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 letter

34
http://www.ri3520.org.tw/ 欲知精彩內容請上3520地區網站 本月重點 扶輪青少年領袖營 封面照片 出刊囉!! 國際扶輪3520地區 District 3520, Rotary International 總監 黃維敏 DG Thomas Wong (Tommy) New Generations Month 9 September ◎ RI社長文告(中/英) ◎ 總監的話(中/英) ◎ 分區活動報導:第9分區,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 ◎ 仰德社RFE接待經驗 ◎ 向資深社友致敬及訪問資深社友 ◎ 健康論壇(二)心得分享 ◎ 扶青團活動報導 ◎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 ◎ 公益活動報導: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 下月活動預告:(1)職業博覽會 (2)TRF Trustee Chair伉儷來訪 (3)地區服務計劃 ◎ 眷屬聯誼會活動報導

Upload: rid3520

Post on 17-Mar-2016

2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DG Letter Sep

TRANSCRIPT

http://www.ri3520.org.tw/欲知精彩內容請上3520地區網站本月重點

扶輪青少年領袖營封面照片

出刊囉!!

國際扶輪3520地區 District 3520, Rotary International 總監 黃維敏 DG Thomas Wong (Tommy)

新 世 代 月 New Generations Month

9September

◎ RI社長文告(中/英)

◎ 總監的話(中/英)

◎ 分區活動報導:第9分區,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

◎ 仰德社RFE接待經驗

◎ 向資深社友致敬及訪問資深社友

◎ 健康論壇(二)心得分享

◎ 扶青團活動報導

◎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

◎ 公益活動報導: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 下月活動預告:(1)職業博覽會

(2)TRF Trustee Chair伉儷來訪

(3)地區服務計劃

◎ 眷屬聯誼會活動報導

◎ RI社長文告(中/英).....................................................2-3

◎ 總監的話(中/英).......................................................4-5

◎ 分區活動報導:第9分區, 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 ..........................6-8

◎ 仰德社RFE接待經驗 ...................................................9-10

◎ 向資深社友致敬及訪問資深社友 .......................................11-12

◎ 健康論壇(二)心得分享 ..................................................13

◎ 扶青團活動報導 ........................................................14

◎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 ..................................................15-24

◎ 公益活動報導: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25-27

◎ 下月活動預告:(1)職業博覽會 ...........................................28

(2)TRF Trustee Chair伉儷來訪 .............................29

(3)地區服務計劃 .........................................30

◎ 眷屬聯誼會活動報導..................................................31-32

◎ 出席統計表.............................................................33

本月重點

編輯委員會

國際扶輪3520地區 District 3520, Rotary International 總監 黃維敏 DG Thomas Wong (Tommy)

新 世 代 月 New Generations Month

9September

RI社長文告(英文)01

03

We have a color for the 2011-12 Rotary year, and that color is green. Why green? Because green is the color of new life,

of bright leaves bursting forth from spreading branches. 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time to “green” Rotary –

to lift our deepening pallor of gray and replace it with brighter shades of green.Overall in Rotary, only 11 percent of our members are under the age of 40,

while 68 percent are over 50 and 39 percent are over 60. It’s not too hard to see where this will lead us 10, 20, and 30 years down the line,

if we don’t do something about it now. It is not enough to simply bring in new members. We need to bring in younger members,

who will breathenew life and new vigor into our organization.How can we be more attractive to younger members,

who are so diff erent in so many ways from the young professionals of a generation or two ago? We have to come to them where they are – and for most young people,

where they are is on the Internet, on Facebook, on Twitter and e-mail, and on their smartphones.

A club that doesn’t have a presence on the Internet simply doesn’t exist as far as they are concerned. A club’s website is its public face – and it has to be a good one.

More than anything, I believe we need to bring back the idea of the family of Rotary.We need to look at all of Rotary as one family: Rotarians, their families, and also Rotaractors,

Interactors,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and alumni, Foundation alumni, and so on.And we need to consider retention as an idea that applies not just to Rotarians,

but to the entire family of Rotary.Too often, we look outward to fi nd new members,

and we do not see our own young generation, waiting to be called upon. We must look to them to fi nd the capable and

enthusiastic new members who will be the club presidents, the district governors, and the RI senior leaders of tomorrow.

We owe it to our Rotary family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to make sure that our generation of Rotarians is not the last.

We must, in a very real sense, reach within – to embrace our Rotary family, so that we can better embrace all of humanity.

MY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ROTARY,

RI社長文告01

國際扶輪社長

葛爾揚.潘乃傑

02

敬愛的扶輪兄弟姊妹們:

綠色是我們2011-12 扶輪年度的顏色。為什麼是綠色?因為綠色是新生命的

顏色,鮮明閃亮的嫩葉從舒展的樹枝迸出時的顏色。而且無疑的,這正是我們該

使扶輪「萌生綠芽」的時候了──洗去蒼白的顏色,以更明亮的各種綠色取而代

之。

在整個扶輪,40 歲以下的社員只佔百分之11,但50 歲以上佔百分之68,60

歲以上佔百分之39。如果我們不設法處理,不難想像這樣下去,10、20、30年後

扶輪會變成什麼樣。光是引進新社員還不夠。我們必須引進更年輕的社員,他們

將為我們的組織注入新的生命及活力。

我們如何變得更能吸引比較年輕的社員?他們在許多方面都與一兩代以前的

年輕專業人士不同。我們必須去他們常去的地方找他們──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講

,他們常去的地方是網際網路、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及電子信件、以及

智慧型手機。一個社團如果在網際網路沒有網站,那麼對年輕人來講這個社團根

本不存在。扶輪社的網站是它的公共面貌──而且必須好看。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我們需要找回扶輪家庭的觀念。我們必須把整個扶輪視

為一個家庭:扶輪社員、他們的家人、及扶輪青年服務團團員、扶輪少年服務團

團員、青少年交換學生及前交換學生、扶輪基金會前受獎人等等。而且我們必須

把防止社員流失的概念擴大應用到整個扶輪家庭。

我們經常向外尋覓新社員,卻忽略了我們自己下一代正等待我們去召喚。我

們必須指望在他們中間找到有能力且熱心的新社員,這些人將成為未來的扶輪社

社長、地區總監、及國際扶輪資深領導人。

我們對我們的扶輪家庭--過去、現在、及未來--應盡的義務是--保證我們不

是末代扶輪社員。說真的,我們必須從內作起──擁抱我們的扶輪家庭,如此我

們才能更完善地擁抱全人類。

潘乃傑 國際扶輪社長

05

總監的話(英文)02

Dear fellow Rotarian of District 3520 : Greetings!

September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and the Chinese Moon Festival (aka Mid-Autumn Festival) draws near.

September is often an exciting month for the “New Generation” in our District.

In a broad sense, “New Generation” refers to Rotary Club member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members of INTERACT,

ROTARACT, Rotary Community Corps, etc., who under the age of 30. All of those members who are under the age of 30 are the “New Generation” in our Rotary family.

We value great importance of our new generation - they are the future of Rotary International.

�ere are 34,000 Rotary Clubs worldwide, that help to sponsor 13,200 INTERACT groups, 8,500 ROTARACT groups and 7,000 Rotary Community Corps.

Over the years, District 3520 in Taiwan has helped to establish 105 Rotary Clubs, as well as fostered 46 ROTARACT groups, 15 INTERACT groups and 13 Rotary Community Corps. We take great pride in each and every one of our members’ out standing services to our community.

�eir achievements have demonstrated our support of the new generation’s unlimited potential to do great things in the years to come.

�e gear wheel emblem of Rotary International symbolizes our commitment to offer 24-hour service to our communities-wheel after wheel and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Anyone who approaches and gets to know the Rotary spirit and to participate in its activities will be inspired by our unselfish services as well as our amity reunion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 for Learning, Out for Serving”, I am deeply convinced that Rotary International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world peace and well-being for mankind.

At various Rotary gatherings, members call each other by nicknames, which reflects a transcendence of class difference. Moreover,

members of the Rotary family faithfully carry out the 4-way tests of “truth, fair, benefit and friendship.” I am truly confident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our Rotary family

will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and dreams through our activities.

District 3520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to help each of our member clubs to carry out their service projects. I wish to extend my sincere thanks to my fellow members for their sincere efforts

to help foster INTERACT, ROTARACT, which encourage our youth to participate in RYLA and RYE. We pledge to cooperate fully with Chung Hwa Rotary Foundation to further strengthen our New Generation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I invite you all to join us in working for the further success of District 3520 Rotary International.

District Governor DG Tommy

04

總監的話02

3520地區總監

黃維敏 DG Tommy

親愛的扶輪社友們:

大家好!

ㄧ年容易又中秋,扶輪日誌輪轉得忒快,倏忽已進入九月[新世代]的雀躍光廊!

廣義的新世代:是指年齡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一代,在扶輪則指14歲迄30歲的扶輪少

年、青年團員,只要年紀三十以下,不論是社友、眷屬、尊眷、扶青、扶少、社服團員

等都包括在新世代內。因為扶輪的未來就在新世代的手中!

目前全球有34,000 個扶輪社 輔導了13,200 個扶少團8,500 個扶青團7,000個社服

團,3520地區共105社 46 個扶青團 15 個扶少團 13 個社服團.人才濟濟,同時蘊涵了新

世代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

扶輪徽二十四個齒輪象徵扶輪是全天候開放的,一輪接一輪、一代接一代,推動著

各項服務,只要接觸扶輪,認識扶輪、參與扶輪; 終將被扶輪人無私的奉獻、超我的服

務、歡樂的聯誼,所吸引, 所感動,大家『進來學習,出去服務』共同造福人類,促進

世界和平!

扶輪聚會場合,慣以Nickname稱呼,重視身教!隨時體現『真實、公平、互惠、友

誼』四大考驗,除了禮貌上稱呼: DG、DGE、DGN、PDG、PP、P之外,並沒有扶輪長官的

階級觀念。新世代加入扶輪正是如魚得水,可盡情發揮,大展宏圖!

地區是各社的服務平台與後盾,感謝各社在年度計劃裡具體的規劃展現對新世代的

服務與關懷:包括成立扶少團INTERACT、扶青團 ROTARACT、舉辦及鼓勵社會青年參加

RYLA、青少年參加RYE等.地區亦全力支持同時結合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的資源,推進新

世代計劃!

地區總監 黃維敏 DG Tommy

06

03第九分區、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1)

台北天母扶輪社 黃三榮 P Formosa

「美哉‧福爾摩沙」扶輪青年領袖營-Project Formosa

壹、活動定位 2011∼2012年度適逢本社授證30週年慶,而為籌辦本社授證30週年慶之記念活動,本社特別成立「

30週年特別委員會」,並委請本社第5屆(1986∼87年)社長翁肇喜先生(P.P. George)出任主委,精心擘

劃及推動三大記念活動-Project Smile(蒙古國唇顎裂兒童義診服務計劃)、Project Formosa(美哉‧福

爾摩沙-RYLA)及Project Tienmou(天母社30年口述歷史專書出版)。此次Project Formosa,即定位本社

慶祝授證30週年之前述三大記念活動之一。

貳、活動緣起 人在福中不知福!生於斯、長於斯、或漂泊萬里,才定居於斯的2,300萬台灣住民,往往不知福爾摩

沙的美麗,更很少體會到她的偉大與慈祥包容。要感念她、報答她對我們的孕育,應先從了解她、認識

她開始。「美哉‧福爾摩沙(Discourse on the Beautiful Formosa)-扶輪青年領袖營系列講座」,係針

對17至29歲的青年,以扶輪青年領袖營(RYLA)活動的方式,藉名師群的系列演講與活潑有趣的題目,引

導他們如何從自然與人文等面相,認知福爾摩沙的美麗與魅力。

同時,藉由邀請社會名人「品牌先生 施振榮先生」、「真情名導演 吳念真先生」、「觀光教父 嚴

長壽先生」、「諾貝爾獎得主 李遠哲先生」及「創新歌仔戲藝術家 唐美雲女士」, 利用各日午晚餐前

時段,舉行「名人開講」,而由各名人向學員分享人生經驗,與學員一同用餐,使學員親沐名人的風采,

體會大師的分享,目的在於:

提供學習資源,激發與培養社區青年領導潛能,為優良世界公民奠立良好的基礎。

領導訓練營模式帶領青年新視野、新態度,重新認識台灣,進而更珍愛台灣。

透過天母社授證30週年慶,進一步展現扶輪對青年的尊重及關心。

藉由活動成效經驗,評估長期推廣之可行性。

叁、活動規劃及執行一、招生對象:

年齡限制在17至29歲,分為兩個組別(扶青團組、YEP組),每個組別預定招收70名學員,受訓完成後授

予結業證書。

台灣七個地區各扶輪社輔導之扶輪青年服務團現任團員

台灣七個地區各扶輪社推薦出國之青少年交換計畫(YEP)學生

其他扶輪社友推薦之青少年

二、參加費用:

本課程完全免費,但為顧及課程內容完整學習,報名成功後預收保證金NT$1,000元,課程結束後歸

還,缺課3小時以上(含請假)則沒收保證金。

07

03第九分區、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1)

三、活動執行:

本活動於2011年4月下旬,即完成報名簡章設計印製,並以e-mail及郵寄方式,邀請台灣七個地區所

有扶輪社協助活動宣傳,並推薦社友子弟、扶青團員、YEP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公開招生一週,即已超過

300多名學員報名,因此,提前於5月中旬,不得不停止報名收件,隨即進入學員甄選程序。最後,根據

各地區報名人數及性別配比,選出兩組共142名參加學員,並逐一發函予錄取學員,通知錄取及繳交活動

保證金,另於活動前兩週,寄發活動行前通知;而對於報名未錄取之學員,也一一寄發書面未錄取通知。

活動於2011年7月22日(週五)∼7月24日(週日) ,假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圓滿舉行。因增加

部份社友子弟參與旁聽,最後活動參與人數高達159名(扶青團組77名;YEP組82名)。

肆、本計劃之成效

本計劃之成效,在於三天二夜的活動,講師熱心演講,多數學員亦認真學習,可說是成果豐碩的一

項活動。而透過「名人開講」之安排,從開講現場名人之精采分享、學員的熱切提問,加上用餐時名人

與學員的親近互動,相信在學員的心中,已種下向上發展的黃金種子,值得期待。

活動結業式時,發出活動問卷探詢學員對活動安排的滿意程度及建議,共回收有效問卷135份,平均

評價均有4分以上(以1~5給分),尤其本次安排的五場名人開講,學員反應熱烈,平均評分皆高達4.5以上

。表示活動及課程的安排獲得大部分學員的認同。而學員除了對活動給予正面評價外,也有人表示以後

,還想參加類似活動,同時也針對活動提出一些建言,讓主辦單位可以從學員的觀點出發,更了解以後

類似活動舉辦及進行的方向。

伍、檢討及感謝

雖然本計劃課程內容之活潑性提升、課程中加入學員交流聯誼時段/活動,以及學員住宿就寢時間的

要求等,均有待檢討;惟基本上本計劃算可評價成功,而本計劃之實施,要感謝所有的講師/名人,以及

參與、提供協助的本社及友社扶輪社社友及非社友,不論是在計劃本身之規劃、執行,還是在活動舉辦

期間,費心辛勞的參與、幫忙,沒有大家的付出,本計劃難以克竟其功,再次,謝謝大家。

如需本次活動的相關進一步資料,或對本活動想要再為了解,皆請與本社幹事陳小姐連絡(2713-50

34/2719-0800) ,謝謝。

08

03第九分區、第17分區RYLA活動報導(2)

台北市南海社RYLA主委 邱義城 PP Casio

新年度第一次分區社秘會中,決議17分區RYLA活動由南海社擔任

主辦社,自嘲為三級單位—南海社RYLA主委的我,被推派承接這份工

作。規劃之初,心中忐忑不安,因現今資訊迅速且過量傳遞情況下,

根據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台灣年青人對演講活動主動參與的意願低,

對於傳統的演說更是興趣缺缺。如何讓活動有吸引力?青年學子在沒

有動員與人情壓力下參與,對承辦人員而言,是一大挑戰。

因與聯合國會議的環狀會議室雷同而選定了師範大學國際演講廳

,該場地完全符合國際級 MBA水準,每一學員面前都有一小型麥克風

方便隨時與講者互動。

活動當然也邀請了堅強的講師陣容:前荷蘭馬丁航空總經理 曹

世英(南港社P Frank)、TVBS主播 顧名儀(樂雅社Lydia)、前美商甲

骨文(Oracle)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吳昇奇(華陽社PP Gary)、前全國電

子總經理 邱義城(南海社PP Casio)。課程設計採論壇互動式的演說

,workshop的小組討論與發表,每一個環節皆經過細心的討論與設計

。第一次使用的線上報名系統採新世代社所建議與製作,並透過網路

文宣與社群媒體宣傳,不僅使報名的人數突破130位(額滿為110位),

也為扶輪達成公關的效益。

9月10日(星期六)是令人興奮與感動的一天,17分區助理總監

William 的支持,各社社長與社友們的全力配合投入,會場的協調人

南海社Chigo、場控靈魂人物—司儀:南海社 Doctor-Tea、樂雅社

Cheryl、Yvonne賣力演出。最重要的是所有報名參加的學員們,每一

場演說中專注地聽講,與講師間的互動討論,相互陌生下共同組隊,全力以赴的投入討論,報告時的創

意,從容的Presentation,讓在場扶輪社友們讚嘆不已。學員的回饋中皆意猶未盡的表示這是一場有別

於其他講座且獨特的經驗。這次RYLA訓練的基本精神與目的--培養青少年的領導能力與競爭力,所以各

組在這兩個議題上發表的成果也擦出了驚豔的火花,也讓我們了解到,未來青年人面臨的是一個高度與

激烈競爭的環境,只要自身備有核心能力與競爭力,也能昂首向前。

結業式的高潮是地區總監DG Tommy與地區秘書長 DS Audi親臨現場頒發親簽的中英文結業證書,勉

勵學員們在未來求學與就業上更精進。一場感動人心且有價值的活動在互道珍重聲中圓滿的畫下句點,

我也以『藍天不障白雲飛 竹密不礙活水流』祝福這些青年人儲備競爭力、魅力領導力,在職場上飛得

更高更遠。

十七分區RYLA經驗分享

09

04仰德社RFE接待經驗

RFE扶輪友誼交換 接待澳洲來訪團心得分享

仰德社 Alex 黃以誠

扶輪友誼交換(Rotary Friendship Exchange,簡稱 RFE),對部分社友而言,似乎還是個陌生的名

詞。扶輪社的活動幾乎都在〝服務他人〞,而 RFE卻是極少數〝服務社員本身〞的活動之一。透過扶輪

國際組織,達到國際社友互訪旅遊的目的,用極少的費用,即可周遊列國,增廣見聞,促進扶輪友誼,

達到國民外交,極有意義;此外這是個需投入時間精力的活動,對青壯社友,乃至半退休及已退休的社

友,都有極大的發揮空間,是個很值得長期推廣的活動。

本人有幸參與接待澳洲來訪團之一(RD9710)之聯繫溝通、行程安排及陪覽等工作。謹將服務過程中

,碰到的問題,及建議處理方式簡述如下:

(A) 社員無暇參與:社友忙於本業,很難抽空連續幾天陪伴訪客。此點建議大家分工合作,盡力、

但量力而為。在大台北地區,或許可代安排些 DIY的行程,讓訪客深入民間,自行探索,也頗有意義。

在此,我想特別鼓勵半退休或已退休的社友,積極參與,試想若找不同的國家做 RFE,每年接待兩團,

外加互訪,則每年就有四趟旅遊;十年之內即可經濟實惠地旅遊至少二十個國家,保證讓您的退休生活

過得多采多姿又有意義。

(B) 經費沒有著落:籌劃初期,就碰到沒有預算的窘境。此點建議事先列入年度預算,外加一點奉

獻即可完成。此外,參訪內容及應向來訪社友收多少費用,並無一定格式,只要雙方同意即可。然而友

誼交換是互相的,我們接待得好,將來回訪時,對方自然回饋得多。

(C) 行程安排及導覽外行:社友對安排行程及導覽解說多半外行,因此耗時費事。此點建議由地區

或分區建立題庫,內容包括建議參訪景點及中英文簡介,以共享資源,快速解決問題。

- 續下頁 -

10

04仰德社RFE接待經驗

RFE扶輪友誼交換 接待澳洲來訪團心得分享

(D) 交通行不易:台北人習慣開小轎車,容納乘客有限,因此常需動員多位社友開車,才能完成接

送及參訪,造成不少壓力。這次參訪行程,主要租用十人座小巴,全程有社友陪同,且司機經驗豐富,

互動良好,效果極佳。建議可將好司機及租賃公司納入地區題庫,以後可多加利用。此外,在大台北地

區,計程車及捷運也可適時搭配使用。

(E) 旅行社:我們規劃行程初期,因人財兩缺,不得已曾將參訪行程全外包給旅行社,但來訪團反

彈極大,覺得費用太高(以RFE而言),更重要的是和本地社友缺乏互動,喪失友誼交換的意義。建議以

上述題庫及租車外加社員陪伴方式進行,若有需要,只外包微量行程即可。

(F)惜別晚會:這次成功的惜別晚宴,為來訪9天8夜畫下完美的驚嘆號!有2位訪客當晚即向我表明

:行前還在猶豫是否要來台灣,幾天下來,覺得非常值得,一點也不後悔。

(G)寄宿家庭轉換頻率:這次我們安排每兩天換一個寄宿家庭。來訪團反映,最好是三天換一家庭,

否則每晚都忙著拆包及打包,連洗衣服都沒時間,更無暇和社友互動及休息。

(H)行程緊湊度:我們這次熱情招待,把來訪者〝操〞得半死。他們極為盡興,但卻建議以後行程可

〝鬆〞一點。可留點時間讓他們逛街血拼;早點回寄宿家庭,讓他們有機會和寄宿家庭共進晚餐,多作

交流;晚上想在寄宿家庭附近走動,親身體驗在地文化等。

(I)語言障礙:英語能力若不足,易造成招待上的心理障礙,其實熱忱還是最重要。在此鼓勵社友藉

著參與RFE的活動,化弱點為推力,平時多加強英文,順便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半退休或已退休者,

更可因此多個學習目標,多動腦,多活動,保證延年益壽。

最後,第13分區社友的無私奉獻和通力合作,才是本案成功的關鍵。若沒有一肩扛下的 PP Dens和

大力支持的 PP Teresa、PP Joe、及百忙中抽空支持的寄宿家庭等,結果可能完全不同。在此感謝大家

的付出,相信RD3520會愈辦愈出色,一次比一次好。

11

05向資深社友致敬及訪問資深社友(1)

關懷資深社友音樂會~專訪謝春祥主委

台北市東和社 盧苔華 (PP Lola)

本年度國際扶輪社長潘乃傑(RIP Kalyan Banerjee)期勉扶輪人能夠實踐「人道關懷 行善天下」。

為了達成年度目標,我們的服務重點有三,其中最重要的是:「鞏固我們的家庭」。3520地區就是一個

扶輪大家庭,這裡代代相傳、生生不息。DG Tommy有感於資深社友對扶輪的奉獻及經驗傳承。今年特別

成立關懷資深社友委員會,敦請頗孚眾望的東南社前社長謝春祥(PP Everest)擔任主委。

該委員會體現總監立意之美,因此計劃於建國百年10月24日下午 7:30,假本市中山堂,舉辦一場

天籟美聲的音樂饗宴,表達對資深社友的關懷與敬意。藉此推動扶輪家庭,凝聚共識,達成年度目標與

服務願景。

致敬的對象為入社社齡加該社員年齡達100以上,且曾擔任過社長職務者。其次為合計滿85-99,完

成社長工作者。截至目前為止,滿100以上者有111人。其中最資深的第一名為北區社曹仲植前社長(PP

C.G..)兩項加總達146;第二名為北區社吳運權前社長(PP Wayne)積分為140;第三名也是北區社,

張和鈞前社長(PP Taiping)分數為137。而滿85~99者,也多至214人,他們都是3520地區最重要的資

產。

至於經費來源,該委員會建議,音樂會門票由各社購買,再致贈給該社資深社友,展現社友間的愛

與關懷。而整場晚會絕對呈現出:a.國際水準 b.親和力十足,易聽易懂 c.溫馨、關懷的氛圍,讓與會

者終身難忘。

在一個暖暖的午后時光,終於訪問到主委PP Everest,為什麼會想主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他則謙

虛地把一切歸功於總監的仁義之心。這位年齡加社齡已達102的前輩,全程神采奕奕,侃侃而談。當筆

者問及在1997~98 年度擔任社長時的特別建樹,主委臉上盡是欣慰,因為在他有效領導之下,該社的服

務區域由國內擴展到國際,愛心遠播到尼泊爾。他們幫當地小學重建教室,讓莘莘學子有一個安全舒適

的讀書環境,不再受風吹雨打之苦。那一年東南社辦公室資料的電腦化和社內規章制度修正得更臻完善

,也是他津津樂道之處。

至於加入扶輪社26年的心得感想,主委歸納出以下幾點:1.結識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 2.能夠集眾

人之力一起做公益,非常有意義 3.促進社會和諧,盡扶輪人的社會責任。談到對新進社友的期勉,他

有幾點建議: 1.多參與社內各項活動,瞭解扶輪精神 2.盡己之力回饋社會 3.多支持多參與地區各項

活動與服務,且用心體會它的精髓所在。

雖然主委已從自己所創辦的祥郡企業公司(專門製造電梯)退休,但生活依舊多采多姿。因為他每

個月至少一次前往國外攝影,國內則想拍就走,可以說是一位活躍的業餘攝影師,為人生留下美好的紀

錄。他認為退休老人,最好能夠培養一種興趣,不但充實自己,身體更會健康,精神更為愉快,家庭自

然和樂美滿。

在短短半個小時的訪談中,我從前輩身上觀察到他之所以能夠成功的人生智慧;也感受到他永不停

息的服務熱情;更忘不了他對新進社友的殷殷叮嚀。

12

05向資深社友致敬及訪問資深社友(2)

關懷資深社友音樂會~專訪黃學忠前社長

台北市東和社 盧苔華 (PP Lola)

當總監月刊主委PP Venture囑咐我訪問數位資深社友,表達我們的關懷時,腦中馬上浮現一個清晰

的身影~溫文儒雅、白髮蒼蒼、有著仙風道骨般脫俗氣質的東南社前社長PP Consultant。不只因為他是

我們六分區第一耆宿(年齡89,社齡28);他為人處世的哲學,認真好學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後生晚輩

學習。

前輩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幼年私塾時期,背誦三字經、四書、左氏春秋、幼學瓊林,選讀唐詩、

古文觀止等,打下了紮實的國學基礎。中學讀美國教會學校,開始接觸西方科學。大學就讀兵工工程學

院車輛工程(機械)學系,習得專業知識。可以說是中西兼學、學富五車。來台後赴花蓮高工教學,任

機械科主任五年之久。

1962年,先生獲得聯合國獎學金,赴美研習專利法。回國後,一次機緣,獲邀至西區社演講,這是

他與扶輪社第一次的接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建設廳技正任內,由於主管全國專利審查業務,結識

了東南社PP Patent,與扶輪社的因緣又進了一步。離開公家單位後,自行創業,設廠製造英國B&W

Steambleck鍋爐,首例引進自動化技術;並設立工程公司,承辦化工廠之設計、製造、安裝工程。這

時的他,被引進了東南社,正式成為扶輪人,那年是1983年。

加入扶輪社大概三個月後,趁一次赴美機會,在當地扶輪社補出席。當他與其中一位社友交換名片

時,赫然發現對方竟是一家專賣教學用電腦產品公司的老板,而這正是他通信多時,毫無回音,欲購產

品,不得其門而入的廠商。這時奇蹟出現了,想不到這位老板竟爽快地點頭答應售其產品,還說了一句

話:「因為你是扶輪社友」。這件事給PP Consultant極大的震撼,原來扶輪人是這麼地被敬重與信任。

前輩的扶輪生涯成績十分斐然,1994年担任社長時,輔導成立扶少團,首倡手語國際化,至今仍然

持續推動,從不懈怠。1996年輔導成立東和社,這是他最感驕傲的事。1997年榮任分區代表,帶動六分

區前進。2000年鼓勵龍江社的成立,這是全球第一個手語社。除此之外,前輩也是扶輪知識圓桌會議的

創始人之一,孜孜不倦於扶輪知識的鑽研。

至於對新進社友的期勉,先生認為成為扶輪社友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尤其重

大,要好好珍惜這個名器。認真學習,努力奉獻,維護自己的品格道德,不容犯下操守上一丁點的差錯

。也不是為了做生意或其他目的來參加扶輪社,而是參加了扶輪社,自然地,提升了自己的信任度。

前輩成家至今已屆54年,夫人是一位巾幗英豪,少校官階退役,家庭美滿,伉儷情深。育有兩子均

學有所成,是社會的中堅份子。退休後,最大的興趣是閱讀,並潛心佛法。70歲時皈依成都昭覺寺清定

法師,並發心購置了多部大藏經(佛學百科全書),分送諸多名寺典藏,讓佛法在中國繼續發揚光大。

回顧其一生,一切順遂美好,前輩內心充滿感恩。也希望在有生之年,繼續奉獻扶輪。

13

06健康論壇(二)心得分享

參加「扶輪健康論壇」(第二場)感言

台北市東門扶輪社

陳文雄 PP Hope

雲淡風輕近午天, 中餐畢, 咖啡後, 與內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準時到達會場-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綜合館演講廳。

第一位講師是簡文仁物理治療師(台北市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 講題是「動出健康」, 內容生

動、豐富、實用, 重點略述如下:

。善於利用時間, 最好邊看TV邊做運動

。好的心態+健康→優良的體態

。沉肩+夾臂+收臀→優美的形象

。活用手指頭:1隻、2隻、3隻、、、10隻, 又配合身體動作, 就活化全身。

。依個人之身能, 持恆於一定程度, 就是70歲也能慢跑。

第二位講師是文長安教授(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 講題是「健康飲食觀念及食品的真相」, 內容

專業、說服力強, 重點略述如下:

。多吃自然食物, 少吃經加工之食品

。「癌」:是指吃了堆集如山之食品產生病變→他很佩服倉頡之見地。

。不懂化學方程式也沒關係, 只要有反面思考的要領, 就能避免吃到致癌物。

感謝3520地區Tommy總監及第13分區主辦單位之辛勞與用心-好場地、好午茶、還有摸彩。為了社

友與眷屬們的健康, 舉辦這次之論壇活動確有正面之必要。只要能出席一定會有收益, 健康就能促進,

事業與社務自然會有貢獻。據瞭解, 本次聽講的社友中有多位醫界人士, 這表示越是專業者越能認同健

康之寶貴。

這樣之活動, 若由各社自行辦理, 會有困難。

其一、因例會時間有限, 無法讓演講者充分發揮, 效果不彰。其二、各社尋找重量級之專家有難度

, 同時因聽講者人數少而影響其用心度。

最後只提一點看法, 謹供參考:這次論壇之時間總計約4小時, 而兩位主講者的講課時間合計只有2

小時20分鐘, 有效時間的比例嫌低, 不利出席意願。同時因為每人之健康狀況不同, 聽講之瞭解領會力

各有異, 充分的Q&A時間有加長之必要, 其他項目的時間能減少, 論壇的時間就能加長, 也許更有吸引

力。

14

07扶青團活動報導

記錄扶青團活動精彩的片段 -九月份活動報導

11-12年度扶青團地區秘書 魏妘芸Yun Yun(南海扶青團)

11-12年度甫開始就非常的忙碌,地區代表DRR Scholes首先經歷了七個分區的個別公式訪問以便能

夠深入的了解各團目前的營運狀況,成果收穫豐碩,也能因應各團的需要來發展本年度的區務活動,拉

近團與團之間的距離。

3520地區的扶青團共有七個分區,合計共四十六個團,有少部分的扶青團目前正在經歷世代交替,

團內盡是二十出頭歲的年輕人以及將屆年滿三十歲便要退居幕後的扶青資深團員,因此這幾年可以說是

3520地區的扶青團世代交替的重要年度,更是我們要去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如何將資深團員的經驗

傳承下去,讓新血能夠生生不息地將精神及傳統繼續流傳。」

亦有部分扶青團經營的成果十分豐碩,像是龍門扶青團目前維持

有六十名團員以及甫成立一年多的龍華扶青團擁有四十八名扶青團員

,這些扶青團想必都是用心努力經營,都是足資楷模的扶青團,而各

團團長更不遑多讓的在公式訪問當中紛紛提出11-12新年度的計畫,

冀望能夠在任內大展身手,不負前輩們的期望、Uncle、Aunty們的期

許,更是一身熱血的希望能夠以一己之力回饋社會,正是我們扶青團

的精神宗旨:「進來學習,出去服務」

公式訪問結束後緊鑼密鼓的接著就是九月份的團秘會粉墨登

場,本月的團秘會人氣旺旺,從照片當中可窺一二。

大家都非常熱心且認真的參與扶青團的每一次活動。而本月不僅

僅是熱心又認真的輔導主委Uncle Steven前來與我們一同開會、更有

輔導委員Aunty Wendy也來關心我們,有了Uncle、Aunty 的關懷與陪

伴之下,我相信我們扶青團的每一位成員會有更多的愛與勇氣去付出

、回饋社會。

本月團秘會當中宣布了不少重要事項,包含徵求九月二十三日當

天偕同來訪的日本扶青2590地區夥伴們前往中和喜憨兒庇護工場做社

會服務之團員,同時我們十月二日當天更有中華扶輪教育基金的青年

論壇也廣邀大家熱情參與此盛會。

即將在本月開跑的社區創意服務競賽以及十一月的兩天一夜參訪

更是有不少扶青團報名共襄盛舉。

正所謂的有朋自遠方來,在九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日本扶青2590地

區有六位扶輪社友以及十四名名扶青團員飄洋過海前來臺灣與我們進

行交流,九月二十三日這天我們帶領來自日本的朋友們體驗台灣扶青

團的社會服務,九月二十四日早上觀摩劍潭扶輪社的例行聚會,當日

下午與扶青3520地區的11-12 年度團隊進行交流活動,晚上大家一起用餐並且分享彼此地區的文化以及

活動當中的點點滴滴,可謂收穫滿滿。

2590地區表示非常歡迎我們3520地區的扶青團成員組隊前往2590地區「橫濱」進行參訪活動。

九月份的扶青活動介紹到此,十月份還有更多精彩可期的活動等著與大家分享,謝謝收看。

15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1)

2010-11年度扶輪交換學生

歸國報告書

姓名:黃文琦Nickname:Vicky派薦扶輪社:百齡社交換接待國及地區:德國1840地區接待扶輪社:Ingolstadt

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

1.在那裡知道此青少年交換計畫?

由母親轉告得知。

2.請敘述志願參加交換計畫的理由。

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3.參加交換計畫是你自己的希望,或者聽他人之勸?

自己的意願,也有來自家人的鼓勵。

4.成為派遣學生候選人後到排定派遣的這段期間,期待與不安交織,請敘述感想。

成為派遣學生候選人後,一切的表現皆可能影響最終的成績。除了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外,全無二

心。評分結束後也不覺緊張,已然盡了全力,最後成績如何就依天決定吧!

5.一年期間的交換,因休學可能無法升級,請敘述你的觀點。

有得有失,一年的空窗期換來這無比精彩的一年,我覺得相當值得。

6.排定派遣國家後,為學習該國語言,你有作何努力嗎?

暑假兩個月天天上三小時的語文課。

7.排到希望以外的國家,你如何改變心情?

很幸運的排到了第一志願。

8.到派遣出國前有多次的研習訓練,與外籍學生、ROTEX 有交流的機會,可聽到交換國家的各種經驗,

這些活動給我怎樣的幫助?

更多的知識和前人的經驗就是力量,時時在心態上做調整,在交換中遇到困難時也有前車之鑑可做參

考。

9.到派遣出國,共參加幾次派遣扶輪社的例會,請敘述參加時的感想。

很多次、數不清了。所有社友都給予我很大的關心、支持及鼓勵。

10.抵達接待國機場前是否遇到困難?

一切相當順利。

11.誰到機場接你?

第一個接待家庭的家人。

12.派遣地區的環境與人口介紹。

德國1840地區位於南巴伐利亞州,為德國靠近奧地利、瑞士的邊境地區。氣候冬寒夏熱,冬天往往比

北部來的更為寒冷,積雪也更多。接近邊境的地方多為高山,相當適合出遊踏青,冬天更是滑雪勝地

。地區內也擁有相當多著名的歷史古蹟、城堡,例;新天鵝堡或納粹的集中營。巴伐利亞地區經濟相

 當繁榮,而以慕尼黑為首,文化相關的產業更是繁榮。無數的古蹟、城堡、博物館,加上相當豐富的

 自然景觀使得觀光業也相當發達。巴伐利亞地區面積為台灣的兩倍,人口數為台灣的一半。交通相當

 的發達,鐵路及公路可幾乎通往任何地方。而對於交換學生來說更為重要的鐵路系統,也有提供在巴

 伐利亞境內的優惠票,與朋友見面或是地區活動都可能在很遠的城市,所以可以和其他交換學生約好

 一起買團體優票市區內交通工具主要以腳踏車、公車、地鐵或是街道鐵路為主。

南巴伐利亞地區因本身文化及奧地利的影響,許多人會講當地的方言” Bayerisch”。日常生活

還是以標準德語為主,只是在家裡或是老一輩有時也喜歡講方言。有點難懂,不過就跟許多

交換學生嘗試學台語一樣,也推薦學一點囉!

16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1)

有關接待家庭

13.到第一個接待家庭時的感想。

接待家庭相當友善及熱心。

14.自己有單獨一間房間嗎?

三個接待家庭皆為我單獨準備了房間。

15.接待情形如何,是否出現問題?

一開始沒有第三個接待家庭,因緣際會下自己找到了第三個接待家庭。

16.飲食有問題嗎?(胖了幾公斤)

一切適應良好,也沒有胖XD。

17.須幫忙做家事嗎?

沒有硬性要求,但往往主動要求幫忙。

18.在接待家庭和誰講話與商量事情?

轟爸轟媽�

19.帶什麼禮物去,什麼樣的禮物令接待家庭高興(具體陳述)?

茶葉、茶杯。

20.會想家嗎,如何反應?又如何克服?

沒有特別想家,和家裡有固定聯絡。

有關接待學校

21.選課時找誰商量?

沒有選課,和同一個班級一起上課。

22.請將每一門上課科目都記下。

英文、德文、拉丁文、宗教、歷史、經濟與法律、音樂、美術、數學、生物、物理、化學、體育。

23.喜歡什麼科目?

音樂、美術。

24.不喜歡什麼科目?

生物、物化。

25.與當地的學生修習相同的科目嗎?

是。

26.多久後才能應付修習的科目?

二至三個月。

27.上學方式與通學時間?

坐公車,約25~30分鐘。

28.如何吃午餐(平均花費多少錢)?

去校外的麵包店買麵包或是去小餐館吃,一餐約花費80~200台幣。

29.上課幾時開始,幾時結束?

上午八點至下午一點,整天是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

30.被要求去上語言學校嗎?

自己爭取去的。

31.有語言科目嗎?

學校跟著同學一起上德文跟英文。

32.學校提供教材嗎?

沒有。

33.有參加社團嗎?(一周幾小時,花費多少?)

合唱團,一周45分鐘,免費。

17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1)

34.有個人指導嗎?(曾經找過顧問商量嗎)

學校有負責交換學生的老師,曾請教過語言課的資料。

35.算學分嗎?(三年級生能在當地學校畢業嗎)有領休習證書嗎?

不算學分,爭取下領了修習證明書。

36.修習的學分回國後(復學後)學校承認嗎?

否。

37.有參加學校旅行嗎(畢業旅行或遠足等)?

有。

38.比較派遣國與台灣的升大學情況。

同樣相當競爭,但申請大學似乎相當困難。

39.請敘述其教學思想。

接待交換學生的經驗及注意不足,沒有準備相關的措施或訂下相關規定,校方也沒有深入關

心了解交換學生的狀況。

有關接待扶輪社

40.一個月出席幾次例會?

前十個月並無參與接待社的任何活動,在最後一個月出席過四次社例會、一次社長交接。

41.零用金有多少?如何領取存放?一百歐元(約台幣4000元),顧問設了一個銀行戶頭讓我可以用提款卡

領取,每個月的零用金也是經由銀行轉帳轉入我的戶頭。

42.有幾次接待社演講,用什麼方法介紹台灣文化與家鄉的街容,會員的反應如何?

一次報告介紹台灣,經由投影片及短片介紹台灣的地理、人文環境及生活型態。社友反應相

當熱烈,甚至有位社友和我說:「你不只是介紹了你的國家,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去台

灣了!」

43.對於台灣,都問那方面的事,對那方面感興趣?

生活習慣、人文背景和兩岸關係。

44.請敘述參加扶輪社例會、交換學生會議與地區活動等的情況。

每個月的交換學生活動由Rotex主辦,地區幾乎不干涉。來自接待社及地區的關注並不多。

地區交換學生主委雖然沒有相關經驗、無法實際主導活動但相當用心。

45.請敘述對當地扶輪社舉辦的青少年交換計畫活動、各種服務等印象。

地區活動的時間安排較為鬆散,時常有一個多小時的空檔用來彼此交流。安排的活動相當精彩,除

玩樂之外也深入認識當地的文化、古蹟及名勝。

46.扶輪社有舉辦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的研習、文化課嗎?有的話,請敘述內容與次數。

無。

47.比較台灣與派遣地區的扶輪社。

對於交換學生的態度及積極性天壤地別,有些接待社社友甚至不知道社裡接待了交換學生。

我的接待社是第一次接待長期交換學生,並竟毫無經驗,諸多事宜得由我自己爭取或處理。

前十個月除了通過YEO及顧問處理零用金事宜之外,社裡對我完全沒有任何關注。在歸國前一星期做

完歸國報告後才受到許多社友的關注和活動邀請。我的派遣社對於交換學生相當關心,大大小小的

事情都經過相當的準備及安排,對交換學生也是不餘心力的給予支持和幫助。

48.接待扶輪社顧問的名字?一年見面共幾次? 互動如何?

Claus Hüssen,見過很多次、數不清,我們感情相當好�

49.接待扶輪社曾經協助解決你問題嗎?

資助我語言課程的學費、交通費、零用金。

50.此一年度接待扶輪社有派出交換學生嗎?交換至何國? 地區?

有,澳洲,地區不清楚。

18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1)

51.與接待扶輪社社友之間互動如何?

良好,許多社友相當熱情,也對我相當關心,曾到幾位社友家裡拜訪過。

52.是否建議與此社繼續交換?

如果接待社裡漸漸重視長期交換學生,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有關接待地區

53.地區YEO是否主動關心

是,雖缺少經驗跟事前準備,但YEO對我們相當的熱心且用心。

54.當地ROTEX是否提供協助? 請舉例?

是,有任何事情Rotex都積極處理。在交換學生的活動中也常常加上心得或經驗交流等活動。

55.是否建議與此地區繼續交換?

若地區漸漸重視長期交換學生,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有關生活適應與體驗

56.A.日常生活多少能瞭解其語言,須幾個月?約四個月。

B.日常生活能相當瞭解其語言,須幾個月?約六個月。

C.日常會話多少表達出來,須幾個月?約四個月。

D.日常會話能有相當表達能力,須幾個月?約六個月。

E.適應當地環境、思想方式、風俗、習慣與文化等,須幾個月?約兩個月

57.適應差異,感到困難的是什麼?又如何適應與克服?有無論如何都無法適應的情況嗎?

有問題要清楚的說明白且自行尋求協助,要放開心胸的去嘗試任何事情,以不同的角度去思

考。少部分人至終無法理解交換學生的心態。

58.除了學校,你有從扶輪社的外籍交換學生或當地居民認識到好友嗎?

有。

59.健康情形呢?

相當良好。

60.氣候呢?

寒冷,但處處都有暖氣設備。

61.A.都穿什麼服裝,在台灣就準備好呢?或者在當地購買。

B.必須準備特別服裝嗎,什麼樣的服裝,具體陳述。

A.雪衣及雪鞋建議事先詢問接待家庭可否出借,有羽絨外套可帶去。 若真沒有建議當地在自行購買。

B.適合正式場合穿著的套裝或小禮服,一些場合需要用到。

62.交換多少個徽章?

約120個左右

63.有到那裡旅行嗎?特別好玩是那裡,和誰去的。

都在德國境內玩,去了許多古堡和博物館。和寄宿家庭的成員、Rotex或Inbound。

64.請列舉交換期間快樂的事。

參訪了許多的名勝、古蹟、博物館和教堂,深入了解當地文畫令人相當開心。和Inbound們

成為了不可多的的夥伴!

65.請列舉交換期間痛苦的事,又如何克服?

被班上的同學惡作劇,強烈的表示這令人很不愉快。

66.一年來的國外交換收穫為何?

除了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及語言外,嘗試著許許多多人生中的第一次,在親友的鼓勵、支持下

獨自處理大大小小的事。自己處理、思考、規畫、爭取,若自己不積極行動變一是無成。

學著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處理、理解一件事情,了解別人的看法外,也讓別人清楚的了解自

己的想法。在處事的行為、思想上都有相當的收穫。

19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1)

67.回國後要如何活用?

在做任何事的判斷及看法上都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

68.此經驗如何與將來結合?

同上。

69.交換學生的期待與實際體驗,有何落差?請敘述超出期待或與預期差異。

會有如何的經歷都是已注定或是自己爭求來的,付出了多少努力就換來多少成績。出乎意料之外的是

,這一年中得到了相當多衷心的關心及照顧,讓我相當感動。

70.比較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與其他交換制度的優缺點。

依賴扶輪的制度下,常因每個接待社的不同而有安排的落差。有些接待社毫無經驗甚至漠不

關心、也不積極請教其他有經驗的社,安排的接待家庭也不一定符合標準。相較之下大部分的交換制

度在此皆有相當程度的規定。而經由扶輪的交換,在目標方面有著相當積極、正向及明確的目標。除

了自身經驗及見聞、心靈方面的增長,更是促進社與社之間的國際交流,也讓更多人因此接觸扶輪、

且更深入了解扶輪的意義及精神。

71.今後成為ROTEX後,給予以後交換學生指導,依自己經驗對他們例舉五項以上的建議。

1.放開心胸的做任何事

2.勇於嘗試

3.把握每個機會

4.自己爭取

5.珍惜當下

72.現處21世紀,請敘述你的夢想。

為整個社會貢獻些有重大意義的事物,所謂的名留千古啦XD

73.請提供對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的建設性提案與意見。

讓更多社開始重視交換計畫,並積極鼓勵與國外的社交流,

進而影響國外的社也開始重是扶輪的交換,讓整個扶輪交換計畫更加完善。

在地區年會表演跳舞 和轟弟跳彈簧床 自己買的當地傳統服飾

20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2)

2010-11年度扶輪交換學生歸國報告書姓名:曲獻章Nickname: Eric原就讀學校:明倫高中派薦扶輪社:士林社交換接待國及地區:澳洲9680地區接待扶輪社:Rotary Club of Gladesville接待扶輪社社長名字:Kevin Lance

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

1.在那裡知道此青少年交換計畫?

當初在明輪高中參加了扶輪少年服務團才知道扶輪社有交換學生RYE的計畫。

2.請敘述志願參加交換計畫的理由。

想一個人到國外學習成長,尤其一年母親不在身邊,更能讓自己獨立自主。當然學習第二外語和他國

文化也是其中因素。

3.參加交換計畫是你自己的希望,或者聽他人之勸?

自己的希望。

4.成為派遣學生候選人後到排定派遣的這段期間,期待與不安交織,請敘述感想。

當時因為年齡關係無法到歐洲或是美國當交換學生,與自己的期待有落差,也努力調適自己

的想法,決定要到墨西哥,但後來很幸運的能夠到澳洲擔任交換學生。

5.一年期間的交換,因休學可能無法升級,請敘述你的觀點。

完全不擔心,這一年的經驗是我在台灣好幾年都換不來的,休學一年是很好的代價。

6.排定派遣國家後,為學習該國語言,你有作何努力嗎?

平時在學校都很認真上英文課, 基礎打好,對口語、聽力學習很有幫助。

7.排到希望以外的國家,你如何改變心情?

我很幸運, 分配到第一志願的國家,澳洲。

8.到派遣出國前有多次的研習訓練,與外籍學生、ROTEX 有交流的機會,可聽到交換國家的各種經驗,

這些活動給我怎樣的幫助?

幫助相當大,也發現3520地區RYE的組織和行前訓練非常完善。行前訓練時除了能吸收ROTEX

往年的經驗,又能和inbound學生互動,如此一來和外國人相處就不會害怕, 非常有助於交換。

9.到派遣出國,共參加幾次派遣扶輪社的例會,請敘述參加時的感想。

我每個禮拜一都會參加社裡的例會,這算是澳洲扶輪社非常棒的方面。她們要求學生參加每一次社裡

的例會,如此交換學生能和接待社有培養友好的關係,也能透過參加例會了解扶輪。

10.抵達接待國機場前是否遇到困難?

沒有。

11.誰到機場接你?

接待社社長,地區RYE主委(也是我第二個home家),接待地區顧問,接待社顧問。

12.派遣地區的環境與人口介紹。

雪梨是個海港城市,氣候合宜,是澳洲的第一大城市,人口約400多萬人。

有關接待家庭

13.到第一個接待家庭時的感想。

很溫馨! 第一天去的時候他們帶我到一間義大利餐廳吃晚餐,雖然我的英文不好,還是聊的很開心。

14.自己有單獨一間房間嗎?

有。

21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2)

15.接待情形如何,是否出現問題?

沒有,只是一開始應對還不是很流利時, 溝通上會有困難,需要多聽幾次,但基本上多多溝

通便能解決此問題。

16.飲食有問題嗎?(胖了幾公斤)

沒有(體重計並沒有測得我增加的體重) 但我的臉變很圓,外婆在Skype上看到我都很開心,

因為知道我吃好好。

17.須幫忙做家事嗎?

需要,如餐前擺設碗筷和餐後的收拾。

18.在接待家庭和誰講話與商量事情?

home爸,home媽。

19.帶什麼禮物去,什麼樣的禮物令接待家庭高興(具體陳述)?

像燈籠或是中國山水畫都是他們喜歡的(可以掛起來擺飾)。

20.會想家嗎,如何反應?又如何克服?

還好,想家就吃台灣帶來的泡麵,偶爾也能用skype跟家人說話。

有關接待學校

21.選課時找誰商量?

副校長

22.請將每一門上課科目都記下。

數學、英文、音樂、戲劇、經濟。

23.喜歡什麼科目?

經濟和數學。

24.不喜歡什麼科目?

沒有。

25.與當地的學生修習相同的科目嗎?

對。

26.多久後才能應付修習的科目?

其實老實說起來差不多6個月之後才能較輕鬆上課,能夠理解上課內容也能回答問題。

27.上學方式與通學時間?

公車 + 火車 (視接待家庭而定,第一個接待家庭撘公車10分鐘就到學校。但第2個就要撘公車跟火車

,通勤時間較長)。

28.如何吃午餐(平均花費多少錢)?

Home家都會幫我準備三明治。

29.上課幾時開始,幾時結束?

早上8:46點名, 下午3:10放學。

30.被要求去上語言學校嗎?

沒有。

31.有語言科目嗎?

學校的英文課(和一班學生一起上)

32.學校提供教材嗎?

對。

33.有參加社團嗎?(一周幾小時,花費多少?)

參加一個叫'Amenity Group'的社團,以公益活動為主,我當初有跟接待社建議能夠在我的學

校創Interact Club 並以此團體為基礎,目前接待社在跟學校溝通討論。

34.有個人指導嗎?(曾經找過顧問商量嗎)

有! 都請教一些雜事,像是愈參加的活動要怎麼繳錢之類的。

22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2)

35.算學分嗎?(三年級生能在當地學校畢業嗎)有領休習證書嗎?

沒有。

36.修習的學分回國後(復學後)學校承認嗎?

沒有。

37.有參加學校旅行嗎(畢業旅行或遠足等)?

沒有。

38.比較派遣國與台灣的升大學情況。

澳洲基本上也有所謂的大學升學考試,不同於台灣。只有一次機會,且學校成績和考試成績各佔50%

,因此學生在學校會盡力表現。學生可以依自己的興趣選擇科目考試。

39.請敘述其教學思想

多採問答式,有別於台灣大多數以單向教學,澳洲學校老師會讓學生思考並回答,有時會一 起討論

,老師有時會像同學一樣!

有關接待扶輪社

40.一個月出席幾次例會?

4次(每個禮拜1會參加例會)

41.零用金有多少?如何領取存放?

每個月130澳幣,通常直接跟社裡面的財務拿錢。

42.有幾次接待社演講,用什麼方法介紹台灣文化與家鄉的街容,會員的反應如何?

只有在社裡一次, 以Powerpoint形式介紹台灣,社員反應相當好。

43.對於台灣,都問那方面的事,對那方面感興趣?

對於台灣地狹人綢的生活方式有興趣,當然對於兩岸政治局勢也有興趣。

44.請敘述參加扶輪社例會、交換學生會議與地區活動等的情況。

接待扶輪社的例會相當和諧,不會很嚴肅,很像家庭聚會!

地區常會辦很多活動讓所有交換學生認識彼此,大家感情都很不錯,常常打成一片。地區活

動的參與視扶輪社而定,有些扶輪社不願意花錢讓自己的接待學生參與地區活動,但我算很幸運的交

換學生,我的社都會讓我參加所有的地區活動, 像是地區交接、聖誕晚會、地區年會等等。

45.請敘述對當地扶輪社舉辦的青少年交換計畫活動、各種服務等印象。

澳洲9680地區的RYE委員會非常盡心盡責,用真心關心交換學生,也都不辭勞苦辦許多活動

讓交換學生參與,學生有困難時也都全力幫忙解決,能被分配到真的很幸運。

46.扶輪社有舉辦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的研習、文化課嗎?有的話,請敘述內容與次數。

有很多講座教導交換學生扶輪的規範,也有很多文化講座。澳洲有美麗的黃金海岸,一般人的娛樂活

動常常與海和沙灘有關。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是,地區辦了一個海灘注意事項的講座,教導交換學生

在海邊遊玩的時候應注意哪些事情,很有幫助。

47.比較台灣與派遣地區的扶輪社。

派遣社士林社是個成員超過100人的大社團,例會較莊重嚴肅; 相反的澳洲接待社Gladesville Club

只有20幾的社員,例會比較沒那麼嚴肅,非常輕鬆。

48.接待扶輪社顧問的名字?一年見面共幾次? 互動如何?

Robert Erskine。我們互動非常多(不代表我有很多麻煩) 每個禮拜的扶輪社例會都會見面聊天,加

上我的第二個Home爸跟他交情好,他常常來我們家一起吃飯聊天,有時也會一起出外旅遊!

49.接待扶輪社曾經協助解決你問題嗎?

基本上我沒有什麼問題 一年下來過的很平順。

50.此一年度接待扶輪社有派出交換學生嗎?交換至何國? 地區?

兩位:一位到墨西哥,一位到瑞士。

23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2)

51.與接待扶輪社社友之間互動如何?

非常親密,因為每個禮拜的例會都會碰面,常常跟他們聊天歡笑,感情都很好,社友都非常照顧我,

我也好喜歡他們! 他們就像我的爺爺奶奶一樣!

52.是否建議與此社繼續交換?

一定要繼續和Gladesville Club交換! 這是一個小而美的社團,分配到這裡的交換學生是最幸福的!!!

有關接待地區

53.地區YEO是否主動關心

我的地區接待顧問常常主動關心我,我跟他們感情也很好!

54.當地ROTEX是否提供協助? 請舉例?

9680地區並沒有設立ROTEX,活動所有流程和準備都是YEO在籌畫和安排。

55.是否建議與此地區繼續交換?

一定!!! 組織非常完善的committee,委員們又都對交換計畫抱有相當大的熱忱,很用心的在經營交

換計畫。

有關生活適應與體驗

56.A.日常生活多少能瞭解其語言,須幾個月?

3個月。

B.日常生活能相當瞭解其語言,須幾個月?

5~6個月。

C.日常會話多少表達出來,須幾個月?

3個月。

D.日常會話能有相當表達能力,須幾個月?

5~6個月。

E.適應當地環境、思想方式、風俗、習慣與文化等,須幾個月?

5~6個月。

57.適應差異,感到困難的是什麼?又如何適應與克服?有無論如何都無法適應的情況嗎?

其實對我來說最難克服的是語言,當語言還不是很行的時候,溝通就難免會出問題,彼此就容易產生

誤會。剛去的前幾個月,英文還不是很好時,常常聽不懂他們說的話。當時Home爸還會誤會,認為我

不專心學英文,也沒有用心聽他說話... 但過了5~6個月之後,英文變好了,溝通沒問題後,才漸漸

劃開誤會,還跟當初誤會我的Home家相處融洽!

58.除了學校,你有從扶輪社的外籍交換學生或當地居民認識到好友嗎?

有有有! 除了學校的朋友,交換學生裡也認識到很多!!!

59.健康情形呢?

一直都沒有問題,可能肉吃太多對身體不好,但我並沒有發現任何症狀。

60.氣候呢?

當地氣候和台灣差不多,只是夏天比較乾燥,不容易流汗,陽曬起來比較舒服!

61.A.都穿什麼服裝,在台灣就準備好呢?或者在當地購買。

夏天衣服和短褲都是在澳洲買的。有時Home家也會買衣服送我! 反而台灣帶去的比較沒有在穿。

B.必須準備特別服裝嗎,什麼樣的服裝,具體陳述。

不太需要,當地沒有極端氣候,況且需要時在當地買就Ok了!

62.交換多少個徽章?

還滿多的! 有把Blazer別滿

63.有到那裡旅行嗎?特別好玩是那裡,和誰去的。

去年9月和自己Home家還有另一個交換學生的Home,到澳洲南方的Tasmania小島遊玩,小島景色非常

美! 我們還在那裡參加澳洲全部地區的RYE會議。

24

08 RYE的交換學生心得(2)

64.請列舉交換期間快樂的事。

當我在學校交到一群對我非常好的朋友,常常能在一起聊天玩樂,真的是最快樂的事情。

65.請列舉交換期間痛苦的事,又如何克服?

一開始因語言不好而無法跟當地人聊天時,常長覺得自己是一個啞巴! 不能說話的感覺滿痛苦的。

66.一年來的國外交換收穫為何?

自信心、獨立、成熟、語言。

67.回國後要如何活用?

我覺得在碰到問題時這些收穫就能發揮作用。在社交方面也能比別人更突出!

68.此經驗如何與將來結合?

我覺得與外國人相處的方式不同於與台灣人相處的方式。這一年在澳洲學習許多人際關係的互動,

但多是與澳洲人互動,不代表那方法是用於台灣人。然而,我想這一年培養的成熟心與自信心,一

定能夠讓我找到和台灣人相處的方式!

69.交換學生的期待與實際體驗,有何落差?請敘述超出期待或與預期差異。

當初其實沒有想到,到了澳洲要每個禮拜都參加接待社的例會,因為台灣的交換學生必沒有被要求

這樣做。我覺得多參加例會和扶輪活動能大大地增進交換學生對扶輪社的了解。

70.比較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與其他交換制度的優缺點。

優點:扶輪社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社團,對學生的照顧非常完善,不像其他組織只為營求利益,不是

真正在乎學生的交換計畫。

缺點:當然限制比較多,也有一些對扶輪社該盡的責任與義務。

71.今後成為ROTEX後,給予以後交換學生指導,依自己經驗對他們例舉五項以上的建議。

1.無論在台灣的你是內向還是外向,到了其他國家一定要變成外向樂觀的人。

2.把握機會參加活動,無論是學校的還是扶輪社的。

3.遇到困難少抱怨。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挫折,這時就是當交換學生最寶貴的時候,因為你要懂得

獨自解決困難,克服挫折壓力,才能有所成長。

4.交換期間,三個最重要的部分是:接待家庭、扶輪社、學校。

5.到了其他國家,你會發現一開始在學校會有格格不入的情況,也比較難交到朋友,久而久之反而

會和該地區其他的交換學生比較好,這是因為你們有著相同經驗,所以容易產生共鳴。所以許多

人到最後朋友圈都是交換學生,而放棄了交學校的朋友。其實學校的朋友才是你最需要交的,因

為他們代表了該國家的文化,正是你到該國擔任交換學生所該學習的目標。交當地朋友是困難的

,但卻是你非作不可的事,將來等你想再回去那個國家的時候,你才有朋友可以拜訪。

72.現處21世紀,請敘述你的夢想。

我覺得將來出社會要能出人頭地,最重要的是自我的能力和人脈,所以成熟度、自信心、獨立思考

的能力都是必備的。懂的人際關係的相處應對,對於往後人脈的培養也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

參加扶輪社交換計畫的原因。

73.請提供對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的建設性提案與意見。

我覺得台灣的扶輪社可以多多讓所接待的交換學生參與例會和各項公益或社交活動,不但培養社員

與交換學生的感情,又能讓交換學生從參與中學習認識扶輪社。

25

09公益活動報導(1):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快樂行善,用心關懷

團長王滿玉 台北市華欣社 PP Amanda

8/19小可樂果劇團年度公演於台北市政府2樓親子劇場盛大演出,當天適逢2012-13 RI PE Tanaka

Sakuj訪台埠際會議,特別感謝地區總監DG Tommy及共同協辦社,第七分區助理總監PP Stan、第十九分

區助理總監PP Ping、社長、社友百忙中分別參加下午記者會及晚上演出之出席來支持整個活動,讓近千

人座位座無虛席。尤其感謝多年來皆參與服務的華樂扶青團及首次參與跨地區活動的3480地區永福社社

長P Miyo率領社友及扶青團團員參與服務,讓身為主辦社華欣社P Sofie及團長的我感激不盡!

成立於2000年的小可樂果劇團是第一個由腦姓麻痺青少年所組成的劇團,並榮獲台北市2001年度教

育局弘揚社教獎及2002年度文化局第七屆文化特別貢獻獎,當年得獎的製作導演正是本次協辦社高峰社

社長P Julia,現今小可樂果成員除原先腦性麻痺孩童外,還有唐氏症、自閉症、小胖威力等孩童加入。

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藉由每週的排練治癒原本羞澀、自卑,情感難於表達與宣洩進而能夠更自信、更積

極勇敢來面對現實,並用最燦爛的笑容迎接每一天。一年一度的小可樂果劇團公演讓每個小可樂果都能

盡情展現自己,用最真實的情緒來感動觀眾,也因為在這個公演中獲得大家的掌聲,讓他們能更有自信

也更喜歡表演。

今年4月24日,小可樂果劇團應前總監IPDG Antonio邀請至圓山飯店,為2010-2012地區年會,公益

金輪獎頒獎典禮中表演,小朋友們喜出望外的終於可以讓更多人看見他們沒有放棄自己努力克服困難,

認真、精彩的在舞台盡情地表現自己。帶領這麼一個身心障礙的表演藝術團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

曾為籌募研習和演出經費而精疲力竭,傷心喪志,也曾為一些善意的鼓勵協助而感動萬分信心十足,更

為這群折翼天使日兪茁壯成熟的表現而欣慰落淚,尤其看到許多扶青團員、青年學子他們犧牲假日來服

務、協助。真誠並感動的服務心得報告,讓我深深覺得這個小小的劇團在歷經艱辛的經營,現在能盡到

社會的責任、教育的責任,也很慶幸和我的工作團隊因為能堅持而讓小天使們生命有無限的可能和希望。

小可樂果劇團創團12年,創團當年感謝CP Tiffany以她在傳播界豐厚的人脈為剛成立的劇團做宣傳

與報導,也就是因為有那麼多朋友的支持、協助、幫忙和鼓勵共同創造了個奇蹟,讓大家看到原來幾乎

是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現在全台灣第一個身心障礙的兒童劇團已由原先五位腦性麻痺孩童到現在更

有近二十位唐氏症、自閉症、小胖威力、弱智等孩童加入。今年當我們看到將「彼得與狼」和「小紅帽

」兩篇故事揉合改編為現代版的兒童歌舞劇時,一定會訝異這麼輕鬆逗趣而且更合理化的劇本竟是來自

小可樂果劇團弱智團員編改的。

8月19日在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演出「小紅帽」兒童歌舞劇的成員,是第三代小可樂果劇團團員。

在經過多年的戲劇研習、排練,這群「折翼天使」有著令人激賞和欣慰的改變─行為、語言、和應變能

力─這是一顆顆淚珠串成的生命彩鍊!,「小紅帽」兒童歌舞劇,整齣戲無論是跳舞、演戲或是唱歌全

都由「折翼天使」獨自完成,劇情涵蓋目前最夯的環保,衛生保健等議題,很有可觀性且具教育性。所

以引起台北市與新北市各級學校設有特教班學校的共鳴,很踴躍索票觀賞。當天承蒙台北市府團隊的社

會局局長江綺雯局長、環保局吳盛忠局長、衛生局林秀亮副局長、市議員王正德(南天社PP Tommy)等貴

賓蒞臨指導、鼓勵。

扶輪前總監們於小可樂果劇團各年度公演蒞臨支持鼓勵並贊助,2009年永遠的扶輪老頑童PDG

Ricardo爺爺更應我邀請遠從夏威夷家中收拾行李返台,放下身段參與彩排、粉墨登場演出。在劇團裡

他讓人感染了現場愛心的澎湃和內心的感動,也看到許多世間不可能存在的熱誠與事實,執筆時猶存疑

台灣不是個唯利是圖的工商社會嗎?當然不是!有扶輪的地方就有愛!我們每個人都要當暗室中的一支

小蠟燭,照亮了一整間屋子,照亮了全世界。讓我們把愛傳出去,關懷弱勢,行善天下!

26

09公益活動報導(2)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小可樂果劇團】-「折翼天使」

用生命展現瑰麗色彩的舞台

台北市華樂社 陳月紅 Redmoon

我向來有點納悶劇團那麼多,為何華樂社每年都要撥預算給【小可樂果劇團】?直到總監月報主委

向團長王滿玉(華欣社PP Amanda)轉達DG Tommy希望能有篇劇團報導,她拜託我執筆時,我才有機會了

解這樣的付出是很有意義的!

【炬輪技藝發展協會】於2000年921大地震後,為撫慰心靈受創孩童而成立兒童劇團,華樂社前社友

朱若愚(Terry)為了腦性麻痺的女兒包錦蓉(扶青團Lisa),鼓吹兒子也有同樣症狀的Amanda,同去為

腦性麻痺的孩子爭取上舞台接受掌聲與被肯定的演出機會,劉華導演的首肯使它成為第一個由腦性麻痺

青少年創團的劇團。

年復年每週六一次在華視大廳的戲劇排練和研習,幫助這群「折翼天使」在行為、語言、和應變能

力上都有著令人欣慰的改變!例如Lisa已完成紐約大學學位,和父母成立【夢想成真基金會】,獎勵給

予身心障礙者機會,和願意完成自己夢想者;Amanda的兒子胡翔淳(劇團副團長、龍門扶青團創團團員

)也以自信和積極勇敢的生活態度,甫從台大畢業就在台大任職,那可是每年6萬多名大學畢業生夢寐

以求的工作機會。

親身經歷過這種錐心泣血的痛楚和銘感五內的感動,讓Amanda願意長年擔任團長,為這個沒有企業

界贊助支持、經費來源短缺的劇團付出心力,雖常為籌募研習和演出經費而精疲力竭、傷心喪志,也決

不輕言放棄!Amanda很感激華欣社社友多年來全力支持、PP Teddy積極投入執行製作,也感激許多扶輪

友社的支持與贊助,她希望大家能繼續集腋成裘,幫助這群「折翼天使」打造用生命展現瑰麗色彩的舞

台。

【小可樂果劇團】於2006年9月正式向台北市文化局備案。自從2001年在耕莘實驗劇場演出「大頭

變聰明了」一炮而紅後,陸續演出 的「彩虹與蛋糕」、「器官捐贈」、「哈啾!可怕的傳染病」、「灰

- 續下頁 -

27

09公益活動報導(2)扶輪人與小可樂果劇團的天使們

【小可樂果劇團】-

「折翼天使」用生命展現瑰麗色彩的舞台

姑娘」、「白雪公主」、「美人魚之人魚王子」、「奇奇歷險記」等劇亦大獲好評,曾於2001、2002年

間相繼獲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弘揚社教」獎和文化局第七屆「文化特別貢獻獎」等殊榮。

2011.08.19在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以現代版兒童歌舞劇演出的「小紅帽」,不但脫離了影子演員

的協助,完全由自己擔綱演出,劇本還是入團才三年的弱智自閉者蔡麒楠所改編的。我在演出後台和扮

演大野狼的他互動時,接收到他因劇本被採用而自然散發出令人無法輕忽的尊榮感!

於演出前一週目睹了這群唐氏症、自閉症、小胖威利症、發展遲緩等身心障礙孩子們,在翁岱琴導

演耐心指點下仍是「二二六六」的排練情形,我很為他們的正式演出捏把冷汗,幸好一切都是多慮了!

當晚的演出很順利,觀眾席中又有許多天真可愛的孩子,用直接和單純的心態和台上演員相互激盪,有

效驅除成人的複雜思緒,全場不時發出爆笑聲和如雷掌聲!

謝幕時,Amanda渾身散發著出奇柔和的光芒,以滿懷欣慰和過來人的體恤,說出內斂動人之謝詞,

並特別感激劇團王美珠秘書長的無私奉獻。台上孩子們紛紛搶著擁抱團長,台下觀眾也被激起澎湃心浪

,使這個夜晚顯得份外祥和美麗!

人潮一波波散開,演員們也換上便裝和家人紛紛離去,沒料到他們經過我身邊時,居然臉和眼都浮

現笑意的向我打招呼,表情與我先前在後台看到的羞澀靜默判若兩人,【小可樂果劇團】的存在價值對

我而言是無庸置疑了!

夜深了,華欣社社友仍在努力鼓吹大家買些義賣品贊助劇團經費,華樂扶青團團長也帶領8位社員在

發【可樂果】零食給小朋友。我們仿佛他鄉遇故知般的誇張興奮,趕緊把華樂社大旗拉開,邀約了PP

Amanda、PP Teddy和王美珠秘書長一起入鏡,留下因有份做公益而開心燦爛的笑容!

2011~12國際扶輪社的「人道關懷 行善天下」,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個文字標語吧了,惟有在實際

參與相關活動後,才會和它產生有意義、有感覺的連結;易言之,有機會或出錢、或出力、或出時間投

入扶輪公益的人,實在太有福了!!

28

10下月活動預告(1)職業博覽會

2011-12年度擴大職業徵才博覽會

暨扶輪優秀員工表揚

說 明:

一、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週年紀念並呼應DG Tommy的各項相關活動,特擴大舉辦職業

徵才博覽會。

二、職業徵才博覽會相關訊息如下:

1.活動地點:台北市內湖區 ”內湖花市”

2.活動時間:2011年10月30日(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

3.主辦單位:國際扶輪3520地區職業服務及項下各委員會

4.活動規模:200攤位(其中100個攤位專屬本地區各扶輪社,含2個身心障礙攤位)

5.執行單位:委由1111人力銀行及卓越雜誌專責

6.活動內容:(A)扶輪社及其社友企業對社會徵才

(每一攤位酌收工本費新台幣五千元)

(B)扶輪社友所屬優秀員工的表揚

(C)全國十數家媒體網路前後廣泛的報導

(D)徵求贊助分區及社友在所有文宣上刊登廣告

(每一贊助為新台幣五萬元)

三、9月30日前歡迎各社踴躍報名參與:贊助刊登廣告請洽安和社辦事處

TEL:2311-6626。

繳費窗口如下:

帳戶:台北安和扶輪社

帳號:007011015233

解款行:國泰世華-台北分行

2011-2012地區獎勵摘星計畫

舉辦或參與國際、國內職業交流博覽會、出席就業徵才博覽會

3人以上職業服務 3

29

10下月活動預告(2)TRF Trustee Chair伉儷來訪

台灣七地區歡迎國際扶輪基金會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

TRF Trustees Chair Bill Boyd 伉儷訪台歡迎晚宴白義德William Boyd 現居紐西蘭曼努考市布塔尼當恩斯區

2011-12年度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主委

2010-11年度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主委當選人

2008-12年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委員

2006-07年度國際扶輪社長

1999-2000年度國際扶輪財務長

1998-2000年國際扶輪理事

1983-84年度地區總監

白義德曾是紐西蘭最大的雜誌經銷商戈登及高屈雜誌公司的總經理,已於1995年退休。他現在是紐西蘭

森林生存信託基金會及瓊蓋瑞信託基金會主席。他曾是國際扶輪在紐西蘭全國腎臟基金會及智障協會的

代表。他曾是長老會長老及前青少年領導人、受狀委任的童軍領導人、並曾擔任橄欖球聯盟球賽裁判達

31年之久。他曾任紐澳地域雜誌管理委員會主委。白義德曾列入2007年英國女王社區服務勳章紐西蘭得

獎人名錄中。

白義德於1971年成為扶輪社員,現在是紐西蘭帕庫蘭加扶輪社社員。他曾擔任國際扶輪的地區總監、訓

練領導人、國際講習會主席、委員會委員及主委,包括紐西蘭全國根除小兒痲痹等疾病委員會副主委、

根除小兒痲痹等疾病夥伴助理副協調人、特別工作小組助理總協調人、地域扶輪基金會協調人、國際扶

輪理事會理事、財務長及社長。他是扶輪基金會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的得獎人。他也曾榮獲澳紐扶

輪地域雜誌的有功服務獎。

白義德與夫人羅娜現居紐西蘭曼努考市的侯威克。他們育有兩子兩女及12名孫子女。

「台灣七地區歡迎國際扶輪基金會基金保管會主委

TRF Trustees Chair Bill Boyd伉儷訪台歡迎晚宴」之時間地點如下:

晚宴時間:2011年10月25日(二)

17:30~18:20註冊與聯誼/18:20~21:30晚宴

晚宴地點:大直-典華旗艦館6F-花田好事廳

(台北市植福路8號,8502-5555)

Bill Boyd 06-07擔任RI社長訪台,在新生公園參加捐車及植樹儀式的照片

30

10下月活動預告(3)地區服務計劃

2011-12年度社區服務

『愛在飛翔 希望恆長』

說 明:

一、今年國際扶輪以「人道關懷 行善天下」為年度Slogan,因此社區服務委員會特別企劃以對「人」的

「關懷」,規劃『愛在飛翔 希望恆長』一系列弱勢及婦幼關懷的社會服務活動,真誠落實扶輪社「

行善天下」的目的。

二、本活動屬帶狀性的系列活動,包含了:

10/04(二) 啟動:活動宣示儀式記者會 (雙和醫院)

10/04(二) 送暖:獨居老人拜訪 (實地拜訪)

10/16(日) 篩檢:親親我的寶貝 (雙和醫院)

10/4-19 篩檢:寵愛健康媽媽 (雙和醫院)

10/22(六) 行腳:偏遠地區篩檢 (平 溪)

10/29(六) 體驗:小小醫師營 (雙和醫院)

11/19(六) :千人園遊會&醫療設備捐贈儀式 (中和四號公園圖書館前廣場)

三、因活動項目繁多,為有效及快速地結合地區委員會及各分區扶輪社之資源,並儘速啟動整個計畫之

執行,因此各委員會、各分區(及該分區扶輪社)之工作分配如「工作執行計畫書」上所載,請自行

參閱,並依此各自續行相關工作之執行(包含各委員會&各分區之配對共同合作、該活動之企劃研

擬、組織架構、分工、鼓勵出席等)。另有關涉及雙和醫院部分,近日委員會將雙向提供「扶輪社

&雙和醫院工作負責人員通訊錄」。

四、本委員會另將於近期召開各委員會&各分區工作會議。

五、扶輪的真諦在於一群具熱誠、有愛心的人,共同做一件有意義並且正面影響他人的事。適逢年度地

區社區服務活動盛事,敬請群策群力、共同參與,以彰顯扶輪之精神。

六、相關事項請洽詢:

1.社區服務主委(百齡社) PP Johnson

e-mail:[email protected] 2.社區服務執行長(華樂社) PP Joy

e-mail:[email protected]

31

11眷屬聯誼會活動報導

32

11眷屬聯誼會活動報導

33

12八月份出席報告

增減數 出席率 例會次數

gai n or l oss At t endance Number of各社總人數各社總人數各社總人數 Net gai n Rat e meet i ng hel d

1- 1 台北北區社 Ta i pe i Nor t h 80 80 81 1 77.00% 4 74 7

1- 2 台北新生社 Ta i pe i Hs i ns heng 25 26 26 0 80.00% 4 26 0

1- 3 台北北安社 Ta i pe i Pe i An 46 46 46 0 69.70% 4 0 46

1- 4 台北長安社 Ta i pe i Changan 34 31 31 0 81.00% 5 15 16

1- 5 台北瑞安社 Ta i pe i Rui an 53 53 53 0 64.10% 4 30 23

238 236 237 1 145 92

2- 1 台北東區社 Ta i pe i Ea s t 41 45 44 -1 80.02% 5 44 0

2- 2 台北仁愛社 Ta i pe i J e n Ai 44 42 44 2 82.68% 4 44 0

2- 3 台北博愛社 Ta i pe i Poa i 28 30 30 0 82.68% 5 26 4

2- 4 台北大仁社 Ta i pe i Da - J en 54 51 52 1 65.98% 5 39 13

2- 5 台北滬尾社 Ta i pe i Ful l Wea l t h 26 26 26 0 87.68% 5 26 0

2- 6 台北華新社 Ta i pe i Ri c a r do 32 31 31 0 60.00% 5 0 31

225 225 227 2 179 48

3- 1 台北南區社 Ta i pe i Sout h 47 47 48 1 85.25% 4 40 8

3- 2 台北南欣社 Ta i pe i Eve r gr e en 38 41 42 1 85.00% 4 42 0

3- 3 台北松山社 Ta i pe i Sung Shan 28 31 33 2 80.00% 5 33 0

3- 4 台北民生社 Ta i pe i Mi n Shen 25 25 30 5 85.00% 5 23 7

3- 5 台北逸仙社 Ta i pe i Yi e - s hi a n 15 15 23 8 81.00% 5 0 23

153 159 176 17 138 38

4- 1 台北士林社 Ta i pe i Shi hl i n 92 91 89 -2 84.00% 4 89 0

4- 2 汐止社 Hs i c hi h 35 35 35 0 78.00% 5 35 0

4- 3 秀峰社 Si ou Fong 12 14 11 -3 75.00% 5 10 1

4- 4 台北內湖社 Ta i pe i Ne i Hu 53 58 59 1 78.49% 5 59 0

4- 5 台北101 Ta i pe i 101 54 53 52 -1 63.30% 3 42 10

4- 6 台北珍愛社 Ta i pe i Pr e c i ous Love 32 31 34 3 66.00% 3 34 0

278 282 280 -2 269 11

5- 1 台北陽明社 Ta i pe i Yangmi ng 39 39 39 0 82.50% 5 36 3

5- 2 台北百齡社 Ta i pe i Pa i l i ng 53 51 52 1 90.71% 4 45 7

5- 3 台北華岡社 Ta i pe i Huakang 44 45 45 0 73.50% 4 31 14

5- 4 台北福齡社 Ta i pe i Ful i ng 41 41 41 0 78.53% 5 35 6

5- 5 台北華友社 Ta i pe i Hua - Yu 36 35 34 -1 79.83% 4 19 15

5- 6 台北華朋社 Ta i pe i Huapeng 41 42 42 0 66.50% 4 37 5

5- 7 台北九合社 Ta i pe i Uni on 29 29 29 0 65.50% 4 17 12

283 282 282 0 220 62

6- 1 台北東南社 Ta i pe i Sout he a s t 30 31 31 0 90.63% 5 30 1

6- 2 台北新東社 Ta i pe i New Ea s t 52 51 51 0 80.50% 4 51 0

6- 3 台北東門社 Ta i pe i Tungmen 54 54 56 2 87.00% 5 56 0

6- 4 台北東和社 Ta i pe i Tungho 28 27 28 1 90.00% 4 15 13

6- 5 台北安東社 Ta i pe i An Tung 15 15 15 0 85.00% 2 12 3

6- 6 台北龍江社 Ta i pe i Dr agon Ri ve r 24 24 24 0 75.00% 4 13 11

203 202 205 3 177 28

7- 1 台北西南社 Ta i pe i Sout hwe s t 54 54 54 0 80.5 4 46 8

7- 2 台北南華社 Ta i pe i Nanhaw 22 22 22 0 78.9 4 22 0

7- 3 台北健康社 Ta i pe i J i a n Kang 26 23 26 3 77.4 4 10 16

7- 4 台北高峰社 Ta i pe i Summi t 22 20 20 0 48.65 4 7 13

7- 5 台北南山社 Ta i pe i Nans han 30 33 35 2 75.4 4 23 12

154 152 157 5 108 49

8- 1 台北東北社 Ta i pe i Nor t he a s t 64 67 67 0 73.53% 4 67 0

8- 2 台北東昇社 Ta i pe i Sunr i s e 63 62 63 1 76.00% 5 63 0

8- 3 台北東方社 Ta i pe i Or i e nt 30 29 31 2 76.00% 5 17 14

8- 4 台北東豐社 Ta i pe i Ha r ve s t 31 31 31 0 78.33% 3 28 3

8- 5 台北東誠社 Ta i pe i Or i e nt a l I nt e gr i t y 28 28 28 0 75.40% 5 17 11

216 217 220 3 192 28

9- 1 台北天母社 Ta i pe i Ti e nmou 71 71 71 0 82.43% 4 71 0

9- 2 台北明德社 Ta i pe i Mi ngt e 62 67 67 0 78.23% 5 67 0

9- 3 台北至善社 Ta i pe i Chi hs han 56 56 56 0 72.50% 4 56 0

9- 4 台北天和社 Ta i pe i Ti e n Ho 42 43 43 0 82.43% 4 24 19

231 237 237 0 218 19

10- 1 台北圓山社 Ta i pe i Yuans han 47 47 47 0  86.05% 5  47 0

10- 2 台北中正社 Tapi e i Chungcheng 45 46 46 0 71.39% 4 46 0

10- 3 台北華山社 Ta i pe i Hwas han 41 47 47 0  79.05% 4  31 16

10- 4 台北大直社 Ta i pe i Dazhi 37 35 32 -3 85% 5 23 9

170 175 172 -3 147 2511- 1 台北華南社 Ta i pe i Hwa Nan 41 43 43 0 78.00% 5 43 011- 2 台北華安社 Ta i pe i Hwa An 45 49 49 0 89.00% 4 33 16

11- 3 台北華中社 Ta i pe i Hwa Chung 42 43 43 0 75.00% 5 35 8

11- 4 台北華陽社 Ta i pe i Hwa Yang 54 56 56 0 80.00% 4 56 0

11- 5 台北南德社 Ta i pe i Nande r 53 53 54 1 85.00% 5 39 15

235 244 245 1 206 39

12- 1 台北敦化社 Ta i pe i Tunhua 40 40 42 2 83.00% 4 42 0

12- 2 台北安和社 Ta i pe i An Ho 26 26 26 0 76.00% 4 21 5

12- 3 台北同德社 Ta i pe i Tung Teh 39 40 39 -1 76.00% 4 39 0

12- 4 台北同慶社 Ta i pe i Tung- Chi n 19 17 17 0 56.00% 2 11 6

124 123 124 1 113 11

13- 1 台北中山社 Ta i pe i Chungs han 30 30 30 0 78.33% 4 21 9

13- 2 台北首都社 Ta i pe i Capi t a l 53 54 54 0 82.20% 5 44 10

13- 3 台北陽光社 Ta i pe i Sunl i ght 45 46 47 1 83.00% 4 47 0

13-4 台北仰德社 Taipei Yang Te 28 28 28 0 80.00% 5 15 13

13- 5 台北中原社 Ta i pe i Chung Yuan 41 41 41 0 81.00% 2 26 15

13- 6 台北天成社 Ta i pe i Ti e n Chen 8 10 14 4 79.00% 3 9 5

13- 7 台北芝山社 Ta i pe i Chi - Shan 24 21 27 6 80.00% 4 21 6

229 230 241 11 183 58

14- 1 台北雙溪社 Ta i pe i Swans hi e 48 48 48 0 63.62% 4 43 5

14- 2 台北劍潭社 Ta i pe i Chi ent a n 46 46 45 -1 67.68% 4 33 12

14- 3 台北清溪社 Ta i pe i Chi ngs hi e 37 37 37 0 71.59% 5 25 12

14- 4 台北明水社 Ta i pe i Mi ngs ui 23 24 24 0 75.79% 4 20 4

14- 5 台北松江社 Ta i pe i Sungchi ang 21 18 18 0 80.89% 4 12 6

14- 6 台北合江社 Ta i pe i He j i a ng 31 31 30 -1 75.45% 5 24 6

206 204 202 -2 157 45

15- 1 台北南門社 Ta i pe i Sout hga t e 57 58 58 0 80.25% 4 58 0

15- 2 台北龍門社 Ta i pe i Lungmen 64 64 66 2 72.00% 5 66 0

15- 3 台北龍華社 Ta i pe i Lunghwa 29 31 31 0 79.00% 5 31 0

15- 4 台北龍成社 Ta i pe i Lung chen 28 31 34 3 75.00% 5 21 13

15- 5 台北大都會社 Ta i pe i Me t r opol i t a n 30 30 30 0 76.00% 5 20 10

15- 6 台北龍鳳社 Ta i pe i LungFeng 32 32 28 -4 51.33% 5 16 12

15- 7 台北龍族社 Ta i pe i Dr agons 34 31 33 2 74.00% 5 26 7

274 277 280 3 238 42

16- 1 淡水社 Tams ui 26 31 30 -1 67.80% 5 28 2

16- 2 台北七星社 Ta i pe i Seven St a r 44 46 46 0 87.00% 4 46 0

16- 3 台北文林社 Ta i pe i Wen Li n 36 36 35 -1 84.00% 4 35 0

16- 4 淡海社 Tamha i 29 30 31 1 73.00% 5 31 0

16- 5 台北北投社 Ta i pe i Pe i t ou 66 70 70 0 82.40% 5 43 27

16- 6 台北草山社 Ta i pe i Ts aos han 52 52 52 0 75.00% 5 36 16

16- 7 台北同領社 Ta i pe i Le ade r s 41 40 42 2 70.00% 3 42 0

294 305 306 1 261 45

17- 1 台北南海社 Ta i pe i Sout h Se a 37 37 37 0 90.95% 4 37 0

17- 2 台北南港社 Ta i pe i Nankang 41 41 43 2 89.00% 4 43 0

17- 3 台北南天社 Ta i pe i Sout h Wor l d 43 44 44 0 90.00% 5 44 0

17- 4 台北南雅社 Ta i pe i Nanya 24 26 28 2 82.07% 4 18 10

17- 5 台北天一社 Ta i pe i Top Sky 30 29 29 0 68.69% 5 29 0

17- 6 台北新世代 Ta i pe i Gene r a t i on Next 43 42 44 2 90.00% 3 27 17

17- 7 台北樂雅社 Ta i pe i Ro- Ya l 40 40 0 74.12% 4 0 40

218 259 265 6 198 67

18- 1 台北忠孝社 Ta i pe i Chung Hs i ao 50 57 57 0 79.36% 5 57 0

18- 2 台北東華社 Ta i pe i Tunghua 77 77 79 2 75.13% 3 79 0

18- 3 台北忠誠社 Ta i pe i Chung Cheng 29 33 33 0 75.00% 5 33 0

18- 4 台北東林社 Ta i pe i Or i e nt a l Bond 36 36 27 -9 60.00% 4 21 6

192 203 196 -7 190 6

19- 1 台北華麗社 Ta i pe i Hwa Lee 29 27 32 5 86.00% 5 0 32

19- 2 台北華欣社 Ta i pe i Hwa - Hs i n 15 17 24 7 83.00% 4 12 12

19- 3 台北華樂社 Ta i pe i Hwa Yueh 36 38 37 -1 83.00% 4 0 37

19- 4 台北永康社 Ta i pe i Eve r Young 60 63 65 2 74.00% 4 36 29

19- 5 台北E- Cl ub E- Cl ub of Ta i pe i 33 30 32 2 43.00% 5 16 16

173 175 190 15 64 126

Rot ar y I nt er nat i onal Di s t r i c t 35204096 4187 4242 55 3403 839

第十八分區小計

第十九分區小計

2011年8月份出席率報告

Tot al

第十六分區小計

第八分區小計

第九分區小計

第二分區小計

第四分區小計

第一分區小計

第六分區小計

男社友人數 女社友人數Cl ubs

社名30 Jun' 11 31 Jul ' 11 31 Aug' 11

第七分區小計

第十分區小計

第三分區小計

第十七分區小計

第十五分區小計

第十三分區小計

第十四分區小計

第十ㄧ分區小計

第五分區小計

第十二分區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