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曹文轩推新作《寻找一只鸟》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20-05-20/06/jwb...2020/05/20  · 18:25多彩剧场:正是 青春璀璨时(37-39) 方云鹤回到自己家,看

荧屏早知道

责任编辑:徐 艳 文化新闻和特稿部电话:23601379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6 文娱

5月20日周三

(电视剧)

■ 文艺频道

18:25多彩剧场:正是青春璀璨时(37-39)

方云鹤回到自己家,看到夏天对方莉莉很不客气。方云鹤问夏天为何对方莉莉这么粗暴,夏天反问他,是不是在欺骗他。方云鹤大吃一惊,韩凤英看到二人情形不对,急忙上来打圆场。

■ 都市频道

21:10都市生活剧场:精英律师(37-38)

麦飞输了任晓年的官司,任晓年对败诉结果不满意,麦飞顶撞了任晓年。廖佳敏让麦飞和她一起去给任晓年道歉,麦飞不情愿,主动提出辞职。廖佳敏找到罗槟,希望罗槟能主动邀请麦飞去权璟工作,罗槟答应。

■ 卫视频道

19:30快乐生活剧场:绿水青山带笑颜(13-14)

伤心欲绝的李小时淋着大雨回到家就一病不起。沈欢歌约出许晗,要许晗给一个交代,责怪许晗为什么一直骗自己。许晗感到难过。

5月20日节目预告

(专题)

■ 少儿频道

18:20糖心家族糖心家族的大扫除之

日,大家清理出好多废旧物品。如何让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爸爸妈妈请带上孩子,一起看看大家的奇妙脑洞和非凡创造力吧。本集《变身吧,旧杂物》活泼有趣,请不要错过。

■ 科教频道

18:00今日开庭本期案件的原告钱文姝

和被告卓雅曾经是一对大学姐妹花,现在又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非常要好。然而,二人因为一件事情突然反目,而原告钱文姝还在与被告卓雅的争吵中不慎受了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5月20日节目预告

(综艺)

■ 文艺频道

20:40模唱大师秀本期节目我们将一同

感受评剧名家马淑华的艺术风采。

马淑华,天津评剧院旦角演员,师从宋树芳、孙桂君、李宝顺、新翠霞。马淑华的声音明亮甜美,演唱韵味浓郁,表演既继承了刘派的刚柔相济,又吸收了爱派、白派的精华。20世纪80年代,马淑华迎来了“杜十娘”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用卓越的唱腔和优秀的表演,赢得了“天下第一杜十娘”的称号。

本期《模唱大师秀》特邀天津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马淑华老师的爱人邵家友和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冬担任评委,共同解读马淑华的评剧艺术。

5月20日周三

(电视时间表)

■ 卫视频道

19:30快乐生活剧场:绿水青山带笑颜

21:20群英会■ 文艺频道

18:25多彩剧场:正是青春璀璨时

20:40模唱大师秀■ 影视频道

20:00晚八点剧场:绝地反击

22:15晚间剧场:家国恩仇记

■ 都市频道

19:15津津有味20:00聚焦房地产21:10都市生活剧场:

精英律师■ 体育频道

18:00旗开得胜18:55体坛新视野19:302014年巴西世界

杯赛小组赛 葡萄牙-加纳■ 科教频道

18:00今日开庭20:10百医百顺21:00二哥说事儿■ 少儿频道

18:46多派玩儿动画《宇宙护卫队》

21:00哎呦妈呀22:02楠楠姐姐空中岛(节目如有变动 以当天

播出为准)

本报讯(记者丁晓晨)2020年安纳西电影节入围影片名单日前揭晓,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顺利入围。本届安纳西电影节将于6月15日至30日在线上举行。

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电影节创办于1960年,于每年的6月举行,至今已经

走过60个年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国际动画节。此前,我国动画只有中国香港的《麦兜故事》获得2003年动画长片大奖。《罗小黑战记》最初以剧集的形式播放,每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只有28集。该片于去年9月上映,总票房3.11亿元,豆瓣评分8.2、猫眼评分9.3、淘票票评分9.1。

安纳西电影节6月线上举行

罗小黑入围动画奥斯卡

本报讯(记者高爽)昨天,密室类综艺《密室大逃脱》宣布第二季将于6月5日在芒果TV开播。嘉宾方面,除老玩家杨幂、邓伦、黄明昊外,大张伟、郭麒麟将首度加盟,为节目增加全新笑点。

昨天曝光的节目先导片中,经过第一季的洗礼,老嘉宾们都信心满满,杨幂放言“有什么恐怖的尽管来”,邓伦也表示自己会很享受第二季。但“打脸”总是来得十分迅速,节目组一上来就给“密逃团”来了个下马威。刚进入密室,戴着眼罩的嘉宾们就被工作人员强行分开,并用胶带五花大绑,成员们一时手忙脚乱、尖叫连连。新加入的大张伟和郭麒麟被吓得紧紧抱在一起,大张伟更是大呼“我为什么要来这档节目”。

作为一档集搞笑、推理和密室于一体的综艺,《密室大逃脱》第一季收获了高人气和高收视率。新一季中,郭麒麟和大张伟的加盟令人眼前一亮。郭麒麟最近客串了不少综艺节目,不管是《奔跑吧8》《最强大脑7》,还是《向往的生活4》《拜托了冰箱6》等,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凭借脑子灵活、有梗、情商高的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郭麒麟大张伟加盟“大逃脱”

本报讯(记者高爽)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中国家庭报,今天为100对因抗击疫情而推迟婚期的新人举办一场云集体婚礼。李宇春为100对新人全新演绎《一而再再而三地喜欢你》主题曲音乐短片,李云迪将弹奏婚礼进行曲,迪丽热巴、欧阳娜娜、王丽坤、张雪迎、阚清子、徐璐、乔欣等12位明星艺人组成伴郎伴娘团

为新人送上祝福。本次共有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百

对新人参加云婚礼直播,其中来自公安系统的新人共计52对,绝大多数是“警医”“双警”组合。婚礼现场将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呈现。

昨天,百对抗疫新人云婚礼主题曲音乐短片《一而再再而三地喜欢你》发布。短片记录了一对对新人劫后重

生的幸福模样。由李宇春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一而再再而三地喜欢你》充满了平凡的浪漫,她表示:“非常开心这首歌能成为5?20云集体婚礼主题曲。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春天,我们见证了很多关于生命与爱的故事。疫情之下,很多的爱情点滴被收录并制作成这样一个特别版音乐短片和大家见面。希望可以借这首歌,向新人送上祝福。”

云集体婚礼直播见证迟到的幸福

李宇春为抗疫新人献歌

本报讯(记者高丽)作家曹文轩在摘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依旧笔耕不辍,其最新作品《寻找一只鸟》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寻找一只鸟》是继《穿堂风》《蝙

蝠香》《萤王》《草鞋湾》之后,“曹文轩新小说”系列推出的第五部作品。讲述男孩羽片儿跟着妈妈和外婆在一起

生活的故事。羽片儿的妈妈告诉他,爸爸是一只鸟。羽片儿与生俱来地与鸟儿有着莫大的缘分。一天,他追着一片从没见过的羽毛,遇到了一只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的黑色信鸽,这只鸽子成了他最忠诚、形影不离的朋友……作家通过鸟的意象讲述了寻找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个人的成长故事。

曹文轩推新作《寻找一只鸟》

本报讯(记者高丽)5月17日,“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中国外文局签约作者、《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的作者、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记者昨天从中国外文局旗下的外文出版社了解到,为更好地向海内外读者展示一个生动、真实、可感的中国,出版社与潘维廉签约,策划实施出版“老潘看中国”系列丛书。

潘维廉1988年来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申请在中国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这些年,他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还曾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2018年年底,潘维廉在外文出版

社出版《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该书以中、英文出版,从作者在1988年至2017年间,写给美国家人的上千封书信中精选出近50封,展现了不同年代的厦门乃至中国的风貌变化,出版后受到中外读者的好评。

作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央视为潘维廉写下的颁奖词是:“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我自己觉得我没有什么感动中

国,但是我觉得中国感动了我。也希望以后,这个中国梦会成为世界梦。中国感动世界,对此我有信心。”潘维廉说。

潘维廉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老潘看中国”策划出版

本报讯(记者刘桂芳)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备战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评选,由天津市文旅局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天津市各区文化馆(宫)协办的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天津地区选拔赛活动,将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举办。参评作品征集活动从即日开始。“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的

政府最高奖,其奖励对象是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辅导并创作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由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创作、编导、辅导并表演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群星奖”1991年至2002年期间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评选一至两个门类。从2004年开始评奖纳入中国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届,分7个门类和3个组别。7个门类分别是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每个门类分成人、少儿、老年三个组别。每个门类设15个奖,每组各设5个奖,获奖作品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奖牌。“群星奖”自设立以来推出了众多

获奖作品,为广大群众展示艺术才华、

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一个平台,调动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权威性、艺术性和广泛性得到了各级政府、文化部门、专家评委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天津地区选拔赛参评作品征集,从即日起至2020年10月底。本次活动结合新冠肺炎防控形势的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作品的征集和评选。本次选拔赛将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分别进行评选,参加评选作品的创作者、表演者应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及业余文艺爱好者,专业文艺院团和具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各类民营文艺院团的演员、各类艺术专业院校的师生(含大中专院校所属各类艺术专业师生)不得参加。辅导人员身份不限。报送作品应为2019年5月以后创作的原创作品。评选活动的具体安排及要求,可登录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国家公共文化云天津频道或津云客户端参阅并下载相关资料及报名表格。

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天津地区选拔赛举行

文艺爱好者 快来展才华

本报讯(记者王瑞丰)今天,随着最新一期京津冀红色遗址遗迹故事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官方微信上发布,“红色革命历史·你我一同讲述”——平津战役纪念馆5?18线上主题活动圆满收官。本市20多所中小学的近百名学生成为朗读志愿者。

这次讲述活动中,平津战役纪念馆从京津冀300多个革命遗址遗迹中甄选了觉悟社、喜峰口等18个具有典型代表的遗址,由平津馆的志愿者们进行语音介绍,每段文字都经过反复推敲。这些志愿者年龄最小的只有 6岁,最大的 17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朗读红色历史的活动,不少志愿者都下了很大功夫。据我所知,他们为了能够发挥好,认真查找了相关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资料。一名南开中学的志愿者在讲述觉悟社时,对觉悟社的成立、发展历史,周恩来邓颖超的学习经历和开展爱国运动的事迹等,都进行了拓展阅读。他反馈说,看了这些知识,对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近百名学生成为平津馆志愿朗读者

志愿讲述声入云端

昨天,市旅游业商会、逸渡文化琴社在本市蓟州区为疫情期间值守社区的基层

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举办了一场公益古琴赏析会,逸渡文化琴社向基层工作者们

介绍了古琴发展史,并对《高山流水》《广陵散》等经典名曲进行了艺术导赏,还邀请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的古琴演奏家现场演奏了古琴名曲。图为青年古琴演奏家白

依墨现场演奏《关山月》《良宵引》等古琴作品。

本报记者 庞剑摄

“我喜欢话剧,喜欢表演艺术,喜欢舞台。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仍愿意继续为剧院作出贡献。”天津人艺资深演员刘景范与话剧结缘近半个世纪,在天津人艺最近的作品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中,依然能看到他的身影。

刘景范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上海第九届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众多奖项。由他演出的《日出》中的王福升、《油漆未干》中的葛医生、《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凯勃特、《风华绝代》中的杨玉舫、《武则天》中的郑三舅、《红旗谱》中的老驴头、《运河1935》中的周父等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初进剧院1972年,刘景范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天津市

话剧团。刘景范回忆说:“刚到剧团,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老演员演戏。毕力老师是演员一队的队长,她教导我们如何熟悉舞台,如何塑造人物。看了老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我才知道,演员要把自己转变成剧中的人物,到特定环境下生活。”

1973年,天津人艺排演了话剧《风华正茂》。剧院决定派出以青年演员为主的组合,时年19岁的刘景范在剧中扮演一位60多岁的工友。这是刘景范演出的第一部戏。在前辈们的帮助下,刘景范逐渐从化装造型到动作神态胜任了这个角色。也是从那时起,刘景范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台前,检查、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和道具。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心里才踏实。

体验生活为了塑造好人物,演员们经常下厂、下乡体验生活。“我

们每排一个戏,都要求必须深入生活。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找哪个人更贴近我塑造的这个人物,找到后我就使劲观察他,看看人家的生活状态、言谈举止。”刘景范说。

有一次,剧院排演话剧《龙嘴大铜壶》(后改名为《龙壶姻缘》),刘景范在剧中饰演秃王三儿。有一场戏是喝茶汤,秃王三儿的家境不富裕,好不容易能喝一次茶汤,他一定喝得特别仔细。“我就专门去早点铺看人家怎么喝豆浆、吃豆腐脑、吃锅巴菜。后来看到一个人拿着碗正喝棒子面粥,他也不拿筷子,一直把这粥喝完,碗里一点残渣不剩,喝得这叫一个讲究。于是,我借鉴过来,运用在秃王三儿喝茶汤这场戏

中。最后,组里的老同志都说‘你这茶汤喝出水平来了’。”

厚积薄发刘景范坦言,想干好演员这个职业,有三件事绝对不能

忘:“一是观察生活,多积累,胸有丘壑,厚积薄发;二是传承下来的东西千万不能丢,我愿成为剧院优秀传统的传承者,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第三,作为演员,千万不要自满,‘一棵菜’精神是对一台戏最形象的比喻,也是演好一台戏的最高标准。”本报记者 王瑞丰 通讯员 李丹

天津人艺资深演员刘景范谈艺术人生

演好半生戏 不忘三件事

本报讯(记者高丽)恢复开馆的中国美术馆于18日推出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作品展——“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以全部展厅呈现接受捐赠的900件美术精品,令苏轼、唐寅、徐悲鸿、吴冠中、毕加索、达利、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等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齐聚一堂。

中国美术馆的11万件藏品中,有3万余件是捐赠作品。这些作品建构和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序列,构成了既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美术作品,又不乏国际美术大家作品的藏品体系。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举办这一捐赠作品展,旨在向捐赠者致敬。这些捐赠者将珍贵的作品捐赠给国家,造福于人民。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中国美术馆人最为感佩。近60年来,已有海

内外千人次捐赠作品,每次捐赠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捐赠者的名字应被人们永久铭记。

此次展览从1200余位捐赠者捐赠的3万余件作品中,精心遴选了700余位艺术家的900件(套)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与篆刻、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摄影、综合部分(水彩/粉、连环画、漫画、年画、漆画、素描、速写等形式)、国际美术9个板块,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结构和体系。

在一层展厅最中央的位置,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卷》是此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苏轼的传世珍品仅有两幅,一幅是《枯木怪石图》,另一幅便是《潇湘竹石图卷》。该幅作品构图奇特、匠心独运,是学界公认的以竹

石寄托文人精神情怀的中国文人画典范。1964年,邓拓将个人珍藏的145件中国古代绘画珍品无偿捐赠给国家,其中就包括这幅《潇湘竹石图卷》。这批捐赠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馆藏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从宋代、元代至明清的空白。

1996年,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了89件(117幅)国际美术作品,包括毕加索、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使中国美术馆形成了典藏欧美现代艺术史的国际性维度。此次展出的《带鸟的步兵》,创作于1972年1月17日,为毕加索创作晚期的经典作品。画面中步兵左手环抱着军刀,给正栖息在刀柄上的白鸽递去一碗水。许多毕加索的研究者认为,他在作品中借公牛、士兵等形象自喻,

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及自身的感悟。白鸽亦是毕加索常使用的形象,用来象征和平与反暴力。

这幅作品背后的捐赠故事同样感动人心。当伊蕾娜·路德维希从自家墙壁上摘下毕加索的作品准备选送时,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彼得·路德维希对她说:“你不要难过,它要到中国去,你应该感到荣幸,毕加索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于是这幅《带鸟的步兵》带着传播中德友谊的使命,来到了中国美术馆。

据悉,目前该捐赠展暂不提供线上展出。观众需要提前预约观展,且限定馆内人数,这些措施也给观众带来了更为舒适、安全的观展环境,让美术爱好者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每一件展品的独特魅力。

中国美术馆致敬捐赠者 推出史上最大规模捐赠作品展

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齐聚一堂”

古琴赏析会 蓟州送知音

刘景范在《油漆未干》中扮演葛医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