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我曾经N次深入思考过女儿磨蹭的原因。在我看来,尽管孩子们磨蹭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形成原因,应该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孩子们对“时间”没有理性认识。成人世界繁杂的工作安排可以依照时间表来执行,但在孩子们眼里,时间可能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第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安排过多,注意力分散,不易高效完成任务。自制力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很多孩子白天在学校的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耗费掉他们许多自制力和专注力,回到家里,自然难以做到精力高度集中。

    亦或是,就算家庭作业很快完成,他们也无法任意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还要继续完成父母布置的其他有关学习的任务,所以索性磨洋工,反正也不能玩。

    第三,我想他们应该是觉得这些事情无聊吧,无论是作业还是睡前洗漱。别小看这极为日常的睡前洗漱,其实我作为大人都觉得麻烦,太疲倦的时候,我也很想不刷牙不洗脸直接扑倒在床啊。

    我内心的

    焦灼

    孩 子 ,你 为 啥 那 么 磨 蹭 啊 ?

    随着他的慢动

    作燃烧

    最近这段时间,听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们说起自家孩子学习做事,发现有个关键词特别突出——“磨蹭”。

    在这些家长口中,“磨蹭”几乎成了自家孩子的标签之一:早上起床洗漱吃饭磨蹭,下午放学回家写作业磨蹭,晚上收拾就寝磨蹭……

    大周末此前也曾专门针对孩子们(尤其是中小学生们)晚上临睡前的各种拖延,做过一期专题。

    随着这些孩子渐渐长 大 ,他 们 面 对 的

    “Deadline”(最后期限)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家长们一面着急,一面也不禁纷纷思索:现在的孩子们,怎么磨蹭问题这么突出呢?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

    编辑 乔雪阳 美编 杨培央 吴卫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02家有儿女 让父母放心 从这里开始WEEKEND

    从业三年来,在我接触的家长中,至少 80%都曾经反映过自家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

    拖拉磨蹭,其实就是一种消极的对抗,对抗他们不愿意去做的事。这个道理不仅对孩子适用,对大人也一样。大人中间不也有无数的“拖延症患者”吗?人性中天生有好逸恶劳的一面,要靠后天去克服。

    成年人至少还普遍有些责任感,知道必须要做什么事,孩子们就更缺乏这种意识了。而且现在的学龄儿童们,平时功课多,周末或假期还有补习班,时间安排得很满。想想我们小时候,可能也爱磨蹭,但时间并不那么紧张,所以也不觉得爸妈对此有多焦虑。

    所以,事情都是相对的,你的时间越紧张,稍一拖延就会越醒目。

    去年夏天,我们机构组织了一期户外夏令营,一天晚上,我在驻地的楼道里巡夜,已经催过一群男孩子不要再说话赶紧睡觉。孩子们嘴上答应了,但没过两分钟,我走回来得时候,又听到他们在里面叽叽喳喳地闹。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再次敲门进去警告,但手都举起来的时候,我忽然停住了——我决定试试,不催的话他们到底能拖到几点。

    溜达了一圈回来,大概也就用了10分钟不到,来到门外靠窗而站,偷偷听里面说话,终于听到了有孩子说:“10点多了!关灯睡觉喽!”我

    当时很庆幸自己忍了一下,也很开心他们是自己意识到该睡觉了。其实那会儿也就比平时的睡觉时间晚了十几分钟。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我老妈。从小到大,她也习惯于不断地催我,从日常小事到“该找男朋友了”“什么时候去领证”“什么时候生孩子”等等人生大事。其实最后我都做到了,只是总比她提出的时间晚一点,导致我总有一种被她催得很无奈的感觉,好像做什么都达不到要求。

    所以,家长们不停地催促,可能很多时间真的意义不大——你以为是自己催促才得到的结果,其实不过是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比你

    “理想”中晚了一点自发做到的……

    我儿子是个特别磨蹭的孩子,说起他的拖延,我可以吐槽三天三夜。

    从早到晚,我一见到这个小家伙,就会自动开启“爆发模式”,一点不夸张,内心的焦灼会随着他的慢动作燃烧!

    从早上起床开始,这边喊了十次起床了,过十五分钟回头,他还坐在床上作思考状……出门前,从卧室到大门口短短几米路,如果我不提醒,他能走上三十分钟——要停下来耍玩具。

    放学回家写作业,写着写着就开始发呆,我唤他一声还能把他吓一跳;动笔写作文,半小时过去了,纸上只有个题目而已;晚上洗澡,从脱衣服到开始洗,我老公早就发现:儿子只是在享受冲水的乐趣,洗发液、沐浴露动都没动……

    每天近距离看他这么磨蹭发傻,我就各种心塞,人也变得很“分裂”,忽而压低声音说:

    “马上去睡!”忽而失心疯般尖叫着催促:“快点!不然我要收拾你了!”忽而像个处心积虑的诱拐者,柔声哄道:“宝贝儿,咱们再把现在的速度乘以2,就是全世界最棒的孩子了!”

    当妈那么多剧本,为什么分给我的这个这么令人崩溃?

    光着急也没用啊,总得想点法子,我也曾咨询过有经验的家

    长,还找来不少相关文章书籍自学,总算了解到以下知识——

    孩子拖拉磨蹭,其实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那个“脑子”,没错,就是缺少一种大脑最基本的能力—“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是神经学的一个词汇,是大脑的基本技能之一,人们需要利用它来制定计划,完成各种任务,单单是一个“从厨房里拿瓶牛奶”的小任务,孩子就得有

    “抗拒诱惑”的能力,拥有“应对变化”的能力,拥有“控制情绪”的能力,最后还要有“规划能力”,这些都是“执行能力”的体现。

    很不幸的是,“执行能力”这么重要,却是人类大脑发育中最晚熟的部分之一,至于成熟完善的时间,科学家的回答是:“差不多18到20年。”

    好吧,爱不就是接纳吗?既然这是孩子成长路途中的必经之路。无论如何,这能力终究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总有希望在前面就好啊。

    我呢,目前就是想好各种小方法,来和他一起打这场“持久战”。从上月开始,我们采用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别列出来、贴在冰箱门上这个办法已经 21 天了;我们甚至在复习作业时使用番茄钟……进步虽然微小,还是看得到一点点在他身上起作用。

    拖延说到底是种反抗 反抗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文/蔡小青(亲子关系培训讲师)

    我内心的焦灼 随着他的慢动作燃烧文/智慧

    我们把时间当成主宰者 他们只当时间是“旁观者”文/好好妈(成都高校教师)

    吐槽

    三种典型的三种典型的拖延原因拖延原因

    心理学家和防拖延专家简·柏尔卡博士列举过三种典型的拖延恐惧:

    1.害怕失败——如果你失败,你会得到负面评价。

    2.害怕成功——如果你成功,你将被赋予更多期望。

    3.害怕被控制——用不作为来表达“你不能让我这样做”。

    避免过度选择避免过度选择

    我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选择,但如此多的选择,未必有利于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反而可能让孩子的成长更艰难。你相信吗?

    美国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学教授巴里·施瓦茨曾经做过一次试验,后来被很多亲子专家转载:他将参加研究的孩子们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孩子可以从 3 支彩笔中选 1 支,第二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1支。

    然后让他们画画。画完后,施瓦茨让一名

    不知情的幼儿园绘画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被老师列为“最糟”的,多是第二组孩子的作品。

    然后,施瓦茨让孩子选一支笔作为礼物,孩子选完后,再试着说服他们归还这支笔,换取另外一个礼物,结果,第二组孩子放弃起来容易得多。

    选择更少的孩子不仅更专注于绘画,而且更容易坚持他们最初得到的东西。当选择更少时,孩子却更有安全感,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在引人深思。(Violet)

    两个小链接

    就拿我家那个小学三年级女生为例,从喊她起床那一刻起就开始磨蹭。表现当然是赖床,特别是最近天气冷,千呼万唤拽起来,呆若木鸡急死人。袜子找不到了、衣服穿反了、头绳儿不见了……好不容易坐下吃早饭,一看时间,终于知道着急了,牛奶也喝不完了,鸡蛋也塞不下去了,“囫囵吞枣式早饭”5分钟草草完成,刚一出门,红领巾没戴、电话手表落床头……各种小状况,汇集成了清晨上学前的“交响曲”。

    下午放学回家,她走进家门,丢下书包,瘫在沙发上,我如果管不住嘴唠叨两句,她就以上厕所的名义躲进浴室,马桶上一坐就能坐半小时。终于从浴室出来,坐在书桌前,翻开课本,刚写了几个字,各种需求都冒出来了:要喝水、要找橡皮、要削笔……总之,开始写作业前的“序曲”就是这么冗长,我在旁边看得高血压都要犯了!

    终于熬到了晚上,眼看着孩子马上洗漱完毕,我也开始暗暗窃喜:一天中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终于要到来了。可她刚握住牙刷,人就从洗手间溜达出来了,一会儿坐在她爸旁边,问他在干啥;一会儿跑进厨房,问外婆早餐准备啥,一会儿靠在沙发上,给老爸展示“金鸡独立”;一会儿翻开书,已经全然忘记自己满嘴的泡沫……就这样,三分钟的刷牙都能拖拉成没完没了的“进行时”!

    刷牙时含着满嘴泡沫

    也要满屋子乱转

    督促,或者催促,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与此同时,我试着尽量跟女儿合作,减少单方面的催促。比如,我会帮助女儿在睡前就把第二天上学的准备工作做好,方式是口头提醒+检查,如果她都准备妥当,不吝啬表扬;如果她有所疏漏,我提醒的同时也自省一下:你自己平时都做得很好吗?

    其次是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看到孩子倦怠的时候,引导她主动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到底是累了,还是只想偷懒逃避?如果是前者,那就休息一下,蓄积能量;如果是后者,那就想办法帮他们分析一下,怎么来解决问题,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再次呢,就是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凡事多帮她发现乐趣,比

    如面对一堆作业的时候,我让她自主分类,要么先完成最喜欢的,要么先完成最不喜欢的。或者有时候她磨蹭只是为了多看两眼书,因为故事情节正紧张,舍不得放下,我也适当给予宽限。

    如果是由于欠缺时间观念而形成的磨蹭,那就要协助孩子找到纠正方法。比如,女儿最近自己选了一个三分钟沙漏来做刷牙计时,目前效果还不错。另外,单位时间内不宜布置过多任务。比如周末上午只安排做某一件或两件事情,这样也能减缓时间压力带来的焦虑。

    总之,面对孩子们的磨蹭,家长们需要明确的态度是:人非机器,孰能不拖拉?偶尔磨蹭,不必在意;长期磨蹭,必须上心;要想改变,从我做起。

    分析

    孩子们

    对时间缺乏理性认识

    建议

    多合作多鼓励

    给他们找乐趣

    声明公告拍卖公告生活资讯商务信息

    为您服务100元一行 每行13个字

    特别提示:使用本栏目信息请核查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及合法有效证件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热线:� 028-86510148

    86511885� � 86621326QQ: 2413397691� 、 2374450247、 3073856424、 847451695�

    红星路二段159号成都传媒集团一楼大厅内右侧提示:本专栏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在任何网站发布广告代理事宜。欢迎客户在QQ上留言咨询

    优势广告平台

    租车行●春节租车.18980999553

    搬家公司●宏运搬家84446188★85147988

    二手货交换●15902878988高收空调桌椅等

    声明·公告

    ●竣工公示兹有我司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双柏路68号的晨明.西区商瑞总部基地1#楼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号:建字第510124201539031号)竣工,现已进入竣工公示阶段, 公示时间为2018年2月3日至2018年2月10号, 公示资料张贴于项目南门右侧。 特此公告。

    成都晨辉汽车有限公司2018年2月3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