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新西兰海边的奇特圆石什么来头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裂纹的岩石中,会侵蚀岩石,在海水潮汐的 冲刷和内部侵蚀的双重作用下,导致了大

这只毛绒绒的小猫名为朱诺,它可能看起来很生气,但实际上它

一点也不生气。这只猫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 18.5 万粉丝,粉丝遍布

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粉丝们非常爱它,朱诺现在甚至发展了自己

的商品。

走红网络猫咪天生“生气脸”

在更低的维度上,生命能否存在?二维生命

的设想非常诱人,但人们普遍认为,二维空间中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是:二

维引力难以维持行星轨道的稳定性;二维神经网

络的复杂度也无法支持生命活动。

但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学家詹姆斯·斯

卡吉尔(J.H.C.Scargill)在预印本网站发表了一篇相

关论文。在这里,空间是二维的,而时间是一维的。

在论文中,斯卡吉尔通过针对上述两点的论述,证明

了在二维空间,生命完全有可能出现。

二维太阳系的稳定性

首先,斯卡吉尔从引力的角度讨论了二维太

阳系的稳定性。

万有引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旦空间不是

三维的,那么万有引力的大小就不再与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地球绕太阳

的公转轨道变得不稳定。任何微弱的扰动,例如

一颗陨石落到地球上,都会让地球离开现有轨道。

在非三维空间,如果不修改目前的万有引力

理论(广义相对论),就不可能存在稳定的地球绕

日轨道。地球或者是被太阳吸引,落入太阳而烧

毁;或者是飘离太阳系。

而在二维空间,除了轨道稳定性的问题,引

力本身也是生命存在的阻力。由于二维空间的

引力没有自由度,在这里,甚至不存在真正意义

上的引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卡吉尔在二维空间中

引入一个标量场,修改了整个引力理论,从而产

生全新的二维引力场。在这种条件下,斯卡吉尔

证明了可以存在稳定的圆轨道——这个圆轨道

描述的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二维生物是生活

在这个二维地球上的。

如果只考虑物理,二维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

当然是引力,因为引力是最宏观的,也决定了时

空结构。当然,对于其他 3 种相互作用——电磁

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在二维空间

会变得怎么样,斯卡吉尔在研究中没有提到。

二维生命体存在的可能性

随后,斯卡吉尔从数学上证明,在二维空间

中,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具备支持生命的条件。比

较低等的生物,比如线虫完整的神经网络已被绘

制出来了。从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对于人脑神

经网络来说,目前脑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观点

是:人脑神经网络展现出小世界特征。小世界特

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这个世界其实很小,你只

要通过 6 个人就可以认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包

括美国总统或者非洲某村的村长。

对二维生物来说,情况有一点特殊:二维生

物大脑中的神经纤维不能交叉,因此其大脑的神

经网络必须是平面的,这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它

的复杂性。因此,一些研究认为,二维世界太简

单了,无法让复杂的生命出现。

但是,二维的神经网络是否也能展示出小世

界特征呢?这正是斯卡吉尔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崔晓华说:

“斯卡吉尔在论文中构造了一些带环的平面图。环

在网络中很重要,因为带环的网络可以产生自我的

周期行为。有研究认为,大脑处理时间信息的一项

重要机制,就是利用局部神经环路记录信息。”

斯卡吉尔在论文中证明了,带环的二维神经

网络可以展现出小世界特性。除了小世界特性,

斯卡吉尔还在论文中提到了大脑神经网络拓扑

结构的另外两个特点——层级化与模块化,同时

证明了二维神经网络也可以展现出这些特点。

因此,在神经网络这个角度上,二维空间也可能

存在生命体。

虽然斯卡吉尔论证了二维生命体存在的可

能性,但这距离证明二维生命还有很远的距离。

还有其他理由认为我们这样的生命体无法在二

维空间中存在。例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

到,在二维空间,生命体口腔与肛门的连线(消化

道)会把这个生物分割为两个部分,因而二维生

命体不能存在——当然这是从消化系统角度来

论述这个问题的。或许,对于其他维度是否存在

生命,我们很难找到答案。

撰文:张华来源:环球科学

二维空间,生命可能存在吗

奇观

52019 年 8 月 9 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10—58884108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陈 萌KE JI ZHI MI 科技之谜

第二看台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相关链接

虽说除了猫猫狗狗,爱养奇葩宠物的人很多,比如蜥蜴、蛇、乌龟

等等。但居住在波兰克拉科夫的一位姑娘,却独爱一只非洲大蜗

牛。自从养了这只比脸还大的巨型蜗牛,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宅在

沙发上盘它。

比脸还大姑娘拿巨型蜗牛做宠物

是云还是海?来自南非克鲁格地区 37 岁的职业摄影师最近登上

了德拉肯斯堡山峰,拍摄了很多视角独特的照片。照片中,日出时的奔

腾云海一眼看过去似乎是汹涌的海浪。日出时分的金色光辉在天际耀

动,滚滚云海仿佛涨潮时的海水奔腾向前。

如入仙境南非山峰云海“浪涛汹涌”

在英国索尔福德,一名 15岁少年在家附近的伊尔韦尔河里钓到了

一条 25磅(约 24斤)的巨大鲤鱼。专家们表示,这条白色普通鲤鱼是自

19世纪 50年代即 1856年以来在伊尔韦尔河里钓到的最大的鲤鱼。

重达24斤男孩钓到1856年以来当地最大鲤鱼

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去海边踏浪,沙子、礁石这些在海边都很常见,但你见过海岸上有浑圆的大石头吗,而且还不止一个。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摩拉基小渔村附近的海滩上,就散布着五十多个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它们被称为摩拉基大圆石,重达几吨的大大小小的圆石紧紧相依在这片安静的海滩上,眺望着大洋彼岸,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然而,最古怪的是这些大圆石并不全是

实心的,还有部分是空心的。根据摩拉基原住民毛利人的传说,这些巨

石来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大航海时期。当时的海上霸主阿雷德欧鲁号不幸被重创沉没,船上的葫芦和番薯滚出船舱,与葬身海底的船员的灵魂缠绕交织在一起,并被冲上了岸,随后逐渐演变成为巨石,守望着这片海域。虽然这种说法纯属传说,但是关于摩拉基大圆石到底是怎么来的科学家还真说不清。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这些大圆石形成于始新世—古新世之间,大约距今6500万—3300万年。统计结果表明,在海岸线上伫立的五十多块大圆石中,有三分之一直径为0.5—1米,另外的三分之二直径为1.5—2.2米,它们的形状几乎都呈圆形或近圆形,在那些含有裂隙或者中空的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邱小

平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些形似恐龙蛋的中空大圆石,如果它们恰好位于潮间带、低潮带中,在海洋潮汐、风化作用下将进一步分解,可能百年左右就会消失了。”

不过,完整的球形大圆石有较好的抗风化能力,这样的大圆石还会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大圆石仍然埋藏在海滩淤泥之下,潮汐侵蚀会不断揭露出新的大圆石。使得这种世界奇观长久地保存下来。

散落在海滩上的奇特圆石

这些摩拉基大圆石是恐龙蛋化石?是外星人留下的信物?还是古代人埋藏下的文物?其实都不是,这些巨石是经大自然之手创造出来的。不过对于摩拉基大圆石的形成过程,地质学家们还有着不同的猜测。

邱小平说,新西兰地处活动板块边缘,断裂活动、板块运动极其剧烈,火山活动频繁。约在6500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厚厚的淤泥中,“不安分”的海底构造带又发生了剧烈的构造活动,产生了大量气液压力,继而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去。

“这就像压力达到阀值时,压力锅会发生爆炸一样,海底剧烈的构造活动提供了蒸汽爆破的动力,将海底的玄武岩炸碎,并使其上涌,开始的时候这些玄武岩是有棱角的,但在上涌过程中,由于挤压、与周围岩石的互相碰撞,这些有棱角的石头被不断磨圆,最终形成了圆球形。”邱小平说,“由于气液中并不是纯净水,其中还溶解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这些物质沉淀在产生裂纹的岩石中,会侵蚀岩石,在海水潮汐的冲刷和内部侵蚀的双重作用下,导致了大圆石内部的溶蚀。”

火山喷发和海底活动共同造就?

除了摩拉基大圆石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奇特的石头,有的石头会发出声响,有的还会长大。

这种石头在罗马尼亚的一个村落里被发现,当地人给它们起名叫特洛万特。据说这种石头能在水的作用下不断生长,而且生长速度特别快。能从四五斤重的小石头,长成成吨重的巨石。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当地人都摸不着头脑。为了进一步弄清

石头的特性,当地的科学家对石头进行了研究。科学家指出,这种石头已经有600万年历史,由水、泥土以及其他物质组成。一些科学家表示,这种石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只要接触水便能快速生长。还有一些科学家切开了这些特洛万特,发现在石头内部竟然有类似树木的年轮。如今对于这种石头为何喝水会长大的说法有很多,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答案。

喝水会长大的石头

实习生 林文慧 本报记者 陈 萌

视觉中国视觉中国

是恐龙蛋化石是恐龙蛋化石、、外星人遗物外星人遗物,,还是古人留下的还是古人留下的??

新西兰海边的奇特圆石什么来头新西兰海边的奇特圆石什么来头

然而,对于大圆石的成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地质学教授苏新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摩拉基大圆石属于沉积岩中的结核构造,形成于海底沉积物中。

苏新指出,摩拉基大圆石最初是海水中来自陆地的泥、黏土、粉砂等碎屑,以及海水中微小生物壳体沉淀到海底的层状沉积物,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沉积物中的流体携带了碳酸钙等物质,围绕一个特殊的沉积中心产生化学或生物化学沉淀作用,沉淀胶结逐渐向外缘发展、长大,变成了似球状的结核。

摩拉基大圆石的“生长”过程很漫长,大概经历了400万年。这类圆形的结核通常形成于水体较浅的海域,后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将这些大圆石及其周边沉积一起“推升”,从而使其暴露在海岸边上,潮汐和波浪将周边颗粒细小、没有被胶结的沉积物冲刷带走,便留下了这些大圆石。

苏新指出,在大圆石形成过程中,由于上面覆盖的沉积物逐渐加厚、对不断埋深的大圆石产生了压实作用,一些大圆石不堪重负

而导致压裂,形成了从内向外的那些网状的龟裂纹。而少数中空的大圆石,其沉积中心可能是一些类似胶质的物质或者是生物骨骼,在后期遭到破坏和溶解了。

“事实上,沉积岩中的结核构造和各种成分的结核在地质上是非常常见的,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存在类似摩拉基大圆石的结核巨石。”苏新表示。

其实,地质学家已经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比如,新西兰北岛赫基昂加港的沙滩上也有,最大的直径足足有3米;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坎农博尔河沿岸,这样大型的球形结核,最大的直径也有3米,犹他州东北部和怀俄明州中部发现的球形结核直径则达到了4至6米,十分惊人。

此外,新西兰当地的考古机构认为,圆石是海底生物与特有的地质结构相结合,通过化学反应生长而成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说法都没能找到切实有力的证据支持,因此这些石头形成的原因还有待考证。这些神秘的圆石景观壮丽,带给人巨大的震撼,也让人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深深感慨。

海底沉积物形成的球状结核?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