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老家 - cdwb.cdyee.comcdwb.cdyee.com/images/2016-02/02/a03/cdwb20160202a03.pdf ·...

1
2016 2 2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郑 彦 电话: 7727162 传真: 7709119 排版:于霞校对:刘虹 3 ·要 闻 下车后,一位双肩背黑色登山包、手提黄 色皮包的女士,请记者帮她拍照留念,她是此 次随爱心大巴回家过年的安乡媳妇李婷。 李婷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在深圳打工 时认识了何军,何军是安乡县三岔河镇人,两 人2007年结婚。不知不觉,儿子已经9岁了。 丈夫在一家公司做保安,李婷在深圳富士康科 技集团担任一部门助理,虽然一家三口住在租 房内,但日子过得和乐融融。每年过年回安乡 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成了李婷儿子最期盼的 事情,但每年回老家的车票让李婷和丈夫费尽 了心思。 “每次都抢不到,已经3年没回来过年了。” 回忆这几年抢票的经历,李婷一脸无奈。今 年,李婷和丈夫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抢, 终于抢到了1月25日回常德的高铁票,于是丈 夫请假提前带儿子回了老家。但李婷工作比 较忙,请不到长假,只好晚一点回家。 离春节越近车票就越紧张,正当李婷为回 家的车票发愁时,她在朋友圈看到了“亲亲常 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的活动,抱着 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幸运的是,她报名成功 了,在1月31日下午坐上了回常德的爱心大 巴。 一路上李婷也没闲着。在深圳打工8年 了,她早就是当地一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这 次活动中,大巴从深圳北汽车客运站出发后, 因堵车直到2月1日凌晨2时才出城,这让车上 许多人情绪低落,李婷见状便组织乘客玩游 戏、表演节目,调节大伙的心情,“这个活动帮 助了我,我也想为大家做点小事。”昨日下午 6 时30分,李婷发微信告诉记者,她已经平安到 家,而婆婆早已备好了一桌饭菜等她开饭。 昨日下午,234位在深圳务工的常德游子乘坐“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的爱心大巴,平安抵达常德汽车总站。 他们从深圳的四面八方赶来,在5辆专用大巴上汇集,殊途同归,奔赴一个目的地—常德。 在外漂泊,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个故事;不同的故事都期待着同一种结局,那就是阖家团圆。 快过年了,一起回家吧,路程虽然漫长,但终点有各自的爹娘…… 回家的路 1 饭菜 婆婆早已备好 常德晚报记者 何治民 实习生 邓添 下一站,老家 “没想到,今年回来能搭上这趟专车!”62 岁 的黄桃枝看起来挺高兴,站在她身旁的老伴杨 本成的嘴角也一直在上扬。夫妻俩携着简单的 行李,他们的身边,是刚刚抵达常德汽车总站的 大巴。如果没有这趟“过年专享大巴士”,他们 就只好选择乘飞机。虽快,但节俭的老夫妻总 归有些“肉痛”。 他们 33岁的小儿子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的一家针织厂当跟单员,在那里和潮州的女子 结婚生子。还是孙儿的魅力大,4年前黄桃枝丢 开桃源县龙潭镇小伏溪村的田地,赶赴儿子身 边 含 饴 弄 孙 ,2015 年 杨 本 成 也 按 捺 不 住 跟 了 过 去。“但每一年,都要回老家过年。”为图方便,每 年都是儿子早早在网上订好机票,一家子风风 光光的衣锦还乡。今年,情况有了些变化。儿 子在东莞买了新房,按传统第一年是要在新家 里过年的,这样才吉利。但夫妻俩舍不得老屋, 放心不下老屋里90多岁的老娘。一商量,儿子 一家三口守新家,黄桃枝和老伴还是回老家。 “不回去看看,总是不放心。” 事情一定,儿子很快在网络上发现我市启 动“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志 愿服务行动,就立马给黄桃枝夫妻俩报了名。 近24个小时的车程实在冗长,但在乡音的萦绕 中老人心情也足够愉快。下了车,夫妻俩一脸 兴奋,可转头黄桃枝就念叨:“初七就要回东莞, 儿子上班了,孙儿没人带。”心里一头挑着故乡, 另一头还挂念着他乡的骨肉,黄桃枝的回乡路, 总是这么充满了匆忙和牵挂。 面世才5个月的小胖脸总能引来人们满 是怜爱的目光,彭柯涵在母亲的怀里用圆溜溜 的眼睛张望着这个陌生又亲切的故乡。他足 够幸运,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运”是在宽敞舒适 的大巴车上度过的,远离了父辈那些满是焦躁 和拥挤的春运记忆。 彭柯涵的母亲黎海荣今年27岁,她已经 走出石门县白云乡的大山很多年,“南下打工” 是很多山乡青年熟悉的字眼,黎海荣自然也不 例外。广东省东莞市,是她和丈夫彭先乐结婚 后的驻留地。2015年,儿子呱呱坠地,她在家 里一边做微商一边抚育儿子,丈夫在工厂做 工,日子不好也不坏。东莞市很繁华,但扎根 极难。彭先乐的老家在邵阳市洞口县,到底安 家何处,这对异地小夫妻现在还觉得迷茫。不 过,过年回家倒是一个极为确定的事情。黎海 荣1月20日就开始在网上抢火车票。“回家的 途径很多,但都很难。一般选火车,因为便宜, 但一直没有抢到票。有时买不到票,就干脆不 回了。”但这次,是第一次带丈夫和儿子回娘 家,意义非凡,必须排除万难。 微信报名,顺利上车,一家三口安全抵达 常德。“出门在外不容易,希望所有的老乡都能 回家。”5个月的彭柯涵听不出母亲的感慨有多 深,但他一定能够察觉到这片土地的暖意。这 种感觉,如同他刚刚告别的母体。 李婷在“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海报墙前 留影。 2 丢不下孙儿 忘不了娘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 3 彭柯涵小朋友的 “春运”初体验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 实习生 覃天 5 个月大的彭柯涵好奇地盯着镜头。 本版图片均由刘颂 摄 黄桃枝和老伴杨本成拿着常德晚报的 “福”字喜笑颜开。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下一站,老家 - cdwb.cdyee.comcdwb.cdyee.com/images/2016-02/02/A03/CDWB20160202A03.pdf · 了,她早就是当地一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这 次活动中,大巴从深圳北汽车客运站出发后,

2016年 2月 2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郑 彦 电话:7727162 传真:7709119排版:于 霞 校对:刘 虹 3·要 闻

下车后,一位双肩背黑色登山包、手提黄

色皮包的女士,请记者帮她拍照留念,她是此

次随爱心大巴回家过年的安乡媳妇李婷。

李婷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在深圳打工

时认识了何军,何军是安乡县三岔河镇人,两

人 2007 年结婚。不知不觉,儿子已经 9 岁了。

丈夫在一家公司做保安,李婷在深圳富士康科

技集团担任一部门助理,虽然一家三口住在租

房内,但日子过得和乐融融。每年过年回安乡

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成了李婷儿子最期盼的

事情,但每年回老家的车票让李婷和丈夫费尽

了心思。

“每次都抢不到,已经 3年没回来过年了。”

回忆这几年抢票的经历,李婷一脸无奈。今

年,李婷和丈夫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抢,

终于抢到了 1 月 25 日回常德的高铁票,于是丈

夫请假提前带儿子回了老家。但李婷工作比

较忙,请不到长假,只好晚一点回家。

离春节越近车票就越紧张,正当李婷为回

家的车票发愁时,她在朋友圈看到了“亲亲常

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的活动,抱着

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幸运的是,她报名成功

了,在 1 月 31 日下午坐上了回常德的爱心大

巴。

一路上李婷也没闲着。在深圳打工 8 年

了,她早就是当地一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这

次活动中,大巴从深圳北汽车客运站出发后,

因堵车直到 2月 1日凌晨 2时才出城,这让车上

许多人情绪低落,李婷见状便组织乘客玩游

戏、表演节目,调节大伙的心情,“这个活动帮

助了我,我也想为大家做点小事。”昨日下午 6

时 30 分,李婷发微信告诉记者,她已经平安到

家,而婆婆早已备好了一桌饭菜等她开饭。

昨日下午,234位在深圳务工的常德游子乘坐“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的爱心大巴,平安抵达常德汽车总站。

他们从深圳的四面八方赶来,在5辆专用大巴上汇集,殊途同归,奔赴一个目的地——常德。

在外漂泊,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个故事;不同的故事都期待着同一种结局,那就是阖家团圆。

快过年了,一起回家吧,路程虽然漫长,但终点有各自的爹娘……

回家的路

编者按

1饭菜婆婆早已备好

■常德晚报记者 何治民 实习生 邓添

下一站,老家

“没想到,今年回来能搭上这趟专车!”62岁

的黄桃枝看起来挺高兴,站在她身旁的老伴杨

本成的嘴角也一直在上扬。夫妻俩携着简单的

行李,他们的身边,是刚刚抵达常德汽车总站的

大巴。如果没有这趟“过年专享大巴士”,他们

就只好选择乘飞机。虽快,但节俭的老夫妻总

归有些“肉痛”。

他们 33岁的小儿子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的一家针织厂当跟单员,在那里和潮州的女子

结婚生子。还是孙儿的魅力大,4年前黄桃枝丢

开桃源县龙潭镇小伏溪村的田地,赶赴儿子身

边含饴弄孙,2015 年杨本成也按捺不住跟了过

去。“但每一年,都要回老家过年。”为图方便,每

年都是儿子早早在网上订好机票,一家子风风

光光的衣锦还乡。今年,情况有了些变化。儿

子在东莞买了新房,按传统第一年是要在新家

里过年的,这样才吉利。但夫妻俩舍不得老屋,

放心不下老屋里 90 多岁的老娘。一商量,儿子

一家三口守新家,黄桃枝和老伴还是回老家。

“不回去看看,总是不放心。”

事情一定,儿子很快在网络上发现我市启

动“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帮老乡回家过年志

愿服务行动,就立马给黄桃枝夫妻俩报了名。

近 24 个小时的车程实在冗长,但在乡音的萦绕

中老人心情也足够愉快。下了车,夫妻俩一脸

兴奋,可转头黄桃枝就念叨:“初七就要回东莞,

儿子上班了,孙儿没人带。”心里一头挑着故乡,

另一头还挂念着他乡的骨肉,黄桃枝的回乡路,

总是这么充满了匆忙和牵挂。

面世才 5 个月的小胖脸总能引来人们满

是怜爱的目光,彭柯涵在母亲的怀里用圆溜溜

的眼睛张望着这个陌生又亲切的故乡。他足

够幸运,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运”是在宽敞舒适

的大巴车上度过的,远离了父辈那些满是焦躁

和拥挤的春运记忆。

彭柯涵的母亲黎海荣今年 27 岁,她已经

走出石门县白云乡的大山很多年,“南下打工”

是很多山乡青年熟悉的字眼,黎海荣自然也不

例外。广东省东莞市,是她和丈夫彭先乐结婚

后的驻留地。2015 年,儿子呱呱坠地,她在家

里一边做微商一边抚育儿子,丈夫在工厂做

工,日子不好也不坏。东莞市很繁华,但扎根

极难。彭先乐的老家在邵阳市洞口县,到底安

家何处,这对异地小夫妻现在还觉得迷茫。不

过,过年回家倒是一个极为确定的事情。黎海

荣 1 月 20 日就开始在网上抢火车票。“回家的

途径很多,但都很难。一般选火车,因为便宜,

但一直没有抢到票。有时买不到票,就干脆不

回了。”但这次,是第一次带丈夫和儿子回娘

家,意义非凡,必须排除万难。

微信报名,顺利上车,一家三口安全抵达

常德。“出门在外不容易,希望所有的老乡都能

回家。”5个月的彭柯涵听不出母亲的感慨有多

深,但他一定能够察觉到这片土地的暖意。这

种感觉,如同他刚刚告别的母体。

李婷在“亲亲常德·常回家看看”海报墙前

留影。

2丢不下孙儿忘不了娘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

3彭柯涵小朋友的“春运”初体验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 实习生 覃天

5个月大的彭柯涵好奇地盯着镜头。

本版图片均由刘颂 摄

黄桃枝和老伴杨本成拿着常德晚报的

“福”字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