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转化学习成果 创造时代伟业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 › resfile › 2018-10-16 › 003 › hnrb20181016003.pdf · 任庾伟豪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针对互

理念 一流营商环境不仅仅是审批加快

■■■■■ ■■■■■ ■■■■■

本省新闻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值班主任:朱和春 主编:林容宇 美编:陈海冰A03 综合

■ 况昌勋

如何理解营商环境中的便利化?是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是,但不全是。

便利,应该是方便、有利,核心在于方便。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荣誉院士、香港特区政府前首席研究主任王春新用“安全、方便、效益”3个词来概括香港的营商环境。他认为,方便很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也能让政策更容易落实。

在香港参访期间,记者感受到“方便”体现在政府各项政策与工作中。在香港税务局,工作人员仅用半个小时就把香港的税种、收税程序、扣除项目等介绍得清清楚楚。香港税制不仅是低税率,而且只有利得税、薪俸税、物业税等 3 种直接税,计算方法简便。在香港海关,一把锁引起了记者注意。香港海关高级贸易管制主任毛慧敏介绍,香港报关方式、海关管理简易,货物进港或者出港后 14 天内报关即可;为避免同一批货物分别在粤港两地出入境时被海关重复查验,海关推出了“跨境一锁计划”。

方便,体现在自由开放的理念。香港政府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实现了5个自由:对外贸易自由、企业经营自由、资金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信息流通自由。

方便,体现在政策设计简单易操作。香港制定的政策,程序简单、指令清晰、服务性强、可预测。例如,香港制定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文件分为申请前、申请中、申请后3个部分,申请资格、怎样递交申请、多长时间审批好、需要哪些文件证明、弄虚作假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怎样查询申请进度、怎样缴费等,简洁明了,并且链接了申请表格。

方便,需要建立政企沟通机制。香港专门组建了“方便营商咨询委员会”,为优化本地的规管制度,提供有效的跨部门、跨界别沟通平台,让业界就规管事宜向政府表达意见。

方便,需要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每一个都检查,你不方便,我也不方便。我相信你,只对你进行抽查,但是一旦查到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执行。”香港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志文说,事中事后监管是基于信任和法治,目的是方便企业并且监管有效。

海南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在开放理念、政策制定、政企沟通、监管制度等方面遵循“方便”的原则,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确保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奉行“宽进严管”的理念,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主动和高效地担负服务与监管职责。

优化营商环境要打开“方便”之门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服务,这不单单指政府部门服务,还指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各种专业的配套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的定位就是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王春新说,包括香港公务员的招聘也很重视专业性,招聘公告会列明该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

“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首席新闻主任苏美

仪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香港54个电视频道每天都要免费播出政府宣传短片,大约每年26万分钟,折合广告价值每月以数亿港元计算。这些富有创意的政府宣传短片,绝大部分并非政府部门制作,而是通过“发出报价邀请—简介会—甄选承办商—向获选的承办商阐述意见—审批内容—前期制作会议—粗剪版本—最终剪辑版本”的流程完成。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向香港特区

政府各部门派驻了200多名新闻主任,负责所派驻部门新闻事宜的做法也印证了“专业”的重要性。

“三个中心一个平台”是香港的新定位,即国际商贸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专业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涵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和顾问咨询等,而这也是香港的优势之一。

“香港有大量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可以随时提供企业所急需或短缺的专业服务。”刘晓冰向海南日报记者强

调,内地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建设项目时往往涉及复杂的跨境事项,包括法律、合约草拟、会计、税务管理、采购、研究开发、物流运输和人事管理等。而香港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全球领先的商务枢纽,可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我正在备战下个月的考试,准备再给自己拿一个律师方面的专业证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新香港人,符瑜瑾对自己和香港的未来充满期望。 (本报海口10月15日讯)

好理念建一流环境、好效应引一流人才、好定位促一流服务

从三个一流“品”香港自由港

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行时·

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行走香港学自贸

采访札记

■ 本报记者 蔡潇

香江回望千波涌,港口雄开万里流。香港从未辜负地名中的这个“港”字,从1842 年的穷乡僻壤小渔港到如今的繁华自由港,香港用开放化、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激活“自由港”的潜力,释放出年生产总值破2万亿元的巨大能量。

为写好这个“港”字,香港不断改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流国际人才、打造一流专业服务平台,功不可没。

车水马龙、招牌霓虹、高楼林立……站在香港街头,随处可感受到香港经济的澎湃活力。繁荣的背后,是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支持。

世界第五,这是在《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香港整体营商环境的排名。

香港特区政府奉行自由经济政策,通过法律架构和监管制度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市场有序运行,让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由进出,使香港

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香港九成以上是民营经济,政府

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尽量辅助,减少干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原香港事务顾问连烽9月底在香港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总而言之,香港是小政府大市场,能不管的,特区政府尽量不管。”

“营商环境太重要了,但它绝不仅仅是缩短行政审批时限,这只是营商环境的一小部分内容。”香港特区政府前首席研究主任、中银香港资深经济

研究员王春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健全的法律制度、良好的社会环

境、廉洁社会、简单低税制、政府少干预的态度都为香港提供了有利的营商环境。

王春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板从美国飞到香港,上午到会计师事务所买了一个公司,中午品尝了香港美食,下午到会展中心听场报告,晚上就飞回美国了。“这说明,在香港办事非常方便。”他说。

有同感的还有香港文汇管理学院工作人员金唯纯,“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大多数集中在闹市,咨询办事特别方便。”

王春新强调:“我认为营商环境最关键就是6个字,安全、方便、效益。首先要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同时要让资金进出有相对自由度。方便,就是要高标准对标国际惯例办事,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效益即降低经营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让投资者有更多机会获取合理的利润。

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一流企业,更形成了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资产。香港具备优秀人才在亚太区13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6个项目排第一,其余2个项目排第二。”王春新谈及香港人才,信心满满。

目前香港约有25万金融从业人员、6000名特许金融分析师、1万名专业会计师、5000名律师和1000名大律师。即便是人才荟萃,香港仍在不断出台新政,加入抢才大战。

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今年8月公布了首份香港人才清单。“人才清单”囊括了11类专才,突显了香港进一步发展经济最需要的具体专业范畴,即废物处理专家、资产管理专才、海运保险专才、精算师、金融科技专才、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及业务交易律师。这份“人才清单”内的专业人才,通过“优才计划”申请来港定居,可以在“综合计分制”下额外加30

分,优势非常明显。香港入境事务处高级入境事务主

任庾伟豪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针对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需要,香港今年6月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每年设有1000个配额,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须按有关规定,承诺增聘本地人才,每聘用3名非本地科技人才,必须增聘一名本地全职雇员和2名本地实习生。”

“香港企业很容易雇佣到外国人才或者拥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优秀人才。我不少同事和朋友来自美国、英

国、印度、以色列等不同国家。”海南籍姑娘符瑜瑾说,她7年多前通过香港专业人士就业政策入境,今年已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招聘也要走出去,不遗余力。”香港LC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晓冰博士对海南日报记者说,香港特区政府驻外办事处与入境事务处配合,到亚洲、欧洲和北美主要城市举办多项推广活动,宣传引才的优化措施,并推广香港是生活和就业宜居之地的理念,以吸引到更多更高端人才。

效应 聚集名企吸引全球一流人才

定位 为世界客户提供一流专业服务

香港自由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图为香港葵青集装箱码头。 本报记者 蔡潇 摄

复星与托马斯库克合作在三亚成立旅行社

本报三亚10月15日电(记者梁君穷)10月15日,复星旅游文化集团与全球知名旅游集团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 Group),在三亚签约注册了海南省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酷怡国际旅行社(三亚)有限公司。这是我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7月14日,我省与托马斯库克在伦敦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内容,托马斯库克集团将和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联合在海南三亚设立中外合资旅行社,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促进海南入境旅游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合作内容包括:开展营销活动,提高海南特别是三亚在欧洲主要出境游市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向欧洲游客开发、推广和销售创新旅游产品;推动海南当地旅游服务达到国际标准等。

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酷怡国际旅行社(三亚)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三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香港写字楼林立,优质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 本报记者 蔡潇 摄

■ 本报评论员

学是行的基础,行是学的目的。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以致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学深做实,把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工作实绩,才能使省委组织的这次专题培训收获预期效果。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开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钥匙”,也是我们解放思想、推动创新的“源泉”,更是我们解决问题、辨证施治的“药方”。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次专题培训中是否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要看其在这次培训后有没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和思维定势;有没有推动改革创新,为海南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创造新经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大胆

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工作实践,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需要我们增强本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光喊是喊不出来的,关键靠做、靠干,事业一定是靠干出来的。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练不好“金刚钻”,就揽不好这个“瓷器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抓住这次培训机遇,以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结合省委书记刘赐贵和省长沈晓明所作的辅导报告精神,以问题为导向,联系实

际,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本领,努力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创造追赶先进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新业绩,实现海南“更好发展起来”的美丽愿景。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需要我们勇挑重担,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时代壮举从来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干成的,历史伟业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勇挑重担、积极进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

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次专题培训班中学习得怎么样、掌握了什么新本领,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以知促行、以行验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层次和工作水平,才能最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转化学习成果 创造时代伟业——三论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