的同时#也修

习外在的善行$ 对此#.新译大手印不共义配教要

门/称)%有见无行其见不究竟#有行无见即非出离

行#见行双具即是胜势行&

+!,)$*

#意为只有解悟而

无实行或只有实践而无证解#都不能称为解脱#

!

唐代禅宗曾对藏传佛教噶举派等宗派产生了重要

影响$ 对此早在 #! 世纪时#萨迦派宗师萨迦3班智达

!##F!(#!*#"就已在其著作.三律仪分别/中指出噶举派

米拉日巴的%大手印&法实际上是摩诃衍的教法'此外#内

巴3班智达也论证指出#噶举派%大手印&法与摩诃衍的禅

法实际上是相同的$ 参见杨富学.摩诃衍禅法对吐蕃佛教

的影响/#载.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的研究视角与问题/

!I0)#0/)= !-09(*+) K.$+J*"-+/)9 K.$Q%*3+&$.-#*'$3()=

!*"$)9 '*)-0.6$&P*+*/."#"#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

得堡分所#!"#! 年$

Page 6: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DD第 )*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C#DDD

%见行双具&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该文又称)%虽

了不可思议之法相#于有为善勤修不应舍$&

+!,)B!

是说在了达无为的法相真理之后#还要辅助有为

的善行$

综上所述#西夏大手印法思想的要点为)在心

性论上将%本心& !真心*佛性"视为解脱依据#其

思想内涵则是心性与空性的统一'在修行论上主

张%无念&%无住&的禅观修行#这些思想与唐代南

宗禅思想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如慧能便提出)

%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

体#无住为本&

+),H#

$ 禅宗作为西夏的重要汉传佛

教宗派之一#宗密等人的禅学著作曾广泛流行于

西夏境内$ 由此可知#唐代中原禅宗思想和西夏

境内流传的禅宗思想是西夏大手印法的重要思想

渊源$ 需要指出的是#西夏大手印法不仅借鉴了

禅宗的心性论和修行论思想#还在其基础上结合

了密宗的修行论而进行了综合与改造!如乐*明*

无念三均等"#表现出显密圆融与汉藏圆融的

特色$

三%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思想的

!汉藏圆融"DD D D

DD第一#西夏大手印法重视心性论#其义学思想

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般若学与如来藏思想的%真心

义&#这与中原禅宗和西夏佛教界对心性论思想的

重视是一致的$ 大手印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以观心

为主要内容的修行法门#其本体论*修行论都围绕

%本心&!真心"思想而展开$ 对此#.大手印引定/

就指出)%心与明满本来无二相#了达之时无见无

所得#了解不二即是大手印&

+!,)C"

$ 即将觉悟%心

佛不二&作为大手印法的核心思想$ 由上文的论

述可知#西夏大手印法将%本心&作为修行解脱的

本体依据#其%真心义&则是空性与心性思想的统

一#这反映出综合般若学%性空缘起&论与如来藏

%真如缘起&论的思想倾向#或者说反映出.起信

论/思想与禅宗思想的综合$ 心性论不仅是唐宋

以来中原禅宗思想的核心内容#从现有资料来看#

西夏佛教思想界!如西夏华严宗*禅宗等"也普遍

重视心性论和%真心&思想+B,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

致性#这也是西夏后期佛教界%汉藏圆融&的重要

体现$

第二#西夏大手印法在修行论上主张%无念&

%无住&思想及禅观修行#反映出唐代禅宗思想的

重要影响#并与西夏佛教界流行的菏泽禅思想相

呼应$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西夏大手印法将%本

心&作为修行解脱的依据#在修行论上则主张%无

念&!%念虚空&和%无妄念&"与%无住&!不住虚假

外境#安住真空佛理"等观点#这些思想都与以慧

能为代表的唐代南宗禅颇为近似#由此可推知西

夏大手印法受到唐代南宗禅的重要影响$ 就现有

史料可知#禅宗在中唐时代就已经传入吐蕃地区#

并对藏传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此#据敦煌

文书.顿悟大乘正理决/及藏文史书.布顿佛教

史/记载#公元 BF# 年!唐德宗建中二年"河西地区

的禅宗名僧摩诃衍曾被吐蕃赞普赤松德赞!B)!(

BCB"迎请至拉萨传禅法#并取得了众多信徒的支

持#其禅法中就包括与南宗禅一致的%无念&思想

与顿悟说$ 虽然后来摩诃衍本人因与印度僧人莲

花戒辩论失败而返回河西!即吐蕃佛教史上著名

的%顿渐之诤&"

!

#但禅宗思想却在吐蕃地区得到

广泛传播#并成为大手印法观心思想和修行论的

理论渊源$ 从更为具体的方面来说#西夏大手印

法的%无念&%无住&修行论#与作为慧能后学的唐

代菏泽禅思想更为一致#结合历史上宗密思想及

其菏泽禅法在西夏佛教界的流行情况+F,

#可知西

夏大手印法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它顺

应了西夏佛教界的思想现状$ 此外#西夏大手印

法的传译者可能借用了唐代南宗禅著作!特别是

慧能.坛经/和菏泽禅著作"中的名相概念及其思

想#而对大手印法进行了创新性的翻译与改写#这

反映出西夏后期的佛教界进行汉藏佛学融合的积

极尝试$

第三#强调解行结合#与西夏和辽朝的禅学修

行论具有一致性$ 西夏大手印法在修证理论上强

调%见行双具&#即解悟与实修结合#以及内心证悟

与外在实修相结合$ 解行结合是西夏和辽朝禅学

的主要思想#在西夏和辽朝的华严学和禅宗文献

中#也有与大手印法%见行双具&相似的表述#如俄

!

对此#可参见戴密微著*耿癉译.吐蕃僧诤记/ !甘

肃人民出版社 #CF) 年版"#以及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

衍禅法的几个问题/!.唐史论丛/!""F 年第 #" 辑"等文$

Page 7: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 SNNUDD第)* 卷 袁志伟) 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 D FB 已知的西夏噶举派大手印法文献主要包括传 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部分#前者以.大乘要道密

C!DDD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藏黑水城文献.解行照心图/一文中即提出了%见

性&%安心&%修万行&的修行论#而.解行照心图/

的这一思想则与辽朝道辰殳的修行论一致$

+C,从共

同具有解行结合的修证思想来看#西夏大手印法

与西夏原有的禅宗修行论思想并行不悖#并可能

受到后者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西夏大手印法的思想渊源可以

上溯至唐代南宗禅思想#并在心性论*修证论等方

面受到西夏禅宗的重要影响$ 这向我们透露出这

样的信息)一是西夏后期大手印法的流传与兴盛

并非偶然#而与西夏前期的禅宗等佛教思想有着

密切的关系#两者都将%真心&或%本心&作为理论

核心#在心性论方面都受到唐代南宗禅!包括宗密

的菏泽禅思想"的影响'二是西夏佛教界有其自身

的传统#即以心性论!%真心&思想"为理论核心#

并且具有禅教融合的思想倾向!

#而大手印法在西

夏流传并成为西夏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思想原因就在于顺应了这种重视禅学和心性论的

思想现状$ 可以说#西夏大手印法与西夏禅宗理

论同源*心性论和修行论思想基本一致'在此基础

上#西夏后期的藏传和汉传佛教间也呈现出一种

彼此圆融*兼容并包的关系$

从辽夏金时代中国佛教的整体格局来看#以

大手印法为重要内容的西夏藏传佛教#在本质上

正是一种融合汉藏佛学传统的佛教体系$ 从这种

意义上说#西夏后期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启

了元明清时代汉藏佛教的深入融合#而西夏*吐蕃

和中原佛教思想的内在联系和相似性#也为党项*

吐蕃和汉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认同提供了思想基

础#这是西夏大手印法和西夏汉藏佛教的重要历

史意义所在$

&参D考D文D献'

+#,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H!H"(

+!, 大乘要道密集评注+R,(俞中元#鲁郑勇#评注(西安)

陕西摄影出版社##CC)(

+H, 孙伯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大手印定引导略门/考

释++,(西夏研究#!"##!)"(

+), 郭朋(坛经校释+R,(北京)中华书局##CFH(

+*, 宗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宣诏第九+R,

#

大正新修

大藏经)第 )F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CF)(

+$, 道原(景德传灯录)菏泽大师显宗记+R,

#

大正新修

大藏经)第 *#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CF)(

+B, 袁志伟(#"(#H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佛教思想与民族

认同)西夏佛教思想与汉文化+R,(西北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F, 马格侠(西夏地区流传宗密著述及其影响初探++,(宁

夏社会科学#!""B!H"(

+C, 索罗宁(禅宗在辽与西夏)以黑水城出土.解行照心

图/和通理大师.究竟一乘圆明心义/为例+R,

#

北京

佛教文化研究所(辽金佛教研究(北京)金城出版

社#!"#!(

&责任编辑 杨D军'

DD

!

宗密是晚唐禅教合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从宗

密著作在西夏的大量流传#以及现存西夏佛学著作的思想

内容来看#西夏佛教界也受到 %禅教合一&思想的重要

影响$

E.-)/0/$"-7*.')7I*1P7&7" %")">+4#" ".4Q/.

(((A*8+'/4*.2$'$3$%$ 4')5)#.'/$5-6-75-18

S7E%]35QM85

!K#(%$+$J#6/)9 !$"(/%!"(*)"*!"#$$%# 2$.-#G*+-4)(5*.+(-6#7(2/) B#"#!B# !#//)1("

6:'-#"8-) W/O;, 6/3/6,>-/59/. 56=&-:/.:-8=-898.:/:5'85. :380/:8-9:/O8&1U545/Z5L8:/. G,>>3596(

\:9:3&,O3:&-5O5./:896/5.0;1-&6:38Z/.ON;./9:;]8. /.> U545/]8.(\. U545/R/3/6,>-/# :38?&.?8=:5&. &1

%-&&:Q9801& 98-'89/9:38?&-8&1:359:38&-;# /.> :3868>5:/:5&. &1%M,.5/.& /.> %M,a3,& /?:9/9:386/5.

68:3&> &1=-/?:5?8# M35?3 595. /??&->/.?8M5:3 :3865.> /.> =-/?:5?8&1Z/.ON;./9:;]8.(\. 8998.?8# :38

U545/Z5L8:/. G,>>359659:381,95&. &1̂ 35.898/.> Z5L8:/. G,>>3596# M35?3 5.5:5/:89:38?&6L5./:5&. &1Z5Q

L8:/. /.> 3̂5.898G,>>359::3&,O3:5. :38S,/.# R5.O# /.> i5.ON;./9:589# /.> =-&6&:89:38-805O5&,9/.>

?,0:,-/05>8.:515?/:5&. &1:38Z/.O,:# Z5L8:/. /.> X/. =8&=089(

!/3 ;*#4') U545/L,>>3596' W/O;, 6/3/6,>-/' ]8.' N/#/6/)/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