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22
1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八斗子漁港的演變 Group 8 B98208022 劉維剛; B98208036 林立偉; B98208044 林郁均; B98504036 張京衡; B98504042 潘威禎; B98504114 謝得賢; B98613025 沈尹琪; B98613016 張博鈞; B98613035 黃書慈; B97705030 張昭容; B97705045 林欣穎; B97705048 林蓓妤; B99B01005 陳澤漢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Oct-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八斗子漁港的演變

Group 8 B98208022劉維剛; B98208036林立偉; B98208044林郁均;

B98504036 張京衡; B98504042 潘威禎; B98504114 謝得賢;

B98613025 沈尹琪; B98613016 張博鈞; B98613035 黃書慈;

B97705030 張昭容; B97705045 林欣穎; B97705048 林蓓妤;

B99B01005 陳澤漢

Page 2: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2

內容

前言: ................................................................................................................... 3

漁業的程序: ...................................................................................................... 4

各式漁法: .......................................................................................................... 5

歌曲歌謠: .......................................................................................................... 5

八斗子漁港 ....................................................................................................... 7

《基本介紹》 ................................................................................................................ 7

《八斗子面面觀》 .................................................................................................... 13

《八斗子的民情》 .................................................................................................... 15

《八斗子的漁村面貌》 ............................................................................................ 16

《八斗子的未來》 .................................................................................................... 21

參考資料 ........................................................................................................ 22

分工細項&百分比 ........................................................................................ 22

Page 3: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3

前言:

台灣的漁港,開啟了與海洋接近的窗口,透過這扇窗了解海洋,了解漁港,

了解一段長久來被人忽視的歷史。

台灣的漁港,零零總總有 239 處。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漁港?發展的背景為

何?重要漁港有什麼特色?由於自然環境條件與漁業發展歷程不同,漁港南北多、

東西少、澎湖密集,台灣南部及北部礁岩底質,海岸線曲折,距離漁場較近,故

大小漁港多,大型漁港內漁業的公共設施完備;台灣西部海岸地勢平坦泥沙淤

積,東部懸崖斷壁面臨深水之太平洋,適合建港的地點都不多;澎湖歷史上居民

以「討海」維生,漁業為人民生活依靠,因此漁港處處,形成「漁村漁港」的特

殊現象。

漁港是迎向海洋的起點,也是地區漁業展示窗,從漁港的型態、漁船的種類

和漁獲的交易可以清楚描繪當地漁業和漁村的概況。漁港是漁船停泊的「社區」,

「漁港社區」的地理環境、大小、設施均不盡相同,「漁港社區」內所停泊的漁

船也形形色色,大船小舟應有盡有,而漁民生活於其中,這就是漁業的文化。

我們可以把漁港想像成一座開放空間的漁事博物館。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

的透視整個漁業的運作、漁民的生活和整個漁港的過去與未來。首先,我們可以

從漁港的形式切入著手。台灣的漁港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清領時期、日治

與戰後時期和後三期(一期:民國 68~76 年;二期:民國 77~85 年;三期:民國

86~92 年)的修建計畫。在這之中,有些漁港在海岸線變遷、港口淤積的過程哩,

消失在地圖上;有些則維持在簡易的灣澳停泊功能;有些則以遠洋基地港之姿擴

建為設施相當完備的漁港。在各種功能的港口中(包括商港、軍港、漁港),漁港

的功能不外乎是:提供漁船停泊、避風、裝卸魚貨與漁船所需物資補給及水產品

加工保存。因此,也形成了別於陸地景致的漁業文化風貌。早期有所謂依地取材

的漁港,在澎湖七美嶼,有以咾咕石為材料建造出的簡易避風港澳;有的則依天

然的澳口或河口地形,成為一個天然的避風港;而近年來休閒漁港的轉型,許多

漁港在既有的形式上,增添許多美化的造型設計、漁業展示館或週邊的觀光魚市

設計。接著,我們來分析漁港的類別。一班而言,由於漁港依設港類別分為四等

級,並依漁港本身的功能等級和漁業需求,存有設施完備或簡易的差異。

Page 4: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4

魚港分類表

漁港類別 第一類漁港 第二類漁港 第三類漁港 第四類漁港

設施規模

使用範圍 全省 區域性 地方性

泊地面積 20萬平方公尺以上 10萬平方公尺以上 1萬平方公尺以上

泊船數量 100噸及300艘以上 50噸及200艘以上 10噸及50艘以上

陸上設施 漁市場 漁市場 漁市場

起卸碼頭 起卸碼頭 起卸碼頭

加水 加水 加水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冰 加冰 加冰

漁貨加工 漁貨加工 船機修理

冷凍 冷凍 小規模設施

船機修理 船機修理

保養設備 保養設備

停泊

離島或偏僻地區,

轉供漁船臨時作業

停泊避風。

無論颱風或季風均

可供漁船避風停泊

無論颱風或季風均

可供漁船避風停泊

無論颱風或季風均

可供漁船避風停泊

漁業的程序:

一般漁業的作業程序,主要有漁船的出海與回港二部份,並且依出海的海上

航行天數而有不同。

1. 以沿海的漁撈為例,出海前,討海人通常習慣收聽「漁業廣播電台」,已預先

掌握天候。出海前須準備船上的生活用品、糧食;船隻須加冰、加油、加水,

然後出海找魚。

2. 捕魚。

3. 通常沿岸現撈的船隻是在下午出海捕魚,凌晨回到港口;近海的則三至五天,

甚至數十天不等,海上行船的時間也受著潮汐、天候、漁獲的影響。

4. 返港後,船開至碼頭後,直接就到漁會拍賣區卸魚貨,等待漁市的拍賣時間。

各個漁港的拍賣時間並不一致,通常在下午的時間。經過挑選分級後過磅,

成堆、成簍地排列在漁市拍賣場,經過登記的魚販也在這時前來選魚,原本

空蕩蕩的漁港,頓時人聲鼎沸,藏著一股動人的生命力。

5. 魚類加工作業。

6. 觀光漁市為目前各漁港的營運重心,除了新鮮的漁獲拍賣,也希望可以吸引

遊客的注意,讓漁港的經營更加多元化。

Page 5: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5

各式漁法:

1. 陷阱類:最原始的捕魚方式,以陷阱式的漁具像定置網等,或以逸待勞的方

式捕抓魚類。

2. 網具類:因為操作容易、需要的人力不多及高報酬率,網具類為最被普便使

用的漁法。但是網具若是留在海底,就成了海洋生物的死亡之巢,目標漁獲

不明確也造成了大小通吃的海洋資源的浪費。

3. 釣類:釣具漁法是最具目標漁獲及不傷害海洋環境的漁法,包括一支釣、延

繩釣及遠洋的魷釣漁業。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例如:潛水射魚及鏢刺漁。

隨著海岸環境的不同、潮流的特性及當地人文背景,每一種漁撈方法背後,

皆有其可進一步解讀的歷史脈絡,漁法與漁港市漁業發展的一體兩面,漁港撐起

骨架,漁法則是填實屬於這塊海洋的歷史。

歌曲歌謠:

以漁港為背景或漁村生活為主題所譜的相關流行歌曲(或歌謠),大量出現在

五零至七零年代,台語歌謠反映著台灣經濟發展過程的時代背景及底層的故事,

這個現象與台灣漁業、漁港、討海人的發展不謀而合。六零年代左右,台灣的經

濟逐漸由進口替代政策轉向出口導向的經濟型態,國際貿易更加旺盛,在這樣的

脈絡下,當時有大量的人口從各縣市往基隆、高雄等國際航線的港口移動,選哲

從事跑船的海上工作,港口也一家忙碌,活絡;在這個時期的流行歌曲中,也出

現大量與港口有關的歌謠。又由於跑船工作長久離家的工作性質,衍生出和「行

船人」、「港口」有關的歌詞和曲調的描繪印象,都充滿了離情、悲戀、記憶、等

待、重逢或希望的意象。一方面敘述著離岸人遠征尋找希望和打拼的心情;一方

面傳達了送別、等君歸來的濃濃悲愁和期待,以及關於行船到了異國的思鄉或境

遇之情的描述。諸如[快樂的行船人]、[港都夜語]等朗朗上口的歌謠,都與港口

或船員有關,一個船員牽繫著岸上的人們,這些情感,化作了歌曲在個時空裡傳

唱,呈現出該時空下的庶民文化,也讓我們可以從旋律的詞裡行間窺知當時社會

生活的形貌,了解一個時代的軌跡。

Page 6: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6

在台灣史上,與漁港相依存的漁業屬於邊陲的產業,也因此,關於漁業的研

究比起其他領域相對而言受到漠視。而漁民生活有一半的時間再海上與船員、大

海為伍,在特定的環境中從事於漁撈活動,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同於其他工作者,

有其特殊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而台灣的漁業文化自日治時代漁撈技術快速發展以

來,衍生出多種且獨特的漁撈作業方式,表現出深具地方性、本土性及文化演變

的作業形式,這些都是台灣歷史的文化資產。但有多少漁業文化為我們這一代所

知悉,並且視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我們生活在海的包圍之中,但是這座島嶼上有

多少漁港漸漸失去了功能、失去了身分,問問討海人過去的歲月,莫不憑弔過往

的好景與對現今的唏噓。

要打開海的眼睛,漁港無疑是個好窗口,這扇窗打開的視野不只是隨著漁港

延伸出去的海域,還包括先民的智慧、土地的情感和現代生活的需求。透過漁港

─這個露天的漁事博物館,我們不僅看見曾仰賴漁業維生的討海人的勞動身影、

經濟結構的轉變,也能了解台灣歷史的一隅。如何看待漁港過去到現在的歷史,

如何尊重台灣的海洋,這片守護我們、滋養我們的藍色國土。無論何時,她都默

默地環繞著台灣,不容我們忽視她,因為這塊藍色國土不懈的動力,才使得我們

得以在人生短短的里程中,還能使自己印入這深邃的藍色眼眸中。

Page 7: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7

八斗子漁港

《基本介紹》

八斗子 PA-TOU-TZU FISHERY HARBOR--位於台灣基隆市中正區的八斗子,是一

座漁業專用港口,管理單位為農委會漁業署。其漁港等級為第一類漁港,也是台

灣北部最大的漁港。

Page 8: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8

位置:25°08'53"N, 121°47'25"E。

港口寬度:60 公尺。

航道水深:6 至 18 公尺。

潮信:大潮升 0.9 公尺。

小潮升 0.8 公尺。

平均海面 0.6 公尺。

平均高潮間隙 09 時 54 分

流:漲潮流向西北西,流速 1.5 節;退潮

流向東南東,流速 1.5 節。

一、概況

八斗子漁港位於基隆港東南岸 2.5 浬處,三面環山,北面通海,水域潮差不大,

為一岩岸岬角之天然良港,附近海域漁獲豐富,是一座漁業專用港,也是北臺灣

最大漁港;近年來,其西側擴建為碧砂漁港,發展為觀光漁市和觀光遊艇港。

二、氣象

本港面對太平洋,受東北季風直接吹襲,其強度對漁港作業有極大影響,每年

9 月至翌年 5 月,多為北北東風,6 月至 8 月多為西南風。

三、設施

(一)八斗子漁港面積 15 萬 9,700 平方公尺,碧砂漁港面積 11 萬平方公尺。

(二)碼頭:5 座,總長約 4,538 公尺。

(三)修造船廠及曳船道。

(四)防波堤:

1.八斗子漁港計有東外廊防波堤、東防波堤及東內、南內堤等。

2.碧砂漁港計有西防波堤及西內、南內堤等。

四、油水供應有加油碼頭及給水站。

五、險障

(一)西防波堤端水深流急,其外側有消波塊綿延數百公尺。

(二)外海 0.35 浬有大片人工魚礁及禁漁區。

六、導航標誌

(一)八斗子漁港東外堤導航燈(37540), Fl(3)G.10s13.5m9M。

(二)八斗子漁港西防波堤導航燈(37550), Fl(3)R.10s13.5m9M。

七、船岸通信

本港碼頭碰墊僅適漁船泊用,如需靠泊得先向中正區漁會(02-24696812)提出申

請。

Page 9: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9

八、進港航法

自港外北北東 5 浬處,約基隆島東北方 5,200 碼,船位 25°13'30"N, 121°49'24"E,

採目標海洋大學理工校區大樓,方位 207°,位置 25°09'03"N, 121°46'53"E。行駛 7000

碼至 A 點(25°10'25"N,121°47'39"E),改採目標西防波堤導航燈,方位 189°,位置

25°08'54"N, 121°47'26"E;行駛 2,500 碼至 B 點(25°09'11"N, 121°47'26"E),改航向 183°

於東、西防波堤間航進港區。通過東、西防波堤間前行約 100 碼,改循方位 140°

進入八斗子漁港。本港航道狹窄,如錨泊應考量迴旋半徑。

八斗子漁港的行政區分上,隸屬於基隆市中正區,實際位置是在八斗子半島

西南側與台灣本島間,也就是基隆港東方兩公里左右的岩岸。八斗子漁港西北通

海,三面環山,其水域深廣且潮差不劇烈,建港條件確實優良。八斗子附近海域

漁獲相當豐富,從清朝開始便是當地人生活之中重要的飲食來源。

目前主稱的八斗子漁港,泛指第一期建設的主漁港。而和第二期建設的碧砂

漁港相比,八斗子漁港不在人來人往的主要道路旁,所以倒是呈現出

傳統漁村才有的平靜生活風貌,除了可以看到漁民在岸上整理漁網的

魚事例行工作之外,也可以看到他們群聚在一塊兒吃菸泡茶玩骰子的

漁民休閒生活。

Page 10: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0

《八斗子的歷史年表》

• 清朝雍正時期,杜氏來到八斗子以捕魚維生,逐漸形成漁村。

• 1937 年:日本當局將「八斗子島」與台灣本島之間填海造陸,形成八斗

子半島,為天然良港。

• 1968 年:漁業局漁港興建計畫擬定。

• 1974 年:行政院決定興建八斗子漁港。

• 1975 年 9 月:八斗子漁港興建工程動工、第一期泊地工程。

• 1979 年 7 月: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啟用。

• 1980 年:漁市場、排水、道路、停車場的岸邊設施完工。

• 1980 年:第二期碧沙泊區工程動工。

• 1987 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啟用。

• 1989 年:增設突堤碼頭、船樑入口縮小,第二期漁港工程動工。

• 1992 年:第二期漁港工程(碧砂漁港)完工。

• 1998 年:西內防波堤和南消波堤興建。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八斗子其實只是一個島,中間隔著海溝與基隆相對。而

在日據時代,為了興建長潭發電廠,日本人才把海溝填平,讓八斗子成為一個陸

連島。 而基隆所謂長潭里的「長潭」,其實,指的就是八斗子小島和台灣本島之

間的淺海溝。「長潭」一詞也反映出八斗子的形成過程。

而關於八斗子漁港建設,則要追溯至民國 57 年,前台灣省漁業局便曾擬定

八斗子漁港興建計畫。但真正政府開始建設八斗子漁港,是從民國 63 年開始,

在蔣經國任行政院長巡視基隆市的時候,才發現基隆當地漁業雖然快速發展,卻

只有一個大型漁港─正濱漁港,而這樣子的使用空間對於基隆蓬勃的漁業來說,

完完全全是不夠足夠的。為了解決當時漁船使用地不足的負載量問題,於是政府

決定在八斗子興建大型漁港。

Page 11: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1

關於八斗子漁港的建設詳細時間流程如下:於民國 64 年 9 月正式動工興建,

計畫共分兩期。第一期部分即是狹義的八斗子漁港,闢建泊地面積 16 公頃,68

年 7 月完成,並於次年完成魚市場、停車場、港區道路、給排水等岸上設施,69

年 7 月正式開放使用。第二期部分另稱為碧砂漁港,自 69 年起擴建,主體工程

76 年完成,增建泊地面積 11 公頃。而在初步建設完成之後,又於 78-81 年度增

設突堤碼頭、縮小小型船渠入口,加拋消波塊…等工程,希望能改善由於強烈季

風期及颱風等氣候因素,使得港口繞射波浪及越波使泊地航道之穩定度不佳的問

題。而在增設消波塊工程之後,目前港區穩定度已有改善。

目前八斗子港為北部地區最大之漁港,計有泊地面積 26.8 公頃,碼頭 4,538

公尺,水深-1 公尺至-8 公尺間,且各項公共設施齊全。八斗子漁港不僅是基隆地

區漁業生產基地,同時也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而第二期興建的碧砂港區,

配合興達鮮魚市場、海鮮熟食區、遊艇碼頭、公園景觀綠帶等等觀光公共設施,

已成為濱海公園,豐富的親海資源、和新鮮的海鮮食品,讓碧砂漁港在今日除了

成為大台北地區熱門的休閒據點之外,更是全台灣第一個成功轉型的觀光漁港和

第一個以海水養殖現流魚貨的漁港。

八斗子港區範圍內之重要建物(相關設施位置如下圖)

編號 建物名稱 管理單位 地號

1 八斗子漁港管

理站 基隆市政府代管 正隆段 20

2 基隆區漁會大

樓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17

3 八斗子修造船

廠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26-4、28-3

4 八斗子魚市場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17、

17-2、17-9

Page 12: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2

5 八斗子漁具倉

庫 2 處

漁業署施作委由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17 、2-35

6 大陸漁工安置

中心

漁業署施作委由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17-18

7 碧砂公園 中正區公所管理 正隆段 21

8 公車處八斗分

漁業署土地

暫借公車處管理 正隆段 21

9 碧砂漁港直銷

中心 基隆區漁會管理

長潭段

1287

10 碧砂漁港悠遊

館 基隆區漁會管理

長潭段

1274-1、

長潭段

1274-2

11 海景廣場 漁業署 長潭段 1281

11

港內停車場 3

處之 C 區停車

基隆區漁會管理

正隆段

23、

24-2、

24-3、

24-4、

24-5、

Page 13: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3

24-8、

24-13

12

港內停車場 3

處之碧砂直銷

中心停車場

基隆區漁會管理 長潭段 1279

13

港內停車場 3

處之悠遊館旁

停車場

基隆區漁會管理

長潭段

1272、1274、

長潭段

1272-1 到 4、

長潭段

1260-17 到

26

《八斗子面面觀》

當你在黃昏走進八斗子漁港,你會發現漁港的一天其實是從這個時侯開始,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即將出海捕魚的漁船,一站一站來認識八斗子漁港設施。

補給碼頭:在出發之前,船上所需的各項物品及捕魚的工具都必須在這裡準

備妥當!

給 水 站 :在茫茫的大海中,船上所需要的一切淡水都必須要在這裡補充。

加油碼頭:這是由中國石油公司所設立的加油碼頭,漁船要加油時是透過黑

色油管將油注入漁船內。

Page 14: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4

製 冰 廠 :為了保持漁獲的新鮮,漁船在出港前都必須在船艙中注滿碎冰。

這裡的冰塊是以來水經過 48 小時冷凝而成,一塊冰塊大有 120

公斤重。

加冰碼頭:當漁船要加冰時,冰塊會先經過運冰軌道滑到冰塢中鑿碎再經由

軌道注入漁船中。

檢查碼頭:一切就緒準備出海時,要先到海防檢查哨接受檢查,進出港都必

須經過這道手續,這是為了人員及漁船進出港登記管理。

卸魚碼頭:當漁船結束捕魚作業回到港口後,會先在卸魚碼頭將漁貨卸

下,由承銷商分銷至台灣各地。

漁 市 場 :八斗子漁港沒有現貨拍賣,而是由承銷商直接看貨後運至各地

銷售,漁市場這個寬廣的空地就成為漁民整理漁具的好地方。

如果您想大啖海鮮料理,可以至碧砂漁港旁,那裡有許多海鮮

餐廳。

漁船停泊區:如果船入港後沒有要馬上出海,就會停在停泊區內休息。

修造船廠:這裡是漁船的醫院和美容院,延伸到海裡的斜坡軌道就是漁船

的就醫專線。當漁船要進行定期的油漆、保養與維修時,就會

利用台車與軌道將船拉到岸上來,漁民稱之為「上架」。

防 波 堤 :這是為了減少外海巨浪的衝擊以及保持港內漁船的安全所興

建。你可以比較一下港內與提外海浪的程度,是不是有非常明

顯的差異?

標 示 桿 :這是為了引導漁船進港的照明設施,通常左邊是紅燈、右邊是

綠燈,有告示作用,於夜間引導漁船進入漁港。

漁業電台:提供漁民在海上的漁訊及漁業氣象資料,它也擔負了海上救難

訊息傳遞的重要角色。

漁 會 :是由漁民組成的民間團體,提供漁民各項服務。

魚 寮 :是漁民加工水產品的地方,在八斗子漁村中主要的加工漁獲是

小卷和四破魚。走在漁村中常常可以聞到魚寮中飄散出來的香

味,這是八斗子一大特色。

Page 15: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5

《八斗子的民情》

我們都知道,漁村居民的生活是屬於季節時間的,受大潮、小潮、月光或月

黯夜、漲潮或退潮之不同而調整作息。而調整作息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由主要的

捕撈物來決定。

除了出海捕魚外、靠岸卸魚買賣是漁村的主要場景;而修補漁船、補漁網、

曬魚網等,也處處可見。所以漁村裡常有人在補網,有人忙著掛延繩釣魚餌、也

有人到海蝕平台採海菜、曬石花菜,不出海的日子有著另一種忙碌。

信仰:

而講到漁村的民情,不能不講到漁民的信仰。八斗子漁村中主要信仰是媽祖、水

仙尊王與土地公等。主要的廟寺便是度天宮和福清宮。

度天宮位於八斗街,主要祭祀媽祖、水仙尊王與關聖帝君,每年的農曆 3

月 23 日是媽祖誕辰,漁村中會有出巡遶境等一連串的熱鬧活動,而農曆 10 月 10

日的水仙尊王誕辰,則是象徵傳統焚寄網漁業結束的日子。福清宮則是位於八斗

街和北寧路交會口附近,廟中祭祀福德正神,同樣也是八斗子漁民的信仰中心。

曬石花:

台灣東北角從基隆至宜蘭外澳一帶沿海,

是石花菜的產地,每年五月至七月是盛產

期,是洋菜業主要的原料,也是東北角海域

最具經濟性價值的藻類。每年東北季風過

後,就可以看到漁民曬石花的景象。漁民從

亞潮帶採集石花菜後,經過反復灑水曝曬,

約 3 到 4 天,石花菜的色素就會慢慢褪去,

由紅色轉為淺褐色,最後變為白色,稍加整

理後即為成品。

Page 16: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6

補網:

每次補魚回航之後,漁民要檢查漁網和釣具,

隨時修補、曝曬,形成漁村特殊風情。補網是

一項須要耐心及技巧的工作。通常利用漁船不

出海的日子,由船員或雇用漁村婦女來進修補

網具的工作。

咕咾石做的房子:

咕咾就是珊瑚,相傳早期在八斗子東部的海岸邊有大片的珊瑚礁,漁民

便利用山壁的砂岩當柱子,以咕咾石堆疊成牆,岩塊與岩塊間的縫隙則用珊

瑚、貝類燒成的石灰來黏結,充分表現居民就地取材、有效利用當地資源的

特色。

魚寮:

水產加工是八斗子地區相當具有特色的一項產

業,漁村婦女在魚寮內將此地盛產的小卷、四破

魚、飛魚卵等水產以煮熟、鹽醃或曬乾的方式加

工,走進八斗子漁村,隨時可以聞到陣陣的魚

香。

《八斗子的漁村面貌》

八斗子漁港曾經是遠洋漁業的作業基地,但現在是以沿、近海漁業為主。在

這裡你可以看到好幾種船,像是抓小卷的棒受網漁船,還有船頭翹起有鏢台的鏢

旗漁船,還有裝滿籠子的船。

棒受網漁船 有鏢台的船 有籠具的船

Page 17: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7

八斗子地區的漁業以沿、近海為主,主要漁獲物有以下幾種:

小卷:

也稱為鎖管。具有

趨光性,是八斗子

地區棒受網的主要

漁獲。小卷善於游

泳,以小魚、小蝦

為食,大型魚類是

牠的天敵。盛產期

在農曆的 3-9 月。

小卷

花身雞魚:

俗名花身仔。喜歡

群棲於淺水域、河

口,屬廣鹽性魚

種,以無脊椎動物

為食,夏、秋二季

數量較多。

花身雞魚

赤鯮:

俗名為刺鯮。身體

鮮紅色,愈靠近腹

部顏色逐漸變淡,

體側有黃色斑點。

是高經濟價值的魚

種。多半住在 200 公

尺以上的大陸棚礁

層地區。

赤鯮

褐籃子魚:

俗名象魚、臭肚

仔。以海藻及海草

為食物、群游性。

牠們身上的各鰭具

有毒腺,即使死亡

後仍會殘留,處理

時要特別小心。

褐籃子魚

嘉鱲:

俗名為迦魶。體型

一般較赤鯮大,體

色偏淡紅色,背部

分佈著些藍色小

點,隨著成長會逐

漸消失。棲息在水

深 50 公尺內的砂泥

底,具有群體活動

的習性。也是宴會

或拜拜時常可以看

到的食用魚。

嘉鱲

飛魚卵:

台灣東北角一帶是

補飛魚卵的重要基

地,由於飛魚喜歡

產卵在漂浮物上,

所以漁民就在海上

放置一片片的草蓆

來誘引飛魚產卵。

另外,八斗子是飛

魚卵加工的重要產

地之一。

飛魚卵

Page 18: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8

白帶魚:

俗名為白帶、裙

帶。身體側扁成帶

狀,銀白色且發亮

的身體,相當容易

辦識。擁有銳利的

牙齒,是貪食的肉

食性洄游魚類,具

群遊性。

白帶魚

九齒扇蟹:

俗名蝦姑。屬於龍

蝦類中的一種「扇

蝦」,身體極為扁

平,身體為黃褐色

或紫褐色,最大體

長大約 20 公分左

右。蝦姑主要為

100 公尺左右的底

拖網所補獲。

九齒扇蟹

正鰹:

俗名煙仔。身體呈

紡錘型,身體青綠

色、腹部銀白色,

屬於「鯖科」的一

種大洋性洄游魚

類,游泳快速,以

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物。是許多國家沿

岸的重要經濟性魚

類,最大體長可達 1

公尺。

正鰹

雨傘旗魚:

俗名破雨傘。上吻

部(嘴巴)延長成

槍狀或劍狀,第一

背鰭長且高,撐開

時如同一支破掉的

雨傘,見右圖右側

的旗魚,背鰭明顯

大於左側的旗魚。

屬大洋性中上水層

洄遊魚類,游泳速

度快。以魚類、頭

足類等為食物。

雨傘旗魚

其中,八斗子地區又以捕捉小卷為最大宗,我們可以發現停泊在八斗子漁港

的漁船上大部分都裝載著許多燈泡,是由於小卷的趨光性所使然,夜晚的海上,

一艘艘棒受網漁船就像是小卷們黑暗中的明燈,也是維繫著八斗子漁民生計的重

要關鍵,在我們訪談的過程中,黃大哥提到一句八斗子的俗諺「抓半冬,用半冬」

這句話凸顯了小卷在八斗子漁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為小卷是季節性的動物,

漁民只能在某個時節抓取,不是小卷出沒的時間點,漁民只能倚靠前半年的收成

來度過後半年。

Page 19: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19

八斗子地區常用的漁法:

*火誘網 (焚寄網) :由於台灣沿海水域洄游且具有趨

光性的魚類很多,所以在東北角的八斗子地區,很早就

發展出以光源誘集魚類再加以撈捕的漁法。傳統的火誘

網最早是以竹片綁成火把 誘魚,後來又改用煤油燈、

磺火,現在則是以白熱燈泡為主。目前較常看到的火誘

網漁船叫做棒受網魚船,因為它的網子在水中好像掃地用的畚箕,所以也被稱為

畚 箕網。漁期為農曆 4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盛漁期為曆 7 月至 9 月,漁獲物主要

為小卷、白帶魚、鯖魚、剝皮魚等等。

*延繩釣:延繩釣又稱「放緄仔」,是一種放長線釣大魚的

漁法。漁民在出海前會在繫有浮標的長主繩上綁上支繩和

魚鉤,到了漁場時,便將釣繩放下,等待魚兒自動上門吃

餌。延繩釣一般為日間作業,以農曆 5 月中旬至 10 月底為

盛漁期,漁獲物有雞魚、甘仔魚、石狗公、鯊魚、寒雕等等。

*籠具:籠具是一種節省能源、不受地形限制也不會破

壞海底底質生態的一種漁具。放籠具的方式與延繩釣相

似,一般夜間作業會比日間作業漁獲量來得多,漁獲物

有石斑、石狗公、雞魚、赤 鯮、嘉鱲、章魚及龍占等等。

*鏢旗魚:每年當東北季 風吹起時,隨潮流而來的旗魚就會

浮出海面,八斗子的漁民便會駕著動力漁船出海鏢射旗魚,

這種漁船特徵是有一個向前延伸出去的鏢魚台,作業時會有

一人站在台 上,將雙腳套入類似拖鞋的套子中,另一人則在旁協助。 由於旗魚

有非常迅捷的游泳能力,故漁船也必須具有操作性能好、輕快靈活等特性,鏢手

除了必須要膽識好之外,也必須具備良好的眼力及臂力。

Page 20: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20

《實際訪問》--基隆市政府八斗子漁港管理站 黃逸宜 技士

我們的組員林欣穎、張昭容在

12/27 的時候前往基隆八斗子漁港去尋

找訪問對象,遇到了熱情的黃技士,不

但介紹講解了許多八斗子的歷史和現

況,還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資料,以下

是訪談過程中他對於八斗子漁港現在

以及未來的一些看法:

「台灣現在的情況是,由於許多政客,他們在競

選時為了得到部分民眾的選票,而隨口捧出選舉

牛肉,選上後為了實現諾言也就草率計畫動工,

在後續的經營與維護都不甚盡心力,所以因此造

就明明是高樓大廈,卻乏人問津的眾多蚊子館。

畢竟再好的東西都將走向沒落,例如巴黎鐵塔剛建成的時候,一度成為世界

建築的榜樣,然而過了十幾年卻差一點變成廢鐵被拆掉,原因便是因為沒有經營

不妥當,舉台灣的例子,好比以前的九份,要不是經過重新規劃成為觀光古蹟,

也是有很大的機會失去人潮的擁待。

漁業學者最大的理想,是資源能夠循環不絕,使得捕獲量等於魚群再生的數

量,人類可以經過數理研究,適當的修飾與補足生物鏈的平衡,讓海洋資源永續

生存,讓蛋白質足夠提供給人類使用,這才是雙贏的策略。

國際上很多不同立場的聲音,比如綠色和平組織的反獵捕海豚,不管聽起來

誰比較公正,又或著是誰比較悲情,其實簡單來說,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

去行動,差別只是你的立場在哪一方。就我所看,然而有些勢力的發言有份量,

有些勢力的行動你管不著,這就完全取決於實力的強弱了。」

Page 21: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21

《八斗子的未來》

八斗子漁港位置極佳,不但緊臨基隆台北北部兩大都市,附近又有正濱

漁市場,負責魚貨直銷中心,本身又再坐落於基隆商港旁邊,對於國外的漁船來

說通關便利,有利於國際遊艇來此停泊。除此之外,周邊又有許多觀光景點,像

是海洋博物館,瑞芳九份,基隆嶼等等,結合規劃遊艇港發展休閒觀光,商機無

限。民國 100 年五月碧砂漁港遊艇港即將開幕,結合釣魚區及觀光漁業,相信八

斗子漁港能提供一個讓大眾從事濱海休閒活動的空間。

最近,世界各國都有一個共識:漁業資源已經接近枯竭,我們必須做些什麼

來保護他們。我國農委會也發出聲明,研究人員發現台灣的沿海、近海漁界資源

呈現一種急遽下降的趨勢,代表我們的漁業資源已經過度利用,目前許多漁港都

已漸漸轉型往觀光漁港發展以因應如此危機。近來,國際興起海上休閒遊憩活動

的旋風,四面環海的台灣當然也不能失去這塊大餅,台灣漁港除了提供一般漁船

停泊之外,開放個人私有遊艇停泊或是個人休閒釣魚儼然是一個無法抵擋的潮

流。舉例來說,淡水漁人碼頭轉型觀光,建設周邊木棧道、漁業廣場及浮動碼頭

等等新設施,所吸引的觀光客數以萬計,更帶動周邊淡水老街的發展,呈現一種

互利互榮的生態;

除了漁人碼頭這一個成功例子之外,澎湖海上遊憩活動的發展也是不容

小覷,在澎湖港口停泊的私營遊憩船舶根據統計大概有 1300 多艘船,是一個非

常可觀的數字。台灣本島十幾個縣市只有南投縣不靠海,表示台灣對於海洋這塊

領域有極大的潛能可以發展,多樣且豐富的自然景觀特色,加上在大航海時代,

被荷蘭、西班牙占領所留下來的異國風采,與在地特色融合,發展出屬於台灣本

身的沿海觀光資源。目前未來台灣沿海觀光規劃依據「點、線、面」三方面,依

序發展,由點到線,再由線擴展到面;由一個觀光景點到整個海岸線,再由海岸

線漸漸括擴充到帶狀海岸,各地區漁港各自發展,依據其原本之港口獨特性,發

展出屬於自己本身的港口觀光。

十六世紀在葡萄牙人航海經過台灣時,因台灣的美,不禁脫口而出「福爾摩

沙」來讚美台灣,由此可知,台灣發展海洋休閒娛樂是有非常大的可看性的,最

近幾十年,大眾對於休閒娛樂的需求量已經是越來越可觀的,海洋休閒娛樂相對

於陸上休閒娛樂是一種新興產業,要如何拓展這一塊新興商機,給現在求新求變

的現代人一個衝擊,進而吸引其前來消費,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八斗子漁港在前

述說到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但是我們在訪談中,黃大哥有提到,如果要發展觀

光,周邊配套措施必須要規劃得當,否則就只會是曇花一現。

Page 22: 漁港的文化與發展 - homepage.ntu.edu.twhomepage.ntu.edu.tw/~mingchienh/991/finalproject/REPORT/G8.pdf · 4. 刺類:刺類是一種以目標漁獲為涉獵目標的漁法,為傳統的人力捕魚方式,

22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E5%8F%B0%E7%81%A3%E6%BC%81%E6%B8%AF%E5

%88%97%E8%A1%A8

http://www.fa.gov.tw/userfiles/oldfa/chnn/policy/file/ch2.pdf

漁業署署長 胡興華 摘錄自漁業推廣月刊第 187 期

http://www.2to1agri.com/FISH/km.nsf/ByUNID/DF187E3A2F0E2A8748256C24002317E

E?opendocument

國立海洋大學 黃麗生

http://120.118.195.1/aseip_folder/96excellent/971125%E8%87%BA%E7%81%A3%E6%B

5%B7%E6%B4%8B%E6%96%87%E5%8C%96%E7%9A%84%E6%96%B0%E6%8C%9

1%E6%88%B0%EF%BC%9A.pdf

漁業署 http://www.fa.gov.tw/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http://www.nmmst.gov.tw/nmmst/index_port/port_1.htm

基隆市政府八斗子漁港管理站 黃逸宜技士 提供之資料

分工細項&百分比

工作種類 參與人員

基本資料蒐集 [潘威禎、謝得賢、林蓓妤](15%)

資料整理&製作書面報告 [張京衡、劉維剛、林立偉](10%) 林郁均(10%)

資料整理&投影片製作 [黃書慈、張博鈞、沈尹琪](15%)

實地採訪&上台報告&總整理 [張昭容、林欣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