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村集体家底渐渐厚实了epaperv5.dxscg.com.cn/mp2/pc/att/202007/31/c2961ad0-98e6...投稿邮箱 xcgbbtg@163.com 投图邮箱 xcgbbtt@163.com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农历庚子年六月十一

■ 乡村干部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 CN32-0134 ■ 邮发代号 27-99 ■ 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 369 号 ■ 邮编 210092 ■ 传真:025-58682585 ■ 读者热线 :025-58682585

VILLAGE CADRES NEWS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乡村干部报网

网 址 www.xcgbb.com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投图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20年 7月 31日 星期五农历庚子年六月十一

第 75 期 ( 总 第 465 期 )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数据是枯燥的,却最能反映成绩。截至去年底,山西全省19549个行

政村中,集体经济收入不仅全部“破零”,而且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80.6%,比上年增加14.9个百分点;5-10万元的村占比40.1%,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虽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对于村多村小、基础相对薄弱的山西而言,却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突破性进展。今年底,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可望达到90%。

山西,村集体家底渐渐厚实了!背后的动力之源是什么,路径特色又是什么?近日,记者来到临汾、晋中等市的乡村寻找答案。

建强党组织,下好“先手棋”

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是山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着“先手棋”。

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把集体经济纳入基层党建考核范畴……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以刚性制度压紧压实责任主体,以强化培养催生一批善治家、会理财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据介绍,仅去年一年,山西省级直接培训乡村干部2300余人次,县级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做到了全覆盖,全省有1.3万名村干部攻读大专和本科学历。

深居大山之中的临汾市蒲县东开府村村书记乔福平,就是我们见到的“能人型”带头人之一。该村紧邻的三家大型煤矿企业有数万职工,乔福平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将原来村集体的旧房屋改造成村办企业——蒲县伊东制衣有限公司。

乔福平表示,过去东开府村没有钱,也不敢用钱。是鼓励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东风,让他们放下了包袱,敢于做过去那些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谈及上马制衣厂的底气,乔福平说,事前他们对周边的煤矿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所有的工装都是外购或委托外地企业加工的,“我们拥有劳动力优势,家门口的‘蛋糕’拱手让给别人吃了,岂不可惜?”在煤矿企业的支持下,制衣厂于2018年9月投入运营,年设计生产工服3万余套,今年已

获得了1.5万套订单,收入超30万元。长山药是平遥县的“三宝”之一。

记者了解到,旨在做大做强长山药产业的大手笔规划,正在该县岳壁乡诸付实施——以岳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岳北、岳中、岳南等6个村,致力打造“长山药小镇”。

乡党委副书记侯全俊介绍,因为仓储、销售等问题,去年岳壁乡长山药种植面积由以前的万余亩骤减到2000亩。为此,乡里计划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探索组织联建、项目联动、服务联手、实事联办的实现路径,绘就传统产业的振兴篇章。“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组织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长山药小镇”工程分为三期,覆盖仓储、深加工、观光体验以及餐饮住宿等项目,一期工程筹集了6个村庄近360万元扶持资金,新建冷库12座,今年11月完工,可储存1500吨产品。接下来,岳壁乡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观光体验和餐饮住宿项目建设。

巧用市场之手,刷新发展模式

大宁县股份经济联合总社,是该县84个村共同成立的一个市场主体。站在连通陕晋两省的马头关黄河大桥上,总社社长、大宁县岭上村党支部书记冀红生介绍了联合总社的由来和运营模式。

去年,县委县政府统筹考虑,建立县级股份经济联合总社承接黄河采砂工程,并面向全县84个村级社及村民募集资金,采砂收入按照各村股份比例分红。初期,总社由84个村共同出资420万元,也就是说每个村都有5万元的“原始股”,依据总社章程要求,利润的80%按股分红,去年每村获得分红7865元。目前总社有18艘具有《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船只,预计全年利润将突破1000万元,分红也将大大增加。

大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大宁县曾是深度贫困县,村庄产业基础薄弱,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门路。结合本地实际,大宁县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改革,用活用好市场之手,更好地开发集体资源、管理集体资产、服务集体成员、发展集体经济。“大宁县股份经

济联合总社的探索之举,被相关专家称为‘山沟沟’里的生动实践。”

无独有偶,创新发展模式的“头脑风暴”也在山西其他地方陆续上演。

如何放大土地这个农村最大的资源优势?今年初,晋中市出台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举措,要求对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摸底整合,引导工商资本和科技“上山下乡”。平遥县岳壁乡黎基村借助“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与晋伟中药材合作社共建中医药产业示范区项目,流转集体和农户承包地450亩,村集体每年增收35万元。

大同市天镇县组织8个乡镇19个村,联合引进北京大伟嘉股份公司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项目,引领全县特色养猪和循环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忻州市繁峙县整合了1560万元扶持资金,对26个村开展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为主的试点,由县级运维公司统筹管理。

用好“种子资金”,释放酵母效应

2019年,山西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到2022年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每年扶持30个县(市、区)755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个村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低于50万元。▶下转2版

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突破性进展

山西山西::村集体家底渐渐厚实了

村集体家底渐渐厚实了

本报讯 (云祖轩) 云南省在脱贫攻坚战中强化党建引领,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贫困村,对贫穷堡垒发起

“总攻”。截至目前,独龙、德昂等9个民族已整族脱贫,怒族、傈僳族“两不愁、三保障”已基本解决。

云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独龙族、基诺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状态。该省立足实际,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战贫优势,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整族脱贫的攻坚之路。

一族一策打好“分类牌”。分别编制了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一个民族一个方案,组织中烟云南公司等企业,一个集团精准帮扶一个民族。中烟云南公司聚焦保山市的13个布朗族聚居村,投资12.5亿元,实施安居工程、产业发展等7大工程63个项目,帮扶布朗族甩掉贫困帽。

牵住基层组织“牛鼻子”。调优调强“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组织力量,从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处级、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及时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尽

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加大“直过民族”村党组织带头人优化力度,以“农村青年人才回引计划”为抓手,引导退伍军人、大学生及外出务工青年等返乡创业,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4308人;发挥党员示范

带动作用,加大发展“直过民族”青年党员力度,支持党员发展致富项目和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贡山县独龙江乡通过“党支部+企业”模式,成立草果烘干厂,建立草果收购、粗加工、统一外售产业链,2019年草果产量6450吨,实现产值5805万元,独龙族群众户均增收5800元。

扶智扶志“拔穷根”。制定实施“直过民族”人力资源综合帮扶意见,从培训入手,开展25—45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43万人次,对45岁以上的

“直过民族”人口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免费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转移就业12.41万人次,依托各级就业服务中心和外出人员集中地党组织,做好

“直过民族”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增强“造血功能”。勐海县选派4名干部进驻布朗山乡曼囡村最为贫困的曼邦三队村民小组,白天带着村民下地干活,晚上办夜校,这个布朗族村民小组17户58人已全部脱贫。

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落下

云南找准“直过民族”战贫发力点镇康县南伞镇白岩村组织德昂族妇女参

加培训,传承德昂族服饰文化。

谭顺媛供图

本报讯(通讯员 李 超 谢珊珊)安徽省淮北市通过“村书记大讲堂”,让村书记走上讲台,交流经验、分享感悟、探讨思路,已开设的13期大讲堂活动中,共有52名村书记上台交流,参与者1600余人次。

淮北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少数村干部存在能干不会讲、会讲干不好的现象,为改变村书记队伍培训中存在的“被动听”“闷头干”状况,创新设计了“村书记大讲堂”培训模式,让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身边人身边事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取长补短、快速成长。”

据介绍,“村书记大讲堂”以全市20个镇(涉农街道)为单位,以1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主会场,各镇(街道)围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和秸秆禁烧、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等难点问题,列出全年“大讲堂”计划,原则上每两月举办一次,并纳入年度农村基层党建任务,市委组织部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择优命名“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十佳村党组织”“十佳村干部”。

在烈山区古饶镇不久前举办的一次“村书记大讲堂”上,南园村书记苏振勇介绍了本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和经验,赵集社区书记赵云峰听了很受启发,表示回去以后学习借鉴,进一步打响擦亮十里长山项目、晚秋黄梨等品牌。

淮北开设“村书记大讲堂”

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

本报讯(龙见松)贵州省锦屏县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按照“不落一户,不掉一人”的要求,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培训、引导创业等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该县以贫困村、移民搬迁社区为重点,鼓励具备条件的镇村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就业扶贫为目的的“门前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打造“镇村生活、镇村就业”扶贫模式,收到了“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就业”的效果。截至目前,先后引进贵州飘雅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富永昌电子有限公司、锦屏福鑫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县精工镜配件有限公司、贵州荣帆电器有限公司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签约入驻,解决大公田社区就业岗位160个,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左右。

龙道峰是偶里乡皆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计划被耽搁。3月份他在帮扶干部帮助下,参加了由县人社局、乡政府主办的培训班,学到了养殖技术,在照顾家人和种好庄稼之余,还有了村里养鸡项目管理员的收入。据介绍,该县共有7家培训机构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已开班54个,培训344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1328人,为贫困群众送上了致富的“金钥匙”。

上图:在锦屏县三江镇潘寨大公田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工人们在扶贫车间里加工服饰。 杨晓海摄

不落一户 不掉一人

锦屏“门前工厂”助力就业扶贫

本报讯(张 成 庞中健)广西鹿寨县以推进基层党建“提质聚力”为抓手,着力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该县以“县级统筹、乡级研判、村级摸排”的调研模式,组建调研工作组,全面开展村情摸底调研,详细了解农村干部队伍状况,制定一村一策、动态跟踪、定期分析研判和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全县共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1600余名,为2021年村“两委”换届奠定基础。

推行村级干部选拔多元化,从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按照一村(社区)制定一本花名册、一乡(镇)建立一个数据库的模式,规范后备干部管理,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后备干部,不断充实村“两委”班子力量,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村发展能力。采用培训全面提升、挂职重点提升、分批拔尖提升的方式,全覆盖开展村(社区)“两委”负责人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激发农村人才活力,做好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工作。探索实行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结构性报酬制度,激励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实行村“两委”负责人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不胜任不合格不履职村干部退出制度。同时,加大对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因村制宜选派第一书记,提升整顿成效。

鹿寨着力优化基层干部结构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600余名

山西省乡宁县关王庙乡种植户晾晒蒲公英山西省乡宁县关王庙乡种植户晾晒蒲公英。。

东开府村村民在蒲县伊东制衣厂加工服饰。

□ 本报记者 周静文 华贤东□ 本报通讯员 原永彪 李向阳 郭 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