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6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如何利用好肿瘤血管这个关键靶点 朱国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科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Aug-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如何利用好肿瘤血管这个关键靶点

朱国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科

Page 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头颈部鳞癌的靶向药物组合

其他靶点:NTRK RET

Page 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HNS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高表达

Vassilakopoulou M, Oral Oncol 51:409–415

Kyzas PA, Clin Cancer Res 11:1434–1440

• 大多数HNSCC,是典型的富血管肿瘤

• HNSCC血管新生,与其生长、浸润、转移、分期及预后有着密切联系

2年的死亡风险 1.88倍 VEGF(+)vs (-)病人 95%CI( 1.43-2.45)

• 在HNSCC中, 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过度分泌,包括: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 胎盘生长因子

• 转化生长因子α与β

• 基本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Page 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VEGF的表达和依赖伴随肿瘤的一生

VEGF

VEGF

bFGF

TGF-1 VEGF

bFGF

TGF-1

PIGF

VEGF

bFGF

TGF-1

PIGF

PD-ECGF

VEGF

bFGF

TGF-1

PIGFPD-ECGF

Pleiotrophin

Relf M, et al. Cancer Res. 1997;57(5):963-969.

Hanrahan V, et al. J Pathol. 2003;200(2):183-194.

Fontanini G, et al. Clin Cancer Res. 1997;3(6):861-865.

持续抑制VEGF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策略

XX替尼

Page 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尝试I:

复发/转移的头颈部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Page 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腺样囊性癌的前瞻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Clinialtrials.gov:NCT02775370九院伦理编号:2016-74-T31

张陈平朱国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科

2016-9-6

Page 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治疗前

治疗半年

林**,男,32岁,右颌面部巨大腺样囊性癌

Page 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ACC肺转移阿帕替尼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

牙龈ACC肺转移用药8月后

颌下腺ACC肺转移用药2月后

Page 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复发/转移ACC明确,持续的有效性

最佳疗效评价

CR 0(0.00)

PR 30(46.2)

SD 33(50.8)

PD 2(3.03)

6m-ORR(%) 42.9

6m-DCR(%) 91.8

Page 1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生存分析结果

Number at risk 65 62 61 50 42 29 16 9 3 0(number censored) (0) (3) (4) (4) (5) (5) (6) (6) (6) (6)

Number at risk 65 54 44 28 13 7 3 2 1(number censored) (0) (1) (5) (8) (12) (14) (16) (16) (17)

6Mos OS 93·8% (95% CI: 87·9–99·7%)12Mos OS 91·7% (95% CI: 84·6–98·8%),

6Mos PFS 88·7% (95% CI: 80·1–97·3%) 12Mos PFS 65·7% (95% CI: 47·7–83·7%),

Page 1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福可维®)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部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

Clinialtrials.gov:NCT03591666九院伦理编号:2018-168-T126

朱国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科

2018-7-4

Page 1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安罗替尼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部腺癌

• 2018.6-2019.2,入组21例复发转移头颈部腺癌患者

• 16例(76.2%) 三线以上治疗

• ORR 19.1% (95%CI: 5.4%-41.9%)

• DCR 81.0% (95%CI: 58.1%–94.6%)

• 最常见3°以上不良反应:高血压(28.6%) 和手足综合征(9.5%).

41.35%

7.10%1.90%0.98% 0 0

-0.44%-1.89%-4.89%-7.14%-10.53%-14.33%

-18.90%

-34.68%

-63.16%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OR

Page 1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尝试II:

复发/转移的头颈部鳞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Page 1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疾病程度的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否 是

只有局部复发:是否只能进行姑息治疗?

是否是孤立的肺转移或者是可切除的寡发性转移?◊

否 是是 否

姑息治疗

全身治疗:Δ之前是否做过全身化疗? 手术切除

否 是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是否在初治期间或者化疗后快速进展或者复发?¥

PD

二线治疗Δ

*通过对头颈部是否局部复发和其他潜在转移部位的仔细影像学评估

Δ注册临床实验应尽可能考虑

◊对于单发性转移的病人可以考虑对直接对转移灶治疗【手术、放疗】

§单药化疗或支持治疗对那些没有更积极治疗办法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选择

¥对于那些按照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后无病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需考虑再次进行含铂方

案的治疗,考虑的因素包括顺铂累积剂量、深度和之前的响应时间、残余铂相关毒性。

R/MHNSCC治疗决策

Page 1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CHANGE-2——EXTREME方案+铂类在中国人群R/MSCCHN的疗效和安全性

Ye Guo 2018 ESMO-ASIA

Page 1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1Gillison M, et al. ASCO 2017. Abstract 6019; 2Cohen EE, et al. ESMO 2017. Abstract LBA45_PR; 3 Zandberg D, et al. ESMO. 2017; Abstract 1042O.

研究名称

(NCT #)免疫治疗药物 病例数 ORR

12 个月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

CheckMate-1411

(NCT02105636)

Nivolumab 研究者选择

36113.3%5.8%

34% vs 19.7%7.7月 vs 5.1月

KEYNOTE-0402

(NCT02252042)

Pembrolizumab支持治疗

49514.6%10.1%

37.3% vs 27.2%8.4月vs 7.1月

HAWK3

PD-L1 阳性患者(NCT02207530)

Durvalumab(单臂Phase II)

112 18(16.2%)33.6% (24.8-42.7)

7.1月

KEYNOTE-048CPS>=20% ,CPS>1,全体

(NCT02358031)

PembrolizumabPembrolizumab+化疗

EXTREME882

23.3-19.1% 35.6%36.1%

OS 14.9-12.3/13.0/10.7月PFS 3.5-3.2 vs 5月

Page 1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10月24日

9月10日

7月8日

8月4日

西妥昔单抗+多西他赛

阿帕替尼 500mg/日

PD1 2次

Page 1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R/MHNSCC –阿帕替尼+替吉奥• Ⅰ阶段2016/12月-2017年8月带瘤生存 7/40 17.5% 中位生存5.7月

•Ⅱ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1月带瘤生存 24/51 47.1% 中位生存4.3月

12月OS 20.0%

6月OS 47.3%12月OS 39.4%全组n=91例

1yr OS 30.1%

中位生存时间4.9月,中位随访时间10.2月(所有生存的患者)

Page 1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安罗替尼初步疗效分析

Page 2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Page 2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Page 2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放疗后鳞癌崩溃式退缩

Page 2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受阻:抗VEGF治疗出现严重毒性

Page 2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靶向药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鳞癌

药物作者

病例数时间 人群 研究设计 主要终点 试验结果

贝伐单抗Argiris

40例2011 二线 贝伐单抗+培美曲赛

RR35%,CR5%;

DCR86%

中位OS 11.5月,中位TTP

5月

15%出血,2例致

死性大出血

贝伐单抗

(NCT005887

70)

Argiris

403例

III期

2015 >二线

PF/卡铂+5-Fu/TP

+/-

贝伐单抗15mg/Kg/每3

3-5级出血3.6 vs 7.8%>65岁,女性,

PS=1易出血

索拉菲尼EGFR-Ras-

Raf-MEK-ERK ;

VEGF

Elser

27例2007 >二线 索拉菲尼

PR 1例,37% SD;

中位TTP 1.8月,中位OS

4.2月

3级淋巴细胞下降

17%,乏力7%

Page 2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R/MHNSCC I阶段——受阻,反思

•为什么会大出血,如何预防?

•如何降低治疗相关死亡?

Page 2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初治未放疗过的不会大出血

Page 2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神经纤维瘤-抗血管生成治疗1天的变化

Page 2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动脉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

• 放疗早期能造成大血管滋养动脉闭塞,大动脉逐渐出现血管内皮水肿、外膜纤维化、血管弹力纤维断裂、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壁弹性变差

• 长期放疗使动脉壁受损,血液逐渐外渗形成假性动脉瘤,囊壁仅为一层血肿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膜,不具有正常血管壁的结构,当腔内外压力失衡时,易发生破裂大出血。

• 放疗损害了组织的自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感染易发生在复发和照射过的软组织中,而且感染性坏死会由局部逐渐扩展到周围组织,导致进行性坏死溃烂 ,受侵蚀的血管暴露时,就可能发生动脉破裂出血。

Page 2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研究方案-排除标准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条件的病人将被排除:1) 以往或同时患有其它恶性肿瘤,但是已治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和宫颈原位癌除外;2) 已证实对阿帕替尼和/或其辅料过敏者;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5) 患有I级以上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QTc间期延长男性>450 ms,女性>470 ms),服用心律失

常药物或有相关基础心脏疾病及心功能不全者;6) 肾功能不全,既往有肾脏疾病,尿蛋白阳性的患者(尿蛋白检测2+或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0g);7) 具有影响口服药物的多种因素(比如无法吞咽、恶心、呕吐、慢性腹泻和肠梗阻等);8)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9) 凝血功能异常(INR>1.5、APTT>1.5 ULN),具有出血倾向者(如胃部存在活动性溃疡溃疡病灶,

大便隐血(++),3个月内有黑便和/或呕血,咯血者)或病灶靠近包绕大血管者;病灶累及皮肤或黏膜腔有破溃风险的

10) 具有精神类药物滥用史且无法戒除者或有精神障碍的患者;11) 4周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12)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有其他严重的危害患者安全或影响患者完成研究的伴随疾病的患者。

Page 3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重燃希望:

头颈部鳞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

需要新思路,新突破

Page 3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治疗用于初治患者是否会减少出血风险?

Page 3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靶向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癌

药物作者

病例数时间 人群 研究设计 主要终点 试验结果

贝伐单抗Argiris

78例2016 一线

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培美

曲赛+放疗+24周贝伐单抗

维持

Vs

西妥昔单抗+培美曲赛+放疗

2年PFS 75%vs79%;

比历史对照组没有靶

向药物的好

抗VEGF治疗没有增加抗

EGFR治疗的疗效,毒性

出血增加

贝伐单抗Fury

30例2016 一线

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顺铂

50 mg/m2 +放疗

中位随访33.8月;

2年PFS 88.5%;

2年 OS 92.8%

安全,有效

Vandetanib

Papadi

mitrako

poulou

2016一线

I期

凡德他尼 100mg/天*14天

诱导后

凡德他尼 +放疗/凡德他尼 +

放疗+顺铂30mg/m2/周

5个病人中止

吞咽困难 (30%), 口腔黏

膜炎 (33%), 粘膜感染

(27%

Page 3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STRATEGY

End of XRT

Antiangiogenic Agent

Radiotherapy

[chemoradiotherapy]

Cdk inhibitor,

EGFR inhibitor

• Block accelerated repopulation

• Induce re-oxygenation

• Inhibit cellular repair

• Prevent establishment of

tumor niche conducive to

re-growth

Antiangiogenic

Agent

• Induce re-oxygenation

• Recruit CCCs into cell cycle

TARGETING RESIDUAL

TUMOR NICHE

TARGETING

ACCELERATED

REPOPULATION OF CCCs

TARGETING

RESISTANT

CCC NICHE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STRATEGY

Page 3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诱导治疗局部晚期非手术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前瞻性、

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Clinialtrials.gov:NCT03267121九院伦理编号:2017-380-T227

朱国培张陈平张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重燃抗血管生成靶向联合放化疗新希望

Page 3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治疗前 治疗后6天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 候**,女,56岁,右舌癌。

• CT/MRI、PET-CT、病理报告和临床检查明确是右舌鳞癌,T3N0M0

• 由于恐惧常规治疗,建议服用艾坦,依情况决定后续治疗。

Page 3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17-3-6 17-3-30 17-5-10 17-8-22

• 郭**,男,54岁,右舌根鳞癌累及舌体,口底 T4N1M0

• 患一年前出现右舌部疼痛,在当地中医院作对症处理,后因进食、吞咽困难转来本院诊治,活检为鳞癌,经会诊中心会诊,诊断为右舌、口底鳞癌。

• 由于惧怕放化疗,建议使用艾坦。

Page 3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周**,男,61岁,左梨状窝鳞癌累及环后,咽后,左颈淋巴结转移 T3N2bM0,IVa

2017-10-16

2017-11-16

Page 3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诱导治疗局部晚期非手术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 2017-10至2019-5

• 25例可评价局部晚期IVb患者。

• 口咽癌22例,下咽癌1例,口腔癌1例,上颌窦1例;

• 1例死亡(疾病进展)

• 诱导化疗后ORR 96% (95%CI 79.6%-99.9%).

• 1年PFS 71.3% (95%CI 47.1%-86.8%),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

• 2例患者未完成后续放化疗(1例IV°血小板下降,1例III°口腔疼痛)

Page 3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诱导治疗局部晚期非手术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 2017-1-24至2018-10-30

• 64例可评价局部晚期IVa/IVb患者。

• 口咽癌28例,喉癌6例,下咽癌2例,口腔癌27例,上颌窦1例;

• 1例放疗后未控,1例骨转移;

•死亡6例(1例出血死亡,1例未知,1例未控,1例骨转移,2例治疗并发症)

• 5例后续手术,2放弃治疗,其余后续放化疗

• 32例2个月诱导,30例诱导治疗时间>2月

Page 4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验证:其他头颈肿瘤抗血管生成的诱导治疗

治疗前

口服阿帕替尼治疗1月

放疗后

病例2 右咀嚼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为后续局部治疗提供可能

病例1 右上颌窦腺样囊性癌

Page 4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 缓解率高几乎全是 >75% good PR,pCR出现2例

• 缓解速度快,1月见效

• 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大幅减少

• 后续局部治疗手段无论手术还是放疗均能及时跟进

• 手术中出血及难度均未增加

• 术后病理未发现异常改变

• 后续放疗无难度

验证: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用于诱导治疗的可行性

应用前景:为不可手术头颈部肿瘤,特备是放化疗不敏感的腺癌,肉瘤提供了治疗获益可能

Page 4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放疗同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骨及软组织肉瘤患者的前瞻性、

开放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

ClinicalTrials.gov ID:NCT03539172

九院伦理审批:2018-93-T84

季彤朱国培张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Page 4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增敏的可能机制

• 肿瘤血管正常化理论

在肿瘤血管正常化的短暂的时间窗内,肿瘤血管形态学的动态改变,肿瘤组织灌注和乏氧的改善、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提高;

• 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迁移,诱导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调整细胞周期,G2/M期细胞增加;

• 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是肉瘤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因子,VEGF 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骨肉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生成, 阻断VEGF通路 抑制骨肉瘤生长。

Page 4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如何增加放疗的疗效? 联合分子靶向/免疫治疗

上腭癌肉瘤阿帕替尼口服1月筛窦血管肉瘤阿帕替尼口服1月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

Page 4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病例4 女 28岁 左颌面部横纹肌肉瘤多次治疗后复发

治疗前 阿帕替尼口服1月半

Page 4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治疗前治疗后

Page 4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口腔未分化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1月半后

Page 4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主要目的 评价放疗同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骨及

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疗效:

2年总生存(OS)率、局控(LC)率、无肿瘤进展(PFS)率

次要目的评价放疗同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骨及

软组织肉瘤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背 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初步结果 结 论

局部晚期头颈部骨及软组织肉瘤

放疗同步联合阿帕替尼前瞻性,开放性,单臂II期临床干预研究

主要入组标准

1. 年龄16-75岁,PS评分≤2分

2. 病理确诊的骨及软组织肉瘤,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无远处转移的病灶

3a. 术后高危:术后残留、切缘阳性/近切缘;

3b. 未手术:肿瘤病灶手术无法切除、因心肺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手术、患者拒绝手术

4. 既往未接受过放疗,可以接受过化疗/手术

5. 凝血功能正常,无出血倾向(如胃部存在活动性溃疡病灶,大便隐血(++),

3个月内有黑便和/或呕血、咯血);病灶不靠近大血管位置;肝肾功能正常

Page 4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背 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初步结果 结 论

放疗联合同步阿帕替尼方案

放疗:

• 采用三维适形调强(IMRT)技术

• 针对残留病灶/切缘阳性区,肿瘤床、手术床及选择性高危淋巴引流区

分别给予 66 Gy,60 Gy 及 54 Gy

同步阿帕替尼:

• 放疗期间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250 mg/天

辅助治疗:

• 高级别的肉瘤、放疗结束后肉眼残留

• 建议放疗结束后4周接受全身化疗,化疗方案遵循肿瘤内科医生选择

Page 5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背 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初步结果 结 论

2017.11-2019.05,共入组26例患者

骨肉瘤 8,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4,横纹肌肉瘤 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2,

上皮样肉瘤 1,滑膜肉瘤 1,纤维肉瘤 1,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1,血管肉瘤 1,

癌肉瘤 1,Ewings肉瘤 1

• 接受辅助化疗5例

R2切除8例R1/近切缘11例

Page 5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背 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初步结果 结 论

✓ 放疗期间急性毒性

低剂量,低毒性

Page 5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背 景 研究目的 研究设计 初步结果 结 论

✓ 生存情况

12m-LCR:91.1% 12m-PFS:70.2% 12m-OS:86.0%

截止2019-9-30,中位随访:10.4月(4.6-23.3月):3例复发,4例远转,3例死亡

Page 5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未来

——如何利用好肿瘤血管这个关键靶点

Page 5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VEGF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

• 肿瘤血管异质性:VEGF靶向治疗更有效抑制新形成肿瘤血管多于已形成的肿瘤血管;

• 替代的促血管生成信号通路旁路出现;

• 基质细胞浸润:在临床前模型中发现内皮祖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可诱导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抵抗性;

• 肿瘤细胞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加强,如乏氧;

• 非VEGF依赖的肿瘤血管形成机制:肿瘤的干细胞可分化为内皮细胞;肿瘤也可以从正常的周围组织中趋化血管;

• 肿瘤侵袭性增加:有临床前的数据显示:VEGF靶向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增加肿瘤侵袭转移能力。

Jain RK, et al. Nat Clin Pract Oncol. 2006;3(1):24-40.

Page 55: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Biomarker

1.功能影像学 —— PET-CT,DCE-MRI

2.治疗毒性——高血压

3. CTCs——循环内皮细胞,循环肿瘤细胞

4.肿瘤标志物——肿瘤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组分;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标志物;

5.循环蛋白——基线血浆VEGF浓度、基线血浆水平或治疗诱导的PlGF、可溶性VEGFR-2的变化

6. SNPs——VEGF通路相关的点突变;乏氧相关PHDs,HIFs;VEGF-A,-B,-C,PDGF;受体相关 VEGFR-1,VEGFR-2,VEGFR-3

Page 56: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Tum

or

Cell

Nu

mb

er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是探索方向

•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ntiangiogenic therapies

Hudis CA.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05;19(4 suppl 3):26-31.

0 3 6 9

Chemotherapy q21d Chemotherapy q21d + anti-VEGF agent

Slower regrowth between cycles

More effective tumor cell kill

Improvedantitumoreffect

1010

108

106

1012

0 3 6 9WKs

1010

108

106

1012

Page 5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抗血管生成+细胞毒药物可能的协同作用

• 抗血管生成治疗使血管正常化有利于化疗药物进入肿瘤

• 化疗药物增敏抗VEGF治疗对血管的作用

Bagri A,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0;16(15):3887-3900

Page 58: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免疫疗法联合靶向治疗--优势联合 更多获益⚫ 免疫疗法响应时间较晚,导致相当一部分病人因早期疾病进

展而放弃治疗

⚫ 靶向治疗响应时间快,但持续时间短,容易出现耐药

⚫ 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死亡的肿瘤细胞可以释放肿瘤自身抗原,后者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提呈给肿瘤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PD-1抗体通过与T淋巴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了PD-1/PD-L1信号通路,从而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靶向治疗引起的肿瘤自身抗原释放使T淋巴细胞针对非肿瘤抗原的攻击减少,从而降低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

1 Frederick DT, Piris A, Cogdill AP, et al. Clin Cancer Res an Offi J Am Associ Cancer Res, 2013, 19(5):1225-1231.

⚫ VEGF可以引起髓源性抑制细胞 (MDSC) 的扩增、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且抑制树突状前体细胞的成熟,最终导致淋巴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下降。

⚫ 可以通过阻断VEGF通路实现血管正常化,并使淋巴细胞更多的传输到肿瘤部位,还可以解除对肿瘤微环境的抑制作用,以便达到更好的疗效。

Page 59: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男性 33岁 NPC 多发肝转移

Page 60: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顾** 男,46岁,2016年发现“鼻咽癌”2018年9月6日PET-CT示1.肝内多发转移;2.全身多发骨转移,行靶向药物治疗。2018年11月29日PET-CT示转移灶无明显活性。

治疗前 治疗后

Page 61: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治疗前 治疗后

Page 62: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治疗前 治疗后

Page 6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小结:

• 抗VEGFR的靶向治疗在复发/转移的ACC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 在仔细筛选和评估出血风险后,抗VEGFR的靶向治疗对复发/转移的SCCHN治疗,仍是一个有效选项;

•不可手术头颈肿瘤抗VEGFR的靶向治疗初步结果显示缓解率高,快,不良反应小,为后续局部治疗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值得进一步探索。-----首次提出抗血管生成靶向诱导的概念;

• 头颈部肉瘤放疗同期增敏 ----Clinicaltrials.gov唯一注册;

• PD-1+抗VEGF个人认为最有前途的靶靶联合。

Page 64: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探索 · 3)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4) 接受过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者;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张志愿•张陈平•孙坚•陈万涛•季彤•竺涵光

放疗科•王中和•朱国培•涂文勇•张霖•李烿烿•邵滋旸•窦圣金

化疗科

•任国欣

放射诊断科

•董敏俊

病理科

•田甄

科研秘书

•徐蔚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