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22
ISSN 1021-3651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民國 94 10 25 日(月刊) 21 卷第 10 745 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 群突發案件之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767 禽流感 770 台灣地區腹瀉型病原性大腸桿菌流行概 況分析 789 九十三年國內生物安全第三等級以上實 驗室管理實務 802 「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服務中心」執行成 效報告 815 合約實驗室病毒檢驗結果趨勢圖 817 國內重要疫情摘要報告 822 國際疫情及新知 832 台澎金馬地區各類法定傳染病個案報告表 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陳光爐、葉姿暖、李祥吉、蔡金來、邱秀櫻、王昱嵐、曾士展、 楊季融、林玲棻、蔡佩玲、周振英、蘇勳璧、陳豪勇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研究檢驗中心 細菌室 摘要 宋內氏志賀氏菌(Shigella sonnei)為台灣地區主要腸道腹瀉致病菌, 常造成重大聚集或群突發(outbreak)案件。本研究使用 M13 隨意引子聚合 酶試驗(arbitary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質體輪 廓 ( plasmid profile assay , PPA ) 與 脈 衝 式 電 泳 (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三種基因分型(genotyping)方法,分析 1995-2003 年台灣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與其散發菌株的分子關聯性。六件群 突發案件菌株,Xba-1 與 Sfi-1 脈衝電泳分析顯示,可區分成六型脈衝型別 (X-I~VI;S1~S6 ),彼此菌株親緣相似指數(dendrogram index,DI)在 0.25-0.65 之間;質體輪廓圖譜亦可分成 P1-P7 七型。各案件與北部 2001 年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Feb-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ISSN 1021-3651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月刊) 第 21 卷第 10 期

745 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 群突發案件之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767 禽流感 770 台灣地區腹瀉型病原性大腸桿菌流行概

況分析 789 九十三年國內生物安全第三等級以上實

驗室管理實務 802 「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服務中心」執行成

效報告

815 合約實驗室病毒檢驗結果趨勢圖 817 國內重要疫情摘要報告 822 國際疫情及新知 832 台澎金馬地區各類法定傳染病個案報告表

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陳光爐、葉姿暖、李祥吉、蔡金來、邱秀櫻、王昱嵐、曾士展、

楊季融、林玲棻、蔡佩玲、周振英、蘇勳璧、陳豪勇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研究檢驗中心 細菌室

摘要

宋內氏志賀氏菌(Shigella sonnei)為台灣地區主要腸道腹瀉致病菌,

常造成重大聚集或群突發(outbreak)案件。本研究使用 M13 隨意引子聚合

酶試驗(arbitary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質體輪

廓(plasmid profile assay,PPA)與脈衝式電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三種基因分型(genotyping)方法,分析 1995-2003

年台灣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與其散發菌株的分子關聯性。六件群

突發案件菌株,Xba-1 與 Sfi-1 脈衝電泳分析顯示,可區分成六型脈衝型別

(X-I~VI;S1~S6),彼此菌株親緣相似指數(dendrogram index,DI)在

0.25-0.65 之間;質體輪廓圖譜亦可分成 P1-P7 七型。各案件與北部 2001 年

Page 2: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46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分子圖譜主要七種型別(X1-X6)比較分析,其中宜蘭某幼稚園(X-I)與桃

園平鎮某國小(X-II)案件,與北部菌株 X2,X3 型態較為接近,東部花蓮

高中案件與當地散發病例有明顯關聯性,但與北部菌株有較大差異;阿里山

案件與峇里島案件型別(X-IV,X-VI)與北部菌株有明顯不同,淡水案件則

與大台北菌株有 93﹪高親緣相似度,應源自該地區水污染所致。

研究結果顯示,1995-2003 年台灣地區不同時間及地點分離的六件桿菌

性痢疾群突發案件,屬於地區單一流行案件,彼此應無分子關聯性,但與該

地區分離的散發菌株,有分子型態與親緣上相關。由於各地分子型別不同,

顯示台灣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株有地區差異性分布,包括地區抗藥型態的差

異。在桿菌性痢疾防治策略上,除加強對民眾衛教宣導外,加強腹瀉症候主

動監控,建議防治行為應採因地制宜、快速、小規模阻隔病例散佈。

前言

台灣地區歷年來桿菌性痢疾流行病學調查主要以宋內氏志賀氏菌

(Shigella sonnei)及福氏志賀氏菌(S. flexneri)為主(1,2)。由 1992-1999 年桿

菌性痢疾案件流行資料顯示,以福氏志賀氏菌感染案件最多,少部份則為宋

內氏志賀氏菌感染病例(3)。然而,在 2000 年十一月花蓮某高中爆發宋內氏志

賀氏菌群突發事件,造成 65 名感染病例後,東部地區開始陸續有零星散發

病例出現。北部地區桿菌性痢疾感染案件在 2001 年初開始明顯增加,同年

三月嘉義阿里山桿菌性痢疾聚集案件,這是南部地區首次宋內氏群聚感染案

件,有 20 名確定病例(4),在 2002 年六月間台北縣淡水鎮水污染事件,經實

驗室證實為宋內氏志賀氏菌群聚感染。直至 2001 年北部地區已近千例聚集

與散發個案報告(表一),其中以宜蘭縣最多,包括台北縣市、桃園、新竹

等地區也有多例感染病例;且感染地區不在侷限於山地鄉原住民部落,平地

鄉鎮亦有許多痢疾個案發生。

北部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感染個案明顯急遽增加,成因為何?陳等報告

Page 3: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47

指出北部三縣市山地部落散發個案菌株,彼此間有相似分子型態與親緣關

係,這些極可能是小規模局部聚集流行或散佈蔓延(5)。由於桿菌性痢疾病原

本身具有極強傳染性,其感染與散佈模式常為人-人或人-水-人方式,常造成

大規模群聚性感染(6-8),是公共衛生防治的一大挑戰。另外,國人旅遊盛行,

東南亞鄰近國家有各種疫病流行,個案經由國外旅遊而境外感染,在 2003

年 11 月間峇里島案件,即是 38 名旅客在峇里島旅遊感染的境外移入案件(9),

而這些境外移入與本土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間是否有分子差異性,需進一步

比對分析。

本研究以分子流行病學方法,分析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間六件群突發

案件,包括 1995 年北部桃園某國小與宜蘭某幼稚園案件(10),2000 年東部花

蓮地區某高中、2001 年嘉義阿里山、2002 年台北縣淡水鎮水污染事件與 2003

年峇里島境外移入案件等,逐一比對各案件間關聯性,並探討與該地區散發

病例分子相關性。另外,將各案件菌株比對北部 2001 散發分子圖譜之主要

六種 X1-X6 型別,分析大量散發菌株分子型態與歷年來群突發案件是有否有

關聯性與相同感染源。

材料與方法

1.案件分析:

選擇 1995-2003 年間不同分離時間與地區的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

案件,包括有 1995 年北部桃園忠貞與仁愛幼稚園案件,2000 年東部花蓮地

區四維高中、2001 年嘉義阿里山、2002 年台北縣淡水鎮水污染事件與 2003

年峇里島境外移入案件及該地區相對時間分離之散發病例菌株進行分子型

態與菌株親緣性比對分析。

2.菌株分離及生化、血清鑑定:

將菌株培養於 SS-medium(Salmonella-Shigella agar)36℃,16-18 小時,進

行三糖鐵培養基生化試驗(triple surgar iron,TSI test),再以 Shigella Antisera

Page 4: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48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 II )試劑組 ( Denka Seiken Co., ltd. Tokyo, Japan ) 進行血清學分型鑑定凝集

試驗鑑定,最後以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鑑定系統(Vitek system,GNI)進行確認。

3.瓊脂紙錠藥物敏感試驗( Agar disc diffusion test):

紙錠藥物敏感試驗選擇使用 ampicillin(AM), 10µg ; chloramphenicol(C),

30µg;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XT),1.25µg/23.75µg;第三代頭孢黴

素類抗生素 ceftiriaxone(CRO), 30µg 及 ceftazidine ( CAZ ), 30µg;第一代

quinolone 類抗生素 nalidixic acid(NA),30µg;第二代 quinolone 類抗生素

ciprofloxacin (CIP), 5µg 及 norfloxacin ( NOR ), 10µg 等八種抗生素紙錠進

行實驗;新鮮菌液調成 Mc Fraland standard 0.5(約 1.5×108 CFU/ml)標準硫

酸鋇懸浮液濁度,以無菌棉花棒平均塗抹於 Mueller-Hinton agar(M-H medium,

Difco)上,藥物紙錠以分裝器(dispenser)緊貼於培養基,置於 35℃隔夜培養

16 ~ 18 小時,觀察抑制環大小,依據已訂定之 NCCLS 抗生素感受性標準判讀。

4.質體輪廓分型法:

使用 high pure plasmid isolation kit ( Roche, Mannheim, Germany ) 抽取菌

株質體 DNA,依據試劑組所附之標準步驟操作,使用 0.5× Tris-borate-EDTA

( TBE )電泳緩衝液配製 1.2 ﹪SeaKem LE agarose ( BioWhittaker Molecular

Applications, Rockland, ME, USA )跑膠,電泳條件為 100 伏特,電泳時間 3.5

小時,以電泳圖譜分析菌株質體大小,依菌株所攜帶不同之質體大小( 分析

範圍: 1-20 kb )作為分型依據。

5.AP-PCR 快速分子分型技術:

使用 M13 單條正股 21 bp 引子 ( 序列: 5’-TTA TGT AAA ACG ACG GCC

AGT-3’ ),進行隨意引子聚合酵素反應,反應條件為 94℃ 60 秒,36℃ 60

秒,72℃ 120 秒,進行 45 個循環,取產物 7μl 進行分析,使用 1×

Tris-acetate-EDTA ( TAE ) 電 泳 緩 衝 液 配 製 1.5 ﹪ Agarose SFRTM

Bioteriolgical grade ( AMRESCO, Solon, OHIO, USA )洋菜膠跑膠,電泳條件

Page 5: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49

為 100 伏特,電泳時間 35 分鐘,進行 DNA 大小片段分析。

6.脈衝電泳分析:

依據美國 CDC 所建立之脈衝電泳標準程序操作(Gautom,1997)略加修

改,以以 Xba-1 進行染色體 DNA 切割作用,以不同變換時間方式 5-35 秒,電

泳時間為 24 小時,使用 1.2﹪SK Gold agarose 及 0.5×TBE 電泳液,進行 DNA

片段分析,經 EtBr 染色及照相,依片段產生不同的分子圖譜。

7.親緣性樹狀圖:

使用 Xba-1 限制酶之脈衝圖譜,以 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s)菌株兩兩比較方式,藉由 Phoretix 1D Advanced

Version 5.01 軟體分析,製成菌株親緣性樹狀圖(dendrogram),以菌株相似指

數表示親緣關係。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以分子流行病學方法,分析台灣地區 1995-2004 年間六件宋內氏

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包括有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某國小案件,東部花

蓮地區某高中、嘉義阿里山、台北縣淡水鎮水污染事件與峇里島境外移入案

件等(表二),逐一比對各案件間相關性,比對與該地區散發病例的分子關

聯性。另外,也探討 2001 年北部地區疾增散發感染個案主要型別菌株,一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北部地區在 1995 年間有二起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10),包括宜蘭

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皆由於國小或幼稚園之學童或智障者,無

法適當處理排便而引起傳染,傳染模式為人-人與人-水-人方式。1995 年七

月,宜蘭羅東鎮某幼稚園一名學童因腹瀉至羅東聖母醫院就診,經衛生署預

防醫學研究所(疾管局前身)確定為宋內氏痢疾桿菌感染,隨即對四百餘名

學童全面採檢送驗,共計有二十五例確定個案。同年十一月間,桃園平鎮市

Page 6: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50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忠貞國小一名啟智班學童,因高燒及嚴重腹瀉至桃園醫院急診,院方疑似個

案通報衛生機關後,隨即調查結果發現,該校十一月中旬即開始有人出現不

適症狀,而發病數高峰在十一月底,且在校內後側井水中檢出宋內氏痢疾

菌,證實感染原因與使用污染地下水有關,本案合計感染人數有 404 名。

二案件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經 Xba-1 脈衝電泳圖譜分析,宜蘭幼稚園案

件型別為 X-I 型,而某國小案件則為 X-II 脈衝型別,二者分子型態有差異(圖

一),質體型別亦不相同(圖二),在藥敏型態(antibiogram)差異方面,二

案件菌株也明顯不同,某幼稚園案件對 nalidixic acid (NA)藥物呈抗藥性,

對 ampicillin(AM)、chloramphenicol(C)與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SXT)則為感受性;桃園某國小則完全相反,AM、C 與 SXT 藥物呈抵抗

性,而 NA 則為感受性。由於二件群突發案件分子型態差異,分離時間與地

理位置均不同,推定彼此無關聯性存在。

二、花蓮某高中桿菌性痢疾感染事件:

東部花蓮地區於 2000 年 10 月發生某高中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

經流行病學調查疑似地下水受到污染所導致,有 65 名陽性個案被檢出;同

時期 11 月至 12 月間,花蓮市、秀林、吉安、卓溪及新城鄉等地有零星陽性

個案被檢出。案件菌株經脈衝電泳圖譜顯示,為 X-III 分子型別,證實為宋

內氏志賀氏菌感染聚集案件。同時比對同一時期零星散發菌株,具相同脈衝

圖譜的分子型態(圖四),確定散發病例是由案件所蔓延擴散出去。另外,

案件菌株抗藥型態為 tetracycline(TE)、SXT、NA 藥物呈現抗藥性,對 AM

則為敏感性。

三、阿里山桿菌性痢疾案件:

南部嘉義 2001 年 4 月間出現桿菌性痢疾感染案件,阿里山達邦村及山

美村共有 20 名陽性個案報告。此案件為南部第一次宋內氏志賀氏菌聚集案

件,菌株抗藥型態為特定的 AM、TE、SXT、NA 敏感性,與北部菌株主要

Page 7: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51

抗藥型態為 AM、TE、SXT、NA 抗藥性均不盡相同,案件菌株經脈衝電泳

分型顯示為相同分子的 X-IV 型別。由於無南部分離株可供比對,因此選擇

中部地區(台中、南投)2001 年 7-8 月及 2002 年 1-5 月分離的 10 菌株進行

比對(6)。質體輪廓(PPA)及 M13 隨意引子聚合酶試驗(AP-PCR)結果顯

示,阿里山案件菌株與中部 2001 年 7-8 月分離之 5 株菌株極為相似,而與

2002 年菌株則有明顯差異,相似結果也由 PFGE 試驗得到確認(圖五)。由

此,就地理位置南投信義鄉 2001 年 4 株或菌株分離時間而言,推測阿里山

宋內氏志賀氏菌聚集案件與 2001 年 7-8 月中部菌株,有某種程度分子關聯性。

四、淡水桿菌性痢疾案件:

2002 年 6 月間台北縣淡水鎮宋內氏志賀氏菌污染事件,造成 44 人員感

染,本次疫情有兩波峰型自 5 月 28 日前 6 名某公寓疑似水污染感染及之後

某國小學生感染發生。實驗室分析結果顯示,抗藥型態為 TE、SXT 等藥物

呈現抗藥性,對 AM 與 NA 則為感受性;質體輪廓分析,主要有 5 條質體帶

片段,大小分別為 1.7、2.4、10、21、>40Kb 單一型別, Xba-1 脈衝圖譜為

X-V 型別,顯示本案件源自同一感染源(圖六)。然而,指標病例調查疑似

在中部縣市受到感染,本案件菌株對 AM 與 NA 呈現感受性結果,與近年北

部地區分離株抗藥型態是有所差異,為區分本案件感染源源自何處,將進一

步比對北、中及南部特定菌株彼此分子關聯性。

1、淡水案件與北部(宜蘭、桃園、新竹與台北縣市)菌株比對情形:

選擇北部地區三縣市 2001 年 9-10 月之 19 株對 AM 與 NA 具抗性菌株及

7 株對二者藥物感受性之散發菌株,進行案件比對分析。Xba-1 脈衝圖譜結

果顯示,北部地區與淡水案件菌株在型態上有明顯差異,親緣性相似指數亦

分佈在較無親緣性 0.40-0.62 之間(圖七)。顯示淡水案件與北部地區菌株是

無關聯性存在。

2、淡水案件與中部(台中縣市、南投等地)比對情形:

Page 8: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52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中部地區 10 株散發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其中 5 株分離自 2001 年 7-8

月其抗藥型態為 AM 與 NA 呈現感受性;另外 5 株則分離自 2002 年 1-5 月抗

藥型態為 AM 感受性與 NA 抗藥性,分別與淡水案件菌株進行交叉比對,

M13-PCR 圖譜結果顯示,案件菌株與 5 株 2002 年分離株型態較接近,僅位

於 1.5K 大小一條 DNA 帶差異,相對於 2001 年分離株,則有 1.5K 及 2.5K

二條帶的差異;質體輪廓分析顯示,案件與 2002 年菌株質體差異位於 5K 及

11K,與 2001 年菌株質體則有 1.5K、2K 及 10K 大小三條帶的差異。進一步,

脈衝電泳圖譜兩者間型態亦有 2-4 條帶差異,分型程度屬於有相關(closely

related)性,親源性相似指數分佈則在 0.42-0.80 之間(平均 0.58)。比對結果顯

示,淡水案件與中部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彼此應無分子關聯性。

3、淡水案件與南部(阿里山案件)比對情形:

將阿里山與淡水案件部份菌株進行比對,M13-PCR 圖譜差異位於 1.5K

與 2.5K 產物,質體輪廓分布則有 1.7K、2.3K、2.7K 及 4K 不同,而脈衝電

泳圖譜有 4 條帶以上差異,分型程度只屬於可能相關(possibly related)。另外,

親源相似指數也只有 0.72,由於菌株型態有明顯差異,顯示二案件間菌株無

關聯性(圖八)。

4、淡水案件與大台北地區(包括台北縣、市)比對情形:

本案件與北、中、南各地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交叉比對後,親源差異指

數分布在 0.40-0.80 之間,雖有部分菌株相似,但仍無法釐清本案件菌株感染

源自何處。進一步,選擇大台北地區 2001 年 8 月 6 株 AM 與 NA 藥物感受

性分離株,由 M13-PCR 反應及質體輪廓或脈衝電泳分析均呈現極相似分子

型態,而親緣性相似指數也高達 0.93 以上,(圖八)比對結果顯示,淡水案

件滋源處極可能係該地區局部水源受到污染而散佈開。

五、峇里島境外移入案件

2003 年 11 月 7 日至 11 月 17 日期間,包括世宇、時報、桂冠、康福及

Page 9: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53

雄獅等國內五家旅行社赴印尼峇里島( Bali Island )旅遊返國的旅客 4,107 名

中,有 176 名出現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經機場防疫人員採檢送驗及追

蹤採檢,本實驗室確認其中 38 名旅客感染宋內志賀氏菌(9)。菌株抗藥型態為

對 SXT 具抗藥性,相對於 AM、NA 則呈現敏感性,與台灣北部地區主要分

離株普遍對三種藥物均具抗性明顯不同。另外,質體型態(P-VI)與脈衝電

泳圖譜型態(X-VI)(圖一)亦顯示與北部菌株主要型態(P1-P7、X1-X7、

S1-S7)不同,由於病例均有峇里島旅遊史,推測極可能源自印尼峇里島集

體感染後境外移入案件。

六、各案件與北部地區(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 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主

要型別比對分析:

依林等報告顯示(7,10),桃園地區 95-96 年群突發案件與當地散發案件有

分子關聯性。而桿菌性痢疾歷年流行趨勢顯示 2001-2002 宋內氏志賀氏菌散

發感染個案較同期有明顯增加(3),其中以宜蘭縣最多,包括台北縣市、桃園、

新竹等地區也有多例感染病例,導致這些散發感染案件增加的成因為何,是

否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性環境因素。本局陳員等報告北部地區散發菌株差異

性分析,包括宜蘭、桃園與新竹地區鄰近山地部落散發痢感染個案,菌株有

某種程度相似性,可能是有相同感染因素,致使局部聚集案件擴散蔓延(5)。

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脈衝電泳圖譜(圖一),菌株間親緣指

數為 0.25-0.65 之間,屬於無關聯性(圖三)。與北部地區六型脈衝型別(Pulse

types,X1-X6)(圖九)及三種亞型(X1a,X1b,X1c),進行分子差異性及

親緣性比對。Xba-1 脈衝電泳分析,主要以位於 48 kb 至 450 kb 大小的 DNA

片段為主,比較菌株型態顯示,1995 年二件案件菌株與北部 X2、X3 型別較

相似,花蓮某高中及阿里山案件則與北部菌株較無關聯性,為地區特定菌株

型別;而淡水案件比對分析顯示與北市分離株有極相近親緣關係。親緣指數

亦顯示相似結果,1995 年二個聚集案件及淡水案件與北部菌株較有親緣關

Page 10: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54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係,花蓮、阿里山與峇里島案件與北部無分子親緣性。研究推測 2001-2002

大量散發案件情形,可能與 1995 年二個聚集案件菌株潛伏當地散發擴散有

關,但應有其他相關環境因子共築因素,或外來菌種導致北部有較大菌株型

別。花蓮、阿里山二案件菌株分子型態與抗藥型態均與北部不同,可能為當

地本土菌種或已由境外移入菌株混雜交融。

結論與建議

不同時間及地區分離的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脈衝圖譜分型

顯示,可區分成不同六種分子型別(X-I~VI;S1~S6),菌株親緣相似指數

(Dendrogram Index,DI)在 0.25-0.65 之間,屬於單一地區流行案件,彼此

並無分子的關聯性。而案件與當地散發病例菌株,有分子型態與親緣關係上

某種程度相關性,例如花蓮某高中案件與散發個案菌株有一致性分子型態,

淡水案件與大台北分離株有極高相似性,可能是案件菌株擴散導致散發病例

流竄。

不同地區菌株有其特定分子型態,東部菌株 X-III 型別與北部地區主要

型別(X1-X6)不同,南部阿里山案件菌株亦與北部、東部菌株有明顯型態

差異,這暗示台灣地區宋內氏痢疾桿菌有地區差異性,是否意味菌株有較強

致病性與散佈能力。另外,各地菌株抗藥型態也明顯不同,北部地區主要為

對 AM、TE、SXT、NA 抗藥性;東部對 TE、SXT、NA 抗藥性,對 AM 敏

感性,南部菌株則對 AM、TE、SXT、NA 敏感性,顯示各地民眾有不當用

藥習慣或為其他外來菌株抗藥質體交替互換所導致。值得注意的是,新竹尖

石鄉有高達 40﹪比例多重抗藥性菌株,連頭孢子素第三代藥物 CRO 都產生

抗藥性,這種多重抗藥性菌株源自何處,是否具有較強致病因子或特性,須

進一步研究探討。

北部 2001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圖譜顯示,以宜蘭地區有較明顯菌株

歧異性(X1-X4,P1-P6),主要 X1 與 P1 型別均出現在三個山地部落,暗示

Page 11: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55

北部地區散發菌株間彼此有密切分子相關性或菌株互傳情形。而抗藥圖譜顯

示,新竹尖石地區有高達 40﹪(8/20)比例多重抗藥性菌株(AM、SXT、

TE、C、CRO 等),顯示民眾有不當用藥習慣或由外來菌株交互感染所致,

而這些特定菌株是否源自本土或境外移入,是否具有較強致病因子,需進一

步菌株特性討探。

研究結果顯示,北、東與南部菌株有其特定分子型別,顯示台灣地區宋

內氏痢疾菌株有地區差異分布。群突發案件與當地散發病例菌株有一定關聯

性,可能是擴散或為當地潛在菌散佈流竄。痢疾傳染模式為人-人與人-水-人

方式散播,大規模聚集案件常為人-水-人方式,建議在痢疾防治策略上,除

加強對民眾衛教宣導、公共衛生建設加強外,防治行為應採因地制宜、快速、

小規模阻隔病例散佈,加強腹瀉症候主動監控。

參考文獻

1. 潘子明:痢疾之流行趨勢與預防。疫情報導。1996;12:212-219。

2. 潘子明等:民國 84 年級 85 年台灣地區之桿菌性痢疾。疫情報導。1997;

13:276-278。

3. 中華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傳染病統計暨監視年報. 2002:51-53。

4. 任寶玲、江大雄、黃維政、許美滿、陳美珠等。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山

美村桿菌性痢疾之爆發流行調查。疫情報導。2002;18:337-353。

5. 陳光爐、李祥吉、葉姿暖、蔡金來等:台灣北部地區 D 屬痢疾桿菌(Shigella

sonnei)散發案件關聯性分析。疫情報導。2002;20:74-90。

6. 邱乾順、沈玉梅、楊麗珠、魏孝倫、廖采苓等:南投縣桿菌性痢疾流行概

況-1995 至 1999 年。疫情報導。2001;17:341-358。

7. 林建生、王添貴、蔡金來等:台灣桃園地區宋內氏志賀氏菌感染事件之關

聯性分析。疫情報導。2000;10:168-180。

8. Mermel LA, Josephson SL, Dempsey J:Outbreak of shigella sonnei in a

Page 12: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56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J. Clin Microbiol。1997;35:3163-3165。

9. 李祥吉、陳光爐、蔡金來、陳佳慧等:境外移入感染宋內氏志賀氏菌

(Shigella sonnei)峇里島旅遊案件之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導。2002;

20:55-73。

10. 林建生、王添貴、蔡金來:脈衝電泳法和質體輪廓法分析台灣地區

1995-1996 大規模細菌性痢疾感染事件。台灣醫誌 1997 ;1:152-157。

Page 13: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57

表一:臺灣地區 1992-2003 年發生痢疾桿菌感染型別統計

型別/年代 1992 1993 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A 群 1 0 0 0 0 0 0 1 (S. dysenteriae) (0.4%) (0.4%) B 群 49 73 52 104 53 136 35 38 (S. flexneri) (66%) (31%) (76%) (18%) (16%) (10%) (8%) (11%) C 群 4 0 3 0 0 0 0 0(S. boydii) (5%) (0.5%) D 群 22 161 16 473(1) 264(2) 1221(3) 401(4) 304 (5) (S. sonnei) (29%) (68.6%) (24%) (81.5%) (83%) (89%) (91%) (88%) ────────────────────────────────── 總計 75 235 68 580 317 1357 436 342• ──────────────────────────────────‧ (1)包括宜蘭幼稚園案件及桃園某國小案件二個群突發案件。‧ (2)包括花蓮某高

中流行事件。‧ (3)包括阿里山流行事件‧ (4)包括淡水案件。 (5)包括峇里島境外移入案件。

Page 14: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58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表二:台灣地區 1995-2003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分析表

案例 菌株數 分離日期 Pulsed types PPA M13-PCR 親緣指數*

聚集案件

宜蘭某幼稚園案件 25 1995/ 7 X-I A - 0.65

桃園某國小案件 404 1995/11 X-II B - 0.50

花蓮某高中案件 65 2000/10 X-III C M1 0.58

嘉義阿里山案件 20 2001/3 X-IV D M2 0.33

台北淡水案件 44 2002/6 X-V E M3 0.65

峇里島案件 38 2003/11 X-VI F - 0.40

散發菌株

東部地區 10 89/11-12 X-III C M1

北部地區 19 90/9-10 X1-X7 P1-P6 -

大台北地區 6 90/3 X-V E M3 0.93

中部地區

南投信義 5 90/7-8 E1 P4 - 0.36

台中南投 5 91/1-5 D1 P2-P3 - 0.80

* 菌株親緣指數(Dendrogram Index,DI)係以脈衝圖譜經以 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s)菌株兩兩比較方式,藉由 Phoretix 1D Advanced Version 5.01 軟體分析,製成菌株親緣性樹狀圖(dendrogram),對應其指數表示菌株親緣關係。

Page 15: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圖一: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菌株 Xba-1 酶限制 脈衝電泳圖譜。

Lane 1 與 15:λLadder 48 kb Marker;Lane 2,3:宜蘭某幼稚園案件;Lane 4,5:

桃園某國小案件;Lane 6,7:花蓮某高中案件;Lane 8,9:嘉義阿里山案件;Lane

10,11:北縣淡水案件;Lane 12,13:峇里島案件;Lane 14:ATCC 15394 標準株。

X-I X-II X-III X-IV X-V X-VI

Page 16: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60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圖二: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菌株質體輪廓分型圖譜。

Lane 1,9:100 bp 與 1 Kb Ladder Markers;Lane 2:宜蘭某幼稚園案件;Lane 3:

桃園某國小案件;Lane 4:花蓮某高中案件;Lane 5:嘉義阿里山案件;Lane 6:

北縣淡水案件;Lane 7:峇里島案件;Lane 8:ATCC 15394 標準株。

P1 P2 P3 P4 P5 P6 P7

Page 17: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61

圖三:六件宋內氏志賀氏菌案件脈衝圖譜親緣樹狀圖分析。 各案件菌株親緣分析差異指數在0.25-0.65之間。

0.650.25

Page 18: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62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圖四、花蓮某高中案件與花蓮地區散發菌株 XbaI 酶限制 脈衝圖譜比對分析。

Lane 14:λLadder 48 kb Marker;Lane 1~13:花蓮某高中案件菌株;Lane

15-29:散發病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84- 336- 288- 240- 192- 144- 96-

48-

(Kb)

Page 19: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63

阿里山 90 91 阿里山 90 91 阿里山 90 91

PFGE PPA AP-PCR

圖五、使用 PEGE、PPA 與 AP-PCR 方法,阿里山案件與中部宋內氏志賀氏菌

菌株進行比較分析。

Lane 1~3:阿里山案件菌株;Lane 15-29:中部散發菌株。

Page 20: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64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圖六、淡水案件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 XbaI 酶限制 脈衝圖譜分析情形。

Lane 1,26:λLadder 48 kb Marker;Lane 2~23,25:淡水案件菌株;Lane 24:

桃園散發菌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432-384-336-288-240-192-144-

96-

48-(Kb)

Page 21: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第 21 卷第 10 期 疫情報導 765

圖七:淡水宋內氏志賀氏菌案件與北部地區三縣市散發菌株脈衝圖譜親緣樹狀圖分析。淡水案件菌株與北部散發菌株親緣關聯性在0.40-0.62之間。

淡水菌株

0.40 0.62

288 240 192 144 96 48Kb

新竹

桃園

宜蘭

圖八:北部 地區宋內 氏志賀氏 菌散發案 件菌株與 阿里山 ,淡 水案件菌株脈衝圖譜 親緣性樹 狀圖分析 。大台北 地區與淡 水案件相 似指數有93% ,與阿里山 案件有 72 % ,與新竹 地區僅 58 % 相似度。

中中

中中

桃園

桃園

宜蘭

宜蘭

新 竹

淡水 淡

新 竹

北北

阿里山

0 .7 2

4 8 Kb Ma k er

0 .9 30 .5 8

Page 22: 台灣地區 年宋內氏志賀氏菌群突發案件之 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併比對分析彼此間分子型態與親緣性。 一、北部宜蘭某幼稚園與桃園平鎮某國小案件:

766 疫情報導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M X1 X1 X2 X2 X3 X3 X4 M X5 X6 M

圖九:北部地區散發宋內氏志賀氏菌菌株 Xba-1 酶限制 脈衝電泳圖譜。

Lane 1、9、12:λLadder 48 kb Marker;Lane 2, 4~6:宜蘭地區散發感染分

離株;Lane 3:桃園地區散發感染分離株。

480Kb 384Kb 288Kb 192Kb 96Kb 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