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 让子弹飞 -...

1
:“ !” :“ ……” ”, 》, :“ 。” :“ !” …… 2013 2 3 6 10 3 1997 )。 90 1991 》, :“ ……” …… 200 —— 20 50 …… ”( …… 12 —— 1 》, 》, ,“ ,“ ,“ 2 3 》, ”。 》, 4 2016 12 102 —— 2000 5 17 38 55 17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2003 6 28 !” 4000 !” 17 2002 12 3 …… 8 · · 2019 1 2 www.jfdaily.com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老版 让子弹飞 - images.shobserver.com满了佳肴,除了肉、蛋就是干野菜,这菜绿莹莹 水生生的,在这大雪天里犹显新鲜好看。老五爷 让大儿子给每个人斟满他用黄米酿造的黄酒,

闸坡渔港(油画) 李生琦

山中雪酒 王忠范

来到东北青石岭下的小村石牛堡的第二天,就遇上了第一场雪。同行的作家朋友老李眯缝着眼睛说,咱们赶上山中雪酒了。

这天早晨醒来,出门一看,院子里、房顶上、柴垛旁落满了软乎乎的一层雪。大人小孩都惊喜地喊道:“下雪了,下雪了!”此时雪仍是悄无声息,却越下越大,纷纷扬扬,密密层层。这大山里的雪似乎更洁白更纯净更随意,

一朵一朵的,尖刺晶亮的,像数不清的白蝴蝶不顾一切地起舞,充满灵性,让人感到痛快和豪爽。 村中老五爷像往年一样戴上那顶皮帽子, 站在老神树下喊雪:“天雪降呀, 白花花哟,好光景呀,人欢喜哟……”

没想到,山里头场雪这天,竟像个节日。

孩子们纷纷跑出来,追雪花、堆雪人、打雪仗、

玩雪车,毛绳帽和花头巾在雪中飘飘闪闪,鲜艳而又活跃。青年男女相约出门赏雪、踏雪,

过去唱“北大荒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现在则唱《塞北的雪》,蛮有激情,那裹满雪花的歌声飘来飘去。老人总要生盆炭火,

是取暖,更是祈愿日子红火起来。

临近中午,家家户户都在杀鸡宰鹅,做带豆的黄米饭。随着钻进雪里的缕缕炊烟,喷散出农家饭菜的浓香。 曾两次来过石牛堡的老李说:“这是办置雪酒呢。”他告诉我,入冬下雪,不但天不再干冷,而且空气润泽,人和畜

就少病减灾了,所以人们盼望早下雪。如果雪多雪大,来年春天不旱,是丰收征兆。下雪了,

人们欢心喜悦,又无事休闲,便守着多年的老习惯家家喝雪酒。我说咱们去老五爷家吧,他说好哇,那老爷子是山中酒仙,可讲究了。

老五爷的家在老神树旁边,三间瓦房,红砖院套。院子里的狗汪汪一叫,老五爷就笑呵呵地迎出来,他说喝雪酒的日子贵客临门,是喜气满门。老五爷儿孙都来了,还有几个酒友,屋子里装满了欢声笑语。 屋地中央红漆的大圆桌上摆满了佳肴,除了肉、蛋就是干野菜,这菜绿莹莹水生生的,在这大雪天里犹显新鲜好看。老五爷让大儿子给每个人斟满他用黄米酿造的黄酒,

然后他端杯提酒:“天下雪了, 随人愿, 天人合一,和谐生喜,共同祝福这大山里的日子吧,干杯!”接着,所有的杯就响亮地碰在一起了。

这自酿的米酒色清、性纯、甜酸,而喝酒人的心态比酒还醇浓,谁能不以酒抒情、传情呢?十二轮雪酒过后,好饮且善饮的老五爷就说, 雪酒不醉人, 咱们该以雪为题娱乐一番了。这时谁都酒酣耳热,兴致正盛,自然争着抒发与表达了。有人跳雪舞,那姿势抖开了满腔快乐;有人唱雪歌,那富有节奏的声音火热着每一颗心;有人吟雪诗,赞颂家乡的词句犹如狂雪喷泻。老五爷又唱起二人转小帽,据说这是他的保留节目……

珍贵的肯定

2013年冬天,我去呼和浩特出差。我的事情很快就办完了, 离晚上坐火车还有半天的时间,想着好几年没见冯苓植老师了,

于是在《草原》杂志阿霞、杨瑛的陪伴下,去了冯老师新居。

冯老师作家派头依旧,晚上写作,上午休息, 下午 2点起床,3点以后才见客。他的新住址居然在 6楼, 我们爬上去呼哧带喘,难为他们老两口怎么生活呢。见到冯老我有些暗自神伤,他明显衰老了,头发都白了。仔细一想,我也有 10年没见到他了。上次见还是我刚生完女儿不久, 他和邓九刚来通辽的时候。那时他在戒烟,神情恍惚的样子,说难受着呢。这次看他烟不离手,说比原来抽得更多,一天要 3包。

冯老师说,在内蒙古,有两个人可以一直不必联系, 但是一见面就像一直没分开过,一个是乌热尔图,一个是我。一见到面,

互相心里就都知道了, 不必多说什么。一想,的确是这样。冯老师对我像父亲一样关爱有加,但是我几乎从不给他打电话,也不写信,更不寄贺卡。多少年过去,忽然过来看他一眼,还是那么亲近,一点都不隔膜。

1997年,我随爱人去通辽生活,可是工作迟迟落不下来,无奈中我去呼市打工,在白雪林当时办的一个小报做编辑, 和几个跑保险的女孩同租一楼,过着“呼漂”的日子。一个人处境到了这样的时候, 是没有什么骄傲可言的。虽然我在呼市有亲有友,但我没怎么主动去联系,人的运气在衰败中,本不会吸引人们来关注,在发出光彩的时候才会引人注目。

有时所谓世态就是如此,也无可厚非吧。

过了一段时间,实在觉得孤单,没有可以聊天的人,我便想着去看看冯老师吧,以我从前感受过的他对我写作的欣赏,想必不会太冷落我吧。于是,找了个时间看他,路上买了一袋苹果。冯苓植见到我非常高兴,得知我的情况又十分着急,说:走!我带你去见扎主席(时任内蒙古作协主席扎拉嘎胡)。走时,他把我给他买的苹果带上,我说我另买,哪有把送人的礼物直接给别人的啊!冯老师说来不及了,就这样吧,没关系,我也不爱吃水果。我哭笑不得,

只好听他的。 他带我打车去了扎主席的家,以我上世纪 90年代末那几年在社会上屡屡碰壁的经验,其实已经明白,一个作家协会主席的推荐,恐怕不会有什么大用处。文学的影响当时已经边缘化了,做一个文人,让好些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但那天,我还是非常感动于冯老师的真挚情怀。他让我觉得自己并非已经没有希望,还有人在乎着我写作的才华,想要保护我免受生存的打击和磨损。

这样的肯定是极其珍贵的。

又想起那年, 冯老师完全可以直接从海拉尔参加完活动回呼市, 但他特意在通辽呆了两天,逢人便说,我是来看女儿苏莉的,苏莉是个达斡尔的优秀作家……

年少时,不会懂得受前辈如此提携意味着什么。1991年我写出《旧屋》时,被好几家杂志退稿,无奈投给《骏马》杂志。没想到在《骏马》

发表之后,被冯苓植老师看到。他读完激动不已,当天凌晨写了一封长信给《骏马》,表达他的欣赏之情。那时,全然不知此事的我刚从南京大学作家班回来,心里是苦闷的,更不知今后的写作道路往何处去。不久之后,冯老师的夸奖人尽皆知,才让小小年纪的我在内蒙古文坛有了一席之地。当我的第一部散文集《旧屋》

出版的时候,冯老师在序里说得实在:“我之所

以被深深吸引,完全是由于作品自身发出的特有的魅力。尤其令我惊讶的是,初次出手她完全绕开了一些作家必走的弯路。

不去猎少数民族的奇,不去标少数民族的异,而是从少数民族的质上去真诚面对生活。力避哗众取宠,只求淡雅无奇,但正因为如此,才从骨头缝里展现了达斡尔人特有的民族风情……”自己足够幸运,不会取巧迎逢什么, 只是把真诚放在了文章里,他的鼓励却让我从此有了自信,坚定了继续写作的决心。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一天下午, 冯老师非要张罗给我送行, 我怕堵车再赶不上火车了,阿霞说她会送我去车站,于是,冯老师找了他家附近的一家干净小馆子,我们要了几个小菜,一起坐了两个小时。他早年来通辽,我本想在一家大饭店请他们吃饭的,没想到老爷子一看饭店扭头就走,说只喜欢吃面, 让找一家小面馆……他对别人的体贴,都在这些极小极小的事情上。

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到了。准备离座时,冯老师颤巍巍地掏出 200元钱塞过来,

说快过年了,给孩子的。我鼻子一下酸了。

但是我没有推托,爽快地接受,就像接受我父亲的祝福,坦然又温暖———这些年,我学会了接受别人的帮助、众人的好意,是不是更成熟些、更强大些了呢?生活对一个人可以有很多改变,但是不变的,还是至纯的本性,这对冯老师和我都一样。

离开呼市,我一路想,冯老师老两口可怎么办呢? 冯老师的眼睛越来越不好,

想看东西得用放大镜,医生认为这么大年纪没有做手术的必要了。他们正在犹豫是不是搬到北京的女儿身边,然而搬迁有种种麻烦和不习惯,可是,留下来,身边也没什么人照顾。

想起第一次见到冯老师的样子。那时我才20 多岁,生涩地躲在人后。冯老师意气风发,

似乎是穿了件格子衬衣,特别时髦。那时候他顶多 50 岁,步履轻盈。阿凤给他介绍我,他很是意外,也许没想到我会是那么小……转眼我已到中年,历尽种种坎坷,始终不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 文学伴随着我的生活,不时地给我力量和勇气,去面对很多不堪的时刻。这种热爱,跟我早年受到的承认,跟冯老师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有这样的鼓励和肯定垫底,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冷遇,都不会动摇对自己的信心,十分笃定地走在自己的写作之路上。因为,我已经明白,写作只是关乎自己心灵的事,能否被承认,不是最重要的。

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事情,是自我的成长,其他交给命运。

那天我告诉冯老师, 我已 “正高”(职称)

了,冯老师只是笑笑,不置一词。也许在他的心目中,自有一套评价作家是否优秀的标准。

最近一次见面之后,又是多年过去,我一直在自己的际遇里沉浮, 爱人病重至透析,我也一直没和冯老师联系过。偶尔有去呼市出差的机会,但是家里牵绊着,无法从容地多待哪怕一天,总是匆忙离去。几天前和冯老师通过一次电话,他告诫我,要忘掉自己是个作家这件事,就做一个生活者,不要人云亦云,就写自己脚下的土地上的事情……

听说冯苓植老师八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

还出版了 12卷文集, 我心里由衷地敬佩他老人家———此生就做一个纯粹的作家,靠作品说话,从不取悦任何人。这是多么干净舒服的人生,也是我想成为的样子。

老版 《让子弹飞 》 陆春祥

1

清代张潮的笔记《虞初新志》卷五,摘有徐芳的《雷州盗记》,好像一出“现代版”的《让子弹飞》,不,其实应该是老版,故事比《让子弹飞》早发生好几百年呢。

雷州地处广东偏僻之处, 崇祯初年,有个南京人,以部曹(京里的司官)身份出任雷州太守。太守上任途中,船过长江,遭遇盗贼,这伙人知道是太守,就将他杀了,并将太守的随从也一并杀掉, 独独留下太守的妻和女。 这伙人选出他们中间一个最聪明的人,装作太守,拿着公文去上任,其他人则装作随从,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到雷州已经一个多月了,这假太守甚为廉洁,并干了好多事,州内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都互相庆祝,认为来了一个好官。太守的部下及监司使也都认为假太守非常不错,

并到处称赞。

没几天,假太守颁出一道禁令:禁止旅客。他所管辖的地方,不能接待一个南京人,

不然,即便是太守最亲近的人,也要受到惩罚。于是,雷州的老百姓越加认为,这个太守真是清廉,将自己的人管得这么紧。

没过多少时间,太守的儿子来了,他到雷州地界,竟然找不到住的地方,没有人敢留宿他。太守儿子就很奇怪,问原因,说有这样一道禁令,心里越发疑惑。

第二天早晨,假太守出来了,儿子在路旁观察,不是他父亲,但他问到太守的籍贯、

姓名,都和他父亲一样。儿子突然明白:唉,

这是碰到强盗了呀!但他不敢发声。

太守儿子秘密去见监司使,监司使这样告诉他:先别声张,我明天请“太守”吃饭,你出来见他。监司使还派下属将太守府包围起来,并在吃饭地方埋伏武装的士兵。

第二天,“太守”进来拜见监司使,监司使请他喝酒,并让太守儿子出来对质,“太守”自然不能辨认。监司使现场发飙,揭穿了假太守的面孔,“太守”很难堪,想要起来作乱,但埋

伏的士兵一下子冲进来,将“太守”活捉。那些包围太守府的士兵,也冲进府里捉拿其他盗贼,数十盗贼群起而斗,都逃跑了,只抓住了六七个。

按法律定案,戴上枷锁,送往南京杀头。

到这时,雷州的百姓才知道,原来这个太守是个假太守,他们是一群强盗。

2

作者徐芳,引了“东陵生”的感叹:

真是怪事啊, 强盗竟能做这样的太守。现在的太守不是强盗,但他们的行径,很少有不像强盗一样的,这还不如用强盗做太守。这个假太守,是个强盗,但他太守做得很好,胜过了其他真太守!

盗贼绝对要杀,因为他们杀人越货在先。

但如果撇开这个大前提, 就太守这个官职的本义而言,话题却是有些嚼头的。一州之最高长官, 应该是百姓的公仆, 恪尽职守是他的本分,清正廉洁是应该的品行,这几点,假太守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不然,百姓不会称赞,官员不会称赞,驻地的上级机构更不会称赞。

假太守虽然小智, 但他的禁令却一箭双雕:明里,自己的家乡人,不仅自己不照顾,也要求百姓及其他人不要因他的面子而照顾,

不揩雷州百姓的油;暗里,有效防范南京认识原太守的人,只要没人认识假太守,就会平安无事。

想来,原太守的妻女都被牢牢软禁,否则,

也有机会揭穿的。

更难的是,假太守一人还好,那一群跟着的盗贼,有很多机会露马脚而未露,实有些不简单。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假太守们,晚上门关起来,和他的兄弟们,一定没少开会研究,如何保持官吏的身份,如何做得比官吏更像官吏,绝对不能见财起意,见色起意,坏了做官的好梦。

3

著名作家马识途著有长篇小说集《夜谭十记》中有《盗官记》,讲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政府卖官的故事。

故事由一个引子和一个内核组成:

引子:有一年,新县长上任,下船时失足,

掉恶浪里找不见了。 跟来的会计和县长太太、

师爷一商量,太太拿出委任状,师爷冒充县长,

大家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去上任了,因为内幕不好说,这个县长本来就是会计的钱庄老板赊账给县长的, 会计是来收回本利的,县长死了,钱还是要收回。

内核:这件事,给了土匪张牧之(张麻子)

以重大启示, 他率人打劫了前面那个假县长,

也花钱买了个县长当当。 张在当县长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好多事,人们都称他为“张青天”。

因他报仇心切,被人识破,最后和仇敌黄大老爷同归于尽。

导演姜文将小说改编成了电影 《让子弹飞》,变成了更好看的故事:北洋年间,中国南部,土匪张牧之劫了新上任县长的火车,遇见行走江湖的大骗子老汤,张自充县长,老汤做师爷,他们带着一帮弟兄,去鹅城上任,和恶霸黄四郞斗智斗勇,故事曲折,趣味横生。

这也就是说,买官卖官,中国古代一直延续,只是,出钱给朝廷,名正言顺,而后来的世道混乱,吏治失范,好多卖官的钱就落到了个人的腰包里。

买了官,是要收回成本的,所以有跟着来的会计。贪官们如此拼了命地收钱、捞钱,也有成本因素,送出去那么多钱,不甘心。

4

马识途的故事也是创作,素材却来源于真实的历史。这个故事,一直到他七十多岁才出版。2016年 12月,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在名单里看到,马老已经 102

岁,是本次大会年龄最长的作家。

真太守不如假太守的言论,我相信在雷州的民间舆论场一定广泛存在。这就给那些真太守们,以及许许多多的真知县、真巡抚等一系列的官员们,敲响了重重的警钟,一味为了自己当官,注定要贪,那还真不如来个假太守,因为假太守脑里还有根弦时刻绷着。

书斋夜语

世景

写家

东湖乌篷 费 碟

东湖靠近了沈园你问我———泪痕残又怎么把苦涩与辛酸装入这么小的乌篷船单腿泛起的波澜和单桨划开的诺言只把船头的两端

用单边承受黄藤酒的幽怨难怪船儿总在湖心打转又有谁想起临风飘逸的千年唐婉沈园的门票买不来一朵池塘的荷莲

而东湖的小帆又载不动凋零的花瓣我那沉沉的脚步又怎能稳住这乌篷的两端船头发呆的老汉不管是不是放翁请问你呀与谁和着悠远泊在湖的心间可是梦到了当年的蕙仙

(注:唐婉,字蕙仙)

浦东的“西伯利亚”

自2000年5月接受组织任命到上钢新村街道任职,一直到担任街道主任、书记和后来的世博局管委会副局长、 副书记,整整17年岁月。去时38岁,离开时55

岁,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几乎是最好的年华, 难怪陆敏之在接受采访时屡次说她已经一生舍不得那片土地和17年间与她结下深厚情谊的父老乡亲们……

“现在我不敢公开回一次‘世博家园’,

因为一到那里,居民们就不让我走……”陆敏之说:“可我仍然经常偷偷一个人开着车,到那边转一转、看一看,而且一到那边,我就感觉心情特别敞亮、愉悦,甚至都舍不得走了……”

我能想象黄昏时刻, 陆敏之独自驾着小车, 缓缓地行进在如今美得叫人想哭的浦东前滩那座恢宏的“中国馆”前后的宽阔林荫道上, 然后又转到万家灯火辉煌的“世博家园”,数着一扇扇她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窗口,她喃喃着,她流着泪……她时而妩媚地笑, 她时而泣不成声,最后不得不把车子停到路边,然后打开车门,深深地呼吸起来,一直到天穹上的繁星一次又一次提醒她 “明天还有很多工作,早点回家”时,她才重新回到车上。

那一刻, 陆敏之又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对黎民百姓有感情的人, 一定是个好人。对人民群众不舍的人,一定是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我相信陆敏之就是这样的人。

曾经相约一起到她工作了17年的那块土地上去见见她的那些父老乡亲,但

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是因为后来去的那天陆敏之正好有事。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继续听她与上钢新村街道居民们之间的那些“浦东故事”———

到“世博家园”见到那些老居民后,才知他们非常想念他们的 “陆主任”“陆书记”。“是她帮我们从那个又脏又烂的地方搬到了如今这么美、这么好的新家园。”“她刚来的时候,年轻又漂亮,善良又能干,啥困难都不怕。”“有一户搬迁户闹事,站在那个摇摇晃晃的三层棚顶上, 扬言政府不满足他的条件,他就点把火把房子烧了,她陆书记一个女同志,噌的就往上爬,去拉那个人……她做这样的事, 可以讲几天几夜。”

几位大婶大伯,你一言我一语,对陆敏之赞不绝口。

“她在我们上钢新村的居民心目中就是一枝美丽的花!”居民们说。当时我想,这句话一定要写进书中, 有一天能让陆敏之自己看到。

其实我在采访陆敏之时,她嘴里“赞扬”过的人并非她自己,而是像带着心脏起搏器到美国与环球影城谈判的胡炜区长、负责上钢新村街道片区和另两个街道搬迁的副区长臧新民和区委书记杜家毫

等一大串我熟悉和不熟悉的人。

如陆敏之所说的那样, 原浦东前滩一带的上钢三厂旧址及周边, 确实是上海可能仅存的一处环境最脏乱差、 百姓生活条件最困苦的地方。

“有几十年半露天的粪坑。连片的违章搭建茅棚,百姓看电视都不敢,因为随意拉的线太多,怕一着火,谁家都别想活命了……”

“过去吃喝拉撒都是靠上钢三厂,后来聚集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有原来周家渡的老乡亲、划舢板的老渔民;有钢厂的家属, 有各个时期悄悄搬来的又没有户口的做小买卖的;还有从云南、新疆等地回城的老知青……他们生活在这里, 又有了他们的孩子、孙子。”老居民们说。

住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下层百姓。

“越穷越想走出去,可因为穷,就念不上好学校,没有知识又走不出去。这样一代一代下来,这个地方就成了真正的浦东‘西伯利亚’……”老居民告诉我,原来他们生活的前滩,是浦东最西南一角,交通不通,人员混杂,渐渐成了一块谁都管不了、啃不了,

甚至有些无奈的“牛皮癣”。

“浦东开发初始,有人动过脑筋,结果跑去一看,就吓跑了。啥情况?头疼呀!

他们一算,真要在那地方搞开发,光动迁一件事就谁也扛不起: 成本太大了!”陆敏之说。

“真正唤醒那块土地的,应该是2003年6月28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卢浦大桥正式通车, 一下就把闭塞和落后的前滩与繁华的卢湾区拉近了!” 陆敏之动情地说道:

“卢浦大桥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接钢结构拱形大桥,算上引桥长度也就4000多米。这桥是全世界第一座集斜拉桥、钢拱桥、 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于一身的大桥,

它的形体很美,像彩虹一样。过去我们上钢新村的人上一趟卢湾‘新天地’广场,要靠摆渡,一次摆渡折腾下来就是一两个小时。如果开车去,也得花上一两个小时。这大桥一通,十几分钟便到了市中心繁华地了!这个变化真让以往一直死沉沉的前滩一带,给激活了!最关键是,大家从浦东大开发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包括我们干部在内的每一个浦东前滩人的心也跟着活了起来!”与被浦东百姓称为“世博公主”

的陆敏之交谈, 你能时时感觉到她的心其实一直是燃烧的。

人心活,地就活,土便热。

土地热,时代便变,城市则更美,人民在其中必然获得更多的幸福与美满。

城市建设, 搬迁是件最繁重和艰难的事。 陆敏之工作了17年的上钢新村那一片地域,最初是准备建“环球影城”的,九十年代浦东管委会出面与美国环球影城谈判,

并达成协议。这一波热浪,使前滩一带百姓曾经兴奋了一阵。 因为只有靠有人来开发他们才有可能彻底改变生存困境。 但由于后来中方与美方的“环球影城”项目因“非典”等原因而宣告“吹”了。直到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这片热土才真正融入新浦东的大开发潮流……

(三十八) 连 载

!!!!!!!!!!!!!!!!!!!!!!!!!!!!!!!!!!!!!!!!!!!!!!!!!!!!!!!!!!!!!!!!!!!!!!!!!!!!"!!!!!!!!!!!!!!!!!!!!!!!!!!!!!!!!!!!!!!!!!!!!!!!!!"!!!!!!!!!!!!!!!!!!!!!!!!!!!!!!!!!!!!!!!!!!!!!!!!!!!!!!!!!!!!!!!!!!!!!!!!!!!!"!

!!!!!!!!!!!!!!!!!!!!!!!!!!!!!!!!!!!!!!!!!!!!!!!!"

何建明 著

8 朝花·连载·广告2019年 1月 2日 星期三

www.jfdaily.com

编辑:徐芳 执行编辑:张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