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半湖山斋:怀旧说到底也是一种寻根 - sxycrb.comepaper.sxycrb.com/hhcb/misc/2/2017-06/28/04/2017062804...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 社 会 责任编辑 王 露 / 美编

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社 会 责任编辑王露 / 美编荆星子 / 校对 商英

E-mail:[email protected] 4

□记者 张乃月

你还记得人生当中的第一堂语文课吗?小学的课文你还有印象吗?课本是否还保存着?也许,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我们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成长阶段都会在记忆深处潜藏着一些无法抹去的片段或细节。

运城市民郭先生花费了数年时间,收集齐了他小学阶段所学过的语文课本,并于6月初通过微信朋友圈,开设了“半湖山斋的语文课”专题日课,晾晒原版课文翻拍图片,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视角,和他的同龄人一道,回味成长进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让后来的年轻朋友借助这样的展示,得以管窥那段陌生的岁月。

这些穿越了时空的字词图文,牵动了各年龄段人的神经,大家纷纷留言跟进发评论,受关注度极高。郭先生说,他如此举动是因为怀旧,而怀旧说到底也是一种寻根,寻找自己文化知识层面的原生根脉与构架路径。

老课本里打捞出的童年时光

郭先生更喜欢别人称他“半湖山斋”,这个斋号取义幽默而见真趣:窗含盐湖条山得湖山斋之名,未料高楼又起,苍翠浩渺仅余其半焉。由此,可见其人睿智、其性通达。

半湖山斋收藏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小学课本有 100 多册,被分类存放着,其中绝大部分是语文课本。对于收集到的品相高的藏品,每一本更被他套上适合的防尘防潮膜袋细心保存。这些千淘万漉来的未有一笔写画的,显然是所有藏品中的极品了。

“这是我小学阶段第一册语文课本。”捧起一本带着简笔插图的白皮书,他打开了童年的记忆。

半湖山斋清楚记得,当时他在芮城县城边上的西关村学校就读,1976年上的幼儿班,他们十几二十个小朋友窝在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室后面,坐的是自家带的小板凳,趴的是砖头垛支撑的长木板,老师给高年级上完课,才有工夫转到后面管一管。现在想来,当时上幼儿班最大的作用是让野惯了的娃娃们收性子、守纪律。1977 年春,半湖山斋升入一年级,发了第一册课本,其实就两本——语文和算术。

领到新课本,小学生心里总是欢喜的。回家后,父母帮着包书皮,再帮助写上科目和姓名,更有细心的家长会化蜡水浸书角以防折皱。但就算这样,因为年龄太小,一本书学下来仍然会面目全非甚至尸骨无存。这也正是在后来的收藏市场,低幼儿童使用的一二册课本难遇、价高的原因。但从那时起,半湖山斋便养成了爱包书皮的习惯,并一直沿袭至今。

半湖山斋说:“这些旧课本里的课文、生字、词汇、习题、插图,甚至那些歪歪扭扭的笔迹、五麻六道的涂染、人为或自然的破损、无法修复的卷角等,都写满了童趣,镌刻着时光。山西省小学课本第三册后附的阅读材料有一篇《我和冬子比童年》。说白了,没有谁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就算是孩子也一样。和后来的几代儿童相比,我们那个时候条件固然艰苦,物质相对匮缺,设施比较落后,但收获到的快乐和幸福却也是不打折扣浓度不减的。后来的孩子有动画片,我们那时有小人书;后来的孩子有游戏机,我们那时会翻绳花;后来的孩子书包里揣着ipad,我们那时书包里装着小石板……”

耗时9年集齐所学11册课本

怀旧情结往往都潜伏在人意识当中的某个层次,静待某一

根导火索将它引燃。2008年,喜欢淘旧书的半湖山斋偶然淘得一本他小学阶段的课外读物——叶永烈所著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由此他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系列童书,继而又想起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学过的两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以及所有带过他课的语文老师。他学过其中一到五册的山西省小学语文教材,通过朋友从各学校、各教研机构都没能觅得影踪,甚至托人找到山西人民出版社也未能如愿。

有一天,借助网络搜索引擎,他搜寻到一整套十册 1975年一版一印的山西省小学语文课本。这是当时山东中小学教材编辑组的资料图书,分别被山东的两个藏家收藏。经过几番磋商,这套当时码洋仅 1.79 元的高品相教材,以接近千元的成交价被半湖山斋拿下。1979 年 9月,芮城县七一小学成立,全县也开始改行秋季入学新制。作为该校的首批学生,半湖山斋又从三年级读起,学习的是 1978 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至第十册。算起来,半湖山斋小学阶段共学习了两套语文教材的 11 册,三年级更是上了三个学期。这样的学习经历,也算是空前绝后的了。

山东寄回来的教材到手后,半湖山斋珍爱有加,逐页翻看,许许多多的早已被尘封的人和事,居然会因为老课本当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幅插图而被打捞、捕获、激活。比如,哪位同学因为哪篇课文被老师惩戒了;老师讲解哪个词语时用的怎样的神态等。

也正是被激活的这些记忆,让他关注到有关教材的版本与修订问题。他记得曾经学过一个

“松明子”的词语,把整套课本翻遍了都没查找到出处。原来,除第一册用的一版一印教材,所学其他册后来逐年都有过不止一次的修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

因,山西省 1975 年版小学语文教材从 1977 年、1978 年甚至1979年,均有过大的修订。其中1977 年 2 月进行的那次修订,稷山县就有同志参与。这段史料在他学过的第二册封三的编修说明中即有体现。1979 年改行秋季入学后,包括小学语文课本在内的中小学教材均使用的是1978 年版统编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五套全国统编教材。这套教材到 1980 年才完成了全部科目和分册的编写,但从 1983 年开始,小学语文就又启用了略加修订的新的五年制课本。也就是说,那套全国小语教材虽然通行全国,但因只使用了短短五年时间,现今存世量稀少,价格也在持续走高,特别是第一册和第二册,品相差的都在数 百 元 ,未 经 写 画 的 高 品 相1000元的高价也挡不住藏家的热情。

为了能最本真地还原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半湖山斋近十年间不停地在网络旧书交易平台及实体书店、旧书摊搜寻着这两套语文教材,只要发现那个阶段的课本,就都统统买回家比对收藏。大约用了九年时间,他终于比对版本集齐了自己学过的11 册小学语文课本。这些成色不一、售价不等的100多册旧课本分别来自于山西、福建、四川、江西、北京、河北、山东、江苏、陕西、辽宁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藏友或书店,属工薪阶层的半湖山斋仅此就耗资数千元。

怀旧可以转化为一种文化力量

正是因为收藏这两套小学语文课本,半湖山斋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各个时期教材的相关介绍与探讨,对新中国以来的教材发展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对于中小学教材也有了全新的

认知。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依据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是语文课本体现着国家意志,传承着民族精神,维护着文化传统,落实着党的教育方针。

回望来路,1975 年版的山西省小学课本是一套非正常状态下的教科书,在政治与教育、理论与实际的问题上缺乏理性,有许多谬误的内容。它是 1976到1978年间国内中小学教材使用混乱的直观反映。而 1978 年的全国统编教材,对过去不理性的做法进行了改正,注重了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对于迅速结束动乱时期教学的混乱,让教学秩序恢复正常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教科书回归“启智育人”本质的重大标志。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给整个社会传递着一种安稳与踏实,其通体所散发着的青春气息让所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至今难以忘怀。

老课本一直是收藏的门类之一,但之前的重点多在清末、民国以及上世纪70年代以前诸版本。十多年前,70年代的课本进入藏家视线。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课本市场投放量渐增,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对此,半湖山斋分析说,老课本收藏年代下限延伸所体现出的时代趋近性,证明又有新的群体步入了怀旧之年。怀旧是一种情绪,有时候甚至会表现为一种时尚,没有谁能离得开怀旧与乡愁。可以说,怀旧是情感消费,是精神刚需,但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文化力量,支撑和引导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真实性和更多的可能性。

半湖山斋:怀旧说到底也是一种寻根

▲半湖山斋收藏的老课本。 张乃月 摄

■漫画 卫行智 作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