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规围绕“七有“”五性”勾勒民生 -...

1
分规围绕“七有” “五性”勾勒民生 分区规划 之民生 关注 在昨天公布的14个分区规划中,对于民生方面的安排,成为贯穿始终的主 线,民生内容在各个分区规划中分量重、指向性强。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各 分区规划围绕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 有所教,以及安全性、公正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七有”“五性”的要求,各 区都结合自己的区域特点作出了民生安排。 A5 读北京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编辑/高艳 美编/杨亘 黎石 责校/王晗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区域内协调发展 福祉安排明确 突出绿色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关系 区域发展福祉明确 14个分区规划中,区域的发展福祉都清晰明 确,为未来的民生发展勾勒出一张写有“获得感” 的蓝图。如在昌平的“分区”规划里,集中描述了 回天地区未来几年的发展福祉。 昌平“分区规划”提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 规划范围57.4平方公里,是逐步发展形成的邻近 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功能疏解 和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 台建设的重要节点。未来,将激发回天地区创新 活力,发挥回天地区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动力优 势,加快与未来科学城的互联互通,鼓励高端人 才在未来科学城就近创新创业,解决周边区域职 住平衡问题和公共配套不足问题,带动周边地区 良性发展。挖潜回天地区空间资源,增加就业机 会,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环境,打通现状路网堵点, 优化区域通勤条件,与新城、未来科学城等区域 形成良好的职住关系。 交通方面,昌平分区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将 构建多层次、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与 中心城区形成“七快五普”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系, 其中五条区域快线包括S2市郊京张线、S2市郊 京包线、S2 怀密线、S11 市郊东北环线和 S15 三 城联络线。两条地铁快线为 M17 和 M19,分别 加强未来科学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五条 地铁普线为 M5 线、M8 线、昌平线和 M13 号线 (拆分为 A、B 线),重点提升回天地区轨道交通服 务水平。此外,以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还 将推进全区的停车治理智能化。立足区域特征, 未来还将重点完善回天地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 配置。 围绕“七有” “五性”勾勒民生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区都围绕着“七有” “五性”进行民生安排。 如教育方面,海淀区明确将推进优质基础教 育资源向北部地区辐射,到2035年基础教育千 人用地指标达到 2042 平方米;朝阳区,则将重点 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并推进国际学校的建设;丰台区,将重点加强中 关村丰台园区、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商务新区 等重点功能区的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怀柔,针对 怀柔科学城的需要,将有步骤地布局一批优质基 础教育资源;延庆,明确将在新城和康庄等城镇 集中配置高中。优先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房 山,则引导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构建大 学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三位一 体的区域主体创新体系;平谷将新增中小学20余 处,预留高等教育用地及国际化、高端化教育的 未来储备用地。 医疗方面,各区也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一一 进行安排,如延庆将建设冬奥医疗服务定点医 院,强化医务人员雪上医疗救援演练培训;门头 沟则将强化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依托中药材种 植基地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海淀区将以儿 童健康、重点专科、中医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 重点,优化资源结构,到 2035 年千人医疗卫生机 构床位数达到 9.19 张(含部队及武警医疗资源); 朝阳区将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五环外和东 南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薄弱地区转移;亦庄新 城,将高标准建设服务于高精尖产业园和国际人 才社区的街区级国际医疗站,搭建互联网医疗卫 生服务平台和云中心;丰台区则将坚持中西医并 重,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养老方面,丰台区将健全覆盖区、街道(地 区)、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重点消除“服 务盲区”,养老照料中心实现街乡镇全覆盖;密云 区,山区及浅山区城镇将以镇养老机构为核心, 以幸福晚年驿站为重点,建设区、街道(乡镇)、社 区(村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到 2035 年千人养 老机构床位由现状9.7张提高到11张;门头沟积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完善婴幼儿服务体 系,切实提高生育水平,以推动年龄结构持续优 化。 交通方面,根据分区规划,朝阳区将新建星 火站、改建北京东站,规划公共停车场260处左 右,提供约 10 万个车位;海淀区将统筹清华园站 和新机场站间南北地下直径线规划方案,同时预 留北部联络线、三城联络线、四环北线、规划北线 等轨道交通廊道;石景山区,将以M11号线西段 (冬奥支线)为基础,依托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公 路、首都机场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交通枢 纽构成京津冀联动、冬奥赛事一体化的整体功能 格局。 住房方面,门头沟“分区规划”中明确,到 2035 年全区新增住房供应约 6 万套。近五年新 供应住房中租赁住房约占12%,产权型住房约占 88%;产权型住房中,保障房约占 40%;商品住房 中,共有产权房与中小套型约占55%;海淀区则 将探索“职租平衡”新模式,在重点创新功能区实 现职租平衡;亦庄新城,将实施分层分级供给、租 购并举的居住配套策略,做好居住产品的精准供 给;石景山区将重点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和有机更新,实现老旧小区脱胎换骨;延庆区将 推广生态住宅,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建筑 建设。新建商品房鼓励按照生态住宅标准建设。 均衡发展贯穿分区规划 最新出炉的各区分规中,均体现出“均衡发展”这一概 念。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这次分规中,各区都尤为注重 突出区域绿色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关系;突出建设用地和生 态建设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分规特别注重人口上限、生 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的关系。 比如,朝阳区在分规中明确指出,朝阳分区规划提出, 合理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统筹建设空间和“山水林田 湖草”非建设空间,遵循用途主导功能的原则,合理划分覆 盖全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调整优化国土空间保 护和开发利用格局,实现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区共划定城镇建设 用地、战略留白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对外交通用地、对外 交通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水域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区、林草保护区、生态混合区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大兴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明确控制在 314.25 平方公 里以内,其中划定战略留白用地约达18.67平方公里。划 定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 前提下,可以用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或机动指 标落地。 平谷“分区规划”中明确,划定生态控制线和 城市开发边界,平谷将全区划分为集中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 分别为7%、10%、83%,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 间管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高效 集约。 怀柔区的分区规划中,也明确划定生 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 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 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3.5%、 3.5%、3%,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 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 高效集约。通过现状建设用地腾退减 量和绿化建设,将限制建设区用地逐步 划入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到 2050 年实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管控 线两线合一。 文/本报记者 林艳 李泽伟 蒋若静 王斌 刘婧 武文娟 14 个分区规划中部分指标(到 2035 年) 朝阳 海淀 丰台 石景山 门头沟 房山 顺义 大兴 昌平 平谷 怀柔 密云 延庆 亦庄新城 常住人口规模 (万人) 333.4 313 195.5 55 38 143 145 220 234 50 54 55 38 89.2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18 20 17 24 31 17 33.2 18 27.5 25 35 30 50 27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 269 227 173 53 70 282 277.32 314.25 263.35 103 97.25 132.5 89.6 133.4 森林覆盖率 (%) 35 37 35 33 55.12 38 36 35 49 67 65 65.71 61 重要指标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 年—2035年) 空间结构规划图 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 年—2035年) 空间结构规划图 昌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 年—2035年) 空间结构规划图 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 年—2035年) 空间结构规划图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Jan-2021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分规围绕“七有”“五性”勾勒民生

    分区规划之民生关注

    在昨天公布的14个分区规划中,对于民生方面的安排,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民生内容在各个分区规划中分量重、指向性强。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各分区规划围绕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以及安全性、公正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七有”“五性”的要求,各区都结合自己的区域特点作出了民生安排。

    A5读北京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编辑/高艳 美编/杨亘 黎石 责校/王晗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区域内协调发展 福祉安排明确 突出绿色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关系

    区域发展福祉明确

    14个分区规划中,区域的发展福祉都清晰明确,为未来的民生发展勾勒出一张写有“获得感”的蓝图。如在昌平的“分区”规划里,集中描述了回天地区未来几年的发展福祉。

    昌平“分区规划”提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规划范围57.4平方公里,是逐步发展形成的邻近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功能疏解和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未来,将激发回天地区创新活力,发挥回天地区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动力优势,加快与未来科学城的互联互通,鼓励高端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就近创新创业,解决周边区域职住平衡问题和公共配套不足问题,带动周边地区良性发展。挖潜回天地区空间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环境,打通现状路网堵点,优化区域通勤条件,与新城、未来科学城等区域形成良好的职住关系。

    交通方面,昌平分区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将构建多层次、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与中心城区形成“七快五普”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系,其中五条区域快线包括S2市郊京张线、S2市郊京包线、S2怀密线、S11市郊东北环线和S15三城联络线。两条地铁快线为M17和M19,分别加强未来科学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五条地铁普线为M5线、M8线、昌平线和M13号线(拆分为A、B线),重点提升回天地区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此外,以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还将推进全区的停车治理智能化。立足区域特征,未来还将重点完善回天地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围绕“七有”“五性”勾勒民生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区都围绕着“七有”“五性”进行民生安排。

    如教育方面,海淀区明确将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北部地区辐射,到2035年基础教育千人用地指标达到2042平方米;朝阳区,则将重点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并推进国际学校的建设;丰台区,将重点加强中关村丰台园区、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商务新区等重点功能区的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怀柔,针对怀柔科学城的需要,将有步骤地布局一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延庆,明确将在新城和康庄等城镇集中配置高中。优先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房山,则引导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构建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三位一体的区域主体创新体系;平谷将新增中小学20余处,预留高等教育用地及国际化、高端化教育的未来储备用地。

    医疗方面,各区也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一一进行安排,如延庆将建设冬奥医疗服务定点医院,强化医务人员雪上医疗救援演练培训;门头沟则将强化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海淀区将以儿童健康、重点专科、中医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优化资源结构,到2035年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9.19张(含部队及武警医疗资源);朝阳区将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五环外和东南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薄弱地区转移;亦庄新城,将高标准建设服务于高精尖产业园和国际人才社区的街区级国际医疗站,搭建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和云中心;丰台区则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养老方面,丰台区将健全覆盖区、街道(地区)、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重点消除“服务盲区”,养老照料中心实现街乡镇全覆盖;密云区,山区及浅山区城镇将以镇养老机构为核心,以幸福晚年驿站为重点,建设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到2035年千人养老机构床位由现状9.7张提高到11张;门头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完善婴幼儿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生育水平,以推动年龄结构持续优化。

    交通方面,根据分区规划,朝阳区将新建星火站、改建北京东站,规划公共停车场260处左右,提供约10万个车位;海淀区将统筹清华园站和新机场站间南北地下直径线规划方案,同时预留北部联络线、三城联络线、四环北线、规划北线等轨道交通廊道;石景山区,将以 M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为基础,依托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公路、首都机场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交通枢纽构成京津冀联动、冬奥赛事一体化的整体功能格局。

    住房方面,门头沟“分区规划”中明确,到2035年全区新增住房供应约6万套。近五年新供应住房中租赁住房约占12%,产权型住房约占88%;产权型住房中,保障房约占40%;商品住房中,共有产权房与中小套型约占55%;海淀区则将探索“职租平衡”新模式,在重点创新功能区实现职租平衡;亦庄新城,将实施分层分级供给、租购并举的居住配套策略,做好居住产品的精准供给;石景山区将重点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实现老旧小区脱胎换骨;延庆区将推广生态住宅,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建筑建设。新建商品房鼓励按照生态住宅标准建设。

    均衡发展贯穿分区规划

    最新出炉的各区分规中,均体现出“均衡发展”这一概念。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这次分规中,各区都尤为注重突出区域绿色空间与人居空间的关系;突出建设用地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分规特别注重人口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的关系。

    比如,朝阳区在分规中明确指出,朝阳分区规划提出,合理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统筹建设空间和“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设空间,遵循用途主导功能的原则,合理划分覆盖全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调整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格局,实现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区共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战略留白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水域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林草保护区、生态混合区等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大兴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明确控制在314.25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划定战略留白用地约达18.67平方公里。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或机动指标落地。

    平谷“分区规划”中明确,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平谷将全区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7%、10%、83%,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高效集约。

    怀柔区的分区规划中,也明确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3.5%、3.5%、3%,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高效集约。通过现状建设用地腾退减量和绿化建设,将限制建设区用地逐步划入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到2050年实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管控线两线合一。

    文/本报记者 林艳 李泽伟蒋若静 王斌 刘婧 武文娟

    14个分区规划中部分指标(到2035年)

    朝阳

    海淀

    丰台

    石景山

    门头沟

    房山

    顺义

    大兴

    昌平

    平谷

    怀柔

    密云

    延庆

    亦庄新城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333.4

    313

    195.5

    55

    38

    143

    145

    220

    234

    50

    54

    55

    38

    89.2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8

    20

    17

    24

    31

    17

    33.2

    18

    27.5

    25

    35

    30

    50

    27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269

    227

    173

    53

    70

    282

    277.32

    314.25

    263.35

    103

    97.25

    132.5

    89.6

    133.4

    森林覆盖率(%)

    35

    37

    35

    33

    55.12

    38

    36

    35

    49

    67

    65

    65.71

    61

    重要指标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空间结构规划图

    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空间结构规划图

    昌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空间结构规划图

    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空间结构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