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提琴“说中国话” - xmzk.xinmin.cnxmzk.xinmin.cn/resfile/2017-11-27/38/38.pdf ·...

1
36 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上海文艺评论 术是最好的驻颜术,1940 年出生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 拿今年已是 77 岁高龄,但只要一碰到心爱的小提琴, 一拉起熟悉的《梁祝》旋律,依然是那般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仿佛岁月不曾留下什么痕迹。 大家都熟知,她是功成名就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小提 琴协奏曲《梁祝》最早的演奏者与参与者,也是我国《梁祝》 最权威演奏者。将近一个甲子过去了,她成就了《梁祝》,《梁 祝》也成就了她。而不为人知的是,她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 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成绩斐然。作为“全国高校名师”“第 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获得者,她长期从事小提琴教学、 室内乐教学和小提琴表演工作,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至今孜孜不倦,求索不已。 尽管近年来俞丽拿已是年届耄耋,但在她的身上似乎完全 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一如既往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岗位上, 奉献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埋首于教学岗位之上,为培养年轻 的音乐人才,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丹青不知老已至,富贵于我如闲云。 《梁祝》情缘 上世纪 50 年代,豆蔻年华的俞丽拿还是上海音乐学院 管弦系的一名大学生,常与同学到工厂、农村进行小提琴演 奏,但观众反映并不热烈。并非表演得不好,而是基本听不 懂。俞丽拿和同学们为此感到苦恼和迷茫。为了能让中国听 众接受并且喜欢小提琴音乐,俞丽拿和同学决定向苏联学 习,提倡民众化创作,于是组织了一个小提琴“中国化”实 验小组。 群众为什么听不懂小提琴?究其原因,小提琴是西洋乐器, 清朝时期传入中国,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国外的。要让中国 听众听懂洋音乐,得和听众拉近距离。小提琴实验小组决定开 始民众化创作。她想到,能不能先从民歌、民俗乐曲里面拿些 东西改编到小提琴上面来,比如广东音乐《步步高》“——熟悉、 亲切、质朴的民乐旋律,由她演奏而来的旋律与音色,却又分 明是古典韵味浓郁的小提琴,真是有趣极了。 就这样,先是尝试改编民俗乐曲,渐渐地,他们发现聆听 者在听演奏时开始有了丰富的情感和互动的情绪,这说明,听 众听懂了“说中国话”的小提琴演奏了!不仅如此,小提琴实 验小组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周总理曾多次视察上海, 有一回,俞丽拿曾向周恩来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小提琴, 老百姓好像不喜欢,该怎么做?”周总理回答:“你们年轻人 要敢想敢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二年,周总理再次到上海, 听了俞丽拿的小提琴演奏后很高兴地说:“一年前你们提的这 个问题,你们现在做得很好嘛!” 为了庆祝新中国诞生十周年,管弦系需要拿出新节目,俞 丽拿所在的实验小组决定采用具有场面宏大等优点的小提琴协 面对荣誉与赞美,俞丽拿只是微笑着表示:“我只是一名教师”, 在她看来,教授小提琴不是简单的技巧,它是道德、修养、爱心、激 情的融合。 记者|王悦阳 俞丽拿 让小提琴“说中国话”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让小提琴“说中国话” - xmzk.xinmin.cnxmzk.xinmin.cn/resfile/2017-11-27/38/38.pdf · 听了俞丽拿的小提琴演奏后很高兴地说:“一年前你们提的这 个问题,你们现在做得很好嘛!

36 专项基金特约刊登上海文艺评论

艺术是最好的驻颜术,1940 年出生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

拿今年已是 77 岁高龄,但只要一碰到心爱的小提琴,

一拉起熟悉的《梁祝》旋律,依然是那般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仿佛岁月不曾留下什么痕迹。

  大家都熟知,她是功成名就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小提

琴协奏曲《梁祝》最早的演奏者与参与者,也是我国《梁祝》

最权威演奏者。将近一个甲子过去了,她成就了《梁祝》,《梁

祝》也成就了她。而不为人知的是,她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

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成绩斐然。作为“全国高校名师”“第

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获得者,她长期从事小提琴教学、

室内乐教学和小提琴表演工作,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至今孜孜不倦,求索不已。

  尽管近年来俞丽拿已是年届耄耋,但在她的身上似乎完全

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一如既往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岗位上,

奉献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埋首于教学岗位之上,为培养年轻

的音乐人才,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丹青不知老已至,富贵于我如闲云。

  

《梁祝》情缘

  上世纪 50 年代,豆蔻年华的俞丽拿还是上海音乐学院

管弦系的一名大学生,常与同学到工厂、农村进行小提琴演

奏,但观众反映并不热烈。并非表演得不好,而是基本听不

懂。俞丽拿和同学们为此感到苦恼和迷茫。为了能让中国听

众接受并且喜欢小提琴音乐,俞丽拿和同学决定向苏联学

习,提倡民众化创作,于是组织了一个小提琴“中国化”实

验小组。

  群众为什么听不懂小提琴?究其原因,小提琴是西洋乐器,

清朝时期传入中国,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国外的。要让中国

听众听懂洋音乐,得和听众拉近距离。小提琴实验小组决定开

始民众化创作。她想到,能不能先从民歌、民俗乐曲里面拿些

东西改编到小提琴上面来,比如广东音乐《步步高》“——熟悉、

亲切、质朴的民乐旋律,由她演奏而来的旋律与音色,却又分

明是古典韵味浓郁的小提琴,真是有趣极了。

  就这样,先是尝试改编民俗乐曲,渐渐地,他们发现聆听

者在听演奏时开始有了丰富的情感和互动的情绪,这说明,听

众听懂了“说中国话”的小提琴演奏了!不仅如此,小提琴实

验小组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周总理曾多次视察上海,

有一回,俞丽拿曾向周恩来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小提琴,

老百姓好像不喜欢,该怎么做?”周总理回答:“你们年轻人

要敢想敢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二年,周总理再次到上海,

听了俞丽拿的小提琴演奏后很高兴地说:“一年前你们提的这

个问题,你们现在做得很好嘛!”

  为了庆祝新中国诞生十周年,管弦系需要拿出新节目,俞

丽拿所在的实验小组决定采用具有场面宏大等优点的小提琴协

  面对荣誉与赞美,俞丽拿只是微笑着表示:“我只是一名教师”,

在她看来,教授小提琴不是简单的技巧,它是道德、修养、爱心、激

情的融合。

记者|王悦阳

俞丽拿让小提琴“说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