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6
徵集官館貓燒聲又來啦!這次要募集大溪人搭乘桃園客運的各種回憶! 客運是大溪重要的連外大眾交通工具,人們透過它上學、上班、戀愛、家庭 出遊……,多年來承載無數日常記憶與情感。 這本記錄大溪生活與文化的刊物,在許多人 的幫助下累積越來越多動人的故事,為了讓《一 本大溪》更「十全十美」,我們需要聽聽你的聲 音!趕快來參加讀者問卷有獎活動,將你對刊物 的意見告訴我們! 第九期-三層特輯第三頁的「林炎源」先生更正為「林源炎」先生,誤植姓名,萬分抱歉,特 於本期內公告勘誤,感謝讀者蘇先生的指教,也敬請所有喜愛《一本大溪》的讀者,提出您寶貴的 意見,讓《一本大溪》更完善。 -勘誤訊息- 木博館館刊《一本大溪》十期囉! 第十期 讀者問卷特別活動 強力徵求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10 月 30 日前,掃 QRcode,或至壹 號館填寫紙本問卷,我們將會從中抽 出 20 名幸運兒,贈送神秘小禮物! 《一本大溪》邀請你!以 200 字短文或獨家老照片分享搭乘 桃客的精彩故事,掃下方QRcode參與募集,你的回憶就有可能 出現在《一本大溪第 11 期》,被刊載者也將獲得回饋禮館貓帆布 袋一份喔!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Feb-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徵集官館貓燒聲又來啦!這次要募集大溪人搭乘桃園客運的各種回憶!客運是大溪重要的連外大眾交通工具,人們透過它上學、上班、戀愛、家庭出遊……,多年來承載無數日常記憶與情感。

  這本記錄大溪生活與文化的刊物,在許多人的幫助下累積越來越多動人的故事,為了讓《一本大溪》更「十全十美」,我們需要聽聽你的聲音!趕快來參加讀者問卷有獎活動,將你對刊物的意見告訴我們!

  第九期-三層特輯第三頁的「林炎源」先生更正為「林源炎」先生,誤植姓名,萬分抱歉,特

於本期內公告勘誤,感謝讀者蘇先生的指教,也敬請所有喜愛《一本大溪》的讀者,提出您寶貴的

意見,讓《一本大溪》更完善。

-勘誤訊息-

木博館館刊《一本大溪》十期囉!

第十期 讀者問卷特別活動

強力徵求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10 月 30 日前,掃 QRcode,或至壹號館填寫紙本問卷,我們將會從中抽出 20 名幸運兒,贈送神秘小禮物!

  《一本大溪》邀請你!以 200 字短文或獨家老照片分享搭乘桃客的精彩故事,掃下方 QRcode 參與募集,你的回憶就有可能出現在《一本大溪第 11 期》,被刊載者也將獲得回饋禮館貓帆布袋一份喔!

Page 2: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 一些作物 /

土地足跡

  遠望河階平原稻米結穗累累,我們想像清代先民

移墾的畫面;走進丘陵,尋找茶樹遺留的痕跡,彷彿

回到日治時期;割耙、竹篩、鐮刀,則重現五〇年代

農村光影。透過農業發展的軸線脈絡,看見土地作物

更迭如何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勾勒出整個大溪地方

生活文化的輪廓。

清朝雍正年間,漢人入墾大漢

溪河西地區,1860 年淡水開港後,

大溪的河航轉運位置日漸重要,也

影響其農作種類,除了原本的稻米

雜糧外,同治年間開始種植經濟價

值更高、可供外銷的茶葉。

受臺灣整體經濟結構的轉型影

響,大溪稻米的栽種面積減少,河

階臺地地區轉而積極發展其他類型

作物,如韭菜、葉菜類、瓜果類、

花卉等。

原種植茶葉的丘陵地帶,開始

轉型種植柑橘類作物,並在政府輔

導下發展初級罐頭加工。

1895 年至 1945 年間,大溪稻

米與茶葉產量大增,前者因 1925

年桃園大圳開通,灌溉系統提升;

後者因日人擴大茶葉種植範圍,上

至水流東一帶的丘陵地區,日本三

井合名會社也於 1926 年興建角板

山工場專門製茶。

原種植柑橘的丘陵地,轉作經

濟價值更高的綠竹筍;中新里由農

會及農改場輔導成立韭菜生產專業

區,大規模種植韭菜;花卉產業則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物,持續供給桃園與北臺灣地區。

稻米種植面積下降至約五百

公頃,各項產業積極追求轉型,

由原本的量產銷售思維,轉而思

考更多在地特質,不少農民開始

往有機無毒、或結合觀光遊憩等

方向發展,新型態農業逐漸吸引

年輕人力回流。

大溪農業歷史簡表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2010年代

1

2

3 4

5

1

2

3

4

5

曬穀耙,曬稻穀時用來推穀。

鐮刀,割稻穀或除草用。

斧頭,用以清理田地。

石磨把手,可用來連接人力

或獸力。

割耙,犁地後還有較大的土

塊,使用割耙讓田地更平整。

2018 年 08 月 出版I S S N | 2520-4572G P N | 3810600417

指導單位 | 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單位 |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總 編 輯 | 陳倩慧編輯委員 | 許主冠、陳邦畛 ( 陳板 )、銀色快手企劃編輯 | 陳佩歆、温欣琳、吳玲育地  址 | 335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 11 號後棟 2 樓聯絡電話 | 03 388-8600

製作單位 | 紫晶數位有限公司執行主編 | 莊淳閔文字編輯 | 朱倢平、王玉妮美術編輯 | 林語揚、梁羽彤、鍾予汧封面設計 | 林語揚印  刷 | 紫晶數位有限公司

02

看見好農-倚山臨水的大溪農業

一個故事

01 一些作物

土地足跡-大溪農業歷史簡表

06

從產地到餐桌-動手做在地農產便當

一份便當

07

種下希望-培植農業文化新可能

一群青年

10第

1

Page 3: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看見好農倚山臨水的大溪農業

撰文│楊美珍

攝影│莊淳閔

照片提供│大溪區農會

/ 一個故事 /

  大漢溪水自山邊蜿蜒,為大溪土地帶來自然的餽

贈,從沖積平原到河階丘陵的三層地形,蘊育豐富的

農產種類,而曾影響地方發展至深的河運,也造就了

早期大溪農業外銷的特質。從漢人移墾、日人治臺、

戰後轉型、到今日新農業價值的探索,讓我們看見在

地環境與其上生活的人們,如何積累出共生共息的大

溪農業文化。

大溪農業歷史光影

逐漸成形的綠竹筍產業文化

  綜觀大溪整體農業特質,除了地理環境氣候外,也與其

河港運輸的功能及位置有密切關連。清朝雍正年間,來自中

國廣東梅縣的吳清禮,進入大嵙崁河西地區、埔頂至八塊厝

一帶開墾,開始了較有規模的農作墾植;其後數量漸增的閩

粵移民,陸續將拓墾範圍擴展至粟仔園、缺子等地,並逐漸

往河東地區發展,此時大漢溪下游處以種植稻米與雜糧為主。

  約清嘉慶年間,開墾範圍逐漸往更高的二層、三層地區

而去,許多丘陵地區,如舊稱烏塗窟、現今永福一帶,種植

起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茶葉,並透過大漢溪向外銷售。航運

之利不僅帶動了茶葉的生產,同樣進一步推動稻米擴大栽植

及外銷。在當時就可看出,大溪的農業體系,除了考慮地方

自給自足的因素外,有著更多立基於河運、向外供銷的特質。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大溪擴大茶葉種植範圍,含括百吉、

新峰、復興等地區,所產出的茶葉更售往世界各地;戰後有

不少私人茶園持續運作,直到 1950 年代末期,才因競爭力

衰退陸續結束。以此為轉折,許多上層丘陵地區開始改種柑

橘類作物,也曾於 1960、1970 年代間,由官方輔導發展初

級加工業,然而數量與效益上並不具備特殊優勢。因此 1980

年代,再度積極轉型種植綠竹筍,以新峰、復興及大三民地

區為主要產地。

  同樣於 1960 至 80 年代間,由於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對稻

作農業的衝擊,過去曾是桃園及北臺灣稻米糧倉的大溪,由

原有約 2000 至 3000 公頃的栽種面積逐漸縮減,不過也因

此對發展其他農作項目產生推力,如韭菜、花卉、葉菜類等

作物,皆是當時因應轉型而開始了更多方面的嘗試。

  清晨四點,在天邊泛起濛濛光亮前,筍農們就已經準備

好工具上山,要趁竹筍還未被陽光照射而產生苦味前,挖掘

保留下最好的風味,而這也是大溪新峰與復興,每到夏季最

常在晨光中看見的景象。

  地形屬於丘陵山地的大溪新峰里、復興里,及鄰近復興

區的三民里,被當地人慣稱為「大三民地區」,自 1980 年代

起,就是綠竹筍的主要產地。由於氣候溫和,且地處石門水

庫集水區,密集河流帶來豐沛水氣,又有著砂岩和火山岩地

質的肥沃土壤,所生長的綠竹筍品質優良、口感細緻甜美,

逐漸在市場上打出名號,不僅成為大溪代表的農作物之一,

更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與生活核心。

「每年五月開始是我們這邊最忙的時候。」身兼新峰里

里長與筍農的葉建宜說道,他所服務的新峰里,目前幾乎家

家戶戶都與綠竹筍產業相關,基本生活節奏也圍繞著竹筍的

栽種與採收進行。他進一步說明,大溪綠竹筍產業發展已逾

三十多年,大多數筍農基本上維持著供銷給盤商,或直接至

市場零售的販賣模式,當地有兩間較具規模的竹筍加工站,

日茂竹筍與莊記豐達行,皆是在 1980 年代左右接受官方輔導

所成立,如今可說已成為老字號的在地農產品牌。

  然而葉建宜認為,若從整體產業、甚至文化的角度來看,

在地綠竹筍產業還有許多可以成長的空間,例如栽種農法的

改良、採收後的初級加工技術普及等等。目前,當地也有部

分農人開始嘗試友善農法與產地直銷等方向,葉建宜期待,

未來或許可以考慮結合觀光,利用在地特色吸引消費者,串

連起更多資源,讓農作不再只是當地生計的來源,更能進一

步深化為擁有在地獨特性的農業文化。

新峰里里長葉建宜以經驗判斷挖掘竹筍的位置。

正當時令、新鮮出土的的綠竹筍。

李騰芳古宅所在的月眉地區為大溪重要稻米栽種區域之一。

2 3

Page 4: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中新里的千畦韭菜田

注重品質的大溪花卉

  「以前我們這裡,要坐船才能過來。」大溪農會產銷班

韭菜班的班長林開行這麼說道,他口中的「這裡」,指的是

全國最大的韭菜種植區,過去又被稱為「中寮島」的大溪中

新里。

  中新里位於中庄下崁、大溪河階地形的最下層,原是由

大漢溪支流所形成的沖積島,曾經與較高處的往來需要靠船

隻通行。大漢溪帶來肥沃且透水性高的砂質壤土,正適合韭

菜生長,因此原本多種植稻米、花生等雜糧的農地,在 1980

年代起,開始陸續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韭菜,並於 1989 年由

臺灣省農林廳、桃園縣政府與大溪鎮公所協助當地成立共同

集貨運輸場,開始了更具規模的產銷。笑稱自己是中新里「土

生土長原住民」的林開行,擁有的農地正位於此地,而該區

域目前已被正式規劃為「中新里韭菜專業生產區」。

  林開行所在的農會產銷班第 1 班,是大溪唯一的韭菜班,

成員共五十多人,幾乎包辦了大漢溪沿岸、直至鄰近石門水

庫所有的韭菜田,共 100 多公頃的生產量,佔全國總量的三

  花卉產銷班第 7 班班長陳浴集的「來興園」就位於南興  

里,順著南興路的小巷而行,經過涵洞便可看見,緊鄰一旁

的是「桃園市花卉生產共同運銷協會」用以集貨的場地,由

陳浴集所提供,這是大溪花卉除了優良的好品質外,另一項

維持競爭力的武器,是陳浴集與班員一起推動多年,終於在

2011 年正式啟用共同運銷制度。

  大溪花卉產業的興盛始於 1980 年代,遠因要推及當時桃

園整體農業政策對花卉培植的大力推動,也造就其後桃園「草

花王國」的美名;而在其中,大溪花卉規模雖然不大、但因

品質相當精良而為人所知。陳浴集解釋,大溪花卉產業種植

草花與盆花皆有,園區分散在大溪各處;以產銷班來說,又

以不同的植物性質分為七個班,對規模較小的生產園區而言,

共同運銷提供的助益顯得格外重要。而由於南興位處公路交

通便利之處,鄰近的八德、楊梅等花卉園區,也仰賴這個集

貨點。

  陳浴集從事花卉產業三十多年,對於這項產業,他笑言:

「都靠經驗。」花卉培植與氣候、尤其溫度的變化關係相當

串起人與土地的連結

  隨著時代變遷與大環境的波動,不僅是大溪,臺灣整體

農業本質面臨著轉型的問題,但同時,也推動了地方對於產

地在地化特質的思考與醞釀,期待透過土地的獨特性,賦予

農業在產銷之外,更多的文化意義。而在大溪,這正是農人

們準備積極挑戰的課題。

  去年度剛獲得「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的大溪蔬菜產銷

班第 10 班,便是想透過大溪鄰近石門水庫水源地,而有純

淨無污染的灌溉水源特質,將之打造為更適合有機無毒農業

發展的地區,目前生產的作物種類多元,包括有機米、竹筍、

葉菜、芽菜、雞蛋、番茄及瓜果等,並採取共同品管的經營

方式,期待打造出「有機、新鮮、健康」的品牌特色。除了

關注「食」的健康外,也如產銷班第 10 班班長林開勤所說,

他們最終希望「留下更健康的土地」給下一代,達成人與農

地間的良性循環,其新穎的思維方式也吸引不少青年農民加

入,在育苗、生產與銷售的資源整合上,有所斬獲。

  此外,大溪農會秘書陳進益也表示,農業如何與觀光及

休閒生活進一步結合,以走入大眾與年輕世代,將會是未來

發展的另一個明顯方向。以農會為例,家族世居大溪月眉的

陳進益,本身也是稻米兼業農,近兩年,他開始提供自家農

地,由大溪農會四健會與大溪國小合作「說稻做稻作業組」

系列活動,安排認識水稻課程,並帶著孩子們親自到田中插

秧與勞動,透過有趣且貼近土地的體驗活動,吸引他們了解

農業。在等待稻米成長的期間,也設計製作米食甜點等課程,

讓農作以更親切的方式進入生活,減少年輕世代對農業的陌

生與距離。藉由類似活動的嘗試與摸索,農人們期待在社區

中漸漸積聚能量,為將來農業文化轉型與持續發展,埋下連

結的可能性。

密切,但又必須緊密配合銷售的淡旺季,因此如何透過溫度

的變化來控制開花時間,靠的全是反覆嘗試與實驗後累積而

來的經驗。以來興園為例,目前培植最多的是繡球花與垂茉

莉,繡球花越近年關需求量越大,因此需要研究怎麼配合當

年度的氣溫,制訂送入冷凍的時間,才能讓繡球花在最好的

時機上市。像這樣的培植經驗,陳浴集表示,也會透過如產

銷班等集會與農友們互相交流,彼此的園區雖分散各地,但

長時間互通有無的合作與信賴,才是能一起推動地區整體產

業提升的關鍵。

林開行的韭菜實驗田位於中新里韭菜專業生產區。

從事韭菜農作三十多年的林開行。

來興園近幾年以培植繡球花為主。

三十多年來專注於花卉培植的陳浴集。

農會「說稻做稻」活動帶領大溪國小五年級學生體驗稻米插秧。

分之一。家中原本就務農的林開行,退伍後即加入種植韭菜

的行列,做了三十多年,幾乎見證了這個產業在大溪的成長

與成熟。他的弟弟林開勤也務農,是產銷班第 10 班的班長,

正積極在大溪推廣有機農業,因此今年開始兄弟合作,在自

己的韭菜田裡設計了三塊實驗田,嘗試不同施肥方式,希望

能從已趨近飽和的韭菜生產模式中,找到突破的方向。

  此外,近年中新里的韭菜田也得到另一層面的關注,每

到九月、十月,韭菜陸續綻放白色花朵,成片連綿有如飛雪

般的景象吸引不少觀光人潮,順著大鶯路 1320 巷的斜坡一

路向下,就能前去感受韭菜食用以外的魅力。

4 5

Page 5: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種下希望培植農業文化新可能

撰文│編輯部

攝影│莊淳閔

照片提供│日日田職物所、至善高中農產行銷科

/ 一群青年 /

  所謂農業文化,意味的不僅僅是種植、生產與銷售,而應有著更多層次

的內涵等待發掘呈現,在大環境的衝擊下,農業型態必然面臨轉型的挑戰,

但也因此觸發更多樣化的發展方向。在大溪不同的角落,正有許多年輕人以

自己獨特的方式重新參與農業,有深耕土地特質,期待顛覆現有產銷模式

的青年農人;有透過文史重新摸索農村脈絡,想創造新生活美學型態的藝術

工作者;更有教育者與透過農業走入社區的孩子們。這些青年們以多種形式

擾動地方農業文化,有如翻地耕耘,播下了一顆顆充滿未知與可能的種子。

擁有二十多年的總鋪師與自助餐經

營資歷,月眉家中的菜園種植韭

菜、南瓜、糯米椒、莧菜、小黃瓜

等等,擁有絕佳的廚藝與綠手指,

熱心社區事務,本次設計的便當充

滿她對在地的了解與情感。

來自「吉美香豆

皮店」的豆製產

品,是王秀華推

薦的好滋味。

豆包

滷煮入味且爽

口不油膩,切

片出大溪人情

有獨鍾的焢肉

美味。

焢肉

南瓜

莧菜

高麗菜

醃小黃瓜

糯米椒

正逢綠竹筍產季,

以薑片清炒筍片,

透過薑的微辛襯托

出竹筍的甜,經驗

老到的火候控制也

是保留脆度的一大

祕訣。

清炒綠竹筍

蛋液混合韭菜,在鍋

內煎出一個個太陽般

的圓黃,只需要用鹽

巴調味,就能以滑嫩

雞蛋包裹住韭菜獨特

的口感與香氣。

韭菜煎蛋

王秀華

   豐 富 地 形 與 清 澈 優 質 的 灌 溉 水

源,使大溪年年培植出飽滿的稻米、

香氣濃郁的葉菜作物及香甜的瓜果,

將這些在地作物融合,將迸出白、黃、

綠、紅色彩繽紛的好滋味!我們邀請

曾任總舖師的秀華姐,以自家菜園及

大溪市場的當季食材,自採收、烹飪到

裝飾,製作出從產地到餐桌都充滿在

地滋味的大溪便當。現在就和我們一

起動手做,將大自然收進便當裡吧!

從產地到餐桌

攝影│

蘇雯祺

/ 一份便當 / 便

當 設 計

試試自己動手做大溪特色料理!

動手做在地農產便當

76

Page 6: 大溪人的桃客記憶 - 桃園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配合地方政府政策,開始進入高強 度的技術進步時期。 茶葉整體競爭力衰退,與此同 時,稻米是大溪種植面積最廣的作

至善高中農銷科 讓孩子們走入田地與社區

  兩年多前,至善高中農產行銷科的主任李宗俊,從未具

體想像過自己有朝一日會投身與教育及農業相關的工作中。

來自大溪三層、社會學背景出身的他,在參與家鄉的社區營

造等相關計畫時,開始與地方建立連結,並關注起在地教育

問題,直到 2016 年至善高中決定成立農產行銷科,邀請他

擔任主任,才讓他真正一腳踏進這個結合教育與農業、處處

充滿實驗的工作領域。

  「一切都是緣分。」李宗俊說:「其實我們發現,現代

社會的很多問題,包括環境、食安、社區等等,最後都可以

透過農業以不同的角色去面對,這就是我們想做的。」於是,

李宗俊帶著一群高中孩子們,跑農地、市場、社區,幫助學

生們摸索未來方向,也為轉型變動中的農業與社區,帶入年

輕人力的流動,更讓學生們笑著評價:「他讓上課不再只是

上課。」

  在李宗俊的規劃下,農銷科的課程相當多元,涵蓋生產、

加工、食農教育、農場經營、旅遊導覽、視覺設計等方面,

例如:他們與三和木藝工坊合作,由工坊提供農地,讓學生

們實際嘗試各種栽種方式,並將與社區接觸的體驗編寫為刊

物《行農》,跨足媒體領域的學習。此外,李宗俊也持續連

結志同道合的教育夥伴,不斷拓展課程面向,例如負責「食

農」課程的張雅婷老師,特別將一門課程規劃為與大溪菜市

場密切接觸,並在期末總結為「大溪菜市場小旅行」的提案

規劃,實際考驗學生們整合在地資源、提案企劃的能力。桃

園楊梅的青農鄧志賢,則負責農場經營課程,帶領學生貼近

產業操作面,並引導他們參與桃園金牌好禮徵選,以今年養

蜂所得、結合木工包裝的「存蜜」產品獲得入圍。

  對於至善高中農銷科的未來,李宗俊與夥伴們還有許多

精采的計畫,例如擴及木工的課程,或是讓孩子們「微型創

業」、實際買賣農作等規劃;這一個個對未來的想望,有如

學生們彎腰種下的秧苗,蘊藏著豐沛能量,令人期待他們未

來將在大溪的社區與農業文化中,成長為使人欣喜的模樣。

青農邱榮漢 返鄉引進新概念

2010 年秋天,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曾從事

社區營造等相關工作的邱榮漢,為了陪伴年邁的父親,決定回

鄉接手祖輩留下的農地,邱榮漢的返鄉,不僅是年輕新血回流

農地,更帶入了許多有別於當地習慣的新理念。

  捨棄慣行農法,改採用自然友善農法是邱榮漢的第一步,

他解釋,整個舊稱「水流東」的區域,正好位於石門水庫集水

區,水流所攜帶的有機質沖刷物,匯集形成品質良好的土壤,

配合濕潤溫和的氣候,本身就具備種植綠竹筍的良好條件。他

所運用的友善農法,就是以保持、改善土壤的肥沃養份為基礎,

取代使用農藥與除草劑,不僅培育出較為強健的苗株,也使環

境與農人更健康。

  同時,邱榮漢成立「和作農社」,聚集各行各業關心農

業的朋友,激盪更有創意的產銷模式,並於山中農地開設「農

山塾」課程,將土地獨特性設計為一系列體驗實踐活動。邱

榮漢認為,世界上不會有兩塊一模一樣的土地,屬於土地獨

有的特質若能長時間積累,就能建構出真正的在地文化。他

不僅僅是在栽種與銷售上尋求突破,更試圖脫離單純「消費」

的角度去看待農業,「農地不會只有農產品這件事情而已,

農業的本意是『農的文化』,不是只有『食的文化』,它其

實包含很多部分,包括農民怎麼在這個地方取得一種獨一無

二的栽種方式、跟自然共存的方法,這些東西被重新詮釋或

轉譯的時候,就可能會變成另外一種獲得收入的方式,而不

一定只能從農產品本身獲益。」

  時經八年,邱榮漢不斷嘗試與實踐,也逐漸影響身邊的

農人,開始有更多當地筍園加入友善農法或改變傳統產銷模

式的行列,其規模範圍目前雖然不大,但已給整體等待轉型

的產業環境提供了更多方向的思考。

  2016 年,在大溪南興里,永昌宮廟埕邊的大榕樹旁,

日日田職物所正式開幕,這是南興孩子高慶榮與夥伴們共同

成立的設計工作室,他們透過「以修代租」的方式,重新再

造永昌宮的閒置倉庫,並結合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街角館計

畫的資源,帶著重新探索社區亮點、復興農村工藝美學等想

法進駐社區,「我們希望可以成為這個聚落的平臺。」藝術

的、農業的、生活的、文化的面向,都可以透過日日田交流

並活化為社區的新景象,高慶榮如此自我定位。

  當地信仰中心永昌宮主祀神農大帝,已有兩百七十多年

的歷史,它充滿故事的廟埕,也正是日日田團隊開始探索南

興地方文史的起點,其中,「神農信仰」被重新挖掘並打造

為「青草學堂」系列課程,透過生活草藥學、草編手作工藝、

植物染體驗等,建立起了解在地農業文化的管道。

  今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神農大帝聖誕,永昌宮時隔十

年再次重啟的神農大帝聖誕慶典遶境,就是高慶榮與日日田

團隊意外促成的能量與連結。緣起於團隊帶著所設計的桌遊

「神農嬉遊南興庄」,於南興國小進行活動時,興起引導孩

子們實際走訪社區與田野小路的念頭,從而聯想到「就像一

日日田職物所 以藝術活化南興

挖掘竹筍要在清晨,尋找泥土濕潤或裂縫

處,利用尖鏟子將土挖開,露出筍尖。

次小小的遶境」 因此決定進一步向社區提出重啟遶境的想

法。高慶榮說:「我們提出來後才發現,社區或許等這個契

機等很久了,短時間內就凝聚起很驚人的力量。」他笑著回

想,廟方甚至從倉庫中翻找出一頂當年新造好卻尚未使用的

神轎,可見這個想法始終在地方上醞釀著,只等待有人踏出

第一步。

  不僅是從文史脈絡中挖掘農村亮點,日日田團隊也積極

與在地農人保持連結,如有機米與紅藜小農,未來都有可能

成為觸角延伸的方向。南興這個在高慶榮眼中質樸、卻不斷

變動的社區,現在以大榕樹下為新力量的據點,準備迎來生

活與農村文化的再生。

相隔多年重啟神農大帝誕辰慶典遶境,隊伍走進田野小徑。

農銷科學生製作洛神花產品,並完成《行農》試刊號。

製作完成後便擱置許久的神轎,終於首次上陣。

在三和木藝工坊提供的農地中,農銷科

學生嘗試養蜂授粉採蜜。

8 9